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化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实施人才战略的目标是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使用稳定的吸引人才的竞争机制,努力营造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法治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法治化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地方政府;法治化

一、“人治”与“法治”

“人治”和“法治”治理国家的两种模式,关于“法治”还是“人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人治”,作为管理国家机器的一种模式,是指统治者依照自己的善恶喜好和价值标准作为评定是非的方式。纵观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统治者以“人治”为中心统治社会,通过不断地加强王权,宣扬君权神授,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契约和对王权的心理认同。“法治” 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法治 ”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纵观我国历史,从商鞅变法追溯到历代君主王朝,是人治和法治并存的时代。

二、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所暴露出的问题足以提醒人们要关注对它的制约。主要的问题如法治政府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普遍共识、关键性行政立法进展缓慢,部分已颁布法律被不同程度地异化或虚王、法治政府建设的速度、效益发展 不平衡,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有限、行政权过大、权力失衡、监督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克服和去除一些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体制性 障碍,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推进路径,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以提高公务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为突破口,以地方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加强法律的实施, 改善纠纷解决救济机制的运行,政府内驱与立法助推有机互动,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提高地方政府法治化水平对策

(一)实行地方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大力保障。然而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在政务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已成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深化政务公开,作为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对政府工作监督权的重要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立阳光透明政府的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政府行政管理行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是规范行政行为,实现依法行政的一条重要途径。地方政务公开内容包括职责范围、执法和办事程序、工作质量和收费标准、执法和办事时限以及行政违法责任和救济途径。

(二)完善立法,以法律制约权力。

建立并逐步完善立法机制,通过法律制约权力。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行政执法如果不依法进行就不可能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职权滥用、潜规则、钓鱼执法等现象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把问题扼杀在制度的摇篮里。要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着力解决法制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同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地方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设立相应的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政策法律水平较高,驾驭全局、统筹协调能力较强的政府法制干部队伍。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力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要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全面审查,防止违法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同时要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保证文件的严肃性。实行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开展经常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三)转变政府职能,由“划桨”到“转舵”。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过去的包办一切到放权,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重要抓手,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管”和“放”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何做好“放”“管”结合、“放”“管”并举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挑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创新政务管理方式,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的重要途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有些政府机关管的事情过多,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有些政府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重叠,引发行政执法争议,或者相互推诿、扯皮,降低了行政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晓.中国转型期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可行性及对策.政法论坛.2012(8)

[2]杨建顺.论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沈荣华.地方政府法治化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突破口.政法论坛.2000(6)

作者简介:李婧(1993.1),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

作者:李婧

我国法治化研究论文 篇2:

我国人事管理法治化对策研究

摘 要:实施人才战略的目标是培养造就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使用稳定的吸引人才的竞争机制,努力营造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的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由于人才战略任务的落实必须要求消除人才发展的指导性和体制性保障,要求有相应的政策创新、制度改革和工作方式的适应性转变,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制定和完善人才战略所要求的人事政策法规体系,努力形成科学人事、和谐人事的氛围,保障人才战略任务的最终实现,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人事;管理;法治化

我国人事管理存在着人治色彩倾向、法治化程度不高、公务员法刚刚颁布实施,相应的配套法规正在制定之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存在许多空白等问题。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法治化制度势在必行。

一、加强理论研究,建立人事法治新机制

建立科学的人事法治化,首先要加强新时期决策执行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人事工作实际,研究决策执行理论,如对决策执行者、决策执行程序方式、途径等研究,推动执行方式科学化。其次要确立因地制宜的执行原则,强调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改变当前执行方式满足于行政和经济手段,忽略法治、德治手段等缺陷,以实现决策的最终价值目标为标准,提高决策执行效果。这些执行原则包括:

构建有效的人事执法体制。完善决策执行的体制建设,明确中央与地方执法权限,用法律规定来规范地方对中央政策的“发挥性”和“自由裁量度”,以便能保证全国政策的统一性及权威性,同时也要鼓励和推动地方充分发挥创造性,将中央的决策目标与本地的实际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以求获得最佳的决策价值目标。

制定人事执法的法律控制程序。建立抵制和防止舞弊或执法中某些任意行为的法律框架,同时制定由公众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决策执行的权限、方式、程序、时限和责任等内容,增强执行的合法性、有效性;制约权力的非理性行使;以相应的监控程序规制同时约束执行者的行为,增强其履行职权的责任心,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公正合理地实现行政职能,消除懈怠行政行为。

建立人事执法权力制约机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公务员法》和《党政干部任用条例》,充分发挥立法对执法权力的制约功能;赋予有效制约的控制职能和手段,如人事任免、工资、审计等职权;加强上级对下级监督制度;创新执法系统内部各项执法机能的配置;构造横向、纵向交叉的双向或多向制约机制,实现执法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制约。

二、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形成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局面,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树立新观念,确立新思维,建立新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着力制度创新,完善考录竞岗制度,试行委任与聘任相结合的新型任用制度,改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年终考核制度;加强能力建设,鼓励公务员参加MPA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推行社区服务,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做到政务公开,让公众了解办事程序和规则,接受群众监督;推行电子政务,加强信息服务,减少公共行政成本,逐步实现“服务、办理和监督”一体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廉洁、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按照建设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要求,坚持“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思路,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任用制度,积极推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方式。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特点的考评、奖惩、培训、分配制度;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各类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精简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次;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方式,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等中介机构,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打破各类人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实行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定期考核,并实行任期制,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

三、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一是认真学习公务员法,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公务员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新形势下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广大公务员要把学习贯彻公务员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原原本本地学习、吃透法律条文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公务员法的基本内容,全面掌握公务员管理的具体规定,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公务员法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制定实施公务员法的重大意义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内容,围绕涉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法、依法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健全公务员法律体系。公务员法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法。公务员管理的一些具体环节还需要通过具体的配套法规来规范,要按照紧扣需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出台配套法规,健全公务员法律体系,同时做好有关法规文件的清理工作。四是精心准备,努力做好公务员法的实施工作。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对公务员法的实施步骤、实施办法以及新旧政策的衔接过渡等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严格执行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严禁在新旧政策过渡过程中突击提拔干部、违规扩充行政编制、违规进人和擅自提高福利待遇等。公务员主管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人事执法,建立执法监督新机制

大力推进人事行政复议制度。人事行政复议制度是对人事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救济的重要手段,对行政相对人认为人事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合理的,人事部门要依法进行行政复议。认真审理人事行政相对人对考试录用、人事代理制度、人才交流服务许可、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授予等管理行为不服的案件,依

法、及时、公正地纠正违法或不当的具体人事管理行为,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人事权益。目前,人事部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要求,结合人事部门的实际情况,草拟了《人事部行政复议办法》,对就人事部受理行政复议的范围、受理机构、程序、时限等作了规定。各地人事部门也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本职权范围的行政复议规定。

实行人事执法责任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总结推广近年来一些地方人事部门实行人事执法责任制的经验,规范做法,加强管理,逐步实现人事执法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通过建立执法责任制,以领导责任为核心,把人事执法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执法岗位、执法人员,明确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力求在解决执法不力、放弃规定职责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加强人事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法治意识,切实依照程序办事,维护人事当事人的权益,维护人事工作的秩序。

健全和完善人事法治监督。充分履行职能,强化自身监督。各级人事部门,要积极有效地行使人事计划调控权、审批权、审核权、检查权和处罚权等职权,积极主动地调查和处理人事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筹划和实施一到两次深入的、普遍的人事执法大检查。检查的重点是违规进入、违规转干、违规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档案管理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等。对经过查证的违法违纪的人事管理行为,根据不同情况,依法宣布无效、撤消其决定、责令其重新办理或者补办有关手续。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强化上级人事部门对下级人事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对其他部门人事工作的监督。建立监督制度。完善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及时查处和纠正行政机关内部侵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人事部门要继续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接受同级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接受监察部门等专门机关的监督。完善人事工作监督员制度,进一步交流经验,完善制度,明确监督员的职责,扩大监督的范围。增强监督员的代表性,有效发挥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重点行政行为的政务公开制度,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办理,增强公务的透时度,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人事执法检查工作新机制。一是制定执法检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促进人事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专项和综合执法检查相结合制度。对重点和热点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权力的合法行使;三是增强人事督察功能,加强对执法检查结果的应用;四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建立以兼职为主的人事执法员制度,制定人事执法员选拔条件,整合各地执法员力量,形成人事执法主体。同时,广泛吸收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人士参加,并及时将执法情况进行绩效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执法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建立人事行政公开制度,加强事前监督。一是实行人事行政管理公示制。各级人事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开明示自己的职责范围、行政内容、行政标准、程序、时限和违法惩戒方式等内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公正合理地实现行政职能;二是建立通畅的多边沟通机制。适时推行听证制度,促进人事行政行为公开化进程,加强同公民的沟通与对话,增强公民对人事行政行为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制定政务信息公知制度。对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人事政策信息,如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政策实施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要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实施有效监督;四是开拓对违反人事行政公开制度行为的投诉及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途径。

建立人事行政救济制度,确保人事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人事部门与公民、法人之间形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由于行政执行结果与执行者个人因素密切相关,人事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呈现出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因此,要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必须通过行政救济手段来实现。加强自身监督机制,完善申诉、控告制度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立和实施人事行政复议制度。

形成稳固的社会监督渠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手段,提供有效的社会监督途径,鼓励个人、社会组织特别是新闻媒体对人事行政行为的监督,提高参与的广泛程度,增强全民人事法治观念,促进人事执法的改进和完善。

五、加强法治工作人员自身建设,把人事法治提高到新的水平

建设高素质的人事法治队伍是推动人事法治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事法治的新要求,人事法治队伍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建立法治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制度,提高法治队伍立法和执法水平,优化法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创新观念,提高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决策作出合理变通和修正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总之,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从事法治工作的同志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给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在制定法规和起草文件时,严格按法律程序和行文习惯,提供翔实的法规引文材料,以法为据,严格遵循公文办理办法,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切实贯彻依法行政的精神。

人事部门的领导应鼓励和支持法治工作人员的工作,在立法、执法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及时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人事法治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与一般行政工作相比,更注重办理程序,更强调规范化和制度化,人事部门的领导要认识和把握这一特点,支持法治工作人员“严把细抠”的工作要求,支持他们对各业务部门法治工作的协调和综合管理,注意听取他们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人事法治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人事厅局党组织的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的思想,把本职工作纳入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不断开拓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人事法治工作队伍,促进人事法治工作的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人事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前提,是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有悠久的人事管理历史渊源,又有在借鉴发达国家人事管理先进成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新实践和新成就。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与世界先进管理理念接轨的形势下,加强人事管理法治化建设,任重道远,势在必行,前景广阔。通过人事管理法治化建设,促进人事管理部门高效化、人事管理效益最大化、人事管理方法科学化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梁星华

我国法治化研究论文 篇3: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研究

摘 要:国外高等教育有分权制、集权式以及分权与集权混合模式等管理体制,给大学以自主权是其共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探索期、确立期、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期以及高校内部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期,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与不足。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之路上,要建立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化,应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解决教育分权、内部管理体制、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高效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121

一、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梳理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们发现,无论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三种类型代表的美国、法国与德国,抑或是英国、意大利,均呈现不同特点,也有其共性。

(一)美国的分权制

美國作为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呈现出地方统管、大学自主、社会监督的格局,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行使决策、立法、财政拨款、评估、监督等职能,聘任教授、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与调整、财政支出、经费筹措等由学校自主决定。

1.政府的管理职能。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高校的权利,而是通过立法、拨款对高等教育管理宏观调控;州政府通过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和财政资助补贴和预算、对高校创办和学位的批准授予等方式,实现对地方高校的管理和控制。

2.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美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相对独立的校董事会,二是校长负责制,三是教师参加管理(评议会)。其中,美国董事会机构独立,权限比较大,体制成熟,具有裁决学校一切事务的权力;校长多由董事会任命,作为董事会的首席执行官,校长负责学校的各项事务,并向董事会报告,如加强学校与各界的联系,为学校筹资,招聘优秀的教职工等;学校规章制度与学术政策的制定、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属于评议会,如课程计划,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录取标准,确定与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聘任或晋升有关的人事政策。

(二)法国的集权式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直是中央集权式,自拿破仑时代,法国大学被置于国家严格控制之下。现在管理体制上作了一些改革,主要是加强立法监督、资金支持上扩大大学自主权。1968年《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法》突出了大学在管理、教学、财务等方面上的自主权。

1.外部管理集权。法国高校的许多事务都由政府管理,甚至如课程教学计划等都由全国统一控制,体现其中央集权管理高校的特点。

2.内部事务的管理。法国大学委员会是内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成员由学院院长教授代表、研究所所长和其他外部人员组成, 并由教育部任命的校长主持工作,校长是政府的代表。大学委员会下还有若干专门化的委员会,对专业事提出处理意见。

(三)德国的集权与分权混合模式

联邦政府有高校入学、结业、大学生学习资助等专项权力,同时强化校长管理权、引入高校董事会制度。

德国的冯洪堡在1810年创立了柏林大学,并为大学制定了“学习自由、研究自由、教学自由”的原则。学习自由、研究自由、教学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德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格局。德国高校实行校长责任制,校长为最高领导人;高校内部分别建立有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专门的决策机构,负责高校内部事务决策,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等,大学的管理权向学术型倾斜,显示“教授治校”的特点。

受联邦国家制度和学术自由的传统影响,德国高等教育曾以“国家官僚—教授”管理模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样板。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模式受到诟病,德国对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财政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四)英国模式

英国采取政府宏观引导、高校自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资金支持等手段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内部实行委员会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管理由校长领导下的行政体系来执行。英国主张政府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避免做得过多以至于妨碍高校的自主经营,教育部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具体细则由教育部组建的各个独立的机构制定、落实。高校内部推行委员会决策、校长负责的内部管理体制。

(五)意大利模式

作为现代大学发源地的意大利,将“艺术和科学是自由的,与此相对应的教育也是自由的”写入其宪法,意大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给大学充分的自主权为其显著特点。意大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以大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主权为显著特点,实施教学自治、国际学生流动、教育体制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教育体制的灵活性。意大利以教育、大学和研究部、全国大学委员会、意大利大学校长委员会、全国大学生委员会、全国大学评价委员会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协调机构,其大学自主权的特征极为突出。

综上,美国、德国、法国是当前世界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三种类型的代表,英国、意大利的高等教育体制也具有明显的特征与优势,可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围绕着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给大学自主权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改革,这些研究与实践给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

1.探索期(建国初期—1977年)。从高等教育管理中央集权管理、高校内部校长负责制到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高校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建构完成。(1)宏观层面。建国初期,我国仿照苏联模式调整全国高校的院系,高校由国家举办、分属中央各部委和地方管理的“条块体系”基本形成。(2)微观层面。从建国初期校长负责高校全部工作的校长负责制,经历1956年的由校长主持、集体领导的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强调党的领导核心,实行党对高校的统一领导以及“文革”期间的高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到1978年以后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并逐渐在部分高校试行校长负责制。在校院系管理层级上,从建国初期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到20世纪中期以后规模较大的高校开始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逐渐下放人、财、物、事等权力给学院, 学院成为介于校、系之间的办学实体,系成为高校的基层职能机构。高校内设机构及人事制度上,行政系统设有教务、科研、人事、财务等职能机构,党委系统设置了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各类群团组织也相应成立。

2.确立期(1978年—1998年)。《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高校具有法人资格,享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1)宏观层面:“条块分割”体制。在“文革”之后,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1978年2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开始着手调整高校领导体制,除了全国重点高校和少数院校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直接领导外,其余大多院校则由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双重领导,且以部委为主;面向各省、市、自治区的重点高校,原则上由各省、市、自治区领导,有关部委给予支持。1979年9月,中央颁发《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高校领导管理体制。1985年5月,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198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国家教委等部委、省级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及高校自身的管理权限做了具体規定。(2)微观层面:校长负责制。自1989年以后,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到1998年《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3.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期(1998年—2009年)。1993年2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助推器。此后,我国逐步步入以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期,为此,我国出台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等法规,修订了《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职责。

4.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区(2010年至今)。在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入了深化区,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进入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区。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着手理顺校院系关系、精简内设机构和管理人员、试点教育职员制度、推行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制度、后勤社会化制度等。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梳理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之经验梳理。如前所述,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与多样化,逐渐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但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不足,在高校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桎梏。

2.厘清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之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在依法治校上存在不足,法律体系不完备、立法相对滞后;政府对高校放权与分权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或监督不到位,或对高校自主权过多束缚;高校评估机制不健全,采用千篇一律的评估条款,忽略了高校的不同类型,忽略了高校之间的不同特点;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中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错位的现象,高校的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更像国家行政机构,而不是教学科研单位;教育资源投资渠道单一,缺乏社会与个人的参与。

三、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立法体系化及制度设计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治之路,高等教育的立法要体系化、健全化。《高等教育法》是一部总法、上位法,高等教育立法应当在《高等教育法》的统领下,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评审、质量等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重大的几个方面做好立法,要制定大学治理规则、大学教育监管规则、社会参与规则、高校内部治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化,用立法引导、推进、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制度设计

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当考虑以下政府与高校之间教育权力的分配、高校内部管理权的配置等制度内容,保障高校的健康运行与发展。

1.教育分权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中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在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处理好党的坚强领导与高校行政权的关系。要改变政府对高校包管过多、统得过严的现状,将高等教育管理权归属高校,让作为法人的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的实际管理者。

2.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的管理要立足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外延,高校内部管理应当“去行政化”,以彰显高校自身的内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要完善“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咨询”的管理体制,由党委把握办学方向、发展战略、办学模式、改革思路等关系全面的大局,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队伍对人、财、物、事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指挥与协调,学术委员会行使高校的学术权力;应当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充分体现现代大学的创造性、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和独立性;在高校切实实行人员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以业绩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优化高校师资队伍。

3.高校投资渠道多元化制。高等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鉴于此,应该改变由政府投资的单一化投资渠道,探索高等院校投资渠道多元化的路径。除了民办高校外,在国办高校中也可以尝试社会投资渠道,让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注入更多的资源保障。

4.健全高校监督制约机制。监督是任何法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高等教育具有公益属性,具有公共物品性,基于此,对高校的管理必须给以监督。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如校务公开、教代会制度,也包括外部监督,如教育、财政等行政部门的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让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综上所述,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不同,也有共性。无论是分权型,还是集权型,抑或是分权与集权结合型,乃至其他管理模式,给高校以更多的自主权是世界发达国家高校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高校管理体制也要步入法制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欣.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5(6).

[2] 陈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回顾、反思与建议[J].长春大学学报,2017(2).

[3] 张苹苹,刘沐洁.美德法三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教育,2013(23).

[4] 杨天平,邓静芬.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1(5).

作者:王金兰 梅媛

上一篇:火电厂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水电厂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