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和谐法治探讨论文

2022-04-20

摘要: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国家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价值和目标上的趋同性。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首要特征。有和谐不一定有法治,而无和谐则一定无法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司法和谐法治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司法和谐法治探讨论文 篇1:

浅析法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从法治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揭示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指出和谐社会是法治建设的目标,而法治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法治;民主;和谐社会;保障

收稿日期:2010-10-12

作者简介:李晓晨(1988-),男,黑龙江黑河人,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法学基础理论。

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我国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时代和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时,把民主法治放到了首要位置,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关系最为密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一、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都具有法治的属性,“民主法治”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公平正义”是社会规则与个人能力的和谐,“诚信友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安定有序”是公民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的和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无论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和谐关系,都必然会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一不与法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需要通过法治的路径而得以最终实现。民主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实现的根本保障。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民主化、法治化的社会,要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法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走向民主和法治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参与其中,使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上形成新的和谐关系。

公平正义是和谐的内在特征,而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最重要的途径。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合理分配,人民内部和外部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既得利益得到有力保护,使大多数成员都能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弘扬。而公平正义本身就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加强法治建设,使权力受到法治的约束,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能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为追求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诚信友爱,也是现代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于人们的自发自觉,还需要有制度化的鼓励和引导机制协同合作方可实现。我国在民法中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对于维护交易安全,维持社会秩序有很大的意义。通过法律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诚信友爱的行为给人们一种引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来规范种种不诚实信用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成员诚信、友爱互相信任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必然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需要法制来疏导和规整。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保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充满活力,往往以社会科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为前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发展的社会,发展意味着疏导,法治就为这些冲突的解决提供了制度化正规化的途径。因此社会要充满活力就需要法律来调整和规范,建立良好的法治可以营造良性的竞争,实现和谐的社会环境,激发和保护社会活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安定有序的实现更需要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不仅需要刑法打击犯罪,维护秩序。还需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实施从根源上阻止犯罪的发生,从而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法律可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一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是适应经济秩序的需要,维持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和谐社会最朴素的特征,曾经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现在必须通过法的介入来逐渐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远古时代是不自觉实现的,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人的欲望极度膨胀的今天,这种最古老、最朴素的和谐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才能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人性常常是脆弱的。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来控制人们违背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均需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去控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三、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法治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氛围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调整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和谐社会只能建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只有当法律至上的权威得到确立、法律本身符合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实现了实质法治,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要依靠法律制度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引导全社会的公民遵守这个法律,维护和谐的气氛。所以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离不开法制的支撑。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法治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

公民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是和谐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想问题、办事情,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首先要有法治观念,要有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实践证明,公民法治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如果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再健全的法制也是形同虚设。相反,如果公民的法治观念强,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减少了法盲违法的现象。法治观念是公民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认识前提,其在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保持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良好的法治观念为社会和谐提供了最广泛的法律意识基础和最广泛的思想认识保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意识准备。

(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化依据

法治意义的法律是和谐社会的制度蓝图。和谐社会是社会的理想状态。只有将这种理想状态转化成为了若干具体而完备的法律规范,构成一系列法律制度,进而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和谐社会才获得了自己的制度根据。可以认为法治状态中的法律制度是和谐社会制度设计的法律化。在法治状态之下,完备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为社会提供了最明确的行为规则和规则体系。良好的立法为人们严格依法办事创造了条件,为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制度化的根据。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设计蕴涵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的角度上看,地区与地区之间难免会有冲突产生;农村与城市之间也会发生某种利益的冲突;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也还会有种种矛盾。从具体的社会生活来看,人与人之间还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都需要通过立法的利益分配与利益调整来加以平衡。法律对社会利益的划分和调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利益分配与调整的制度基础。法律对于各种矛盾解决的制度设计,实际上也蕴涵着对于和谐图景的制度设计。

(三)公正执法、公平司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仅有制定良好的法律是不够的,如果法律不能有效实施,就难以发挥定分止争、监督政府、保障权利的作用。在以民主法治为主要特征和谐社会建设中,无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诚友爱的倡导,还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都赖于国家机关通过运作公共权力来实现。在这个程中,如果执法和司法行为得当,就能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有于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和谐会的构建。如果运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效果,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矛盾最小最少的社会。法治完备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来说是恒久而有效的保障。而公正执法为社会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社会矛盾始终会存在,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重要任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一整套科学的纠纷解决机制。一个良好的秩序其实不是没有矛盾的秩序,而是一个有着良好的矛盾解决机制的秩序。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裁判纠纷,化解矛盾。在法治状态之下,依法裁判纠纷,直接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使己经产生的社会纷争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使不和谐的社会状态归于和谐。从解决矛盾意义上讲,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需要长期维护,既要使新的矛盾少于发生,又要使己有的矛盾及时化解。法治正是在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两个方面为长期和谐提供支持,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随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治对于和谐社会来说是伴随始终的。即使是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时代,法律也许没有了,但是由法律转化而成的社会规范照样需要;由法治转化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依然存在。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始终是社会发展过程所必须的。可以说和谐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法治或类似法治的规则之治作为保障。

(四)强有力的法律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弘扬,鼓励劳动创造环境的形成,还是安定有序秩序的建立,都有赖于政府以公共财政为基础,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通过运作国家政权组织的权力去实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权力及其运作。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伤人亦可自伤。权力运用得当,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弘扬有利于鼓励劳动创造的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安定有序的秩序的建立,因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如果权力运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正如英国大法官丹宁所说:“社会保护本身不受犯罪分子危害的手段一旦被滥用,任何暴政都要甘拜下风”。因此在加强法治建设过程中,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人民的利益免受侵害,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刻不容缓。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要求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这标志我们党和国家对民主和法治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现状仍然问题重重,推进和加强法治建设的过程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克服,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明确的,前景是光明的,加强法治建设也是不可动摇的,因为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别无捷径可以选择,只能毫不动摇地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J].贵州法学,2005,(4).

[2]刘茜.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法治[J].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3]刘维林.30年来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J].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4]王家福、李步云等.论依法治国[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周来顺]

作者:李晓晨

司法和谐法治探讨论文 篇2:

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辨略

摘 要: 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对于 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国家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都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价值和目标上的趋同性。民主法治是和谐社 会的根基和首要特征。有和谐不一定有法治,而无和谐则一定无法治。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治;依法治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 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求。法治已经成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认识和把握新 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对于两者的顺利实现是十分 必要的。

一、建设和谐社会与实行依法治国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十六大报告中,有六处提到了“和谐 "。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经济更加发展、民 主 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 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 五大 任务,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成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 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 代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成为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主线目标。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空洞的理论,它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着人民群 众的利益要求。人们之所以追求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具有维护和实 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对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 富裕,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 四位一体的飞跃。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建设来说,不仅是一种鼓舞和促进,起加速器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起润滑剂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三者的完满实现与和谐社会的进程是成正比的。由此 可见,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说法治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则需要我们考察一下法治思想的发展史。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被认为是主张法治的第一人。他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其主要理由是 :法 律是由许多人制定出来的,多数人的判断总比一个人的判断要可靠;人难免感情用事,实行 人治易生偏私,而法治是没有感情的;实行法治可以反对专横与特权;法律有稳定性和连续 性的特点,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随意被改变;法律尽管比较原则,但这并不能成为实行 人治的理由。

法治思想在中国也曾昙花一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儒家的礼治思想,认 为治国好坏不在君主,而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法家主张应当公布成文法,强调“刑 无等级"、“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 有 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但随着秦朝的覆灭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的 确立,法治思想也随之消亡。此后两千年间,人治横行,“三纲五常"成了封建社会的道德 准则和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治思想仍大行其道,法制长期得不到重视,宪法朝令 夕改,司法没有权威,基本的法律制度都没有健全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滞后了中国 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十多年来,在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在立法、 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教育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对依法治国 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予以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被明确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并且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地位,强调 了法治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1999年修宪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了宪法,法治成为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建设社 会主义法制十六字方针的出台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认识的形成,从党的十五 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依法治国被写进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 坎坷历程反映了党在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这一问题认识上的逐 步成熟,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一论点也不证自明。

二、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价值和目标上的趋同性

和谐的意思是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主张“公正即 和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秩序良好、安定团结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 序运行,尊重人权,崇尚法治,反对无序状态。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精辟论述。法治则是指以民主作为前提和基 础,崇尚法律至上,以制约权力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 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由矛盾组成,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既存在于人类社会,也 存在于自然界。和谐社会同样会有矛盾和冲突,会有纠葛和纷争。但难能可贵的是,和谐社 会有一套成熟的、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法治。法治是及时妥善解决社会矛盾,使和 谐 社会得以建立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和谐社会里,法治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还是一 种最普通但又是最崇高的信仰,一种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法治为和谐社会提供 了明确的运行模式和行为准则。严格地遵守法律,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 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扫清道路,使不和谐的音符归于和谐,使和谐成为社会 的最强音。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和法治也有明确的表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 十五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和法治的表述可以看出,法治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 和规范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与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无疑具有价 值和目标上的趋同性。

三、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首要特征

胡锦涛同志所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既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和谐社会的若干特征中,民 主法治排在第一位,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这表明国家领导人对民主法治的充分重视。民 主和法治合起来共同构筑和谐社会的根基。有了民主和法治,和谐社会才会有保障。没有民 主和法治,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水中之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 设。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 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续稳定健康 发展的重要保证。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 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 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 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法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法治通过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来维护和 实现公平正义,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为激发社会活力创造 条件,法治为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供保障,法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支持。法律是所 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 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的根基和首要特征是而且只能 是民主法治。

四、有和谐不一定有法治,无和谐则一定无法治

中国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如《中庸》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中也有宝贵的和谐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类似的古训还有很多,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气 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百忍堂中有太和等等,都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规矩和准绳。除儒家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它流派,如佛、道、墨诸 家,也大都有“和谐"的主张。如佛教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不 争",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墨家反对战争,主张“兼相爱,交相 利"。

在先贤的努力下,中国古代社会也曾出现过原始社会的尧舜之治、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 始皇的大一统、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和谐 社会频频昙花一现般地闪现在历史舞台上。但可惜的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历朝历代都 没能跳出这个奇怪的“历史周期率"。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用现代法治的视野来审视这一 现 象,自然不难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民主和法治。历朝历代实行的无非都是人治,而不是 法治。在人治的国度,君主口含天宪,百姓没有民主,社会的控制与发展都冀望于领袖个人 的才能和威望。这种治国模式固然可能隆于一时,但却无法实现长治久安。历史雄辩地证明 :只有法治才是和谐社会得以真正实现的基本路径选择,实现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们对法律的 遵循和信仰。

只有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法治的调整范围,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与社会全面 进步才有切实的保障,整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很难想象一个饥寒交迫、动荡不安的的民族会是一个政通人和、法治发达的民 族。因此,法治的生成又有赖于和谐社会的逐步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互相促 进的。在西方世界,凡是法治发达的国家,大都是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社会相对稳定和谐 的国家。中外数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史都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和谐不一定有法 治,而无和谐则一定无法治。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 略。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刘开寿

作者:顾相伟

司法和谐法治探讨论文 篇3:

论“法治广西”的构造

[摘要]“法治广西”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域化,也不是“依法治水”、“依法治林”等的集合。“法治广西”集中体现在广西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在法治国家实现过程中结合区情进行的制度创新,只是这种创新必须以国家制定法框架为界,遵循保障人权等一些公认的普适价值。建设“法治广西”要走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全面参与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法治;广西;法治国家;“法治广西”

[作者简介]陈应鑫,广西艺术学院研究员,法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21。

法治在国家层面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在地方层面则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后者即所谓具体法治。这种具体性包括法治国家抽象理念在地方的具体落实、法治国家核心目标在地方的具体实现、法治国家治国模式在地方的具体运用及法治国家生活方式在地方的深入体现。“法治广西”作为地方法治的一种,其提出符合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因应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需要。

一、“法治广西”的“是”与“不是”

(一)“法治广西”“是什么”

1. “法治广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这个多义词首先表示的是一种治国方略,这个常用义可以置换为“依法治国”的表述。然而,其中的“国”指的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其核心是“国家权力”。“法治中国”是一个法治单元体,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目标,它决定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建设“法治广西”是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框架下,在充分考虑广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宪法授权而拥有地方立法权,从而在法治建设中可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被“法治中国”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法治中国”。在“法治广西”的命题中,“法治”是前提,必须始终坚持法治统一原则,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此中“广西”,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广西的具体实践,法治中国或者说实定法秩序是“法治广西”的基础。换言之,我们要建设的“法治广西”,是严格保障人权的广西,是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广西,是保障和推进现代政治民主的广西,是全部公共权力接受法律的有效制衡、公民权利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受剥夺的广西,是一切非法的侵害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及时补偿的广西,是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广西。

2. “法治广西”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为文明富裕和谐新广西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全面小康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法治国家。在全面小康社会,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法治国家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由此推之,“法治广西”是“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题中之意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法治广西”,就不可能有“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法治广西”也是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本制度保障。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具体构想和实践只能在法治的环境下并依靠法治国家原则才能稳步推进。只有在一个法治的广西,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易言之,只有法治的广西,才能保障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实现。

(二)“法治广西”“不是什么”

1. “法治广西”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划化。地方法治建设是相对于国家法治建设而言的,《宪法》和《立法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的划分,实际上就是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法权的划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地方法治由此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内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以及立法权在省级权力机关监督之下的较大的市,是地方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不能成为与中央立法权相对应的主体。也就是说,“法治地方”,应当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以及立法权在省(区)级权力机关监督之下的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不宜类推使用诸如“法治某市”、“法治某县”等提法,否则,有可能产生一些弊端或危险,如误造法治的单元体,破坏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导致法治观念的错位,存在法治的“地方割据”之嫌,消除法治的宪法基础等。因此,“法治广西”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域化,不是“法治南宁”、“法治柳州”、“法治桂林”的集合。相反,“法治广西”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非制度化分权现象,谨防“法治广西”成为地方保护主义冠冕堂皇之借口的各种潜在倾向是其题中之义。

2. “法治广西”不是“依法治水”、“依法治林”,更不是“依法治民”。如前所述,法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其关注焦点也是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以此为前提,我们必须在权力实体之意义上来思考“法治广西”之“法治”,避免将规范权力运行的这一法治本义偷换成诸如“依法治水”、“依法治林”乃至“依法治民”等限制公民权利的利器。

3. “法治广西”体现广西风格但不盲目追求地方特色。由于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并呈现多元化之状态,因而各地的法制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故而,《宪法》和《立法法》在确立法制统一的基础上,也授权有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但是这种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进行的变通制宜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地方特殊问题,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应当是检验地方立法的根本标准,“有特色”并非地方法治建设的追求目标而仅仅是其表现形式,不能为特色而特色。因此,“法治广西”结合区情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以国家制定法框架为界,遵循保障人权等一些公认的普适价值。

二、“法治广西”的事域与禁域

“法治广西”建设以坚持国家法治统一性为前提,但也存在其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法治的关注点聚焦于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为此,我们有必要分别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层面来梳理“法治广西”建设的空间范围,厘清各个领域中地方可以有所作为以及就区情而言必须有所作为的事项,以更好地推进“法治广西”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注意到,在建设“法治广西”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法治统一性原则,对于只能由中央来统一确定的事项,不得任意扩张或者创设其权限。

(一)立法领域

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共同构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地方法规和规章体系是国家的法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授予地方一定程度的立法权,包括执行性地方立法权和创制性地方立法构成了地方法治的宪政基础或运行合法性。就民族地方而言,它的立法是介于一般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与特别行政区立法之间的一种特殊地方立法形式,立法自主程度大于前者,小于后者。其重要区别或特点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享有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权。这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特权,《立法法》第66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仍然是民族地方保持自身活力的一种积极政策机制。

从宏观上看,尽管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要受到国家本质和形式的制约,受到整个社会文化传统和法律意识的影响,受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受到各种民族势力和民族思潮的影响,有赖于社会力量乃至国家力量的策动、督促直至社会斗争,但广西立法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民族自治地方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权力,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经济关系的必然性,从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和日新月异实际情况的理解中,提炼并适当地应用精确的概念、术语,熔炼、演绎法律规范,形成符合法治国家要求又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法规与政府规章体系。根据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规范结构与发展空间,这一体系应主要体现三项特征或功能:一是具体性,即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在执行法律或行政法规时出台实施细则等具体化的规定;二是地方性,这是指涉及地方性事务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情形;三是先行性,即在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场合,可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地方立法先行,进行经验积累。

(二)行政领域

“法治广西”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即行政权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所谓“法无授权则禁止”,这是传统公法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随着现代国家行政职能的膨胀,一方面,上述“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在不断变化,并不是所有行政领域的行政行为均需严格依据直接的法律规定而为之,特别是在给付、福利等诸多领域,行政“脱法而行”的自主性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即使在严格遵循“法律保留”的领域,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其所赋予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亦有扩展之势。总之,行政具有自主创新的制度空间。因此,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根据本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政府规制改革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从实践来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地方要建立法治政府,必须培育与确立依法行政理念,并转化为依法行政制度,融入依法行政实践,以真正实现行政法治。此外,《纲要》还确立了法治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与形成法治社会相结合;选择了法治现实的道路是自上而下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相结合等。建设地方法治政府或地方政府活动法治化是实现地方法治的重要事域。

具体到广西,“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同时,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但不是全部内容。这一方面是由于“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法的首要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活动遵循“法律保留”、“法律优先”等重要原则,各级行政机关的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运作。另一方面,即使是百科全书式的立法者也不可能穷尽行政机关将要面对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执行权的行政权不仅在具体方面要为“法治广西”营造活动空间,而且要在整体上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针对广西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纽带与桥梁地位,广西人民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双方经贸的地方政府规章。类似现象不胜枚举,但行政创新的点滴内容需适时地进行制度化、法制化,方可汇聚成法治进程中的洪流。

(三)司法领域

“法治广西”建设中,司法领域的制度创新空间是最小的,因为司法权的属性决定其必然是国家性的,由这种国家性决定,对于涉及审判权运行本身的改革、涉及到司法独立制度本身的确立,应由国家层面予以推进。尽管如此,“法治广西”仍然可以在三个方面满足司法活动本身:(1)司法改革的试点活动。我国目前的司法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过程中,有些做法因为诸多原因不能在全国推开,在报司法改革委员会同意基础上,广西进行特殊的司法改革试点是一种务实又稳妥的方法。(2)司法运行尽管要全国统一,司法要独立,但广西司法机构也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审判,即法官在判案时不仅要适用国家法,也要思考和借鉴广西习惯法。(3)在符合司法理念、审判基本制度及规范的前提下,对司法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改革,也是“法治广西”在司法领域的可为空间。

法治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控制方式。虽然法治有诸多优点,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欢迎法治的介入的。即使在法治作为社会调控手段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它也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也仅仅是从一个方面来描述社会,虽然它的触角确实伸向社会的许多领域。而且,“法治广西”必须在“法治中国”框架下进行,很多问题有待于整个国家民主、宪政的完善。因此,不仅要对“法治广西”建设设定活动空间与禁域,还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

三、“法治广西”建设的动力与路径

法制建设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即主要依靠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进行理性设计和战略规划,运用政府制定的大量法律,形成完善的国家法体系,并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推进这些法律,以达成实行法治的目标;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即由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建成市民社会,实行社会自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有序和法治。“在当代中国,要成功实现法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自上而下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代价最小、速度最快、成功系数最大的法治道路,也必将被历史证明是一条理性之路、智慧之路、前进之路。”相应地,建设“法治广西”也应走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全面参与相结合之路。

(一)政府自上而下全面领导和推进“法治广西”进程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广西尤其是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而且人口状况、生活水平、社会公益服务等

方面整体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实现“法治广西”的艰巨性,也决定了广西只能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而不可能走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型法治化道路。适应政府推进型模式的特点,一方面要求广西根据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运用人类创造的先进法治文明成果,结合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培植法制要素,引导并推进法治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法治广西”的评价体系,并发挥其在把握“法治广西”建设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判断法治化程度、发现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法治发展、推进法治进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稳步推进“法治广西”建设。

(二)公民自下而上全面参与“法治广西”建设

没有广大普通民众参与的法治建设必然是一种虚空的法治,一种注重形式的法治,一种脱离实践基础的法治,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只有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才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根本动力,才是制约公共权力违法和滥用的最有效手段,才是使法律真正贴近每个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真正成为每个公民信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不二法门。公民自下而上的全面参与,需要强化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要完善人民代表制度,以及基层的民主选举制度,还要开辟其他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才能吸引公民的广泛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法治广西”内生于公民社会。

四、结语

“法治广西”受制于广西、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既要为富裕广西提供制度保障与必要条件,又要为和谐广西提供规范环境与制度条件,还要为文明广西提供制度支持。因此,“法治广西”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其建设既要追溯传统,又要着眼现在,还要预测将来;要立足广西,又要考虑国情,还要兼顾国际。

[参考文献]

[1]郑磊,王崟屾,“法治浙江”的核心是什么[J],法治研究,2007,(3).

[2]邵建东,德国“法治国家”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教训——兼及对“法治江苏”建设的启示[J],江海学刊,2005,(1).

[3]大力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为实现构建和谐广西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N],广西日报,2005-08-23.

[4]李燕霞,刘鹏飞,地方法治概念辨析:兼论“法治浙江”的内涵、基础和意义[A],陈剑峰,陈柳裕,等,学者视野中的法治浙江[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杨解君,走向法治的缺失言说(二)——法理、宪法与行政法的诊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戴小明,黄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陈柳裕,唐明良,地方法治的正当性之辨:在特殊性与统一性之间[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8]袁曙宏,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创造性结合的蓝本: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理论精髓[J],中国法学,2004,(4).

[9]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Z].

[10]陈剑峰,陈邦林,楼杰科,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若干理性思考[A],陈剑峰,陈柳裕,等,学者视野中的法治浙江[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1]刘善洁,莫小峰,广西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桂海论丛,2006,(1).

[责任编辑:戴庆瑄]

作者:陈应鑫

上一篇:施工导流水利水电论文下一篇:传统文化造型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