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法治探讨论文

2022-04-19

摘要: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教师在“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教学中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进行思政资源挖掘,既能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又能促进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的了解,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问题法治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环境问题法治探讨论文 篇1:

浅谈我国环境法制建设问题

摘要: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法制 建设

0 引言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正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1.1 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1.1.1 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1.1.2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1.2 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1.2.1 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快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2.2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1.2.3 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2 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解决坏境问题,笔者认为加大环境法制建设力度是关键。笔者拟就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

2.1 转变立法观念

切实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是地方立法的依据,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

2.2 改进执法与司法手段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2.4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这里,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

总之,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而泱泱大国,法治先行,时代赋予我们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法》.肖国兴,肖乾刚.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作者:左腾羿

环境问题法治探讨论文 篇2:

思政教育与高校“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的融合摭探

摘 要: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教师在“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教学中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进行思政资源挖掘,既能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又能促进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的了解,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生态文明思想;协同育人

“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作为资源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全景式呈现的一门课程,它能够让学生对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的了解更为直观和真实,而不是仅仅学习环境或资源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该课程的开设,与当前着重倡导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其中一条最为重要的联系纽带。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与资源。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生态破坏严重,多是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了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的结果。在我国,为了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迫切需要全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环境观念的树立。

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这一课程,除了可以让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学习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可以让其接地气地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资源环境问题,促使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贯彻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结合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的特点,探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使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成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重要一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二、高校“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加之个别西方国家的恶意鼓动,一些意识形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作为承担着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是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各门专业课程都挖掘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在于覆盖面广、持续性强,能够使大学生对思想意识形态有更深刻的认知,实现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2.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符合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一是能满足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当前国家出台的各项资源环境政策,涉及的领域较广,青年学生只是了解政策的大体内容,对其实施的根本原因、目标等并不了解,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相关政治信息。虽然现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很方便,但是因其信息量大、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学生很难从庞杂的信息中检索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而且很可能会被误导。而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减少所接触信息的相互矛盾之处,获得广泛、一致的信息,最终形成正确的判断。二是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分章节讲述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环境法治与伦理问题、清洁生产问题等。这些内容可以说较为全面,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而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使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的课程体系更为优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况相融合,可以使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去分析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成长为契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生态文明思想运用于“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开设于资源与环境专业,也可以作为公选课在全校开设,主要讲述人类、环境与生态系统。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着力于在课程篇章中挖掘思政资源,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1.生态系统退化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论

生态系统退化是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的开篇引领章节,分别介绍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包括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命共同体的含义,反过来也能以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认识和反思当前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因此,我们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

2.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我国在粗放型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废污染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或具体生产过程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并能够对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经济与社会成本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思政融入点方面,将课程知识与“两山”理论、“双碳”目标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硬道理。

3.全球环境问题

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的全球环境问题章节,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污染、臭氧层损耗等内容,这些都是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焦点。在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思政切入点上,教师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的思想观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及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政治责任

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与理论指导,以及上下一心的中央到地方统一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才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历史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强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是其关键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5.环境法治

环境立法主要是基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强化国家环境管理职能的需要。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中的环境法治章节设计了环境法体系与实施、环境法律责任、行政管理手段等内容,讲述了我国现阶段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这部分内容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相融合,阐述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环境立法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彰显了我国环境治理保护的决心,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区别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治污程序,加快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整合不够。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但是在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中大量思政元素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而且由于之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思想传播,没有针对性地挖掘整合这些思政资源,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即使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具体思政内容时教师会进行一定的价值引领,但这种自发的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衔接性也较弱。

(2)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主要考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情况,以及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情况等,目的是解决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是新命题,目前尚处于探索过程,因此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尚没有形成定论,还处于初级试点阶段。当前的教学激励机制主要是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申报立项,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这种激励方式比较单一,受益面较小,功利性较强,很难激励教师进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知识的深度融合。因此,高校需继续创新和完善覆盖面广、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2.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科学挖掘凝练,实现内容协同。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与筛选原则应是兼具政治性和学习性、价值性和知识性。专业课课程体系比较严谨,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和切入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流畅过渡,不能生拉硬套,更不能为了迎合思政教育需要而跑题离题。因此,教师需要对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深入的了解,并能进行科学分工,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再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制定具体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具体到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上,教师需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将其精髓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课程思政渠道和内容要广。视觉和听觉记忆是基本的记忆形式,也是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料,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翻转课堂式教学,让课堂讲授与视频教学齐头并进,强化学生的记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课程思政的内容要广,因为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教育、艺术、哲学等众多内容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课程可以通过课程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与专业课融合得越密切,越有说服力。

(3)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协同。一是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场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通过“传帮带”等形式,促进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互帮互学。二是建立相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比如,资源与环境专业可以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与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等相近专业课程学习互助组,组建课程思政学习组,使教师们在凝练整合思政资源时有效分工、科学合作,防止出现专业课程相近导致的思政资源使用高度重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融合。

参考文献:

[1]生态环境部党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領美丽中国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N].人民日报,2020-08-14.

[2]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3]王學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4]罗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

[5]齐砚奎.全课程育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1).

[6]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9(08).

[7]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n Ting, Bian Xuez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cour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作者:孙婷 卞学字

环境问题法治探讨论文 篇3:

环境治理路径的现代系统论与系统方法检视

[摘要]环境问题由经济、法律、人伦、历史、技术等复合原因形成,如若对环境法的研究单纯依托某一方面较为狭隘,无法全面涵盖环境现象。通过对比分析经典系统论(老三论)与现代系统论(新三论),引荐系统论历史沿革过程中各类方法剖析环境法目前的研究路径不失为一种全新且较为科学的尝试。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方法;环境法;研究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229

1 系统论的历史沿革

1.1 适用性上的不同

以贝塔朗菲为代表的经典系统论学者认为,“系统”通常体现的是由各种不同学科处理的各种各样实体所共有的非常一般的特征。他进一步主张人类社会是以个体的成就为基础的,所以系统方法不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如若把系统论的整体规律应用于社会,“社会就要毁灭”,“就必定自判死刑”[1]。

现代系统论则认为,系统作为物质世界及其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思维的普遍联系方式范畴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即它不仅适用于研究自然界,而且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此外,个体也并不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唯一层次,包括阶层、阶级、民族在内的群体才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层次;社会的发展也主要受着群体活动规律的制约,并主要以群体的活动成果为基础。

1.2 阐述系统的发展机制不同

经典系统论在阐述系统存在和生长机制时,主要采用的是分析的方法,而缺少系统综合。贝塔朗菲曾指出:“系统的生长与要素现有的数目成正比例。”但他并未指出要素的质在系统生长中的作用。此外,对于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环境等因素在系统整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也未能加以综合的说明。

而现代系统论则更注重对系统发展变化总体机制和规律的探讨,认为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总体机制是:最终通过整体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来,而整体的发展变化则是要素、层次、结构、功能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系统论与当下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契合度较高的,这也是本文欲采用现代系统论检视环境法研究路径的原因之所在。

2 环境法研究路径评述

对于有效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社会各界意见不一。主要有经济学、伦理学、法学、技术学等阵营。大部分经济学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的负外部性和环境公共资源属性等导致的搭便车倾向[2],任何人都有为了个人经济理性最大化而牺牲掉公共利益的倾向。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应从经济角度入手,提倡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与有效率的利用。以科斯为代表的法经济学者倡导建立环境与资源产权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并进一步运用物权制度加以细化,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3]

伦理学家认为,引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4],对身边的非人类如动植物、微生物等没有像对待自己一样关心它们,所以会为了私益最大化而对自然做出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要求“修正人类中心主义”或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整体主义”等[5]。因此,涌现了一批环境法学者提出诸如“环境正义”[6]“自然权利”“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法调整关系双重说[7]等概念,进一步主张将上述概念引入现有法律体系中。

持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环境法学者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环境法现有保护程度不高[8],现有法律体系缺乏有效的环境治理条款。推崇工程技术学治理环境的学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个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现如今之所以会如此严重,关键在于未开发有效的清洁能源、污染治理设备、科学监测技术等。

3 现代系统论、系统方法对环境法研究路径的检视

3.1 系统的整体性方法

从整体性方法而言,我们理应正确地处理整体与要素、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不能只局限于局部效果或利益。反映到之前讨论到的环境问题根源,我们不应只从单一的角度看到问题,否则会顾此失彼。例如,用经济视角分析环境问题,首先固有的弊端便是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假设和假想模型的基础上,因此,其制度设计针对环境污染、致害过程中人的经济理性的无限放大本身就不合理,事实也证明目前良好有效的政策也绝非都是经济政策。其次,单纯依托伦理学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就会陷入道德万能论的悖论,仅依托以善的一切观念灌输社会群众的实际效果不言而喻。在当今强调法治的社会,确实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为新兴的法学部门在一定程度对环境与资源的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但中国法学研究本身的起步晚、法律制定成本高昂等固有弊端导致了单纯依托法律来解决环境问题较为缓慢、不切实际。而工程技术学应对环境问题以纯技术至尚的追求在当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显得较为单薄。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未曾全部解决,发展中国家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通过系统整体性方法检视现行各学科对于环境问题本质的剖析,不难发现唯有综合吸纳众多学科,才会对环境问题本源的探讨有所突破,并促进后续环境问题的解决。

3.2 系统的最优化方法

系统的最优化方法是在整体性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有特色的系统方法。最优化方法是系统方法的目的,因为一个系统可以实现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必有一个路径它的实现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效果,使系统达到最佳的功能。将该方法运用于环境问题的领域,即在前述综合吸纳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经济学、伦理学、法学、技术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对比分析根据相关学科制定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而筛选出较为有效的环境问题解决途径。就目前现状而言,以环境经济政策为主导、技术为辅的制度更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在未来几十年后,法学的强制性保护政策更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最终引入较为深入的伦理宣传,把人类中心主义牵引至非人类中心主义、整体主义。当然,系统的最优方法并不意味着排斥系统的整体主义方法,我们只是侧重整体中的某一部分,其他部分仍需兼顾。

3.3 系统的模型化方法

系统的模型化方法系统模型是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提供关于该系统的知识。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和抽象,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系统模型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系统模型化方法运用到环境问题领域,主要可以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合适的模型,使得经济、伦理、法律、工程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互相制约、互相弥补不足的作用。②关于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各项环境制度运行的效率可以通过推理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混合法和类似法等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黄少华.评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刘启君.新古典寻租理论“资源浪费说”评析[J].理论月刊,2005(10).

[3]魏圣香,王慧.美国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得失及其镜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李培超.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1(6).

[5]腾海键.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及其生态环境学意义[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

[6]朱力,龙永红.中国环境问题的凸显与调控[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兼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2001(4).

[8]史玉成.环境利益、环境权利与环境权力的分层建构——基于法益分析方法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3(5).

作者:杨昀

上一篇:国家海洋权益研究论文下一篇:形势前瞻网络舆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