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绩效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护理排班方法采用三班制和固定夜班制,实施护士长-主管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结果: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理工作绩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护理工作绩效管理论文 篇1: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1月开始在全院45个护理单元从“试点病房”到“全面推广”开展品管圈活动,到2015年1月共组建30个圈。两组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2013年6~12月内科、综合科、外科住院部30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6~12月上述的30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0个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同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活动前。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较好地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

Methods From January,2014,QCC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 45 nursing units from“pilot wards” to“all-round promotion”,and 30 circles were established by January,2015.And the same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nursing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effects of 30 clinical departments include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general medicine departments and surgical inpatient departments before (from June to December,2013) and after QCC activities(from June to December,2015).

Results After the QCC activities,the overall effects of the nursing 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30 clinical departments were better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QCC activities,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QCC activities.

Conclusion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nursing 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Thu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QCC activities;nursing safety;quality management;patients’ satisfaction;nursing adverse events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質相关或相近的人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绩效,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目前品管圈活动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医院中已广泛开展,效果显著[2]。21世纪是一个医疗安全质量竞争的世纪,也是一个护理安全服务质量的世纪。护理安全是现代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内涵,也是目前医院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我国现代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3]。因此,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是临床所有护理管理者们需要探索的问题[4]。为了更好地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各级医院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护理部组织全院30个临床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品管圈为思路的管理方法引入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实施QCC活动前后我院大内科15个科室、大外科12个科室及综合科3个科室共30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开展QCC活动前选取2013年6~12月我院以上30个临床科室收治的30 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7 530例,女性12 770例;开展QCC活动后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活动前选取的30个临床科室收治的39 280例患者,其中男性22 782例,女性16 498例。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首先由护理部成立医院QCC督导小组,其次由QCC督导小组对开展QCC活动进行规划,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督导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QCC相关知识培训,选派护理人员参加国内、省内QCC专业护理培训,并制定QCC的运行程序及管理细则。第二阶段2014年3~12月在内、外科及综合科先成立10个QCC试点科室。这些科室根据科室存在问题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定QCC活动的主题,各品管圈完成活动主题选定及活动计划书后,报送督导小组审核后备案,然后按照规定的活动进度开展工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撰写标准化流程,需完成书面成果报告,并组织开展QCC成果报告发布会。第三阶段从2015年1月在全院推广开展QCC活动,我院30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品管圈活动,以6个月为 1个品管圈活动周期。活动主题涉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用药安全、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不良事件、预防患者压疮、预防管道脱落、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等内容。最后由品管圈督导小组收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相关数据。

1.3 评价方法

①对我院开展QCC活动前(2013年6~12月)、后(2015年6~12月)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我院“护理安全质量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科室的安全组织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管理、用药安全管理、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不良事件管理、预防患者压疮的护理管理、预防管道脱落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及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处理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都按相应的要求评分为1~10分,总分为100分,总分≥80分视为整体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良好,<80分视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不佳。每个月护理部常规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交叉检查,对每个科室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及评分,最后取6个月的平均值,并统计活动前后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评分效果进行比较。②对开展QCC活动前后收治住院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都是涉及护理工作质量的项目,共有20项,每项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最后统计患者的满意度。③统计开展QCC活动前(2013年)及开展QCC活动后(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较好地促进我院护士科研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我院护士的科研能力较薄弱,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自从我院护理部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有较多护士积极参与到科研队伍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我院开展30个品管圈活动,均能完成QCC活动设定的目标值,撰写27个标准化流程,成功申报了17个课题,发表32篇论文,申请4个专利。然而2013年我院未开展QCC活动,申报课题只有7个,发表论文只有13篇,没有专利。

2.1.1 30个科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评分结果比较 开展QCC活动后,我院30个临床科室的安全组织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管理、用药安全管理、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管理、预防患者压疮的护理管理、预防管道脱落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处理共10项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整体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见表1。

2.1.2 开展QCC活动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开展QCC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见表2。

2.1.3 开展QCC活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开展QCC活动前全院护理不良事件有:院内压疮19例,跌倒15例,坠床5例,用药差错11例,管道脱落20例,走失2例,其他18例,不良事件总数90例,发生率为0.30%;开展QCC活动后:院内压疮11例,跌倒7例, 坠床2例,用药差错8例,管道脱落8例,其他10例,不良事件总数46例,发生率为0.12%。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30%降至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开展QCC活动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安全质量。见表3。

2.2 无形成果 2015年我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结束后由督导组对所开展的30个QCC活动小组的所有圈员的个人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由每位圈员进行自身评价,内容包括8项内容,即开展QCC活动前后每位圈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QCC手法的运用能力、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幸福感,每项内容的分值是1~5分,总分40分,活动结束后,计算所有圈员活动前后每项得分的均数,并绘制开展QCC活动前后所有圈员能力评价的雷达图。见图1。

3 讨 论

3.1 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与工作能力 QCC活动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5]。有研究显示[6]在开展QCC活动过程中,可以较好培养护士的工作能力与科研能力,让每位圈员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开展,调动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与其他圈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和我们本次调查的结果相似。通过调查发现,自开展QCC活动以来,我院参与QCC活动的每位圈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QCC手法的运用能力、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幸福感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2015年在我院开展30个品管圈活动中,成功申报了17个课题,发表论文32篇,申请4个专利,而未开展QCC活动前,我院护士每年申请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相对很少。由此可见开展QCC活动可以較好培养护士的科研能力,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而且可以更好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促使她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2 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改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护理安全是医疗界全体护理人员追求的永恒主题,做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而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管理者与全体护士共同参与,才能确保护理安全质量持续改进[7]。我院通过开展QCC活动,实现了护理管理者与全院临床护士都参与到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本次开展的QCC活动,所有的主题活动都是各科室所存在的较突出的急需解决的护理工作问题,大多与护理安全质量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开展QCC活动后,我院整体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80分的科室也比活动前多,全院30个临床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说明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地改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这与尹国华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开展QCC活动可较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管理,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3.3 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患者对护士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是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肯定,也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金标准,间接反映了护理安全质量的效果。由表2可见开展QCC活动后,我院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率由活动前18.6%提升到了43.0%,显著高于活动前。因此,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结果与张伟琴[9]的研究结果相似。开展QCC活动后我院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室护理工作情況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活动期间加强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护患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满足患者对健康的各项需求,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

3.4 开展QCC活动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增加患者负担和痛苦、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或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坠床、用药错误、院内压疮、管道脱落、走失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0]。由表3可见,开展QCC活动后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由活动前的90例减少到46例,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与田甜等[11]学者研究结果相似。开展QCC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护士学会了运用品管工具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每件不良事件的发生得到科学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收集其他相关潜在安全隐患的信息,达到前馈控制的效果,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护理安全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沈晓琴,丁晓虎.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216-218.

[2]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6-39.

[3] 蒙壮丽,李 慧,谢金琼.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8-230.

[4] 周世菊,任 璇,王秀丽,等.护理安全管理系统联合激励机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113-115.

[5] 孙 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8B):94-97.

[6]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7.

[7] 吴素清.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管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5,7(30):140-141.

[8] 尹国华,宫研娟,张淑敏.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5):80-83.

[9] 张伟琴.品管圈活动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17-118.

[10] 杜 娟,游励红,山广宏.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00-102.

[11] 田 甜,孙秀梅,巴哈尔古丽.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5(5):422.

(收稿日期:2017-02-08 修回日期:2017-04-10)

(编辑:潘明志)

作者:陆柳雪 黄彩妹 罗琳雪 黄秋环 农彩梅 李成香 刘芳印 蒙连新 顾亚丽 韦素雨

护理工作绩效管理论文 篇2:

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护理排班方法采用三班制和固定夜班制,实施护士长-主管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结果: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结论: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

【关键词】护理人员;层级管理;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士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我院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对象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9年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科室。

1.2分层管理方法

1.2.1科室护士长对符合任职所需资格的护士,按经护士长考核、全体护士讨论通过、报护理部审批的程序,确定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了不同的层级护理岗位,即高级责任护士2名、初级责任护士4名、助理护士6名。

1.2.2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具体分层次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4个层级管理模式。医生、护士、患者为一组的工作形式。科室护士分两组,每组由1名高级责任护士、1名初级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组成,每组护士分管17~20张病床。

1.2.3高级责任护士实行全面负责制,与初级责任护士轮流休息。每天医护一起大交班后,高级责任护士随本组管床医生一起查房,并带领和指导本组的护士一起完成本组患者的护理、治疗、各项检查、健康指导等;并负责督促和检查本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1.3评价指标护理质量指标主要参考吕伟波等关于基础护理终末质量指标,研究结果中涉及的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包括健康教育覆盖率、出院患者对医护质量满意度、医院感染发生率、预报压疮发生率、护理事故差错发生数、护理纠纷发生数等。

1.4统计学方法所获数据采用x2和统计学描述。

2结果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P<0.05)。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这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激励护士工作激情。按护理人员的能级设置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岗位,使护士看到未来的努力和发展方向。高级别护士的岗位既可以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有高度责任心,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人际沟通能力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势,使高年资护士对工作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确保了护理质量。同时也解决了老护士的出路问题,使其有专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稳定了护理队伍,推动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护士长授权高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对护士长负责,层层落实,层层质量控制。分层级管理方法体现了充分授权,授权是领导者分派职权及责任予下属,使其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1]。从专业技能、临床技能、临床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4个方面界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长职责定位在动态监督和管理病区护理质量及责任护士、护士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并持续改进,正确执行完成危重患者、特殊、复杂疑难的高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动态记录,指导责任护士工作;责任护士职责定位在密切观察和了解病情并上报,正确执行和完成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动态记录,指导助理护士工作;助理护士职责定位在执行低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报告记录[2]。不同层级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层次清晰。责任护士对护士进行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管理,从而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系统和深入,更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增强责任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绩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护理服务理念、工作内涵、服务模式,以及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体现管理的动态性、灵活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其实现自我价值,使参与者有强烈的成就感,增加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雪琴,彭刚艺,李漓,等.结合医院实际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22-24.

[2] 吕伟波,周秀华,张罗漫,等.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6):501-503.

[3] 王耀辉,徐德保,丁玉兰.实用专科护理丛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宋祥浈

护理工作绩效管理论文 篇3:

急诊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目的:探索科学的急诊护理岗位管理方式。方法:从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岗位绩效考核等方面,探索急诊护理岗位管理方式。结果:建立了护士分层进阶体系,改革了绩效考核分配方式。结论:急诊科实施急诊护士岗位管理,有利于急诊护理发展,适用于临床推广,也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岗位管理; 急诊护理

开展护理岗位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一项举措;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推进,探索护理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绩效激励为杠杆,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质量和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问题[1]。本院是一家位于川西北地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1780余张,年急诊量约16万人次,急诊护士共47人,为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于2012年全院开展了护士岗位管理,急诊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因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在开展急诊岗位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急诊护士岗位管理的设计思路

护士岗位管理是以医院护理岗位为对象,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描述、岗位监控和岗位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过程[2]。岗位设置要体现急诊工作流程的特点。

1.1 急诊护理岗位设置流程 成立急诊岗位管理小组负责岗位管理相关工作,成员含护士长、护理责任组长、护士代表、医师责任组长。

1.2 岗位分析与分类 岗位分析是通过一系列有关工作岗位信息的收集、分析,说明工作内容、要求、责任、胜任素质及工作环境条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资料的活动过程[3]。以前的平台化管理方式使急诊护士所担负的责任不够明确,未能实现护士按等级能力、职责设岗的科学管理。本院构建了适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求的3专5期护士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体系。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科学合理设置护理岗位[4],岗位等级设定将工作年限、职称作为起始标准,如工作一年作为初级护士从C级1档开始晋级至C级四档,第五年取得护师资格后晋级入B级护士;B级护师根据年限及职称分为两档,8年后受聘主管护士后方可晋级A级护士;A级护士根据工作年限及职称(高级职称)分为三档,表现特别突出者可获得破格晋升资格,通过晋级考核后方可受聘,使得人员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实现护士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急诊工作流程特点,根据工作责任、能力水平、工作风险、工作量,通过访谈法收集意见,岗位管理小组问卷测评,将急诊护理岗位分为三大类,一类为责任组长;二类包括总务护士、预检分诊责任护士、抢救室责任护士、EICU责任护士;三类包括日间病房责任护士、院前急救责任护士、手术室责任护士、注射室责任护士。

1.3 科学设置急诊护理岗位 本科护理为成组制管理,实行APN排班,每名责任组长管理数名责任护士,负责各区域工作。人力资源能级对应主要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用、自愿选择、竞争上岗、定编定岗,动态管理的原则[5],将岗位设置为如下,具体见图1。

1.4 制定急诊护理岗位说明书 首先进行岗位描述,即明确岗位名称、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工作内容(主要及次要工作)等,如责任组长在急诊护理环节质量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岗位说明书时强调了管理协调职责(见图2);明确胜任该项工作的任职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如年龄、学历、工作经验、能力特征等,如责任组长要求主管护师以上的A级护士方可担任,《岗位说明书》明确界定了各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责任,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中责任不清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以绩效改革为杠杆,推进岗位管理工作

护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是组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6]。

2.1 岗位测评 抽取科室管理小组10人、各年资护士10人对急诊护理岗位各班次的风险系数进行打分,由护理部组织第三方根据打分情况用软件测算出每班次岗位系数并录入计算机系统,如本科测算出16-24班次抢救区责任组长岗位系数最高,注射室岗位系数最低,相差约0.6,比较真实的反应了各班次的劳动强度、工作难易度、风险度,得到绝大多数护士的认可。

2.2 绩效考核分配 (1)良好的绩效考核,可以正确地引导护理人员的工作动机,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其自身价值,增加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稳定护理队伍[7]。本科在岗位说明书中明确了各层级护士要求,制定量化的护士行为评价考核表,对护士业绩贡献、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缺陷、获得荣誉、参与培训等方面每月考评并按不同权重得分在绩效分配中体现。每年度由护士、医师、患者、护士长对护士进行360度绩效考核作为岗位聘任、评优、护士破格晋级依据。(2)由护理部垂直进行护士绩效分配,科室只需在计算机系统内录入每人每日岗位班次,录入行为评价考核成绩即可得出本月产出得分加护士岗位等级得分(每层级护士系数不同,如A3护士系数最高,C1护士系数最低)即为本月护士绩效,这种分配方式即体现了各班次的不同劳动强度又体现了护士的职称、工作能力、业绩贡献、职责大小,做到责权利的结合,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3)建立护士激励机制,对于经年度考评业绩突出且品行优秀的护士提供外出学习进修机会,提供个人发展平台及申报破格晋级。

3 岗位竞聘

充分动员,组织护士学习岗位说明书,根据岗位说明书要求提出书面岗位自荐申请表。医师、护士、护士长共21人参与评议,获得荣誉及有急诊专科护士证书加一定分值,参与竞聘护士15人,产生责任组长9人。此举使能力优秀的护士在自愿的基础上有合适的岗位体现个人价值,对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正性激励作用。

4 讨论

4.1 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是一项需多部门配合的系统工程,需得到医院各部门的大力协助 医院成立了护士岗位管理领导小组,人事、财务、信息各科室大力配合,科学制定了護士岗位管理制度、晋级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护士培养方案,使护士岗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章可循。

4.2 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推进各阶段需得到护士的认可支持 岗位管理与护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各种制度与标准只有得到护士的认可才能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需要广泛征求各层级护士的意见[8]。开展前应充分动员使护士认识到开展岗位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岗位测评及岗位描述中听取各层级护士意见,岗位竞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护士积极参与是岗位管理工作持续推进的基础。

4.3 科学进行岗位设置,体现急诊工作特点 急诊护理小组制管理突出组长的管理协调职能,每组岗位配备不同层级护士,实行APN排班,做到24小时有人负责,每个岗位有具体要求,这种扁平化管理的分工方式和排班模式,按照护士资历和能力大小分层使用,工作责任清晰,提高了护理环节质量,保证了急诊患者安全。

4.4 绩效管理是推进护士岗位管理的核心 本院实行了院科两级绩效分配制度,护士收入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本科通过构建有急诊特点的具体评估指标,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及方式,月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依据护士分级体系、护理岗位、工作绩效向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难度高、轮转夜班多的岗位倾斜,形成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5 岗位管理同时也是护士职业生涯管理,稳定了护士队伍 护理专业整体发展与护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息息相关,每个医疗机构和护理教育机构均应重视护理生涯发展的规划与推动,通过护士分层使用及护士晋级体系的建立让护士看到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努力,使得表现优秀的护士在团队中受尊重被肯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所从事的专业,提升了职业认同感,如本科高职称年龄较大的护士均在一线担任责任组长,稳定了护士队伍,避免了人才流失。

卫生部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责任轻重和技术难度等要素,对岗位所需护士的条件进行分类分级,使得人员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实现护士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急诊作为医院窗口,其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其特殊性,本院在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从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岗位绩效考核等方面,探索急诊护理岗位管理方式,其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岗位职责和准入标准及绩效考核指标是否得当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护士培训及晋级考核需不断调整内容贴近临床需要,实践表明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模式与科学的护理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将是护理事业稳步持续发展的不竭動力[9]。

参考文献

[1]刘建.郑一宁.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医院,2012,5(5):15-16.

[2]王力红,杨莘.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J].中国医院,2012,16(5):12-13.

[3]郭玉丽,王斌全,商临萍.岗位分析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4):953-954.

[4]吴欣娟,曹晶,徐园. 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59.

[5]李秀云.加强护理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20):2

[6]周健,倪彬.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杂志,2010,7(10):141.

[7]刘保萍,陈海英,王海英,等.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69.

[8]刘亚平,董军,马力,等.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9.

[9]于晓初.探索护士分层管理 提升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J].中国医院,2012,16(5):9-10.

(收稿日期:2013-09-06) (本文编辑:王宇)

作者:曾丹 王英

上一篇:电子白板幼儿教学论文下一篇:幼儿识字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