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22

摘要:近几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文化发展。在众多的体育项目当中,篮球运动深受高职院校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已经逐渐在校园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构建篮球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下,更是需要在保证校园文化和谐的角度下更好地弘扬篮球文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政府、企业、社区四个要素,高职院校服务政府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旨在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服务社区旨在提高全民素质。高职院校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直线职能式,通过纵向实行绩效考核、横向采用程序文件等方法来完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体系

一、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

高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而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如科技服务、社会培训、教育服务等,本文研究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畴的社会服务。

“威斯康星思想”是高校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的指南。学术界一般认为,威斯康星大学是高校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先行者,尤其是范·海斯(Charles R. van Hise)担任校长时期,提出了“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在他的带领下,该校以“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促进农业、使工业效率更高和有利于政府”为立校之本,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典范,后人称之为“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下,国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如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日本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德国的“政府主导”模式等。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社会服务是其主要职能之一,但不论是直接服务还是间接服务,其能力都较弱。以2010-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服务情况统计数据为例,各项主要科技成果如表1所示。(说明:2010年参加统计的本科院校44所,高职院校51所;2011年参加统计的本科院校43所,高职院校48所)

对照上述数据,将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职与本科院校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差距明显。2011年本科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占全年科技项目总数的78%,企事业到账经费占总到账经费数的82%,平均每个项目的到账经费为27.6万,高职院校的这三项数据分别为64.8%、61.9%和10.1万。说明企事业单位更愿意与本科院校合作进行技术研发,而且往往技术含量和研发成本也更高,高职院校的合作项目研发成本低,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研发水平低、创新能力弱造成的。本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8.56%,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49.3%,高职院校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83%和12.3%。说明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当低,研发能力缺乏创新,研发成果不被认可,产研效果脱节严重,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衡,所谓的研发更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有限的改良。

第二,高职院校自身服务成效增量不增质。高职院校两年间科技项目数量对比显示,两年间增加704项,其中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数增加465项,占增加总数的66%。说明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意愿强烈,积极寻求企事业单位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研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数增加32项,转化率不升反降,授权专利数增加658项,两年间翻了2.6倍,增长明显,但其中发明专利数仅增加了42项,也就是说每增加100项授权专利中,只有6项是发明专利。说明高职院校的研发水平提高缓慢,创新能力依旧较弱,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短期内很难有较大改观。

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既缺乏针对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又缺乏社会服务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社会服务工作只是在自发地进行着,如果我们能够从理论层面提出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以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那么必将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和完善,对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起到较大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架构及内容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是指高职院校与其社会服务的对象之间组成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外部社会服务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其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为了实现社会职能而建立的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图

1.服务政府

高职院校服务政府必要性分析。首先,政府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只有政府制定出有利于学校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发展才能从法律上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政府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协调、整合多方资源为学校服务,而政府的投入又是学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政府都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指向。

高职院校服务政府的主要内涵。政府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府投入学校教育,当然也希望学校给予一定的回报,希望学校能够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做出贡献,那么高职院校主要在哪些方面服务政府?首先,要服务政府开展决策研究。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确定研究选题,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开展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客观理性的对策建议。其次要服务政府开展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建设是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领域,也是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该围绕地方产业开展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2.服务企业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必要性分析。首先,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其要服务企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当然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还是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服务企业,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受益,企业才能有较高的积极性参与高职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现状。其次,企业也需要学校的服务。高职院校的优势正好是企业的劣势,高职院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不少有待转化的成果,但缺少资金和市场,而企业需要技术支持,需要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的员工需要培训等,企业也迫切需要学校的服务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再次,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搭好舞台,高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只有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是市场直接的接触者,能正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高职院校虽然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但缺乏必要的资金,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消费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只能是知识创造的主体而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服务企业,高职院校才能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主要形式有技术入股、技术指导、技术转让、联合研发、组建产学研联合体等形式。技术指导: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兼职技术员”或“技术顾问”的形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入股:高职院校的技术所有者以技术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并享受分红,是一种比技术指导或技术顾问更为深层次的服务;技术转让:高职院校技术所有者一次或多次把自己所拥有的技术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企业的一种形式,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联合研发:高职院校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高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和开发,高职院校主要提供技术和实验场所,企业提供研究载体或经费;组建产学研联合体:高职院校投入人才、智力、技术等,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场地等,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实行技术市场化等。

3.学校服务社区

学校服务社区的必要性分析。首先,服务社区是高职院校的使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作为区域性的大学,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其次,服务社区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社区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为大学生的教育及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场所。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自身素质,同时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而达到高校与社区的和谐共处、互利共赢,为高校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铺垫了道路。再次,高职院校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区校合作形式,大学师生与社会工作者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研究,将为今后社区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它充分开发了社会资源,并使之为社会大众的利益服务。

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的形式和内容。一是面向市民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通过编印素质教育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大事、省市区最新动态、公民道德标准,提高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二是开展助学活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优秀学生进入社区进行“一帮一”助学活动,通过社区学校这一载体,帮助社区小学生初中生补习功课,拓展课外知识;三是面向市民开展政策解读或各种咨询活动。利用节假日,面向社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解读大家关注的“医疗保障”“劳动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搜集居民们疑惑的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做到“问有所答,答有所解”;四是开展文化活动。联系社区文化活动站、图书室、科普课堂等社区资源,与相关部门一起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卫生常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高职院校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能否有效地服务政府、企业和社区,取决于其内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见图2。

图2 高职院校内部社会服务工作管理模式结构图

这种管理模式是从直线式、职能式、矩阵式等管理模式中优选出来的,是目前比较适合高校管理、效率比较高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纵向是直线式、横向是职能式,其优点在于执行力较强,既保证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强化了专业化管理。具体到社会服务工作来说,高职院校设立科研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培训处等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社会服务工作,统一整合学院外部资源,统一收集社会服务信息;设立系部和社会服务团队,形成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队伍,整合学院资源,及时解决由职能部门收集的社会服务需求。

当然,这种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现象;二是职能部门和系部之间存在责、权、利划分不清等问题。解决以上两点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横向职能式管理运行机制借鉴ISO9000理念,采用“程序文件”来明确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纵向直线管理运行机制采用绩效考核的模式,既明确职能部门和系部、团队之间的责、权、利,又便于职能部门制定激励政策和考核方法,从而有效地推动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成钢.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6):75.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32-33.

[3]刘绕.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J].教育与现代化,2007(4):66.

[4]张剑秋.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J].云南教育,2002(80):23.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B-a/2011/03/003;主持人:蒋庆斌)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

《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1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五化”模式》一文提出:创设“五化”服务模式是高职院校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可行路径。服务理念“文化”化包括:一、全员服务。学校师生是服务社会的主体,都可以在服务社会中有所作为。二、全程服务。要将社会服务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三、全面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视角上要拓展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服务平台立体化包括:一、创建各类服务基地。二、强化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三、发挥学术组织平台的作用。服务方式多元化包括:一、合作办院。主动寻求社会合作,与各级行政部门、重点产业、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创办“校中厂”“院中院”或“虚拟学院”,开展不出校门的社会服务。二、公司化服务。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专业化公司以承接项目的方式展开社会服务。三、专家下基层。组建专家服务团,直接深入基层开展智力服务。服务资源集成化:一、建好专家资源库和项目信息库。二、在社科联和科协机构下设立各类专业协会或专业服务公司、咨询机构,发挥他们的优势,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的社会服务活动。服务机制长效化:一、目标责任制。高职院校应把社会服务作为硬任务纳入对各二级院系、相关专业、重点服务机构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岗位考核中,层层鉴定社会服务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地对社会服务情况实施动态跟踪、督促检查,形成必须服务、主动服务的氛围。二、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建立重要部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定人联系制度,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推介社会服务资源储备、优势项目和优势团队,举办服务资源、服务成果展示会和供养见面会,邀请需求方参观考察等方式,主动营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产品,进而在供给与需求间搭建便捷的沟通桥梁,实现供需间的无缝链接。三、重点服务团队和人才培育机制。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有计划地选择一批服务团队、服务人才进行重点培育,从资金投入、项目承接、人才培养、设施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着力培育打造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社会认可的品牌团队和品牌服务项目。四、成果转化机制。坚持开门办学,主动面向社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促成智力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利用,使智力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助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实现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确保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实效化;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作者:蒋庆斌 邓玉真 朱理瀚

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2:

基于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

摘要:近几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文化发展。在众多的体育项目当中,篮球运动深受高职院校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已经逐渐在校园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构建篮球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下,更是需要在保证校园文化和谐的角度下更好地弘扬篮球文化。本文针对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描述了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对篮球文化进行构建,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对篮球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将篮球文化进行更好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正确的认识,篮球文化作为校园体育建设的代表,进行良好的篮球文化建设可以加强高职学生身体、心理的锻炼,养成自主锻炼的意识,让高职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前面发展。通过篮球运动还可以锻炼高职院校学生拼搏、刻苦、团队协作等优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格,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构建更加全面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校园文化力量。所以在和谐校园视角下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重要地位,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在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一)提升身体素质水平

和谐的校园环境,离不开各项文化水平的建设,篮球文化的建设可以协助校园文化进行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自身的身体情况,在业余时间也很难进行体育锻炼,多处在一个不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下。通过篮球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对体质健康问题作出相应的了解,更加明确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升自身的健康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篮球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养成锻炼的习惯,不但使自身的体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可以起到丰富高职院校学生业余生活的作用,让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使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在篮球运动中,队友之间有着强烈的配合。篮球项目的锻炼,对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交往、社会实践都有起着重要的帮助。在篮球文化的熏陶下,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快养成社会发展和生存的能力,培养自身竞争的意识、并且学会协助他人、帮助他人、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让高职院校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高职院校当中,高职学生深受周遭环境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其心理健康,像是电子产品、网吧等,所以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篮球运动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同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和谐、竞争以及公平和有爱的能力,并在篮球运动中收获乐趣以及篮球集体的温暖,在无形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起到影响。并且通过篮球运动还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提升自身的体质能力,在不断的篮球运动中获得自身能力的成长,形成正确的心理态度,更加乐观地面对学习及生活。

(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篮球运动作为高职院校中比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对提升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运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长期的篮球运动,可以让高职院校学生慢慢养成运动的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入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来,并慢慢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和自身愉悦感的增强,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情况有更好的提升。

二、基于和谐校园视角下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具体策略

(一)设立篮球文化专项费用支持

在很多高职院校篮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篮球文化建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资金不足,这导致相关部门无法更好地开展篮球文化的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可以进行篮球文化专项费用的设立,做好篮球文化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在开展篮球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才会更加有动力,才可以做好篮球文化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篮球文化、参与篮球文化、并对篮球文化有所实践。

(二)开展篮球文化活动社团

社团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推动篮球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篮球啦啦队、篮球形式的游戏、篮球知识竞答、篮球比賽等一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篮球文化的建设,并可以针对这些项目提供奖励支持,这会大大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篮球项目参与的热情。篮球文化活动社团的成立还可以形成和谐、长远的校园文化,将篮球文化、篮球精神进行更好的传承。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各项能力的提升,以及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

(三)改善高校篮球教学

在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当中,很多高职院校将篮球教学放在选修课程安排中,所以在进行篮球文化建设时篮球运动很难受到更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关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加快篮球文化建设的脚步,高职院校应该改善篮球教学,强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加以创新。具体的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延长篮球运动时间、将篮球课程纳入高校体育运动中的正式课程、进行学分激励等方式,来增强篮球运动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地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和谐文化。

(四)强化配套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篮球配套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到篮球文化建设水平。在很多高职院校当中,由于将专业文化课程纳入主要的学习指标当中,而忽略了体育建设,尤其是无法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比较便利的运动环境,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篮球场地、篮球设备都存在比较老化的情况,这不仅降低了文化建设水平,还很有可能由于设备、场地的老化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注重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比较健全的运动场所,加快篮球文化的建设,使高职院校学生对篮球文化更富有兴趣。

(五)注重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师资团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非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想要对篮球文化、篮球运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应用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讲授的。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篮球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师资团队的建设,要设立专门负责篮球文化建设的教师,并在课余时间多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提升学习,不断加强教师知识水平提升,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将篮球文化知识教授给高职院校的学生。让篮球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也通过这种方式增强高职院校教师对篮球课程及文化的积极创新。

三、结语

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不可以忽视体育文化建设,尤其是篮球文化,其文化建设对和谐校园产生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增强篮球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断的对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做深入体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策略分析实施,增强篮球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进程,将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明华.试论和谐校园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0):108.

[2]李伟.关于和谐校园中篮球文化建设初探[J].体育风尚,2018(6):107.

[3]曹翠平,郁海.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4):96–97.

[4]王磊.高职院校营造和谐篮球运动氛围的策略研究[J].河南农业,2016(6):54–55.

[5]杨林.浅谈高职院校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J].当代旅游,2018(9):87.

作者简介:李海鹏(1981—),男,汉族,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学校体育。

作者:李海鹏

农业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论文 篇3:

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以社会培训为例

摘 要: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功能,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的重要财源。社会培训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的优势项目。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培训实践中存在着培训对象集中、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效益低微等不足,建议民办高职院校构建以激励主体、激励客体和激励方式为要素的激励机制,采取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优化教师职业发展等策略来优化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关键词:激励;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社会培训

高職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主动融合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以科技研发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社会培训促进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以文化资源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1]社会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最核心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代表。鉴于社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和优势项目,本文以社会培训为例探究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希望为如何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探索一条有效之路。

一、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培训实践生态

促进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服务领域,高职院校面向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社会受众开展职业培训,是提升区域人力资源水平与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依据数据调研和教师访谈,我们发现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培训以行业培训、社区培训与“三农”培训为重点,在社会培训的对象、内容与效益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一)社会培训的服务对象

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的服务对象范围广泛,培训对象涉及行业从业人员、企业职工、各级教师、大学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特殊群体(如服刑人员、士兵、残疾人、老年人等)、海外人员等诸多群体,其中又以面向企业职工开展的各行业领域的职业培训占比最大,农民培训对象较广。高职院校的“三农”培训对象就有失地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农民群体。根据2017年高职质量年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2016学年就为浙江省戒毒中心、浙江省监狱系统、杭州西郊监狱、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杭州纳德酒店、杭州三彩服饰、杭州地区民宿经营者、外桐坞村、三阳村、东江村的村民、电梯制造业的专家和工程师、汽修企业人员、康复辅助器具生产装配单位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等诸多单位人员提供社会培训服务,2016学年社会培训员工达1.9万人次。

与此同时,目前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培训对象较为集中,例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近三年的培训对象就聚焦于农民、创业大学生以及电商人员,社会培训的针对性较强。

(二)社会培训的服务内容

民办高职院校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效依托技能鉴定站、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等校企合作资源,主动提供技能类培训(鉴定)、文化素质类培训以及行业领域的专项等各类社会培训服务,其中以技能类培训鉴定和行业类专项培训为主。例如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积极对接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分别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东海橡塑(嘉兴)有限公司、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嘉兴福达建设有限公司、嘉兴市秀洲区南汇商会等单位,共为2542人开展了员工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等多个种类的培训。同时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人民政府、王店镇人民政府等部门量身打造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问题的处理与解决途径、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进行媒体应对、法治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等,累计培训近1万人次。

虽然民办高职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多种类型的社会培训,但是社会培训内容以单一的技能培训为主,复合能力培训项目与技术创新型项目较为缺乏,难以有效满足转型升级的行业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培训需求。另外,民办高职院校提供的终身学习类的长期培训供给较为不足,社区培训项目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社会培训的服务效益

民办高职教师通过社会培训,有效接近行业企业实践,联通社会培训“课堂”,在与社会人士的交流与沟通中提升专业技术技能积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创造可观的服务收入。以经济较为发达、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浙江省为例,2016年浙江省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为4.44亿元,公益性培训服务量为168.1万人日。[2]依据七所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的高职质量年报分析,不同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收益差别较大,同年的非学历培训到款额甚至相差百万元之大,由此可见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效益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

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水平高低,一方面受民办高职院校的资源与实力等客观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教师自身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与制约。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外部监督管理与外部经费资助较少,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薪酬体系、教师聘任机制、教师培养机制、教师评价机制、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等机制灵活性较大,民办高职院校可有效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与支持民办高职教师提供社会服务。

(一)激励主体

相比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民办高职院校是最直接影响民办高職教师提供社会服务的激励主体。针对民办高职教师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民办高职院校通过任务、文化、薪酬、考核、晋升、培训等制度要素,运用组织的各种内外奖惩资源,激发民办高职教师提高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民办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者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社会服务相关的制度,例如制定年度社会服务目标与任务、职称评审中的社会服务成果、社会服务经历、社会服务贡献奖励等措施,努力解决如何将教师的科技服务、社会培训、文化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纳入现有的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特别是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工资福利等方面切实支持民办高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科学激励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行为。

(二)激励客体

民办高职教师是激励客体,教师通过理性分析民办高职院校的激励因素与自身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依据价值观和职业规划主动选择不同的社会服务态度与行为方式。相比公办院校教师,民办高职教师的工作性质较不稳定,教师流动性较大,民办高职教师的安全需要与归属需要更为强烈,物质需求的现实性更为迫切,发展需求和成就需求更为渴望。根据问卷调查,民办高职教师最看重的前五项需要为: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福利保障体系、稳定的工作、个人深造进修的机会以及职称职务的晋升机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需提供优厚的社会服务报酬与诱人的服务贡献奖励等措施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同时提供灵活的服务时间、强大的科研团队、优质的培训进修等条件支持教师以社会服务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来满足成长发展需要。

(三)激励方式

在均衡考虑个体差异与动态适应原则的基础上,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民办高职院校可综合运用目标激励、薪酬激励、福利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培训激励、晋升激励、考核激励等多元化激励手段,从内在的自我激励与外在的导向激励两方面促进民办高职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3]依据教师访谈结果,民办高职教师的激励机制存在薪酬激励竞争力不强、福利激励不高、培训激励不足、晋升激励不活、考核激励不实等问题。为了提升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水平,教师希望民办高职院校采取目标激励、考核激励、薪酬激励为主的物质激励方式,例如大幅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收入、大力增加社会服务的奖励、明显突出社会服务的考核比重等引导教师自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同时民办高职院校结合文化激励、情感激励、培训激励、晋升激励等精神激励方式,从成就感、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激励教师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另外,依据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民办高职院校可从参与决策权、专业自主权、自我效能感以及专业发展权等维度灵活运用参与激励。

在教师深度访谈过程中,民办高职教师提到学校提供高额社会培训收入是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和直接效益,拓展社会人士的交际、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积累行业实践经验、提升社会培训能力、丰富专业教学资源等间接效益满足民办高职教师的发展需求。访谈结果说明,民办高职教师提供社会培训较为重视的激励方式就是薪酬激励、晋升激励与考核激励等外在的物质激励,对于荣誉激励与文化激励等精神激励兴趣不大,自我内在激励的效果差强人意。

三、优化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的策略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外部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外部经费资助匮乏、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模式固化、教师缺乏归属感等诸多原因,在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相关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明确提出强调校企深度合作,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开展职工培训,向社区开放服务,服务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为提升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效果,建议采取政府搭建平台、院校完善机制、教师优化发展等策略优化激励机制。

(一)政府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民办高职院校开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社会服务,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力不从心,尚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与资源统筹。政府部门要协调行业、企业、民办高职院校整合优势资源,畅通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及院校之间的社会服务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打造“政行企校”协同创新的优质社会服务平台。民办高职院校需学习优秀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实践经验,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例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软件技术咨询公司采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市场“四共享”的合作方式,学校软件专业教师由公司选聘为培训师,接受公司的业务考核与技能培训,共建软件技术社会服务平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培训实践中形成多主体参与、灵活多样的“政府导引、企业导需、学院导训”的“三导合作”培训模式。

(二)院校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是激励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需要。[4]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依托于科研处、二级学院、成教学院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管理社会服务的专门机构,缺少关于社会服务的定位、任务、评价、管理、保障等方面的明確制度。民办高职院校一方面需建立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统一社会服务功能、规划、任务、保障等认识与管理办法,有效保障社会服务的人员、经费与设备等条件,统筹社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并构建社会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除了激励机制外,尚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结合政府、企业、教师等多方主体衡量社会服务质量的好坏,形成对社会服务工作与服务主体(教师)的合理评价。而且,为了有效地激发民办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标准体系中要明确社会服务的统一标准与依据,明确统一评定和科学评价的方法。民办高职院校要在制度上明确社会服务是教师的职责要求,是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评价指标。例如美国高校教师的职位绩效考核包括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大部分,日本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涵盖教师的研究活动、教学活动、社会贡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跨专业、跨分院、跨行业的跨界组建团队的形式,搭建服务行业、企业的项目组团队,近两年先后组建巨邦技术开发、浙江会展网、浙江空乘网、中汽会展、畅逸会通网、杭广智慧展览、省粮油食品公司跨境电商等项目组,优化社会培训队伍,凸显社会服务品牌。

(三)教师优化职业生涯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高职教师只有亲身到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实践与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实用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一名行业专家与技术能手。[5]当前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真正融入行业走进企业才能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民办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明确职业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地将学校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有机结合,支持自我实现意识较强的教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设计并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和充满挑战的发展平台,动态协调统一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目标,实现教师和高校的双赢。

鉴于高职教师需要逐渐由“双师型”向“四师型”(教师+技师+培训师+咨询师)梯度转变,民办高职院校要有效运用职业发展和培训激励等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提供社会服务以有效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并有效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6]例如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要求所有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完成企业经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明确要求“教师+服务”,每年组织2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三农”为主体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培养一支科技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服务成效显著的科技服务团队。

参考文献:

[1]戴南海.论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职业教育,2012(06):69-72.

[2]张菊霞,王琪.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样态、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7(04):39-44.

[3]彭剑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践与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

[4]雷久相.高职院校如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4):66-69.

[5]曹如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J].江苏高教,2013(02):80-82.

[6]何露丹.产教融合视域下教师社会服务现状和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21-22.

[7]邵春芳,卢军.职业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7(04):173-174.

作者:卢倩倩

上一篇:投融资效率下文化产业论文下一篇:高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