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保法治探讨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之相伴农村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其核心,从反面凸显出了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本文从中国农村环境现状入手,分析农村环境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从法律层面提出对策,以促成问题的解决。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村环保法治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环保法治探讨论文 篇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

辽宁医学院院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和谐生态辽宁研究

[摘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这既为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环境保护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阐明了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及污染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环境保护农村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长期以来,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农村生态异常脆弱。现在全国可用耕地逐年减少,森林生态功能低下,不能满足农村生态平衡的要求;水土流失面积大,其中以黄土高原、长江流域和南方丘陵山地最为突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占国土总面积比重达37.08%;土地荒漠化严重,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亿hm,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8.3%,而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其荒漠化土地占全国比重为97.8%,沙漠化土地占全国比重为95.6%,直接危害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湿地受损严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周围生态系统平衡。

2.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日益严重

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没有将环境与土地、产业与发展等规划有机结合,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因为基础设施和管理不完善,其产生的污染物一般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厕所乱建、柴草乱堆、畜禽乱跑”等“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据了解,现在农村生活方面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t,生活垃圾约1.2亿t,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

3.农业面源污染依然突出

目前,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而由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化肥的施用强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294kg/hm上升到2005年的390kg/hm,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225kg/hm的安全上限。农药的施用强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农药使用量由1996年的8..8kg/hm增加到2005年的12kg/hm,远远超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2000年前后2.1kg/hm的平均水平。农膜年残留量高达45万t。目前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hm,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6万hm,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乡镇工业的粗放式经营和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污染与危害。农村工业中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并且,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仍呈增加的趋势。

5.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面明显扩大,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已达19万吨,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4倍。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被随意排放,导致大量氮、磷流失,造成成片水体污染。其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养殖技术也将造成环境污染,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尤其是当人畜共患疫情发生时,将给人畜造成灾难性的危害。据调查,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COD量6900万t,是全国工业和生活废水COD产生量的5倍以上,成为第一大污染源。

二、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意识不强

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农产品数量而忽视质量,因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对农村土壤以及河道造成极大的污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现象,某些管理部门和领导,对防治农村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愿意在农村环境治理上投入必要的资金。

2.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大多数还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形态,现阶段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如土地深耕和漫灌等)仍旧沿袭传统农业的方式,但加大了农药、化肥等外部投入。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基本结构不能适应新时期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农业科技含量仍然不高,农业科技体制不适应快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需要,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脱节,成果转化率低。

3.农村环保机制不健全

一是农村环保法制缺位,农村环保无法可依。而在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如排污申报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对农村环境问题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农村环保管理体系不完善、环保机构长期缺失、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4.发展工业的政策、规划有缺陷

在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过程中,虽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三废”污染。随着工业污染从城镇向农村转移,外迁的工业企业也对农村的水体、空气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而农村工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较落后,管理水平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浪费大,“三废”污染严重等。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这体现了农村工业发展政策制订缺乏长远性,同时在工业发展区域的规划上也有一定的缺陷。

5.养殖业与种植业日益分离

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污染总量大幅增加,而且污染呈相对集中趋势,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因在养殖过程中投放大量的精饵料、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认识到使用化肥农药简单、方便,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即便是一些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粪便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所以畜禽养殖也逐渐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是要深入到每村每户,把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在农村营造一个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热烈氛围,让生态保护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传承。

2.控制农业污染

积极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大力改善用肥结构,禁用矿物化肥和推广节水灌溉,以防治因硝酸盐等物质大量积累和流失而形成的化肥污染,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同时推进污染处理技术发展,如“防治乡镇工业废水、生物监测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烟气脱硫”等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力降低治理成本,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的贡献率。

3.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依法治理必须成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进入的新阶段。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速对农业环保的环境立法,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环保工作中的实行力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控制农村工业污染

一是拒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虽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急需企业和项目,但是农村招商引资的门槛绝不能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绝不能接受污染转移,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环境等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接受。二是取缔污染企业。三是实施集中治污。乡村工业企业要加快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集中处理、集中监管。对现有的乡村化工、印染、造纸等污染较重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确保达标排放。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在农村推广清洁生产,将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通过资源化途径加以综合利用,这是目前治理农业污染的最佳途径。从而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将污染降低到最小或变废为宝。

6.推进科技创新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运行机制,全力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充分利用城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雄厚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以科技型园区、龙头企业为平台,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以技术要素入股,提高他们的开发经营积极性。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使科技研发与农业实际需求相挂钩。积极鼓励和支持应用研究型的农业科研机构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形成新的科技产业群;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技术服务组织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使之成为连接科技与生产之间的纽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其成熟化。

7.投资和治理的长期效益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难以通过民间投资推进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为此,在环境保护或治理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必须优先考虑民间的投资能力。但在进行规划时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行高科技含量低费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将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环保促发展。在农村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让农民在经济效益上得到实惠,并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农民对环境保护才会有热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才能长久进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陈润羊花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保护,2008,(11):31-33

[3]张笑归刘树庆宁国辉王艳群: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4): 100-102

[4]常焜: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9,3:27-29

[5]冯涛:关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的探讨和实践[J].环境管理,2009,2:74-76

作者:王佳慧 杨立男 董玉宽

农村环保法治探讨论文 篇2: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之相伴农村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其核心,从反面凸显出了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本文从中国农村环境现状入手,分析农村环境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从法律层面提出对策,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环境;法律;对策

作者简介:闫学芬(1992-),女,汉族,甘肃永靖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区治理。

一、中国农村环境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承载了我国数亿人的生活所需,而且为工业资源与能源的供应提供了保证。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农村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大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进行统筹安排,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一)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

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指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作物或果树的秸秆、枝条、杂草、落叶、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剩余物等。废弃的农用地膜污染是农村生产废弃物污染之首。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用地膜量达到2294536吨。由于设施农田在营造各类温室、塑料棚时对农用地膜的需求量大,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但目前,对废弃残膜的回收利用度较低,一般情况下,大块的残膜被就地焚烧,造成空气污染;而小块的废膜就被埋于田间地头,因为地膜采用的是高分子聚乙烯化合物以及树脂所制造而成的,很难腐烂与分解,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地膜可以在土壤中存留上百年,对农业生产以及环境带来的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二)禽畜养殖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近年来,随着专业化、集约化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导致的畜禽粪便污染及污水污染等众多环境问题也暴露无疑。因为大多数的养殖场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处理粪便与污水,并且有很多已经实行规模化的养殖场也没有建设起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导致了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往往都是在没有经过直接处理就进行露天堆放或者是排放入农村环境中,对农村的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严重的时候不仅仅造成大气的恶臭,还会使地下水遭受严重的污染。

(三)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介绍,我国农村有6.5亿常住人口,年产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有0.7亿吨不做任何处理,占总量的63.6%。由于农村综合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不齐全,以及受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制约,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垃圾在道路河流旁、田间地头乱堆乱放,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部分设有垃圾填埋场的乡镇,存在选址不合理、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垃圾处理技术的限制,城市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转移到农村地区,进行简单的填埋、焚烧,加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负担。

(四)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

农药和化肥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增加农产品产量,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据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介绍,目前我国的化肥、农药总施用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高的国家。但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在农业生产中所施用得大量的化学肥料,除了被作物吸收的部分外,大部分挥发到空气,少部分残存在土壤中,最终进入水体,在化肥使用过程中造成大气、水体、土壤严重污染;此外,我国农药真正有效的用量不到40%,其余60%左右的未利用的农药进入生态环境,一方面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另一方面,这部分农药通过径流造成污染,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的富营养化等。

(五)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以量化的贡献,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也日益显露了对农村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危害。随着对城市环境的重视,一些污染工业采取“上山下乡”模式,大规模向乡村转移,工业“三废”的直接排放,使田园遭受污染,水质遭到破坏,工业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二、造成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不完善

首先,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例如农业局、水利局、交通局等,没有统一至一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利益不协调,再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效率低下。此外,当前最为基础的环保系统是在县一级,而在县一级之下就没有专门设置环保机构以及人员,同时县一级的环保局名义上是“综合管理部门”,但对于农村环境和农村生活涉及不多。

(二)扶持措施不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都没有真正重视农村环境的监管与污染防治,尤其是在基层政府层面,因为缺乏环保经费来源渠道,导致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当滞后,使许多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此外,农村污染治理方面缺少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在城市污染治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享受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等优惠政策。而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由于农村环境保护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等原因,农村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三)农村相关主体环保意识薄弱

相关主体环保意识薄弱,突出表现在基层干部对保护农村环境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干部的环保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优先发展经济,只重视招商引资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招商企业对当地环境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使农民自身环保意识较差,认为环境的破坏与己无关;而一些乡镇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对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规诸多,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但由于这些环境保护法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环境问题,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涉及很少。现阶段,农村环境问题的管治主要依据国家环保部门制定的一些计划、条例。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存在立法层次低,法律不健全问题,农村环境保护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三、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对策

(一)尽快完善保护农村环境的立法

环境立法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的基础性工作,而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给农村环境的依法整治造成困难。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面临的环境困境。因此,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与防治的立法体系,构建适应农村现实情况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并依法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1.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推动公民环境权入宪

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应当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推动公民环境权入宪。环境权即人们享有在健康、优良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环境权,在保护农村环境中法律中表现在农民的环境使用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环境损害请求权等,是基本人权的一个方面。在宪法中明确保护农民的环境权,有利于树立环境法治理念,促进形成以农民环境权保护为核心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2.修改与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以适应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建议尽快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法》或《农村环境保护条例》,作为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规。应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环境调查、检测、修复,防治工业污染转移,防治农业源污染,以及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需要尽快确立在环境保护法中补充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则规定,弥补环境保护基本法不足,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在立法过程中注意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3.加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让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为此需要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并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在该体系之中应该有以下的几个部分组成:(1)宪法中对农村环境与资源法的规定;(2)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基本法;(3)农村的环境标准;(4)其他的部门法中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这样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性、可行性较强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农村环保发展建设有序地进行。

(二)加大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首先,要加强保护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环境权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利用已有的权利,整合资源,向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让农民知法、懂法;再次,培养维权意识,在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时,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让破坏农村环境的恶劣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最后,职能部门应为农民维权提供便捷的途径,避免出现维权无门的情况,保障宣传效果。

(三)加大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

古语说,“徒法不能自行”。与农村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实践层面得到切实的落实,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但在现实中,我国农村环境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必须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与防治法律法规的实施体系和保障支持体系的基础上,要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首先,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探寻如何快速推广并实施农村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需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队伍,改善执法能力;要在基层形成晚上的执法机构,对执法条件进行改善;对于执法人员必须要严格的考核,推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枸杞捡起执法监督制度。最后,促进司法和行政程序与农村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结合。把与农村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纳入行政程序,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政府首长责任制和有关制度,保障行政行为符合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

[1]“十三五”规划建议[R],2015-10-29.

[2]易波,张莉莉.论地方环境治理的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环境公平的视角[J].法学杂志,2011(9).

[3]谢根成.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3(2).

[4]吕忠梅.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5]方慧.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3).

[6]任晓东,高新才.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3).

作者:闫学芬

农村环保法治探讨论文 篇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农民参与能力研究

[摘 要]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农民参与能力是维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民有效参与农村治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通过分析农民参与能力结构,从制度、组织、文化、意识和渠道五个维度探讨农民参与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从健全公众参与激励制度、支持农村环保组织发展、培育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提高农民环境主体意识、发挥新媒体渠道优势等方面提升农民参与能力。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农民;参与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引入农民参与势在必行。然而,受自身政治知识、环保知识和社会资源所限,农民群体普遍参与能力不足,导致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农民参与呈现被动参与、末端参与、无序参与的不理想状态,农民参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民参与能力,不仅是党和国家关切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论工作者肩负的责任。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民参与的现状、农民参与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农民参与的具体途径展开研究。李咏梅、黄云凌认为,农民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关注度较高但参与度不足[1-2]。丁太平等人提出参与成本与收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及环境治理评价对公众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3]。李芬妮等人提出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具有正向作用[4]。黄森慰等人提出应通过设立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参与环境治理[5]。杜焱强等人认为政府应着力培育农村组织,通过还权赋能的机制破除农民参与缺位的困境[6]。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其中关于农民参与能力的论述较为欠缺。为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参与能力的主要结构、发展瓶颈以及提升路径,以求为破除农民参与困境提供理论依据。

一、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参与能力的价值意蕴

农民与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一方面,农民原始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易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将显著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使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改善具有最直接、敏锐的感知能力。因此,只有切实提升农民参与能力,才能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

(一)维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内在要求

1972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公开承认了公民环境权,此后,一些国家陆续开展对公民环境权的立法实践,如葡萄牙等国。学界普遍认为公民环境权包括对环境的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受到环境侵害时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7]。在我国,保护公民环境的权利散见在一些法律法规之中,没有形成体系,且农民对环境权的知悉度还较低。因此,提升农民参与能力有助于农民知悉和维护自身享有的环境权益,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参与实践的发展。

(二)实现农民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参与表现出被动参与、事后参与、无序参与的不理想状态。被动参与表现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意识不强,参与意愿低迷。事后参与是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农民为维护环境利益通过信访、举报等方式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这种参与行为仅停留在事后恢复阶段,未能涉及事前预警和事中干预,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无序参与表现为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信访洪峰”和群体性事件,农民由于缺乏公众参与的政治知识和政策行为的理性判断,受到外界情境刺激时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进而影响政策执行进程和社会正常运行秩序。因此,农民参与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农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总的来说,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尚未脱离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化肥、农药、地膜过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随着城市工业的转入,农村生态环境面临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双重危机。同时,农村地区垃圾种类复杂、量大分散、收运困难,单纯依靠政府收集、转运、处理,缺少后期维护容易造成农村脏乱差现象的反弹[8]。究其本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农村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问题。因此,要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觉践行绿色农业生产,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参与能力的结构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农民参与能力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期农村改革需要。具体来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参与能力可细分为以下几种能力。

(一)生态环境素养的认知和践行能力

生态环境部2020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仅为8.1%,农民总体环境素养水平较低[9]。这一现状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农民参与的属性和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农民环境素养亟待提升。农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参与能力,首先,必须对新时代生态环境文明理念形成清晰正确的认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其次,要形成应对大气、土壤、水、噪声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科学认知和预防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并在实践中避免采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最后,要将生态环保理念内化为绿色生活观念,外化为绿色生产行为,进而贯穿于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行为规范中。因此,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素养的认知和践行能力,是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先决条件。

(二)现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能力

要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变,必须要培育广大农民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养成现代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观。农民要具备生态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能力,一方面,要通过行政渠道、运用法律手段,充分行使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表达权、参加权、监督权;另一方面,农民要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公民义务,将自身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转换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动力。在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逐渐富裕,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从“求温饱”转向“求环保”,现实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个人层面存在权利和义务失衡的状态,表现为农民对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對奉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观念持续低迷。因此,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民主法制观念宣传,增强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的承担,促进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三)对参与渠道的接受和利用能力

为了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农民需要熟悉并能够合理运用公众参与渠道。当前农民群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渠道主要包括社情民意调查、环保宣传活动、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互动、行政听证、信访等。农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调查表达对环境决策规划的态度和观点;可以通过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学习生态环境知识、提高生态环境素养;可以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和听证制度获取环境质量信息、环境治理项目、环境政策变动等;可以通过网上政务平台实时进行信息查阅、留言咨询、投诉建议、意见征求等;可以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多种方式向受访单位和部门说明情况、表达意见、请求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各类参与渠道在适用范围、参与方法、作用效果上不尽相同,农民应增强对行政管理的了解,熟悉公众参与渠道并有效运用以便更加有序、有效地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四)应用新媒体参与治理的技术能力

新媒体时代,各级生态环保部门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发挥其传播广泛、使用便捷、形式多样、反馈及时的优势,探索出政务网站、微信问政、微博问政、电视问政、市长信箱等多种新媒体参与方式,为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高效、便捷、多样化、低成本的参与渠道。农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影响最广泛、最直接的群体,应尽快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熟练运用政务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信息查询、意见征集、沟通交流、互动反馈,提高参与的及时性和灵活性,降低参与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用新媒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农民参与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其对农民参与能力的技术支撑作用将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开展而日益突显。

(五)依法表达意见和建议的诉求能力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各级生态环保部门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领域下足气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体系不断完善。然而,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程度与农民参与能力水平并非同步增长,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快促进农民参与能力提升以适应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发展步调,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合理有序的公众参与局面是当前生态环境治理创新的重要目标。鉴于此,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使农民树立学法、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制观念,引导农民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表达环境利益诉求,避免采取罢街拦路、非法聚集等行为扰乱社会正常运行秩序。

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参与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一)公众参与激励制度不健全,对农民群体引导支持乏力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政府应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此后,多个省市出台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有效激发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但环境污染举报制度未能全面覆盖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公众主动由此到环境决策中不仅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还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维持生计是农民的头等大事,有的农民即使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无暇参与,即便有参与意愿,但较高的参与成本也会降低其参与的积极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实行激励参与、救济参与,然而现行公众参与激励制度尚不健全,对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引导支持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

(二)农村环保组织发育缓慢,制约农民参与组织化发展

农村社会资源整合不足,农村环保组织数量少、力量薄弱导致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缺乏组织依托,农民参与行为呈现出无序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近年来,得益于民主观念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广泛活跃于环境治理领域,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力量。但由于法律地位不够明确、资金来源紧张、社会资源组织能力不足,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此外,现阶段根植于农村的民间社会组织和致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组织在数量上严重不足,与此相对的是,农民群体数量庞大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由于环保知识、权利意识、政治知识较为欠缺,农民参与行为呈现出滞后参与、分散参与、无序参与的特征。现实中农民即使有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诉求和参与治理的意愿,却很难找到可以依托的专业化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参与的非制度化和无序性。

(三)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缺失,农民参与受小农思想禁锢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乡村治理呈现新旧观念交织的现象。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生态环保理念等科普宣教工作,在革除农村陋习歪风、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构建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上还有待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政府干、百姓看”的状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这是传统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小农思想”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步伐,虽然封建思想逐渐分崩瓦解,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扫门前雪”等老旧观念仍然深刻影响着许多农民的行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担心“枪打出头鸟”“不想出头”“不愿出头”。在这类农村社会文化冲击下,农民对于生态环境治理表现出了消极的参与态度。

(四)农民环境主体意识淡薄,参与环境治理动力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农民不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也能够从政府或他人的治理行为中受益,从而在治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搭便车”行为。在“搭便车”心理作用下,农民参与集体环境治理的意愿逐渐衰弱,追求个人利益的心理加速膨胀。为了使农业效益达到最大化,不少农民选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来增加农产品产量,这些农业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搭便车”心理形成的根源在于农民环境主体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或选择性忽视自身肩负的环境责任,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全部寄托于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2014年《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70.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由此可见,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表现出了较强的“政府依赖性”[10]。现实中,一些農民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或实施效果不关心,对政府动员及治污政策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他们成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局外人和旁观者,农村环境治理呈现出“政府干、百姓看”的窘境。

(五)新媒体参与渠道推广力度不够,网络参与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各级生态环保部门发布环境信息、征集群众意见、促进官民互动的主要媒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便捷化、低成本的参与渠道。在“宽带下乡”“电脑下乡”等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下,农村网络普及率逐年攀升,农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这为农民网络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环保部门对新媒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功能的推广应用力度较小,新媒体渠道的参与功能局限于信息公开,主要用于发布环境政策、公布环境状况信息、宣传环保知识、报道时政新闻等,新媒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功能有待深化。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农民运用网络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识不强、方法不新、能力不足,参与途径仍以传统的书信、电话、上访为主,新媒体对农村群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助力作用有待提升。

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农民参与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健全公众参与激励制度,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公众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激励。政府及环保部门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热情。首先,完善公众参与物质保障,除了对举报环境污染行为实行奖励,还应对参与听证会、座谈会,参加环保宣传活动的农民发放交通补贴和餐补,对于路途较远的农民还应帮助解决其住宿问题。其次,注重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对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表彰,并加大对其事迹的宣传,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当地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最后,创新文化激励模式,通过设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积分制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农民生态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可获得相应的环保积分,如参加环保宣传活动、民意调查、听证会、座谈会等,积分可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免费健康体检、优先入住养老院等,以积分制推动当地形成积极参与的治理文化发展,营造生态环境治理农民主动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支持农村环保组织发展,为农民参与提供组织化平台

农村环保组织是培育农民参与能力和促进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织平台。农村环保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内生组织资源,能够促进农民组织化参与、管理、维权,整合农民利益、规约农民行为、维护农民权益[11]。农村环保组织扎根农村,能够深入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环保组织的非官方性使其在与农民接触中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能够充分倾听农民环境诉求,有效化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农村环保组织的专业性能够规约农民无序参与行为,为农民参与提供组织化平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充分整合农村社会闲置资源,培育一批源于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农村的环保组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金减免等方式向环保组织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其在环境公益、环保宣传、生态保护、农民维权中发挥作用。

(三)培育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打造农民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培育参与型治理文化有利于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社会监督,保证生态环境权益的公平分配;有利于提高环境政策对农民环境需求偏好回应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催生农民参与行为,推动当地公众参与氛围的形成。培育农村参与型治理文化需要在地方政府、学校、村委会、社会组织中形成合力。地方政府要加快完善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制度,联合学校加强生态环保理念和民主法治观念的宣传教育,村委会要充分发挥直接民主的优势,在维护农民环境权益、提高农民环境素养、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治理文化上做文章,拓展农民直接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渠道和方式。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組织公众力量、表达意见建议、参与协商治理的作用,共同打造农民积极参与、多方协同治理的良好社会生态。

(四)提高农民环境主体意识,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农民环境主体意识包括环境保护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等。提高农民环境治理的主体意识,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推动生态环保宣传教育进农村,培养农民树立环保理念。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和其他各类座谈会等方式,消除农民“环境冷漠”心理,增强农民环保知识储备,引导农民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要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增强农民环境参与感。如生态庭院评比、星级环境文明户评选、优秀乡村生态环保志愿者评选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让农民在参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增强参与感、获得感,提高农民主体意识,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五)充分发挥新媒体渠道优势,提升农民网络参与能力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促进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应顺应新媒体繁荣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地区新媒体参与渠道的推广和普及。通过在政务大厅、村委会等张贴公告栏,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增强农民对政务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关注度和知晓度,以组织村民集体学习、举办座谈会和讲座等方式提高农民应用新媒体的技术能力。同时,加大对新媒体参与渠道功能的开发应用,提高参与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发挥新媒体的多样化优势,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表现方式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和环保科普宣传,以农民群体喜闻乐见、简明易懂的方式宣传环境政策、信息,让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更加“接地气”。

参考文献:

[1] 李咏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农村经济,2015(12):94-99.

[2] 黄云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村民参与度研究:基于社区能力视角[J].农村经济,2020(9):123-129.

[3] 丁太平,刘新胜,刘桂英.中国公众环境治理参与群体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1):69-82.

[4] 李芬妮,张俊飚,何可.农户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12):185-192.

[5] 黄森慰,唐丹,郑逸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3):55-60.

[6] 杜焱强,刘诺佳,陈利根.农村环境治理的农民集体不作为现象分析及其转向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21(2):81-96.

[7]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6):129-139.

[8] 宋国恺,李岩.村民主体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成因及整治路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91-20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R/OL].(2020-08-10)[2021-04-25].http://www.mee.gov.cn/ywgz/fgbz/hjyjk/202008/t202008/0  793281.shtml.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識调查研究报告[R/OL].(2014-03-04)[2021-04-26].http://www.eedu.org.cn/news/envir/homenews/201403/94885.html.

[11] 张锋.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利益机制与制度建构[J].学习与实践,2020(8):96-104.

[责任编辑:丁浩芮]

Research on Farmers’ Participation Capacity i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Li Fei  Sun Yirong

Key words: rural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armer; participation capacity

作者:李菲 孙艺榕

上一篇:纳税账务调整研究论文下一篇:门诊分诊优质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