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教学中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战线出现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迅速发展。如何办好独立学院,如何办出一流的独立学院,这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独立学院的定位出发,在剖析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特点和解决其与主办方、投资方的关系同时,给出了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些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独立学院教学中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独立学院教学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1:

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发展形势十分迅猛,它满足了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要求,促进了高教体制的改革,推动了高教事业的进步。然而“万物之始,其形必丑”,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学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阐述了构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首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上存在的问题,井对如何构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质量保障体系 管理

[中圈分类号]G648.7 仁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黄伟达,厦门大学高教所(福建厦门 361005),杨全才,集美大学诚教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发端于1999年的独立学院,是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试办,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有利于人们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促进了高教体制改革,改变了国家包办教育以及缓解高教供求紧张状况,推动了高教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独立学院发展形势良好,到2004年上半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33所,在校生38万余人,专任教师3万余人,占地8万余亩,教学行政用房12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44亿元,图书3 791万余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独立学院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是否有必要构建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当前我们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构建独立学院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正是笔者在本文当中试图论述的。

一、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新时期构建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质量体系,提高其办学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培养质量是社会对独立学院关注的焦点。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高校引进社会办学机制建立起来的,是随着高校扩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同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学生来源也有较大差别。正因为学生来源差别较大,且收费又高出公办院校计划内录取所收费用一倍多,因此,社会及学生家长自然就对学生培养质量尤其关注。看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所付出的较高收费是否相符,甚至把学生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就读独立学院是否值得的一个关键指标。所以,独立学院及时构建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独立学院只有采取比公办院校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措施,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才能确保自己的学生与计划内学生获得相同的培养效果,也方能告慰社会和学生家长对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关注。

2.构建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独立学院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独立学院学生虽在录取分数线和收费标准方面与计划内招收的学生有所区别,但是社会并不会因为这样而降低了对独立学院人才要求的标准,反而是一视同仁的。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必须刻苦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上获取尽可能多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也要求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的质量上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要求上倾注更多的精力,构建完善的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否则就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3.构建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学生培养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独立学院要谋求长远发展和繁荣就必须不断追求上乘的学生培养质量。当前在独立学院的竞争中,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和办学实力支撑的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就成了各高校间竞争的重要砝码。办学实力体现了独立学院的综合水平,学生培养质量则决定了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又决定了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只有从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学生培养质量,并多方寻求对策来加强学生培养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办学实力,吸收更多高质量的生源,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上存在的问题

1.学院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虽然自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独立学院都积极走“优”、“独”、“民”的道路,努力创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不少独立学院还存在着定位不清的问题。由于与依托母校相冲突。独立学院的定位不清,往往就导致了其培养目标不明。在一些独立学院当中,照搬母体大学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而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培养目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由此受到影响。

2.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质量不高。雅斯贝尔斯曾说:“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体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能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的。”这一观点虽有失偏颇,但它至少表明,起点不同的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知识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没有扎实学习功底的学生在吸取知识时,一定会把它降低到自己现有水平和可接受的层次,这样就必然会降低知识原有的学术性和理论性。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是实行招生计划单列,由各省招生部门划定统一的分数线,考生统一填报志愿,按本科一批录取,因而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入学分数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重点大学的本三与本一录取分数相差80~100分,普通高校本三与本二的录取分数相差30~80分。显然,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总体质量不高,这就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3.兼课教师多,师资稳定性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专业集中在计算机、法律和英语等热门专业,而且当前我国这部分专业的教师严重缺乏,因此师资的稳定性就存在着困难。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师主要有三部分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而且以采用兼课的形式为主,一部分来自退休的教师。虽然这两部分教师教学经验都十分丰富,但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大学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不能完全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求。另外一部分从社会招聘的教师,其档案大多放在人才市场,往往没有参加职称评定和各种学术活动的机会,长此下去,就容易导致师资稳定性差。更有甚者,为了推进母体高校的改革,独立学院很有可能成为超编富余人员和竞聘落选人员的消化收容机构,从而给独立学院带来新的包袱,也会使学生培养质量下降,

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当我们在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时,就不能再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范、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等来评判其质量的高低,而应采用大众化

的质量观。大众化的质量观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观表现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程度上,因此,社会需要及其得到满足的程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检验的标准,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因此,能够培养这种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高等教育自然就是高质量的教育。同时由于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主要载体,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增值”,“如果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和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的成就、行为等可以测量的话,那么这两者的变化越大,价值增值越多,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越好”。

正是基于以上对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培养质量所处的重要地位的认识,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可分以下七步进行:

1.合理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目标主要依据有二: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人才培养和办学的规律。”这也是独立学院在进行恰当的定位和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方面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同时其设置的专业基本上是热门、短线的专业,且又要力图为学生的充分就业做准备,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独立学院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强、各方面能力素质较突出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生源。要培养高质量的独立学院学生,首先必须得到合格的可锻造人才——优秀的生源。“合格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第一关口,关乎教育质量保证的成败”。而目前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生源质量的保障尤其显得关键。因此,独立学院可以出台优惠的措施,大力吸引二本甚至一本的学生报考独立学院,同时也应吸引有文体等特长的学生报考,从而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前提条件。

3.建设稳定和出色的师资队伍。如果说合格的人才为独立学院提供了优质的可塑之才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将学生塑造和加工成合格的“人才产品”的工程技术人员。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依据学院的定位,独立学院一方面应招聘一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另一方面应招聘一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

4.设置高质量课程,优化课程结构。课程是教学活动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是实现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合理知识结构构建和必备能力素质实现的问题。因此,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可以按照五个模块来组合:(1)人文学科等公共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2)专业学科课程,使学生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3)工具性课程,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方法。(4)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参与实践,形成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课程,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明了职业道德。

5.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在设置课程后,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质量地完成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成了保证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独立学院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辅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发挥个人特长,真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发展,掌握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谋生技能。

6.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等都会起到其他教育方式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它是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独立学院应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利用校报、校刊、有线电台、橱窗等宜传媒体,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时代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7.进行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是依据学生培养的目标、利用一切可行的评估技术与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培养质量的状态或活动的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期促进学生培养活动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评估具有鉴定优良、目标导向、问题诊断和激励等功能,它是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七个要素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作为一个系统,要保证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对诸要素进行全面监控,保证各要素功能的发挥,从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作者:黄伟达 杨全才

独立学院教学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2:

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高等教育战线出现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迅速发展。如何办好独立学院,如何办出一流的独立学院,这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独立学院的定位出发,在剖析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特点和解决其与主办方、投资方的关系同时,给出了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主办方;投资方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一、独立学院的内涵及其定位

(一)独立学院的内涵

教育部8号文件指出:独立学院是专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主办方是普通本科高校,这个普通本科高校是指有比较长办学历史,有比较高办学水平和有丰富办学经验的普通本科学校,即教育家们讲的“名校办民校”。每个独立学院都有一个母体,这个母体也是他的依靠者和支持者。独立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先天容易受母体学校办学思路与模式的影响,他必须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办学,但如果不走出自己的路子。那么他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二)独立学院的定位

独立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不能等同于举办学校的二级学院,也不同于他的前身民办二级学院。所以主办方应该尊重独立学院的相对独立性,他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他的定位是本科层次,因此独立学院的办学起点比较高。开始招生的就是本科,所以教育部要求重点办好本科。而独立学院更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好本科教育,让学生四年学习把基础打牢,基本较强的就业能力,这是独立学院的生存之道。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

独立学院的生源是第三批本科,所以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要从三本生源出发,实行“因材施教”。独立学院应培养社会需要的,适应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专门人才。根据生源的情况,学校更应该严抓教育、教学管理,采用“宽进严出”的思想。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独立学院由于建校时间较短,大部分的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占主体,专职教师所占比例甚少。首先,在专职教师队伍中,年轻的教师居多。目前,在独立学院任教的专职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年轻,教学方法生动,创新思维强,但是他们对学生了解不够,不能针对学生特点组织教学的问题。其次,兼职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独立学院的教学中。那些母体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们不仅有教学上的压力,而且还有科研任务。最后,由于独立学院大多建在城市的边缘,所以独立学院为方便那些聘任和兼职教师,在课时安排上,本应一周上两次的课,集中在一次讲完;有些学校为了节省费用,还存在着压减课时的情况。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安排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主办方,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二)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

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独立学院运行所需经费,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独立学院是民办性质,属民办高校教育范畴,但是又与其不同,因为他有一个母体可以依靠。同时这个母体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主办方(母体)就要充分发挥本部的智力、人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学校要参与教育市场竞争,那么就存在一定的风险。独立学院的经费中学生的学费占了比较大的比重。那么学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为学生的教育考虑,服务好学生。

在领导体制上,虽然承认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往往以董事长来替代院长作为法人代表;名义上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但在实际中有的由母体高校党委任命,有的由母体高校党委提名、由董事会讨论决定任命。这就使母体高校控制了其领导权。独立学院院长职务行同虚设。因而其法人代表根本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地位。

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权利机构。负责学院的经费筹措、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人事制度、学生的收费等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其成员主要由投资人组成,适当吸收企业界、教育界的人士参与。董事会成员可由投资双方共同商定并在学院章程或董事会中确认,按投资双方所持的股份来确定。学院的院长由董事会确定。院长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以下职权:主持学校的教育、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教育计划和投资方案;处理学院重大事务;拟订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管理制度和具体规程;聘任或解除除应由董事会聘任和解除以外的管理人员,决定其报酬、处罚及其支付方式等。要确立董事长、董事会、理事会或管委会的法律地位,形成适应市场的、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按教育部的思路,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独立学院与其他方的关系及其改进关系的建议

独立学院的诞生与民间的资本是分不开的,由于我们现处的这个背景是特殊性,这个民间资本数量很少、规模不大、品位不高,加上资本天然带有逐利性,所以合作者拥有一定股份,允许主办方和投资者寻求一定的合理回报(并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独立学院是大学而不是公司,是大学就必须以公益性为独立学院的基本价值定位。社会在舆论上应给投资方一定的压力,要求投资方在公益性与逐利性、事业与产业之间找到平衡点的。而没有回报,投资者不会投资;独立学院办学如果是赢利性的,则有损学生的利益。既要有合理的回报,又要不损学生的利益,这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当然这相当一部分取决与办学主体的管理经营艺术。

独立学院最终要走向完全独立自主依法办学。而目前独立学院作为办学者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责任还没得以确立。现阶段,独立学院还是一种处在发展中的尚未定型的学校,因此存在着一个独立学院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办学主体转换问题。主办方、投资者、独立学院三者之间的关系不顺。由于融资渠道在各地难易不同,投资方与主办方母体的关系模式也不一样。现在有一些独立学院的投资者就是主办方或是主办方下属的企业,有的只是找了个挂名企业,而实际运作的还是主办方,而有一些独立学院则是主办方只投入无形资产,并不介入具体办学过程。主办方与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与社会的关系都还没有理顺,影响了办学的活力。当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主办方高校、独立学院,投资方之间就可能引发财产所有权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益纷争。因为担心日后的产权纠纷,独立学院投资方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动力也就难以持续。

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为一所高等学校最具实质意义的是产权所属及利益归属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必备条件很衡量一所高校是否具有办学资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明确合作双方享受权益、承担责任的前提,公办高校、其他企事业投资者在合作前,应当对双方所投入的资金、实物、其他固定或无形资产按一定金额进行折算,进行资产、信誉评估,以确保当事双方有能力承担应尽的义务。要明确不同资产投入后,这部分资产自动成为独立学院的法人财产而投资者的资产相分离。

处理好了这种种关系,再加上独立学院的不停地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其运行机制,那么独立学院的发展会加快的。

作者:杨登强 郇金宝

独立学院教学中学生管理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建设应用型人才实验实训中心的探索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实验实训中心既是承担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探索将传统实验室的建设成应用型人才的实训中心,正是在独立学院这样的平台上衍生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实验实训中心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一、现实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1.独立学院现状

全国目前已经有300多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正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目前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的是依托母体办学的教学模式,当下迫切需要重新思考独立学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高校,贴近社会需求,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着力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改革独立学院教学方法,使其更具现代化、多样化,逐步构建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努力达到温家宝总理要求的“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

⒉传统实验课程的教学弊端

目前,独立学院实验室所开设的多是公共课实验,少数专业课实验也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侧重于理论课中经典理论或定律的验证,缺乏与实践结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学生抄袭实验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验教学设备相对陈旧,跟不上现代科技生产进步的步伐;教学方法上,实验课老师还是采用老旧的讲授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现实社会生产严重脱节,学生实验成绩评定仍以实验报告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独立创造性受到限制。独立学院实验课程老师的整体职称低,技术水平与社会脱节,也严重制约了实验师队伍的发展。

⒊独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总要性

专家们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人;其次他们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不断学习前沿知识并结合专业基础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必须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将是未来科技、社会、人文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教育部原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各校要下大力气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各类实习基地,并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独立学院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从实验室建设出发,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实训中心。

二、独立学院建设应用型人才实验实训中心的具体举措

1.校企合作提高实验设备投入效益

首先我们要明确,独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的定义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验、实践基地。学生们只有将基础牢牢夯实,才能做到专业理论知识的“本能化”发挥。考虑到保证基本实验的前提下,实验项目的可延展性,并反复论证教学大纲,优化基础实验,开发仪器的延展性,使仪器能够高效利用,这样才能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

做好完整基础实验课程建设,下一步就要考虑人才的“应用性”培养,一要贴近社会需求,二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的专业技能要贴近社会现代化,就要‘走出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要让企业‘走进来’。进一步稳固“实践基地”建设,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将我们的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计划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职业规划和人才需求相互融通,使独立学院的人才输送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选择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与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紧密合作关系。独立学院的实训中心的专业实验设备可以由合作企业投入,在实验实训中心建立专业合作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的课程设计可以由企业派驻学校的专家和实验实训中心的专业课老师共同规划;实验设备挑选既要是符合科技发展潮流、现代生产需要的设备,又要是兼具研发、科研作用的实验设备。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共建方式,独立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就更具实用性,而企业在科研方面也享受了高校里特有的人力资源,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

⒉独立学院实验师队伍管理上的改革

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第一实验实训中心为例,在学院成立初期的实验队伍中,专职与兼职人员的比例是2:5,本科以上学历占87%,实验人员中高级职称比例不到15%。学院对引进实验人员学历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引进本科以上学历,虽然实验队伍学历层次得到提高了,但专业组成结构考虑不足,多数的岗位仍然缺乏相对专业的实验人员,因此,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造成人才培养、实验科研、对外服务的能力薄弱。由于独立学院实验人员整体职称低,所以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被严重地忽视,实验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与尊重,这样致使他们在工作中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更难以激发创造性。大部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验人员由于长期扮演孺子牛的角色,根本没有空间、精力去独立申报科研项目,这抑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态度扭曲而且也得不到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实验人员无法走出只能埋头机械化工作的牢笼,专业技能不能与时俱进,综合能力无法提高,渐渐地就与现实脱轨,停留于纸上谈兵,更是制约了独立学院的科学发展。

如此现状的独立学院实验师伍,只能勉强维持实验室日常运转,这与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要求差距较大。所以必须改革独立学院实验师队伍管理,提升全体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实验人员创造才能,往实验室注入生机和活力,以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实验室为目标,全面提升独立学院实验室软实力,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独立学院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这正是应用型人才实践中心建设的第二个重点。这里就需要提到哈佛大学美国管理学家George Elton Mayo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之一: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非正式组织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仔细分析现阶段独立学院实验队伍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实验队伍非正式组织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影响具有两重性。非正式组织中无明显等级与规范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有利于成员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信息交流迅速,可以传递某些不便由正式渠道来传递的意见和信息 , 避免由正式渠道传递可能带来的对抗和冲突,成为正式集体信息沟通的补充;同时对于独立学院管理者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具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迫使管理者反思管理组织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但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限制个人发展、可能使高素质人才流失、实验团队凝聚力减弱、与组织产生行为冲突。

⒊独立学院实验师队伍建设

改革现行先试,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壮大实验师队伍行动中在旧体制上做了一些改变,可以借鉴。旧体制中独立学院实验人员是处于教学与行政之间的“编外人群 ”,角色模糊,在独立学院中的编制、个人发展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问题,如专业业务培训、评职称、晋升等。因此只有改革独立学院实验队伍编制,设立正高职称,将独立学院中实验技术队伍和教师、科研人员并列为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样独立学院才能留住实验技术人才,才能使技术人才对实验教学改革和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⑴要从团队角度建设独立学院实验队伍,要有类似企业队伍的团队管理模式。由于实验员其工作内容及工作的特殊性,因此若学院实验室团队组建以系为单位,存在学科不同、工作量不同、实验室规模不同, 各系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量的不同。如此以来独立学院实验室团队建设必须将整个学院实验技术人员作为一个团队,其工作必须涵盖所管辖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的所有职责工作,并有利于形成最高效产出。⑵在独立学院里,实验队伍的培训不仅是实验室主管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应将实验队伍培训与学院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独立学院分管实验中心领导必须牵头制订实验队伍培训管理办法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院系和职能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实验队伍不同专业的培训需求,分类设计培训专题,系统地进行培训工作;为了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必须认真地进行培训考核;学院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培训工作。⑶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制订实验人员激励制度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为我们的实验人员提供一个可供发展、实现理想的空间,采取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如果缺乏团队方面的激励会使组织成员过于重视彼此间的竞争,而分散了整个团队的力量,使得独立学院内部本来实力较弱的群体更加落后;如果只强调团队激励,又会产生大队生产吃大锅饭的局面。因此,学院奖励那些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及团队 ,例如面向个人的“技术改进奖”、“最佳论文奖”;面向集体的“最佳实验团队奖”、“优秀实验室管理奖”、等一系列奖项,通过这种双向激励措施,进一步明确实验人员的工作目标,维护团队的公平、公正,提高成员的组织使命感,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进步。

4.校方、企业方人才交流共同发展

独立学院与合作企业方的人才交流,是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共赢举措。整合独立学院学院和企业的各自的教育资源,校企合作进行充分交流、研讨,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独立学院学院与行业企业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让企业实现人才、经济效益双提升,使学院分享企业资源,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三、结束语

困扰教育界的理论与实践的办学疑难问题,使得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也更加清晰。根据教育部部署,将现有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有一个5年的过渡期,现独立学院过渡期即将结束,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会开创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从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出发,走向独立学院独立、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2]郭伟峰.实验队伍非正式组织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4).

作者:林炜力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探究论文下一篇:初中生从众心理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