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

2022-09-1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刑法规范供给不可避免的出现不足现象, 刑法适用解释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在进行刑法解释中必须在沥青罪刑法的基础上扩充刑法规范的供给, 基于罪刑法原则下分析刑法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主要分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

一、刑法积极主义论

在法治社会的发展中, 存在多元利益集团, 这就决定了多元集团之间存在众多利益纷争, 我国的刑法运作,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 一直比较谨慎。在关于刑法理念的积极主义论和消极主义论一直是争论的热点。从理论上来说, 积极刑法并不会涉及宪政的基本架构, 这代表的是司法过程中的态度以及立场等, 从本质上分析, 刑法积极论体现一种合理追求现实的基本取向, 具体表现为法官是否有权利恰当行使自己的释明权, 各种诉讼信息的交换由谁来完成等。值得肯定的是, 介入积极刑法已经没有太多的争议, 积极刑法的把握是现在需要争论的关键点。

二、扩大解释之名的危险性

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罪行, 需要限制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利, 在罪行法定原则确定后, 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在实践中, 以故意伤害罪为实例进行分析, 虽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被追究, 但是如果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没有达到轻伤, 就无法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在这些案例中, 一般不会采用类推适用的方法, 但是在很多的场合下, 扩大解释和类推适用并不是可以明显区分的, 如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最终的描述, 从行为的侵害性进行分析, 能够确定刑事可罚性, 这些又转移到刑法规定的供给方面, 落实到法律条文的解释中。借助实质解释扩大裂解, 也体现在加重构成规范适用的理解中。近些年在关于军警人员抢劫如何量刑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加重刑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以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来加重刑法, 争议的地方集中在冒充上, 这种观点并不是万能的, 容易出现罪刑法定原则的界限。在实践的刑事处罚中, 采用扩大解释来行类推适用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如在以前的刑法中, 生产或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材料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构成犯罪, 将购买评价为销售, 可以说相当于捏造传播解释, 属于类推解释, 不可采取。

三、扩大解释之名与类推划分存在的问题

扩大解释与类推适用的界限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国的部分学者认为类推在实质上是解释的一种, 因此类推与解释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罪刑法中类推并不违反原则, 即便可定了类推解释的合理性, 也不代表在所有的地区都能够采用类推解释。

对于应该允许的扩大解释以及类推适用的界限, 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类推和扩大解释在目的上是相同的,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量上的区分, 在本质上也存在差异。扩大解释是对法律的解释, 而类推则是法官所作出的, 扩大解释是将刑法条文中的意义扩大到边缘。法令词语除了数字以及一些固定名词之外, 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法律改变本身具有暧昧的含义, 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随着人对事物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一个词语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如在我国以前的刑法中, 在财物的含义中, 并不会包含一些虚拟财产, 但是目前在财产中加入虚拟财产, 也不会造成差异。从这点可以看出刑法规定中的可能性本身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 刑法用语的含义都会存在一个边界。有不少的研究提出人预测可能性标准来判断是否超出语义含义, 认为超出一般人的预测可能性的结论就属于类推, 若是没有超出就属于扩大解释。从这点分析, 一般人的理解可能性将刑法的含义概念等更加明确化,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概念, 即使采用预测可能性也难以区分。

四、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标准

在了解刑法积极主义的基本立场后, 分析刑法适用性。采用明显突兀感说来作为扩大解释以及类推适用的区分标准, 明显突兀感说意思就是一般人会感觉到突兀的言论, 也可以理解为与某种词语相违背, 超出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范围, 不会使人产生突兀感就能扩大解释。

如将已经超过14岁男人称之为男人, 这种定义可以为强奸罪、拐卖妇女罪的对象, 这种解释明显会让人感到非常突兀。又如将购买解释为销售, 将非财产性利益解释为财务, 这些明显让人产生突兀感, 都可以划分到类推适用中。从实质上分析, 军警抢劫应该从重处罚, 但是对于一般人而言, 若是采用冒充军人来进行解释, 明显让人产生突兀感, 这些就是类推适用。

解释不会让人产生突兀感。如将电子邮件解释为信件, 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 非法拆看他人电子邮件情节严重, 一般人都能够接受这种解释, 不会产生任何的突兀。将卖淫解释为为获得物质条件而与不固定对象发生性行为, 这种解释可以说已经超出了卖淫的含义, 但是这种解释并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 将组织女子向男子提供有偿性服务相对着组织卖淫而言, 就是一种扩大解释的表现。将财产性利益以及虚拟财产等解释为财务也不会出现突兀, 因此盗取他人的虚拟财务同样会构成盗窃罪, 工作人员接受他人财神性利益也是一种受贿罪的表现。

在解释中, 有一些结论虽然能够令人感到突兀, 但是感觉并不明显。如将大炮等解释为枪支, 将拖拉机等解释为汽车, 将枪支被抢解释为枪支丢失等, 这些解释虽然会让人突兀感, 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明显, 一般人都会认同这种观点, 这就是不明显突兀。这些既是虽然超除了一般人的理解, 但是在可预测范围内。因此非法制造土炮的行为、倒卖飞机票的行为以及破坏他人拖拉机等行文在刑法中虽然没有特定的说明, 但是可以归结到非法制造枪支罪、倒卖车票罪中。在一些解释中也会出现一些存在争议的, 如将已经退休的原国家工作人员解释为国家工作人员, 一般人一时无法接受, 但是再想到这些人员仍然享受待遇, 因此这种即使有些突兀也是一种扩大解释, 而不是类推。

在研究需要说明在判断突兀感中采用一般人, 而不是行为人, 在进行扩张解释或者是类推适用中, 一般是采用一般人的预测, 当然对这点也有不同的观点。在本研究中认为, 在区分责任主义以及法定主义的基础上, 采用一般人预测作为标准能够避免出现刑法的恣意。以明显突兀感来作为论证标准, 一般研究认为这种判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本研究中认为, 采用同一个标准来区分类推适用和扩张解释本身就不太实际, 将明显突兀感来作为区分标准, 代替预测可能性是一种必要的分析, 需要明确明晰突兀感仅仅是一种语义上的判断。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分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 在社会的发展中, 刑法规范供给不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如何避免不理性的问题, 本文对于刑法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极端的问题, 认为针对性质可罚性的案件, 需要尽可能的采用解释方法进行解决。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我国法律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在进行刑法适用性解释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相关的理论进行解释, 但是在实际的案件中非常复杂, 现有的法律在判断是非中非常困难, 本文分析刑法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性。

关键词:刑法适用性,刑法积极主义,法律解释

参考文献

[1] 李立丰.论完善中国刑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种选择:以美国实用主义法学理论为视角[J].清华法治论衡, 2012, 01:280-314.

[2] 孙道萃.刑法解释的客观立场再述——以司法能动性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 2010, 06:91-97.

[3] 付立庆.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02:100-108.

[4] 付立庆.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J].中国法学, 2013, 04:149-157.

上一篇:如何做好辖区内水政监察及水土保持工作下一篇:足球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生理特点及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