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2024-04-21

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通用5篇)

篇1: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最新海南省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规定

第一条 为保护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使气象台站获得准确的气象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义务,禁止任何危害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三条 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区域气象自动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和太阳辐射观测站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作物、树木等障碍物和其他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气象观测场围栏应当保持一定距离,具体保护要求和保护范围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四条 高空气象探测站四周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5°,在高空气象探测站盛行风的下风方向120°范围内,不得大于2°。

在探测气球施放场地半径50米范围内,不得有架空电线、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其他建筑物和火源与氢气房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

第五条 天气雷达站主要探测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0.5°,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0.5°;其他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1°,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1°,且总的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5°。天气雷达站四周不得有对雷达接收产生干扰的干扰源。

第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配备气象设施,设置必要的保护装置,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气象设施附近显著位置设立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保护标志。

第七条 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本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指标应当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抄送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房建设、无线电管理等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审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相关项目时,应当将是否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纳入审查内容。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申请规划许可时,规划部门应当书面征求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对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干扰源等,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商有关部门提出治理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在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国家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经国家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或者未落实补救措施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开工建设。

在单独设立的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第十条 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气象台站。

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者城市(镇)总体规划变化,确需迁移气象台站的,建设单位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由省气象主管机构组织专家对拟迁新址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估,符合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在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按照先建站后迁移的原则进行迁移。

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本省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1年的对比观测。

迁移的气象台站经批准、决定迁移的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后,方可改变旧址用途。

第十二条 单独设立的无人值守的气象设施,市、县、自治县气象主管机构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负责保护,并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违反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保护标志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相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气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4月1日起施行。1991年12月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海南省气象台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同时废止。

篇2:基层气象台站防雷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气象台站,防雷,对策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气象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目前很多气象台站都使用了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比如: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象台站的发展, 并且也保证了基层气象台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雷电是指自然环境中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多产生于对流发展较为旺盛的积雨云中, 所以在发生雷电现象时, 经常伴阵风或者暴雨等恶劣天气情况, 这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虽然气象台站不同程度地安装了防雷设施, 但是由于雷电的形式比较多, 防雷设施难免会存在着漏洞。

1 雷电和气象台站综述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是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在发生雷电现象的时候, 一般都会伴有强烈的阵风以及暴雨, 有的时候甚至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雷电的产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人受到电击的瞬间电流会迅速通过人体, 严重的话会导致被击者呼吸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每年遭受到雷电袭击的人有很多, 大部分的受害者是在户外受到袭击的, 并且在树下避雨遭到雷击死亡的人数最多[1]。但是雷电也有优点, 例如雷电能够制造化肥, 促进生物的生长, 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 并且雷电还有巨大的能量, 但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对雷电能量加以利用。气象台站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内, 按照统一的仪器设备和规范对天气进行观测, 向人们预报天气情况, 提醒人们注意出行安全。气象台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拥有的微电子设备越来越多, 由于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低, 工作效率高, 雷电和电磁干扰脉冲对设备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所以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就应该充分的重视防雷设施的建设[2]。

2 基层气象台站防雷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气象仪器设备并未标出绝缘耐冲击电压, 但目前大多数的基层台站的预报值班室, 以及地面测报值班室都是在同一栋楼, 并且大部分的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特殊的保护, 目前虽然各基层单位领导对于防雷工作予以重视, 在单位的建筑物顶上安装了避雷针等直击雷保护装置, 但是由于缺乏关于综合防雷技术方面的理念, 在防雷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 甚至出现雷电损坏气象仪器设备这样的事件发生[3]。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基层气象台站存在的防雷问题。

(1) 电源线路架空, 并且直接通往气象业务办公大楼。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很多城市或者县城的低压供电线路以及信息线路仍是架空布设, 并且将这些线路引进气象办公楼, 经过的距离相对比较长, 如果碰到雷电天气, 架空导线上会感应到大量的瞬态过电压, 并沿着导线向两边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虽然电压有所减少, 但还是有感应过电压传输到进户端。这对气象仪器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 必须要加以设防[4]。

(2) 楼内电源线和信息线呈现距离平行敷设。由于硅整流、可控硅整流设备被广泛的应用, 以及各种非线性负荷的逐渐增加, 直接导致了较多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中, 如果电源线和通信线安装在同一个线槽内, 或者是近距离的平行敷设[5], 不仅会产生电容耦合还会产生谐波电流发生电磁感应, 还会影响到通信线路中信号的正常传输。

(3) 仪器设备过于靠近外墙柱安置[6]。雷电天气里, 如果雷电直接击中气象台站大楼的接闪器, 那么雷电就会沿着接闪器, 直接通往楼柱钢筋以及地梁向大地泄放, 并在这些物质上产生较高的电位, 尤其是房间的外墙柱电位更高, 那么如果仪器设备挨着外墙柱安装, 在发生雷电的时候, 就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是引起火灾。

(4) 计算机房没有采取专门的金属屏蔽措施。由于气象台站的计算机房间没有采取专门的金属屏蔽措施, 在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屋顶上的防雷接收器的时候, 建筑物内的计算机还是会受到不同层度的损坏, 给基层气象台站的计算机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

3 基层气象台站防雷对策探讨

众所周知, 在基层气象台站的各个环节容易发生雷击事件, 并且直接影响到气象台站的工作,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基层气象台站应该要遵循综合治理、系统防护以及全方位的原则, 对相关设备和线路进行统筹设计, 精心施工并明确相关的标准, 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目前各基层气象台站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拥有了大量的电子设备,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气象台站带来了威胁, 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雷, 以保证基层气象台站的安全就成为目前气象台站所关心的问题。

(1) 注意对办公楼以及卫星天线的保护。在建设气象台站办公楼的时候, 一定要从建设规划开始, 全面考虑防雷系统, 要保证防雷工程和基建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并且同时对其进行验收, 在楼顶安装的避雷针、引下线等装置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如果焊接圆钢塔的时候, 要进行双面焊, 并且焊口的长度不应小于粗焊接直径的6倍。此外卫星天线应该在建筑物防雷装置保护的范围之内, 天线底座就近和楼顶防雷装置搭接焊接要在两处以上, 并设立专门的避雷针保护[7]。还需要改变气象台站楼的电源线路, 以保证电源线路在受到雷击的时候不会电流量能够消除, 我们可以在电线路到气象业务大楼之间的最后一根电线杆的位置, 用电缆代替引入大楼的电线, 并埋地引入到大楼总配电柜处。

(2) 防止信息传输线引入雷电浪涌过电压电流。为减少信息传输线路架空引入, 遭受到雷电浪涌过电压的侵害, 我们应该将当地的电信局以及气象大楼机房程控交换机之间的通讯电缆换成光缆, 没有金属加强芯的光缆就能够有效地阻止雷电浪涌过电压电流的侵入, 这是能够获得较好防雷效果的方法。还可以将通信电缆套钢管埋入地下, 但是要保证埋地的长度至少在15米以上, 还要保证钢管两端接地, 并在通信电缆引入端线路上安装信号浪涌保护器。全面保证气象台站相关设备的安全。

(3) 防止雷电高电位反击的方法。合理的防止雷电高电位的反击, 就需要控制金属设备之间, 甚至是设备和墙体柱钢筋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控制设备产生电位差的方法, 就是做好等电位连接以及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并且保证每个仪器设备之间能够有效的绝缘, 金属机架上的多台设备应该连接到机架上, 再将机架可靠连接到接地端子上, 以保证相关设备在受到雷击之后, 能够有效的防止雷电高电位反击。

此外为了防止雷击气象大楼避雷装置, 损坏计算机等网络设备情况的发生, 在全面考虑经济实用并且可靠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材料为镀锌钢网格进行屏蔽, 这样就需要在计算机以及设备房间的四周墙壁敷设网格, 网格的四个角和柱内钢筋进行焊接, 形成一个安全笼, 以减弱雷电电磁脉冲辐射的作用。为了控制电源线和信息传输线路两者互相干扰, 可以适当的增加两者之间的距离, 如果电源线和信息线路是平行敷设的, 那么就要保持两者的距离至少在15厘米以上, 要注意不要让电源线和信息线路敷设在同一个线槽内。

4 结语

雷电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自然现象, 每年有很多的人因为受到雷击死亡, 因此, 必须要加大对雷电的研究, 及时地提醒广大人民注意雷电, 那么这就加强了基层气象台站的任务, 基层气象台站在进行气象研究之前必须要保证气象台站的防雷。对基层气象台站进行防雷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 在进行设计之前应该全方位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防雷工作, 并且由于基层气象台站的防雷问题比较多, 就必须要做好防雷工作, 以减轻或者避免雷电带来的损失, 同时给人民提供一个可靠的天气预报, 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玥, 胡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J].广东科技, 2014 (2) .

[2]张晓洁, 龚志东, 刘方.智能化小区门禁系统防雷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2) .

[3]刘荣美, 汪友华, 张岩.建筑结构中雷电流和磁场分布特性的频域有限元方法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 2013 (S2) .

[4]罗晓民, 刘启明.706电视发射台防雷设计与改造[J].科技信息, 2010 (23) .

[5]张占伟.浅谈自动化及仪表控制系统雷电防护问题[J].科技资讯, 2011 (20) .

[6]旦巴欧珠.信息网络系统雷电防护技术探讨[J].西藏科技, 2010 (5) .

篇3: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关键词:广西忻城;气象台站;气象探测;环境;分析

一、浅析广西忻城县气象局气象探测现状

所谓的气象探测环境是指消除各种干扰因素对气象探测造成的影响,同时保证气象探测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而构成的最小环境空间。广西忻城县气象局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气象探测环境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在进行基础气象台站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中严格执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对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避免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遮挡,影响气象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从整体上分析,广西忻城县气象局在气象探测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十分优良的成果,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气象探测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目前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1政府方面分析。广西忻城县气象局在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难,单纯依靠气象部门自身的法律法规很难保证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各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发展作为各地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使得政府部门对探测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有限,从而影响了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为了提高政府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力度,广西忻城县政府和气象局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以协调之间的工作职能,保证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忻城县政府将气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了各部门加强联动的工作机制,以保障气象局在违法超高建筑立项审批、执法等工作方面的顺利开展。其次忻城县气象局应当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动,同时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以最大限度的争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及资金的支持。最后广西忻城县气象局应当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同时还应当加大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认识,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2执法方面分析。最近几年,随着广西忻城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中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而这时气象部门的干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有些部门、企业等对气象部门的干预置之不理,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难度,而这时气象局不得不向政府等部门寻求政策支持,以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种解决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破坏行为。通过对相关破坏行为的研究及分析,忻城县政府和气象部门制定相关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避免破坏保护气象探测环境行为的发生。首先忻城县政府构建了气象执法机构部门,同时对参与气象执法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开展气象执法资格登记考试,以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其次忻城县气象局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了保护探测环境的有效机制,加强强制性国家标准《OB 31221-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等的备案工作,以保证执法的合法合理性;最后忻城县政府加强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忻城县形成了良好的气象执法氛围。

2.3迁站方面分析。广西忻城县保护气象探测环境迁站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以建设经费不足和建设用地等问题比较突出,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忻城县气象局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忻城县气象局为了缓解经费紧张这一问题,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同时配合县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与第三方开发公司之间进行协调沟通合作,以降低地区政府的财政压力。另外为了解决建设用地问题,忻城县气象局和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如以政府为主,联合地方住建部门、国土部门以及发改委等进行协调沟通,以确保用地建设问题得以切实解决,进而推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气象台迁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建议

一股情况下,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开展单纯依靠各地方气象局很难完成,而通过对广西忻城县政府及气象局等部门的做法分析可知,建立以政府为主、其他部门协调合作的联动机制才是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保护气象探测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的制度,尤其在资金方面应当给予气象部门一定的支持,以保障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其次各地区气象部门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一旦有问题发生应当立即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特别是在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时,气象局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经济发展和保护气象探测之间进行平衡,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其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各地区应积极将气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其他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的制度,为保护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以有效推动地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顺利完成。从整体上分析,广西忻城县气象局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基层气象台保护工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广西忻城县气象局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探测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工作开展中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气象探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了忻城县气象探测工作进一步发展。

篇4: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当前, 气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可靠、持续运行。要求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能够防止来自内部的破坏;保障气象信息的完整性、加密性和信息访问的不可否认。要求有信息加密措施, 对信息访问实行严格控制, 对访问权限进行身份认证;提供容灾、容错等风险保障;应用便捷。在确保安全等条件下尽量为网络应用提供方便, 实行全网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完备的安全管理体制。

相对安全保障体系的需求, 目前, 气象基层台站安全维护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气象科技专业力量相对薄弱;二是专业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维护人员缺少,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计算机气象网络的维护增加很大的压力, 阻碍了气象信息网络的顺利发展。气象基层台站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1) 易感染病毒; (2) 易遭黑客攻击、加挂木马; (3) 数据备份不及时; (4) 维护过程繁锁, 工作量大; (5) 维护不彻底, 随着维护次数越来越多, 系统也越来越不稳定; (6) 管理员对操作系统了解不全面, 开放了不必要的服务, 增加了安全隐患。

因此, 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今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在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的气象基层台站中, 这些工作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如何更好的完成这些工作?把握气象信息网络维护过程中一些关键、高效的技巧, 了解网络的薄弱环节, 对我们有很好的帮助。我们分别从管理、数据备份、网络的权限控制、防火墙控制策略、服务器安全配置策略、杀毒软件配置等几方面来看看维护方法和具体措施。

1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领域有一句至理名言:“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用户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模式的更新是网络安全管理中首要注意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 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第二, 制定安全操作流程, 有明确、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三, 责权明确, 加强安全审计, 详细记录网络各种访问行为, 进而从中发现非法的活动。

2 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措施

建立完善的业务数据备份, 首先是实时资料传输备份, 即除了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传输外, 还可以利用Internet通过指定服务器完成资料传输, 防止因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线路传输问题。其次是每天的实时数据先自动或手动备份到硬盘。对于自动站可以从监控软件里设置每小时、每天、每月备份到指定的目录, 这里最好是备份到硬盘 (本地或网络映射驱动器) 中。备份介质也可以采用U盘或光盘。重要的业务用机, 还需要准备好备份机。

3 网络的权限控制

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在Windows Vista以上版本的系统环境中, 我们可以利用高级安全防火墙功能自由定义各种各样的安全规则, 来确保网络控制的绝对安全。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NT中, 可以通过用户组和用户权限设置, 设定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 以及不同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此外, 还需关注共享文件夹权限的设定, 以避免黑客通过高级权限侵入系统。

4 防火墙控制策略

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 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气象基站网络中, 它往往是是位于气象内部网与Internet之间执行控制策略的系统, 并结合并利用VPN构成虚拟专网, 用来限制外部非法 (未经许可) 用户访问内部网络资源, 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 以阻挡外部网络的侵入, 防止偷窃或起破坏作用的恶意攻击。

5 服务器安全配置策略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下为客户提供某种服务的专用计算机。气象服务网络中, 通常有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服务器是整个网络信息、管理核心, 安全配置策略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安全的使用服务器。

5.1 所有的分区都格式化成NTFS格式, 保证对用户权限的控制。

给予administrators和system完全控制的权限, 将系统默认的everyone的完全控制权限删除, 根据不同用户再分别授予相应的权限。

5.2 将硬盘空间分成系统分区 (安装操作系统) , 网站分区 (运行虚拟

主机和客户网站, 后台数据库的分区) , 备份分区 (做数据与程序的备份存储用) 。

5.3 开启事件审核功能, 对用户登录, 策略改动以及程序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保证在系统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有案可查。

5.4 IIS服务时只安装WEB服务, 其余的FTP、SMTP、NNTP组件取消安装。

5.5 文件服务器采用Ser-U服务器程序, 升级到最新的版本, 禁止

匿名用户的登陆, 给每个用户分配了一个强健的密码, 并设定了只能访问其自身的目录。

5.6 操作系统安装好以后, 查找系统漏洞, 及时打好安全补丁, 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的可能性, 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5.7 禁用Guest帐号, 对系统管理员帐号进行重命名,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被攻击可能性。

6 杀毒软件配置

杀毒软件也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的一类软件。网络服务器上一般通过安全策略来进行管理, 不安装杀毒软件。气象部门其它的工作站机器一定要安装优秀的杀毒软件, 如金山毒霸、瑞星、卡巴斯基等, 并即时更新病毒库和扫描引擎。有些网络版杀毒软件对远程扫描、升级、远程客户端配置、拓扑结构分析都有良好的支持。

结束语:气象基层台站是整个气象网络建设的基础, 在其中的网络安全管理中, 严格按照以上措施执行, 可以达到气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需求, 随着网络的扩展、硬件、软件和技术的更新, 通过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加强自身的能力,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建设中大展身手, 取得更好的成绩。

摘要:近几年来, 湖南省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对网络建设、气象信息安全传输提出了很高的标准。相对安全保障体系的需求, 目前, 气象基层台站安全维护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管理、数据备份、网络的权限控制、防火墙控制策略、服务器安全配置策略、杀毒软件配置几方面的具体操作来讨论如何保障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气象信息网络,网络安全,防火墙,数据备份,权限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3号) [Z].

[2]王达.网管员必读———网络安全[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篇5:西南地区台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关键词:调频,民航,干扰

引言

近年来,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快速。山西省在建和已投入使用的民航机场已达7个 (太原、大同、长治、运城、吕梁、临汾、五台山) 。而现代化、网络化、高速化的交通体系对无线电有很强的依赖性, 并呈现用频数量增加、通信体制不断更新的特点。随着全省境内机场、航线的增加, 加强航空专用无线电频率保护工作日益重要, 并成为太原市管理处和监测站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保护, 是深入落实《关于建立保护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 (信部联无【2005】68号) 的具体要求, 也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调频广播引起的民航干扰问题屡有发生, 占全部民航干扰的60%以上。特别是2011年7月以来, 民航空管局山西分局多次向省无线电管理局递交干扰申诉报告, 称太原管区120.550MHz和132.4 MHz区调频率在太原-郑州、太原-北京、太原-西安及太原-银川等多条航线连续受到广播电台干扰, 严重影响太原管制区的正常运行, 同时对北京、郑州等相邻管区也产生影响, 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尽快查明干扰情况, 2011年8月25日, 山西省无线电管理局在运城市召开了8·25保护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工作会, 局领导做了重要指示, 要求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 制定工作预案, 组织精锐力量, 在辖区内全面展开排查工作, 并要求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广播电台的清理整顿, 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的干扰。根据8·25会议精神, 省无线电监测站立即成立工作组, 制定工作预案, 展开排查工作, 排查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重点摸查, 对省广电庙前山、云中山、霍山发射台、太原市广播电视局赵北坟发射台、古交红梁山、以及阳曲县、清徐县、娄繁县广播电视局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广播电视台站, 监测广播电视台站技术参数和落入民航专用频段的杂散辐射情况, 分析计算和民航重点频率的接收互调情况。二是固定监测, 监测太原市区调频广播频段占用情况, 逐一核实调频广播信号来源, 监测太原市区民航频段的占用情况, 逐一核实信号。三是高山监测, 在太原市和阳泉市交界区域的高山监测民航区调频率有无干扰。四是机场监测, 选择机场塔台对民航频段全面电磁环境测试。五是应急支援, 出现紧急干扰情况, 快速集结, 集中全部力量尽快排查。本文着重结合太原地区调频广播对民航台站的干扰进行分析。

1 具体情况

1.1 固定站监测

1) 87~108 m Hz调频广播频段:共监测到28个调频广播信号, 频段占用度25.7%。

2) 108-137 MHz民航专用频段

民航频段未监测到调频广播的杂散辐射, 由于A级站东山遥控站距离赵北坟发射台约3 km, 在部分频点上产生接收互调。

1.2 摸排情况

1) 太原广电赵北坟发射台

现有4套调频广播:太原人民广播电台91.2 m Hz、太原音乐广播102.6 m Hz、太原生活广播104.4 m Hz、太原交通广播107 m Hz。在民航频段未监测到杂散辐射。

2) 省广电228台

现有8套调频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89.3 m Hz、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97 m Hz、山西交通广播88 m Hz、山西新闻综合广播90.4 m Hz、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99 m Hz、山西文艺广播电台101.5 m Hz、山西人民广播电台94 m Hz、山西长城经济广播95.8 m Hz。

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97 m Hz, 发射功率10 k W, 出厂号03-01, 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制造厂, 设备性能老化, 带外杂散严重。在民航频段未监测到杂散辐射。

3) 各县广播电视局

阳曲县广播电视局未设置调频广播, 仅有一套数字电视;清徐县广播电视局未设置广播电视台;古交县广播电视局有1套调频广播 (频率:105.5 m Hz) , 4套开路电视;娄繁县广播电视局有1套调频广播 (频率:99.9 m Hz) 。

在民航频段未监测到杂散辐射, 古交市调频广播占用带宽、杂散辐射超标, 娄烦县调频广播杂散辐射超标。

1.3 机场电测

在连续两天的监测过程中, 机场电磁环境良好, 108-137 m Hz频段背景噪声小于-120 d Bm (RBW:1k Hz) , 民航主要工作频率113.1 m Hz、109.3 m Hz、110.9 m Hz、128.75 m Hz、130 m Hz、132.4 m Hz、121.5m Hz、118.25 m Hz、124.350 m Hz、121.8 m Hz除正常信号外, 未监测到干扰信号。

1.4 高山监测

在连续6小时的监测过程中, 120.55 m Hz、132.4m Hz区调频率背景噪声小于-120 d Bm (RBW:1k Hz) , 除民航正常通信信号外, 未监测到干扰信号。

2 测试数据分析

2.1 互调分析

1) 太原市广播局赵北坟发射台调频广播互调计算

两个广播电台产生的三阶一型互调计算 (三阶一型f0=2f1-f 2)

三个广播电台产生的三阶二型互调计算 (f0=f1+f2-f3)

2) 省广播局庙前山228台调频广播互调计算

两个广播电台产生的三阶一型互调计算 (三阶一型f0=2f1-f2)

三个广播电台产生的三阶二型互调计算 (f0=f1+f2-f3)

结论:经计算, 广播发射机的功率为10 k W, 若民航接收机的灵敏度为-107 d Bm, 互调抑制比为70 d B, 则激起接收机互调的信号电平至少为-30 d Bm。而调频广播在机场的强度小于-37 d Bm, 正常工作情况下, 不会激起武宿机场本场无线电台站互调。同时现有广播台站的互调频率也没有直接落入民航工作频率。

备注:10 k W发射台, 距离调频发射台小于10km时, 能够引起接收互调。

2.2 单部广播发射机产生的杂散发射或多部广播发射机产生的互调产物进入航空接收机产生干扰的保护距离公式:d=10[ (P-Sr-Es+R+74.8) /20]

d-保护距离km

P-广播电台各向同性有效辐射功率d Bw (36.7 d Bw)

Sr-广播杂散发射抑制比d B (65 d B)

Es-保护信号场强d Bμν/m (38 d Bμν/m)

R-干扰防护率d B

计算结果如下表:

结论:庙前山距离武宿机场的距离约为20 km, 赵北坟发射台距离太远武宿机场的距离约为10 km, 计算结果表明, 赵北坟发射台单部广播发射机产生的杂散发射或多部广播发射机产生的互调产物进入航空接收机且干扰信号和航空有用信号同频时, 会对民航接收机形成干扰。备注:发射机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3 调频广播信号到民航业务接收机的干扰电平计算

机场塔台测量广播信号电平小于-37 d Bm, 航空接收机输入端允许的最大广播信号电平为-10 d Bm, 小于允许值。

3 体会

1) 要对民航无线电干扰有足够的重视。

航空无线电干扰成因复杂、涉及区域广、排查难度大, 随时都可能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 对民航部门申诉的无线电干扰, 在符合要求的同时, 应立即向民航部门了解详细情况, 并着手排查。避免因排查不及时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 要善于分析、判断各类现象。

航空无线电专用频段与广播、电视频段相临, 且频段噪声大, 易受干扰。对发现的信号要善于分析、判断, 找出干扰信号产生的根本原因。衰减器和滤波器对分析互调信号有重要的作用。

3) 要加强对可能造成航空无线电干扰的台站的管理。

航空无线电干扰有干扰影响面大、监测监听困难等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 应对可能造成干扰的无线电台站进行实地排查, 逐一排除干扰隐患。

4) 要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无线电应急预案强调的是“应急”, 各单位不仅要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 还要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实施。要时刻确保人员、设备和车辆“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5) 由于省广电庙前山228台调频发射台达8套, 发射功率大, 电磁环境非常复杂, 距离机场较近, 极易造成干扰, 省广电严格按照核定功率发射, 并对杂散超标台站全面检修, 消除干扰隐患。

6) 省局应尽快对太原市辖区内手续不完善的广播电视台 (站) 按程序和有关规定重新核发电台执照。必要时应先进行技术论证, 经现场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核发执照。要求广播电台不得随意使用备机发射, 须向省无线电管理机关申报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 要及时总结和上报。

上一篇:进新公司的求职信下一篇:姚文辉《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