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首要属性上看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必须真实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都与现代西方文明颇具思想渊源,容易引发分歧和争议。我们有必要把这四个概念阐述清楚,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从而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性借鉴和内在性超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 篇1:

和“自由”牵手

【关键词】班主任;主题班会;自由与法治

【作者简介】陈瑜,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00)教师,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一、班会背景

“自由”从哲学层面上讲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从社会学层面上讲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由。“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词,如何使它融入学校教育,关键在于解决好“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融入如何接地气”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本质内涵,辩证地看待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目标

1.通过厘清“自由与法治”“自由与敬让”“自由与自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在学生心中播下“自由”的种子,让学生懂得自由是美好的、珍贵的、充满理性的,学会在生活中崇尚自由、珍惜自由、捍卫自由。

3.尝试哲学启蒙。

三、班会准备

1.关于“自由”的问卷调查。

2.相关课件。

3.板书磁贴。

四、班会过程

(一)画面导入

师:这堂班会课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探讨一个话题(师在黑板上贴磁贴:自由),是什么?

(生齐答:自由。)

师:说到自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

生1: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里去玩,我们就会自由自在地奔跑。

生2:我会想到几匹马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生3:我会想到一群鸟儿在蓝天中自由飞翔。

师:自由真是美好,让人充满了向往!我们再来看几个画面。(出示课件)这是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画中的古希腊先哲们都特别崇尚自由。这是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这是什么雕塑?(生齐答:自由女神像)那这位是?

生4:曼德拉。

師:你认识曼德拉啊,真不错,他是南非总统曼德拉,被称为“自由之父”,他为南非黑人的自由平等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师继续出示图片)这是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看着这些画面,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生1:自由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自由生活。

生2:我们现在的自由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生3:他们都很向往自由,哪怕用毕生的心血来追求。

师:是啊,从古希腊的先哲到今天的人民,都在追求自由,渴望自由,把自由看作和阳光、空气、水一样珍贵。那么,自由究竟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和自由牵手。

(出示完整标题课件,并将黑板标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先由“自由”想到的画面勾起学生对“自由”最直观的理解——它是美好的;再从几幅图片中解读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它是珍贵的。以此引出班会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初识自由

师:什么是自由呢?课前老师在咱们班上做了一份问卷调查,我梳理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基本上是持这样两个观点:

(课件出示:(1)自由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2)自由就是不受约束和限制,开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师:你赞同哪一个观点?为什么?

生1:我赞成第二个观点,因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很开心的。

生2:我赞成第一个观点,如果一直不对自己进行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的话,很多时候人就会变得肆无忌惮,还是有一定约束比较好。

生3:我也赞成第一个观点,我知道一句话叫作“学得好才能玩得好”,只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玩得很开心,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玩的时候也会有牵挂,这样玩得就不尽兴了。

师:大家各持己见,说得都挺有道理的。德国有一位大哲学家叫康德,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也像我们现在这样讨论什么叫“自由”。当时很多学生认为“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康德听了以后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你们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出示课件:“真正的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

师:同学们读一读,虽然有点儿绕,但是很有意思。可以说,理解了这句话,就能把握住“自由”的真谛,下面就让我们一步一步去走进“自由”的真谛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试图在和课堂情境极为相似的故事情境中引出主题班会的主要观点,康德的这句话虽然比较拗口,但这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接下来的活动开展。】

(三)明理导行

1.自由与法治——热爱生命,遵守法纪。

(课件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师:你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生齐读)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将“自由”和“法治”放在一起提出来呢?

生1:有自由就会有法治,仅有自由而没有法治,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2:有了法治,能让我们的自由更有保障。

师:同学们善于思考,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法治的约束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一首二战时期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10岁的女孩写的诗。

我想飞翔,可是能去哪儿,又能飞多高?

假如我也挂在枝头,既然树能开花,

为什么我就不能?

我不想就这样凋谢!

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悲伤的情感。

生2:追求自由的情感。

师:嗯,你们的感情非常细腻,体会到了这个小女孩内心的悲伤。她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渴望,正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自由没有受到有效的限制,才会出现毫无约束的法西斯纳粹,才会有那么多犹太人的生命被剥夺。因此,自由必须要和法治联系在一起。(贴磁条:自由与法治)法治就是对自由最大的保护,对生命最好的呵护。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公民的行为,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师:(课件出示《宪法》封面)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其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师:在《宪法》的基础上,我们国家还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生1:《婚姻法》

生2:《刑法》

生3:《未成年人保护法》

生4:《环境保护法》

……

师: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法律小达人啊!对于我们来说,法律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自由和生命。我们小学生也有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要遵守的规则,例如最近我们都在学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第八条就谈道:珍爱生命保安全。

(课件出示: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师:这里有两幅漫画,就是关于守则中提到的交通和毒品问题。你能读懂其中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吗?(课件出示漫画。)

生1:这两个成年人跨越栅栏,不通过斑马线过马路,一不小心就要被车撞到了。

师:你说的是这幅画的内容,谁来具体说说自由和法治之间的关系呢?

生2:法律并不是限制我们的自由,而是限制那些会危害我们生命的自由。这两个人跨栏会造成危险,而遵守法律就可以避免危险。

师:为了少走几步路就不遵守交通法规,自由地翻越隔栏。生命若没了,还谈什么自由呢,大家說是不是呀?现在谁来说说第二幅图?

生3:他没钱吸毒就偷别人的钱,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生4:他为了吸毒这样一个“自由”,违反了法律,反而失去了自由。他就是为了一开始的小小的“自由”,最后犯了大错,彻底失去了自由。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违法吸毒,当时可能觉得自由、放松、快乐,最终却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永远失去了自由。正如爱尔兰哲学家伯克所说:“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这里有个词“须臾”,指极短的时间。大家一起读下这段话吧。

(生齐读。)

师:自由即生命,法治下的自由才是真正自由。我们只有热爱生命,才能享受自由;我们只有遵守法纪,才能得到自由。(贴:热爱生命,遵守法纪)

【设计意图: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规则,从中选择主题进行漫画解读,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

2.自由与敬让——敬重自然,礼让他人。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必然会和他人或者周围环境产生联系。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联系呢?我们先来走进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生活情境。

师:(出示课件)这天午餐,有大家爱吃的鸡米花。小雷很快吃完分好的午餐后,跑上讲台又给自己添了两大勺。一个同学说:“你添这么多,别人想吃就没有了。”小雷振振有词地说:“我想添多少就多少,这是我的自由。”你认同小雷所说的自由吗?

(生齐答:不认同)

师: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生1:你这样不行,你要是多吃了,别人就会少吃,你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师:是啊,你要是自由了,就会侵犯别人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都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界限。

生2:你这样做,别人都会跟着做,那么鸡米花该怎么分啊?你应该做他人的榜样,大家一起吃不是很好吗?

师:是的,共同分享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生3: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多拿了鸡米花,而你吃不到了,你乐意吗?

师:是啊,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时一定要学会“礼让他人”。

(贴:礼让他人)

师:“礼让他人”从更深层意义上去说,就是不侵犯集体的利益和情感。老师这儿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自由是每个人的追求。

当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

这个社会,

必然会丧失自由。

自由是人类的梦寐(mèi)。

当每个人都在尊重他人的自由时,

生命的空间,

才可以有真正的自由。

师:人与人之间要有自由的界限,那人与大自然之间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它是由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拍摄而成的。(出示:一只蜜蜂)这是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因为一只蜜蜂的死而引发的一场关于“自由”的对话。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1:不仅我们人类有自由,动物、植物也有自由,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自由。

生2: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自由,不能因为我们一时的自由而去伤害它们。我们应该去保护他们。

师: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都有着鲜活的生命,敬重它们,热爱它们,才是我们人类该有的情怀。其实,万物有灵,草原森林、大海山峦,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但现在,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自由,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课件出示生态遭破坏的图片)看着这一幕幕生态被破坏的景象,我们该怎么办?

生1:我们应该主动保护自然,不让大自然继续被人类破坏。

生2:雖然我们看不到一些生命的存在,但一旦破坏它们,暴风雨、沙尘暴等就会来惩罚我们。

师:是啊,我们要敬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由而伤害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会收获最终的自由。(课件出示生态文明景象的图片)

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我们的自由一定要和“敬让”联系在一起。(贴:自由与敬让)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的呈现,引导学生劝一劝、辩一辩,逐渐走进对“自由”的理性思考。】

3.自由与自律——学会律己,张扬个性。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自由与法治、自由与敬让的关系,现在让我们来讨论讨论自由和自己的关系。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自由吗?

生1:我觉得我挺自由的。因为我每天做完作业之后都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生2:有时候我不是很自由。完成很多作业之后,妈妈还会让我做一些其他的作业,比如阅读理解和英语等等。

师:老师总结了一下问卷调查情况,发现其他同学也觉得自己“不自由”。(出示课件:(1)有写不完的作业;(2)课外辅导班占据大量的课余时间;(3)家长不支持我的兴趣爱好;(4)没时间看课外书;(5)家长限制我玩电脑……)哲学家卢梭就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这制约就像给自由套上了“枷锁”。但这“枷锁”又是可以打破的,下面我们就前后四人一组,讨论讨论如何调整自己,打破这“枷锁”。等会请每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做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平常作业写得很晚,我决定调整我的计划,我打算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尽快完成。

师:这样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也可以为你赢得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这个方法很好,你要坚持下去哦。

生2:如果家长限制我们玩电脑,我们可以和家长沟通,规定玩电脑的时间,这样既有了自由的空间、时间,成绩也不至于掉下去。

师:通过合理沟通为自己争取自由,老师很欣赏你积极解决问题的个性和勇气。不过,老师要提个建议,沟通时要注意你的情绪,知道吗?合理地表达你的诉求,我想你的愿望会更容易实现。

师: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获得自由,那么假如有了闲暇时光,你想怎么安排呢?

生1: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郊游,感受大自然的风光。

师:到大自然中去,诗意的情怀本来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2:我会多看一些书,在书海里遨游。

师:你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

生3:我要多弹弹我的古筝,在音乐的天地中徜徉。

师:在高山流水中陶冶自己的性情,很好。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非常聪慧,谢谢你们的分享。我想用“学会律己,张扬个性”这八个字总结大家的发言。

(课件:学会律己,张扬个性)

师:如果说个性张扬如同火车奔驰,那么自律就是轨道,在律己的前提下,尽情地张扬个性,才能享受到自由的幸福。现在我们来分享几个问卷调查中的精彩回答。

(课件出示三位学生的问卷原稿。)

【设计意图:学生在“打破枷锁”和“安排闲暇时光”这两个环节中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地调适自己的内心,从而对自由与自律有更深的体会。】

(四)总结升华

师:今天这节班会课,我们对自由进行了探讨,一步步走进自由的“真谛”。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读读康德这句话,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生1:自由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以伤害自己或者他人为代价。

师:你觉得自由需要一定的约束。

生2:在这个世界,自由招手即来,但是我觉得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不自由的约束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

师:可以加个词,叫适当的不自由,适当的不自由可以换来真正的自由。

生3:我们在约束自己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师:自由是有限度的,有边界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师:此刻,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风筝。(课件:风筝)我们就像风筝,如果想在蓝天下享受飞翔的自由,就离不开手中牵引你的那根线。这根线就是——(生齐答:法治),就是——(生齐答:敬让),就是——(生齐答:自律)。最后愿各位同学崇尚自由、珍惜自由、捍卫自由,因为——(出示课件,生齐读: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杜伽尔)

【设计意图:在班会课的结尾,我们回到一开始提出的解读自由的话题,借此让学生们明白: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贵的,也是充满理性的。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以后就不做了,这样,真正的自由也就来到了学生们的身边。最后以“风筝”这一隐喻作总结,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自由与法治的理解。】

五、班会反思

本节班会课的主题是“自由”。“自由”作为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一个主题词,如何将时代的活水融入到主题班会中呢?我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本质内涵。我从哲学话题“自由”入手,以“自由与法治”“自由与敬让”“自由与自律”三个方面统领课堂,通过图片展示、诗歌品悟、漫画解读、案例辨析、话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自由,应该热爱生命、遵守法纪;自由,应该敬重自然、礼让他人;自由,应该学会律己、张扬个性。

另外,在探讨“自由与自律”的关系时,我设计了“打破枷锁”和“安排闲暇时光”的讨论环节,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于是我们形成了一个以共同思考为目的的“探究团队”。没有标准的答案,不以知识为最终目的,可贵的就是这个探究的过程。很多学生活泼地参与其中,觉得自己的思考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各种不同的意见共同推进思考的过程。学生们真切地感受着自由是美好的,是珍贵的,也是充满理性的,道德生命在潜移默化中被唤醒,哲学的种子也悄然生根。

作者:陈瑜

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 篇2: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首要属性上看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必须真实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都与现代西方文明颇具思想渊源,容易引发分歧和争议。我们有必要把这四个概念阐述清楚,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从而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性借鉴和内在性超越。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集中表达,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核心价值诉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P9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凝聚、规范、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价值标准。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都与现代西方文明颇具思想渊源关系,容易引发分歧和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它们阐述清楚,展示出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性借鉴和内在性超越。

一、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

在社会层面首先把“自由”作为核心价值,这是饱含深意的。以往,对自由的讨论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自由是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在自由与资本主义之间划等号,资本主义是自由的,自由一定是资本主义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方主导(以美国为中心)的话语霸权和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不成熟和不自信。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看,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价值理想。从来没有哪一个社会形态声称自己是不追求自由的。从资本主义形态史看,它从来没有根本解决自由的“逻各斯肉身化”难题,现实和观念的差别甚至“触目惊心”,所以韦尔默才会如此感慨:“如何在现代世界实现自由的问题鼓舞和萦绕欧洲政治哲学达数世纪之久。”[2](P189)自由一方面基于人的理性自觉,另一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要求极高。

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反对自由,而且始终把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作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和首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类理想社会的标准,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没有阶级,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公共权力失去“资产阶级政治性质”,不以牺牲一部分人的自由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自由;在共享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就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它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4](P570)。自由是照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灯塔”,是检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把“自由”提出来,这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探索和坚守,是一种对自我价值追求的认同和自信,是一种对现代话语体系的回应和重建。

那么第一个问题是:自由是什么?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1条规定:“人生来就是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第4条规定:“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行使其自然权利,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人享有相同的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决定之。”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学理和法律上,自由是指在社会秩序范围内按照自己意志行动,不受其他意志支配的权利。

自由和秩序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社会生活中的秩序是对人类行动方向和范围的规定,因而总是趋向于对人类自由本性的限制;而社会生活中自由力量又趋向于冲破秩序的种种限制,从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5]社会秩序的形成基于两条:一是人的自由意志,但它绝不是个人意志的单方面表达或强加,而是源自社会(人与人)内部的平衡;二是具有必然性,即合乎自然法性质的社会惯例。自由和秩序作为人类两种具有完全相反属性的基本需要,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赖。孟德斯鸠曾指出: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罗斯福也曾指出: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法律的限度内,才能充分行使自由权利。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实现自由?从第一个问题到第二个问题的转变,也就是马克思关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视阈转换。关键不在于“说自由如何”,而在于“如何自由”,也就是在现代社会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现代社会的阿喀琉斯之踵,即阻碍自由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倾注马克思毕生精力的理论巨著——《资本论》,从标题看就是论“资本”,资本是现代社会最普遍同时又是最隐蔽的存在。该书的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6](P10),即资本运动、增值的逻辑,进而揭示“物与物”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关系,即现代社会人的真实处境、根本困惑和可能出路。在资本支配下,人变为增值的工具和手段。“物”的原则和“人”的原则并不天然一致,私利和公共善天然对立。资产资本化、资本金融化,这种抽象性宰制不断增强,人对“物”(资本)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离自由也就越来越远。因此,如何驾驭并超越资本是实现自由的核心命题。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历史贡献的评价一样,资本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P277)。现代社会因为资本的兴起、繁盛而达到迄今人类文明的新高度。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是自己的“掘墓人”,资本内蕴着瓦解自身的力量。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从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逻辑来看待资本。一方面,使资本主体变成为“我”所用。客观来讲,现代化就是一个资本不断积累,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问题不在于有无资本,而在于如何使资本的有用性回归生产要素本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不断激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取得巨大成就。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泛滥失控,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衰退,并且其阴霾仍未完全散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则依然保持较快增速,并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引擎。这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另一方面,超越资本才能摆脱人的存在困境,实现自由解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6](P874),它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的否定”,是生产资料共同占用基础上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7](P386)。打破“资本-劳动”的二元结构框架,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能力创造社会财富,分享劳动成果。劳动成为人的自我实现方式,“是自由的生命表现”,“是生活的乐趣”[8](P38)。在社会整体性中突出个体性维度,这正好表明:只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二、平等是实现自由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而实现自由的根本性前提是平等。没有平等,自由不可能实现。有学者认为:“一种善品,当它的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它的性质也就会发生变化,以至于——在严格的意义上——它就会变成另一种事物。比如,自由权,当它仅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时候,它就是一种特权。……基本善品一开始就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即为所有人需要而又为每个人所分享,亦即平等地分配,换言之,每个具有同等资籍的个人能够平等地享有这种善品。”[9](P207)共产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废除私有制、超越资本,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平等分配提供了最根本保障,为“实质平等”打下坚实基础。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自由发展,是平等价值理念的真正实现。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皮埃尔·勒鲁在撰写《新百科全书》“平等”词条时,对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从人的“知觉——感情——认识”来区分“自由——博爱——平等”。“政治的目的首先就是在人类中实现自由。使人自由,就是使人生存,换言之,就是使人能表现自己。缺乏自由,那只能是虚无和死亡;不自由,则是不准生存。”[10](P13)自由首先是一种生命的主观性;然而又不停留于主观性,它要求客观化。我的行动、我的生命活动,提出的最直接要求就是自由。自由天然地带有某种终极价值的属性,这也导致它非常容易沦为某种政治口号。博爱是人对外界(包括他者)的天然情感,我们可以用卢梭的幸福感和同情心这样两种基本情感(亦即人的善良意志)来理解博爱。它是一种自然表达。接着勒鲁设问到:“如果你们问我为什么要获得自由,我会回答你们说,因为我有这个权利;而我之所以有这种权利,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同样,如果我承认仁慈和博爱都是人在社会上的天职,那是因为我思想上考虑到人的本性原是平等的。”[10](P14-15)和自由、博爱相比,平等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原则,而且是一个科学原则、真理原则。只有以平等为基础,人们才能真正享有世间的善品。

罗尔斯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它要求建立一种最大化和最广泛的基本平等自由体系。“按照第一个原则,这些自由都要求是一律平等的,因为一个正义社会中的公民拥有同样的基本权利。”[11](P61)对每一原子个体来说,自由拥有无可辩驳的终极优先性,然而在一个社会当中,个人自由必然基于一定的前提,依赖于“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都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有学者认为:“罗尔斯把正义视为现代政治哲学的主题,并提出‘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这意味着他将政治哲学的主题由自由变为平等。罗尔斯认为,自由和平等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没有平等的自由是形式的。”[12]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才可能是真实的自由,没有平等的自由只能是虚假的自由。

第二个原则是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平等的调节机制,即分配平等。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分析了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根源。资本收益率r永远大于经济增长率g,财富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产出/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日益加剧,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国家“有形的手”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具体办法是执行收入和财产的累进税制。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即机会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所谓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解决如何拥有作为一种资源的机会问题时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即:平等的应当予以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予以不平等的对待。”[13]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每一个人,无论性别、种族、民族、社会阶层、身体条件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都有获得同等发展机会的权利。机会平等不仅是起点公平,而且是程序公平。“程序若被人们恰当地遵守,其结果也会是正确的或公平的,无论它们可能会是一些什么样的结果。”[11](P86)正如一场跑步比赛,每个运动员不仅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比赛过程中要遵守相同的规则,这样不论结果如何,都是公平的。作为平等权利的两项基本内容:机会平等和分配平等,前者着力于起点和过程的平等,后者是着力于调节结果的平等,一起致力于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平等。

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不搞空想的超越论,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通过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调节,积极探索“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既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要素潜能,又防止急剧两极分化。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看,马克思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告诉我们:当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越发达,离共产主义就越近。这既符合人的内在性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当代中国发展现状看,皮凯蒂在专门批判西方发达国家“不平等历史”之余也表达出对中国的乐观:“中国是一个极大的特例……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14](P7)实质平等对形式平等的超越,奠定了真实自由的基础,这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超越。

三、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在很多情况下,公正又等同于公平或者正义。故此“公正”和“平等”常常容易让人混淆。为了最简洁地厘清这种差别,罗尔斯在《基本自由和优先性》中认为:“每一个人对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之完全充分的图式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该图式与所有人同样的图式相容;在这一图式中,平等的政治自由能——且只有这些自由才能——使其公平价值得到保证。”[15](P5)这里至少表达了三层含义:(1)“对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即普遍的正义)要求平等;(2)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有自由;(3)“平等的政治自由”的实现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平正义)价值”。我们换用“优先性”概念则可以表述为:(1)从终极理想价值来说,自由具有优先性;(2)从前提性和基础性来说,平等具有优先性;(3)从社会整体价值来说,公正具有优先性。也就是说,自由侧重于社会整体性条件下的个体性维度;公正(公平正义)侧重于社会整体性维度;平等侧重于社会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前提性维度。以平等为基础实现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正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正”概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同时还告诫:“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6](P110-11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个人主义的,后者是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经济生活领域表现为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在政治生活领域表现为极端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在社会生活领域表现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道德生活领域表现为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人民为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追求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并且经济效益最终要服务于社会效益。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按照企业不同功能属性和行业特征分类指导,通过市场化改革释放活力,获取红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硬实力”。然而如果改革成果最终落入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手中,那么我们就“走了邪路”,改革就“失败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17]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进而“分好蛋糕”,不搞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坚持和践行“公正”价值理念,需要防止和反对两种思想倾向。其一,反对特权主义。所谓“特权”,是指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它具体表现为“官本位”和“钱本位”两种类型。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等级社会,在传统文化中深深烙下“官本位”思想。除了表现为体制内的官僚思想、衙门作风,还表现为普通民众的拜官主义、唯官是从。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那些纷纷落马的“官员”一方面批评潜规则、痛斥腐败,一方面自己又利用潜规则搞腐败。官员贪腐对社会公正危害极大。“钱本位”则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金钱可以换来一切。在这种特权思维的影响下,一些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为了钱,为了钱不择手段,把公平正义忘得一干二净。在一场财富和资本的追逐中,很多人放弃了思想和灵魂的底线,沦为金钱的奴隶。

其二,反对平均主义。特权主义对应着既得利益者,平均主义则集中在社会中下层民众当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社会分工有区别,创造的财富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不相同。平均主义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更不符合正义。它会让老实人吃亏,让埋头苦干的人吃亏,会极大地削弱和打击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马克思曾批评“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像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18](P79)。社会主义反对一切不平等的剥削和压迫,同样也反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反对粗暴地“劫富济贫”。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首要特征是唯物主义的。所谓“物”,就是客观实在;所谓“唯物”,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利益诉求,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需要,这种需要是客观实在的,不可以也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在任何情况下,勤劳致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最朴素的行为原则都应该得到尊重。正当利益、合法利益诉求要理直气壮地表达出来,应该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护。社会主义要维护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要实现共同富裕。公正是照耀每个人的“普照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四、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首要原则

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基本的方式是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9](P27)以往,我们对法治和依法治国大多停留在具体操作层面,法治是一个实践性动词。然而,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和活动原则,而且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原则。法治思维是把法治的理念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现代国家治理方式,是一个价值性名词。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首要原则。

第一,为什么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探讨法治?因为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非现代化(传统方式)问题,才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关于中国传统管理模式,瞿同祖先生提出“中国法律之儒家化”概念。他认为:“所谓儒法之争主体上是礼治、法治之争,更具体言之,亦即差别性行为规范及同一性行为规范之争。”[20](P378)在先秦时期,儒家高唱礼治,法家高唱法治,两家各有优长,秦、汉之法律纯本于法家精神;自汉开始,儒家便开始将法律儒家化,“表面上为明刑弼教,骨子里则为以礼入法”;至曹魏及以后,儒家化的法律便应运而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以伦常为中心,讲究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别,“礼”的差别性行为规范压制“法”的同一性行为规范,“礼治”压制“法治”,“德治”、“人治”压制“刑治”。例如在中国传统意识和人际交往中,只有彻底“撕破脸”,才会“衙门相见”。中国人首先缺乏的还不是法律知识,而是法治意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谓“现代化”,关键就在于建立法的观念和弘扬法治精神。

第二,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首要原则,法治精神从何而来?早在柏拉图《克里托篇》中就讨论了公民与城邦如何确立契约,以及在契约条件下公民应该如何作为。公民依据自己对生存状况是否满意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该城邦生活。若不满意自身状况,则携带自身财物迁往他地;若满意自身状况,则意味着服从城邦法律。我们把这种古希腊的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形象地称为“用脚投票”。毫无疑问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和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影响深远,然而正式开启现代法治精神的是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21](P24)一方面,契约的目的和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达成契约的所有行为主体的力量来保障每个签约者的生命和财富,生命和财富不受外界伤害也是一种善。另一方面,达成契约、对生命和财富的保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行为主体是自由和平等的,达成契约后形成的行为共同体不得侵犯个人的权利。法治精神的原型是公共空间里的契约精神,它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又以自由和公正为目的。

第三,法治思维方式的内涵是什么?“思维方式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认识定势,是指认识活动开始前的一种认识态势,即主体先有的意识状态,如思维的功能结构,认识图式,认识的心灵状态,等等。认识运行模式,是指认识运行中的方法、逻辑、线路、公式,等等。”[22](P27)认识定势是思维方式的静态表现,是具体思维活动的前结构,决定着认识运行模式。认识运行模式是思维方式的动态表现,是具体思维活动之中的结构,是认识定势的功能显现。每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都对应着一种思维方式,依法治国深层蕴含着的是法治思维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坚持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办事、依法治国。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方面,更应该体现在全民懂法、守法、尊法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易的经济,要求产权明晰。倘若没有法制的保障,产权就难以明晰,就不可能形成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就难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只有以法的形式,才能确认自己的财产,并以此有可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用法治思维方式规范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简单、更顺畅。

第四,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必然具有中国的独特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三大核心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3](P6)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来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数的革命和改革事业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的坚强核心,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依法治国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人民立场和法律科学的统一,才能使依法治国有血有肉,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性、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李璐,冯宏良.自由与秩序互动共存: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J].学术交流,2007,(4).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韩水法.正义、基本善品与公共理性[C]//“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1]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姚大志.罗尔斯:从自由到平等[J].开放时代,2003,(1).

[13]吴忠民.论机会平等[J].江海学刊,2001,(1).

[14]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5]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2]陈中立,杨楹,林振义,倪建民.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郑百灵

作者:周丹

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 篇3:

初中道德与法治探讨式教学策略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深入了解探讨式教学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需求设置适宜的探讨主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讨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确保探讨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通过探讨式学习能够全面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探讨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探讨式教学模式由此产生,它不仅能够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代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发展需求,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问题,解决重难点,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深入了解探讨式教学内涵

探讨式教学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够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逐渐被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虽然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始尝试运用探讨式教学,但只有部分教师能够坚持运用并发挥出探讨式教学的价值。原因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并未真正了解探讨式教学的内涵,在运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运用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若想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探讨式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深入了解探讨式教学的内涵。以探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知识内在联系,设计合适的探讨主题,避免出现假探讨现象,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灵活组织探讨形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探讨教学,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在组织探讨形式时,教师除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外,还可以设计“探讨赛制”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积极性,以赛制形式分析“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又如,可由教师与班级学生进行辩论探讨,主题设计为“老实人吃亏与老实人不吃亏”,教师当正方“老实人吃亏”,由学生作为反方“老实人不吃亏”与教师进行探讨活动,通过此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确定探究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主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探讨式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需求设计探讨主题。首先,探讨主题的范围必须源自教材,只有緊密围绕教学内容,才可以避免出现“探讨表演”的现象,否则即便课堂上学生探讨再激烈,学生也会逐渐远离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从教材重难点出发设计探讨主题,这样不仅能轻松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讨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探讨主题必须具有教育性,探讨方向应有明确区分,通过合适的主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中学生是否应见义勇为?”“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等等,通过此类主题,学生不仅能轻松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还能够与生活实际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最终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热爱祖国与服务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所以设计的探讨主题可反映当下社会矛盾,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经验,全面分析并正确看待社会矛盾问题,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最后在设计探讨主题时,需要避开已有定论的主题,如,网络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避开无法明确是非的问题,如,“根除艾滋病靠医学还是靠社会?”此论题既无法明确是非,又超出学生认知范围。避开偏向某方的论题,如,“严师易出高徒,严师不易出高徒”。

三、进行探讨指导,确保探讨活动顺利开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探讨式教学前,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主题,如,“权利与义务哪个更重要?”此主题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均为专业性的概念知识,若初中生未能深入理解两个概念,在搜集资料时就无从做起,因此无法有效开展讨论。当探讨分组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探讨主题,确定论点与论据,使学生的探讨活动能够更加具有层次感,掌握探讨的技巧与方法。在探讨活动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启发诱导的作用,确保学生探讨的内容不会偏离主题。初中生思维处于发展阶段,所以经常会存在探讨偏题或冷场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沉着冷静进行分析,灵活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若学生的探讨难以得出有效结论,那么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最后,在探讨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探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参考文献:

[1]高进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反思[J].现代农村科技,2018(10):86.

[2]赵国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浅论[J].甘肃教育,2018(20):120.

[3]王鸿章.情境教学法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2):74.

[4]杨启彦.开启自主学习引擎 营造有效参与氛围:浅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6(3):244.

作者:刘世军

上一篇: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影响因素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