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课题基于普通高校整个教育体系,重点剖析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情况。针对转型后理工科院校展开情况调查,从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提供一定帮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1:

谈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

摘 要:立足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阐述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如何遵循艺术学科(建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借鉴强势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毕业生,解决安徽理工大学及其它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工科背景;艺术教育;功能开发;改革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2010年度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0jyxm043)资助

作者简介:李岩(1977-),女,安徽淮南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教学工作。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趋势日渐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的态势仍在不断加强,许多院校都相继增设和开办了建筑学专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1983所普通高校中,已经有179所院校设立了建筑学专业。显而易见,建筑学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目前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众所周知,建筑学横跨工程艺术和人文艺术,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具备双重属性。尽管技术在建筑学上通常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艺术又随时促进技术的研究。因此在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而在国内却是差别极大,始终把建筑学专业从属于理工科,导致国内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往往重视了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忽视了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教学。要想挖掘工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的艺教功能,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既要借鉴艺术院校的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保持自身的教育特色。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其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在全国高校中享有盛名,2000年开设建筑学专业。本文立足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试图阐述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如何遵循艺术学科(建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借鉴强势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有特色、专业素质高的毕业生,以解决安徽理工大学及其它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工科院校(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工科院校存在严重的生源问题

建筑学作为工科类专业,每年只靠高考文化课分数录取(缺乏相关的艺术科目专业考试),学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明显不足。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教育严重匮乏;对高等教育各专业领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等认识非常模糊。笔者已经在安徽理工大学从事了十年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曾在2009年对安徽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507名学生进行调查,50.4%的学生进校前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一知半解,只是盲目选择或者随意选择;有24.3%的学生对专业认知模糊,只不过是随大流;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这其中尚有25%左右的人不适合学建筑学这个专业,不具备从事本专业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这些隐患必然成为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发展的瓶颈,势必影响和制约建筑学专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 缺乏创造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功能中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对学生不受约束的创造性设计能力的培养。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所以我们才有了对美的追求并审视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建筑,建筑设计也有了它体现的价值所在。因此,创造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对设计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科院校背景下,在教学中往往以牺牲形象思维为代价,偏重逻辑思维发展,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 缺乏科学的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许多院校仍采取《素描》、《水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课作为建筑艺术教育的入门课。并分别采取独立授课方式,课程普遍存在相互脱节、与专业课衔接不利等问题。教学中轻理论重技能,对艺术理论和人文学科的教学轻描淡写,对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段的训练过分重视。理论的苍白必然导致建筑创作能力的低下。因此,当下国内许许多多的建筑团队和设计公司、甚至建筑学校统统盛行 “剪刀浆糊”的抄袭之风。

(四) 教师梯队发展不平衡

建筑学专业教师教学构成单一。“建筑美术”教学团队游离在建筑学科专业之外,美术教学团队自成一系,止于艺术家(画家)团队。教师在展览和搞创作之余就算完成了美术教学,建筑设计团队的项目与研究缺乏美术团队的参与和交流。

综合以上,应从本专业的招生角度、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环境、人文环境的满足,以及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符合建筑学学科自身发展和建筑学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学院优势的软硬件条件、力争在艺术教育功能开发上有所创新,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 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的组织、特殊教学条件的满足、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

(一) 提高理工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针对“新生年”学生美术基础零起点的实际情况,实行个性化、差别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指导他们走好进入专业的第一步。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心理成分,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学习的效果会更好,记得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即是掌握该学科的原因又是掌握的结果,对一门学科深入学习的动机是掌握的更重要的结果之一。利用特色化的艺术教育模式与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掌控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合理创设情境教学、分段教学、赏析案例、创设生动前卫的实践教学活动等。注重情感因素的发现与引导,改变学生 “要我学”的学习状态,督促他们进入到积极渴求新知的“我要学”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缺乏,改善个体兴趣爱、好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厌学心理。

(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1 .建筑艺术和所有的艺术一样,他的生命力在于艺术的创新能力,所以建筑艺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艺术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实现艺术教育功能的关键环节。艺术课程中应始终强化设计(DESIGN)理念,即便是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也要尽可能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设计思维的释放,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和想象力。

2.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要求,促进全部学生成才。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1)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评定观,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承认学生差异性,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2)建立良好的创造环境,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创造才能的形成,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还有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一个有利于创造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求知欲的形成,而且还会刺激新思想的诞生,使创造成果层出不穷。

(三) 对艺术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1.首先, 从我校的建筑学一、二年级开始把原来独立的《素描》、《水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课进行整合,优化普遍存在的相互脱节,浪费课时,与专业设计课衔接不利的问题。其次,艺术教育环节必须考虑人文科学的课程建设,缺乏人文科学价值引领,会使学生缺失对艺术所具有的人类精神和生活引领性的价值的关心。并对《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批评》和《设计史》、《设计心理学》、哲学等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力求从专业基础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入手带动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改革。

2.在课程设置上,确立科学合理的知识板块。要协调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系统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特色。通过全院开设的公共课程,如必须选修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地下空间、地下建筑学)等,也可以跨系甚至跨学校的选修,使艺术与工科真正达到融合与渗透。同时,建立和其它艺术设计领域,如动漫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等内在有机联系,强化建筑美术教育的基础性、可持续性和开放性的作用,并建立色彩教学中知识点与钢笔速写和建筑摄影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速写和摄影中潜移默化地巩固素描和色彩的知识。

3.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加强对艺术教育功能的开发。

(四) 教师队伍优化提升

院校需要依据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团队模式,让教师能各尽其力。

1. 通过外聘建筑师和艺术大师担当临时或客座教授,来强化信息的流动以及促成不同思想的碰撞。

2. 通过教研、科研项目、学生作业、各级设计大赛评判合作,使不同课程的老师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3. 建立完善的建筑美术工作室,积极参与与支持建筑美术专业教师的创作与研究,让美术教师参与到部分设计课程之中,师生交流得到扩展。

4. 同时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将学院与事务所、设计院联系起来,使建筑艺术教育结合实际,让设计不再脱离市场。

三、 结语

结合工科院校背景,对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尤其对艺术教育功能进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总结出一套既结合工科院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又符合建筑学专业发展方向、切实可行的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充分采取立见实效的措施与手段,为我校建筑学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纪怀禄. 不拘一格育人才[J]. 建筑学报,2003 (12): 43-47.

[2] 孙衡. 谈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入学教育[J] .艺术教育,2008(12): 111-113.

[3] 李岩. 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现状——探析《建筑初步》课教学[J]. 艺术教育,2009(12): 67-69.

[4] 沈红心. 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 陕西教育,2009(3): 20-23.

作者:李岩 陈林

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2:

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育途径研究

摘要:本课题基于普通高校整个教育体系,重点剖析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情况。针对转型后理工科院校展开情况调查,从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  应用型理工科学院

就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来看,艺术教育异常薄弱,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忽略程度更为突出。

艺术教育得不到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阐述:艺术学科教学局限在院校内部,课程实施方面比较片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本身艺术素质较低,对于艺术课程的学习也异常消极;站在老师角度,片面追求教育目标的实现,机械移植基础和专业课程,忽略了艺术本身的审美性和艺术性,没有从审美角度进行带入式教学。

综上分析,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体系存在严重性的问题,需要针对其教育目标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美育,不断完善,这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抓紧完善和改进。

一、国内外艺术素养发展状况与趋势

(一)国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概述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政治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体系日趋同质化,也达到了一定的统一高度。而国家教育体系愈发注重教育质量,这也引发了广大学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其教育质量,也为了更加科学的施行人才培养战略,确定新的教育目标是必然途径。借着改革大潮,各国学校也在积极响应,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体系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对艺术课程重新定位,找准其价值和地位所在,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改革彻底改变艺术教育体系的混乱。

(二)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概述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可知,全国各大高校均有开设艺术课程,其涵盖面也越来越广,从单一到多样化教学,教材的设计也更加多元化,既包括知识体系的学习,也充分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但问题依然存在,领导层面不注重艺术教育,甚至不懂艺术教育。相关的机构也是临时搭建,措施明显不到位,重视程度普遍较低。这些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这是美育教育第一次出台法规文件,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纲要中突出了美育的重要性,强调了美育的作用,这为艺术教育的改革打开了新的局面,从法律法规层面获得了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艺术教育迎来了改革新局面。

2002年7月25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颁布。这标志着艺术教育打开了法制化的新局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的教育部部长令形式颁布。这一行政规章让艺术教育迎来了春天,也进一步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艺术教育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综上,在这些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下,艺术教育体系愈发完善,也在经过改革之后更加正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至关重要,对于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作用巨大,既是精神上的洗礼,也是审美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既赋予了大学生更加高尚的情操,也是对其艺术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素养在应用型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应用型理工科院校”的概念界定

追溯到1952年,大学院系进行文理和工科的划分,工程专业划分得更加具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倚仗于专业的集中性,过于分散对学习不利,不便于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应对形势的学习。

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契合市场需求,理工科院校在学科结构方面做了相应调整,基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资源等条件进行改善,形成了工科、理科、文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型大学。

因此,目前提到的“理工学院”实质上是一所以理工科为基础,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的综合学院。由于其鲜明的理工科特殊性,各科相互渗透,培养的人才更有鲜明的特点。

(二)应用型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艺术素养高低直接左右着下一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不仅包含传统的优势学科,艺术教育也是综合素质的一方面,理应受到重视。没有艺术教育就无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工科院校通过近四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局限,仍处于摸索阶段。由于理工科院校的特殊性,学生专业性质以及知识结构的影响,艺术教育需要进行针对化设计。

传统基础教育局限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理工院校学生大多来源于理科,这是文理分科不可改变的局面。从高中以来他们对于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知识结构严重不均衡。长期接受自然科学教学,养成了收敛型的思维状态。而艺术教育又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点上明显不足。从男女性本身来说,男生对艺术较为迟钝,他们更加注重理性的论证思维,而女生更为敏感。理工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艺术氛围弱成为既定的事实。因此,需要通过艺术教育来不断丰富这些学生的想象力,改变其思维模式,打破较弱的局面。

三、应用型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及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本文针对黄河交通学院中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所院校展开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目的是为了摸清当下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问卷部分:针对艺術类具体课程、设施以及老师配备等进行问题设计。访谈部分:约谈在职艺术教师以及机电等专业学生,主要是对课程以及艺术活动进行了解。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如下:(1)艺术教育在这三所院校都有开展,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艺术教育却异常薄弱;(2)艺术教学从教材设计到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严重落后。另外,对于艺术教学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二)机构设置

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相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艺术相关的工作,如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安排工作。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三)课程设置

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培养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在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丰富情感的同时也能使学校生活更加多元化。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仅针对理论知识,更应该融合民族特色,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审美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教授多元化艺术课程的同时,更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对于以后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教学硬件设施

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持,是质量提升的必然保证,教学辅助手段必须完备。硬件资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领导对于艺术教育的不重视,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经费较少,大部分经费用于其他教育,没有专门的书画等作品展示厅;艺术活动没有对应的独立空间,教学活动大多依靠其他教育资源,音响、乐器等都明显不足;由于设备资源不够,老师应付教学,学生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都是交差了事;对于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阻碍巨大,不利于美育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五)师资队伍的结构

师资是教学的保障。理工科院校对艺术教育普遍不重视,其师资构成也极为不合理,教师队伍亟待充实和改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够,人数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迫切解决师资队伍问题。

从表1分析可知:(1)教学机构不健全、师资严重短缺。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虽然上级明确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机构设置极度不完整。比如领导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或者硬件设施严重不匹配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机构不健全。上表中教师总数23人,专职仅为20人。这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也无法满足本学校的教育需求;(2)公共艺术课教师地位尴尬。理工科院校对公共艺术课极为不重视,导致老师地位非常低,被边缘化。原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被边缘为“点缀”作用的课程。这样的教学地位,也是师资问题出现的原因。老师教学越来越困难,其重要性完全被忽略,极度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3)师资不足,层次较低。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讲师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0%。说明黄河交通学院继续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同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足以引领整个学科的发展。(4)在专业的结构层次上不够完善。在专业门类设置上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要求。

四、对应用型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育途径对策的思考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重视

作为学校的决策者,校领导对于艺术教育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摒弃老旧的观念,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它带给学校的绝对是一笔财富,有助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必须大力推行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针,科学规划学科。公共艺术课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不能将其边缘化。在课程构建方面必须重点突出,视为核心课程进行规划,要和其他课程视为同等重要。

(二)整合和贯通艺术教育内容,完善艺术教学课程框架

由于理工学科的特殊性,在艺术教育内容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艺术与科学、人文的高度融合。针对第一课堂课程设计,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因此在设计上应该更加注意融合;针对第二课堂课程活动设计,要注重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融合。课程设置不仅仅针对理论部分,还需要注重实证设计,通过讨论、交流实现民主。另外还可以挖掘校外艺术资源,融合理论学习,将知识运用到实际艺术中去。在艺术课程为“点”的前提下,融合专家艺术专题讲座为“面”,建立整体的课程结构,完善艺术教育课程框架。

(三)加强艺术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

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持,也为教学创新和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多媒体设备是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手段,但也不能完全表达教学效果。因为仅靠平面图片的展示,或者多媒体呈现播放资源,是无法表现出铜雕、大理石雕特有的质感,这种感觉类似于油画和水粉画的区别。而大多数“世界名画”的教学呈现,也仅仅是在特定光线等条件下拍摄的照片。照片和颜料等组合起来的美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复制品始终是复制品,并不能真正完全展现出作品的视觉效果。因此,应该有艺术的范本,才能真正的让学生领略到艺术作品的特色魅力所在。不管是对范本的线条感知,还是亲手的弹奏都会让学生拉近和音乐的距离。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开放多媒体和视听教室,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其高雅色彩,还能让他们得到第一手的艺术体验,这样的设计绝对是一大亮点。

五、结语

针对理工科专业的艺术教育必须考虑本身专业的特殊性,采用相互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我国的理工科院校也开始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西南交大成立了艺术与传播学院等。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艺术和技术、情感与理性的高度融合,是比较理性的教学模式。由于其本身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艺术和不同学科的尝试本身就是必然的需要,将艺术融合进校园文化,也会让理工科学生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综上,理工院校的艺术教学必须明确目标任务,拥有属于本校的艺术系,以艺术通识教育为前提,扬长避短,培养真正的综合性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绪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評《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22).

[2]章丹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实践初探——以行业舞台剧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6(08).

[3]肖雪梅,夏光富.高校艺术教育问题研究——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1).

作者:钱坤

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3:

工科院校中的艺术通识教育

摘 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等工科院校大学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现状,探讨了在高等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反思了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结合目前教学实际,对通识教育中艺术教育课程地位和教学要求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科院校 通识教育 艺术教育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开展通识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教育的目的是完善学生人格,在这个意义上,本然教育即是通识教育,其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一段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本然价值偏离,使内在人文艺术精神逐渐缺失。社会工业化的进展,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限制了人文艺术精神的发育、生长;加之社会市场转型带来的功利价值追求,使得人文艺术精神被严重漠视,而我国大学目前依然多采用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如果说物质至上、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思潮泯灭了学生尝试更深层思索的动机,那么高度专业化教育模式则是扼杀了进行这种思索的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必须为人文艺术精神寻找出路,而通识教育正是通往这一出路的大门之一,它打破了传统学科领域的壁垒,向学生展示广阔的知识图景,引导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培养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经受通识教育训练的青年,人文关怀将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艺术精神将成为他们的一个标志。当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的时候,人文艺术必将实现它的辉煌的回归。

一、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探究真理,而不是为谋生或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1909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首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自由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识教育主要是专业化教育前期的知识准备,并指出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做出适当地判断并区别不同价值观念”。通识教育在于确立受教育者对文化的认同,开展通识教育一个重要动因是克服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身份意识淡薄和文化认同危机。通过接受通识教育,做到不自我迷失,不随波逐流,把握文化真谛。

在通识教育中,艺术课程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教育。通过艺术审美价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生境界。然而,长期以来。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中、小学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长期处于“副科”的尴尬地位,有些学校甚至被取消,学生普遍缺乏基本艺术修养。由此,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全面开展艺术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为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中的艺术课程教学工作,2008年笔者曾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一次艺术选修课上随机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问卷104份,有效答卷96份,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近一次系统学习有关艺术课(含美术、音乐)是在上学的哪一阶段?回答高中阶段3人,占3%;初中阶段20人,占21%;小学阶段73人,占76%。也就是说:艺术课程在高中阶段几乎被取消,初中阶段被严重削减。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及社会对艺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艺术课是用来玩耍和游戲的,与学校升学率无关,尽量少开设、甚至不开设艺术类课程。

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教育很受重视,有些艺术被认为是一门手艺,是更好地获得工厂劳动技巧的前提。美国很重视艺术教育,如:1984年,盖蒂艺术中心发表了题为《超越创造:艺术在美国学校中的地位》的报告;1988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进一步又发表了《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这些报告将艺术教育总的目标描述成使学生接触和学习人类文明所取得的所有富有意义的成就,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明确规定了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和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和艺术社团活动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到在大学阶段应该补充艺术课程的学习。合唱团、话剧社、交响乐团等各类艺术活动丰富了通识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出版与宣传、创意与设计、舞台布置等方面的介入,提升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艺术鉴赏可使学生深刻领会成功艺术作品深厚文化内涵,激发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所有这些,从教学角度讲,也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机遇。

二、艺术教育在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特征

在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有机地结合,高等艺术教育不再单一属于专业院校。根据我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在艺术课程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然而,在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通识课程依然处于“配角”角色,其艺术教育前景并不乐观。造成对艺术教育缺乏足够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对艺术教育内涵缺乏科学和完整的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狭隘理解艺术教育功能。将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技能教育,即唱唱歌、跳跳舞、画画小东西、看看电影……,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狭隘的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性。大学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包括艺术技能教育和技法训练,但决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艺术教育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学生在获取基本艺术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对人生文化和生活态度。如果狭隘理解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功能,那么,大学阶段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也将丧失了它的本质,走入误区。

第二,片面注重实用价值。受应试教育影响,艺术技能教育“惯性”地影响着大学阶段通识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公共艺术教育专业技能化;过分关注艺术竞赛成绩,以此作为衡量通识艺术教育成果等。艺术教育不是简单的艺术技术教育,其培养的是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客观地讲,片面注重艺术的实用价值,偏离了通识教育中开设艺术课程的目的。

第三,过分强调艺术教育“辅德、益智”功能。造就“高素质、强能力、厚基础、宽知识、广适应、具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之一,艺术教育给学生以心灵上的引导,对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艺术课程内容并不能完全渗透于学生全部内心世界,其对生活的认识还需在社会中进一步地历练。

正确认识通识艺术教育,有效地开设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多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开设,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

艺术课程,将培养出具有相当艺术修养的综合性人才,也使工科院校中艺术教育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前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素质教育也处于十字路口。它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命運:第一,“新瓶装旧酒”,经过轰轰烈烈地“变革”过场后,观念依旧,缺陷依旧,教育只是换了个形式,甚至变得不伦不类;第二,“食洋不化”,忽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简单地照搬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第三,中西合璧,通过对中华文化教育正确地理解,抛弃与教育理念相悖的观念和习惯,开展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大学艺术教育,实现教育水平全方位地提升。

由于艺术所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等多学科领域相互渗透,教授艺术的老师具有教师和艺术审美指引者两种身份,但教师应该是第一位。在教学中,教师是艺术评论家、是年轻学生的艺术向导,这使得教师知识面要广、对待不同的艺术流派持宽容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学术视野,不断地吸收新知识的“学者型的教师”。

随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中普遍开展,通识教育理念逐渐被接受,“补缺、纠偏,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与浅薄;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是通识教育的历史使命。清醒地思考大学通识教育,文理交融、科学与人文结合。推行通识教育,立足于工科院校的实际,将通识与专业两类课程统一起来,使课程之间相互整合,保持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选课空间,将使高等院校课程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工科院校中的通识艺术教育让工科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艺术,加深对艺术的体验,以艺术教育为桥梁,拓展对艺术本质认识,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进而孕育出“通识”的视野,打造“全人教育”。

 

参考文献

[1]吴余青,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J].设计教育,2003(12):42-43

[2]谷建春,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78-80

[3]刘建平,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12-114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庞龙斌)

作者:唐 娇

上一篇:通信服务平台分析论文下一篇:社区建设的宪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