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历史思维培养论文

2022-04-19

摘要: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伴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新媒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场域,呈现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传播对象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等新特点。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媒体历史思维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媒体历史思维培养论文 篇1:

美国学者眼中的历史思维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历史思维,教学

一、我国历史教学界

有关历史思维研究简况

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已有20余年时间。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作品,集中产生在20世纪90年代,学者以赵恒烈和白月桥为代表。前者的成果汇集于《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一书,后者除有《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部很有影响的译著外,还有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其他专论中,以叶小兵的《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代表。另外,聂幼犁结合测量学发表的诸多论述“能力目标”的文章,以及赵亚夫有关目标分类、比较教育和理论建设方面的文章,也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历史思维问题;曹家骜、李云峰、赵仁山、施俊英等中学教师,则结合课堂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

、在理论上我们到了怎样的程度,周发增在《关于历史教学的几个问题》和《评荐(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两篇书评中,做了较为透彻的解读。叶小兵的文章,则基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澄清概念和确定研究层次。在实践方面,雒启坤主编的《中学历史创新教法》第3册从历史思维能力的意义、方法、构成和培养四个方面,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使读者从教学角度把握我国的历史思维研究和运用水平。

作为历史教学的研究热点,今天在历史思维的概念、特性、品质、模型、种类、功用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等问题上鲜有进步。以前辈学者的研究看,主要基于对80年代国内教育理论界流行思想的运用,诸如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而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则用功不多。年轻学者虽然借助国外的相关研究(围绕英美的课程标准)说明了某些问题,但就问题涉猎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特别是在课题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方面,则显得有些只鳞片甲。概括地说,对于历史思维在宏观的哲学指导方面我们认识清楚,缺乏的是就历史思维方法论的精细梳理;对于教学论中的历史思维形式我们有自身的研究特色,比较忽略的是从历史学角度确定历史思维的内容;对于历史思维教学的艺术性我们强调较多,没有关注到的是历史思维教学的科学性原则。

总之,何谓历史思维、何谓历史思维能力,特别在研究基础、路径、方法和如何将其转化为有效的历史教学方面,我国的研究者确有向国外学者进一步学习的必要。

二、美国学者的历史思维研究视角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和兰尼的《走进历史教学》第三章为例,重点展示美国学者对历史思维的概念、教学路径和方法的研究视角。以下内容皆为原书作者观点,题目和内容顺序由笔者规划;没有引号的部分是笔者在原文基础上删减后重新组织的文字。所有内容都标注出原著的对应页码,以便读者查阅。

1.作为核心课程的历史课

霍普金斯大学于1872年率先在美国把历史作为一门专业。1884年,美国历史学会成立。在19世纪最后的10年,历史课的拥护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在基础教育中确立历史学科的地位。比如,1899年,美国历史学会呼吁把历史课作为中学的核心课程。不过,由于仅强调了历史的专业性,且“附加阅读”(阅读原始资料)过多,教学效果并不好。直到20世纪60年代,过于强调第一手资料而忽略学生对历史图片等其他资料的兴趣、只满足部分有历史学习天分的学生而忽略普遍学生的历史素养、只关注单一文本的解释而忽略将资料整合为有意义的历史叙述的教学要求,诸如此类的教学问题才得到调整。

其实,即使是在十分强调第一手资料的早期,历史教学也非研究的翻版。比如,1893年美国历史学会“十人委员会”提出的“理想的历史课特征”,与今天的课堂优化建议有着惊人的相似。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们都不是“原始资料教学”,其内容如下:(1)课堂讨论;(2)解释历史而非死记硬背;(3)学生的口头和书面报告;(4)辩论;(5)参与本地的社区活动;(6)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7)整合历史学、公民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8)使用信件、日记、地图、照片、工艺品和手工制品等原始资料说明日常生活;(9)利用历史小说;(10)运用视觉工具。

此外,在教学策略方面,该委员会还给出了以下思考:对上述建议,你还想添加什么内容?这些方法对历史教学而言有什么独特性?其他学科的教师怎样把这些方法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怎样把历史探究法(如使用原始资料)运用到社会学习中去?这就意味着要清楚历史课程应居于基础教育的何等位置。所以,把历史课当作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美国是百余年的一贯做法。其中,最有力的推进者是历史学家。

2.什么是历史思维

美国历史学会在《学校中的历史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历史思维的概念,至今已使用了112年。尽管至今对历史思维的理解依然莫衷一是,但是在历史教师的词典中它是不可或缺的。1999年,《全美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将历史思维确定为五个方面:时序思维、历史理解、历史分析与解释、历史研究、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随后,不少州都采用了这个分法。这是百余年后该研究的一次重大跨越。

历史学习需要特殊的理解和思考方法、智力习惯和认知过程,为的是让学生能够接近过去。因此,美国历史学会曾针对教学提出了10个基本观点:(1)首先是分析,其次是原始资料;(2)理解历史学界的争论;(3)正确评价目前的历史编纂,了解历史学家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解释;(4)分析历史学家如何运用证据;(5)理解偏见的产生以及基本观点;(6)通过调查以及确定调查的重要性,准确地表述问题;(7)确定不同类型历史变革的意义;(8)反复考察事件的原因,并关联其连续性和变化过程;(9)理解主题、区域和时代划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10)尽管用目前的价值观念可以观察历史的发展趋势,然而要想恰当地理解历史,需要依照当时的价值观念进行严格的考察。概括地说,历史思维基于对过去的理解,以及由历史理解所转化的对历史事实的还原。

作者进一步引证说:“历史思维不同于批判性思维,它对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强的对应性,而批判性思维则缺乏这种重要的对应性。历史思维被嵌入了大量的内容,并包含批判性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它高于个体记忆,促使人们自动自发地通过其他人的记忆去认识世界,并通过筛选其记忆来思考世界。历史思维包括根据当时的价值观、视角和历史相对论去思考过去的每一个时代,而不是将目前的价值观强加于历史。它迫使我们对于一种生活观念进行持续的回顾和思考,同时要求反映出世界观。没有对未来的考

虑,过去将沦为怀旧之情。没有过去,未来就不能从人类过去的文明之中受益。历史思维是自我中心意识的一种矫正方法。”

3.历史思维与因果关系

作者以“葡萄坠落”的原因形象地描述了如何应用历史思维来理解因果关系中的“三个时段”问题:“当我们摇晃一株葡萄树的时候,葡萄会坠落下来。是什么原因引起葡萄下落呢?如果摇晃柑橘树会这样吗?如果葡萄成熟了,是不是不摇晃它们也会掉落呢?是否由于害虫出没而引起葡萄在成熟之前掉落呢?是地心引力导致了葡萄的掉落吗?当葡萄接触地面时,会滚向左边还是右边呢?在处理人类经历时,几乎不可能查明在几种相似水平的解释标准中,由哪一标准决定了确切的结果产生。有些解释明显很一般,而另一些则相当特别。以葡萄树为例,通常历史学家的研究,则在三个独立标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连接点的诱因和时间方面产生作用。”

“长时段”归因于人类不能掌控的规律性的趋势。个人和社会团体都不能控制结局,因为与重大事件相比,历史进程变化的速度和冰川形成一样缓慢。长时段中因果关系的分类只能发生在非常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例如,罗马的衰落并不是在某一具体时间点上发生的,它衰落的部分原因是腐败的官僚系统,这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落。

“中时段”注重个人发挥自主性或者是人们一致认定已经发生的事实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制订美国宪法期间,起关键作用的个人能够为国家和各州的未来设定一个发展轨道,同时还确定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大多数的法律规则。

“短时段”几乎都是适时直接的发生,甚至包括意外事件。以俄国革命为例,当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底执政时,列宁是唯一把握住时机的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在紧急时刻列宁被当局逮捕的话,布尔什维克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十月革命可能不会发生,布尔什维克政权可能无法执政;随后,20世纪的很多大事件可能都不会像已经发生过的那样展开,包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许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殖民地自治化运动以及美苏之间的冷战”。

历史承认因果关系,但对其解释,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阶段性的,“事件”并不意味着“发生”。历史思维是对简单思考或简化思考的矫正。正因为历史思维由“关系结构”建构而成并不依赖历史课本和讲故事,所以它归根结底源于一系列的文化经历,是由本体论(世界观)、存在主义(我是谁)和认识论(我知道怎么做)构成的学习立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本体论、存在主义和认识论。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调查和了解自己学生的参照标准,使我们可以了解学生们思考历史的观点。另外,必须牢记学生的参照标准,包括在学校和家庭学习到的东西。也包括他们从同龄人和媒体那里获得的知识。

站在这样的立场,再看历史思维的必要性,就有了这样的观点:“历史是公民职责和权力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历史承认人类在创造性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历史可以通过多个视角被观察。对过去的多重解释和对证据的批判性思考,有助于培养公民在遇到大量媒体信息时,具有选择性地接受的能力”。毫无疑问,历史思维是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所作的准备,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必须经过专门教育。

4.历史思维与历史教学

温伯格使用“基于材料的启发式教学”和“基于案例的启发式教学”两个概念,将历史学家阅读材料时的思考方式与历史教学联系起来。启发式教学也能被定义为思维习惯。在分析原始材料前,历史学家使用这类方法。比如,以提问的方式调查作者的资格、写作动机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当你和你的学生采用材料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实际上就在你们的观点和前人的观点之间设定了一个距离。

历史学家运用案例启发式方法时,会将几个历史文本进行比较。如果你的学生致力于这种文本分析,他们就能够获得史学素养。当然,实践和知识的不断积累,也能够促进历史理解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方法还通常利用语境进行类比。比如,在读林肯演讲的同时找一篇他与道格拉斯的辩论,并将二人对待奴隶制的观点加以比较分析。历史学家需要理解文本语境,即他需要思考一个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究竟是什么意思,例如,“mere”这个词,在莎士比亚时代是“纯粹的”意思,而到了18世纪,对爱尔兰人而言,就是一个侮辱性词汇。

而在学生眼里,语言似乎不受时间影响,一直都有着固定的含义。事实上,单词却能够唤醒思想。19世纪的美国政治领袖们无不寻求妥协。“妥协”意味着面对问题要换位思考,从反对者的方面寻求消除歧见的方式。它说明无论是谁,得到一些东西时也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妥协”曾是政治家的优良品质,但在今天则含有贬低色彩,一个政治人物习惯妥协就意味着他没有原则,甚至为了实用的理由去做任何事。显然,让学生阅读历史资料时弄清词汇的用法,对讨论问题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当你在课堂上引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观点时,你可以使用和发展自己对该问题的见解。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之间都存在“缺口”,历史教师必须有将二者沟通的能力,即促使你的学生把历史观念和思维习惯内化为自己的历史思维方式。另外,“请记住,虽然历史思维是思维领域中的一种特有方式,但是它不会拒绝与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交流。多媒体教学和其他学习策略,都可用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手、二手乃至三手文本,都有利于学生养成历史思维的习惯,以弥补教学与研究之间的缺口”。

5.结构分析指导和历史思维的生成

历史课堂应该提供历史思维结构。它强调的是,历史学家在分析一个文本时会寻求各种思考角度。他们会集中精力考察历史证据和历史结论的可信度。将其转化为教学,可以创造一个语境。比如,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并由此展开教学活动:(1)材料启发式教学:历史学家在阅读历史材料前做了哪些工作;(2)案例启发式教学:历史学家是怎样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建立联系的;(3)语境:历史学家是怎样描述本地区、国家的时间、条件框架的;(3)比较:历史学家就同一时期历史所进行的不同描述。

这些方法易于将理论与方法联系起来。其中,语境与比较的文本分析方式,潜在的好处就是让学生不再只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置于历史结构的大背景中。一旦熟悉了由这些方法所组成的分类结构,你就可以创造自己的分析方法,可以用它分析地图、政治漫画、广播和电视节目、唱片、电影等历史素材。同时,历史思维还是一种特殊的探究,它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本分析,并且能够及时关注文本的语境。

至于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以下课题或许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方法:(1)你曾经熟悉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你要讲授的话题有效?为什么它们是有效的?(2)描述一个你打算使用的教学技巧或教学策略,并明确

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策略?(3)关于你要讲授的历史话题,学生都具备了哪些方面的知识?(4)在准备话题时,你打算使用哪些材料?又打算怎样让学生觉得这段历史是如此的有趣?

三、从美国学者的研究视角

得到的两点启示

我国自1988年首次将“能力培养”写入《历史教学大纲》以来,逐步确定的“能力培养目标”有:正确计算历史年代;再认和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结论和线索;解释历史概念;提高学科的阅读能力;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文艺作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做出科学分析和全面评价等。这些都归为历史思维的内容。《全美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五项内容,其专业程度显然高于我们。仅以本文介绍的部分看,以下两点或许对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1.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学值得史学家关注和参与

众所周知,从历史教学价值中抽去历史思维,历史课将毫无意义。特别是面对全球化、数字化社会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开放与自由局面时,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不可能帮助公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面对培养具有自我选择、自我控制、自我决策乃至与人沟通、合作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的目标,没有理解的历史教学不可能对此有任何助益。

历史学科在任何时候,都不易(也无必要)成为时代宠儿。如今我们更不奢望历史教学大红大紫,仅是强调历史思维作用于个人思考和行为时,能够为健全的公民社会贡献良多。一句话,历史课不是工具性课程。无论是从科学工具的角度说,还是从政治工具的角度看,历史课的工具性都会抹杀它的人文性。而历史课的人文性,又必定由历史思维显现出来。因此,非工具性的历史课都强调自身的专业性,且这个专业性首先源于历史学。因此,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如果缺少历史学、历史学家的深度介入,就都难有高度、难以成熟,中外历史教育概不例外。

遗憾的是,近60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一直处在比较封闭的状态。除编写教科书这个环节外,史学家再无可作为。史学家谈中学历史教学无外两个方面:该教什么——内容;该有什么立场——按照什么指导思想教。原则性内容清楚,专业性内容模糊。究其原因有四:史学自身应付政治过多,史学家不必为自己多添麻烦;以为中学历史教学只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工具,与史学无关、学术无干;史学的研究法缺乏主干,哪些方法是学历史者必须掌握的,连大学历史专业学生都少有训练,更何况是中学了;史学家看历史教学,满眼都是知识,学习价值与方法都没有知识重要。加之,历史教科书编纂、历史教学技能、历史考试技术,似都有独立的规律可循,可把历史学和史学家拒之门外。结果是,像历史思维(能力)研究这样的专业性课题,历史教学界的同仁探索了20余年,最靠谱的分类,其实只有“历史事实的再认与再现、历史材料的搜集与鉴别、历史材料的领会与诠释、历史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历史知识的鉴往知来”一种。

我们期待并呼吁史学家广泛深入地参与历史教育研究:一方面是该研究急需归正和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现代历史教育有太多的课题关联历史学的进步。比如,大众史学与公民素养、历史思维与公民行动能力,历史的独特性与跨学科教育(或跨学科研究)、历史精神与现代文化等等。包括对历史课堂求真求实的主张在内,如果历史教学没有专业性和学术性,仅依赖考试研究的推进,历史教学势必维持在可学可不学的境地。

2.历史思维研究需要实证基础和进一步专业化

我国面向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无论是杂志还是专著,无论是复印报刊资料还是操作性指南,皆有两大主流:考试研究和教法指导。如今的“学案”实为“磨题”,教学法则比对“课例交流”或“教学设计”。偶尔出一点有创新性的成果,仔细读来又有不少错误、含混的概念。叹日。我们能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更专业的指导呢?仅就历史思维而言,笔者认为必须在两方面突破:知识观和专业化。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都是由知识教学主宰的。显见的问题有:学生不学——学生对历史没有兴趣;教知识一半是做宣传——学生搞不懂、也不记。隐性的问题是:学生究竟该学什么;怎样的知识对他们是有用的;究竟该怎样学历史。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减量”和“求易”。因为治标不治本,所以效果都不好。9到12岁的儿童可以理解多少年以前的事?是1000年还是10000年?12到15岁的儿童可以理解多深的历史道理?用什么方式才能够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20世纪90年代,有若干针对历史思维或历史能力培养的课题,但都没有这类实证性的研究。实证不足,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在研究报告中为主观揣测留有太多空间,无“测量手段”就是无实效成果!

当“过程与方法”成为历史教学目标时。亦为历史思维研究提供了硬性条件。我们的相关研究何时能向美国的同行一样,具体陈述出各种操作标准,就需以实证为基础回答如下问题。(1)学生通过网络即刻就可以获得历史知识,教师该教他们什么;(2)在一个开放的知识世界里,学生可以找到任何风格的、出色的故事讲述者,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风格;(3)当学生一味地沉浸于你的讲述时,是把他们都变成你自己,还是让他们挑战你;(4)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与历史思维有何关系;(5)历史思维如何反映历史教学的独特性;(6)当我们把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画等号时,是否预示着学历史等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7)在你的教学中,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历史思维有所区分;(8)“三维目标”与历史思维的关系是什么,你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9)历史思维的专业性表现在哪里,它与国家的历史教学目的有何关系;(10)思维发展水平是可以测定的,那么历史思维发展水平依据什么工具加以判定。

显然,历史思维或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不是我们没有重视,不是我们没有研究基础,而是我们在学科研究层面不够专业,我们的知识观和方法论还相对落后。为此,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更有赖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努力,特别是优秀的史学工作者应为此倾注他们的学识。

作者:赵亚夫

媒体历史思维培养论文 篇2: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与应对策略

摘 要: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伴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新媒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场域,呈现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传播对象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等新特点。为此,需要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相结合,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抵御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环境;媒介传播;意识形态安全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1.017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反思”、“还原历史”、“重写历史”的旗号歪曲党史国史,严重干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其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促使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多元化,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传播平台。因此,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传播特点,坚决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打赢这场“思想狙击战”,不仅有助于营造风清气爽的网络空间,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有助于消除历史虚无主义负面影响,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一、社会思潮传播的媒介演变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

从本质上讲,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潮流”[1]。由社会之“思”转向社会之“潮”,最终形成社会思潮并在社会中广泛流传,主要借助“人”的传播和“媒介”传播两种途径。“人类文化传播史表明,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催生新的文化实践”[2],传播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多元化。

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思潮传播载体不尽相同,其扩散性和影响力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在语言媒介传播阶段,信息的口耳相传,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点传播空间狭窄且影响力弱;文字出现以后,思想观点得以记载并使其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了社会思潮传播空间。在印刷媒介传播阶段,纸质印刷带来报纸、杂志的出现,以稳定的物质载体承载信息以及信息的批量生产,第一次实现了受众群体的规模化,受众对信息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由此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获得空前提升。进入电子媒介阶段,电台、广播、电视等的迅速发展,听觉、视觉、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等均被组织与调动起来,彻底突破了信息传输的时空限制,社会思潮信息实现了远距离快速度传输。在此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技术衍生的多元载体,极力推销贩卖其思想观点,搞乱人们的历史认知,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从社会思潮的性质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消极、错误、反动的政治思潮。该思潮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一些西方学者针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昭示引致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的可能性,纷纷开始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历史上树立的‘理性’观念,转而颂扬‘非理性’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这段时间,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构成历史虚无主义主要传播载体,由于这两种媒介传播对信息采编与审查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此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傳播范围较窄且影响较小,消除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相对容易操作。

20世纪90年以后,互联网逐渐融进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此时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敏感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并在我国社会掀起了一波“告别革命”的浊浪,在网络空间表现为肆意抹黑苏联历史和领袖人物,宣扬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终结论”,进而企图歪曲和否定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截至2017年7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2.5%[4]。历史虚无主义借“重新评价历史”之名,常常以戏说、恶搞、诋毁历史的方式散布错误反动观点,肆意歪曲与编造历史,因此,网络时代新媒体空间潜隐着一股意识形态的暗流。

二、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非线性与交互性、信息海量与资源共享、即时性与开放性、超文本与个性化等特征,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覆盖面更广、危害性更大。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体传播,并不能掩盖和改变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1.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选择性解读

历史虚无主义采取不加分析地摘取网络碎片信息,以所谓掌握新的历史材料为幌子,编造、篡改历史情节,随心所欲地切换历史场景,并将其随意整合成带有故事情节的文字,这种“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史料选择态度,决定其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上带有明显的选择性。

在重要历史节点上,学界一般会都对某一历史问题形成研究高潮,历史虚无主义抓住此特点并大做文章,以学术问题研究为借口,在新媒体空间发表错误观点,企图顺势而为,制造舆论声势,趁机歪曲党和国家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凭借新媒体传播包装了的碎片化历史信息,以局部信息掩盖真实完整的历史信息,难以抓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窠臼之中。

2.传播形式的隐蔽性与潜隐性影响

为了迎合社会心理需求,借助多种方式伪装自己,以求传播其核心观点,是错误社会思潮扩大影响面和影响力的惯用手法。现实中的一些人之所以被历史虚无主义所误导,与该思潮的隐蔽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借助新型传播媒介传播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观点。新媒体交流环境主要是基于熟人圈子而构建起来,在把关人缺失的情况下,微信群和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播,带有较强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在新的网络技术推动下,知乎、网络电台、AB站弹幕、网络直播等成为网络信息交流的新平台,公开监管的高难度导致历史虚无主义获得新的生存方式和传播形式,不易于被人们所发现。

学理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获得合法身份。历史虚无主义常常穿戴上学术研究的面具,打着“还原历史真相”“价值中立”“学术研究”的口号,旨在争取话语权以解构严肃的主流价值观。该思潮在所解构的“史实”中潜藏着政治意图,或是以偷梁换柱手法混淆科学术语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区别,或是以所谓“合理假设”抹杀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客观规律,或是以所谓“揭露真相”抹黑历史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最终都是搞网络空间的攻心战。

时尚化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迷惑大众。戏谑开涮是历史虚无主义进入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和娱乐消费需要,历史虚无主义注重对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和话题作精心加工,掺入图文并茂的时尚化元素,利用人们对话题的同质性心理认同基础,造成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弱辨析性。此外,在大众传媒市场化进程中,新媒体传播的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常常附着于带有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之中,试图掩饰其政治意图和价值取向。

3.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与话语权分散

特定的传播环境形成特定的仪式感,进而影响受众的媒介参与程度与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交互性、分众化传播,以及信息传播主体的解放,促使信息的传受者界限模糊甚至出现传受一体化。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社会思潮并非固定于某一特定群体与特定区域,而是在不同群体与地区间不断涌动。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多元化传播主体,形成普通大众与史学研究机构、史学业余爱好者与史学专业研究者共存于新媒体空间的新局面。

对于普通大众和历史爱好者而言,新媒体空间为其从事历史书写并参与各种历史话题讨论提供便捷渠道。他们偏爱传播诸如历史之谜、历史解密之类的历史信息,寻求颠覆性说法和观点的刺激,不善于辨析所传播信息的真伪和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这为某些动机不纯的信息制造者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可乘之机。

对于史学专业研究者和史学研究机构而言,利用新媒体传播研究成果,是深化科学研究和促进学术交流、扩大个人或机构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不乏某些历史学者通过开设微博以及微信公共号,打着“公知”旗号,运用新媒体发布研究成果,贩卖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阐释者与辩护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历史学者书写历史的史学生态,史学的书写话语权日益分散并转向普通大众,传统官媒与历史专业研究机构的历史信息传播话语权受到一定的挑战。

4.传播效果的恶劣性与放大效应

社会思潮传播的效果,既关系社会思潮性质问题,又涉及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模式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能够实现点对点、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传播,即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信息的扩散速度与辐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一旦错误信息充斥于新媒体空间,其恶劣影响和放大效应更加明显。

历史虚无主义缺少正确价值基座的承载,“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5],其任性传播起到消解意识形态的恶劣作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不论以“翻案”“秘史”“真相”等夺人眼球的词汇作为标题,将通俗文字和感性形象转化为核心观点,还是带着放大镜观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细小问题,以局部代替整体模糊人们的认知,最终都以推导颠覆性结论为目的,散布歪曲历史事实的东西,解构人们的精神价值。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混淆历史是非,必然导致民族虛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此外,新媒体空间各种错误思潮之间相互论证,为否定历史和否定现实寻求依据,制造了价值观危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传播致使各种思潮相互交织,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现实感强,需要历史虚无主义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历史论证”和“学理依据”[6],有时也充当西方敌对势力的“马前卒”,对该错误思潮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网络信息传播的“蝴蝶效应”,加速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与传播,极易形成乱世逆流,使其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走向颠覆现行政治制度的政治行动,甚至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出现政治动乱,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全传递。

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传播的策略应对

新媒体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历史虚无主义选择与新媒体平台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今社会思潮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真实写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既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本质的理论性问题,也是寻求斩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路径的实践性问题。鉴于此,既要从理论上批判和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本质,也要从新媒体空间治理角度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土壤,最终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提升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服力

历史虚无主义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恣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一味追求历史结论的新颖和奇特,否认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甚至不惜散布谣言、伪造历史以吸引大众眼球,这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传播,无非是怀着借助新媒体传播特性以扩大其影响的险恶目的,但是这仍不能改变其虚伪本质和唯心史观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与推崇唯心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格格不入,在理论批判上,一是要坚持辩证法,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应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彼时彼地”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出发,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支流,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二是要坚持历史评价的阶级性原则,看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真正推动了社会进步,反对以抽象人性论取代阶级分析方法。三是坚持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正如列宁指出:“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7]。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历史选择论。

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假设论任意虚构与假设历史、否定历史规律,以抽象人性论取代阶级分析法,以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否定历史的整体性客观性,违背了历史事实,遮蔽了历史本质。[8]因此,在学术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严格恪守学术规范,坚持以历史事实说话,以更加充分可靠的史料回驳历史虚无主义,用学术成果击溃历史虚无主义谎言。

2.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针对性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和过滤环节,在引发关注、设置议题、舆论导向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对舆论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网络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意见领袖,成为一种显性的网络力量,引领着网络舆论发展动向,因此,身份复杂的网络意见领袖直接影响到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受众面和持续时间。

鉴于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发展的影响力,一方面,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意见领袖的双重作用,建立一支具备较高政治觉悟的、拥有丰富历史知识、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舆情搜索队伍,注重从体制内知识分子、社会名人以及草根舆论领袖中培养意见领袖,发挥其辨明事实真相、遏止社会流言的积极作用,增强批判与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官方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一批主流新闻网站的优秀强势论坛,提升官方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及时直面回击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疑问,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减少新媒体空间错误历史信息的存储时间。

3.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安全网

网络把关人缺失与网络监管能力弱,是历史虚无主义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否定和歪曲党和国家历史,已经触碰法律的红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的关键一环。

(1)完善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建设 当前亟需克服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出现的政出多门、职责不明、多头管理与交叉管理等问题,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相应的网络调查机构、网络调查小组,规范信息传播、发布与转发的立法工作和责任制度,实现网络虚拟社会的常态化管理,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媒体传播提供法律遵循。

(2)加大对历史虚无主义新媒体圈子传播的治理 新媒体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极易在基于亲情、友情而构建起的熟人圈子内传播,为此,我们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挖掘功能,甄别网络舆情动态,建立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对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内涉及的各类历史信息进行系统过滤与筛选,依法查封新媒体空间内充斥的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发挥新旧媒体的协同效应 根据历史虚无主义一般最先在网络空间酝酿与发展,然后广泛地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视野的传播逻辑,治理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传播就需要深化媒体融合,实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同频共振,共同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与蔓延。

4.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9]。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软实力支撑,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就是需要在人们心中刻下历史的谱图,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筑起抵制错误历史观的高坝。

(1)规范教育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运用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在新媒体空间内加强党史国史和军史教育,促使人们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让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知晓历史虚无主义拾起的历史“碎片”来自何方,并走向何处,帮助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爱党意识,在内心深处树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理性自觉。

(2)丰富教育介质,拓宽教育载体 建立历史专题网站,开辟专业的微博和公共微信号,将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融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之中,定期对新媒体空间内存留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开展批判,让新兴技术为日常化的历史教育服务,让大众与正史、信史进行亲密接触,自觉摒弃历史虚无主义非主流价值观的侵扰。

(3)创新教育方法,提升主流话语传播的亲切感和亲和力 突破传统的理论说教与思想灌输,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传播正确史料,采用“接近性切入”方法,提升主流话语传播的亲切感和亲和力。激发人们的历史探求欲,利用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读书报会、故事会和红歌会等,让真实的历史自觉进入大众生活之中,让其感受到真实历史的可见可感可学,真正形成尊重历史的意识和观念,让真实的历史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空间。

5.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

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空间的沉渣泛起,既需要提高大众的历史素养、哲学素养和美学素养,提升鉴别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和水平,也需要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其正确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使其知晓如何正确运用网络以及正确看待网络影响的正反面。

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也赋予人们更多的信息知情权和媒介接近权,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信息就构成人们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为此,需要对广大网民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警惕无意之中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销者,这需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主动揭露隐藏于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政治图谋,不仅要慎传、拒转、不点赞,对一些夹带私货的意识形态木马,还要举报、曝光、批驳,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行为。高校应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编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规划之中,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考评体系的建立,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内容有较强的分析与批判能力,自觉拒绝参加新媒体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转发与点赞活动。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新场域的背景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艰巨,需要研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规律,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同步推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使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2] 储著武.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兼论反对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J].党的文献,2016(2):90.

[3] 刘书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其思维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1):27.

[4]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7:1.

[5]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1.

[6] 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6(2):21.

[7]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8] 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57.

[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课题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85.

[责任编辑:刘慧婷]

作者:仰义方

媒体历史思维培养论文 篇3:

基于逻辑思维培养的少儿期刊建设

[摘要]逻辑思维培养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少儿教育中。少儿期刊作为少年儿童的重要阅读媒介,应做好课堂外的内容补充和延伸,探索将逻辑学知识融入期刊的方式。本文以《数学大王》(超级脑力)为例,试分析将逻辑学知识融入少儿期刊的尝试和创新。

[关键词]少儿期刊;逻辑教学;栏目建设

近年来,逻辑思维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小学逐渐将逻辑思维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中小学逻辑思维教学实践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办刊就是办教育,少儿期刊具有延续和补充学校教育的功能。因此,少儿期刊应在刊物定位、栏目策划、版式设计等方面进行思考,为少年儿童提供学习逻辑知识平台,培养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

一、少儿期刊渗透逻辑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一)逻辑思维是少年儿童形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基础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逻辑思维对人们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有很好的助推作用。逻辑学科的知识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逻辑学课程已逐步从大学向下延伸到中学,逻辑思维考评已经被应用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综合能力考查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杜国平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人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逻辑思维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思维品格可以说具有培根铸魂的作用[1]。针对小学阶段少年儿童逻辑思维的培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逻辑思维有助于少年儿童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阶段开展逻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实际,将应用性较强、内容较灵活的逻辑学知识融入课程或综合实践,让学生适当进行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过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育核心素养的探讨,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教师应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逻辑思维培养存在困境

逻辑学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石,然而现今的逻辑学课程分化现象严重,一方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课程教授的领域更专业、更深入,不利于初学者过渡衔接;另一方面为了适应考核需求,灌输的逻辑知识没有体系且散杂,不利于学习者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小学阶段的逻辑教育因为课程安排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是教師自主地将逻辑知识融入课程设计,给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但同时学生还要掌握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其中有很多知识与记忆力考查有关,致使逻辑思维的培养相对弱化。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会涉及一些简单的推理过程,但是其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很强的局限性,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用逻辑思维解决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导致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固定,而缺乏教学情境的逻辑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有效融入。

(四)少儿逻辑教育仍需深入推进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家长逐渐意识到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逐步重视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因缺乏对逻辑学的系统认识,他们为孩子选择的多是以数学思维或智力开发为主的线上线下课程。市场上的少儿期刊也以这两方面内容为主,缺少基本的逻辑知识的内容呈现。很多定位逻辑思维培养的少儿期刊偏向通过智力问答、数学技巧、益智游戏等,达到培养逻辑思维的目的,对逻辑的基本要素、基本规律、推理方式等较难融入的知识没有呈现。

二、探索逻辑思维培养与少儿期刊的契合

逻辑教学应该与生活相关,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相关[2]。少儿期刊作为少年儿童的课外读物,从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视角出发,给予少年儿童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更易于帮助少年儿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怎样将逻辑知识融入期刊,让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感受逻辑的魅力、建立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值得少儿期刊编辑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少儿期刊编辑在期刊定位和内容选择上,需要认真考量;在栏目架构和版式设计上,需要多方面的设计和打造。

(一)确立刊物定位,为少儿逻辑教育打基础

了解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用少年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做好选题策划工作以及栏目和内容的调整,重在引导而不是教条式灌输,是少儿期刊编辑应坚守的初心。区别于课堂教材,少儿期刊要为少年儿童提供生动的视角、鲜活的素材、灵动的视觉体验,做好课外内容的延伸,让教师可以取材于此,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为传播逻辑知识,培养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数学大王》(超级脑力)将期刊定位为全面培养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改善少年儿童的传统思维模式,锻炼少年儿童的思考能力,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并在办刊过程中根据这一定位做了诸多努力和尝试。

(二)把握逻辑内核,构建特色栏目

1.精选案例,奠定逻辑基础

古今中外,关于逻辑学的哲思一直存在,很多流传于世的经典故事中都有逻辑思维的存在。从先秦时期的名辩学开始,很多典故都充满了逻辑的思辨,而少年儿童在阅读这些典故时,可能只体会到了故事的精彩和趣味,没有深挖其背后的逻辑思维。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庄子、墨子的很多论断都蕴含了逻辑知识。而我国的少年儿童在教学启蒙阶段就接触过这些内容,他们步入小学、中学、大学后,也会层层递进地学习,只是没有从逻辑学的角度学习。

鉴于此,《数学大王》(超级脑力)开设过《剧天下》《思维对对碰》《开脑洞》《漫说漫画》《语力激荡》等栏目,在精选贴近少年儿童生活和思维的趣味故事中渗透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少年儿童从逻辑学上明确概念,厘清命题,了解推理。《剧天下》栏目呈现了历史故事中经典的逻辑故事,如成语典故、著名战役、经典佳话、计谋计策等,以剧幕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用现代语言将故事内容简化,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让少年儿童先读下去,再通过揭开幕后真相的方式揭示其中蕴含的逻辑学原理,令其读后有所思、有所获。《思维对对碰》栏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些典型的逻辑谬误拆解,为少年儿童揭示生活中的“蛮不讲理”是有理可循、有招可解的,从而将逻辑学知识渗透到少年儿童的推理思维中,使其形成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开脑洞》栏目主要介绍了庄子的一些经典论断。庄子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形式,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而这些推理的形式、定义隐藏在庄子与他人的对话或故事转折中,少年儿童阅读这些内容可以在玩味中体会到这些大家的智慧和思维。

2.数图结合,架构逻辑推理

少年儿童的思维逐渐由具象向抽象过渡,他们在小学阶段更易于接受形象、直观的内容。小学教材需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易于实践、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其根据自身的经验体会,自我消化和理解,转化为“为我所用”的知识体系。因此,少年儿童逻辑推理的培养需要做到取材于生活,选材于实例,引导少年儿童归纳其中的逻辑规律,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锻炼他们的推理能力。

鉴于此,《数学大王》(超级脑力)开设了《数少年》《数图大玩家》《有理有数》等栏目,用图形、漫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思维具象化,把思考过程展示出来,帮助少年儿童一步步形成正确的推理认知,提高其推理能力。《数少年》栏目侧重于情境化导入,简化问题,增设情境,让少年儿童像在看动画片一样,慢慢进入思考模式。该栏目虽然涉及的仅是数学领域,但是重在分析和归纳,便于少年儿童逻辑思维的形成。《数图大玩家》栏目用数图结合的展现形式,直观、形象地将问题按步骤分解,按流程展现思维方式的转化,随着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少年儿童慢慢养成正确的逻辑推理方式。该栏目不仅仅将视角放在数学解题,还融入了经典的数学定理,开拓少年儿童的视野,增加其知识储备。在具体问题中,我们要培养少年儿童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综合等推理能力,便于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理有据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3.挖掘益智游戏,激发驱动力

依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适当引入益智类游戏开展教学,已成为激趣导入的一种途径。充分调动手脑合作的益智游戏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探索兴趣,开启思考模式。很多少儿期刊的逻辑思维训练板块也主要是融入益智游戏,让少年儿童在玩中解锁难题,在竞争中激发开动脑筋的驱动力,打破少年儿童对思维训练枯燥乏味的认知。

《数学大王》(超级脑力)通过开设《独行天下》《冒险王》《你来我往》《游侠部落》《超脑风暴》等栏目,让逻辑思维训练更具互动性、挑战性、趣味性。少年儿童能通过这些栏目中一系列动手又动脑的益智体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独行天下》栏目设置成了闯关模式,让数独变成少年儿童脑力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冒险王》栏目将故事和逻辑思维训练融合,巧妙设置趣味化的问题,少年儿童在完成对应的关卡的同时,能锻炼逻辑思维。该栏目还荣获了第六届全国少儿报刊奖“好作品编辑”三等奖。《你来我往》《游侠部落》栏目通过规则约束挑战者,令其在竞争中、互动中完成生动多样的益智挑战。益智游戏是对少年儿童手眼脑的全面考查,是锻炼其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图文有机融合,凸显逻辑魅力

对少儿期刊来说,版式设计尤为重要,它不是简单地将图片与文字结合在一起,而是针对儿童的需要,通过美术语言将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结合[3]。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更要注重少年儿童的心理发育,考虑少年儿童对色彩和图片的实际需求。《数学大王》(超级脑力)在版式设计上注重图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让少年儿童建立对应的联系,有助于其形成逻辑思维。

在版式设计过程中,少儿期刊编辑应考虑符号、图片、文字等元素的设计,刺激少年儿童的感官,优化他们的阅读体验。比如,在设计文字类故事的时候,少儿期刊编辑可以多采用气泡框、不同颜色的色块、突出重点内容等方式,让少年儿童的注意力更易于集中于此。又如,在设计数理推理的内容时,少儿期刊编辑要考虑图片摆放的结构性和协调性,让少年儿童能够有序地按照图片的位置阅读,保持思路清晰,才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再如,在设计益智游戏的内容时,少儿期刊编辑应注重色彩和符号的碰撞,通过颜色或符号营造衬托情境,更易于让少年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思考的驱动力。封面设计也尤为重要,《数学大王》(超级脑力)的封面设计先后采用了涂色和创意美术的样式,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封面激活少年儿童的脑细胞,做一個思维之旅的预告。

三、打造品质期刊,仍待深化

《数学大王》(超级脑力)通过不同形式将有趣易懂的逻辑知识传播给少年儿童,旨在激发少年儿童学逻辑、用逻辑的兴趣,提高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成为教师开展逻辑教学的有益平台,但是刊物在形式和内容上仍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一)交互性能有待提高

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技术应用方面,很多刊社利用人工智能、音视频等技术为刊物赋能,丰富了期刊的阅读体验,增强了期刊的交互性,提升了阅读的智能化,实现了用户的双向转化。尤其是一些稍微复杂的内容有新媒体加持,会让阅读有更好的互动性和灵活性。然而因时间和成本,少儿期刊的交互性还未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少儿期刊应研制个性化、定制化的交互知识产品,这样才会更受少年儿童的青睐。

(二)加深互动交流

信息化时代,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在不断做调整。少儿期刊编辑要深入师生群体,通过进校活动、进校调研,与师生进一步交流沟通,掌握最近的教学动态,熟悉最新的教学理念,将之有效转化为刊物内容。少儿期刊编辑经常与一线教师沟通,可以令少儿期刊更好地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和对接逻辑教育新需求。

逻辑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但是逻辑知识体系包含很多符号、公式和定义,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枯燥难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较难达到让学生掌握逻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效果。少儿期刊编辑应构建一本适合学生和教师阅读和使用的少儿逻辑刊物,为教师提供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逻辑知识,为学生提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逻辑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邵强进.关注思维创新的理性基础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测评—“逻辑思维能力测评与培养学术研讨会”述评[J].中国考试,2019(10):68-72,77.

[2]陈波.逻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郑才秀.浅析少儿期刊版式设计[J].牡丹,2020(24):142-143.

[作者简介]姜娉(198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数学大王》副主编。

作者:姜娉

上一篇: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论文下一篇:网络环境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