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章论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对协调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 篇1:

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制定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是新形势下实现我国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规划的制定,最终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目的,为高等学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科学管理

一、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

发展规划是比较全面、长远的计划,经过不懈的努力是可以逐步实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实施纲要(2012—2020)》,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进行整体战略设计,使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符合目标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大学办学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高等学校实现宏观管理、实现科学管理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学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必然的、客观的要求。

(一)制定发展规划是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已经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变为向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特别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研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挑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

(二)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教育发达的部分国家,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制定明确的高校发展规划,用发展规划引领、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深入推进和争夺教育制高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趋势,既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挑战带来启迪,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办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生源、办学经费的投入。高等学校能不能准确地设定目标、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将影响到高校竞争能力的高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逐渐由规模化建设向注重内涵建设方向发展,并注重学科的建设。人才、资金以及优质生源等教学资源方面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高校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走出固有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创新思路,谋划好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更加有效的措施参与社会竞争。

(三)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是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实际举措

國际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式的管理机制、经费机制和办学机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每一所高等学校要想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占有一点点份额,就必须对发展进行具体的、必要的设计。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对高校发展规划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发展规划就越能得到重视和体现。现在,政府正在转变职能,从办学校到办教育,高校都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适当的发展规划。当前,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正逐步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方向转变和迈进,这对高等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高等学校都面临着审视自身发展过程在同类院校中所处的位置。制定这些都为开展规划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必要条件。

(四)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是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作为高等学校,应尽可能并最大限度地制定满足各方面需要的发展战略,要满足社会、国家及各类投资群体的需求,由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投资的重点办好“211工程”建设规划,促进了更多的高校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今年南京工业大学和苏州大学被列入其中,某一学科处于同类学术科研的前沿,并获得相应的资助,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两所高校中,南京工业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高校,能入选其中,实属罕见。如若这两所高校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发展规划,就得不到相应的投资,就不能进入重点建设领域。

二、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要制定高校的发展规划,就要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高等学校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用发展的、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眼光,把高校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认真研究高等学校在发展中所拥有的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自身发展进程中的不利因素,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弥补发展进程中的缺陷。要从优势学科建设中寻找突破点,做到目标清晰,突出重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并着力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高校发展规划的贯彻与实施,并取得应有的实效。

(一)把握高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相连

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和开放的系统工程,要达到高校自身发展预定目标,同时要实施有效的系统控制,就要根据自身发展确定的目标、发展诸要素和发展所需条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规划。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快速发展的科技相适应,在制定高校发展规划时,必须要有战略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胆识把学校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分析、研究和判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保证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搞好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合理的进行分析

立足国情特别是现有的校情,对学校内外部环境和现有的条件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分析和预测。

对高校内部环境的客观分析。要了解高校维系竞争的优势,了解办学特色和自身的学科优势,自身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学校现有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科设置、科研能力等方面。以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科学有序的编制高校的发展规划,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凭借优势参与竞争,才能走出发展的困境。

对高校外部环境的客观分析。要关注其他同类高校在学科设置、机构配置、招生就业政策的调整,以便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是给学校进行科学定位,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要突出重点,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校发展要突出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学科建设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是进行科技创新不竭的动力。同时学科建设也是衡量学校整体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因而在高等学校发展规划中,要紧紧抓牢学科建设这根红线,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校建设各方面工作全面持续发展。要将学科建设这根主线贯穿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用学科建设统领高等学校各项工作。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設与综合竞争力提升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注重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优化资源配置间的各种关系。

(四)发挥校长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校长是高校战略管理活动最重要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校长出于好心,事业心强,业绩心重,制定了一张美好的蓝图,急于求成。多半是欲速则不达,带来一阵风。如果校长不带头执行规划,规划就可能成为图上作业,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因此,规划中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实际上就是校长的职责得到真正的履行。

(五)实现资源配置与战略管理有效结合

随着办学成本的增加,高校面临的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为确保战略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必须从资源配置上保证战略管理的实施。要把战略规划所确立的目标与任务作为学校资源配置的首要目标和依据,要充分发挥战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三、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在实施科学管理时,既不能照抄也不能照搬,不然很容易形成教条、僵化的模式,要按照高等学校发展管理的内在需求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探索具有自身发展的高校科学管理模式。

(一)进行科学定位,明确高校的长远目标

高等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现状和条件、内外部环境和办学类型,进行定位。真正体现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方向,谋求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大、最优化。高校要从整个社会乃至发展的趋势,加强人才的培养,同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构建和思考人才培养近期和长远目标。在制定高校发展规划时,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根据已变化的外部环境,找准定位点和站立点,提出并制定学校的持续全面发展的规划。在推进学校全面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全,突出重点,发挥学科优势,形成具有自身校园特色的办学氛围,形成高校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使命,突出高校发展目标

使命与目标应该成为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管理的基础。高校发展的使命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过程紧密相关。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一味贪大求全,注重学科的全方位发展,在制定发展目标时,既没有冷静思考,也没有对优劣势谨慎的分析,没有个性,实施起来好比纸上谈兵。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具体的确立各自使命与目标。战略管理不仅仅只是制定战略规划,更重要的是要将规划付诸实施,使规划目标真正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而战略规划能否转化为实际发展动力,取决于学校能否有力地推进战略管理,并通过战略评估对战略管理进行有效监控,使战略管理更加符合学校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清战略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包括战略规划、实施以及评估等环节,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是实现战略规划预期目标的必要环节,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根据规划实施和环境变化情况,对战略进行评估和适当调整,以纠正错误决策,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为高等学校科学管理提供不懈动力

提升管理层的发展思维与管理能力,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为高等学校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各级管理者应当成为具有发展思维的管理人员,为学校发展开辟了暂新的未来。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发展思维与管理能力。高等学校决策者应当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学校的使命与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实现学校使命与发展目标所需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内外部条件,要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监控发展目标的执行。高等学校中层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所管理的业务部分,充分认清学校的整体发展建设问题,否则将大大损害高等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妨碍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构建高等学校科学管理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建设是指组织对内外部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和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被传授给新成员。科学管理发生在组织的特定文化之中,而组织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是用来指导和影响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高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专业组织,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系统、学术研究系统、学生群体,以及其他的教育辅助系统。对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决策者必须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如果高等学校及其成员受传统观念所束缚,拒不接受市场经济法则和规律,轻视了高等学校办学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势必会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成为实现高等学校自身长远发展的障碍。因而作为高等学校的战略决策者应该构建与时代特征相一致的组织文化建设。我国的高等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其出发点是为了营造适合学生特点的育人环境,而组织文化建设在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中的作用认识还远远不够,对于正在尝试科学管理的中国高校来说,组织文化建设在科学管理研究中的潜在价值未被充分认清。因而,我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管理研究必须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更应该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对科学管理发生的实际作用和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潜力,将学校的使命与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享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形成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考虑学校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高等学校的利益群体影响着高校的科学管理,作为学生与教职员工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对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职员工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在高校科学管理中所担当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利用相关者所无法比拟的。广大教职员工不仅是高校发展规划的参与者,更是高校发展决策实施过程的执行者,为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直接的贡献。因此,在制定高校发展规划,实施科学管理时,要广泛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呼声。他们是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在21世纪的竞争中,要审时度势,明确学校担负的社会使命与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断强化办学特色,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注重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亚庆.论市场竞争下的大学发展战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徐敦楷.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3]李化树.论大学发展规划[J].扬州大学学报(高考研究版)2003,(1).

[4]林祥柽,范丽娟.高校战略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作者:陈雪海

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 篇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文章论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对协调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而高校这三项基本职能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来实现。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是专业的灵魂,专业是学科的载体,高水平的学科衍生高起點的本科专业,也决定了高水平的本科教学。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并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重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具有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等区别于其他管理学科的特征,因此,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不但有利于实现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教育体系的完善,而且还对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辅助作用,进而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发展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管理科学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使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一门实证学科。本学科主要从事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其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20世纪中期在中国管理学界建立与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到今天该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有2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根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专业是由原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门类调整组合而成,因此目前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分类情况也比较复杂,学科之间的界定、区分并不十分清晰,经、管、文、理、工等学科门类的院校均开设有本属于管理和工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校在学科与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割裂开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建设过程中分别立项、分开论证、分部门管理等,尽管有时也要求共建共享,但由于是各自独立实施,很难实现融合,尤其像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中专业分类复杂的学科,以上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高校管理体制及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处在调整之中,有的院校虽然根据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改变了专业名称,但专业培养目标和内容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专业设置也仍然保留在原来院系中。另外,国家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以一纸文件进行规定,而对于这些高等院校是否具备开设专业的条件以及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关键指标,却缺乏必要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即使有监管制度,也是教育行政的监管,而没有体现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和监督。

2.学科与专业建设成效失衡。学科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科学研究,而专业建设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有追求自身的发展、专注科学研究而淡化人才培养职能的倾向。学科建设的成效、成果显性较强,自然更容易得到关注和重视,专业建设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具有隐性和滞后性,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便产生了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和将两者区别对待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于当前大多数学科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否认学科建设是站在学科前沿,关注知识的创新和发现,重视高水平的成果,它直接关系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但我们也应看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问题的同时,更要从战略高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坚定实施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策略。

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探索

笔者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探索该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模式。

1.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协调发展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保障,也是高校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原则,更应是高校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支撑、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所以,高校必须树立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理念。

2.构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一个具有活力的、能有效促进学科与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撑的组织环境,对于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为适应高校学科发展的总目标,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这个组织环境应该是“学校—学院(学科群)”组织结构。这种组织以相近学科群和相似专业组织到一个学院,同时以学院为组织实体,对教师和学科群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改变目前条块分割、分散办学的局面,有利于相关学科资源的共享。

3.创建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制度环境。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学科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正激励,抑制负激励,是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创造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等,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动力。

4.加强专业的特色化。专业特色在本质上就是学科特色,专业的特色化可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实现专业特色化的主要途径在于专业教师依据一定的学科方向开设相应的本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发现学科问题、拓展新的学科方向,联合师、生深入开展学科研究,通过教学促进学科研究、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来形成专业的特色基础。此外,通过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培养专业学生的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达到学科的知识创新,也是专业促进学科知识丰富与发展的途径。

5.完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评价机制。自我评估是高校自我调整、自我建设学科和专业的“催化剂”,如果不进行自我评估,学校就不会发现学科的问题。对高校来说,随着知识的创新、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变化、人才队伍的老龄化、人才的流失、学科专业课程基础设施的老化,一个优势的学科专业、一门优秀的课程也有可能变成一个弱势的学科专业课程,如果不及时发现,就得不到重点建设和投入,从而赶不上社会经济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变化与要求,因此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使自我评估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两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大多数院校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更需要建立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模式,进而实现该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目标。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文章。]

参考文献:

1.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04)

2.孙卫军.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01)

3.汪应洛.当代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创新[J].管理学报,2005(01)

4.梅锦春,黄爱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5.齐二石.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

作者:陈培友

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 篇3:

浅析高校交叉科研机构建设发展

摘  要:目前,国内高校逐渐认识到学科交叉对学校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高校依托自身多学科的优势,结合国际科研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自主设置交叉学科以及交叉科研机构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高校需针对以学院、学科为传统运行模式的机制体制的弊端,在机构运行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资源分配、成果认定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学科交叉研究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關键词:高校 学科交叉 建设发展 困境 人才培养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Jie  XIANG Ruiwang*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2 China)

学科交叉本质上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它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是一种原始性、创造性的科学活动,是当代学术研究的主要生命力所在,也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突破口[1]。研究型大学拥有众多的学科专业和学术领头人,同时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的职能,具备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先天优势。

截至2020年6月底,共有159所高校不含军队单位自设交叉学科完成备案,自主设置交叉学科547个。2020年8月交叉学科成第14个学科门类,首批2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正式设立,同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成立交叉科学部。

高校集合学校多学科领域师资力量及科研资源搭建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支持交叉学科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2],打破现有制度的制约,建立内部学科间实质性交叉合作的机制,将高校多学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综合实力优势[3]。

1  交叉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简述

国内大多数交叉研究机构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建设实体性研究机构或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的虚实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像北京大学在学部划分上已成立跨学科类,其中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的比较早且运行管理模式也比较成熟。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于2006年成立,是国内最早发展和设立交叉学科的机构之一,现有11个研究中心,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工学等理工学科的众多交叉研究领域,是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4],2014年,学院协助并推动北京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5]。南方科技大学于2016年成立前沿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并设有8个交叉学科研究院和5个跨学科公共科研平台,并设置有学术委员会和院执行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相比于北京大学把学院和平台整合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把交叉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

还有就是像复旦大学早期在校内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专项经费,通过扶持保护支持一批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6]。2018年,复旦大学成立新机构——融合创新研究院,负责从学校批准设立的研究机构中遴选出承担着国家重大任务的高水平、跨学科、创新型研究单位,为其提供具有创新模式的组织管理和支撑服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但是这些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还有些高校的交叉研究平台主要根据学科交叉的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而设立的,平台的成立及验收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而日常运行管理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负责,武汉大学依托多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的优势,分别在工学交叉、医学交叉、理学交叉及文理交叉领域新成立4个交叉研究院即工业科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

2  交叉科研机构的困境

建设交叉科研机构有利于集聚相关领域的顶尖科研队伍、依托学校多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的优势,完成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究任务,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科研机构需具有学科交叉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特区和以人事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但是,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组织机制较为松散,又涉及到多学科、多学院的交叉,其发展过程面临着以下困境。

2.1 交叉科研机构的发展面临着传统评价体系障碍

交叉科研机构主要是以具体的需求和目标为导向,由本领域的领军人士带领多个研究团队共同攻关,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和双聘人员,这种组织方式比较自由且有利于快速聚集各方面的人才,当任务结束,双聘教师回到所在院系,其在交叉研究院的工作,在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研究生名额分配时得不到所在院系的认可;交叉科研机构教师主要以科研为主、学生培养也以研究生为主,交叉科研机构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交叉科研机构还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教师提出其他的要求,但是交叉独立科研机构教师年终考核时,不能完全符合学校的标准,学校为了达到师资建设评估工作就会要求交叉机构教师有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独立科研机构参加学校的年度考核,按照政治思想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5个方面进行,对独立科研机构领导从德、能、勤、绩、廉基本方面进行考核,这些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独立科研机构的建设特色及成效;交叉科研机构主要以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没有本科生教学培养工作也就没有相应的运行经费支持,这是与学院最大的区别,因此前期的运行经费大多都是由学校经费支持,期望后期可以实现自身造血,像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前期基础良好,在此基础上,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于2019年通过国家教育部论证获批建设,但是,很多交叉科研机构由于自身的特点难以在5年甚至10年内取得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机构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后期运行存在很大的问题。

2.2 交叉科研机构的发展面临着难以逾越学科壁垒

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和不同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在我国,受传统单学科观念的影响,首先交叉科研机构很难被划入特定的学科中,科研机构的成果只是在学校层次产生影响而不能合理的划分到各个学科,学校学科评估时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成果,教师也不能运用这些成果进行晋升、职称评审,极大降低了教师进行交叉研究的积极性,不同学科教师仅仅进行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的探讨,导致交叉学院并没有实现学科之间实质性的融合,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还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7];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训练,虽然在研究生期间会接受多学科的教育,但是短期的多学科知识熏陶并不能迅速提高跨学科研究的能力;现如今,长期固化的学科界限突破并不是短期可以成功的,导致交叉学院学生的评价还是按照传统的分学部、分学科进行,造成学生毕业时与学校考核标准无法匹配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陷入被动局面,而且学生所授予的学位也不能体现其所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能力,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题的积极性。

3  交叉科研机构发展思考

高校建设交叉科研机构主要是借助高校多学科的优势,提高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性优秀科研人才,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些机构有别于学校成熟的学院运行发展模式,交叉科研机构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考核评价、人员成果认定、学生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交叉科研机构在很多方面受制于学校现有制度的约束[8],无法调动交叉学科双方或多方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策划组织,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相关团队,而不是仅仅追随国家需求不考虑自身学科发展,要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交叉科研机构与学院相比而言,是个例的是动态的,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达到目标或者国家政策发生变化而降低支持力度;高校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打通独立科研机构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制定适合独立科研机构发展的人事政策、考核机制、成果认定机制,在体制机制上可以借鉴北京大学的成功经验设置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員会[4],这样使交叉学科在学校系统化的发展,为交叉机构单列招生指标保障研究院的规模,这些研究生指标导师可根据科研需求进行跨学科招生或共同培养;学校设置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基金,用于交叉研究项目的启动、孵化,对于交叉科研机构应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不能以高产、多产作为主要考察要素,由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和影响力。

独立科研机构的发起、建设、发展与机构负责人有很大的关系,它决定着机构的发展领域、为机构争取更多的资源,全面负责机构的运行。独立科研机构大多是由领军人才根据本领域科技前沿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发起建设,在初期筹建阶段,学术带头人对机构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需要为机构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机构负责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的需求和学校的学科发展及时调整设置符合机构发展的着力点;在机构逐渐成熟的阶段,要持续保持机构的创新性,发挥机构的示范与辐射效应,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

交叉科研机构在日常运行方面要实施贯彻“交叉融合”的理念,作为学校重要的二级单位,不光承担着科研攻关的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能,交叉科研机构的学生培养应该在现有的培养体系有所突破,实行教学与科研并轨,把学生的培养放在科学研究的背景下进行[9],突破传统学术评价和学科壁垒:招生方面,机构在学科报考、初试及复试应设计区别于传统学院考核方式及内容,真正吸纳不同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考生;授课方面,不拘泥于现有形式,更加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知识体系的再构建[10];在传统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基础上,以项目为驱动,导师与研究生互选,实现项目、导师、研究生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管理。

4  结语

现如今,在缺乏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评价机制的情况下,推进交叉科研机构的建设,需要学校、学院、学科带头人及教师的多方支持,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谋划确定若干个学科建设交叉科研机构进行学术和交叉研究,提供政策激励及制度保障确保交叉科研机构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壮大。交叉科研机构作为学校“人才特区、科研特区”的新生科研力量,在现阶段尤其要处理好与传统学院的利益冲突,合理解决发展过程中与导师利益挂钩的研究成果归属、科研经费的分配、知识产权的归属、研究生名额分配、职称晋升等问题,使进行交叉研究的教师专心做学术。以交叉科研机构这个平台带动形成学科交叉的内生动力,同时形成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政企联动的协同创新研究群。

参考文献

[1] 周连景,李秀珍,肖雯.基于學科交叉的实验平台建设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1):137-140.

[2] 刘梅,许佳.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16,7(22):122-124,129.

[3] 王谦,妙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建设研究[J].经济师,2021(5):199-200,202.

[4] 黄俊平,陈秋媛,瞿毅臻.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39-42.

[5] 赵瑞颖,蔡旻恩.理工类交叉学科人才就业状况分析——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5):34-38,49.

[6] 刘晓鹏,李小强,钟灿涛.非竞争性经费支持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6):114-118.

[7] 李占华,朱艳,姚霞,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4):17-23.

[8] 杨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20(2): 64-68.

[9] 孙雯.高校推进学科交叉建设的战略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192.

[10] 颜建勇,李晓峰.设立交叉学科学位: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可供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79-184.

作者:赵洁 项瑞望

上一篇:高校舞蹈课程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