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经济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会经常发生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年份,农民因此而获得的收入并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形象的称之为“谷贱伤农”。那么,既然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那为什么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呢?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的特征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入手,采用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的理论来分析相关原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经济学论文 篇1: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可能性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和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发展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集体经济;共同富裕;“三农”;农村

乡村城镇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乡镇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既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既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强民梦、强国梦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建国后前30年,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重要生产资料归社区成员共同所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经济组织形式。现代集体经济是指村镇社区部分或全体成员自由组合,共同投资,共同劳动,共同管理,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经济组织形式。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中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只有充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解决两极分化;只有充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村民观念的改变和视野的开阔,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良好

从大环境来看,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被破坏,村镇社区范围内公有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组织基本完整。目前中国还存在大约200多万个村镇集体经济实体组织,包括供销社、轻工集体实体、集体养殖种植加工组织等;还有部分村镇集体经济实体消失,但是村镇行政组织依然履行了很多集体经济管理和维护职能。尽管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村镇组织发挥着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作用,如集体财产管理、承包,承包经费收取和管理;集体土地出让,转卖,经营;为村镇居民提供行政、政策上传下达、技术支持、经营服务等。正是这样,村镇发展和改革才可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工业现代化为农业现代化和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信息自动化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四个现代化”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水平的取得辉煌成就,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条件,也为我国村镇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

首先,信息自动化有效促进了村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大量产业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新型村镇集体经济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他们见多识广,从技术、资金、管理各个方面为现代化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为农业深加工、远途储运创造了条件。农村集体规模经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中大户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经营管理;二是承包经营户在村镇行政倡议下,农民自主联合,实现规模经营;三是村集体组织项目和经营,逐步取消个人承包,实行集体统一集中规模化经营管理。

其次,科技和工业现代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农业经济规模化、专业化、集体化创造了基本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

最后,现代信息自动化的发展不仅为农业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还为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他们积累了一定资金;国家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反哺农业,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农村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现代农民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随着城市病的发展,大量劳动力人才再次回乡创业,也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同时,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造就了一批立足农村、发展农村,具有开阔视野和市场经济头脑,拥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现代农民。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了原有的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中锻炼和提升了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当前已有近70%的农民具备中等教育文化程度。现代农民的形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四、更好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长期被边沿化,法律法规也给集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阻力,虽然发展集体经济的条件已经普遍成熟,要发展集体经济仍然需要克服众多困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加强农村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农村管理体系

现行农村管理机制基本是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现行村级管理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重大决策不民主、政务不公开、监督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混乱、管理人才匮乏。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村集体自身管理问题,同时也涉及政府层面的管理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假以时日,逐步完善、逐步解决,可以先从自身做起,按照管理四要素,即标准、决策、执行、监督的要求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第一,重大决策公开民主决策,充分考虑大家意见,兼顾共同利益;第二,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建设力度,尊重和保障公民知情权,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第三,不仅要尊重公民的选举权,更要尊重村民的监督权,不仅是行政方面,更要表现在经济方面;第四,集体组织的核心还是集体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以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严格财务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是集体组织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有效预防基层干部犯错误,滑向经济犯罪深渊的重要保证;第五,利用集体资源优势和政策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扩大对外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引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二)克服法律制度约束

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众多,但经济组织注册成员限制不一样。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而对股东人数没有上限。股份制企业实际上就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企业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建立的法人企业。为了有效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企业的登记注册,可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村民代表代为履行村民集体企业股东责任。

(三)克服社会对集体经济的普遍偏见

长期以来,从领导到学者普遍存在着一股否定集体经济甚至是整个公有制经济的歪风邪气,以“产权不清”的名义从理论上和制度上压制、削弱、束缚我国公有经济的发展壮大。还有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媒体歪曲事实,打击一直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南街村、刘庄、华西村等优秀典型,认为这些案例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意愿,无视公有制集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有的学者否定中国农业合作化过程的合理性,直接为村镇集体土地私有化鸣锣开道,高唱赞歌。很多人认为,公有经济低效、落后,还是腐败分子的“温床”。他们不明白集体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建国初期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剪刀差政策为国家做出的巨大奉献,无视它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四)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打破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偏差,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农村集体经济,党和政府必须认识到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操作上克服集体经济管理上的弊病,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给集体经济发展以宽松的政策环境,在集体经济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国家方针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监督,预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预防基层组织的道德风险。

(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作风和能力过硬的带头人和强有力的基层组织。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党员年龄偏高、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力量落后,组织队伍不稳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问题。尤其是在大量人才流失的背景下,农村组织建设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限制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组织人才培养和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成为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点。

(六)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教育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农业大国,深受小农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民普遍保留着传统农业发展的思想和习惯,尤其是受到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刚刚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被再次削弱。

(七)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政策引导

在信息自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将面临人才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既要面临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才缺失,又面临科技人才缺乏。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挥霍集体积累、无视集体财产流失、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必须加强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八)完善集体经济管理

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经曲折,未来的路也不会是平坦的。中央党校张敢明教授提出的《公平竞赛办法》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公平竞赛办法》简而言之就是一套管理标准,一项审核程序,两个基本概念,三大职能分设,五项基本原则,简称“11235”办法。公平竞赛办法的突出贡献和价值在于解决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的管理问题,解决了公有经济与市场的接轨问题,解决了公有经济计划管理的呆板教条,解决了公有经济人才的选拔问题,值得学习和借鉴。

五、尊重农民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至今为止,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大邱庄到底谁是“中国第一村”一直是个疑问。大邱庄、小岗村都是红极一时的村庄,但它们头上的光环并没有维持多久,华西村、南街村长期以来基本是低调而神秘的村庄。南街村是当今唯一坚持“人民公社”体制,天天高唱东方红等革命歌曲,一切姓公,实行“按需分配”制度的村庄。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模式在农村的推广对农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为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农业产业吸纳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胡泽国.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与管理经济学的补充[J].中国集体经济,2014(09).

[2]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红旗文稿,2010(23).

[3]张敢明.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李玲玉,安徽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谷禹秀;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李玲玉 谷禹秀

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经济学论文 篇2:

“谷贱伤农”:成因与对策

摘 要: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会经常发生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年份,农民因此而获得的收入并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形象的称之为“谷贱伤农”。那么,既然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那为什么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呢?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的特征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入手,采用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的理论来分析相关原因。

关键词:谷贱伤农 成因 对策

一、社会中“谷贱伤农”的现象

1.“谷贱伤农”的概念。“谷贱伤农”的含义,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其意思就是谷物价格非常低,农民出售谷物的收入非常的低,甚至是赔本赚吆喝,最终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在缺乏需求弹性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只会用于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并不会因农产品降价而选择大量购买,所以在丰收的季节,农民的收入却不会有大的增加,甚至于亏损。

2.社会中的“谷贱伤农”现象。2011年初,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的土豆迎来丰收的一年,历史性的产收2.5亿公斤,但农民收获得的不是丰产带来的收入增加,却是市场上鲜有人问津的苦闷。在全国范围内土豆大丰收的背景下,今年来采购的商贩反而更少,价格从2.5元下跌到0.8元都销售不出去。

2015年年初,河北部分地区爆发了因企业拒收鲜奶而导致奶农出现杀牛和倒奶的事件。在此之前,青海、山东等地区也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

其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太多“谷贱伤农”的现象,在大多情况下农民是劣势群体,丰收的年份会出现增产不增收,歉收的年份无粮食可卖。不管怎样最终利益受损的总是我们农民朋友。只有真正的帮助农民解决“谷贱伤农”的困局,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做到新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二、“谷贱伤农”的成因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造成“谷贱伤农”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刚性的,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用Q和△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那么用公式表示就是:Ed=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Q /Q)÷(△P/P)×100%=-(△Q/△P)×(P/Q)。农产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其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种植粮食最终能够取得多少的收入,其实是由农作物产量和农作物价格共同决定的。上述两个变量不是分割独立的,而是互有关联共同影响的,从经济学的视点来看,就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成负相关,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增高需求减少。但是,粮食的需求弹性是刚性的,价格按一定比例的增长变动会引起较小幅度的需求下降,同时价格按一定比例的下降会引起较小幅度的需求上升。

三、解决“谷贱伤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农民的信息指导。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调节农产品的供给和销售也是重要的,所以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什么就种植什么。这样农民种植的农产品才更有销路,农民的收入才能提升。在种植和销售过程中,农民应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性的种植,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有销路。同时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的弊病,应减少流通环节,让更多的利润回归到农民手中,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拓宽销售模式,如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在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创新销售方式(如水果节等)。

2.农产品再加工,提高产品价格弹性。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解,造成“谷贱伤农”的本质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对农产品的购买大多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即使农产品降价也不会产生大量的购买。平时消费只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人们不会因为这些农产品降价了而去大量的购买。试着换一个角度考虑,就是有没有可能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即让Ed>1,这样即使在丰收的年份,通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也能带来较大幅度的产品销量,就是平常所说的“薄利多销”,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企业相对于农户具有更集中的资源,更科学的管理系统,更敏锐的市场触觉,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良好的市场,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可以改变为农户加企业的模式,即由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集中收购,由企业进行再加工,给农产品增加附加值,比如将农作物加工成饼干、米粉之类的,水果可以加工成为饮料等等。“谷贱伤农”的本质在于一般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农作物加工的产品需求弹性会更大,特别是高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的再加工农产品,这些物品的需求弹性大,可以用价格调节供求关系,同时由于附加值的提升可以增加收入。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就在于,企业和农户可以建立长期的持续合作关系,在市场丰产的年份可以维护价格的稳定性,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经过专业加工,更满足市场需求,附加值更高,农民总收入也将增加。

3.调整农业结构。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的农作物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是一种有了地就要种粮食的习惯性思维,在这种传统模式的生产环境下,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经济想要获得发展,农民收入想要得到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要想完成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改变农户的传统思维,需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等。农民应适应市场需要,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子,有针对的进行规模生产。同时,各地需要积极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区域.因此,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能够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齐全、完善的基础设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都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备相关,比如,遇到极端天气下农作物的抢收抢种,有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农产品丰收的季节,大量的农产品能不能通过便捷的交通运输与送到市场上去,否则出现进不来出不去的状况,受損的也将是农民的利益。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

5.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能够改变农业生产的单一性,使农业生产多样化,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观光成了新的热门话题,这些都为农村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农户种植农产品除了销售给收购商之外,可以结合度假休闲的方式,以体验农业摘采、养殖鱼塘的休闲垂钓、特色农家饭的农家小院等旅游观光项目,吸引除农产品购买者以外的各方面的消费群体到农村中去,通过人流量带动当地消费市场发展,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为当地解决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资源,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

6.农产品收购最低限价保护政策。农民种植农产品获得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为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可以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保护性政策,如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实行最低限价。所谓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政府通过指定的粮食公司按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入市收购,以减少市场流通量促使价格回升,保护农民种粮收益。

7.其它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除了上述对策之外,“谷贱伤农”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应急救助机制、农产品的福利性需求和农产品收购最低限价保护政策。应急救助机制是指在出现特殊情况下,即农产品丰产的年份,由于市场需求的限制,出现滞销,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质,不能长时间保存,容易腐烂,最终不得不摧毁掉导致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出面制定应急救助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把滞销的农产品处理出去。

作者:张磊

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经济学论文 篇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标准实施主体的多维关系研究

摘 要: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基于供应链的全程标准化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在分析农产品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中多主体障碍的基础上,探索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主体多维关系的协调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农产品标准;实施主体;关系

当前,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总量达到了基本平衡。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度的加大,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出了很大的弊端,如农民为了规避粮食产量风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不仅危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且使农产品中残留的各种有害物质不断增加,这些有害物质在危害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束缚了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并最终约束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供应链下我国农产品标准推广实施的多主体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要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必须实施农业产业化,而实施农业产业化,必须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只有通过农产品标准的推广实施,才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促进产业化,从而解决农民的产量增加效益却不增加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业产业空间,实现农产品的复合性和专用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双向延伸,由产中环节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以生产为核心,将生产与加工、流通、终端市场等诸环节有效衔接,彻底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改变生产与销售脱节的现象,减少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而这一切,均有赖于农产品标准的推广实施。

农产品标准的贯彻执行贯穿于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因此,在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标准,也存在不同的标准使用主体。标准使用主体了解标准,掌握标准,自觉使用标准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产品标准贯彻执行的程度。

二、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中多主体的障碍分析

(一)多头分权管理机制,形成权责交叉,条块并存的格局

虽然供应链条件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目标任务不同,标准化工作内容也不同,但它们存在着相互串联的因果关系。因此,按照系统效应原理与结构优化原理,农产品的标准设置及其管理权限也应该按照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与标准化工作内容,统筹规划使得标准化工作形成互相衔接、分工协作的线性关系。由于我国一直不存在农产品标准管理体系统筹规划机制,而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按行政部门管理的隶属关系纵向划分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权限。这就造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在属事管理的同时又存在属地管理,由各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具体履行标准管理职责,造成管理差异性很大的问题。同一个管理对象因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不同,各管各的,结果往往是管理重叠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严重。另外,在部门管理的众多对象中,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在管理能力的投入与专业化水平上都显然存在局限性。所以,必须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

(二)标准运行机制中,实施主体利益驱动机制阻碍了农产品标准化进程

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众多,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这些独立的经济主体构成了复杂的网链结构。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供应链有日益延长的趋势,加之供应链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经营主体自身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农产品标准的实施呈现复杂性。

我国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由于农业标准制定部门、实施管理部门与执行部门分离,各管一段,生产中需要标准知识的不知道标准要求,拥有标准知识的不管生产要求。由于对标准化认识不足,农户习惯了无标生产;多头管理导致监管缺位,农产品标准法规化程度低,强制性不足,部分生产者和经营企业贯标不力,在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农产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多主体的利益驱动,使得贯标行为不彻底,违标经营现象严重。在农业生产中,缺少标准化推广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迟缓, 农产品标准推广困难。

三、协调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主体多维关系的路径

从供应链角度看,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涉及政府、生产经营者、社会服务者、消费者等四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活动于生产与流通两个领域;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与四个环节互动。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必须理顺好这些方面的联系,才能使之良性循环。

(一)不同的实施主体在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中的定位

政府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者,行使公共管理的职责。所以,政府在农产品标准实施推广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强制农产品标准执行,另一方面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组织各种力量保障或提供农产品标准实行的条件。政府是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强制力量的来源。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是农产品市场活动的主体,以各种职业形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事具体劳动,因而既是农产品标准贯彻执行的主体也是管制的对象,是市场力量与政府强制力量的共同受体。

社会中介服务者拥有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双重地位,是政府与农产品经营者沟通的中介。他们按照与供应链联系的紧密关系程度,分为三个层面:紧密的标准技术检验检测机构、半紧密的标准技术普及推广机构、松散型的社会公共机构。

消费者是农产品市场活动的被动接受者,但是消费者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被动的地位,形成市场压力传递给政府与生产经营者,成为市场力量的来源。

(二)明确多主体的职责,实现生产环节和流通领域的有效衔接

利益是农产品标准能否得以很好实施与推广的动力。无论是政府的强制力量还是市场压力的施加效果最终都体现在生产经营者利益得失大小上。因此,利益比较使得无论处于供应链哪个阶段的何种组织形态的生产经营者都会主动学习农产品标准,认真贯彻农产品标准要求。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生产经营者也会主动向自己的上游供应商提出标准要求。生产经营者贯标与学习是在交易过程中自觉得以完成的,或者说是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自觉完成的。生产经营者贯标和学习力度与政府强制力量以及市场力量成正比。

消费者处于供应链的末端,拥有选择买还是不买的权力,这种消费者主权可以影响企业生存状态。但是由于单个消费者购买量有限又缺乏农产品标准知识,单个消费者权力弱小而且盲目,他们的消费者主权并不能直接形成市场压迫力量。所以,消费者的主权必须通过一些公共部门集合才能转化为市场力量。

由于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责所在,所以无论哪种社会中介服务部门在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中发挥作用都必须依附于政府运作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标准检验检测机构受雇于政府,获得政府部门的授权后,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为农产品标准执法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农产品标准执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农技机构通常是在政府资助下按准公共产品提供方式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标准信息以及标准技术方法,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纯属社会中介部门的行业协会与公共媒体机构,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责,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律自治组织,他们代表同业共同利益,一方面将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中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协调政府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行业自律,从道德上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维护生产经营者的市场形象。公共媒体机构收集农产品质量信息、反映民情民意,实际代表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将消费者主权转为市场力量。市场信息反馈迫使政府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农产品质量追溯纠正农产品供应链问题,促进政府立法执法改进。

综上所述,只有政府实际控制着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机制的运行全过程。政府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的决心和政府职能机构工作能力决定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机制的运行水平。

(三)政府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的强制力量形成与壮大

政府的决心与工作能力集合起来表现为政府的强制力量。决心是主观因素,工作能力是客观因素。决心是一种态度。决心来源于政府的职责,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出问题必然影响民众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量。这种态度体现在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建设和对标准工作的资本投入之中。

政府工作能力直接表现为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的执法能力和效率,间接表现为利用社会力量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的能力。根据目前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的工作能力形成与壮大,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加大资源投入,增强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根据目前农产品标准立法资源不足的情况,需要建立国家级的专业的农产品标准规划研究院,组织相关农业高校力量参与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修订、补充等研究工作,为农产品标准立法提供技术资源。在全国按标准认证与农产品检验检测项目需要,设置遍布全国的省、市、县、市场等四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由各级财政分别投入经费,配备相应等级的设备与人员。其后的运行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建立农产品标准执法人员与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设立培训基金,对不同等级机构人员进行轮训,使之知识技术不断更新。上述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需要大量财力投入,而财力投入多少取决于政府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态度。

第二,开展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的执法效率建设。执法效率要求在正确的时点、地点,以正确的方法、最少的执法资源达到执法目的。因此,根据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的执法现状,执法效率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农产品标准法律法规以及执法机构的权威性,要树立政府检验检测的公信度,加大违规惩罚的力度。(2)理顺农产品标准执法机构分工管辖以及层级关系,改变目前以行政职能分工,条块管辖关系不清的状态,需要按农产品供应链每个阶段生产经营性质进行分工管辖,减少参与管辖的部门,以属地管辖为主;理顺管辖关系可以分两条线相向进行,即日常的农产品标准实施与管理应该从供应链源头向下游理顺管辖路径与管辖范围,农产品质量问题追溯应该从供应链末端向上游理顺管辖路径与范围。由此,大体说农业管理部门主要管辖产前、产中阶段的标准事务,卫生、工商等部门主要管辖产后阶段的标准事务。(3)两条管辖路线相向推进的结合部是农产品初级批发市场,也就是管理焦点。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为了提高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将主要的质量安全监管资源集中于批发市场,因为此处汇集农产品品种多,供应量大,常年供求基本稳定。这样,政府的监督管理从原来的多头分散监管集中到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上,从而节约政府监督与管制的成本,增强管理效率,是最具经济性的选择。(4)建立可靠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焦点的必然选择,是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目前虽然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已经提出,但是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如何统一构建实施,谁来追溯,查出问题如何处理等等问题尚不明了。因此,需要农业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合作研究解决。

第三,形成科学运用社会、市场力量的运行机制,辅助农产品标准的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是一个复杂系统,农产品供求、价格、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执法机构的能力效率、生产经营者的技术素质、社会舆论等等各种因素互相关联,都会影响系统的结果。我们试图通过控制复杂系统的关键因素,就可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但是,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因素的主次序列会变化。例如,在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中,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对比,显然政府力量是强势力量、主导方面,而市场力量是弱势力量、辅助方面。政府力量在供应链每个环节发挥着日常作用,而市场力量在短期内作用有限。但是从长期看,农产品质量问题积累,会使得价格下降、需求减少、市场萧条、产业萎缩,市场力量全面反作用于政府与生产者,成为主导力量,迫使政府尽力实施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者自觉地努力贯标。所以,在农产品标准实施与推广之中,社会的市场的运行系统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必须致力于社会的市场的运行系统构建。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的市场的运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形成。政府应允许行业协会参与地方品牌认证、地方标准制定、商标价值评估等活动,认可行业协会裁决的合法性,树立行业协会的权威性。鼓励行业协会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得市场信息与农产品标准信息同时得以传播,提高其服务生产经营者的功能。

其二,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规划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计划相结合,同步建设农产品标准技术普及推广系统。这种伴随的可能性源于它们同属一个运行系统。伴随建设可一举两得,建设效率高,能够落实到基层,服务贴近需要。这里的核心任务是在每个乡村都设置有农技推广站,使之成为农产品标准知识宣传普及的平台。因此,政府应该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布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计划和农业科技进步计划中予以相应的资金投入,在农村星火计划中安排培训农技人员。

其三,政府应该重视社会舆论,主动借助媒体加强监督。媒体的社会触角多,向来敏感,其社会影响力大。所以从市场角度看,借助媒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监督,可以促进市场管理机构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可以促进农产品质量标准改进提升。

参考文献:

[1] 安瑞英.论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5,(3):72-73.

[2] 黎桂先.蒋志毅.贵阳市农业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J].

农业标准化,2008,(3):17-19.

[3] 张德新.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路径解读[J].乡镇经济,2008,

(6):80-82.

[4] 张吉国,胡继连,张新明.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问题

研究[J].中国标准化,2000,(2).

[5] 蒋业洋.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D].长沙:湖南农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 王贇松,尹旭阳,谢志利,张勤.我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

准问题分析与思考[J].标准科学,2010,(3):60-61.

[7] 谢健,杨喜华,程科.确保国家粮油饲料质量安全实施技术标

准是关键[J].中国标准化,2010,(6):19.

[8] 陈倩,梁志超,谢焱,刘艳辉,李鹏.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立

和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0,(4):38-40.

[9] 刘霞,汤万金,刘道远.刍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管模式选

择[J].中国标准化,2010,(5)40.

[10] 林希,胡昌川,任雁,刘俊华.浅析农产品质量追溯与标准化

[J].标准科学,2010,(4):33-35.

(责任编辑:赵蕾)

作者:王春荣,包先建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