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探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潮流,中国从过去的闭关锁国的失败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影响肯定具有双面性,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这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积极方面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敢于挑战,这是中国经济能否带来质的飞跃的重要条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经济全球化探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全球化探析论文 篇1:

探析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员工以及顾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这要求我国企业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出发,对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研究了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管理在企业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上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思维、管理组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五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 经济 企业 组织 管理创新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使得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使得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相关研究。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的经济活动超出了一国之内的界限,全球各国之间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通等方式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产品生产的国际化、投资的国际化、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企业还要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种形式下,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将对经济全球化下,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二、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各个行业都存在着行业巨头,这使得企业要紧跟这行业巨头的步伐,在竞争中学习和生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下,许多创新的管理观念层出不穷,许多国际巨头就是凭借先进的理念、产品和服务在行业竞争获胜,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竞争获胜,就必须让企业管理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员工和顾客需求变化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划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人自我实现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在自我实现的需求的影响下,一方面,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像软化和柔性过度,硬性和强制员工的行为只会挫伤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应该得到革新,应该更加注重员工的精神奖励,这样员工才有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影响下,顾客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顾客需要更加及时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顾客满意度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准,这也要求企业在管理上进行创新。

3.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下,科技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劳动力费用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削弱,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日益增大,同时,由于企业组织领导机构的革新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迫切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在经济全球化下,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招聘精英员工时,我国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和国际企业竞争,这与我国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有关。我国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不低,但是在吸引人才上往往不尽人意,这是由于我国企业激励机制上只重视物质激励,而没有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有关,现代企业的员工不在单纯的注重工资,更加强调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2.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经济全球化下,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激励、调适和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单纯地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忽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导致企业的文化建设空洞,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低,而且企业文化还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

3.管理思想全面“西化”。在經济全球化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我国企业也开始了管理现代化,但是,存在着全面“西化”的问题,我国企业在管理现代化上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方式,强调数字化、数量化和计算机化,但是这些都没有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在经济全球化下还是相对滞后。

4.管理组织落后。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是很是有很多企业在组织形式上采用“直线职能”的组织形式,而且企业领导的管理幅度普遍过宽,各个组织系统之间相互交叉,很容易发生矛盾,信息传递也不畅通,直接导致了效率低下,决策依据不及时和不准确,工作的责权也不够清晰,管理组织适应性差,管理过于机械化和硬性化。

四、经济全球化下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1.管理思维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下,创新的管理思维没有被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认可和接受,大部分国有企业虽然都开始实现股份制改造,但是现代企业的系统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并不好,分权和集权相结合和的管理体制不不够成熟,对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企业在管理思维上,要有所革新,要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梳理,营造良好的管理创新意识,积极打造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特色的管理阶层,抓住企业管理思维创新的核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管理组织创新。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对管理组织进行创新。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流程创新和结构创新。我国企业要想在流程再造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通过对企业流程的根本性创新和设计,大幅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变革传统落后的管理流程,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同时,企业的组织机构作为企业领导的框架,支撑着整个企业的领导体系,我国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创新时,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改善传统管理体制下同级之间沟通不畅的现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主权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3.财务管理创新。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目标重建和财务管理重点的转移,在经济全球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资金的最大效用,通过在财务理念上的创新,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4.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可以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下,人力资源收益呈现出递增的规律,经济全球化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看似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和市场占有率之间的竞争,只有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才能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营销管理创新。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营销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得企业营销的信息传递的速度飞速发展,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就必须重视企业营销管理观念的创新,重视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积极变革企业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是跨国界的,企业管理创新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员工和顾客的需求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同时,企业应该注意并消除经济全球化下管理中存在问题,拿出实际有效的措施。这样,企业才能适应来自各方面的竞争。

参考文献:

[1]胡建绩,陆雄文著.企业经营战略管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顺民.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J].化工管理. 2003(12).

[3]蔡芝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 2002(01).

作者简介:李卓蔚(1993—),男,汉,四川绵阳人,学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企业工程;曾兵(1971—),男,汉,重庆涪陵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李卓蔚 曾兵

经济全球化探析论文 篇2:

探析今日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潮流,中国从过去的闭关锁国的失败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影响肯定具有双面性,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这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积极方面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敢于挑战,这是中国经济能否带来质的飞跃的重要条件。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消极方面也冲击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比如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以及部分产业无法得到充分的转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积极 消极 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就是使国际经济逐渐成为一个集体,世界上各个国家通过经济联系,资本的转移,技术上的相互学习和指导等方面,让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再无国界区分。经济全球化就是要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世界上能够合法的自由流动,全世界范围内各大洲和各个国家,能够积极的统一于一起,让经济市场在全球成为一个生产链。当然经济全球化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经济规则,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必须共同在这个规则内进行活动。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对吸引国际目光和吸引外资有重要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广阔的市场逐渐吸引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目光。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他们在中国投资设厂,中国也派遣留学生去这些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这些公司的建立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进行经济改革的决心。这样的经济结构对于我国生产力的分配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不仅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够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更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进行对外贸易的影响。贸易分外对内和对外两种贸易方式。这两种贸易方式是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中国拥有着巨大的产业种类和生产力,这也是我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出口国的重要条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贸易输出就开始逐渐增长,并在贸易中顺差的概率还是比较多的。近几年世界上出现了两次重大的经济危机,中国在中央领导人的决策下毅然在这两次危机中成功进行了突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度在经历危机的同时,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经过危机后,中国不仅没有后退,而是面对危机,深思熟虑的进行经济改革,实力上更上一筹。

第三,对我国过多的劳动力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在劳动力的分配上自然是一件重大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吸引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设厂,中国的民族企业也得到了重大的刺激和发展,企业的增多必然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其实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都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使用,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提升,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有积极的影响必然会有消极的一面,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消极影响呢,下面来分析一下以及分析产生消极影响后如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一,中国逐渐在世界上有了重要的话语权,世界上发达国家必然会对中国进行某些制约。 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所以说在世界上形成的某些隐形的或显性的经济规则都会以他们的利益为主。中国的强势让西方发达国家感到了危机和紧张,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他们对这种危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知道中国的物品是“物美价廉”,当这些物品推销到发达国家后,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具体利益,比如说中国低廉的打火机,基本上占据了西班牙的国内市场,于是西班牙开始对中国的打火机等贸易进行制约。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案例,像打火机这种日常用品,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制造都会产生一种阴影。

第二,带来环境污染等影响。世界上发国家在华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的是中国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分配了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中国建厂还是因为他们的企业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他们为保障自己国家的环境,而只有牺牲国外的环境。简单明了的说,他们只是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加工厂。环境出现了问题,直接或间接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但目前的形势而言,中国还暂时无法去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有人比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说成是“狼来了”,前面提到过,经济全球化会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就要自己创造机会也要努力赶上。这是中国人的特点。面对机遇和挑战,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抓住,这样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奉行“拿来主义”的同时,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东西利用上,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尽可能地去降低影响。

首先,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做好统筹计划,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国家和政府尽可能不去干涉企业的发展,而是努力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优越的发展空间。

其次,敢于竞争。竞争是残酷的,好比奥运赛场,必有人会拿金牌,有人会淘汰,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规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则。有了困难,不敢面对,做缩头乌龟,经济发展只能成为一纸空谈。国家和企业要敢于面对竞争,那中国的民族的企业才会得到世界的承认。竞争中,胜利了,就要趁着良好的势头继续前进,失败了,那就看清失败的根源,改善管理和改革技术,迎接新一轮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把双刃剑,应该以哲学的观点去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哲学就要以辩证的观点的去看问题,看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从经济效益上看,人民大众得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利。看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应该摘掉眼镜,即使有沙砾的进入,我们大可不必害怕,揉掉它,世界还是明亮的。

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应该去拒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在清末到抗日战争结束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闭关锁国不是明智的选择,闭关锁国,在抵制了世界上糟粕的同时,也拒绝了世界上先进技术的吸收,所以应该敞开坏波去迎接它,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企业才会生存,人民才会富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3):3-5.

[2]梁夫利,孙希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策略.经济与科技.2007(11):55-56.

[3]冯芸,吴冲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群波(1975-),男,汉,本科学历,山东莱州人,高级经济师,供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人事劳动局,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张群波

经济全球化探析论文 篇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优势探析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现并解决中国比较优势所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现有的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比较优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金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一)机遇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遇。商务部2012年1月18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吸收外资创历史新高,达1 160.11亿美元。二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实现管理创新的机遇。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相对滞后,甚至比技术的差距更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的涌动过程,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三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一方面,中国必须加快产业的改造和更新;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从策略上讲,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接受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不失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的一种现实选择。

(二)挑战

中国加入WTO的漫长经历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已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使中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风险,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二是经济全球化将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接受发达国家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业乃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可能加剧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生消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表现出各地发展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无疑会加剧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优势发挥

1.中国资源的比较优势:一是中国是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空间相对广泛;二是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尤其近几年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备,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量上,近几年在质的方面也有所提高,我们有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2.中国规模经济形成优势:规模经济实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提高单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二是通过增加产品的品种使企业做大做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规模递增收益已成为外向型经济利益的一个根本所在。但是,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是指规模适中且有效。从规模经济实现的途径来看,一是中国消费空间相对广泛,为单一产品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成长条件;二是在产品品种多样化方面,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的规模经济在加工贸易产业上具有一定优势。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挑战

对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在比较成本及资源禀赋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各种自然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在世界各国中优势显著,虽然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并不说明中国的产品就一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决定竞争力的因素除了成本外,还有技术、品牌等。在比较优势方面就遇到了下面的一些新问题:

1.资源优势问题。中国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说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又可以称为资源小国,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对外贸易上,如果中国在资源优势上打持久战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2.受到各类技术壁垒的限制。近几年,屡屡出现中国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而无法进入的事件。如欧美等国的CR法案对中国温州打火机的限制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温州拥有打火机规模企业300余家,年生产金属打火机5亿只,其中80%以上出口国外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基地。面对低成本的中国打火机,欧美国家试图以技术壁垒阻止其进入。美国著名打火机厂商ZIPPO公司,借几起儿童使用打火机不慎失火事件为契机,于1994年促成政府制定并生效了CR(防止儿童开启)法规。该法规规定,凡售价在2美元以下的打火机都必须执行CR法,即安装一个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否则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欧盟也于2002年通过CR法。这意味着中国打火机或者增加成本削弱比较优势,或者是退出欧美市场。

3.受劳动力素质不高、生产率低的影响。中国劳动力成本虽然较低,但生产率的水平同样也是很低的。由于劳动力素质差,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造成损失近2 000亿元。中国产品在国外一般作为低档货而不能进入主流市场,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形象和竞争力。

(二)应对措施

1.正确认识中国比较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确实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层次低,市场需求日渐饱和,其拓展的空间是有限的,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因此,中国应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变中国这种以低层次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经济贸易结构,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2.要冲破技术壁垒的限制。企业应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开发水平,摆脱中国企业长期受制于外国标准的局面,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3.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变人力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中国虽人力资源丰富,但同时人力资本十分匮乏,特别是职业技能人才匮乏,这已严重影响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中国企业加入WTO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认为,中国不能仅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优势以及规模经济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尤其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比较优势。

The Analysis of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I Xiao-dan

(Fush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Fushun 113006,China)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China;comparative advantage;countermeasures

[責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李晓丹

上一篇:商务型酒店营稍论文下一篇:国内进出口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