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6

1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确有一定难度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是,从宽视角、深层次分析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的实施难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经济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管理政策的创新和选择,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家庭农场的出现不仅能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进行改善,也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有效帮助。基于此,对家庭农场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应用策略

所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下,家庭农场是较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内在需求的一种经济发展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零散的个体农业户由于自身不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同时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已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利益。家庭农场的应用,能够让农村在经济发展中逐渐由零散的个体户逐渐向合作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当前市场发展的环境下选择家庭农场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落实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1 家庭农场的基本概述

家庭农场一词起源于欧美,在我国,其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进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且以农业收入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了农业规模经营生产的一大主体就包括家庭农场,在之后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一次提到了家庭农场,大力鼓励承包土地逐渐转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一政策的提出,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商品化的转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城乡贫富差异。家庭农场的发展,能使农业从保证功能逐步发展到盈利功能,克服资格不足的小农经济问题,提高商品化程度,能够提供社会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1-3]。此外,家庭农场的建设要比普通农户更注重自身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以使政府监管工作更快、有效地实施。

新式的家庭农场在生产方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与传统的种植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生产的方式上,家庭农场集结了传统种植方式所具备的优势,不仅能够保障规模生产的低利润,还能够使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经济之间的合作。农户自身的独立法人资格,既能够帮助其在办事的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护,又能够避免发生经济利益纠纷。

2 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

2.1 缺乏一定的政策扶持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家庭农场的地位,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家庭农场仍然缺少有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计划,而且部分地区根本没有制定与家庭农场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对家庭农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家庭农场是一种实体性的经营农场,与家庭小农经济非常相似,而在开展方面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不良影响,需要更多的农业优惠政策的支持。如果区域政府能做好有关政策支持的工作,那么对家庭农场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2.2 缺乏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一定的整合土地资源,然而部分的农户自身不愿意自家土地被家庭农场兼并,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缺乏,或土地的连片生产无法进行,这就为家庭农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另外,有部分农户没有做好配合,导致土地构成无法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种植管理的难度。

2.3 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

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保障家庭农场的经营顺利进行,这些资金中包括土地资金和管理费用等内容,而大部分农户中都无法接受多出来的这些费用。家庭农户也是一项经营实体,融资的方式也是十分的多样,所以相关的信贷扶持工作就应该做到位。

3 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在宣传力度上,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或者发展方针,广泛宣传家庭农场能够带来的效益,使农户和相关基层干部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农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优势。营造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氛围,让更多的农户都能够参与到发展家庭农场的落实中来,激发农户自身建设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到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完善相关的土地信息流转网络和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的制度,使家庭农场在建设实施前得到良好的基础。

3.2 完善培育机制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涉农项目、农业技术和农业装备等方面工作的投入,使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不但完善各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转变,建成相对完善的体制,提高家庭农场经济发展的活力,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改革呈现出一个新面貌,使家庭农场制度能够准确地落实到位,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3.3 突出培育重点

各级地方政府应做好农业项目、农机配套等内容的扶持优惠工作,出台相关的农业发展策略,加快落实农业发展的速度,通过家庭农场的发展典型,实现农村种植工作的快速落实。生产扶持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应注意加大惠农强农的政策力度,新增的农业补贴逐渐向新兴的职业农民方向靠拢;在金融信贷工作上,应建立担保基金制度,使新型职业农民自身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农业的保险上,也应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的扩大工作,使其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农户就能够在家庭农场经营中获得到更多保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稳步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有效帮助。

3.4 创新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农业金融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得到创新和提高。对此,可以通过使用金融租赁、集合贷款等方法来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家庭农场的经济发展得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就需要受到更多重视,不断完善建设体系。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网银、电银等金融服务项目在农村中开展的途径开设,使一个多元化的服务格局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完善。同时,还应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的方式。1)引导农户自愿进行互助担保。2)鼓励农户,使农户能够同时在商业担保机构中实施农村担保业务。将信用评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健全,建立健全农户信用的相关记录体系,实施一项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的风险。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降低農村信贷的门槛,使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能够受到更多资金的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提高[4-5]。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对农村经济的提高投入了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当前情况下我国农业实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摸索和调整,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发展的基本状况。可以通过激发创业人员自身建立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更新型的电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止步于此,还应做好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晓芳.浅谈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科技,2020(03):16.

[2] 黄丽华.浅议家庭农场管理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5(07):228.

[3] 杨光斌.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J].中国经贸,2016(08):49-50.

[4] 王丽娟.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2):10-11.

[5] 段敏.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8(02):6.

(责任编辑:刘 昀)

作者:刘爱云

农村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2:

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管理”问题探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确有一定难度

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是,从宽视角、深层次分析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的实施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主体繁多,职责交叉严重。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涉及到农业、商务、工商、药监、质检、卫生等多个部门的交叉管理,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协调组织机构,执法监督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分段各自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势必出现衔接漏洞和执法盲点,也就无法真正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二是管理对象分散,规模差距很大。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是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管理为重点,而三类产品认证主体,既包括大企业、大集团,也包括各类经济组织以及农产户。管理对象的太过分散,规模差距的参差不齐,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很难从根本上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三是政策体系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虽已实施,但由于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形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控和法律管理。因此,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也难以从根本上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四是外部环境压力日益增强,自身机制尚待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加速融合,市场竞争日趋多元化,国家、地区间的贸易壁垒逐步增强,而我国相应标准的制定,目前还只能做到以“应对”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还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带有很大程度的中国特色。按照如此标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虽然从表面上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但实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初步设想——发展管理

从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来看,重在一个“管”字,但从长远考虑,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上。因此,必须要换位思考、重新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从横向分析,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的有效监控,管理的对象是农产品,工作重点是检验和监测,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和安全。从长远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应突破单一农产品管理的概念,使内容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横跨一、二、三次产业,延伸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当中。

“发展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管理理念,突破了单一管理的概念,通过加快发展,形成规模,实现有效管理。反过来,以有效管理,保证质量效益,促进快速发展。这就使发展与管理有机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进而达到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

全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新型的发展模式与之相适应。否则理念只是理论,永远不会付诸实践。新型的发展模式贵在新,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发展管理”理念,两者缺一不可。从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看,还没有任何一种发展模式能与之相适应,但如果将产业化经营和绿色食品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型混合发展模式,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发展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发展,新型混合发展模式的精髓是实践。虽然他们的理论来源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不断实践,但随着理念和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产业化经营和绿色食品发展模式,就将分别延伸为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和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这将使“发展管理”和混合发展模式也适用于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树立全新“发展管理”理念,努力构建新型混合发展模式,是做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该提早谋划,着力抓好。

3 几点建议

一是在组织结构设置上寻求突破。在工作协调上,中央和地方应建立涉及农业、商务、工商、药监、质检、卫生等部门的领导小组,下设具体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职责划分上,要充分考虑部门间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定位,避免出现越权越位或有位无权的情况。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丰富和完善理论构思。应选择1-2个地区先行试点,进一步摸索经验,待取得一定效果后,再按照一定区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操作和实施。之后,将理论的实施广度与空间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依存空间由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提升到整个国民经济,进而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发展管理”理念和新型混合发展模式。

三是加强配套措施建设。在投入方式上,进一步活化投资方式,一方面应采取项目运作的方式,将资金捆绑使用,加大对企业和农产品基地的投入;另一方面,应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贷款机制,较好解决企业贷款难的发展瓶颈问题。在运作方式上,探索建立新的利益联结机制,较好地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通过创牌、贴牌等有效办法,加快打造知名品牌。在政策体系建设上,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地发展空间。在其他方面上,应加强对生产投入品、检验监测设备以及终端产品的研发,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效益。同时,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水平,尽早实现与国际接轨。

作者:王小正

农村经济发展管理论文 篇3:

弥合与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信息社会已然是世界一大必然发展趋势。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也愈演愈烈,并且严重地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文章从数字鸿沟的概念入手,解析其内涵,提出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鸿沟;信息化;数字化差距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07

1 引言

“数字鸿沟”在绝大部分外文著作中被称之为“Digital Divide”,不过在少量外国文献里也将其称为“Digital Division”或“Digital Gap”。在“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真正问世前,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便已然存在了许多类似的词和说法。20世纪80年代,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获取不平等以及信息贫困等诸如此类现象开始逐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之后“信息穷人”(Information Poor)这一概念问世,许多学者针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1990年,美籍学者托夫勒(A. Toffler)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里面提及“电子鸿沟”一词,而且表明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以及警惕愈演愈烈的“信息鸿沟”和“电子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能够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存在的“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及“电子鸿沟”,那么到底是谁第一个创造了“Digital Divide”这一词?“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被美国国家信息通信局在1995年的《落后的互联网:一项关于城市与乡村的美国非网民调查》里首次提及,其表示的是在信息时代进程中,源于城市与乡村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拥有程度不同而最终形成的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信息极度缺乏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失衡,这已经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等关注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中国对于数字鸿沟问题也格外关注,现在,全国范围各省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现状也越发明显,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数字鸿沟也正开始慢慢沦为“信息化”的拦路虎之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数字鸿沟所形成的差异使得我国正逐步由最初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沦为“第四大差别”,而且其自身也不再单单只是一個技术层面问题,而是正在逐步沦为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难题。当前我国面临着很大的数字鸿沟问题,究其根本,关键源于信息化进程程度的不一致,经济发展迅猛地区在新科技革命与信息化的相关社会影响方面的敏锐能力相对较高,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欠缺的地区,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相对脱节程度较高,导致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迟缓以及不同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数字鸿沟问题也是近几年才刚刚得到重视。就当前形势而言,城乡以及同经济繁华省市之间的数字鸿沟现象均十分明显。我国当前该问题的现状严重与否?它能够导致国内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激起多大波澜?怎样缩减数字鸿沟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在都已然成为迫切需要突破的困境,并且这将直接与我国能否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以及能否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挂钩。想要化解这些问题,目前须采取相应手段定量评估我国的数字鸿沟现状。

2 文献综述

关于数字鸿沟的评估探究,最开始是源于学术界对社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探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鸿沟研究及现象探究评估,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问世,所以相对而言,从问世之初到现在的时间也并不算久,其被研究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从整体研究水平上来看,数字鸿沟的评估研究仍处于开端阶段。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主要都是从垂直以及水平层面来对其进行评估。从垂直层面来看,这一层面的侧重点在于评估不同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如国家与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各地区之间;从水平层面来看,这一层面的侧重点在于评估处于某一区域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如男性和女性两个群体之间、城市和乡村两个群体之间等。

同国内大多数研究成果相较,国外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而在所有的研究成果里面最普遍使用和最具权威的是OECD(2001)、Bridges Network(2001)、DOT force(Digital Opportunity Task Force)(2001)等机构的研究评价体系,他们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国情构建了数字鸿沟评估指标。信息智商(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Quotient,IIQ),是一个用来评估数字鸿沟的指标,它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Arquette在2001年提出的一个三维概念,他从三个层次指出所存在的数字鸿沟: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前提的基础设施建设(Infrastructure)鸿沟、作为对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译进环节的拥有(Accessibility)鸿沟和作为对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反馈环节的使用(Use)鸿沟。Barzilai-Nahon等(2004)构建出一个数学计量模型,以此来评估数字鸿沟的状况,并将该数学计量模型具体化为一个数字鸿沟的评估指标体系。

3 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信息产业早已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从根源上评估解决以及减少我国数字化差距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强化我国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和发展力度,以此来改善我国国民经济,以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从当前近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及地位已经越发的重要,从我国当前所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条款之中,便可以窥探出蛛丝马迹。“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话题方针,其主要包含不断提升网络普及率以及强化信息利用率等各方面的指导举措方针。从“十一五”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上,可以清楚的知道党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已逐步把信息产业当作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产业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不断强化和扩展信息产业,构建以信息化产业为关键发展核心的经济增长政策方针及举措,从整个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说,其不单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纲要,同时在减少我国数字化差距现象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迟缓,信息硬件只能在短时间内实施技术跟踪模式,但是,无论任何时候网络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支持,并且由于相对优势性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我国的发展特征相同,具有投资金额小的特性,因而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首先,政府机构需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之下制定产业文件,把刚刚产生的大数据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的首要发展方向和产业,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其次,政府部门要建立一个好的产业氛围,从而促进信息产业的良性运作。

3.2 加强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问题,首要的任务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巩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强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其辐射的范围和强度,从而改善农村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及条件,并不断强化和提升农村网络应用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我国城乡在网络信息利用方面的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一直存在,如果一直未得到妥善地处理,长此以往,在基础建设上城乡间的差距将会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大城乡数字化差距问题。

要想城乡之间共赴小康,共荣共富,其先决条件就是城乡互通,而城乡互通的先决条件是修路。同理,在漫漫社会信息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协同进步的征途上,农村信息化水平要赶上城市进程,其首要任务同样也是构建城乡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资基础,其在信息输入、处理、输出以及存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将其建设问题置于首要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及相关人员均应不断强化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帮扶力度,从而促使农村地区在移动通信基站、网络交换机、传输电缆等基础信息硬件设施的逐步构建及完善,并不断提升建设资金投入,以此来确保农村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3.3 加强农村居民信息技能培训

舒適公平的竞争氛围对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宏观把控者,政府应当引入各式各样的培训组织机构,使其在最大程度上与市场融合,从而增加培训与被培训的机会,优化和培训市场进而构造优质的教育培训氛围,使其健康蓬勃发展,进而使得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同样实现质的飞跃。不断提高以及强化培训机构的教育水平,在提高农村居民信息化技术知识水平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得农民信息技能以及技术培训需求得到满足和提升,尤其是面对当前城乡之间信息化差异不断被扩大的时期,其更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减小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

除此之外,政府应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手段,有针对性地配置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使不同的培训机构达到目标。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为农民服务和培训。在对该地区现有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进行分配过程中,应当从本质上明确清楚,政府分配整合培训资源不是为了给培训机构谋取利益和提高经济收入,而是为了提升农民自身信息知识匮乏的本质问题,以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有效的保证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信息技能培训机构培训人员的素质要严格控制,教练员要建立科学的招聘标准,同时提高对其的评价标准。在系统上,要重视个人操作技能,确保全体教师技能培训员的素质信息。培训机构也应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拓展农民信息技能培训链,增强机构与外界的交流与学习机会。开展农民信息技能综合培训,就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其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服务,达到减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IBA T.Explosive rational bubbles in stock pri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8,78(3):520-530.

[2]CASE E, SHILLER J.Is there a bubble in the housing market?[C].Conference of the brookings panel on economic activity,2018:299-362.

[3]TIROLE J.Asset bubbles and overlapping generations[J].Econometrica,1985,53(6):1499-1528.

[4]KINDLEBERGER J.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XJCZH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964005);贵州财经大学在校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ZXSY80)。

[作者简介]刘骏(1983—),男,贵州息烽人,博士,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决策与区域发展管理;袁剑锋(1987—),男,贵州纳雍人,博士,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决策与区域发展管理;张蕾(1994—),女,贵州纳雍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决策与区域发展管理。

作者:刘骏 袁剑锋 张蕾

上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