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设计的意义也更丰富化,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从“以人为本”设计的现象与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发展趋势。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风格设计意识在物质相对丰裕的今天,“以人为本”设计风格被世人广为接受,并延伸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 篇1:

论“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空间是人们对生活时尚的一种追求。因此,如何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 家具设计 应用

由于现代家居设计是一种适应人们生活的设计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人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出发,使人性化原则贯穿于家居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室环境的要求,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工作和学习效率更好。

1 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所谓人性化设计理念,主要是一种以家具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人性化的设计首先应该在物质上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并体现相应的功能作用,从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就是适应人们的经济条件,使其设计最终能为人服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在家具设计的时候更加关注人的因素,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物”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在使用家具的过程要让人们从中真正地体味生活,使生活更加丰富并充满意义,能够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把室内环境的各种要素与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使家居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2 “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2.1 从人的心理反应分析家具设计的原则

由于家具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家具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功能空间,因此,在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家具设计的空间造型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和人们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人们在特定的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观念,并且每一个人对家具设计的观念都存在差别,所以在家具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人的心理反应,要从家具设计中了解居住者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素养。例如,对于一些年轻的人来说,他们喜欢色彩明快和图案新潮的家具装饰风格,对于年长者来说,他们则注重端庄典雅和色彩深沉的风格。由此可见,作为家具设计师,要从居住者的心理反应和设计需求来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居住者要求的居住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家具设计的满意度。

2.2 做好结构设计,使用功能的合理分区

在家具设计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的使用室内空间,由于人的居住活动存在一定的互相性和秩序性。因此,作为家具设计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从居室空间的机构层面上出发,确保功能的合理分区,使其更加具备人性化,对于设计师来说,家具的设计,不光要注重美化室内的环境,还应该进行有效的生活设计,这样才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使家具设计呈现相应的文化气息。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家具设计思想,不但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家具设计的人性化,还可以达到人们高水平的生活要求。家具设计同使用者在某种意义上有如艺术家和观赏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的基础,存在着对同一形象信息的意义概念和情感概念的一致性。家具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关系,预想使用者对家具的需求,从而使设计出的家具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期待,既满足了其使用功能,又体现了人性的关怀,从根本上提高“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意义。

2.3 家具材料人性化

由于材料是构成家具的重要基础,也是家具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和人体接触的家具材料多选择软的材料,这样才可以方便人们调整坐姿,使人们得到较好的休息。在家具材料选择上较多使用的是木质材料,木质的家具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手感,对于现代人来说在家具材料选择上较多强调环保,要求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中体现人性化。例如,在儿童家具设计的时候,就要从安全上进行考虑,要避免使用金属家具,应该以实木为主,这样才可以符合儿童的需求。

2.4 家具尺寸的人性化设计

家具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人,家具的尺寸个性化也是根据人的舒适度来进行设计的,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为目的的。在家具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的使用群体来进行家具尺寸设计,例如,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写字台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人体的坐姿尺寸,了解座椅和写字台之间的关系,而对一些轮椅的使用者,则应该考虑使用者的人体坐姿尺寸。一般情况下,设计座椅的时候,高度在400mm左右,设计轮椅的时候,高度应该在500mm左右,并且要考虑轮椅扶手的位置,使轮椅能够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5 人性化理念在家具造型设计方面的体现

随着人们对家具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只是以实用性作为家具使用的基础,那么就不能完全满足家具使用者的需求,许多家具使用者把目光集中在了家具的外型上,这也是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直观的印象,通过外型可以使消费者从中感受到家具的舒适感,使消费者具备视觉体验,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审美情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家具造型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影响因素,除了要考虑家具的安全性外,还应该考虑家具造型的趣味性,在家具的棱角设计上要多以圆滑为主,确保家具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书架等一些较高的家具来说,要根据使用者的情况来进行造型设计,这样才可以满足家具使用者的需求,从而体现家具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2.6 色彩搭配中的人性化

色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设计师来说做好色彩设计显得极其的重要,由于浅色调可以给人一种宁静、轻松的感觉,所以对一些室内空间较少的居室来说,可以使用浅色来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满足人们开阔空间的心理需求。中灰度色调给人一种收缩的视觉效果,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地方来说可以使用中灰度色调。除此之外,如果想要达到使空间变窄的效果,可以使用深色系的色彩,这样的处理可以给居住人营造出一种亲切、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根据我国建筑的情况来看,在家具设计时普遍采用的是浅色调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房屋顶面给人带来的压迫感,与此同时,配合上光照,就可以使室内具有较好的照明度,以便于人们看清室内物品,由此可见,想要做好家具色彩设计,就应该做好各方面的色彩搭配,使家具的色彩互相衬托,给人一种层次感和人情味,从而营造出一种舒适的居家环境,提高空间的立体效果。

2.7 家居照明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在家具设计中,照明设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灯光运用可以有效的改变居住空间的氛围,给人营造一种温馨的感觉,因此,作为设计师在进行灯光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结合居室的物品,设计要以协调为基本原则。在灯具的选择上面,应该选择一些眩光的灯具,对于床头灯来说,最好能够调角度和亮度,这样就方便居住者在床上看书和查阅资料,在设计背景照明光线的时候,应以柔和的光为主,使整个家居空间更加呈现人性化。除此之外,居住者想要获得更加理想的光线,可以采用反射自墙面和天花板的光线,这样做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亮点,不会在使用者的脸上产生阴影,通过这样的设计来达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2.8 做好无障碍设计,注重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家具设计过程中,做好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满足特殊人群的基本要求。在位置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阳光朝向好的空间做卧室,要与有声响的客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可以保证老人的休息质量。除此之外,要在室内放一些比较牢固和圆滑的家具,避免特殊人群经常活动的范围出现障碍物,要从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出发,可以考虑把房间和卫生间相连,在厕所安置相应的夜灯,尽量根据特殊人群的需求来设计家具的高度,这样才可以达到特殊人群无障碍设计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家具设计的“以人为本”可以使家居环境更加协调和舒适,延续居住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对家具生活多功能的需求。所以,首先应该从人的心理反应分析家具设计的原则,做好结构设计,使用功能的合理分区,并且实现色彩搭配中的人性化,使家居照明设计以人为本,做好无障碍设计,注重特殊人群的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居住人的生活品质,改善了室内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沈瑜.“城市家具”人性化设计浅析[J].浙江建筑,2005(04).

[2]刘娜.浅谈家具的人性化设计[J].美术大观,2009(06).

[3]黄海娟.浅谈现代家具的人性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

[4]安胜足,张晓燕,刘志军.家具的人性化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06).

作者:张凡 王聪聪

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 篇2:

“以人为本”设计风格的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设计的意义也更丰富化,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从“以人为本”设计的现象与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发展趋势。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性化 设计风格 设计意识

在物质相对丰裕的今天,“以人为本”设计风格被世人广为接受,并延伸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这验证了设计不仅要与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与人性相结合。现代设计由实用、美观到关爱人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使设计紧紧围绕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创造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一 “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

1 “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的形成

所谓“以人为本”即是设计“人性化”,它的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人性化”在保持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中注入“人性化”,即情感、心理感动、震撼和回味,从而使设计在满足人基本需要的同时,能给人带来或轻松愉快或亲切温馨或幽默有趣或惊诧,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冷冰冰的设计富于生命感和人情味。

19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的瑞典和丹麦,首先建立了其具有现代意义的陶瓷和家具设计和生产行业。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设计,是随着欧洲现代运动发展起来的,属于功能主义的范畴。但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艺术融合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并结合自己的自然环境和设计资源,形成了自己具有人情味的设计艺术语言。这便是“以人为本”设计的雏形。

20世纪3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几乎是“良好室内设计”的同义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1)综合各种条件,推进合理设计。这些条件如:批量生产、经济法则、人性因素、形式美等;(2)富有大众化的民主传统,强调产品的经济法则,致力于发展大众化的制品;(3)强调有机的设计思想和产品的人格化、感情化。

20世纪30年代,瑞典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受到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影响,设计师们把德国现代主义思想,与国内特殊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探索瑞典风格的现代主义。出现了一些著名设计师,他们在坚持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原则的同时,强调图案的装饰性和自然形态的合理利用,通过利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皮革,加上对人体工学因素的充分考虑,注意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方便。为瑞典现代主义设计树立了典范的是布鲁诺·马斯森设计的系列家具。建筑设计师保罗·汉宁森曾经设计了一系列各种式样的灯具,其中的“PH”系列,以其柔美的照明效果,成为丹麦战后设计的精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是其“以人为本”的实际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2 “以人为本”的设计含义的延伸

“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早已超越协调人与机械之间的关系,而渗透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这种设计风格的设计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已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所以情感化设计、普适设计和绿色设计,是“以人为本”设计含义的延伸。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以后,精神文化成为大众追求的主要目标。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虽然人类高级精神需要的满足不一定全通过设计物品来实现,但作为人类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设计物,它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毋庸质疑的。因而情感化设计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适设计即是以民为本的设计,这是以人为本设计的另一个层面。以民为本的设计思想与当下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普适设计是指设计要为大多数人服务,它们是社会消费结构中的中流砥柱,符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等各个方面,为大多数人创造尽可能多、尽可能合理的生活方式。它要求所设之物满足人之需求,即满足人之“用”。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称之为绿色设计,它强调设计作品对人的尊重,包括对人类所处自然环境的尊重,在设计中建构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关系。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顺应了全球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情况下,注重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设计风潮,所以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的主流。

二 “以人为本”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势

1 充分满足人的生理和精神文化需求

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手工艺运动,到现在以后现代主义设计为主流的各种设计流派,设计的装饰一直是这些设计风格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莫里斯力图“师从自然”,采用自然中的动植物纹样进行装饰产品;新艺术风格的直线派,则将抽象的直线运用于设计中;西班牙的高迪将建筑中的曲线装饰推向了极致。然而,现代设计风格却应工业生产的需求追求功能的满足,几乎完全放弃装饰。后现代主义设计又以复杂含混、象征主义的手法进行装饰。纵观这些设计风格流派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而实用的,而当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就会对设计物产生更高的要求——包含了除实用之外的更多生理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欧洲18世纪工业革命之初,当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将大量机械制品,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数量源源不断推向市场时,大多数人是欢呼雀跃的,尽管那些产品都是粗制滥造、丑陋不堪,因为在当时的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下,是“有聊胜于无”的。二战后的40-50年代是世界经济恢复期,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现代设计便遵循简洁、实用、耐用的原则,减少花哨和虚饰。经过60—70年代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许多国家进入了丰裕社会时期,于是久压在人们心中的那份心理的、精神的欲求便“蠢蠢欲动”,于是现代设计进入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如波普风格、后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风格。这些风格都满足了经济发展起来后,人们对设计物更加挑剔和苛刻的要求,不仅是满足人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心理的需求。设计不仅要实用,而且要适用,并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因而80—90年代设计的人性化趋向的出现和渐成气候,便成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2 “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和谐化

无论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其“以人为本”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物的各个因素在动态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构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最大地满足人们对功能与情感的双重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题材、应用的图形图像、色彩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体现人性的、科学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设计在造型上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要,还应注意其形式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和谐统一。在色彩和图形的使用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视觉适应性和心理上的愉悦性。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 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如现代的家居设计,再不是以前满足人的基本生存空间的需要,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整个室内空间就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且各要素组织起来的形式感,具有更好的亲和性。又如银行作为人们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它的整体设计就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和谐的设计原则。在过去,人们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吧台很高,人们只能站在那里和坐着的银行服务人员进行交易。如今,全国统一规定,银行吧台的高度降低至与服务人员平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信任等人性化设计思想。

3 科技革新架起“以人为本”设计的桥梁

“以人为本”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革新。新材料新技术历来都是设计师擅用的法宝。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很难将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中国古代青铜器也闻名于世,因为更多是致力于程式化地装饰产品本身,其难免显现出外形粗笨,使用不方便等缺陷,以至于很多器件都被后来的漆器、陶瓷所替代。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往往会引起设计风格的变化,很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得益于使用新材料。如:著名的“水晶宫”,就是19世纪中期工业化生产中,钢架和玻璃板等预制构件出现,才使得帕克斯顿有了设计“水晶宫”这一里程碑式的新型建筑的灵感。“以人为本”设计同样受着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第一种销售量超过百万件的产品是托内特椅子,这种弯圆形的产品作为著名的小酒店椅子,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由于摩提维亚的考雷兹科大托内特工厂,发明了弯木新型工艺而引起的直接后果。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为“以人为本”设计奠定了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如中国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和“水立方”的关怀人性设计风格,就是建立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之上。又如火车站的站台,以前的站台比较低,为了方便旅客上下车,把站台的高度提高到与火车车厢地面高度相平行,这样尤其是方便了那些大件行李上车困难的旅客,并且也提高了旅客上车的速度和安全度,实为两全其美的设计。无论小到一个扣子,还是大到一个建筑群,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对人生理与精神上的关怀。

三 结语

随着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深化和上升,人类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追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的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以设计“生活方式”为目的的人性化设计物,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以人为本”设计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设计对象本身,所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和谐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以人为本”设计风格的发展趋势。

注: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2009年科研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 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马期洛:《人类动机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43年版。

[4] 陈鸿俊:《道是无“情”却有“情”——设计“人性化”探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 王学、李晶晶:《可可·夏奈尔的人性化设计意识》,《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5年第19卷第1期。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7] 李晓芳:《美术与设计版——浅谈家用电器产品设计中的“为人”设计》,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张新建、喻德荣:《关于“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思考》,《艺术与设计》,2008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张文智,男,1974—,湖北浠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张文智

以人为本家具设计论文 篇3: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围绕体质人类学、族群文化、文化符号、生态人类学等核心概念,从人类学的理论视域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探究,并涵摄环境艺术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环境空间中的艺术意涵及其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力图让设计符号回归到一种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域中。环境艺术设计以营造宜人、宜居的环境为出发点,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实现“诗意的栖居”为旨归。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人类学层面的理论观照,不仅回应了环境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具体要求,更有助于设计观念的更新与设计手法的提升,在真正意义上践行其可持续发展的品格。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人类学;族群文化;场所精神;文化符号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1.0006

环境艺术设计是从艺术的视角去营造利人、宜人、为人的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以人居环境质量为立足点,它大到区域生态规划、城市设计,小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空间设计,然而无论设计的范围如何嬗变,“环境”只是设计的立足点,而实现宜人、使人乐居才是设计的目的,因为“环境的艺术就是创造良好场所的艺术。更确切地说,就是用艺术的手段来优化、完善我们的生存空间”[1]。从人的角度来观照生活空间,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环境充满了“人性”,因而设计就不仅仅是物质空间规划、环境功能问题,还涉及到对环境的文化符号、场所精神、艺术格调等诸多文化维度的考量。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环境艺术设计(以下简称环艺设计)是人的意志、力量在环境中的表现,它使环境成为“人化”的环境,正是在对这种“人化”环境的设计实践中,已然流露出人类学的基质,换句话说,环艺设计里天然地包孕着人类学的因子,故而从人类学角度自觉地观照环艺设计,必然是设计思考的一个重要维度。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环艺设计更多的是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在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停留于商业模式的运作和程序化设计操作,缺乏对环艺设计中潜藏的人类学基础的深度思考。这表明从人类学的角度真正审视环艺设计,对于它的持续发展不仅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人类学一定要成为一门应用的科学”[2],费孝通先生的这句话开启了我们从人类学视角重新审视环境艺术设计的可能,因为“人类学既为设计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又为设计理论提供了研究方法。”[3]基于上述原因,回到人类学的立场,从体质人类学、族群文化、文化符号、生态人类学等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度解析环艺设计中的人类学基础,必将深化对设计观念、设计手法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体质人类学因素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如同马林诺夫斯基所说:“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文明、社会结构,以及对于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的研究。”[4]由此可以看到人类学研究范畴涵括了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因此“依照美国人类学界的传统,人类学包括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分支”[5]。其中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属来观照的,它采取人体测量方法等技术手段来研究人的身体结构、体质形态、人种差异等,以揭示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发展。事实上,环艺设计中的体质人类学因素是非常浓厚的。

从设计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很早就将人体形态作为设计的重要根据,将具体的人体形态转化为具有人体意象的环境艺术,这在中、西方的建筑空间设计中非常多见。如西方古典建筑很多就是依循人体结构的基本比例和规律来设计建筑,像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中的多利克式廊柱,就是以男人身体的比例来设计柱子的,以彰显阳刚之美。另外,“古罗马的维特鲁威通过将人体尺度完美和谐地内接于圆与方形,将人体直接投射于建筑,建立了以人体比例关系为基础的建筑模型。建筑从人体中衍生出其权威、比例和构图。此后,维特鲁威的理想身体测量被各个时代的建筑师解构和演绎为不同语言和色彩的万花筒。……對他们来说,建筑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在这里建筑被赋予了有机的性质,从而成为人体的替身及人体功能的象征”[6]。即便到了现代主义时期,这种人类学式的设计思考仍然大量存在,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就常常依照人体尺度来找寻建筑中的比例关系,希冀从中获取空间设计的合理数据,以便设计出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

环艺设计中体质人类学因素,还表现在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方法的广泛应用。人体工程学也称为人机工程学、宜人学,欧洲把该学科称为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美国称之为人类因素学(Human Factors)。它主要研究人、物体产品以及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协调的关系,以实测、统计等方法对人体本身及其能力的数据进行研究,试图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整体配合的最优化效率。人体工程学主要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前者重在对身体的结构、尺度、比例等进行量化,获取人体的基本参数,意在关注人的安全性;后者研究人在色彩、造型、空间等外在因素刺激下,人的感情、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获得人在一定条件下的心理运动规律,旨在满足环境中人的工作效率性或人在环境中心里尺度的舒适性。可以说人体工程学应用性地融合了体质人类学中的“人体形态”与产品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众多学科知识,力图使产品、空间环境更为有效地服务于人的生理需求,解决大工业生产的批量化生产、同质化环境与个体人差异的矛盾。体质人类学为人体工程学提供了方法和理论范式,而且人体工程学的广泛应用,成为环艺设计中运用体质人类学方法最具体的表现。如室内环境的座椅设计,坐面的高度,坐面与人的脚、腿的数比关系,坐面与靠背的角度关系等等,几乎都是根据人体坐姿形态结构、尺寸来设计,从而使座椅更加舒适。又如中国古代的许多室内矮足家具,与古人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密切相关。席地而坐的行为模式带来的人体形态变化成为室内环境基本尺寸比例的依据,它主宰了室内环境装修、装饰以及家具设计,从而使各种家具,如案、几、榻等在尺度上较今天的高足家具要低,形成矮足家具系列。

体质人类学对人的进化、发展的研究,对环艺设计而言是本源的,它的实证思维在观念上启发了环艺设计,即环艺设计不是想当然的行为,它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它也启示环艺设计要与时俱进地关注人的行为习惯、人体观念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设计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空间环境。如人种学研究,从东西方不同人种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上揭示人体形态和人种区别,显现为人体尺度、行为习惯上的不同,这种研究就启示设计要关注目标对象的基本参数,注意本土区域人群的人体尺度数据以及它们的变化。又如人体形态学对年龄、体质形态健康的研究,警醒我们设计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尤其注意特殊使用者的人体形态差异,如主要服务于老年人的环境空间设计、服务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亦是基于这种认识。目前这方面的相关意识已经形成,然而深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仍显不足,尤其在本土族群的人体数据、形态研究上尤为明显,而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体质人类学方法的帮助。

二、族群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场所精神

族群是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开始使用,用来描述西方社会中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所产生的涵化现象。”[7]如果从定义上界定,它的说法较为芜杂,如“在学术界比较常用的是马克斯·韦伯的定义:‘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面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8]而在徐杰舜看来,“所谓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的认同;二是要对他‘自觉为我’;三是一个社会实体。”[8]民族学家吴泽霖在《人类学词典》中则认为,族群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指社会阶级、都市和工业社会中的种族群体或少数民族群体,也可以用来区分土著居民中的不同文化和社会集团。族群概念就这样综合了社会标准和文化标准。[9]从上述的各种族群的界定中,不难看出族群的重要标志是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并且表征为个体的自我认同意识,从而将民众维系为一个群体,故而也可以说“族群一词的本质含义主要是指以现实利益为基础、以共同文化为边界的人们群体”[7]。族群文化作为一定区域中民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是具体生活空间中的存在,它必将渗透到一定的环境之中,成为环境场所精神建构的重要元素,也是设计时不可回避的因素。

场所精神是环境的灵魂,对环艺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场所与空间概念很接近,“从经验上讲,空间的意义通常是与场所的意义覆盖和交合的。”[10]场所是生活发生的空间,它由花鸟虫鱼、街道住宅等物质的形态组成。而场所精神则是人通过定向和认同,所能领悟到的意义,这意义不是别的,它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在舒尔兹看来就是一个地方特殊的文化性格,一种环境性格。“环境性格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具有恒常性和格式塔(完形)性质。自古以来,环境性格就被作为场所精神来识别。因而一切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场所精神。这样我们似可以看到,‘生活世界’、环境性格和场所精神这些概念是同一性的,都是为了表达一种具有时空和人文限定性的生态环境观。”[11]这表明场所是人和环境组成的整体,同时也说明了场所是“人”化的环境,是民众的文化生活赋予了场所的“文化”意义。文化的层面是多样的,但族群文化却是最为鲜活,也是一个环境最为直接面对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族群文化以共同的文化认同建构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这也使得它成为场所精神的内核。民众对场所精神的认同和适应就是确认自己属于某一地方,而只有基于族群文化的场所精神往往能迅疾得到民众的认同,并使该场所成为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于是面对环境,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抓住场所精神,挖掘生活于斯的族群文化,以环境空间艺术的方式将场所精神形象化出来。如果抽象掉环境所蕴涵的族群文化内核,简单地将环境几何化、理性化为各种柏拉图体,必将导致场所精神的消失,最终使设计的环境丧失掉宜人性,降低人居环境品质。

场所精神的丧失与其现代性的发展,技术理性的膨胀是有关系的。“现代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却有着其负面后果:首先就是所谓‘时代压倒地域’…… 人对于城市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被大大地削弱了。此即所谓‘场所失落’、‘含义危机’,以及‘性格’与‘象征’的消失。”[12]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日益加速的社会转型,大量的环境建设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巨大危机,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漠视地域族群文化,环境的场所精神的丧失,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广场景观设计。遍及南北的广场建设热潮,几乎一个模样,只是规模大小之异,广场处处以面积大、大草坪为美,到处满铺刨光花岗岩,全然不顾人的安全。城市广场的艺术化多是停留在图案化和形式化,既无场所性和地方特色,极少顾及一个区域的族群文化,又造成城市形象的污染,几乎演变成一场商业化的城市美化运动。这种“千城一面”漠视族群文化,缺乏场所精神的广场设计,带来的只能是各种环境空间的同质化、单一化问题,使环境空间丧失了文化“神韵”。因此环艺设计有必要找回以族群文化为基质的场所精神,才能创作出民众可以生活其间的人居环境,实质上这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立场,因为人类学最关心的就是文化问题。人类学在文化价值观上是持普同论和文化相对论的,对环艺设计而言,这种人类学的立场是很有启示意义的。普同论赞同所有人群都是平等的,而“文化相对论对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的肯定,体现出人类学平等的种族观。”[13]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是不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文化形态,也是不同民族自身独特历史的产物。发掘环境的族群文化就是在尊重一个环境的“神灵”,就是在践履一种人类学的文化实践。在这方面,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倡导的“天-地-人-神”的景观设计理念是值得一书的。他的“天地”就是自然,“神”是对场所精神的认同与归属,最后归结到人之上。因此他主张“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的人的需要、作为文化人的认同和文化身份;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14]从俞孔坚的设计理念中,可以感悟到其中潜藏的人类学气质,因为他指出了和谐的环境是要尊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使他们通过环境获得对族群文化的认同,并对这片土地产生真正的归属感。如今,我国城镇化的中的进程中要求“记得住乡愁”,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呼吁。“乡愁”是一种心灵景观,也是许多游子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的失落心态。对许多异地漂泊的游子来说“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是目前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环艺设计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三、文化符号中的环境艺术意涵

如果说“对艺术的理解,就成了对艺术符号的象征含义和文化意义的解读,这是现代艺术人类学的焦点问题”[15]的话,那么“文化人类学着眼于从习俗出发,来探讨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及其含义。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建筑也是人类习俗的一种具象形式,建筑的进化昭示着习俗的演变。”[12]这用于说明环艺设计,其理由并不相隔,因为环境也隐含着作为族群文化组成部分的习俗,环境艺术也是表达人类习俗的重要形式。人类习俗在结构人类学看来,它有着一种先验的无意识结构,要通过结构模式才能认识,而这种结构模式往往能形成一定的文化符号。场所精神作为环境的灵魂,它自身包孕着人类习俗,并常常以一种符号化方式渗透到环境空间艺术之中,成为环境艺术的象征含义所在。当然这种符号化渗透并不仅仅表现在具体环境物品的造型形式上,它还体现在空间形态、环境气氛上。如果具体环境物品的造型形式需要视觉观看就能领悟的话,那么对空间形态、环境气氛而言就需要人切身的身体体验才能感悟得到,它主要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身体触觉(包括听、嗅、冷热感以及触感等)来体验空间,形成身体感觉和记忆,从而实现人对环境空间的意义的理解。如此一来,在环艺设计中,将习俗具体符号化为环境空间,能够使环境空间成为具有一定意涵的文化符号,成为具有含义的文化空间。

如何使一定的习俗符号化为环境空间的意义,使社会习俗转化为有意义的环境艺术形态,形成所谓的文化符号。首先是需要对一定区域的场所精神要有所了解,这里就必须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亲自考察、体验具体的环境空间,取得第一手资料。除了对环境的空间形态、建筑样式、地理面貌等作详细考察外,还要对该区域的社会习俗、族群文化作考察,如聚居模式、城市所有重要的仪式化活动,如节日、庆典、聚会等场所特征及其氛围,并且熟悉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的空间形态交织在一起的。其次,将环境空间看作是社会交际系统,以人的各种行为的组织形态来类比、建构环境空间,并从社会习俗而不是功能出发来秩序化环境空间,因为仪式化能造成一定的符号化空间秩序和态势。如“在节日、庆典等典型的仪式活动中,由于迎合仪式化行为的需要,而使建筑空间具有了态势,习俗行为的轨迹决定了含义空间的形成。”[12]此外,对于具有社会习俗内涵的传统视觉图像、符号、造型樣式也要作系统的收集,因为这些视觉图像、符号能以艺术化的方式转化为环境中的具体物品与设施的造型或装饰,它能营造出富有意味的环境气氛,使之在新环境中延续习俗文化的意涵。

从文化符号来观照环境艺术设计,它使设计的视野不再停留于流行的商业模式上,而是切实地关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习俗、族群文化,以及由之带来地域文化。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素材,将它们转化为设计的资源,这也彰显出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类学潜质的巨大魅力。

四、生态人类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生态人类学将人与自然环境作为两个元领域来看待,因此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生态人类学的本质规定。[16]袁鼎生认为“生态人类学是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素质、潜能及本质力量自由地形成、发展和与大自然对应性实现的科学。这种对应性实现,构成生态关系、生态结构、生态场,形成各部分协调发展特别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由。”[17]以思考人与环境关系为己任的生态人类学,可将源头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环境决定论,并在随后历经了多种学派的发展,如环境功能主义、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主义、生态系统途径及民族生态学等。它们都立足于人类社会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来具体探讨生态问题,如基于生态系统途径研究的生态人类学,它就十分强调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关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它还要求人类学家测量和比较不同食物的饮食价值、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各种类型的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家畜的粪便对环境的影响等。

生态人类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把大自然作为人和其他物种共同的生境,消解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由此带来对人与自然之间二元张力的淡化,将人与自然的贯通整生作为环境存在的价值。生态人类学的这种环境观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转向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它使环艺设计改变以往美化环境、服务人类的功能主义观念,开始走向以生态观来指导设计,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这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非常明显。如环境艺术中的景观生态设计,其中就含有生态人类学的环境价值观,这从景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中就可以看出。如环境设计强调自然优先原理,要求保护现存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强调整体设计原理,认为景观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要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为原则;设计适应性原理,保持自然景观自身拥有的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尽量减少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的副作用,保持景观结构、功能的完整性。[18]可见生态人类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有着至深影响,而以生态化理念指导的具体设计实践,必然引发设计从技术、手法、艺术观点上产生一系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变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最终实现“乐居”家园的理想。人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使得它与人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事实上,环境艺术设计中潜藏着丰富的人类学基质,从人类学的视野来探究和思考环境艺术设计既有可能,更有必要,它能打破我们固有的局限性认识,也是尝试用一种新的学科思维重新审视环境艺术设计,从而在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上提升我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是极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7.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4.

[3]刘佳.工业产品设计与人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

[5]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6]魏泽松,张玉坤. 人体意向在当代西方建筑中的表现[J].装饰,2006(2):46.

[7]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26.

[8]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15.

[9]吴泽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308.

[10]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

[11]常青.人类学与当代建筑思潮[J].新建筑,1993(3):48.

[12]常青.人类习俗与当代建筑思潮[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99-402.

[13]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

[14]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J].建筑学报,2006(10):42.

[15]何明,吴晓.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特质[J].学术探索,2005(3):120.

[16]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27.

[17]袁鼎生.生态人类学的审美走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4(4):39.

[18]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0.

(责任编辑文格)

作者:熊清华

上一篇:高校量化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新建高校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