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16

摘要: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时期历史教学应结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范例创新,精心创设历史作业,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历史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篇1:

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在高中的众多学科中,历史作为一门注重学生人文知识教授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然而,对于高中艺术生来说,由于自身个性与教师教学能力等种种问题,在学习历史这一科目时常常遇到困难。然而,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充足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历史素养是他们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素质。因此,历史教师应当充分考虑高中艺术生的学习兴趣特点、学习习惯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历史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在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艺术生 历史学习 能力培养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各种素质都有了发展的途径。艺术生作为具备特殊才艺、才能的一类高中生,大多数都有着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点,并且面临着提升艺术能力以及文化课成绩的双重压力。历史作为一门对学生学习、思考能力要求都较高的学科,对艺术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历史教师重视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的结合,积极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一、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度低,历史课甚至成为自习课

通过长期的调研,我们发现,许多艺术生在历史课上扮演的都是“围观者”的角色,即对于课堂活动、课堂内容无动于衷。这一点首先就体现在回答问题环节上,常常出现教师提出随堂问题而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的情况。情况严重時会出现一个班级里有大部分学生选择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部分学生选择在历史课上做其他学科作业、复习其他学科知识。由此可见,高中艺术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低。

2.课堂枯燥无味,知识传递效率低

由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强调知识的灌输,强调帮助学生获得高分,许多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计划时,往往不愿添加过多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采取“一讲到底”的形式,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然而,这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因为过于单一的活动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针对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面对不尽人意的历史教学现状,笔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经总结发现,可大致根据课堂的两大主体:学生与教师分为两大类。

1.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足

正如前文所言,艺术生大多具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这些各异的性格却有一共同的特征: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努力万分,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不愿付出半点时间。因此,由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不足,高中历史课堂就出现了零参与度、零重视度的现象。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如何丧失的呢?

(一)选择艺考原因多为文化课分数不高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我们强调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众所周知大多数艺考生选择艺考的原因便是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低,想选择另一条路来通往高等教育。在这部分学生中,普遍对文化课学习没有太大兴趣,也不愿付出太多努力,历史作为文化课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学科,也就失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艺术生普遍更擅长运用形象思维

人类的左右脑有各自分工的领域,有的人擅长左脑逻辑思维的应用,有的人则擅长右脑空间思维的应用。作为艺术生,他们在右脑负责的空间想象、美术音乐等板块普遍有着更高的能力,在左脑负责的抽象思考、分析理解等方面却往往不那么得心应手。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分析、思考的学科,难免成为艺术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也就因此丧失了学习兴趣。

2.教师教学模式研究不足

无论多么注重知识传输的学科,都能够能够许多趣味性高的教学模式来呈现,高中历史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课程中不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进,一味采用传统课堂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保证这一重大问题,从而导致了历史课堂的枯燥与低效。教师这一意识的缺乏,可以归咎于历史专业素养低、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理念落后、对学生期望过高等等原因。

三、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相关策略

1.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高历史课堂活跃度

对于学生来说,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其中就包括教师的形象。如果历史教师常常板着脸孔,极少同学生交流,“上课了就来,下课了就走”,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与不喜爱。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虽然学术的沟通是严肃的,但是适当的幽默能够在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活跃课堂的气氛,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搜集一些历史故事,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发生于那个特定时期的有趣事情,也可以邀请学生来讲述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2.注重因材施教,针对艺术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在普通文科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可能会考虑到试题因素而注重教材知识的详细解读,并且要求学生及时、充分掌握。但艺术生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考生不同,许多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不需要掌握的,例如一些较为不重要的章节或是理解难度较高的章节。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对艺术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没必要讲的章节就省略,没必要做的习题就删去。利用艺术生形象思维能力高的特点,探究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历史的方式,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以及艺术素养,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结束语

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达成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然而,当今高中艺术生的历史课堂大多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不高、历史课堂枯燥无味等问题。通过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究问题产生根源,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并且及时改进自身教学方法,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 参  考  文  献 ]

[1]袁滏洁,陈小锦.高中艺术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策略研究——以南宁市S中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65-66.

[2]张良. 高中艺术生历史课程主题式教学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黄荣

历史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篇2:

新课标下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创新能力培养之管见

摘 要: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时期历史教学应结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范例创新,精心创设历史作业,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历史;创新;自主;范例;精心;作业;研究;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要想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历史课教师,我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树立学生课堂主人地位

课堂上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精心布置台阶,把学生引入到发生疑问——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手、互相合作,在互动中以发现者段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到学习的充实感,体验获得知识、迈向成功的快乐。教师的“教”,贵在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因此,本人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以及研究对课本中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表述方法时,力求符合历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中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问题,尽可能设计的使学生能调动起自己的经验、认识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形式,形成答案。在提问时注意启发性,即依据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引申处等提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份量,也要难易适度,同时也要指给学生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先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展示教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二、以范例创新为典范,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范例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供个别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具体学习,促使学生掌握同类历史知识的普遍性和共性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本质的、规律的知识。在对个别典型认知的基础上,以个案为起点,与同类知识内比,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得出同类知识的认知结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历史知识繁多的困难,使内容典型化、系列化,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笔者着重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每个朝代的内容:①要熟记各朝代历史演变:时间、地点、人物、朝代名称、统治者的政策内容、结果、瓦解。②文化上:掌握科技、文学、思想、艺术方面的成就。③人物评价:应以史实为依据,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着重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否推进历史的进步,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应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

三、精心创设历史作业,培养解题技巧整合能力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的训练上。习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笔者认为使学生学友乐趣,同时兼顾减轻学生负担,提升作业品味,在设计作业时尽量用表格和图来直观再现历史。例如:①每一课主要让学生写本课历史知识框架;②对于每一朝代要求用列表再现它建立进程;③对于重要历史人物评价和重要年代的大事记,都要求用列表方式进行认知;④归类题:如中国封建社会统一及建国皇帝;⑤思维训练题:猜人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下联分别指谁?判断说明题:隋唐辽宋夏金元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有那些?在国家政治制度及边疆管辖方面有哪些创置?(用表格归纳)⑥读图识图题,培养学生再现历史,进一步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如战国七雄位置图、三国鼎立示意图等。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从选题到制定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呈现成果的主动探究过程,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学完《中国历史》四册内容以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设计了这样的课题:北京是我国历史名城,假如你是导游,将会带领我们去参观哪些景区,并就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对这些景区作相关的介绍。要求每班以小组长为核心,带领自己的组员分工协作,主要从课本上查找资料、图片,发挥集体智慧,办一期《北京名胜古迹》墙报,课题布置后,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不久,饱含同学们心血的作品交上来了,形式多种多样,编辑非常别致,经过挑选,所办的墙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也得到领导的好评。而本人也通过网上下载办了两份图文并茂的墙报,师生共同观赏、切磋。此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而且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纷纷表示将来要上北京的大学。目前我正打算组织学生对家乡历史进行调研,进一步把研究性学习深入下去,使历史知识生活化,开拓学生眼界,增长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陶有果

历史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篇3:

谈谈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

恢复3+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高考,高中历史教学由原来的学科内综合转变成了学科内与学科间交叉综合的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 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 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 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 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 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 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 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 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 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 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 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 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 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 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 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 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 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 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 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 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 )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 、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 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 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 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 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 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 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运用 能力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精选有关历史知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答历史问题;第二 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能得 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層次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运用能力的训 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1)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 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2)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3)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 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4)结合课本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 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 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5)深层次挖掘教材,充分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增加这方面的训练。运用的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春风化雨,把它渗透到日常教学活 动中,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才会有最终的丰硕成果。

以上论述了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除学生因素之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教学理论的进修,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

作者:吴春燕

上一篇:作文教学改革管理论文下一篇:农业经济文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