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人为本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现代设计审美与乡村非遗传承的视域下,对莱州沙河草编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调研,从材质、纹理、情感三个维度对其文化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提取草编意象,对其设计元素进行凝练和重组,并应用于现代创意产品设计中,从而提出一种基于文化意象分析的非遗衍生品创意设计方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化以人为本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以人为本分析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摘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革命的进步的文化、科学的理性的文化、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实践中总是具体化为一系列文化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是完成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创造性地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教育人民、武装全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文化工作的重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文化工作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文化与文化建设

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并不一致。我们倾向于认为基本的文化形态有两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将两者统合起来,即所谓广义文化概念。在这种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切成果。精神文化特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现象及其衍生物。精神文化的范围相对较窄,即所谓狭义文化。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在马克思那里经常表述为“意识形态”,邓小平经常用“精神文明”来表达。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这种意义上,无产阶级文化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社会主义文化仍然需要不断发展、变革、创新,这也是一种革命。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科学的理性的文化。某些非理性的情绪也是文化现象,但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理性的表达。追求科学合理性就是追求对客观真理的掌握,追求对规律的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鲜明的理性追求。其实。即使是人的情感中也包含理性因素——情感理性。马克思强调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毛泽东认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就要对中国的社会特点有透彻的理解。都体现了鲜明的科学、理性色彩。人们越是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掌握了真理,就越有条件从被动的“必然王国”走向马克思所说的主动的“自由王国”,“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因此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民族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现象。现阶段民族不仅不会消亡,还是社会构成的一种重要方式。民族是特定人群生活的共同体。共同的语言、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使一个民族的人凝聚在一起,因此民族既是社会和国家形成的基础,又是民族文化生成的本源。民族文化对民族认同、民族情感的培育、民族特定生活方式的形成至关重要。毛泽东特别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就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巨大的社会组织功能和其所蕴含的精深历史文化传统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发展民族文化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必然的选择,但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又不能自我禁锢。民族文化从来都不是在禁锢、封闭的状况下形成的。一旦禁锢、封闭了,民族文化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广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而且要遵循人类文明共同认可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多样丰富的和谐文化。文化的丰富性是由文化多样性构成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必然对文化提出丰富多样的要求。丰富多样是文化的活力所在,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资源与条件。文化的多样丰富,既是形态、类型的多样丰富,也是风格、样式、特征的多样丰富。在一个社会中,多样丰富的文化既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否则

社会的文化系统就会解体,因此“和谐”就成为社会文化内在的必然要求。所谓和谐文化,即以和谐作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文化,它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心理和思维方式。就文化本身的指向来说,和谐文化强调的是一个文化系统中各种亚文化的协调;就社会的指向来说,它强调的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协调解决。文化的和谐性与文化的革命性、进步性是辩证的统一,革命性、进步性着重于文化发展过程,和谐性则着眼于文化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实践中总是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文化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即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下的实际操作。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研究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同步发展;鼓励文化创新,建立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要看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要看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党的文化实践与文化使命

作为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现代性。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中国人民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完成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做出全面的、根本性的改变。转型的动因最初往往产生于经济领域,进而延伸到政治领域,但如果没有文化的转型,整个社会的转型就不可能完成。文化与经济、政治有着深刻的内在连带关系,进步的文化是推动社会改革的精神动因,落后的文化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阻力。文化的这种重要性,使文化在推动社会转型的革命中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从目的的角度来说,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社会的转型理所当然包含文化转型,文化变革的直接目标就是文化,建设一种具有现代气质的新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中华民族新型的现代文明需要新文化的不断积累。从手段的角度来说,文化的变革、转型以及新文化的建立又是服从和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的,文化要为这种发展提供价值支持和精神动力。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始终都是围绕建立一种具有现代气质的新型文化而进行的,力图通过这种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党延续“五四”新文化传统,展开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倡导民主与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大众文化运动,从而促进了进步文化在中国大地的普及,其思想成果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即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反帝反封建是它的目标。“民族的”既是指文化的特色,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又针对那些错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优秀外来文化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科学的”即崇尚理性精神,主张客观真理,主张实事求是。主张理论和实际的一致。“大众的”强调文化的普及,更强调文化的民主性。“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文化主张理论化、系统化,由此为夺取全国政权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还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预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在建国后的前28年中,我国的文化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绩。也有严重失误。从成绩方面来说,党在城市和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和新型的文明风尚。各级各类学校大量建立起来,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有了极大发展,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学术探讨有所成就。党不仅在相继制定的几个五年计划中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规划,还提出了繁荣学术和文化的“双百方针”。文化建设中的失误,主要是混淆了文化和政治的界限,忽视了文化发展的规律,采取了错误的知识分子政策。未能把思路调整到以建设为主上来,其严重后果是导致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但总体来说,党为建立一种新型现代文明而努力的方向并没有改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反思“文革”的沉痛教训,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由此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局面。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部、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是以往不曾经历过的。新的条件需要重新认识。新的矛盾需要运用新的方式去解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文化使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创造性的精神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尽快完善和成熟。我国当代社会的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一种成熟文化形态还有相当距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我国进行了5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进行了30年不到。几十年对人的一生来说可能很长,但对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成熟来说又太短。一种新文化由兴起到成熟,往往以数百年计。这样考虑问题不是要懈怠精神、推脱责任,只是说明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成熟的文化形态首先是价值形态的清晰、完整。目前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的许多困惑表明,这方面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内容的丰富和协调统一也是文化成熟的要求。因此,要树立共同理想,凝聚文化共识。塑造民族精神: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都要得到发展,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学术文化、民间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在我国都应得到充分发育。成熟的社会文化其基本的精神价值往往渗透在人的心灵中,形成人们自觉自愿遵从和守护的社会规范,潜移默化为行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尤其值得注意。

其次,要以先进文化教育人民,塑造一代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结蒂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目前国民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承

认,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一方面城乡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另一方面许多高层次的岗位无人适任,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不足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现代化,教育要先行,科技要先行,因此要从教育人手,发展科技,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目前,人们对知识关注较多,而对道德、精神状态的关注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变。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社会导向。

再次,要以先进文化武装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把党建设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这种先进性一方面表现为党具有先进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表现为党具有高超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先进性一旦丧失了,党的执政合法性也就不存在了。而目前党的确面临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严峻挑战。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与先进文化血脉相连,甚至可以说党就是先进文化的产物。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实现党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重要精神资源和智力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以先进文化塑造党员的精神世界,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改善党的形象。现代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有效管理现代国家不能仅凭经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是获得领导主动权的前提条件。自觉站在时代的高度,倡导进步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广泛吸纳一切先进的科技人文知识,才能提高党对现代国家的驾驭能力。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工作重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从建设小康社会到构建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理论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新和完善国家意识形态

一个国家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即这个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序的天然职能。在现代社会,国家意识形态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国家的前进方向,保持国家的团结统一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建设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成就是显著的。但应当看到,以往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僵化、封闭、脱离实际的缺陷并没有根除,意识形态话语和学术话语、民间话语隔膜严重。全球化导致的思想文化多元化对我国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了强烈冲击,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侵蚀、颠覆还在加剧,而且手法多样,花样翻新。因此,维护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但在强化他们本国的意识形态时却不遗余力。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放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与核心的国家意识形态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只能导致思想的混乱、行为的无序,最终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解体。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把实践作为自身哲学的基石。只有同生活保持着血肉联系,从生活实践中吸取营养,实现国家意识形态持续的理论创新,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才能变得生机勃勃,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认同,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一要提高国家意识形态的普适性、包容性和对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作用。目前,多种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在我国已是客观事实。非主流意识形态中,有与主流意识形态对立的部分,也有非对立的部分。看到对立是必要的,但不能理解为两者只有一种对立关系。如果只看到对立,二者不仅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而且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较量。这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除了那些敌对的意识形态之外,国家意识形态在确保自己主导地位的同时,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整合其他有益内容,应当具有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合理、科学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应该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二要注重改善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形象和叙述方式。目前我们有些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和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之所以不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粗糙化、说教式等弊病,以至这些作品成了概念化和假大空的别名。其实,即使是真理,倘若被拙劣的表达包裹着,也会失去应有的锋芒。因此,要善于正面、真实、亲切、有效地表达自己。

(二)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社会风气日益受到人们的诟病。叹息之余,人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社会精神引导体系和评价体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有人以“道德滑坡”对我国社会道德现状做出完全负面的评价当然是片面的。实际上我国社会当今的人性化、开放度、宽容度好于历史上任何时期,这是道德进步的表现。但社会诚信不彰、公德心不强、忽视人格修炼也是事实。我国社会道德存在的问题既表现为基本道德意识的缺失,也表现为道德共识不足。社会转型、新旧道德观念交替固然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体制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社会道德是由政治体制、宗教体制和家族体制共同支撑的。目前后两者的作用在弱化,而没有替代机制。政治体制维护社会道德责无旁贷,但仅靠政治体制不仅势单力薄,而且有功能方面的限制。加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首先要重塑人生信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教育和行为引导;其次要对现行的社会道德观进行必要的梳理,弃旧扬新,寻求“文明公分母”,凝聚社会道德共识;再次要建立必要的道德守护机制,关键是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大众传媒、民间社团和家庭应当在道德守护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要改善社会道德风气,要从社会公众人物做起。

(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领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就最大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群众意见较多的领域之一,教育不公是群众突出不满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公平?一般来说,教育公平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起点意义上的公平,即是否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二是能力意义上的公平,即具有不同潜质的受教育者是否各得其所,也就是说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三是结果意义上的公平,也即

是否人人都受到了同等的教育。应当说,人人受到同等的教育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始终应当持有的目标。但在我国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一步达到这样的结果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从起点公平做起。逐步实现能力意义上的公平,进而向结果的公平过渡。起点的公平是基础层次的公平。相对而言,起点的公平也最有实现的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高等、中等、初等和职业教育之间以及重点、非重点学校之间分布极不均匀。而且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不均匀还有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随意性过大,缺乏建立在认真研究基础上的合理规划。缺乏必要的监督。因此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教育资源的均匀分布,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资源分配制度。所谓公正的资源分配制度,一是指制度的公正,强调制度的公正性;二是指公正的制度化,即公正的理念与要求应当具体化为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政府带有很强的发展型政府特色,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职能履行还不到位,因此要提高认识、转变职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更有作为。

(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当今时代,科技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科技成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关键是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十六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这里突出了原创的重要性。没有原创的东西就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一要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全面推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二要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共享,建构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三要全面实施新的科技评价办法,规范科技评价活动,形成有利于鼓励原始性创新、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科技评价环境:四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五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风气。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有着长达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的根基,只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我国文化才能保持自己独特的人文理想和精神品位。近百年来,总的说我们对传统否定得多,从积极的角度肯定得少。这与这段时期我们一直处在革命、变革时代有关。传统中的糟粕今天依然需要批判,但在进入和平建设和稳定发展的年代以后,应当更多地看到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

人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当继承的,哪些是应当抛弃的?这样提出问题不难理解,希望答案简单明了。但这样提问也包含一个思维误区,即文化的优劣可以像豆腐一样切割得了了分明。其实,文化的复杂性恰恰在于它的多义性、丰富性、开放性、可阐释性。同一句话,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种思维方式,在一个领域是有效的,在另外一个领域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抽象地、静态地评价一种文化现象是优是劣没有意义,评价应当放到具体的环境中,而且重要的还在于评价能力。因此,与其针对客体的性质提出问题,莫如提高自己的吸纳力和阐释力。吸纳能力和阐释能力越强,就越能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有用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少数体现封建意识核心价值的东西以外,绝大多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观念都有重新阐释的余地。从建构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说,中国尊圣、求和、重义、尚礼的文化理想和文化精神应当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象征和文化仪式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中国人特有的直觉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应当得到应有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自强不息、正道直行、民为邦本、求真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等处世态度和人格理想应当躬身践行。总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长期繁荣与发展,必须继承优秀传统,在新的生活基础上重塑民族精神,树立当代中国的文化理想、文化形象和文化旗帜。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越是看重传统,强调继承传统,就越要有现代眼光和世界意识。近代以来,在文化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了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梁漱溟认为印度文化以向后退为特征,西方文化以进取为特征,中国文化以调和持中为特征。林语堂认为中国的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动的文化。中国重实践,西方重推理;中国重直感,西方重分析;中国人求道,求可行之道,西洋人求知,求客观真理,如此等等。这些分析有武断的一面,但从中也能看出西方文化的某些长处。西方文化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率先实现了现代转型,而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平等精神、进取精神、个性精神以及现代科技人文知识,至今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在西方文化强势、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国际环境中,对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仍然应当保持足够的坚定和清醒。

(六)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

每年一度发表的联合国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把各国人均占有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和文化参与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这说明文化活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活跃社会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传播进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有助于稳定社会情绪、增强社会凝聚力。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群众的需求有较大差距。2005年,全国民众的文化潜在消费能力达5500亿元,但实际能满足的仅3800亿元左右。韩国电视剧、美国大片、日本电子游戏对我国文化产品市场形成巨大压力,这种情况应当尽快改变。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点。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只是文艺体育活动,还应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旅游、健身活动等等。科技与人文、高雅与通俗、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只要是群众喜闻乐见又有教益的,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应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文化活动既要讲究丰富性,又要讲究品位。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近年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怎样评价我国的大众文化?目前批评者多,肯定者少。其实,我国近年兴起的大众文化,有健康的民间文化底蕴,有我国当代社会变革火热斗争生活的底蕴,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主流是健康的。对一些流行歌曲、电视剧,以及超级女生大赛等不应简单否定。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改变了文化活动形式单调、产品匮乏的状况,使文化更贴近民众。当然不容否认。目前我国的大众文化中的确也存在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但将我国的大众文化全盘否定是错误的。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并不决然对立。现在很多被当作经典的东西,当初就来自民间,而当初一度被当作经典的,有些反而成了过眼烟云。因此关键是要对大众文化加以积极引导。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是要抓紧制订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二是要明确区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三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

(责任编辑 刘海静)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筱强

文化以人为本分析论文 篇2:

基于文化意象分析的L山东莱州草编衍生品设计研究

摘要:在现代设计审美与乡村非遗传承的视域下,对莱州沙河草编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调研,从材质、纹理、情感三个维度对其文化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提取草编意象,对其设计元素进行凝练和重组,并应用于现代创意产品设计中,从而提出一种基于文化意象分析的非遗衍生品创意设计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意象;莱州草编;衍生品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5—0117—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其技艺精湛、民间文化深厚们,乡村非遗作为我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特色浓重,文化情感丰富,极具研究价值。然而,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乡村非遗面临多重困境,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发展不容乐观。非遗的创意设计是非遗现代产业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借由现代创意设计丰富和发展非遗,使其在现代快节奏的语境中得到活态开发2,可以为乡村非遗的现代传承提供重要创意支撑。草编是一种源于原始社会的编织技艺,凭借良好的地域优势、悠久的历史积淀以及草编物件实用性强、编织样式新颖精致等特点独树一帜,深受群众喜爱3。本文以山东省莱州市沙河草编为例,对莱州沙河草编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调研,从材质、纹理、情感三个维度分析草编的文化意象,提取设计元素并对其进行凝练和重组,并应用于现代创意产品设计中,从而提出一种基于文化意象分析的非遗衍生品创意设计方法。

1 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1.1 草编的发展现状

早在1500多年前,草编技艺就开始在山东莱州沙河等地出现4,凭借丰富的原料资源、精湛的手工技艺、美观实用的成品盛极一时。莱州草编传承人杨玉兴在接受课题组的深度访谈时提到,“草编工艺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草编发源地之一,莱州草编在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带头作用。在鼎盛时期,莱州草编制品每年可以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地区,年出口总额高达几个亿”。

1.2 草编发展困境分析

1) 传承方式。草编技艺以“家族相承”、“师徒相授”为主要传承形式。国家对草编传承的经济扶持力度不足同,加之草编制品的市场需求弱化,难以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支持,不少传承人因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外出打工,也难以招纳新的传承人,造成草编技艺的传承链断裂6,传承人老龄化态势明显,以致传承动力不足、创新性遭到遏制。

2) 传播方式。草编文化在传播方式上主要分为物象传播及行为传播,传播方式较为保守和传统,多为个体摆摊、商铺售卖为主,缺乏市场及网络媒体的推广,存在传播媒介受限和交流不够深入等问题。当前高校与职业院校中涉及草编技艺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实践安排等较少,同时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较难吸收新鲜血液进入相关行业。

3) 市場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人们购买行为的不再仅是对产品外观、质量、实用性等的基本需求,更是产品所提供的情感体验与文化内涵n。杨玉兴先生也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成本提高,当前莱州草编的从业人员大多为民间老一辈手艺人,文化与艺术修养普遍不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够,产品以简单的模仿为主,导致市场上缺少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的草编衍生产品。这一现象为莱州草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也对草编产业化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山东莱州草编文化意象分析与提取

针对现代文化市场背景下莱州草编的发展困境,本研究通过对传承人的采访,提出从材质、纹理以及情感三个方面提取文化意象,通过有形的产品载体传承与传播无形的草编文化,寻找莱州草编的创意产业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借助功能与形式的创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用途,在满足产品实用性的前提下,突破现有草编产品造型单一、文化内涵主观堆砌的局限,在传承中顺应时代审美变化,构建产品与用户间的情感对话与文化认同旧。2.1材质意象

材料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表面特性以及与人们心理印象、经验的联系可给人们带来特殊的情感体验间。

就草编而言,其材质主要来源于麦秆、玉米皮等乡村农作物,经过手工艺人裁剪、打磨、编织处理后,形成草编制品,从原料的生长与产地,带给人们自然环保的视觉、心理印象与情感体验。通过文献查阅与网络收集整理出草编的20个意象词汇,并运用焦点小组法进行投票,最后统计得出前4位的材质意象词,分别为:环保、朴素、自然、健康。并选择莱州沙河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四款草编产品进行了颜色提取,记录CMYK的颜色编号,如表1所示。

2.2 纹理意象

由于草编的原料质感、韧性不同,以及编制产品功能要求的不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编织技艺与纹理效果。不同的穿插形式中饱含着民间艺人的技艺与智慧,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草编是一种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材料,不易保存性与收藏。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纹理样式的提取,如表1所示,在保留其特有纹理外观的基础上,使用替代性材料,设计更为结实耐用的产品,为草编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创新思路与保护方式。针对草编的纹样构成与简化,得到纹理意象词汇分别为:穿插、紧密、结构、肌理。

2.3 情感意象

一个民族、地区的非遗,往往蕴藏着该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是民族情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依托1。所谓器以载道,文化产品应是设计师——产品——用户之间的情感桥梁,通过文化产品的外观、用途或是材料、纹样等,产生用户——产品、设计师——产品、用户——设计师之间的情感共鸣,达到精神上的满足。草编作为乡村非遗的优秀代表,其本身蕴含的乡土情怀、以及轻松宁静、和谐安逸的生活氛围,是乡土文化的凝结、乡村历史的物化、乡村记忆的记载,凝聚离乡游子的思乡情感。对此,总结出草编的情感意象词汇分别为:宁静、安逸、情怀、思乡。

3 山东莱州草编衍生品设计实践

根据对草编的理论调研与实地调研分析,针对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年轻人的审美及心理需求,结合草编文化的材质意象、纹理意象和情感意象,提出草编衍生品的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3.1 文化意象符号的提取和演化

分析并提取表1中的4号纹理,并进行纹理图案简化。经过观察与比较,选择纹理的交叉作为主要几何构架,组合成为30°、75°、75°的三角形形体,根据形状文法,通过三维旋转形成四棱锥和正二十面体的几何造型。再从表1颜色提取中,选择明暗不一的颜色1、颜色2、颜色4、颜色5进行结合,形成符合草编自然、绿色、环保的色彩视觉感受,以完成产品三维结构设计案例的建立(如图1所示),使纹样基本形得以延续文化寓意,确保后续莱州草编衍生品设计中的意象提取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3.2 草编衍生品设计

通过草编原生空间的分析,可以发现草编与花盆在视觉、心理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互通性,见图2所示,借助草编的材质与编织形式,颜色与纹理采用草编固有的特点与替代材料相结合,在保证最大化原汁原味传承草编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产品材料的韧性与牢固性,满足用户使用满意度与情感满意度。草编构架中放置植物与鲜花,凸显“自然”、“宁静”、“情怀”的内心情感归属感。草编文化特有的地域性也为外出游子、在城市喧嚣中拼搏的人们,带来“思乡”、“安逸”体验。将草编文化以产品的形式进行传承与传播。

4 结语

通过实地调研与传承人访谈,分析了现代文化背景下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用户情感体验出发,从材质、纹理和情感三个维度分析草编的文化意象,并提取各维度的设计元素,通过对其进行提炼和重组,运用于草编衍生品创意设计中,为乡村非遗现代创意衍生品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实践方向与参考。

本文系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衍生品设计》(项目编号201810058095)、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E16030)和“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H171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宵.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法保护[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2):235-236.

[2]曲婷.山东莱州草编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岳怡静.民族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4]欧阳乾.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1.

[5]童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的深层原因及应对策略[J].文化学刊,2018(08):6—10.

[6]李宁,张焘.移动互联网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困境与创新途径[J].大众文艺,2019(06):1—2.

[7]陈聪.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J].大众文艺,2018(24):67.

[8]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8(01):107—112.

[9]侯晓鹏,余隋怀,赵雯.感性工学的产品材质CAID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12):44—47.

[10]曲永欣.传统工艺的“草根”存在[D].山东大学,2009.

[11]林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J].云南社会科学,2004(04):94—97.

作者:魏伊茗 段金娟 杨致远

文化以人为本分析论文 篇3:

浅析文化思想的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唐朝和文艺复兴时期繁荣的文化思想进行分析,以当时的美术作品为基础,分析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并结合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美术作品,阐述这两个时期多元的文化思想对美术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更加深入地论述文化思想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思想;美术作品;唐朝;文艺复兴

艺术创作的演进与时代精神的召唤,历来是社会文化进程和艺术史发展的重要范畴[1]。每件美术作品都体现着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文化,也体现着文化思想对美术作品的影响。本文列举中外文化思想繁荣的时期,如中国的唐朝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尝试分析当时繁荣的文化思想——唐朝开放、多元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然后,论述这些思想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分析画作色彩的变化,品味画作的细节内涵,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美术作品背后体现的文化思想。

1 唐朝、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思想的繁荣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创作不断演进,时期不同,演进的方式与速度不同,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也不同。社会兴盛繁荣,人民昂扬向上、意气风发,是唐朝的特点,这也为艺术漫长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公元618年,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唐朝的艺术文化开始稳定发展。在唐朝盛世,艺术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诗歌、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都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场面,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观。唐朝有着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藝术形式的融合,使唐朝的美术创作到达了一个顶峰。7~8个世纪以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创作,涌现了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荷尔拜因等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2],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无论是唐朝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多元、创新、繁荣的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文化,影响着当时的美术作品。

2 唐朝开放、包容文化思想下的美术作品

众人皆知,大唐帝国国富力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思想开放,人们更愿意游山玩水,享受生活,这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激发了画家们的灵感。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盈,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溯求,从而使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由于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泰民安,一批批从事文化事业的人才涌现出来。同时,唐朝的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为大唐文化的开放、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思想上的繁荣又体现在文化上,唐朝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且极具开放性,还有着明显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这种多元化繁荣的思想也影响了大唐的画风,影响了一幅幅美术作品。

从白武德至开元为唐初期,此间的绘画同文学、艺术一样,都带有之前的六朝遗风,但大唐风韵也在孕育当中。画史记载,唐朝有多位皇帝、宗亲擅书画,皇帝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王族亲贵中,汉王李元昌、朝王李元嘉、滕王李元婴等也都能绘画。初唐著名的画家也不少,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善于画人物、山水。其中,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图1)最为出名,该画卷一共绘制了十三个帝王的肖像。尽管从作品上来看,阎立本还保持着南北朝画风的部分残余,但衣褶的处理及人体的比例,都能说明当时的写实能力在长期发展中得到了进步,有了自己的风格。包容开放的思想为盛唐时期的画作指引了方向。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大唐帝国逐渐进入盛世,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开放、包容、不僵守古制等多元化思想的形成,也促进了绘画新风的基本形成,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名家辈出,风格样式各不相同。

唐朝的山水画大致分为两大体系,分别是青山绿水和水墨山水。李思训父子的青山绿水画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其代表作有《江帆阁楼图》。这和当时的社会坏境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朝不仅经济到达了顶峰,文化也到达了顶峰,文人们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能够画出流传千古的画作,创造出理想的山水画境界。王维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派画家之一,他的水墨画风影响着中唐后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这从苏轼的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可以看出来。王维的《浮生授经图》,描绘的是儒者伏生经历秦朝焚书坑儒后藏书的场景。画面中,伏生坐态自然、神态专注,作者将伏生勾勒得栩栩如生。整幅图的勾画并不符合透视原理,却刻画出了伏生讲经时声情并茂的神态。大唐文化开放包容、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也在这幅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的人物画也值得细品,人物画代表吴道子的作品,给中国人物画史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笔。吴道子的画蕴含着民间画风和外来画风,体现了大唐开放、包容、不僵守古制的文化思想,确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新民族风格。他的画作也被古今中外的名人所赞叹,“诗圣”杜甫尊称他为“画圣”,宋代苏轼尊吴道子为“百代画圣”,是“三圣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天王送子图》将吴派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幅作品意向繁复,以释迦降生为中心,更加注重线条和用笔,画作构思独一无二,功力深厚,很好地体现出了佛祖磅礴的气势,也对日后的佛道壁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时的民族风格中,这是一种创新,也给大唐文化体系增添了新的灵魂。随之产生的影响在文学、宗教、哲学、艺术、天文、地理、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大部分学科,像这样的影响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花鸟画也是唐朝艺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花鸟画画法主要有工笔、写意、兼工带笔三种。唐朝中期,擅长花鸟画的画家不少,有将鹰鸟画得栩栩如生的姜蛟,有能传达出竹之生意的肖悦,还有因画马闻名于世的曹霸。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品,《照白夜图》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的作者韩干创造了具有盛唐气息的画马新风格。正是在唐朝开放、包容、接纳万物的思想,造就了新的画作风格。

由此可见,在一个文化思想繁荣、开放、发展程度高的时期,诞生出来的美术作品能够让人们啧啧赞叹、赏心悦目,是后世的宝贵财富。了解了唐朝时期的画作后,再联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不由得让人感叹文化思想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美术作品

14—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思想的成熟,一場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也在欧洲悄然开展。在这场运动中,文化领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直至今日依旧被人们赞赏。从这些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希望[3]。文艺复兴时期之所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之所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是因为艺术家们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敢于反对旧思想,有勤于探索的精神。如贝朗森所说:“他们的荣耀扩展到雕塑、建筑、诗歌,直至科学的领域。他们的天才对一切表现手法都一试为快……他们的作品只不过让我们高山仰止,依稀看到在至高无上的地方,他们伟大的灵魂栖息的居所。”[4]的确,人文主义的诞生、文化思想的繁荣对推动美术作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意大利是当时文艺复兴的中心,随着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的诞生,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5],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拉开了帷幕。早期代表画家乔托,以生动写实的画面出名,他的作品《逃亡埃及》(图2)体现了写实画的内涵。到了15世纪,继承并发扬了乔托艺术风格的马萨乔站了出来,他开始借助人文主义思想进行科学探究,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画中[6],《纳税钱》这幅画对此就体现得很全面。马萨乔的画作业将欧洲美术学的现实主义画风推向了高潮,接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盛世也到来了[7],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8]。他们留下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最后的审判》等流传千古的画作。相比于佛罗伦萨画派的早期画作,他们的画作摒弃了艺术,属于贵族豪门的思想[9],更加崇尚人们的生活,这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画家们逐渐走上了一条新兴的写实主义路线,使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达到了最高潮[10],这也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由此看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的文化思想对美术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11],也正是这一繁荣的思想,带来了一幅幅具有艺术灵魂的美术作品。

4 结语

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微小的物品还是巨大的山川,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每件美术作品都包含着当时的文化思想,多元的文化思想也对美术作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当时文化思想的体现,也对文化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欣赏到的不同的美术作品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相比于文化思想单一的时期,思想繁荣的时期诞生的美术作品更加耐人寻味、赏心悦目,色彩更加丰富艳丽,手法更加写实生动,画作表达出的内容更具特色,不仅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碰撞,更体现了文化思想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洋.以艺术之心 绘时代画卷[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7-05.

[2] 周祥,李卓.中外美术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51.

[3] 王素色.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

[4] 朱伯雄.世界美术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13.

[5] 管雪松,马盼盼,单文文.面向创新创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刍议[J].大众文艺,2019(18):248-249.

[6] 孟美雪,梁晶.南京民俗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表达研究[J].大众文艺,2019(15):126-127.

[7] 吴哲楷,耿涛.画出童心——让儿童水墨画充满生命色彩[J].大众文艺,2019(21):93-94.

[8] 孙靖雯,汪瑞霞.千灯古镇水乡特色风貌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109-110.

[9] 宋子萱,陈玮.浅析吴门画派的历史发展[J].大众文艺,2019(24):80-81.

[10] 张宁,李蕙廷.《绿皮书》主题内涵之解读[J].大众文艺,2019(24):182-183.

[11] 任可心,张博豪,湛磊.李唐绘画特点及艺术风格[J].大众文艺,2019(23):138-139.

作者简介:陶皓淼(2001—),男,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耿植荣(1989—),男,安徽马鞍山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设计学、美术学。

作者:陶皓淼 耿植荣

上一篇:企业激励机制运用论文下一篇:旅团机关行政监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