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当前农业正朝着规模经营、标准发展与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升级。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现状看,在土地流转、科技投入和市场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升级进程中,要立足现实问题,从土地、产品、市场和人才等多个角度探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究论文 篇1:

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

【摘 要】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完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国家在农村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建设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以尽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形成,这样既能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又可以促进国家早日实现战略目标。文章针对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生活和生存的保障,同时农业也是国家一直在着力研究和发展的产业。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需要尽快推动土地的合理化流转,让农业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1 土地流转政策

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民把自己手里的土地经营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自己还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出去。这样的土地流转形式不能随意进行,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则与基础上,比如不能改变土地的经营权、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遵守双方自愿参与土地流转等原则。

2 土地流转背景下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发展的因素

2.1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全面

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以来,农村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不赞同、不参与这种土地使用权承包给他人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户对土地的情感深厚,因为这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舍不得拿出来给别人种植;另一方面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加上没有专业的政府人员到基层讲解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农户带来的效益,因此很多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一定误解,最终导致土地流转行不通,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2.2 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农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产业,实行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现在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会造成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阻碍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进程。比如,现在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签约协议时,通常是由村委会和种植大户共同进行的,而普通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缺乏自主性,比较被动。因此,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对未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也缺乏有效认知。

2.3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受限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间不长,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够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的规模比较小,没有配备相应的高科技人才,在创新能力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也有部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快,但是企业在长期规划和管理上缺乏经验。综合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缺少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难以有效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没有农产品深加工的工厂,农户的经济收入就难提高。此外,很多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没有相关负责人在中间起调节作用,农户的个人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动性。而且,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距离城镇地区较近的农户可以找到比种植农作物收入高的工作,所以他们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相反,在一些偏远地区,无法找到比从事农业收入高的工作,那么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就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很难取得理想成效。

2.4 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不平衡

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推进農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调控,需要政府部门在中间起引导作用,帮助农业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的财政扶持不足,农户的再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只能继续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所以土地流转规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速度因此放缓,也有一些发展目光不够长远的政府部门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对农户采取一些强制行为,让他们被迫同意参与土地流转,这样会导致他们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极度不信任,难以放心地把土地使用权交给他人,一旦农业产业化经营不顺利,农户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失,会给政府部门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也破坏了市场机制的稳定发展状态。

3 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

3.1 提升农户的教育水平

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让他们尽快接受农业科技可以充分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事实。政府部门可以组织相关培训人员到农村开展主题讲座,讲解土地流转政策能够给大家带来的益处,增强他们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认识,消除农户对农业产业化认识只是停留在建几个种植大棚上的误解观念,应该让农户知道农业产业化经营除了建设农产品市场,还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大规模的土地资源上建立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快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2 尽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

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应当尽快完善现在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经营与发展提供保障。首先,应该做好对土地交易的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明确公开土地流转的价格标准,采取措施鼓励各类土地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在土地交易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土地流转制度进行监管和规范操作,坚决避免垄断和侵权行为出现,确保土地交易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其次,为了更好地兼顾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协调关系,应当尽快完善现在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够促进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比如,要明确建立农户的土地所有权规定,对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定位要清晰;也有一些无力承担耕种压力的农户,他们的土地可以依据规定进行回收、流转、再分配,保证土地资源的不浪费;对流转土地的托管和回收也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土地产权纠纷,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

3.3 采取措施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渠道

現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拓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文件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让龙头企业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制定优惠政策的渠道来激发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并监督生产企业对农户展开生产指导工作,避免农户盲目种植。比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市场调查,总结分析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方向,便于企业制定生产方向,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质量,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打开销路。

3.4 政府调控要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展

执行土地流转政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调控,政府有效调控能够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同时增加土地流转的规模数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政府调控也应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科学、高效地指导农村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政府部门在推行土地流转政策的时候要在政策指导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主动性。此外,政府部门在指导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时候应结合当地的市场机制,也就是经济状况,保证农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是健康、稳定的,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户交出手中土地的使用权用于规模化管理和生产,能够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在当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既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工作问题,又能够给他们增加额外的收入,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面对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我国农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更加顺畅,早日实现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黄景章.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1(3):20-21.

[2]王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土地合理流转的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8):93-95.

[3]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14-18.

[4]张丽华,林善浪,霍佳震.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11(3):83-91.

作者:肖琳

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究论文 篇2: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当前农业正朝着规模经营、标准发展与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升级。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现状看,在土地流转、科技投入和市场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升级进程中,要立足现实问题,从土地、产品、市场和人才等多个角度探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该文拟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概述入手,结合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探究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发展进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市场导向

在当前具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受到市场理念、产品标准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产业化转型与现代发展。因此,未来要注重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人才引进力度,从多个环节出发,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1  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是在解决生产规模、技术应用和产品标准之后的最高阶段。具体来看,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土地流转速度慢、成效差,制约产业化推进

在当前土地流转进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本化运作”和“市场化流转”,部分已经流转的土地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经营,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目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传统的“家庭式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是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如何破解“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发挥“确权证”的应用价值,就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影响产业化收益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尤其要合理配置资源投入、产业规模等。但是在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果并不完善,影响了发展效益。农业由于自身投入见效慢,加上农业市场的“盲目性”和“跟风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存在“盲目推广产业”等问题,造成了产业“供过于求”,影响了产业效益。目前农产品市场上经常出现大量农产品滞销的现象,根本上看就是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结构、发展重点不合理。

1.3 资金缺乏,技术投入不够,政策应用不科学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和现代技术支持,以及发挥政策优势,构建产业化升级的最大“合力”。资金是使用先进机械设备,推进土地流转的根本保障。与其他产业不同,农业的生产周期过长,投入资金的规模也比较大,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加上农业资本回报率不高,因此,流向农业产业的资金规模较小。技术则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体系化的关键,现代农业从“种什么”到“怎么种”“怎么销售”等一体化环节,都需要充分考虑现代技术的应用。尤其在智能化、大数据成熟应用的今天,智能化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目前农业机械受采购成本、研发力度和操作要求等影响,其推广难度较大。但是,在目前农业政策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和规范约束机制,以至于多地区农业政策“流于表面”,缺乏实效性。

1.4 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产业化提升

农业发展深受自然因素影响,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都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大型灾害,不仅会引发农作物绝收,更会直接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受资金、经营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不完善,基本无法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此外,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缺乏专业农业运营人才。无论是农业科技人才,还是具有市场化意识的农业产业经营人才,都是目前该产业化进程中所普遍缺失的人才。

2  解决农业产业化进程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聚焦土地流转——夯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阵地”

土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基,无论是农业技术应用,还是规模化种植等,都需要有充足的土地做作支撑。良好的土地流转,有利于当前集中闲散土地,提高土地储备规模,助力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目前我国出台了支持土地流转的各项政策,明确了土地流转进程中的主体关系和相关程序。因此,各地方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由政府统筹,切实增强对土地流转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制定适合该区域土地流转的操作办法,为各种资本进入土地流转市场提供科学完善服务。

2.2 聚焦现代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内核”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的“结构调整”存在的盲目性,当前产业化建设时,要注重利用大数据的分析与监测优势,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研判,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方向。同时,要注重发挥现保险机制,有效化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风险问题,在整合市场资源的前提下,引入现代保险机制,消除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潜在危险”。

2.3 聚焦最大合力——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源”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撑,有完善的技术作动力,有系统化的政策做保障。第一,在具体资金方面,要注重构建“政府扶持资本+市场资本”相结合的资金供给机制。各地区要在集约发展资源的同时,为资本投入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利用好普惠金融、农业发展基金等资金,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充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力量。第二,在具体技术方面,要注重发挥“产学研”协作机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发各种农资新品种、新机械和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第三,在具体政策方面,要注重发挥“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指导优势,利用“农村工作委员会”的统筹优势,协同各有关部门加大对现行农业政策应用状况的研究力度,通过及时调整,合理优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

2.4 优化基础投入——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两翼”

所谓产业化发展的“两翼”,主要指在农业发展时,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农业人才”两大方面的投入,通过完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人才队伍,从而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核心支持和关键动力。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注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结合“决战贫困”的时代任务,丰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投入。在人才投入方面,既要注重引入市场因素,吸引“头部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同时也要注重做好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通过发挥“新农民”的培训制度,培养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

3  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当前三农资源优化整合、统筹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破解传统农业发展层级较低、市场化效益不高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在现代科技与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向产业化升级的全新阶段。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建设时,要注重做好土地流转、引入充足的市场资本,加大技术研发与投入力度,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各项要素,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凡,李俊杰,梁晨,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104个农业综合开发县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2):244-249.

[2] 徐刚.探索土地经营权用活放活新路径——六部委《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解读[J].农村经营管理,2019(1):30-31.

[3] 蔡宁,尚丹,王莹,等.“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在现代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河北地区中捷友谊农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8(5):96-100.

[4] 黄晓忍.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临猗县农村地区为例[J].农家参谋,2019(11):52,54.

作者:朱晓伟

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究论文 篇3:

通货膨胀环境下如何加快赣州农业产业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分析,对赣州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后,作了进一步的策略研究,对赣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阶段做了具体的划分后,找出了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几个因素,提出了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如果加快赣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国家政策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 农业产业化 赣州市

0 引言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十分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需要我们在总结历史上通胀运行的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中国经济特征,才能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通胀形势。

1 赣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就赣州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八十年代末期以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促进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农村开始迈向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涌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农村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比较效益低、抗御市场风险弱的矛盾等日益突出。

第二阶段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地处江西南部的赣州,农业也开始由单纯的种养向加工、营销等环节延伸,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雏形。

第三阶段是1993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显,依靠市场机制引导各种要素的有序流动,推动各生产环节的有机结合,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农业的基本要求。1996年以后,赣州市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主攻关键和薄弱环节等,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举措来抓。

2 国外农业产业化模式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发展阶段。国外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的。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北美、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产业,都普遍推行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有的已实行跨国经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也纷纷出现了“农、工、商综合体”之类的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合作社模式

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这种模式在欧洲较普遍,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社务由全体社员协商,一人一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在合作社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合作社又自愿按产业联合,逐步组成从地方到中央的联社。例如,芬兰25,600个奶牛户(占全国80%),组成47个乳制品合作社,经营牛奶的加工和销售。经过资产重组,以股份制形式组成全国联社性质的公司,产品多达1,400 种,加工量占全国的77%,年营业额已达18亿美元之多,企业资本迅速扩张,竞争力大大增强;美国家庭农场一般都参加几个不同性质的合作社,平均每个农场参加2个合作社;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1~3个合作社,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最高联合机构是设在波恩的德国赖夫艾森合作联社,它代表农民在经济、法律、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利益,负责咨询并设立合作组织基金,保持与政府及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联系。

2.2 专业协会模式

这是一种由农民为主体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结合、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共同出资建立的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其组织系统包括区、县、中央三级,业务范围包括信贷、购买、销售和生产指导等,日本农协批发的农畜产品占批发总量的60%以上;澳大利亚设有全国羊毛协会、羊毛销售经纪人协会、羊毛出售商协会和羊毛加工者协会,分别代表羊毛生产者、经纪人、销售商和加工商的利益开展业务,这四方面的代表共同组成澳大利亚羊毛交易所,经营全澳90%以上的羊毛。该所在全国设立8个销售中心,每个销售中心是一个大型的室内市场,陈列着各种展箱、样品以及质量鉴定书和价格标签,买主与经纪人签订购买合同,一般经纪人收到羊毛后两周内将其卖掉,收取货款。

2.3 企业集团模式

这是国际国内资本向农业倾斜而形成的综合或专业的企业集团。如意大利的全国农业合作社联合会菲亚特集团、皮雷利集团所经营的大型农场和公司以及水果收购、分级、贮存、保鲜、加工和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综合企业。企业集团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财政、物资和技术援助,参与农场(农户)的经营管理,并根据市场情况对农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供货时间等提出严格要求,农业生产者必须按合同的约定进行大批量的、均衡的、标准化和高质量的生产,不能满足合同要求的农业生产者将被淘汰。近年来,跨国农业企业集团迅速崛起,他们在兼并有关食品加工企业之后,成为世界性的跨国农业集团。如可口可乐公司1990年收买了与食品加工有关的销售额达39亿美元的华垂斯食品公司,一跃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跨国农业综合企业。

2.4 其他模式

韩国的农协和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韩国农协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资金存贷、生产要素购买、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营销、保险,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研究、出版和教育等支持性活动,深受农民欢迎。泰国的“农业工业化”战略与“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供给者上升为制造业的参与者,使产品加工业成为泰国出口业的支柱,使农业和工业的关系进入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新阶段,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前苏联的农业跨单位合作和农工一体化等。国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是立足农业,发展农业一体化,以农业生产结构转变推进一体化发展,在一体化结构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一体化发展。

3 加快赣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引进龙头企业,形成经济产业链条

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近年来,师市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等形式,把千家万户职工组织起来,师市农业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进一步形成。

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即团场或种植大户)+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师市要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围绕棉业、糖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和制种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3.2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首先要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其次要鼓励职工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第三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最后要从技术、资金、物资、运输、储藏、收购、信息等方面搞好农产品生产服务。

具体设想:①棉花产业。棉花生产要改良品种,实行模式栽培,提高单产和质量。要通过农业产业化拉长棉花产业链,实现从田间到衣裳的转换,扩大棉花生产利益。同时,要改革流通体制,通过购销服务体系的改革拉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②种植业。在种植业中,我区粮食生产在确保自给有余的前提下,优化品种(如硬质小麦等),提高质量,加强转化,提高附加值。特别是把粮食加工工业与储备粮的轮换以及陈化粮的处理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粮食加工工业有稳定的粮食原料来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专储粮的管理成本。

③特色产业。除抓好粮、棉等大宗商品生产外,要大力发展有新疆特色的番茄生产,即以番茄酱为主的食品工业建设。要在合理开发上下功夫,要上规模、上档次,抢占国内外市场。

④畜牧养殖业。(包括水产)要用现代化畜牧业改造传统畜牧业,农区实行农牧结合,牧区实行牧农结合,集中技术和资金,增强转化能力,提高质量。

3.3 加大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是发展师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抓一个大系列,推一个全过程,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提高全产业的科技含量。

3.4 加大并完善资金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体系

投资是现代经济成长的推动力,也是推进产业化经营至关重要的推动因素。投入不足、贷款难也是当前各地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解决之道需要开拓资金来源,研究建立一种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投资体系。

首先,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农投资力度,财政、计委、经贸委、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应集中一定财力,对农业产业化予以资金扶持,包括财政拨款和贴息贷款,积极引导兵团集体资金和职工自筹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

其次,国家要确定一定的优惠贷款额度,鼓励农行和信用社向农业贷款,对农行和信用社要采取有别于其它银行的优惠政策,降低农贷利率,并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补农行和信用社农贷利息损失;

再次,要重点支持产业化中的关键环节,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优良客户,打破产业、行业和所有制限制,选择一批信誉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扶持。

参考文献:

[1]李敏.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5).

[2]张生璨.浅谈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2).

[3]梁雄.加快梧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2):252~255.

[4]扈立家,刘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6,(2).

[5]邵书慧.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究[J].理论月刊, 2006,(3).

作者简介:张其富(1981-),男,江西吉安人,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销售管理,消费者行为;

胡淑琴(1982-,女,江西赣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销管理,农业经济。

(基金来源: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通货膨胀背景下赣州发展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030)。

作者:张其富,胡淑琴

上一篇:高中创新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