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

2022-04-23

摘要:经济全球化通俗点讲,就是各种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以及生产要素的交换已经发展到世界范围,代表国际市场的相互融合和统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各个领域在统一的市场中,进行经济贸易活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制定比较一致的规则,经济法就要具有全球化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法应对改变的一些对策,以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 篇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变革【四篇】

【主持人语】现实世界只有经过多维度理性阐释,才可能在观念形态、理论结构中再次趋于完整和全面,达到思维具体。法学理论的重要功能包括提供一个相对抽象的逻辑框架,以理解规范和决定法律实践。当代世界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堪称社会领域的主流律动。在此社会现实力量的作用下,法律体系,尤其是国际法律体系出现了时代性转型,呈现出法律交融的态势。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交融/公法与私法的交融,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方面。在此背景下凸显出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的问题,非恪守单一学科(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传统分类研究所能解决,因而,我们必须打通学术疆界,找到新的对接点,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实现理论突围。此外,中国的法学家尤其是国际法学家还必须密切跟踪国际社会的变化,究其缘由,探其趋向,以理论释解现实,藉现实发展理论,争取在该领域形成具有中国自主性和原始性创新的理论观点与体系。

为此,本刊刊发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变革”一组开拓性论文正当其时:或重新建构国际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或为一门新分支学科——国际经济行政法提供理论指引,或提供了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的新阐释,或提出了跨国经济公法的新理论,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清醒的中国自主法学话语意识。这组论文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即从单义性到多义性、从线性到非线性、从绝对性到相对性、从单面视角到多维视角、从单一方法到系统研究。论文刊发后,相信能给法学界带来一定启示。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 篇2:

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通俗点讲,就是各种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以及生产要素的交换已经发展到世界范围,代表国际市场的相互融合和统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各个领域在统一的市场中,进行经济贸易活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制定比较一致的规则,经济法就要具有全球化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法应对改变的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国际经济法理论受到冲击,经济主权原则弱化,为顺应国内立法趋同与国际协调一致的国际经济趋势,国际经济法亟待统一,同时经济全球化拓宽了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创新。最后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局面,我国应如何应对。

一、经濟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创新。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和经济贸易活动更为方便和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国际经济法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国际环境、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劳工保护等内容,并促进了国家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创新。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更加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国际经济法律,但是国际经济法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多个领域,因此,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完善工作,还需要大量专业素养较高和知识渊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需要他们根据时代实际情况,结合相对应的问题不断扩大和加深研究规范领域,保证经济法的公平性和实用性。但是,国际经济法一词提出时间较晚,很多学者对其了解不够深入,人才的短缺成为了阻碍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不同领域之间的立法联动趋势加强。一方面,由于WTO框架之下涉及经济范畴的国际贸易货物的法律法规均属于多边国际贸易第一层的国际法条文,即使其本质归属的法律域并不相同,但因WTO遵循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而使众多国际公约或协定成为了联动机制下的整体。这也正是所谓的“规范性”挂钩;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经济层面或领域中具有的优势特点不尽相同,为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各取所需而达成妥协,各国或各集团之间为取得谈判共识而采取“策略性”挂钩原则,也使不同领域间国际法形成联动。

(三)弱化了经济主权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主权原则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一国享有对本国经济事务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不受侵犯。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消费、贸易、投资及信息等各领域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兴起并蓬勃发展,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经济主权较难完全、充分地行使,国家往往让部分经济主权,换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典型代表就是跨国公司的出现,据统计,2012年,世界有103786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共计892114家。这些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控制了全球产出的40%以上,世界贸易的60%以上,全球技术转让的70%以上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左右。

跨越国家界限的公司和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改变传统国家与跨国公司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构成主体,直接或间接影响母国的国际经济政策及东道国的宏观国家经济政策,如促使东道国在国内修订立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参加有关国际条约等,削弱国家的经济主权,影响国际经济立法。

二、经济全球化下经济法应对措施

(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国家条约和贸易原则等经济法制定过程中很难达到一种平衡,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主导地位,往往会制定一些对他们国家经济活动有利的制度,这一行为很不公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为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法的制定,尽可能的获得法律制定的话语权,并要号召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经济垄断情况。

(二)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经济法中主要包含《跟单信用证统一条例》、《国际保付代理公约》和《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往往由政治强国或者经济强国去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外交权利,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取生产和发展,国家就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当我国对国际的影响越来越大时,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权利越来越有保障。

(三)充分运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有利制度。充分研究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完善法律体系建设,采取政府主导的反倾销、反补贴业务培训,培养属于我国自己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专业人才,积极研究并运用国际经济法中涉及的豁免条款及例外条款,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法中对发展中国家有力的规定及制度,大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寻求突破与出路的必然。这样的全球背景使国际经济法及整个国际法体系都需要向统一和融合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需要找到积极应对的策略,在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找到能够为我所用的“游戏”规则,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宏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

2011,14:92-93.

[2]王喻程.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J].法制博览,

2015,10:257.

[3]薛亦飒.简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J].法制博览,2015,

27:89-90.

[4]贾馨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发展[J].法制博览,

2016,12:225.

作者:孙依然

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论文 篇3: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 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从法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贸易政策和法律在矛盾中求得协调,从而促进了经济活动中统一行为规则的出现,即国际经济法。本文将研究和讨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影响

(一)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变化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WTO体制的建立,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趋同性发展加快。一些原先纯属国内管辖和控制的经济活动,现已同时置于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控制之下,使得许多原先纯属国内控制的经济活动现需受国际法和国内法双重管辖,国内法规范也因此加快了与国际法规范接轨。

2.国际法规范逐渐超越国内法规范,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WTO体制的发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的地位显得突出起来,有时甚至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管理逐渐弱化,比较明显的一些例子就是,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非关税壁垒措施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一些欧盟成员国甚至已放弃了货币发行权。

(二)国际经济法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经济全球化导致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融合,例如,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与环境等,都开始密切地联系起来。以下试举两例:

1.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各国管制最严的行业之一。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作出了规定,其涉及到投资问题,特别是市场准入和国际待遇等问题。此外,要维护金融稳定势必要完善金融监管。

2.贸易与环境。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过分强调环境保护又会阻碍经济贸易的发展,有时环境问题也可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在国际经济法相关部门的立法时,如何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多边环境协定和各国环境法的有关规则,都将成为国际经济法新的发展领域。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

此处,以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力,毋须当事方同意,即可通过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报告。经争端解决机构同意后,胜诉成员方可以采取相应的交叉报复措施,这种措施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使那些其国内措施违反WTO规则的成员方不仅面临着国际社会道义上的谴责,而且还可能因其措施不具有合法性而受到经济制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如:在解决争端中如何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保证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案件中尊重国家主权。此外,在采用协商方式解决争议方面、在透明度方面、在司法化方面,争端解决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对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收入总和大于4116亿最贫穷的人口的收入总和。另外,国际贸易法领域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据分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贸易壁垒其实是针对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要进一步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更完善的保护。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经济法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更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将国际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1.创造健康有序的国内国际投资环境,并以中国利益为核心,切实衡量对我国的利益标准,避免类似外资转嫁污染的现象。

2.经济全球化将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在最近一二十年当中,政府的确在向市场力量让步,其表现就是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然而,市场经济除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等优点之外,还同时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我国应在已有的宏观调控经验上,完善立法,将市场调控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经济法体系

3.经济主权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在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国际法律文件中确定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目前随着市场的开放,经济主权领域正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侵蚀,出现了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主权观念的淡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在立法时必须考虑,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如何协调国家经济主权与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

4.中国加入WTO等国际贸易组织,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必须面对外资的竞争、冲击和金融风险,这就使得我国需要填补立法空白,在趋利避害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与世界接轨,履行中国的承诺和条约义务。

三 结束语

运动是绝对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和法律的发展亦是如此。正是这种运动和差异性构成的矛盾,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國际经济法也因全球经济化带来的运动和差异性而充满着矛盾,并将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我相信,只要坚持与时俱进,我国必将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体系,成功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

作者:金泓辰

上一篇:财经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