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面向科技创新的高校科技智库建设策略,为我国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研究所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所科技创新论文 篇1:

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立体管理模式

摘 要: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管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总结了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分析了各要素在科技创新中的能动性和相互关联性。通过用管理效能空间(时间维度、成本维度、质量维度)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我们建立了立体管理模式框架,并提出用排序模型来“搜索”合理的立体管理模式,用立体观念来汇聚管理要素的能动力量,最终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管理能效。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Innovaon)”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取潜在的利润[1]。因此,我们常用的创新可简单理解为“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2]。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此,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组成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作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阵地。自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科学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水平还不够高,创新贡献还不够大等突出问题[3]。时值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总体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时期,研究所理应把握历史契机,结合个体发展要求,探索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为提高研究所创新能力,实现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作出贡献。

一、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定位和基本组成要素

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研究所的科技创新主体按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科技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其作用是直接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来实现科技创新,与此对应,管理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其作用是通过对直接主体和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间接实现科技创新。因此,由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科技创新管理属于研究所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科技项目(包括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试验发展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项目、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项目等)为载体,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对科技项目的执行来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科技创新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为科技成果,包括论文、论著、专利、奖励、样机、产品、标准、服务等。以上部分即构成了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创新主体,以项目为创新载体,以科技成果为创新价值的科技创新体系(如图一)。在该体系中,科技创新管理主要指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所进行的各种管理,由于科技项目包括项目人才、项目任务、项目经费、项目成果、项目绩效五个主要部分,分为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完成三个主要阶段,所以科技创新管理可分为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五个基本要素,不同要素在科技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执行结果,影响到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最终影响到科技创新价值的实现。

二、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

2.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有效的人才管理,可以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保持科技人员的稳定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人员的协作性,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造就一支思想活跃、学术精干、敬业爱国的创新队伍。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通过大量调研表明,科技创新人才有如下特质: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强烈的成就欲望[5]。因此,人才管理不仅需要为科技人员提供研究助手、科研设备、科研经费、衣食住行等硬环境,更要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适合其特质发展、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6]。首先,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人性化的政策作为保障。根据本单位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定位,人事部门需制定一套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目的明确地吸引海内外杰出队才充实现有科研队伍,增强原有队伍的科研活力,最终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后,还需制定消化人才的管理办法,以学科定位为前提,以学术发展为目的,以团队建设为方向,采取跟踪、引导、鼓励等方式为其“量身定造”一个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的软环境。其次,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促进和谐的文娱活动作为补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不仅可以缓解科研工作的紧张压力,促进科技人员之间以及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也可以利用轻松的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逐步沉淀出学科自身的和谐文化,形成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最后,人才管理还需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制度作为升华。科技工作的特点是发现的不可预见性与积累的长期性,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很难把握,激励产生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会同时存在。在此工作中,可采取不同内涵的激励机制来抵消激励负效应,在总体激励满足的状态下营造和谐共存的激励软环境[7]

2.2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任务第一

只有通过有效的任务管理,才能合理利用资源,严格控制进度,保证任务质量,实现预期目标。科技创新具有时间性,很多情况下,创新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只有规范任务的过程管理,建立任务管理的应急方案,及时应对和解决突发问题,确保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进行,才能在时间上保证任务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具有协同性,许多创新成果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科技创新中,关键技术的攻关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或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努力,任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资源、协调关系、明确责权、统一思想,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科技创新具有兼容性,不同任务有具体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但其创新机制却有很多相似点。任务管理需从具体的任务中抽象出创新机制的规律,围绕创新机制制定兼容性强的任务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口径,提高管理效率。科技

创新具有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创新活动可能在交叉中产生新的生长点。任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过程管理、协调管理、办法管理等层面,应该深入到创新活动内部,从管理角度提出能产生新生长点的学科交叉的建议,让任务管理不仅有效并且有用。另外,任务管理还需具备以任务培养人,以任务培育团队的理念。能动的任务管理,不仅旨在顺利完成预定目标,更意在造就领军人物,提升团队竞争力,发挥学科优势,孕育更重要任务,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创新必须合理使用经费

据(《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报道[8],2006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尽管我国各类经费投入有较大增长,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实际经费需求而言,科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目前,研究所承担任务的经费大致分为横向经费和纵向经费,其中,横向经费指直接从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机构、组织取得的测试费、检测费、科研资助费、赞助费、技术服务与咨询费以及其他项目协作费;纵向经费指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院、总装备部、地方政府等部门和组织的拨款,包括通过其他科研单位或机构按计划书、合同转拨的来源于上述部门和组织的经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必须以确保完成任务为前提,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尤其是纵向经费,必须按照来源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条例执行。尽管各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研究所的经费管理的有序性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预算考虑不足,科目支出超预算;二、经费来源复杂,未进行全成本核算。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经费来源部门配发的专项财务制度,在支出科目类型、支出控制比例等方面的规定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财务制度复杂度增加,统一的财务制度难以实现;二、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过于刚性的经费管理制度容易束缚科技创新活动的自由发展;三、必要的跨地域协作经费转拨加大了经费管理的成本和控制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发挥能动性的基本要求是经费管理与任务管理结合,从预算编制开始,定期汇总预算执行情况,保持与科技人员沟通,如需调整预算时,及时与经费来源部门协调。另外,建立以基本管理办法为主和配套补充管理办法为辅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根据学科需要和特点,建立不同学科的补充规定,根据经费来源部门,建立不同性质经费的补充规定。

2.4 科技创新重视成果产出,但不以成败论英雄

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有别于其它类型的工作,具有知识集成、学科集成的特点,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与此对应,成果管理需要实行整体管理和动态管理。科技创新成果通常是在广泛的协作过程中完成,所有参与人员的贡献往往无法定量计算,因此,成果归属于团队或集体比归属于个人更准确,实行整体管理更能体现公平,更有利于学科发展。从短期来讲,科技的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重大的,原创性的成果,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几代人的传承努力,而且,有些成果的真正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因此,将成果放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来讨论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应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待,降低成果的静态价值,提高动态价值,才能更准确反映其真正价值。综上所述,能动性的成果管理,应反映集体而不是个人,需重视明天而不是过去。

2.5 科技创新中,合理的绩效评价是关键

绩效,英文为Performance,由Perform(执行)衍生而来,可以理解为执行产生的结果。Murphy(1990)认为,绩效是行为,因为结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Bernadin等(1995)则认为,绩效是结果,因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状态[9]。笔者认为,科技创新的绩效是包括了行为的结果。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是尝试性和对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如果绩效仅包括结果而不包括行为,则失败的结果将完全否定努力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创造为目的,如果绩效只定义了行为而不注重结果,则无意义的简单劳动将会被定义为优秀的绩效,创新的意义荡然无存。因而,科技创新中的行为绩效是以结果绩效为目的,而结果绩效则以行为绩效为保障,结合行为考虑结果,才能保持结果的公正,结合结果考虑行为,才会体现行为的意义。绩效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促进个体发展和集体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无法定量绩效,导致绩效评价体系很难寻找到统一的标准去满足公平性。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通常是先归纳出一系列的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再利用该指标体系去评价个体的绩效。其关键问题是它忽略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忽视了指标的学科差异性,并将人为因素引入到指标分级中,尽管在归纳指标和分级的时候反复考虑公平性,但结果还是难以保证公平。我们不妨将注意力从公平性转移到功效性上,用纵向比较代替横向比较,并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体的积极性,帮助个体认识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体提高现有绩效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达到绩效评价的功效,我们可以将个体的现有绩效水平和过去的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对比,用相对增量作为绩效评价的定量标准,同时,辅助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定性标准,帮助个体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绩效。

三、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对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表明,科技创新管理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保障规范、引领促进、统筹规划等作用,而且各基本要素的能动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认识管理的能动性,理清管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高管理能效,促进科技创新。

为了理解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需要将五个基本要素同时表征在一个空间中。为此,我们引入管理成本、管理时间和管理质量三个变量,用这三个与管理效能对应的变量所张成的能效空间来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如图2所示,我们将五个基本要素在能效空间的布局定义为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因此,合理的立体创新管理模式就是在能效空间中布局五个基本要素,使得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时间缩短,管理质量提高。

要在图2所示的立体框架中合理布局五个基本要素,首先需要明确各变量的含义。其中,时间变量不表示时间长短,而表示时间对某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比如绩效管理的时间越长越准确,任务管理的效率越高,时间越短,而经费的管理对时间的依赖性并不太强,相比之下,时间对任务管理更重要。成本变量不表示成本大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成本的作用大小。比如,无论成果管理如何提高质量,其对成本的控制作用并不大,相比之下,经费管理和任务管理的合理性更能有效控制成本。质量变量不表示质量好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质量的贡献。比如,经费管理水平的无限提高,也无法保证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人才管理力度的加大才对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大贡献。

基于以上含义,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用三维矢量来表示五个基本要素,从而得到最后的合理布局,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事实上,每个基本要素都无法用定量的三维矢量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用定性的排序法来实现布局,不同的排序结果就对应了特定的布局。为此,我们建立图3所示的排序模型,图中的排序结果即为我们初步分析的结果。利用排序模型,在效能空间“搜索”最优的布局,从而找到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立体管理模式。

合理的立体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对应了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最优布局,而且体现了各管理要素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关联作用。单个或几个管理要素的加强,并不有利于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在管理效能空间中立体地、系统地考虑管理要素,才能将单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会真正实现科技管理的创新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中,在思考有效管理模式的尝试下,提出了立体管理的概念,旨在全方位理解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性提高科技创新管理能力。我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已经明确,中国科学院“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号角已经吹响,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必须牢牢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国情、所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创新管理,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孙智波 张铭金

研究所科技创新论文 篇2: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策略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面向科技创新的高校科技智库建设策略,为我国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总结国内外高校智库建设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专家和团队、成果和影响两方面分析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面向科技创新的建设策略,最后从人才组织和成果建设两方面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实施路径。[结果/结论]从人才组织上加强科技领域专家领导下的团队建设和转化,包括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公共外交职能、优化团队结构和展示其信息以加强组织运行和影响力、通过机构合作和人才培养以建立校政企旋转门制度;在成果建设上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打造高影响力成果,包括围绕科技关键领域形成稳定和新兴的主攻方向、基于科技创新不同方向组建固定和临时的研究团队、多渠道多形式拓展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加强舆论引导。

关键词: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    科技智库    高校智库   科技创新

分类号:G31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1.03.11

1  引言

创新战略已经成为全球性战略,美国、英国、中国都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1]。我国确定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并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目标[2]。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智库(think tank),是知识与政策、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国家与社会的沟通桥梁[3]。科技智库是提供科技决策咨询、分析科技发展走势、预判未来产业技术以支持国家科技战略及政策规划布局的社会组织[4]。研究和建设提供科技决策咨询以支持国家科技战略及政策规划布局的科技智库,有助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智库建设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收录的873个智库中高校类智库占66.91%,89个科技智库中高校类智库占46.07%(数据截至2020年6月)。近10年我國高校智库的大力发展与国家智库建设政策息息相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提出,建设一批达到世界水平,享有国际声誉的学术高地和咨询智库;《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出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组织形式;《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但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的《全球智库报告2019》[3]显示,我国高校智库只有2个入选全球百强智库、6个入选大学最佳智库,可见我国高校智库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端智库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SPRU)是全球领先的高校科技智库,在《全球智库报告2019》科技类智库排名中全球第3、英国第1,大学第1。因此,本文将系统分析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建设策略,并在调查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智库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实施路径。

2  研究现状

高校智库是拓展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高校科技智库对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01年,陆国平等就提出研究型大学是参与社会变革和为社会提供科学咨询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库[5]。智库建设政策对研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从历时性来看我国学者关于“高校智库”的研究以政策为节点,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趋势。从共时性来看,高校智库的研究包括:从宏观上研究某一国家的高校智库,如美国、英国、中国;从中观上研究某一类型的高校智库,如教育智库、科技智库、思想政治智库;从微观上分析某一所大学的智库如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但大多只分析某一个高校智库,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创新研究所等。我国关于高校科技智库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有介绍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智库建设经验[4]、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6]、构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科技智库的理论框架[7]、构建高校新型科技智库战略与路径理论模型[8],也有介绍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论文[9],但都没有从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视角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其支持科技创新的策略和路径。

3  面向科技创新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建设策略

1965年,英国颁布了《英国科学技术法》。1966年,苏塞克斯大学成立了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SPRU),旨在通过创新的科学政策解决方案应对世界发展的挑战[11]。目前SPRU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和管理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本部分将从专家和团队、成果和影响两方面分析其建设策略。

3.1  专家和团队:经济学专家领导下的多元化人才服务团队

SPRU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得益于汇集了众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通过多样化的招聘方式聚集了多元化的专业人才以组成高质量的服务团队。SPRU不仅设置了研究中心,还组织了专业团队参与有影响力的国内外项目,同时通过建立顾问组获得了国内外各行业领域知名专家的专业指导。

3.1.1  邀请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领导创建和管理智库

SPRU的创始人是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费里曼(C. Freeman),其在1966年至1982年期间担任首任主任,1986年退休。费里曼为经济学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做了诸多理论贡献:①科学和技术指标中研发(R&D)的定义:1963年被国际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制定的全球公认的“研发调查”标准《弗拉斯卡蒂手册》(《Frascati Manual》)采用,对SPRU建立国际联系至关重要;②创新和技术变革经济学:1987年首次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开创了创新理论新的研究领域[11];③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12]。其历届负责人通过促进国际化合作、促进机构改革、处理与大学之间关系、创新战略规划等工作带领中心的发展[13]。

3.1.2  多种形式招聘科技领域人才开展研究和服务

SPRU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招聘人才资源,形成了完善的研究和服务团队,主要包括[14]:①专业研究人员:包括70多名专业教师、80多名博士研究人员和约180名硕士研究生及教研助理;②兼职研究人员:包括名誉和荣誉教授和研究员、客座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员;③支持服务人员:包括研究中心主管、学院协调员、研究项目媒体与传播主管、研究项目主管。其工作人员都建立了学者主页,可以链接到苏塞克斯大学的学者库查阅其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等。SPRU还邀请国内外各行业领域具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研究背景或工作背景的专家组成顾问组,这些领域包括:高校如美国耶鲁大学,政府如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公司如美国兰德公司,科研院所如英国国家社会经济研究所,专业学协会如欧洲研究理事会等[15]。

3.1.3  寻求国内外科技发展合作项目建设研究团队

SPRU研究的开展一是立足于学校内部资助的研究中心与项目,二是拓展和参与校外不同机构资助的大型专项研究项目。1970年SPRU就基于重大项目设立研究小组[13]。目前其校内研究中心和项目包括:能源小组,支持研究化学和生物武器的公共政策的哈佛-苏塞克斯项目,社科、技术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心(Social,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athways to Sustainability,STEPS),苏塞克斯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16]。校外资助的研究中心和项目包括:指导全球目标的研究和创新(Steer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or Global Goals,STRIGS),转型创新政策联盟(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 Policy Consortium,TIPC),创意产业政策与证据中心(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 Evidence Centre,PEC),能源需求解决方案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Energy Demand Solutions,CREDS),研究与创新的意外收获项目(Serendipity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SIRI)等[17]。

3.2  成果和影响:全面围绕科技创新问题形成高质量的成果

SPRU在建立初期就确定了开展跨学科研究、参与政府和产业科技的政策制定、采用国际化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工作的4大原则[13]。在“问题导向而不是学科导向”的理念指导下,在领域专家、专业人才、顾问组和校内外机构的支持下,SPRU形成了多个特色研究领域,不仅取得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合创了专业顶级期刊,还培养专业的硕博士人才和提供专业的定制培训。

3.2.1  针对科技创新宏中微观问题形成特色研究领域    SPRU通过设置和参与研究中心或项目,在不同时期关注不同的社会重点问题,但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研究,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特色主题研究领域,目前主题包括:①科学、政治和决策:利用新方法制定政策,研究知识生产评估和基于证据更好地解决科学创新和产业政策的关系等问题;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技术和知识与创新,政治、多样性和过程,速度、效率和结果对可持续发展同样的重要程度;③创新经济学与产业政策:将创新经济学研究作为核心支柱,为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和发展政策等政策领域提供关键理论和实证工具;④科技和创新管理:研究如何加强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创新等[18]。

3.2.2  聚合利益相关方取得影响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    SPRU不仅积累了公私部门如何培养长期生产力和创新的专业知识和证据或可持续的路径的跨学科研究经验,而且通过与政府、企业、智库、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让其参与到研究的框架制定和整个科研生命周期中,确保研究成果可以影响全球、国家和地方各级政策和实践[19]。在影响决策者向更具创新性、更加可持续和更有包容性方面,SPRU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有:重新组织联合国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审查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联合国框架,举办活动讨论能源领域技术变革和自然农业保护合作,被选任为欧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成员,被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Energy and Industry Strtegy,BEIS)產业战略报告引用,被世界经济论坛论文提及等。

3.2.3  培养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和定制专业主题培训    SPRU利用其科学研究的职能优势拓展了社会服务的职能,同时也通过服务社会来加强人才培养。1982年,SPRU正式成为教学部门并开设研究生课程[13],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创新领袖和政策制定者。SPRU通过与国内外的政府、政策制定者、学术界、产业界和民间社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项目的机会[20]。其培养的博士影响着全球的科学政策,并在学术界发挥引领作用[12]。此外,SPRU还联合不同机构和国内外项目定制高质量专业培训[21],通常会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及高管教育培训等联合开展。

3.2.4  创办面向科技创新主题的高质量顶级专业期刊    SPRU创始人费里曼与校内外同行在1972年创办期刊《研究政策》(《Reseaarch Policy》)[13],主要刊发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政策、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成为创新经济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自1997年以来,该刊连续22年被SSCI收录,其影响力特别是近10年保持较稳定的上升趋势。①排名:自2007年以来均为管理学科一区期刊,2018年排名21/217;自1997年以来均为规划和发展学科一区期刊,2018年排名1/55。②影响力:2018年影响因子5.425,2017年5年影响因子7.070,2018年即时影响因子0.888。SPRU与《研究政策》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SPRU有多名团队成员在其编委会任职,包括编辑2名、副编辑2名、顾问编辑2名;同时也是该刊发文最多的机构,截至2020年5月共发文273篇。

4  对我国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启示

2014年发布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指出,高校具有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兼负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职能,高校智库要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职能[22]。面向科技创新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建设策略为我国高校科技智库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本部分以我国3个全球性科技创新智库和5个知识产权研究智库为例调查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智库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国家科技创新的实施路径。

4.1  在人才组织上加强科技领域专家领导下的团队建设和转化

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智库发展的核心资源。智库领导层要有效地管理智库,调动所需资源完成使命,监控智库成果的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工作人员是要在某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学者和分析师,具有高质量的技能、经验且多产[3]。具有行业高影响力特别是国际影响力和能够有效引领团队发展的高素质领导是智库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掌握专业知识和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效服务团队是智库稳定发展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机构合作和人才培养建立旋转门制度则是智库长期发展的保障条件。

4.1.1  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公共外交职能    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体系是智库的基本要素之一[23]。智库的发展首先依赖于高素质的领导和专业的领军人才。吸引高素质的专业领军人才负责智库建设和首席专家领导智库研究,能够引领智库的高质量发展。我国高校智库建设也一直秉承此理念组建管理层团队和聘用行业内领军人才作为首席专家。①负责人:一般为所属大学部门负责人如校长或院长、共建机构负责人如知识产权局局长、领域内知名专家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组成员等,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行业影响力。②首席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国内知识产权或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研究成果特别是学术成果丰硕。但从智库负责人和首席专家学者主页展示的学术成果来看,其发表来源以国内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为主。国际合著/SCI等论文发表量、引用率等是全球公认的国家创新能力重要评价指标[1]。我国高校科技智库要支持科技创新进而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首席专家和负责人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发表外文文献、参与国际活动等,通过提升国际影响力引领智库实现全球化的发展,进入顶级智库的行列,以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发挥其公共外交职能。

4.1.2  优化团队结构和展示其信息以加强组织运行和影响力    智库建设和高质量稳定发展,高素质领军人才是首要条件,高效的团队是核心。加强智库影响力,不仅需要领军人才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还要组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团队、专家团队和服务团队,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展示智库的影响力。我国高校智库的管理团队吸引了校内外的各领域专家,而专家团队囊括了来自各领域人才的咨询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但服务团队建设和结构还有待优化,以实现组织的有效运行。服务团队的岗位设置主要包括:①科研、学术、项目管理人员的支持岗位,保证智库日常运行;②关系维护岗位,维护与内外部机构如各类组织的决策者、校内外项目委托机构、媒体等的良好关系;③媒体运营岗位,负责各渠道的关系建立和维护、内容运营等,传播智库的重要思想,加强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展示专家人才也是加强其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查找到智库专家在各级学者库的展示信息。目前学者库是大学学者展示的主流权威渠道,我国83.3%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已建成或正在建学者库[25],可直接利用这些学者库展示智库人才。

4.1.3  通过机构合作和人才培養以建立校政企的旋转门制度    高校智库所承担的项目和研究的问题主要针对社会的现实问题,因此既要保障自身领导的水平和专业人才的质量,还要能够与政策制定者或对政策具有高影响力的专家或学者建立联系。在与实践领域合作方面,我国高校智库主要采用两种方式:①通过共建、协同、参与、支持等方式与不同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②邀请实践领域人士组成专家团队,既有来自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又有来自于企业的决策者。我国学者在科技相关法律出台和政策制定方面也开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高校智库要真正实现学术界与决策层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沟通,还需要加强推动智库人员真正参与到政策制定实践中,特别是建立有效的“旋转门”制度,一是推荐智库人员进入政府或相关决策部门以将学术知识转化为政策建议;二是邀请政府或其他组织的政策制定者到智库任职,参与政策研究或提供咨询建议,为政策决策寻求学术支撑[25]。同时智库研究成果要影响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发展,如宏观国家政策的出台、中观产业方向的确定、微观机构制度的实施等。此外,通过开展研究生教育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培养和输送专业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制定方面的人才,通过针对政策制定者开展专业培训影响科技政策制定。

4.2  在成果建设上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和打造高影响力成果

智库人才是智库发展的基础,而智库成果是智库价值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广义的智库成果,不仅包括传统媒介发表的期刊论文、图书、会议论文、报纸文章、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白皮书、蓝皮书等各类出版物,还包括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发布的文章、会议的发言稿、媒体的采访(采访稿或视频),也包括承担的项目和出版的期刊、举办的培训和组织的会议、开设的课程和培养的人才等各类活动。高校智库通过科研和教学等各类形式的活动和研究成果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

4.2.1  围绕科技创新关键领域形成稳定和新兴的主攻方向    高校智库的定位,须放在整个国家智库体系的大格局中分析,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更侧重于提供针对重大问题的战略性方案[26]。智库研究要围绕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总体来说,科技和创新必然成为科技智库两大重要的研究领域。从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创新绩效的重点产业来看,各国都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高科技制造业等作为重要指标[1]。从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来看,我国确定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强化原始创新、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等战略任务方向[2]。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都是支持文化强国战略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高校科技智库研究领域的选择既要围绕科技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形成稳定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如科学和技术/颠覆性技术、知识产权和专利政策、通信和互联网政策等问题,又要根据科技的创新发展和新出现的问题增加新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如创新经济、创新产业、颠覆性技术等。此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高校科技智库的研究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际,只有这样才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创新性国家建设。

4.2.2  基于科技创新不同方向组建固定和临时的研究团队    高校科技智库具有三重属性:①从大学或主管机构属性来看,其研究要结合大学或主管机构的战略规划和自身的发展需要;②从一般智库属性来看,研究要侧重于提出具有长远眼光与全局意义战略性的建议[25];③从科技智库属性来看,研究要围绕科技领域特别是创新的重点问题。以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为例,作为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承接国家和教育部各类应急性重大课题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其优势研究领域有高校科技发展与评价、科技全球化与创新等领域,同时也在进一步扩展和细化研究领域。确定稳定的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专业特色的研究优势,需要固定的服务团队长期开展专业研究;而基于已经形成的研究领域和特色优势,针对新兴的领域开展研究则由临时组成的专项项目团队开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转变为固定的专业研究团队,再螺旋式发展继续加强特色优势。因此,高校科技智库在团队建设上通常根据研究领域的重要程度,既要设置固定的研究小组,又要根据项目需求临时组建项目组,但研究领域的拓展和项目的选择要围绕科技相关的领域进行。从团队组成来看,智库人才不仅包括专业研究人员,还要吸引各行业具有实践或学术经验的咨询人员,不仅要招聘专职人员,还要招聘兼职人员作为补充,还要充分利用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等未来的新生研究力量。

4.2.3  多渠道多形式拓展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加强舆论引导    从智库成果的应用性和影响力来看,要扩大在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政策制定者中的声誉度和增加其采纳的可行性,支持其解决社会问题和制定相关政策,具体形式包括提供直接的咨询服务和研究报告、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承担和参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邀请专业人才参与智库工作、培养各类智库人才等;要增加在学术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中的发文量和引用率,为学术界和科研人员提供智库研究成果资源,包括在传统媒介公开发表或内部发行各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创办具有高影响力的期刊等形式;加强在各类媒体中曝光率和社会影响力,向全社会和公众传递其智库思想,具体包括自建的官方网站、主流的新闻媒体、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介,以及各类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例如: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整体上重视各个渠道的媒体宣传,包括自建官网上团队、领域、成果信息齐全,微博更新及时,微信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为282.57;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和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通过部分渠道及时展示成员简历及其研究成果;其他智库在宣传推广的渠道和形式方面都有待完善,如官网只有简要介绍或只有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智库要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地宣传和推广其智库成果,拓展其在实践、学术和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其舆论引导作用。

5  结语

高校科技智库作为科技智库的重要类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必将为支持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政策,为我国大学建设科技智库提供了国家层面的制度支撑;已有50多年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经验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为我国高校科技智庫支持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模式借鉴;我国高校科技智库在科技政策方面积累的研究经验,也将为其支持国家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魏蕊, 孙一钢. 国家创新能力建设视角下国家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6): 22-31.

[2] 国务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 [2020-05-22]. http://www.gov.cn/xinwen/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

[3] MCGANN J G. 2019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EB/OL]. (2020-01-27) [2020-04-13]. https://repository.upen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8&context=think_tanks.

[4] 王子丹, 袁永, 邱丹逸. 国内外高校科技决策智库的特点及发展经验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19): 141-147.

[5] 陆国平, 江莹, 李松. 研究型大学与思想库[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2(6): 49-52.

[6] 孙新赟, 陈林峰, 方金华. 我国高校科技类新型智库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6): 64-66.

[7] 陈劲, 朱子钦. 建设面向意义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科技智库[J]. 情报工程, 2019, 5(5): 4-15.

[8] 王舜淋, 张向前. 高校新型科技类智库发展战略与路径[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5): 97-104.

[9] 常静, 缪其浩. 作为智库的SPRU: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J]. 竞争情报, 2020, 16(3): 41-50.

[10]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About the department[EB/OL]. [2020-05-01]. http://www.sussex.ac.uk/spru/about.

[11] CHRISTOPHER F.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M]. London, New York: Frances Pinter Publishers, 1987.

[12] SPRU. SPRU history [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about/history.

[13] SPRU. SPRU history report: a report on its qualitative angle[EB/OL]. [2020-05-09]. https://www.sussex.ac.uk/webteam/gateway/file.php?name=spru-history-report-qualitative-campos-2016.pdf&site=25.

[14] SPRU. People and contacts[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people.

[15] SPRU. SPRU advisory group[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about/advisorygroup.

[16] SPRU.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res and programmes[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research/major.

[17] SPRU. Externally funded research centres and major programmes[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research/major.

[18] SPRU. Research themes[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research/themes.

[19] SPRU. Impact and influence[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impact.

[20] SPRU. MSc and PhD study[EB/OL]. [2020-04-01]. http://www.sussex.ac.uk/spru/study.

[21] SPRU. SPRU training[EB/OL]. [2020-05-09]. http://www.sussex.ac.uk/spru/about/training.

[22] 教育部.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EB/OL]. [2020-04-25]. http://www.gov.cn/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23] 曾建勋. 推进图书馆智库服务[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6(5): 1.

[24] 魏蕊, 周笑宇.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者库协同建设策略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 2019, 32(5): 24-30.

[25] 李晶, 刘晖. 旋转门: 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制度创新[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7): 53-57, 84.

[26] 王斯敏. 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瞭望者: 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谈高校智库建设[N]. 光明日报, 2015-04-01(7).

作者贡献说明:

魏  蕊:提出研究思路和撰写论文;

郭弘佩:整理和翻译部分外文资料;

武文硕:为结论提供修改建议。

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of Sussex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i Rui1  Guo Hongpei1  Wu Wenshuo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2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ebei University Committee, Baoding 071002

收稿日期:2020-12-29      修回日期:2021-01-29

本文系科技部項目“科技创新智库运行机制和影响力分析”(项目编号:H181261001),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科技智库支持区域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05008),河北大学“一省一校”专项经费(项目编号:52100098101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魏蕊(ORCID:0000-0002-0194-7007),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博士,E-mail:weiruisxyq@foxmail.com;郭弘佩(ORCID:0000-0002-4378-7718),硕士研究生;武文硕,团委组织与青年发展部主任,讲师,硕士。

作者:魏蕊 郭弘佩 武文硕

研究所科技创新论文 篇3: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对接“十四五”科技创新合作事宜

为提升青海省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2020年7月24—25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一行赴青海省对接“十四五”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合作事宜,加强向“国家队”学习取经,补短板、促合作、谋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权、科研处负责同志,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负责同志及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参加了座谈及调研。

王凤忠一行实地考察了青海省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青海西北骄天然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責任公司等企业的加工生产车间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了解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品质优势以及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人才团队、品质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王凤忠对青海省农畜产品加工发展提出建议:一要充分结合高原特色文化,挖掘农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二要推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青稞、牦牛、浆果精深加工,推进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三要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积极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希望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双方紧密围绕地方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为促进青海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来源:科技部)

上一篇:高中生人际关系论文下一篇:班主任德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