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喉手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2例患者随访2—4年,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67例(约93.1%)治愈,5例复发患者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口鼻喉手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口鼻喉手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 篇1: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分析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7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手术创伤小,有利于鼻黏膜早日恢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微创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Nasal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LAO Chunmei,ZHAN Jian,CUI Yunji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9):-122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hronic sinusitis; Nasal polyps

First-author’s address:Maom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oming 52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9.036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为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随着环境的变化,空气质量下降,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尚未十分明确,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影响疾病早日治愈。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方法因创伤小、视野清晰,可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广泛接受,被广泛用于治疗耳鼻喉科疾病[1]。本次研究中,总结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7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7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患者,肝肾损伤患者,孕产妇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医学伦理学。全部术前均做常规轴位CT扫描、鼻内窥镜检查,入院后常规静注或口服抗生素,无局部或全身皮质类固醇类激素应用禁忌证。

1.2 方法 术前均实施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血尿便等常规检查。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切除中鼻甲后半部,完全显露蝶窦口位置,之后切除蝶窦前壁,开放蝶窦,之后依次开放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最后打开额窦口,切除鼻囟门,打开上颌窦口。手术结束后,碘伏纱条填塞上颌窦腔,将凡士林纱条填充于患者鼻腔中。24 h后取出填塞纱条,每天清理术腔,并将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灌注到窦腔中,冲洗3 d,抗生素用药3~7 d,局部用类固醇气雾剂或1%麻黄素滴鼻,术后3个月,一周复查1次,之后每月复查一次。

1.2.2 观察组 手术方法为鼻内窥镜微创方法,术前抗生素治疗5 d,术前0.5 h应用镇静止痛药物治疗。患者取仰卧体位,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鼻腔黏膜表麻,做总鼻道与中鼻道的充分收缩与麻醉,若为较多鼻息肉者,可先切除部分鼻息肉后实施麻醉。术中所需仪器:鼻内窥镜、手术器械、摄像系统。按照Messerklinger手术方法,将窦口病变组织清除干净,膨胀止血海绵填塞于鼻腔中,术后2 d将填塞物拔出。之后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术后疼痛、黏膜、嗅觉、脓涕及鼻塞等症状)、术中出血量以及鼻黏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内窥镜查看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明显上皮化,经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改善:检查症状有所改善,内镜显示有肉芽组织,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上述症状体征均存在,内镜检查术腔黏连明显,且存在严重的脓性分泌物。总有效=治愈+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4岁,平均(39.5±7.0)岁;病史5个月~11年,平均(5.0±2.4)年。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39.8±7.2)岁;病史6个月~10年,平均(5.2±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显著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6,P=0.04),见表1。

2.3 两组术中出血、鼻黏膜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鼻黏膜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8例(26.7%),鼻腔流血2例,鼻中隔穿孔2例,鼻腔黏连4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例(8.1%),鼻腔流血1例,鼻中隔穿孔1例,鼻腔黏连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60,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慢性鼻窦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在药物、手术治疗下大多数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疾病常反复发作。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黏膜上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团。以鼻阻塞或鼻分泌物增多为常见表现,伴面部疼痛或肿胀感,嗅觉减退或丧失。为鼻部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儿童极少发生。可为单发性或为多发性,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鼻息肉双侧多发,单侧较少。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鼻塞,随息肉体积长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时伴有喷嚏,分泌物可为浆液性、黏液性,如并发鼻窦感染,分泌物可为脓性。多有嗅觉障碍。鼻塞重者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呼气困难,若息肉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耳鼻喉科疾病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比较常见多发,但临床关于其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临床并无对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难度大,窦口部位狭窄,黏膜纤毛存在清除功能障碍,采用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治愈,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只有通过改善鼻窦引流和通气,提高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改善黏膜炎性反应,才能彻底治愈鼻窦炎合并鼻息肉[3-5]。

手术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传统手术应用治疗弊端较多,创伤大、手术波及范围广、出血量大、手术切除不完全,容易影响鼻窦生理功能,手术效果不佳,疾病复发率高,临床应用受限[6-8]。随着临床微创技术、影像学以及鼻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明显改善,提出采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内窥镜微创技术中所采用的鼻内窥镜镜头小、视野清晰,可清晰探查到病变部位,而且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提高手术操作准确性,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完整保留鼻腔的生理功能[9-11]。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操作中,不同于传统的“抓”“撕”手术方法,采用手术钳,保留黏膜组织,减少创伤和出血,并设置连续吸引装置,避免大量出血时影响术野清晰问题,减少器械多次进出动作,窦腔开放选择合适角度切割刀头,保证开放窦口大小合适、光滑、引流顺畅[12-15]。该手术方法可彻底清除鼻腔体积鼻窦中炎症组织,改善通气,保证引流顺畅。而且这种手术方法还可采用鼻腔重建、鼻窦通气及引流方式,促病变黏膜生理功能恢复,清除病灶组织,减少并发症发生[16-18]。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鼻黏膜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疗效显著。此外,为了保证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效果,手术操作中应注意一定技巧和经验,尽量保留正常鼻腔黏膜,根據情况开放窦口,为了防止术后窦口黏连,应尽量开大窦口,防止发生黏连[19-20]。

综上所述,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用作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鼻黏膜功能早日恢复,应用安全且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牛辛元.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81-382.

[2]刘冬君.鼻镜手术和常规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0):114-116.

[3]张国梁,赵霞,陈仲春.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疗效[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21(5):275-278.

[4]朱思翔,李文军,王欣.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7):86-88.

[5]苏怡,谢景华,潘晓李,等.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4):86-89.

[6]方晓敏.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6):218-221.

[7]王晓峰.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95-96.

[8]陈翔宇,刘鹏,王景丽,等.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48-49.

[9]余良才.经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浅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4):5219-5220.

[10]李捷.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768-1769.

[11]王英力,赵群,吴彦桥.上鼻道开放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改善中的作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15(2):105-107.

[12]邹桂年,曾旭军,林树燕.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8):1015-1016.

[13]喻继康.不同术式对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4):575-578.

[14]马兵良,张雷.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2015,35(10):2748-2749.

[15]管骅,慈军,方英,等.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4):421-423.

[16]赵春雷,杨维.鼻内镜下中鼻甲不同术式对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1):46-49.

[17]郑静,魏欣,粘家斌,等.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7,28(17):2805-2807.

[18]罗江兰.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探讨[J/OL].臨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405,407.

[19]陈贤忠.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186-188.

[20]朱丽敏,丁梁,王随锋.上鼻道开放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及鼻腔通气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80-81.

(收稿日期:2018-03-26) (本文编辑:张帅)

作者:劳春 梅湛健 崔云江

口鼻喉手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 篇2: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72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2例患者随访2—4年,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67例(约93.1%)治愈,5例复发患者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鼻内镜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不易复发等优势,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鼻窦炎;非侵袭性;真菌病;鼻内镜

Management on non - mvasive fungal thinosinusitis for 72 patients by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JIANG Liangl HU Xiao - yan2 Δ

1.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Luzhou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646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 Luzhou Medical College, 646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 features of non - mvasive fungal thinosinusitis and to evaluatethe curative effect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Method: The denial and follow - up data of 72 patients from August2010 to August 2012 in our hospital end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non - mvasive fungal thinosinus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 Following up for 2 to 4 years, no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67 cases werecured and 5 cases were recurred. Conclusion:Non - mvasive fungal thinosinusitis patients wh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based on clinical data could obtain satisfactory effect , with intraoperative trauma and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Key words] sinusitis; non -invasive ; fungal; endoscopic

因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不规范应用,以及CT和MRI等检查手段的广泛使用和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真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类,需经术中探查、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确诊。本文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患者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18~77岁,平均51.6岁;病程4个月~ 17年,平均3年7个月。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均为单侧病变,左侧44例,右侧28例。

1.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鼻塞32例;头部胀痛感21例;不明原因回吸涕带血或涕中带血35例;涕中带污秽干酪状物或鼻腔异味13例;面部疼痛、麻木感4例;嗅觉减退14例。

经鼻内镜和前鼻镜检查:鼻中隔偏曲39例;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泡性中鼻甲28例;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25例;中鼻道有蒂状息肉样物或钩突肥大18例;中鼻道有褐色、灰黑色或黑色泥沙样物或干酪样物29例。

鼻窦CT检查(冠状位及水平位):所有患者均单侧发病;仅限于单侧上颌窦41例,单侧蝶窦8例,单侧筛窦7例,同侧累及上颌窦和筛窦11例,累及全组鼻窦5例。病灶内局部区域可见密度不等的不透光区,软组织窗内可见点状或片状钙化影47例,骨质破坏38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29例,眶纸样板破坏4例,上颌窦前壁骨质破坏3例,颅底破坏2例)。

1.3 治疗方法

72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29例,强化加局部麻醉43例(1%丁卡因对鼻腔黏膜行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对蝶腭神经结行阻滞麻醉,钩突浸润麻醉)。

(1)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偏曲患者先行矫正术。(2)下鼻道开窗、上颌窦口扩大及病灶清除术:孤立性上颌窦病变者,内镜下清除鼻道息肉,切除钩突,打开筛泡,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口。鼻内镜下能完整探及上颌窦全貌并彻底清除窦内病变者,则采取单纯鼻内镜下手术;如不能完整探及上颌窦全貌者,尤其是前内侧壁,再行同侧下鼻道外壁开窗术,前、后径约2 cm,上、下径约1.5 cm,下缘与鼻底齐平;彻底清除窦腔内脓性分泌物、真菌团块以及息肉样物,可用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留的真菌团块。(3) Wigand式:孤立性蝶窦病变者,自蝶筛隐窝处开放蝶窦口,近全切除蝶窦前壁,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保留窦内水肿的黏膜。(4) Messerklinger式:同时累及上颌窦和筛窦患者,内镜下切除第一和第二基板,开放筛泡及后筛,自前向后彻底清除病灶,然后施行上颌窦手术。术后将病变组织以及窦腔黏膜分类送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分别为68例和4例。

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定期行鼻内镜检查,并清理术腔,随访,保持窦腔引流通畅。

1.4 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窦口开放较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及干酪样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窦口开放欠佳,窦腔内部分区域黏膜未上皮化,有脓性分泌物及迁延炎症;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窦口闭塞,窦腔内较多脓性分泌物及干酪样物。

2.结果

72例患者随访2~4年,67例治愈;5例复发患者于术后4~7个月内均再次经鼻内镜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冲洗窦腔,遵医嘱定期行鼻内镜检查,均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无一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

3.讨论

真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鼻腔黏膜表面长期存在,并不引起任何症状。只有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或患有糖尿病或恶性肿瘤等严重慢性疾病、或严重营养不良等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2]和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3]能为真菌繁殖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时才能致病。本组中有8例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药物,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60例患者伴有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解剖结构异常及病理改变。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大类,MalaIu等认为[4]真菌球型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属于非侵袭性。其中以真菌球型发病率为最高[5]。其临床表现多异,常无特异性,如鼻塞、流脓或血涕、涕中带血、鼻腔恶臭分泌物、伴颌面或头部疼痛;单侧多见,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L6j,本组中上颌窦病变者57例,约占79.17%,有35例患者表现为回吸涕带血或涕中带血,考虑因真菌感染导致鼻窦黏膜组织血管内炎症形成所致;如病变位于后组筛窦或蝶窦可出现视力障碍、眼球运动受限头痛等眶内或颅内受累症状,本组患者中有8例长期以头痛就诊神经内科,3例外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因此该病容易误诊,其诊断很重要。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扫描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诊断线索,上颌窦穿刺和鼻腔鼻窦分泌物病理检查也是确诊的手段。CT扫描可见鼻窦内不均匀软组织致密团块中有点状钙化影或不规则斑片状影(约占75%)[7],多伴有窦壁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其次,CT扫描还能对病变鼻窦、病变范围以及骨质破坏程度进行精确定位。术后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是鉴别和确诊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重要依据。本组患者于干酪样团块中均查真菌,而病变鼻窦黏膜中均未查见真菌,表明本组患者均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因术前条件有限,本组患者均未行真菌变应原皮肤试验和血清学检查,故无法鉴别是真菌球型或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是治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最有效方法,经鼻内镜手术创伤小,可保全鼻窦生理功能[8]。而传统的柯一陆氏手术创伤较大,有较多并发症,严重影响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并且无法同期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解决鼻腔解剖异常问题,也不能很好解决并发筛窦内的病变问题;其下鼻道开窗口即不符合鼻窦正常的生理引流,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锁,影响预后。本组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可清楚暴露窦腔内病变,不仅能彻底清除病变,还能纠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异常、扩大自然窦口,促进黏膜自身功能恢复和改善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且术后恢复快、随访过程中可通过开大的自然窦口及时发现并清除病灶。彻底清除病灶以及保证通气引流通畅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9],本组中5例复发患者均再次住院手术后治愈,可能与其体质特异性和(或)未遵医嘱定期复查导致鼻窦引流不畅有关。有研究[10-11]表明,术后定期行鼻内镜复查定期清理鼻腔及保持长期随访可有效预防该疾病复发。

总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患者可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鼻内镜手术方式,通过矫正异常结构、清理病灶、定期复查,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并且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不易复发等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J].1998,33:134.

[2]

Anselmo - Lima WT, Lopes RP, ValeraFC, et al. Invasive fungal thinosinusitis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Rhinology[J].2004,42(3):141 - 144.

[3] 庄远岭,沈永华,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J]. 2012, 18(1):53 -55.

[4] MalaIu P N.Kauffman C A. Invasive and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Curr Infect Dis Rep[J].2002,4: 225 - 232.

[5] 李永奇,李源,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进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J].2003,27(3):162 - 165.

[6] 卜国铉.鼻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1 - 283.

[7] 李源,李永奇,鼻及鼻窦真菌性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68 - 71.

[8] 陈晓轩,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8例,临床医学[Jl. 2012, 32(10):93 - 94.

[9] Shi S, Zhang C, Yu Y,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111 patients with non - invasive fungalthion - sinusitis. Lin Chung Er Bi Yan HouJing Wai Ke Za Zhi[J]. 2011 ,25( 23):1084 -1086.

[10] 张健梅,李洁,文姝等.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J]. 2011, 18(5): 254 -256.

[11] Wang L, Li H, Yao X, et al. Analysis onnon - invasive fungal thionsinusitis for 59 casesby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Lin Chung Er BiYan Hou Jing Wai Ke Za Zhi[J]. 2009,23(10):448 - 450.

作者:姜 梁  胡晓艳

口鼻喉手术麻醉临床医学论文 篇3: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且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内窥镜;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影响因素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流黏性鼻涕以及头晕头痛等。据统计显示,近年来,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由于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易复发,且临床效果不明显,为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代替了传统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復率。为了深入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我院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18-74岁之间,平均(33.5±12.6)岁。病程6个月-22年不等,平均(9.5±5.2)年。根据慢性鼻窦炎分型标准:Ⅰ型52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6-73岁之间,平均(32.5±11.3)岁。病程4个月-26年不等,平均(10.3±3.7)年。其中Ⅰ型52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前,为了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可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消炎,减轻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本组患者全麻29例,局部麻醉71例。局部麻醉主要是通过棉球蘸用20ml,1%地卡因和2ml,0.1%肾上腺素对患者的鼻腔表面进行麻醉,促进总鼻道等部位收缩充分。随后在鼻内镜下将患者病灶区息肉切除,为了使筛泡骨壁充分显露出来,需将钩突部位切除,随后根据CT以及患者病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清理患者的筛房至筛顶,紧接着在充分保留患者正常黏膜的前提下,将患者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并参照患者病灶情况对其额窦口以及蝶窦口进行扩大。术后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换药,预防发生黏膜水肿。

1.3 疗效评判标准:治愈:窦口开放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不需要再接受治疗;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检查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出现,仍需进行后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恶化,而且检查时窦口仍旧狭窄或闭塞。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其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的。患者多表现为流脓涕、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等临床症状,统计显示,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易复发,相比而言,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在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方面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彻底清除患者的病灶,在充分保留患者正常黏膜的前提下,达到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通过总结,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a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可以充分暴露患者的病灶,使得医师可以在狭窄鼻腔中的视野更加开阔。b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以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我院通过术后随访调查发现,治疗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3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4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具有明显优势,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上表1。由此可见,鼻内窥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左可军, 许庚, 徐睿, 等. 慢性鼻- 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后生存质量的转归及影响因素[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03):192-197.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03) : 81.

[3] 董震. 老问题新挑战- 再谈慢性鼻- 鼻窦炎[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 43 (04):241-243.

[4] 黎万荣,黄英,魏继承.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复发性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2002,9(03):151-l53.

[5] 卢新丰,郭自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0,6(12):126-127.

作者:潘玲隆

上一篇:输油站依法管理法律探讨论文下一篇:数学课程内容机电一体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