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汇风险类别探讨论文

2022-04-27

摘要: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习惯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采购的关系。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建立服务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财务管理体系,为研究财务管理与采购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文章从这一新的视角来探讨财务与采购的关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外汇风险类别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外汇风险类别探讨论文 篇1:

美元强势背景下非美货币外汇风险防范

【摘要】 2016年美联储宣布加息后,非美货币集体走软,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剧烈,对我国跨国公司造成较大不确定性风险。非美货币外汇风险近年来成为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热点。本文结合F公司的实例,分析跨国交易中存在的外汇风险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外汇风险 跨国公司 非美货币

近年中国跨国公司在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拉美,用当地货币计价并进行DDP交付条款的合同或项目已经占一半以上。通过当地货币计价,一方面可以减少采购方的汇率风险,有利于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与美元的正面价格竞争。其优势表现为可以有效增加中国跨国企业业务规模和海外市场拓展份额,但非美货币签约是把“双刃剑”,在带来合同份额增加的同时,也使我国跨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外汇风险。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外汇风险类别与特征

(一)外汇风险种类

1.结算风险

外汇结算风险是指用外汇进行的项目款结算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在国际项目中尤其是工程项目最常见。一般情况下,国际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就已确定回款结算货币及结算汇率,但因建设工期长,汇率的变化又不可预知,当项目回款以所在国家(地区)的货币计价时,其本身就蕴涵一定的汇率风险,这种汇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计价货币币值的稳定程度。

2.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跨国公司在以非美货币计价跨国交易中,由于汇率变动而造成未结算外币交易发生的损益。我国跨国企业经常性的外币交易主要包括:以美元结算的材料采购应付款、尚未履行的远期外汇合约、其他以非美货币计价的资产和权益。

3.汇兑风险

汇兑风险是因货币兑换及汇率的波动产生汇兑损益而带来的风险。跨国公司大量的外汇兑换业务经常会发生,项目前期启动资金需要用美元兑换成项目所在国货币,用以支付在当地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回款到当地子公司后,需要将非美货币的项目供货款兑换成美元汇回给母公司等,在非美货币呈现单边贬值下这种兑换会产生汇兑风险。

4.代理风险

代理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期限和特定市场范围内,由于中国公司没有注册子公司或子公司没有渠道进口、投标具备的相关资质等,必须通过联合代理组成联合投标体进行投标的项目。合作方式为中国跨国公司与代理签美元供货合同,代理与最终客户签东道国货币合同并从中赚取差价。但因美元强势崛起,东道国经济、金融、政治、政局等因素变化,导致东道国货币贬值带来汇率风险。具体表现为:东道国收到最终业主本币回款后,换汇后的美元头寸已经无法覆盖合同约定的美元金额。中国跨国公司的风险包括:一是合同直接被取消或项目不执行;二是渠道商在收到最终客户回款后,压住货款不对供货商进行背靠背支付。

(二)外汇风险特征

1. 外汇风险大小由签约币种和支付条款决定

在对外招标文件中,一般都允许投标人按某一对外通用货币,选择一定的外汇比例进行投标报价。合同中规定的对外通用货币比例越大,外汇风险越小。我国跨国公司项目大多数在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通常物价上涨较快,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当地货币贬值较快,易遭受汇兑损失。同时与项目的经营方式、施工组织与计划、工程进度等也密切相關。

2. 双重汇兑风险

我国的跨国公司一般会在目的国成立子公司,一方面为承接DDP项目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中方员工的签证及本地用工风险进行考虑。

外汇风险既有所在国当地货币与美元的兑换,也有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跨国公司面临双重甚至多重外汇风险。跨国公司在签订合同时,供货部分可能是美元或欧元结算,服务部分则由本币支付。同时在项目前期,存在项目垫支,存在将美元换成本币进行本地采购、支付项目分包款、本地人员工资等,这些行为致使在实际的结算支付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汇兑风险。项目服务部分回款后,将本币换成美元后从本地子公司汇回到国内母公司时,也会发生汇兑风险。这样跨国公司很可能会承受双重汇兑风险,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3. 外汇风险金额大、时间长、种类多

大部分国际项目尤其是国际EPC总包合同一般都有合同金额大、合同工期长的特点,EPC合同涉及的外汇风险更是复杂。

二、外汇风险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F公司是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从2005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在东南亚、南亚、欧洲、拉美、独联体、中东、北非、东南非世界各地多个国家拥有30多家海外机构(子公司、代表处、分公司和海外工厂),截至目前产品销售覆盖超过40个国家与地区。

影响汇率的因素也有多种,主要有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利率水平的差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政治局势等;除此以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冲击等。外汇风险归根结底主要受风险敞口、汇率波动、时间三方面因素的影响;F海外子公司主要存在外汇风险敞口在于非美小币种敞口风险。下面以F公司发生在结算、交易、汇兑、代理外汇风险的案例进行分析。

(二)案例公司风险

1.结算风险

2016年10月,F的海外子公司A公司与工程总承包商B公司签订了一份总额为美元以人民币回款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为460万美元。经过多次谈判、协商和博弈,最后美元汇率以买方收到最终业主的预付款实际到款日的当天汇率结算。10月12日,B公司收到最终业主C公司预付款的汇率6.7258人民币。12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当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按12月底汇率测算,仅这一笔交易,F公司汇兑损失人民币101.38万元。

2.交易风险

2015年F公司汇兑损失累计超过4 870万元,根据F集团公司规定超过了重大风险的标准。以汇兑损失为影响程度评估维度,根据分析得出F公司目前面临的交易风险定性评估,主要集中在非美货币出口合同,2015年业务规模全年约19 284万美元,绝大部分回款条款较差,赎期较长,且涉及工程验收、PO更改、风险敞口极高。

2015年美元指数呈现震荡走低的趋势,相比较而言,F公司海外销售涉及的主要小币种除墨西哥比索和印度卢比外,其他均呈现升值的趋势。得益于小币种升值,母公司合并层面截至9月底汇兑收益3 041万元,同期汇兑损失为3 433万元。如下表所示。

3.汇兑风险

2016年11月16日,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之前,F公司在东南亚M子公司收到T客户回款共计9 198 098.84万马币。期间需要购汇汇回中国总部,在当地银行进行购买美元询价时,银行要求提供合同、PO和发票。子公司在之前并没有遇到这一特殊要求,经咨询银行的解释是美国大选之后,银行对大额购汇交易(超过100万美元)要求提供核查详细资料。子公司财务人员让银行帮子公司锁定了当天美元汇率。从隔天汇率看,仅提前一天就避免了汇率损失2.835万美元。若按12月底汇率汇兑收益达21.95万美元。

4.代理风险

2015年5月,F公司在P国代表处和代理S公司(代理)合作中标项目,投标期间,为保证中标,S公司考虑通过采用较低的汇率报价,最终凭借商务排名第一,中标该项目总金额约431万美元。但中标后由于P国金融政策改变,市场汇率下滑,S公司表示无法继续使用投标约定的汇率付款给F公司,也不愿意在亏损的情况下采用市场汇率开证,导致项目搁置。由于S公司在投标过程中已經开立了履约保函,如果不执行本项目,保函将被最终业主N公司没收,业主也将废标并启动重新招标。F公司面临选择承担汇率波动损失或丢标处境。该项目最后由F公司在P国子公司T公司承接,因汇率波动签约模式从代理与最终客户签约切换到子公司直接与客户签约,账面损失约115万美元。

三、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地位方面往往不具有对等性,具体表现为在进口采购环节合同一般约定为美元,在出口合同方面非美货币占据较大份额,面临进出口汇率波动的双重挤压。

我国跨国公司在商务谈判阶段一般由业务人员进行,业务人员对商务价格的天然敏感导致忽略外汇风险的不确定性对合同利润的隐性吞噬。同时业务人员往往没有对客户进行积极引导,汇率波动方面的条款被动接受客户要求较多。

我国跨国公司外汇管理的手段单一,基本仅局限于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常用的金融工具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但套期保值对回款预测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不是所有非美货币都可以操作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具有滞后性、空套和循环套保弊端。

(二)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1.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对冲规避风险

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冲销管理,是对集团内成员单位之间或者与供应商的应收项目、应付项目进行清算的管理。是用于集团内交易的清算方式,优势在于减少跨国公司集团内现金交易,降低管理和财务费用。跨国公司通过专门的管理系统和设立中心账户(如跨境货币资金池), 归集加入系统的各子公司的款项,通过两两相抵,月底或季末时,由中心账户调拨,各子公司之间付款金额为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净差额。

2.自然对冲

自然对冲是规避外汇风险最好的方法,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会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在收到大量本币的情况下,如果汇回会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可以根据子公司财务情况将本币留存到子公司,用于后期子公司的运营开支和后期项目费用支出。

3.优化签约模式

在合同签订时对合同进行签约主体的优化。供货部分采用美元签约;服务在岸部分一般选择子公司签约,或也由国内母公司统签。服务部分也签成美元合同打包在供货合同中统一报价。

4.同条中增加外汇保值条款或设置会谈条款

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跨国公司在进行商务报价时,根据金融机构对远期汇率市场的判断,将汇率贬值部分进行综合报价,或在合同谈判中增加外币保值条款。签约和支付使用“本币”。签订合同时将该货币与另一种“美元”比价,如果实际支付时这一比价发生变化,则原货价按这一比价变动幅度进行调整,确定“商定汇率”。如果实际支付时,两种货币比价超过“商定汇率”一定幅度,则对订单报价进行调整,即合同会谈机制启动生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存在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 汇率风险也成为跨国公司日常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中资公司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投资设厂,如何控制外汇风险,成为我国跨国公司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我国跨国公司做大做强公司实力,使公司与客户谈判具有主导地位,能够对合同条款产生足够的影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财务要通过国际项目实际情况、现实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并且在反复的实际运用中,开发并借鉴发达国家外汇管理工具形成解决方案,达到防范或减少汇率风险的目的,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双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王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与规避[J].国际商务财会,2016(10):53-57.

[2] 沈国华.涉外企业外汇风险防范措施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6(03):56-57.

作者:蒋辉清

企业外汇风险类别探讨论文 篇2:

浅谈财务管理与采购的关系

摘 要: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习惯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与采购的关系。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建立服务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财务管理体系,为研究财务管理与采购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文章从这一新的视角来探讨财务与采购的关系。

关键词:财务管理 采购 内部控制 竞争力 长期价值最大化

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它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制造业的这种重要地位都不会发生改变。而在制造业中,一般来说采购物料成本占经营总成本的比例都很大,采购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因而作为制造业大国中的企业,加强采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实践中,一般企业通过采购付款的内部控制程序来实现财务对采购的监督管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采购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但财务管理的这种监督作用,多少显得有些被动,与财务管理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太相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引入我国的管理实践。财务管理已开始由单一服务型管理向服务、监督并存型并进一步向主动综合型管理的方向发展。财务管理已被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导向,是典型的价值综合管理。价值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纽带和目的,价值增值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和原始动力,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我们可以从价值增值和价值最大化这一新的视角来探讨财务管理和采购的关系。

一、财务可以参与采购结算货币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2007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9672.2亿美元,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9860.5亿美元。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口采购成本在一些外向型企业的总成本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决定企业价值增加的大小。但人民币还不是硬通货,不能作为国际交易的结算货币,而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间的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选择合适的结算货币将直接影响进口采购成本的高低。相对而言,财务人员较采购人员具备更多的金融知识,与银行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趋势判断较采购人员更专业。财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采购合同交易货币的选择,为企业价值增加做出自己的专业贡献。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相对于篮子货币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于美元的单边累计上升幅度更是很大,但其汇率水平相对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还是有所下降。如果采购合同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其采购成本将会下降,以欧元、日元等货币结算,其采购成本将会上升。鉴于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以及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大多数货币已经贬值很大,为了防止美元逆转贬值趋势为升值趋势,企业采购合同的结算货币也可以选择美元加欧元或日元的货币组合,这样可以将外汇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外向型的企业大多数也会有外汇收入。何时会有何种币种的外汇收入,财务掌握的信息很充分而采购部门可能一无所知。财务主动参与进口采购结算币种的选择,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使进口采购和出口销售选择同一种交易货币,进行自然对冲,从而将外汇风险锁定。

二、财务可以参与采购付款条件的确定

采购付款条件决定了资金使用和筹集的时间,适当的赊账可以节省资金成本,短期来说可以节省财务费用,增加企业的价值。但长期占用供应商资金,逾期现象严重,则会影响企业信誉,可能造成采购价格的上升,有时还会影响到供货方按时交货,进而影响到生产和销售进度,长期来说可能会减少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财务部门应积极与采购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实行分类付款和管理的政策。其具体思路是:根据供应商是否与本公司存在战略联盟关系和到货的及时性与质量,将供应商分为ABC三类。到货及时和质量高的供应商可以将其定为A类,并核定到货时现金足额付款。B类是所谓的战略联盟关系供应商,这是指供应商供给的某些元件在采购时无法检测其质量,必须要到实际生产运用,即销售后才可以发现其质量问题,这样公司就应该与这类供应商签订战略联盟关系,以保证在产品销售后能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责任追索。公司则与B类的战略联盟供应商签订专门的资金占用计划,超过一定数额或者一定时间期限即及时向其付款以争取最低的资金成本。C类供应商即一般的临时性小批量物资采购和新供应商,可以在争取最低的资金成本后采取“较迟支付”的付款原则。

进口采购,付款方式有L/C、T/T、D/P等。银行在企业申请开立L/C时,根据申请企业的资信确定企业需要在银行缴存的相应比例的保证金,造成进口采购从开立信用证到实际付款期间的资金占用,这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因而在订立金额较小的进口采购合同或企业在价格谈判中处于较有利地位时,应该尽量选择T/T、D/P等付款方式,减少资金占用,增加价值增值。

三、财务应该参与采购库存的管理

较高的库存量不仅占用资金大,影响资金流动和使用效率,而且长期压库容易造成材料损失,不利于企业价值增值。最理想的状况是实现JIT供货,零库存生产。但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水平有限,生产企业自身的计划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短期之内还不具备零库存生产的内外部条件。为了既能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又能将资金占用控制合理的水平,必须对库存进行管理。目前一般企业合理库存量按照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的消耗量制定。根据调查分析和咨询,事实上按照0.7个月的消耗量制定比较合理,有的企业也已经向零库存逼近。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和以财务为主导的ERP等企业管理软件的推广,财务对库存监督管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财务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对采购进行流程管理,没有批准的申购单的采购一律不予入库、报账、付款,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控制采购数量和时间。对于一些常用的低值易耗品,财务应该根据历史使用数据确定日常最高库存量。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中国企业中的逐步推广,财务可以通过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来有效控制材料库存量和采购价格,同时利用储备资金周转次数、储备资金平均占用等财务指标的考核来对采购部门进行约束、激励。

四、财务应该参与采购风险的控制

采购风险包括采购人员的道德风险和供货商的信用风险。采购人员的道德风险会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供货商的信用风险会影响供货的及时性、质量和预付账款的安全,这些都会减少企业价值的增值。财务管理应当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只能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超越审批权限的财务部门在审核后一律不予付款。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超过批准意见的采购业务,财务一律不许入库、报账、付款。对于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应该通过供货历史数据进行信用评估,对于初次接触的供货商,应该进行资信调查。对于大型采购在签订合同后需要提前支付预付款的,财务应该要求其出具银行保函或得到企业认可的信用担保,否则不予付款。

五、财务应该进行采购成本的汇总分析

财务负责产品的成本核算,对产品成本的构成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企业对所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为企业是否继续生产销售此种产品或今后开发、生产类似产品的成本支出提供决策依据。产品成本分析的好坏将影响企业未来价值的增长。财务部门应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产品的材料消耗成本按材料类别、消耗量、单价及其变化趋势、利用率等进行系统分析。采购在对材料采购进行汇总分析时,对一些采购异常现象应该给出财务预警。

财务主动参与采购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或企業价值最大化。但这需要财务人员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拓宽工作领域,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小约翰·M.瓦·霍维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2.李连昌.浅谈企业财务负责人的素质教育.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

3.李玲.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1)

4.冯巧根.竞争财务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5.王跃武.竞争力财务经济学.湖南大学,2006

(作者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湖南长沙 410100)

(责编:若佳)

作者:陈绍红

企业外汇风险类别探讨论文 篇3:

浅析外贸企业会计核算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外贸企业的发展日益蓬勃,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业务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会计核算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外贸企业会计核算虽然与国内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相近,涉及到商品采购、入库、出库、销售这几个标准环节,但是因为是跨境商品交易,业务种类繁多,受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巨大,同时受汇率波动、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影响,给外贸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凸显出贸易核算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对外贸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贸企业;会计核算;汇兑损益

会计核算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资金营运、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和分配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外贸企业的会计核算又有其独特性和灵活性。随着外贸企业的蓬勃发展,外贸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就需要引起更多重视。

一、现代外贸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环境变化快,给核算带来一定困难

外贸格局和形势复杂多變,外贸政策变幻莫测,企业外贸核算工作无法及时调整、更新和完善,导致会计核算变数大、难度大。

(二)外贸企业业务形式多样,核算存在滞后现象

外贸企业业务形式丰富,业务开展进程快、效率高,会计核算和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存在滞后性,缺乏时效性,易出现贸易合同已完结,但核算工作还未及时更新的现象。

(三)汇率影响大,汇兑损益科目受汇率变动波动大

外贸企业外币业务繁多,汇率因素对会计核算影响巨大。汇兑损益的核算和分析工作难度大、变化大、不易把握。

(四)商品品种繁多,给会计核算带来一定挑战

外贸企业业务类型丰富,涉及到的商品多,问题繁琐,与业务开展相关的费用类会计科目-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等受业务模式影响,种类多、分类细,账务处理虽然简单但是繁琐,如涉及到很多运杂费、报关费、办证费、展览费、模具费、样品费等等。同时因为大部分业务属于中间商性质,费用凭据、资料提供难度大,最终影响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财务分析的精准性、凭证归档的规范化。

(五)会计核算中存在对业务开展的不可控因素

外贸企业的中间商性质决定了会计核算风险的不可控因素极大。受外贸企业业务模式的影响:代理业务模式下,企业很难把控合同客户的真实生产现状,代理商品的详细情况;自营业务模式下,外贸企业经验不丰富,无法全权把控产品生产,对采购方了解不足,对销售市场也无法掌握,导致会计数据的核算受到极大的影响。例如,核算出的销售额、利润、退税额不准确。同时,由于财务端对真实业务情况的了解不足,会计核算和真实业务情况很难确保一致性,导致核算数据失真,在失真的会计数据下,难以为企业警示贸易风险,无法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合理预测。

(六)众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缺乏风控意识,未设立专门的风控部门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中间商、代理商性质造成了业务开展过程中不定因素太多,采购-入库-出库-销售这四个环节,很多时候外贸企业只负责采购和销售这一头一尾两环,大多数情况下外贸企业承担的还是报关环节,对于生产企业本身了解不足,风险把控很难到位;同时,业务员时间、精力、能力有限,很难去详细评估贸易风险,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因不涉及到具体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很难参与其中,这种模式下,风控部门尤为重要,针对公司业务的风控部门是业务部和财务部的重要桥梁,需要专员去了解、跟踪、评估,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实时把控风险,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效建议。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型外贸企业机构不健全,业务开展也不规范,缺乏风控意识,增加了业务风险,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困难重重。

二、改进外贸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积极的政策应对环境的变化

企业应重视信息化和时效性,在形势发生变化和出现新政策时,及时通知财务部,必要时进行贸易培训和学习,让财务部在深入了解新形势新政策的前提下,对会计核算工作有针对性地更新和完善。

IT部门要配合财务部和业务部及时更新和完善企业ERP等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贸易会计人员应和业务人员多沟通、多学习、多询问,提高敏锐度、加强专业性。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流程审批系统

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如ERP系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优化业务端数据和流程,减少人工制单、核算、分析的环节,更多地由系统录单、测算、分析,提高数据精准度、保证数据完整性,同时要利于财务人员一目了然,准确、高效抓取核算数据。

针对业务开展细节和合同客户的实际生产、销售、经营情况无法直接从系统获取的问题,建议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会计核算人员必要情况下可以随业务员实地走访合同客户,了解采购-生产-销售环节,追踪贸易业务发展全环节并将考察信息实时更新到公司系统中进行共享。同时,优化审批链,做到事前审批、事中执行控制、事后分析总结,每一环严格把关,从而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一致性。有了精准真实的动态数据,才能核算出企业真实的利润,才能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实时关注汇率波动,引入金融专业的人才,降低汇率风险

会计核算人员要及时捕捉汇率的波动,全面了解最新的汇率政策,并督促 IT部门实时维护汇率数据,及时做好数据更新。同时,要做好汇兑损益核算和分析系统的优化,做到业务端汇兑实际发生额和财务端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数据保持一致,利于会计核算人员更好地追踪实际汇兑损益,做好汇损的系统化财务分析,帮助企业规避汇兑风险,降低汇兑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业务人员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约定付款方式和合同利润的时候要考虑到汇率变动对合同产生的影响,应事先和客户约定好相关条款,保证合同利润不受影响,避免因合同未提前约定,事后完结合同的时候出现纠纷而导致核算数据不准确,核算利润出现大的偏差,影响公司收益。

积极引进金融专业的人才,在国家政策鼓励、企业规章制度批准、企业会计准则允许的前提下,帮助企业适当开展多元化、多币种外贸业务,创造多种外汇收益。通过不同币种业务的结构调整,在某些外币升值而某些贬值时,可以使外汇风险相互抵消,有效控制汇率风险,适时规避汇兑损失。

(四)改进财务核算系统,规范会计凭证

财务系统细化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科目类别,依据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适时调整,避免应该分开的费用随便归到某个会计科目项下,也不能过多过细设置费用科目,缺乏整体性,要做到有理有据、合理合规。

会计核算人员要了解业务开展过程中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合理性和相关性,严格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结合企业自身性质和内部会计制度,按照谨慎性、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等原则,做好事前审核,事中规范处理,事后凭证单据规范归档。同时,要做好数据的系统化整合,定期进行费用的测算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费用支出,避免企业利润受损。

对于贸易企业发生的各项经营费用、销售费用,财务部要督促业务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单据。例如,帮国内客户支付的办证费、专利费等,必须提供相关发票或者协议;帮国外客户支付的费用也要提供正规的形式发票和正规合同,在费用发生前,要提醒业务部门事先沟通协商好,杜绝事后补单或者事后想办法的行为。

由企业自行承担的费用,要提供收款方开具的真实名目的发票;代收代付模式下发生的代付费用,要杜绝滥开票行为,规范委托方、受托方、第三方的勾稽关系、账务处理以及发票开具和抵扣的会计行为。

(五)开展专业培训,优化会计人员构成

对现有核算人员要多培训,多锻炼,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业务水平。

优化财务部门核算人员的构成,高薪聘请高素质会计人才,优先录用适应性好、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员工,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打破传统守旧的核算模式,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业务。

细化财务部核算工作岗位,设立专员专职机制,根据业务部实际情况做好合理分工,避免一人身兼多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工作质量严重下降的现象。

(六)建立风控部门,把控贸易风险

建立健全风控管理机制,树立全面风控管理意识,在业务开展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效信息,提前把关;同时,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和风控部门相互商议,共同探讨,一起实时跟踪业务进展,从而一起规避风险,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高效的决策。

推动风控-财务双向监督机制。一方面,风控部和财务部共同协作,保证企业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另一方面风控部和财务部又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财务部会计核算人员要监督风控部实时跟踪业务进展,发现风险和异常要及时告知财务部,避免核算人员继续做出错误的账务处理;反过来风控部门也要实时监督财务部做出正确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核算人员根据实际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经风险评估无异常后再进行合同的收付款行为,一旦发现风险,要立即叫停业务,保证公司不受损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会计核算随着外贸企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暴露出很多方面的问题,受市场环境、政策变动、国际经济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上企业自身经营结构、业务开展中出现了很多漏洞,会计核算工作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企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解决会计核算中的各项问题尤为迫切和重要。当然,外贸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良和优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逐步从企业架构、企业制度、企业系统、企业核算人员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改善、优化、创新。只有内外因素兼顾,才能让外贸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更好更优地为公司服务,才有利于外贸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才能促进外贸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莉莉.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238.

[2]王峥.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83-84.

[3]陈亚琼.外贸企业基于ERP系统环境下的成本费用管控探析[J].会计师,2018,296(17):24-25.

(作者单位: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宋思思

上一篇: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国际化背景下语言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