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林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本文大量引证了钱学森的园林观,指出:园林学是与建筑学占有同等地位的、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术学科,它是中国的传统,是一种独有的艺术。园林艺术不是建筑的附属物,也不能降到“城市绿化”的地步。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园林艺术,使我们的大城市比国外的名城更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园林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园林艺术论文 篇1:

《园林艺术》教育改革探索

摘 要:该文针对“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代园林学科的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习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改革;探索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建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需要,另一方面将功能与艺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园林绿化、环境景观的认识[1,3]。《园林艺术》在园林专业中具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双重性质,是主干课程[1]。涉农专业的的学生由于家庭和专业的双重特点,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明显弱于其他专业,因此,加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较系统的园林科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的园林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为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等后续课程奠定专业基础,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课程在园林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2]。

1 《园林艺术》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园林艺术》课程所用的教材大都为过元迥主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园林艺术》。该书自1996年出版到现在已经20a。20a来,随着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诸如新型城镇化、休闲农业等新领域,各种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思潮不断涌现,同时新信息、新科技都对园林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教材的内容实例偏重于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造园手法的介绍,对于现代园林历史、类型和造园理念介绍很少,而且某些观点与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的观点不太一致。另外,《园林艺术》教材包含的内容比较繁多。要学好此课程还需要对园林美学、园林绘画、建筑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掌握和了解,这对于刚接触园林专业的学生比较困难。

1.2 课程間教学内容重复多 由于《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和园林专业的其他多门课程有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了解,就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叠情况。比如园林艺术绪论中中外园林发展的介绍容易与后续的《园林史》重复;山水地形的介绍易和《园林工程》重复;园林建筑、小品、道路的介绍容易和《园林建筑》部分内容重复;园林植物种植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植物造景》中的内容有相似处等。此类现象也会在其他章节中出现。一方面课程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叠占用了有限的专业课课时,使其他教学内容被压缩。另一方面,此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听课的厌倦和反感情绪,从而影响听课效率和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1.3 教学考核体系建设不完善 传统教学模式考评机制单一,一般都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园林艺术》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试卷考核或图纸作品考核,这两种考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考试通常是应付型的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学生往往会在考前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图纸形式的作品考核,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但学生大多都是套用其他的优秀设计作品,缺乏创新。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更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对整个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掌握情况。

1.4 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 园林艺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实习模式单一,课时较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结束后,未能将所见所闻及时有效的整理,没有真正达到实习目的。

2 《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2.1 及时更新授课内容 鉴于目前过元迥主编的《园林艺术》内容陈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可以适当进行删减。例如在“公园规划构思实例”部分更新现代园林案例,特别是介绍日本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园以及美国现代园林等内容。另外,授课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该教材,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结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及时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完善教学体系。

2.2 整合协调相关课程的内容 《园林艺术》和园林专业的其他多门课程有紧密的关联和交叉,是园林专业基础课,部分内容易和其他课程重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有效的和本教研室其他老师协调沟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区分不同课程的重点、难点,做好与不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通过整合调整,使得各门课程安排更加合理,重点突出,以便完善教学体系。

2.3 优化和丰富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园林艺术观摩和欣赏的环节。通过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计算机制作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对园林的直观感受。同时建立课程网站,上传有用的教学文件、学习资料、影像素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在线进行学习。另外,还可以建立师生交流群或教师个人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现代新媒体与老师建立有效的联系,使得该课程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节选部分专题进行集中学习与讨论。例如,园林经典作品的空间布局、现代园林设计手法的新探索、各地区的园林艺术风格及形成等。诸如此类专题,课堂中由教师引导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以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4 优化考核方法 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中应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改革考评方法,采取全方位考核体系。将考核分为3部分: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试、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注重日常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对于园林艺术核心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2.5 提高园林实习教学效果 园林艺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最初对园林行业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要真正掌握园林艺术的精华,理解园林艺术的理论知识,具备大量感性的知识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亲身体验,感受,方能凑效。在实习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习地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直观性。如以北方皇家园林为基调,实习地点有北京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公园。以私家园林为基调,实习地点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此外,实习过程中,还应吸收“园林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等课程的相关教师一起参与,更加全面的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与此相匹配,实习成果,除了要求学生提交常规的實习报告外,还要求学生将实习过程中收集的材料归纳整理,最后做景观评价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园林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3 结语

《园林艺术》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本专业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园林诸多问题的思考,增强对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努力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总结与完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体系日臻完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屈永健.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黄汉莉,唐世斌,郭松.“风景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9,(8):81-83. (责编:徐焕斗)

作者:焦淑珍 李琴琴 张正言 贾秋娥 王林 徐盼

高校园林艺术论文 篇2:

园林:一门独特的艺术

摘要: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本文大量引证了钱学森的园林观,指出:园林学是与建筑学占有同等地位的、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术学科,它是中国的传统,是一种独有的艺术。园林艺术不是建筑的附属物,也不能降到“城市绿化”的地步。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园林艺术,使我们的大城市比国外的名城更美。

关键词:园林;艺术;钱学森

Key words:Gardening;art;Qian Xuesen

作者简介:周武忠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它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比例、色彩、节奏、质感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园林景象),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它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由于造园材料丰富多彩,园林语言十分复杂,园林艺术往往涉及多种艺术门类,因此,园林艺术也就一直难以在艺术界定位。

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里谈及园林艺术时说:“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一开始就用全新的方式来建造,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来加以建筑的处理。”讨论到真正的园林艺术,我们必须把其中绘画的因素和建筑的因素区分清楚。花园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建筑,不是运用自由的自然事物而建造成的作品,而是一种绘画,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自由的大自然。它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和它的粗糙自然的体积,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上气氛活跃的大河流,平静的湖边长着的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中国的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都纳入到园子里。

在这样一座花园里,特别是在较近的时期,一方面要保存大自然本身的自由状态,而另一方面又要使一切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还要受当地地形的制约,这就产生一种无法得到完全解决的矛盾。从这个观念去看大多数情况,审美趣味最坏的莫过于无意图之中又有明显的意图,无勉强的约束之中又有勉强的约束。还不仅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花园的特性就丧失了,因为一座园子的使命在于供人任意闲游,随意交谈,而这地方却已不是本来的自然,而是按自己对环境的需要所改造过的自然。

很显然,黑格尔所认识的园林,是自然与人工、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他把园林排斥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这五门“本身明确而又划分得很清楚的实际艺术体系”之外,尽管它(园林)“也有些悦人的、美妙的和有益的东西,它们总还不够完善”,因而,黑格尔认为园林是一种“不完备的艺术”,“我们对这些艺术只有在适当的机会顺便提到。” 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园林艺术究竟是一门“不完备的艺术”,还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培根在《说花园》一文的开始便说:“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它是人类精神最大的补养品,若没有它则房舍官邸都不过是粗糙的人造品,与自然无关。再者当我们见到某些时代进入文明风雅的时候,多是先想到堂皇的建筑而后想到精美的园亭;好像园艺是较大的一种完美似的。” 可见,园林使用功能更多表现在精神内容方面,其中审美要求远远超过物质功能的要求。因此,假如我们可以把艺术的含义分为三个层次的话(第一层次是指任何技艺、技巧;第二层次的含义是指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第三个层次,艺术的意义是指作为精神文明领域的艺术创作),那么,园林艺术无疑是属于精神文明领域真正的艺术创作。美国景园(或译为园林)建筑师协会主席西蒙德(Simonds. J. O)认为:“园林也许是最高与最难的艺术形式……”

尽管黑格尔、培根和西蒙德都对园林艺术的性质作了如上探讨,却未有定论。而钱学森则明确认为,园林是艺术;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早在1958年3月1日,钱学森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钱老不仅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热爱,更对园林美有相当的感悟与研究,他说,“我们也可以用我国的园林比我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花卉画,其妙在像自然又不像自然,比自然有更进一层的加工,是在提炼自然美的基础上又加以创造。”钱学森认为,园林学是与建筑学占有同等地位的一门美术学科,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术学科。他在文章中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园林,大多以建筑物为主,树木为辅;或是限于平面布置,没有立体的安排。而我国的园林是以利用地形,改造地形为主,因而突破平面;并且我们的园林是以建筑物、山岩树木等综合起来达到它的效果的。如果说:别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他们的园林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附属品,他们的园林学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那么,我们的园林设计比建筑设计要更带有综合性,我们的园林学也就不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它占有同等地位的一门美术学科。”

此后,钱学森多次发表了园林是艺术的观点。如,钱学森在1983年7月20日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明松的信中提到:“园林不是科学,不是工程,是艺术。例如舞台艺术、电影、电视等虽然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但都是文艺活动,不是科学技术活动。园林是艺术,不是建筑科学也不是工程。”而且,钱学森还在《再谈园林学》(《园林与花卉》1983年第1期)一文中,用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按不同尺度及其审美感受把园林艺术空间分为盆景、园林里的窗景、庭院园林、宫苑园林、风景名胜区、风景游览区六个不同观赏层次,综合性地论述了各个层次的观赏内容、景观尺度以及观赏特征。

1984年,钱学森在《城市规划》杂志上发表了《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一文,指出:“‘园林’是中国的传统,一种独有的艺术。园林不是建筑的附属物,园林艺术也不是建筑艺术的内容。”“中国园林也不是降到‘城市绿化’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对“园林”、“园林艺术”要明确一下含义;“明确园林和园林艺术是更高一层的概念,Landscape,Gardening,Horticulture都不等于中国的园林,中国的‘园林’是他们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而且是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要认真研究中国园林艺术,并加以发展。”钱学森在这篇文章里科学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园林是中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钱学森认为,“要以中国园林艺术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大城市比起国外的名城更美,更上一层楼。”但他认为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人才问题,他深感人才培养是发展我国园林事业的当务之急,但他对目前我国高校园林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的现状不满,“我觉得这个专业应学习园林史、园林美学、园林艺术设计。当然种花种草也得有知识,英文的Gardening也即种花,顶多称‘园技’,Horticulture可称‘园艺’。这两门课要上,但不能称‘园林艺术’。正如书法家要懂制墨,但不能把研墨的技术当作书法艺术。我们要把‘园林’看成是一种艺术,而不应看成是工程技术,所以这个专业不能放在建筑系,学生应在美术学院培养。”钱学森认为应在美术学院培养真正的园林艺术家、园林工作者。

话虽如此,但作为一名治学十分严谨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强调了园林学与建筑学的相互关系,科学地界定了建筑学与园林学这两个学科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他说,“园林学也有和建筑学十分类似的一点;这就是两门学问都是介乎美的艺术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美术学科。要造湖,就得知道当地的水位,土壤的渗透性,水源流量,水面蒸发量等;要造山,就得有土力学的知识,知道在什么情形下需要加墙以防塌陷。我们要造林育树,就得知道各树种的习性和生态。总之,园林设计需要有关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知识。我们也许可以称园林专家为美术工程师吧。”

正是受钱学森这位科学巨匠的园林艺术观的影响,在时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教授的指引和帮助下,我毅然从农学院的园林花卉教研室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奚传绩教授研究中外园林艺术。后又觅得机会,进入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继续园林和景观艺术研究。至此,我研究园林艺术的学识积累有了农学(Agriculture)、艺术学(Art)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三个专业背景,在今年7月18日中国科协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的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上,我第一次提出:园林是一门3A的艺术。

东南大学是我国近代园林艺术研究的发祥地和重镇,建筑学和艺术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今天重温钱学森的园林艺术思想,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启迪。 东南大学景观园林艺术学科的发展,是多么需要有像钱学森这样全面、及时地吸取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站在学科巅峰的大师级人物啊。诚如钱学森所说:“我们在园林学方面的工作看来做得还不够,与我们前面所讲的继承并发扬传统的园林学看来还有些距离。所以我们应该更广泛和更深刻地来考虑如何发展我国园林学的问题。只要我们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这项工作,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这颗明珠一定会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周武忠

高校园林艺术论文 篇3:

“园林艺术”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研究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比较注重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还需要价值引领。文章尝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艺术”课程为例,探讨在“园林艺术”课程中开展教学改革及课程思政的路径,并以典型案例进行实践探索,以完成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研究。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改革;课程思政;风景园林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直接渠道“思政课程”的拓展和深化,是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贯彻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殷切要求的重要举措[1]。而在实践环节中,如何找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抓手,使学科特点和课程特色紧密结合、使课程教授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教有引导而学有领悟、进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本文将探讨以课程思政促教学改革、教书和育人协同发展为目标的“园林艺术”课程教学反思与探索。

一、“园林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一)中国园林源远流长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其深邃高雅的意境屹立于世界园林之首。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文王时期的囿,而园林也逐渐出现在一些诗句里,如“池骛翔园林”“白日照园林”。直到现在,园林也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園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人居环境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有其独特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影响了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地区的园林建设和园林风格特征。

(二)“园林艺术”课程具备课程思政授课基础

“园林艺术”课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园林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已确定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第二批SPOC建设课程和第三批MOOC建设课程。课程内容旨在探讨园林的美学思想和文化根源,对造园理论和艺术技法进行总结和升华。在教学目标上,既包括知识与技能导向,更注重素质与能力导向。

二、“园林艺术”课程的思政意义

课程思政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园林艺术”教学中,通过浸润式教育,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达到同频共振,发挥思想引领、价值教育的作用。而“园林艺术”课程的思政意义主要从以下几点阐发。

(一)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包容了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心态层四个层级,兼容了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戏曲和民俗等诸多样式于一体的最大综合艺术体。对“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园林建筑为例,中国园林中的建筑一般都有匾额和楹联,在书法、材质、色彩等各方面都相当考究,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装饰和美化,更是园林景观意境的蕴涵和表达。比如扬州个园的住秋阁,位于个园四季假山秋山之上,住秋阁即秋日登高远眺、停留休憩之处,楹联为“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将四季嵌于楹联之中,并暗示了个园四季假山的游览顺序。匾额和楹联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这种通过匾额、楹联来表达园林意境的方式更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正是这副楹联,为个园增添了几分意蕴。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文化作用的认知已达到新高度。文化自信不是文化保守,或者是故步自封,而是因我们悠久璀璨的文化而自信、自豪,展现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国园林在悠久的发展和演变历史中,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精湛绝伦的造园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而且优美的组成部分,一起孕育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美学,影响着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同时,园林文化和园林美学,又与中国传统的戏曲、建筑、诗歌、楹联、书法、绘画等多种文化形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开辟了一个崇近自然、和谐华美的中国文化空间。

不仅如此,中国园林对全世界的造园手法、园林形式、园林发展等起到了借鉴参考作用,日本的枯山水、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无不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是中国文化影响全世界、贡献全人类的典范。在“园林艺术”课程的中外园林起源、思想的异同和三大世界园林体系内容中,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文化自信。使学生对于自身拥有的中国园林文化价值和园林文化生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并自觉投身到园林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园林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园林里包含着古朴的忧国爱民文人情怀。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可以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国民素养的重要指标。艺术素养是当前国家各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有艺术素质评价制度,要求改进美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2]。对于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要求更是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风景园林学是涉及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学科和行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保障。而“园林艺术”课程就是为后续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区规划”等具体的设计实践类课程夯实基础,培养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系统观意识。

(四)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专业教育首先要明确“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风景园林学科要培养的一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有文化涵养的中国人,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园林艺术”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传承下去,把时代精神中的精髓发扬光大,不孤芳自赏,不妄自菲薄,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美丽中国共同奋斗。

三、“园林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做好“园林艺术”课程思政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园林艺术”是专业课,也是基础课,学生通过这门课走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大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还要明确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在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固定的情况下,首先要对教学内容重新梳理,具体章节的知识点等进行优化重组,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同时考虑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调整,以目标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更多的是达成德育目标[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一定要以学生为对象,尤其是在教学测评阶段,教师一定要完成从“你们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明白了吗”的转换,这同样是对教学设计合理与否的测试和考验。比如知识点——水景设计手法,在融入课程思政之后,讲授前就会先展示一些城市在经历暴雨之后的“看海”照片,继而发问: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专业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通过这样的开场白,再结合后面的内容讲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更深刻,对于自己要从事的职业、所做的具体工作有了清楚的认知,专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专业课教师在此时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引路人。

(二)深入挖掘专业课蕴涵的思政元素

“园林艺术”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德育知识点,如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生态文明等等。因此将不同章节的同一个价值主题进行发掘,然后统一梳理,重组知识模块,并进行广度延伸和深度解读,德育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而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一定要有合情合理的切入点,比如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等,同时从课堂出发,结合专业,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做到课程思政与专业学习相长,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园林艺术”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协同建设的示例

在“园林艺术”课程里,选择园林山水地形艺术中的水景艺术,再细化到中国传统理水手法这部分内容,并最终确定知识点“一池三山”来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与思政建设研究。

(一)知识点分析

一池三山是指根据神话传说在水中修筑蓬莱、瀛洲、方丈三山,以模拟仙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皇家园林的传统理水模式之一。内容上,从神话传说开始溯源,明确一池三山模式的确立、继承和发展,并结合现存的实例来进一步阐述一池三山的具体布局,从园林景观角度和文化层面总结此模式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原因。思想上,着重领会传统园林对静态开阔水面的处理技法、艺术美感和和谐自然的美学内涵。

(二)教学目标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了解一池三山模式的起源和发展;熟悉并理解一池三山在不同实例中的具体布局形式;掌握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理水模式并得以继承的原因。而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则是运用所学能够鉴赏相关的园林水景观。德育目标则包括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美丽中国和责任担当。

(三)教学设计

引出——首先以两张图片引出中国和外国的不同理水手法,进而点出本次课要学习的是中国传统理水手法——一池三山。

铺陈——通过古代帝王求仙的两个例子,铺陈一池三山的最早起源。

展开——通过圆明园、颐和园、西湖、拙政园四个典型园林中一池三山的例子,展开讲述一池三山的发展、指明其逐渐确立的规则技法。

归纳——深入归纳“技”“艺”“道”三个层次上所展现的规则、内涵。

提升——中外对比,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结合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学科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对比古代,结合当前“美丽中国”主题,指明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针对具体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铺陈部分运用叙述法教学;展开部分运用案例教学;引出部分和提升部分选用对比法教学,且首尾呼应。

(五)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文化自信——在引出部分先明确中外理水手法的差异,结尾部分又回到这个话题,也就是为何一池三山的理水手法得以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正是由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一池三山就是中国模式,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凝聚力、融合力、吸引力和生命力极强。因此,使学生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对拥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并自觉投身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

文明互鉴——喷泉、雕塑和水池是外国水景设计的特有手法,那要不要学习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文化自信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条件。中华文明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价值。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抵抗文化霸权和侵略,才能发挥自身文明的优势,实现更好的交流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越是自信,越会积极地敞开胸怀,与其他文明展开深层次的交流对话和往来,接纳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交流互鉴。

美丽中国——一池三山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奠定了基础,作为传统皇家园林的理水模式,在今时今世“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小西湖也是一池三山的水景处理,而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追求自然摩拟自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青山绿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向往。

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能做什么?美丽中国是每个中国人都关注向往追求的,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也正是人居环境建设,风景区、公园、绿地、广场、小区花园等等都是以后工作的对象,作为专业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成为积极建设美丽中国的其中一员。

(六)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

结合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美丽中国和专业素养全面学习,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深刻,思考更深入,一方面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自豪,一方面又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在学习方面目标更明确,也更了解专业的实践性。

教学改革是为了保障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学生的专业热情和求知渴望才是根本的助推力,而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结合可以有效地将“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必经过程,课程思政的融入塑造出品行端正、爱国爱民、敢于担当的专业人才。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在大学里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传道、授业、解惑乃为师之根本,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而教育理念、伦理责任、专业道德等等都需要教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高校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授课中的育人功能,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精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成桂英.推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9).

[2]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

[3]李梁,刘翔宇.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

[责任编辑  李金波]

作者:冯静 李侃侃 罗西子

上一篇:电影广告管理论文下一篇:高原铁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