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3

摘要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农林院校的研究重点。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未来建设的核心目标,并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 篇1:

基于大学基本功能视角的独立学院学科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学科实力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其学科水平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会计学科建设为例探讨学科建设问题,提出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基本功能的重要途径,以期对教育管理部门和独立学院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会计学科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引领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大学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我院会计学科为例,基于大学基本功能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学科建设问题,以期对教育管理部门和独立学院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从大学的基本功能看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通常将现代大学的功能概括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功能,也是大学的核心工作,是高校的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服务社会是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其核心价值是不断创新,其本身就是将学生带到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同时,科学研究又是提升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在为社会输送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社会转化两方面。从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者形成了现代大学功能的闭循环。要激活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不能简单的机械叠加,而是需要意识形态引领。新疆师范大学阿扎提·苏里坦校长认为,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和功能又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还在于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演进的影响力和贡献大小,即“文化引领”的功能,这个意义更为深刻、本质。阿扎提·苏里坦校长的观点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不谋而合。文化引领功能使现有的三大功能更加鲜活,使得大学的基本功能更丰富更有内涵。

大学功能的嬗变,赋予现代大学新的使命。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的四大功能或使命呢?学科实力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科水平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学科建设是牵引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重组、优化学科资源,理顺学科关系、规范学科活动,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水平,从而达到持续创造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目的的活动过程。因而,只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辅之以文化引领,方能实现大学的基本功能或使命。

二、我院会计学科建设现状与定位

(一)会计学科建设现状。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独立学院体现在“独立”方面,同于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普通高校下属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正在逐步走上规模、科学发展的轨道,由于学科建设理念模糊、学科基础薄弱、研究能力相对有限、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建设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独立学院设有学科学校的为数不多,我院也是如此。独立学院与“母体”使命相同,但办学思路和理念有所不同,使得多数独立学院只注重专业建设,而忽视学科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是多数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但单设有会计学科的鲜有。会计学科是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经济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变革、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使得会计学科的“非稳定结构”表现得尤其突出。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十二五”期间,将在独立学院实施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是一次发展的机遇,我院相机设立会计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学科,从而拉开了我院学科建设的序幕。

(二)会计学科建设定位。结合母体优势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我院会计学科进行了定位。本学科立足浙江,面向基层,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狠抓学科内涵建设,塑造品牌专业,结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整合现有资源,凝练出以资源与生态会计、审计与内部控制、公司财务与治理为代表的三个研究方向。其中,资源与生态会计方向着重围绕森林资源与生态会计问题,对我国森林生物资产、森林生态资产、林地资产等有关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实务指导进行大量有益探索,进而推动我国林业行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方向致力于审计、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收费、信息披露监控等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应对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以及内部控制规范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丰富准则、制度的内涵,提高实务的可操作性。公司财务与治理方向结合浙江省经济特点,在企业融资、企业投资、公司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浙江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融资行为、投资行为以及公司治理问题,采用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博弈论等分析工具,探索其企业投融资行为与绩效作用机理以及财务后果,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来透析中小企业财务问题,尝试解决中小企业财务代理冲突和财务治理问题。

三、我院会计学科建设思路

会计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战略协调一致。力争通过五年建设,将会计学科建设成为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会计学科在省内外会计界的影响与地位。

(一)人才培养。在学院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专业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符合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应用型财会人才。修订和完善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由会计学、财务管理支撑的稳定学科专业群。以质量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积极鼓励会计学科师资队伍发表教研教改论文、申报各类教改课题和各项校级及省级教学成果奖,争取申报成功2-3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力争成为会计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发挥会计协会及各类社团的作用,开展学生的学术活动及社团活动,组织专业学术活动,做好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师资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科学研究。在现有的研究领域和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浙江区域经济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资源与生态会计方向,对森林生物资产、森林生态资产、林地资产的会计计量、核算及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争取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并拓展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经营、林业资金运行管理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会计问题,为我国农村金融管理提供会计服务,从而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和社会认可。在审计与内部控制方向,借鉴美、英、日等国家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准则,研究我国情境下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体系,基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上,深入探析我国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及其影响因素,力争在国内达到领先地位。在公司财务与治理方向,进一步从行为金融、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视角研究转型经济环境下企业投融资行为异化问题,为企业投融资提供决策依据,使该问题的研究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普适性,为浙江民营企业成长和创新出谋划策,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力争在五年内,承担国家自然或社科基金2-3项,省部级课题10项以上,围绕三个方向发表文章不少于100篇,其中一级论文不少于10篇,出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3-4部,获省部级奖项2-3项。

(三)社会服务。在确保教学、科研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学科依据实际情况开展社会服务。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强化与相关部门传统的合作关系,增强学科拓展能力,大胆走出去,积极建立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交往和联系。引导会计学科成员密切关注社会实际需求,培育和发挥本学科优势,从会计准则培训、财务与会计专题培训、相关管理咨询、政策研究等方面拓展社会服务。

(四)师资队伍。适度扩大教师规模,加快高能力、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研究团队建设,形成在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提高整体素质,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人才梯队。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大幅度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通过在岗培训、派出进修、出国访问,提高现有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

(五)学科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的会计学科教学与科研基地,成立“资源与生态会计中心”、“公司财务与治理中心”等学术机构,开展会计学术和专业教学研究,并不定期召开学术、教学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使其成为会计学科研究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会计学重点学科实验中心,争取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改善教师科研办公环境,完善会计核算、投资理财等模拟实验条件,增加仪器设备。继续加强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争取校外实习基地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再增加5-8个。

四、我院会计学科建设措施

首先,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对会计学科进行定位。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一所学校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因而整合现有资源和优势,凝练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其次,学科环境是学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又是学科建设的催化剂。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构建科学的学科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目标规划、政策措施、评估考核等各项学科建设核心内容与工作;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母体”资源,与其他学科结构互补、资源共享、智力共用的流动机制。第三,拓宽会计学科经费渠道,除了争取省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设资金外,要从社会募集资金,如社会名流、校友等的捐赠等。同时鼓励会计学科教师争取地方的横向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励教师参加社会服务,一方面盘活了学院资金。第四,健全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注: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天目学院会计学建设为例”;项目编号:JGZX2012060)

参考文献:

1.张陈,崔延强.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N].人民日报,2010-12-31.

2.郭厚良.论科学研究创新[J].中国科学基金,2009,(4).

3.裴世鑫,崔芬萍,詹煜等.结合大学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1).

4.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是办学的四大使命[EB/OL].http://www.xast.org.cn/changweifencai/cwimg/azt_contend.html.

5.谢斌.关于学科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1,(10).

作者:熊婷 程博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 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农林院校的研究重点。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未来建设的核心目标,并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The Explor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raining Model

LIU Tiansen, YU Shuao, FENG Ji, CHAI Yife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6)实行导师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建立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细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例如农林业政策、农林业资源管理、农林业金融保险等。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使学生对某一领域有较深入地认知。

总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劣势同样明显,扬长避短更要积极补短。未来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完善教学建设,实现人才向高素质、综合型发展。

注释

① 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高等农林院校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

② 包括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实践课程.

③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

④ 基础技能实践层次、专业技能实践层次、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层次.

⑤ 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综合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高等教育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2-83.

[2] 罗必良,欧百钢.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分类解读与重新构造[J].农业经济问题,2007(1):75-76.

[3] 王花,王玉芳,李静,袁丽虹.基于原创能力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329-17330.

[4] 张於倩,李顺龙,马文学,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5):21-23.

[5] 徐峰,郑炎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式的演变与调整[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4.

[6] 杨根宝,刘德弟.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问题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3):3-5.

[7] 王雅鹏.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2.

[8] 奚祥华,于新刚,曹亦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4.

[9] 蒋远胜,陈文宽,冉瑞平.坚持“农林为本、经管相容”理念培养建设新农村的经管人才——四川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53.

[10] 柯水发,李红勋,王庭秦.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 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1(3):2-7.

[11] 彭艳,李静.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研究的作 用——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71-17972.

[12] 颜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J].农村经济,2009(12):96.

[13] 罗攀柱,陈元红.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探讨—— 基于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视角[J].林业经济问题,2008(2):186-188.

[14] 刘强,戚迪明,张广胜,江今启.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 程体系改革探索,2009(5):50-51

[15] 何蒲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等农 业教育,2011(3):54.

[16] 李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159.

[17] 徐辉,朱忠贵,王辉.论案例教学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J].黑 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69.

[18] Boland Michael A.; Crespi John M. From Farm Management to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The Expansion of a Professional Society as Seen Through a Census of its Dissertations From 1951 to 2005[J].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2010,32(3):456.

[19] 郑晶,林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1.5 (中):129.

[20]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 教育,2002(6):20-21.

[21] 黎东升,苏亚琴.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约束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J]. 中国农业教育,2002.4:37

[22] 黎东升,许家林 . 论面向新世纪的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报),2003(1):20.

[23] 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2):276.

[24] 郑炎成,曹明宏.一种可选择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模式[J].华中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4-137.

[25] 俞晓诺,王静华,张梅令.农林院校本科经济管理系列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 难点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1999(2):14-16.

[26] 胡云,徐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农村 经济与科技,2010.21(8):100-101.

[27] 高建中.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教学实习建设与模式创新[J].湖南中学物 理(教育前沿),2009(22):126.

[28] 郭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1.

[29] 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 教育,2010(12):59-61.

[30] 王玉芳,毕棠琳,袁丽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原创能力培养的调查与 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2):23,26.

[31] 杨香合,岳坤,胡建,邓郁.河北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研 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2):148-149.

[32] 刘惠琴.高校团队创新绩效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6:96-99,117.

[33] 赵沁平.走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8(3):8-10.

[34] 李芳,张为民.高等林业院校保持办学特色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1(2):7.

[35] 高文兵.新时期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24-28.

[36] 乔丽娟,赵伟,王文青.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 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85.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探究:研究综述.

作者:刘天森 俞书傲 冯骥 柴一飞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论文 篇3:

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探析

摘 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林高校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招生宣传;招生宣传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增强我国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1]目前,研究生招生正在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进行转化,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全国各高校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研究生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最后的学位授予也将产生很大影响[3]。

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生源普遍紧张的情况[4],各农林高校应积极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从而拓宽生源渠道,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探讨现阶段研究生招生机制问题,从而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现状

1. 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

研究生报考数量近年呈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趋缓(表1)。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报名人数为172万人,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6%、3.8%、1.24%,考研报名人数已经减少,近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农林院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着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的巨大挑战。以北京农学院为例,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由2013年的507人下降到了446人,降幅达到了12%,远远高于北京地区的整体水平;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4人,现场确认时,65人放弃考研,最终参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为319人,比2014年下降了15.8%,招收研究生的8个学院中共有7个学院报名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低于3。

2. 研究生生源质量欠缺

农林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一般会报考“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优秀生源大量流失,造成一志愿生源水平整体偏低,并且要依靠录取大量的调剂生源来完成招生计划。个别专业也因生源较为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研究生选拔质量的要求。复试时出现“零淘汰”的现象,使复试成为了走过场,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造成后期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提高上存在困难。这对一些普通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5]北京农学院2015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考生中,66.46%的考生来自于本校,来自“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考生仅占到了4.39%。

表1 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表(1995年-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站(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41218/t20141218_1215059.shtml)

3. 研究生生源分布不均衡

农林院校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因其学科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以及招生学科面较宽,生源数量以及质量都处于优势地位。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知名度、奖助学金待遇、学校地理位置是考生选择学校及专业考虑较多的因素。普通农林院校受到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域的影响,生源状况急需改善[6];同一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生源较多集中在具有学科特色、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主要依靠调剂生源。2015年,北京农学院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园艺,新增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也比较大,如生物工程;学科实力较强的专业如食品加工与安全、兽医、风景园林学也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同一专业领域内部,不同导师的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在专业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导师,生源报考较为集中。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整的招生宣传队伍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专业型、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农林院校目前普遍缺乏专门的研究生招生宣传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成效。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参加研究生工作的招生宣传的教师除研究生处招生科和各二级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秘书之外,其余的教师基本都为临时参加,个别教师对研究生招生的政策不甚了解,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造成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非专业性。

2.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及时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急需获取所要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周时间,这对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来说,时间更加紧迫。目前,多数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始于每年5月,而据调查,很多考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末即决定了考研的意向院校,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导致最终报名人数的下降。

3.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

招生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源的数量和质量。[7]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目前多采取参加全国性的招生咨询会,但该类咨询会多由综合性高校举办,生源针对性较差;另外,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前往全国农林院校,并通过研究生招生手册、学校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宣传,受到时间以及对前往院校情况的不了解等方面的限制,过度依赖于对方接待单位,也同样制约着招生宣传工作效果。

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

1.在组织机制上,要着力构建高效、集约、资源共享的统一招生大平台

农林高校应优化、整合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类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汇聚优势力量,在学校与学院两个层面打造一支以导师为主体的专业化、高水平的研究生招生宣讲队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塑造研究生招生宣传品牌,扩大学校影响,树立声誉最优的卓越文化、质量第一的竞争文化、开拓创新的科研文化和学术严谨的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声誉,从而获得优秀的、足够的第一志愿生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坚持“走出去”,及时开展宣传工作

在招生宣传方式上,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应积极“走出去”,发挥全体研究生招生人员的能动性,全方位地展开宣传工作,将现场宣传的效果最大化,吸引推免生、统考生等各种类型的优秀生源;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在全国存在潜在生源的院校,建立形成一个长期定点宣传的合作方式,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各项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的内涵与形式,尽早地启动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各项工作,并重视后续跟踪与落实,不仅是停留在口头说做了什么工作,重点要提高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实效性,促进优质生源的良性流动;完善宣传工作细节和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工作纪律,在工作中以考生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3. 拓宽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

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相当重视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工作。面对研究生生源紧缺的情况,农林高校在以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中也应该积极拓宽宣传方式,建立以介绍学校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等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导师讲座体系,从而吸引优质生源;举办推免生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校浓郁的学术与科研氛围及人文环境,与学校的知名专家和导师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参观重点实验室、优质实习基地,使考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校。

4.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自身办学实力

农林高校在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之外,应积极调整研究生学科教育结构,建立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从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加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例如:宁夏大学在园艺学学科设立了葡萄与葡萄酒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下设立了农业经济史专业等,这些特色专业使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农林高校更要解决好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建立优质产业基地,将农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大社会对农林高校研究生的需求量,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

5.加大研究生奖助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研究生“三助一辅”体系

农林高校应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吸引社会热心企业或个人建立奖学金,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同时做好“三助一辅”体系建设工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三助一辅”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三助一辅”要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制度、政策统筹设计和整体优化,实现优化学科结构、加强能力培养、调动师生积极性、支持完成学业、提高培养质量的综合政策效果。这就要求农林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三助一辅”体系,增加岗位设置,对有相关需求的研究生提供帮助,减轻研究生的压力。

本文系2015年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机制与对策研究”(5076516001/011)成果

参考文献:

[1] 俞继仙,冯宝鹏.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探析与思考[J]. 教书育人, 2007(9):19-21.

[2] 吴均,肖萍,何其迅,吴萍.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生源分析及招生宣传对策探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1:79-80.

[3] 廖文武,陈文燕,郭代军.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 2(8):11-14.

[4] 刘梦星,滕桂法,张世红. 统考形势下普通农业院校农科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 15(4):21-23.

[5] 蒋四华.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52-53.

[6] 郭时印,李阿利,卢向阳,毛友纯. 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60-64.

[7] 高静,郑兆兆.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 科教文汇旬刊, 2007(11) :102-103.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

[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王艳 何忠伟 李秀英

上一篇:电视经济述评创作分析论文下一篇:文科型新闻学专业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