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这一要求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基础性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推进、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需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就是在全民范围内建设法治观念,通过真正的法治來实现保障人权与和平秩序高度统一;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树立现代法治思维,并通过依法治国、公正司法与执法,真正使法治文化深入民心、得到公民的普遍认同,最终实现提高公民法治素养,使全体公民均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与拥护者。

关键词: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人民利益;法治观念;依法治国

作者简介:林华东(1978-),男,汉族,江苏沭阳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法学、行政法治。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推进、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需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同时,法治文化建设也是提高全体公民法治信仰、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1]。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并将“依法治国”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故此,高效推进“依法治国”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振兴中华的重要基础。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

法治即法律统治,其是一种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与方法。因此,学界也将法治文化视为是优于法律文化的一种更先进的治国、理政思路。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民主制国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才能真正体现:“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延伸、发展的先进形态。”关于法治文化的内涵,学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学界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法治文化进行了定义。一是要素说:即结合法治文化的组成要素,将把其划分精神性与技术性法律文化。二是结构说:该定义主要是结合克鲁克洪的文化结构理论,从结构上将法治文化分类两大类,即显性和隐形法治文化。三是综合说:持“综合说”思想的学者提出: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存在相辅相成、共存共生关系,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法制文明活动的具体体现。四是精神说:持“精神说”思想的学者们是以法治文化的精神部分为基础提出:法治文化是法治精神、意识、原则及其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

本文结合前人观点将法治文化进行了定义:广义而言,法治文化的内涵涵盖了法治精神文化与法治制度文化两方面;狭义而言,法治文的内涵就是法治精神文化。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既要立足于学术研究,使之内涵尽可能的周延,同时,也要基于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进行拓展性研究。本文则主要以狭义的、无形的法治精神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一)传统博弈现代法治理念

受传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法治文化相对薄弱,且传统人治文化则在深植于民众内心。我国古代法制体系主张论理法的“德主刑辅”,这也导致较多“情”的成分掺杂于“法”的执行过程中,甚至影响到了“法”的有效执行。当前,现代与传统法治理念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在“情”、“法”冲突上,即公民现代法治观念淡薄,对“情”与“法”的界限模糊,甚至出现“取舍不清”、“以情理推演法理”的现象,还有一部分民众受一些负性司法事件的影响出现了对司法期望值逐年下降的问题。(二)公民法治意识淡薄

调查发现,我国一些民众受到传统文化、法治理念的影响,过于侧重“德主刑辅”思想,加之缺乏良好的现代法治教育、宣传,进而造成很多公民的法治意识淡薄,个别偏远山区、农村甚至出现不懂法的问题。另外,受到个别司法机构执法不严以及当前法律存在些许漏洞等问题的影响,而导致一些违法行为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也导致少数公民在面对法律时出现了心存侥幸、知法犯法的问题。(三)法治信仰难以建立

调查发现,个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存在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现象,甚至个别工作人员还出现了利用手中权力进行谋取私利、中饱私囊的违法违纪行为。此类违法违纪行为,即损害了公民利益,还会导致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权威“受损”、“打折”。另外,一些执法人员还存在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的现象,或是出现了处罚失当、定性不准等问题,个别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等严重问题,最终造成我国司法公信力下降,为公民法治信仰的树立造成了无形的阻碍。(四)依法维权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法律诉讼过程存在烦琐复杂、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进而导致一些欲维权的公民望而却步、“知难而退”;另外,一些执法机构办事不公、工作效率低下,加之司法腐败、权力干扰等现象的发生,也导致法治信用大幅下滑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公民依法维权的成本过高,而造成一些公司在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的过程中而放弃法律途径,转而通过信访等“人治”方式进行维权。(五)缺乏良好的法治舆论环境随着媒体、网络平台市场化的发展,个别媒体出现了有偿新闻、假新闻的问题,在这些“节操尽失”的媒体推动下出现了大量的法制事件报道失实现象,这对引导公民的理性思维、舆情走向等均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民众对司法公正认同感。另外,一些法律素养不高的媒体人,因缺乏专业性、自律性而制作了一些不良的、具有负性影响的法治舆论环境,进而也会对公民形成误导,甚至还会对我国法治文化的建设进程产生严重的负性影响。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路径(一)法源于正统:坚持党的领导

十七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基本方略。十九大中则提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也进一步确明:法治建设、以法治国的必须建立于党的领导之上,并将党的领导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依据“法源于正统”,以“依法治国”为纲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创建出一个繁荣、富强的法治国家[2]。(二)公正司法:提升公民法律信任感

司法形象是公众形成司法印象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司法形象也是培养、促进公民形成、树立法律信任感的重要基础。同时,司法印象也会影响到公众对法律、司法机关的认同感与信任感。一旦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司法不公问题或事件,那么公众内心深处原有的、良好的司法形象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遭受破坏,进而造成公民对司法、法律的信任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这对我国法治文化建设也必然会造成极大的阻碍。“司法文化是公民感受最直接、深刻的法律文化。”因此,必须通过建设良好的、优秀的司法文化,进而实现对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才会对实现法治国家建设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加强宣传:培养公民法治意识

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须以培养、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全社会范围内的法治宣传,提高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帮助公民确立尊重法律权威意识,使全体公民均能够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必要性,进而才能达到加速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效果。当全体公民日常行为均能准于法时,其法律素养也会随之提升,良好的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建立。(四)加强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欲天下之治,而不修为治之法,治不可致也。”(明·方孝孺)因此,欲全面推进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则须立足于高效的法治建设,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且须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坚决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坚持公正司法、公正执法,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法律与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育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2014.

[2]阮丽铮.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红旗文稿,2016.

作者:林华东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这一要求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基础性作用。

为什么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因为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历史发展表明,法治只有形成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法的意义、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现出来,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终落地。

法治文化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与真诚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依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要想让人民真正地内心拥护与真诚信仰法律,除了法律科学合理、有效实施等外在原因,更需要法治文化的保障。法治文化就是建立在法律信仰之上的一种文明的生存方式、生活理念和社会活动,其本质特征是人们对法治的内心确认、崇尚和信守。这种崇尚和信守是一种法治心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和法治行为的表征,更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法治文化氛围。法治文化以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同时规范公权力、保护私权利,法治文化的建设会帮助民众普遍形成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进而使法治文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首先,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其次,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在保障;再次,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法治社会的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法治文化建设的法治社会是不全面的、不稳固的,更是没有基础的。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思想统治,社会建设严重缺乏法治基础。其后果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保障法治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我国建设的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与此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同样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道德为支撑,以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为重点,以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为理念,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培养人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需要以上带下、综合施策。

第一,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很难有成功的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正确引领。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的精髓,借鉴国外法治的有益经验,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逐步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二,构建现代法治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法治文化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确立依法治国的初始阶段,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普及法律知识是首要目标。目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之后,重心转移到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社会构建以民主、权利、公平、正义、法律至上为基石的现代法治价值体系,彻底扭转重关系、讲人情等法治实践中以情乱法的现象。

第三,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古人云,民以吏为师,体民而严吏。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社会。“法律思维的一端连着信仰和价值,另一端连着说理方法和解决纠纷的艺术”。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克服人治思想,增强法治观念,习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避免以权代法、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这样上行下效,就能够带动全社会崇尚法治,形成法治文化。

第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保证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严格地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法治的重心在于用法律制约权力,政府是执法的主体,必须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要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的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五,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习惯,提升全民的法治文化素养。形成法治文化的基础在于广大民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大行其道时,我们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理性失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石头上,也不是刻在青铜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心里。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良法意识,树立纠纷解决途径法治化的观念,使民众在认同法治观念的前提下,培养公民自觉接受规则约束和维护秩序的意识,保证公民依法行事,避免法律对我有利就依法办事、对我不利就无理取闹的现象发生,在社会形成“尊法、崇法、信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

作者:王成国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论文 篇3: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树立法律的权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基础,让全体社会成员对已有法律规范体系中所蕴含和追求的价值理念产生认同和坚守。所以,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我国公民的法治行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普及的现状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博弈现代法治理念

中国传统社会法治文化薄弱,人治文化根深蒂固。特别是我国古代的法制体系属于德主刑辅的伦理法,法的执行过程中掺杂了许多情的成分。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理念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就是情与法的冲突——民众现代法治观念淡泊,情与法界限模糊,取舍不清,常常以情理推法理,导致对司法期望值下降。

(二)公民法治意识淡薄,有些存在侥幸心理

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公民现代法治教育的滞后造成公民法治意识淡薄,加之执法不严或者法律漏洞等问题,造成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惩罚,一些公民面对法律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

(三)法律权威大打折扣,法治信仰难以建立

实践中,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甚至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损害群众利益;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公正,或是束手无策,或是定性不准、处罚失当;法制漏洞存在,导致一些轰动性的冤假错案出现,造成司法的公信力下降,法律的权威大打折扣,公民法治信仰难以形成。

(四)依法维权成本过高,有法不依现象存在

法律诉讼过程烦琐复杂,时间长,费用高昂,令群众望而却步;司法腐败,权力干扰,以及某些执法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导致法治信用丧失。公民高成本的依法维权不能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保护,就会放弃法律途径,转而寻求“人治”方式,如信访,出现大量有法不依现象。

(五)法治舆论环境不佳,公民易受误导

首先,媒体日益市场化,有偿新闻的出现更让一些媒体人“节操失守”,造成一些法制事件报道失实,影响了大众的感情走向、理性思维甚至司法的公正。其次,不少媒体人自身法律素养不高,造成法治舆论缺乏专业性。这些使得法治舆论环境不佳,公民容易受到误导,阻碍了法治文化的建设进程。

二、公民要结合自己的社会角色参与到法治文化的建设中

(一)政府要成为法治文化建设的忠实维护者

首先,政府要守法。用法治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权力,将政府的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明确规定之下,“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其次,政府要积极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核心理念。通过积极、有效地宣传,让以自由、正义、平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再次,政府要为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良法的公正实施实现社会公平,让民众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从而信法、尊法、用法,最终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二)执法、司法要提供健康的法治文化建设环境

首先,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建立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法治文化价值体系。在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通过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在法治实践过程中,要让法治文化建设的成果切实起到安民、富民、惠民的效果。

(三)媒体要营造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首先,做到公平正义。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做到正心术、端行为、办事公、处事明,积极塑造现代媒体工作者良好形象。其次,做到客观真实。媒体人要深入实地真查、实报,不偏听偏信,不歪曲事实,切实担负起明辨是非、传播正能量的职责。再次,提高自身法治素养。针对法治实践当中的种种现象要有能力以法治思维去思考、评论、传播,积极传播正能量。

(四)公民要积极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首先,要认真学法。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学法并非要深知熟识每部法律的具体内容,而是在学法中知法懂法,理解并铭记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真正地拥护和信仰法治。其次,要自觉守法。公民要自觉依据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再次,要敢于护法。公民不仅要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还要做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五)青少年要主动融入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首先,自身要增强法治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树立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分辨能力,增加抵御犯罪侵蚀的定力和能力。其次,家庭要培养法治思维。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强化自己的法治思维,通过以身示范,逐步建立孩子的法治思维。再次,学校要抓好法治教育。各级学校要把法制课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教师授课,经常性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做到“心中有法,警钟长鸣”。

(作者单位: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作者:陈琳

上一篇: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论文下一篇:外国内幕交易法律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