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风险资金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集团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尤其是在国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行业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资金管理不到位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甚至还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资金风险管理机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资金风险资金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资金风险资金管理论文 篇1:

加强资金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

1 资金风险概述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血脉,其高流动性使之能任意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完整、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浪费。

引起资金风险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引发的不良债权以及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外部风险主要是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如企业从事高风险业务带来的高资金风险。虽说风险无处不在,很难预先确定,但这决不表明对风险的防范无能为力,许多成功防范资金风险的经验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使我们有可能、有能力对资金风险采取积极的防范。总的说来,必须针对企业所从事业务的特点,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只要设计完整的程序和方法,加强内控管理,就能有效防范资金风险,确保企业平稳运行。

2 福铁投总公司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从多经发展的历史看,多经创业之初,由于不熟悉市场规则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导致大量的不良债权和无效投资,有的企业因此破产倒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2005年全路统一进行的资产清查,福铁投总清理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其中绝大多数是2000年以前因为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以及对外贸易形成的不良债权。并局后,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的权限统一归口路局,基层企业只有执行职能,因此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所形成的资金风险不是福铁投总所需防范的重点,福铁投总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风险。

从目前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国际金融环境恶化,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企业资金紧张,面临缺口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私营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企业三角债膨胀。这种形势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贸易风险。当前铁路多经的大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收入,在收入增加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目前对多经资金风险防范的关注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路局所属个别多经企业在近一两年发生的几起贸易纠纷案件更给我们警示:必须加强资金监管。

3 防范资金风险的重点业务领域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经重组后,福铁投总集团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大宗商贸、工程施工收入、房屋租金收入、运输代理收入、客票收入等。

由于要完成资产经营考核指标,福铁投总商贸业务比重越来越大,以2008年福建投总收入构成为例,商贸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5%,日常需要动用的流动资金达2~3千万元。商贸业务主要涉及路外市场,风险最大,应作为资金监控的重点。而近年来,工程施工和房地产业也逐步做大,成为另一创收支柱,而且工程施工、房地产涉及路外市场的比重也逐步加大,也存在一定风险。

由于商贸的资金安全处于监控的重点,因此,现以商贸经营为例,分析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交易对象选择不当。商贸合作没有仔细调查合作对象的背景,在对方资信不明的情况下,听信中间人介绍,仓促交易,最后发现对方已经是负债累累、官司缠身的企业。造成了资金风险的前提。

3.2 滥用结算方式。银行承兑汇票是有价证券,是货款支付方式,是合同双方的结算手段。它虽然给交易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加大了资金风险。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一般都由业务人员带往外地,脱离了资金的主要监管部门——财务部门的监控,而且业务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财务知识,极易发生问题。

3.3 合同管理不严。有的企业在商品购销业务中,签定合同条款不清,合同没有按照规定送上级审核备案,存在重大瑕疵,产生纠纷时使我方陷入被动局面,造成索赔困难。

3.4 内控制度存在缺陷。重大经营项目由企业个别主要经营者决定,没有经过三重一大程序讨论通过,或者程序上虽经过集体讨论,但相关人员并未发挥应有职能,只是举手机器。

4 建立“三全”管理体系,加强商贸资金管理

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运营行为的集成体系,是作用于企业活动全过程的改善、监督、制衡的机制管理。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在企业内控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遵循性目标实行有效地调控,对价值性目标实行严密地监督,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增强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防范资金风险的坚实平台,可以保障企业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全面内控管理体系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建立体系必须突出“三全”管理,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地管理。

全员管理。全面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企业全部成员的自觉参与、精心构筑、认真执行。也就是说,包括了企业决策层、职能层、责任中心层在内的全部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奉献。这其中既含有对全部人员的数量要求,同时也有对所有参与者的规范意识要求。只有全员参与内控管理,才能体现内控管理制度的亲和力,保证执行制度的力度。

全面管理。全面内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管理要义的共性与特殊性的要求,是任何一种专业管理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其核心体现在:一是企业管理各环节互动配合与和谐支承,二是各管理环节有力监督和制衡。只有体现全面性,才能堵塞权责交叉、权责不清、制衡不到位或重复的疏漏。

全过程管理。全面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是涵盖企业纵向组织机构和横向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全过程的管理中,要着力体现流程控制和结点控制的有机性、职能专业控制和管理体系控制的和谐性、常规控制和预案控制的统一性;要注意克服重决策轻效果、重制订轻调整、重形式轻实效、重人治轻法治的倾向;注意做好对全过程的跟踪监察、指导和考核,确保运行。

以商贸经营为例,结合全面内控管理体系的原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风险:

4.1 充分调研,精心选择合作对象

必须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充分调研。调研人员对事实、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必须对合作或交易方的资信情况调查清楚。资信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经营资质、资产、财务状况、近期银行资金流转、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情况,并由对方出具资产没有被查封、抵押担保的书面保证书。目前投总集团公司内各单位基本上没有建立专门资信管理部门,一般由业务经办部门负责合作对象的资信调查。建议成立专职的资信调查部门,配备专职的资信调查人员,所属企业如资信调查能力不足,可请求投总协助。资信调查工作可以与市场调查结合进行。日常经营中就应收集拟合作对象的资料,可以从公开的信息,如媒体发布的企业形象介绍,工商注册资料、税务登记资料,了解企业的规模、效益,建立拟合作对象信息库,走访与合作对象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了解合作对象履约情况等等。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大中型国有企业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经过了解,合作方资信不清,或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应立刻停止与其合作进程。

4.2 加强合同管理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层单位签订合同不送审,履行不守约,合同签订和履行完全脱节等问题。

签定合同时,特别要考虑付款时间、条件。合同签订后,各单位、部门主管及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约,发现对方不履行或不按合同约定履行时,必须采取制约措施并及时报告。货物交验、款项支付环节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经办人员不得擅自变更约定。如果确需签订补充合同的,必须按原签订合同的程序报上级批准。

4.3 合理设计交易方案

商贸经营一般采用一单一结算的原则,一笔交易结束后,应及时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应收销售款。及时取得发票冲销结转预付款,上一单未结算完毕的,不得继续支付下一笔的货款

4.4 严格执行大额资金联签制度

大额资金联签是资金流出企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认真落实大额资金联签,能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各联签人要高度负责,仔细审核付款依据,发现疑问的要及时提出并暂停资金支付,待相关手续齐全后方可支付,属于上级单位联签事项的,应报上级联签后方可支付。

4.5 建立风险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低损失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对方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等异常情况(如款项或货物在合同约定期内未收到)可能对企业造成资金、资产损失的情形,经办人应向主管领导报告,企业对该事项立即风险预警。经过催收后仍无法解决的,应及时采取诉讼措施,避免错过最佳清欠时机而造成损失。

4.6 实行资产抵押

经过考察,确认可以合作的,但对方又属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可要求对方提供无抵押、质押的资产,可以有效避免纠纷发生时我方减少损失。

5 克服麻痹思想,确保资金安全

5.1 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

5.1.1严格按照工程合同付款。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不得提前支付工程款。支付依据必须合法、有效,严格按照施工企业财务规定办理。

5.1.2严格执行债权债务签认对账制度。工程施工企业,一个项目的施工周期超过一年,债权账龄普遍超过一年以上,部分项目如质量保证金账龄更长,债务单位非路内企业,因此应特别重视债权签认,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或债权被其他单位人员恶意冒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1.3牢固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加强发票管理,工程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工程结算中,需要接受大量发票,在路局施工系统多经企业中发生过接受假发票而造成资金损失的情况,因此,为防范未然,必须加强发票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建立相应的假发票的责任追究制度,防范税务风险。

5.2 资金的风险与所从事的业务紧密联系。一般说来,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资金所面临的风险必然要高,反之亦然。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管理不善,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业务,也有产生资金风险的可能。如上世纪90年代,个别从事延伸服务的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内控制度,审批制度,个人随意同意客户拖欠款项,甚至替客户垫款,产生了本不应发生的不良债权,造成资金风险。因此,对于运输代理等传统业务,在控制资金风险方面要做的就是严禁客户拖欠资金,一旦发生拖欠资金的情况,必须立刻采取措施。

总之,只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上级相关规定,就能够在做大收入的同时,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取得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财政部2008.

[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获(试行). 财政部,2002,12.

作者:郑应广

资金风险资金管理论文 篇2:

关于集团式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范的思考

摘 要:在集团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尤其是在国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行业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资金管理不到位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甚至还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资金风险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范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在集团式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尤其是在国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行业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目前全国经济形势开滑,各行各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资金风险管理机制。

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资金风险是企业资金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实际收益小于预计收益而发生资金浪费或损失。笔者认为,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不外乎以下几类: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方式、筹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选择不当,给企业带来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企业筹资包括股权资筹和债权筹资,而筹资风险主要来源于债权投资,具体表现有:负债利息过高、负债规模过大等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利用不当,加大了企业成本负担;筹资期限结构不合理使得企业在负债期限到期时无法偿还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等等。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因管理层投资风险意识薄弱,投资方式选择不合理使得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布局严重失调,以及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投资损失。

3、资金周转过程中的风险

资金周转风险主要是指资金在经营周转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如:存货积压造成资金呆滞、应收账款周转缓造成的资金回收困难甚至形成呆死账、以及预付款时对方单位资信审查不到位造成本金难以收回等风险。

二、影响资金风险的主要因素

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时时存在,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加大了资金管理风险,主要因素有:

1、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操作不规范

通常,在集团式企业管理中,有着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组织结构复杂,资金管理难度大,难免存在制度流于形式,甚至是子、分公司管理层凌驾于内部管理制度之上的情形,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巨大风险。

2、资金管理模式粗放

集团式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集权型与分权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的企业资金管理过于集权,资金管理决策权高度集团于母公司,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团利益最大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子、分公司经营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有的集团式企业资金管理过于分权,母公司基本不干预子、分公司的资金管理活动,而只保留部分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审批权,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子分公司主动性,但是容易造成子分公司追求局部利益而损害集团利益。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淡薄

在集团式企业中,尤其是国有煤炭企业中,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对现代化的资金管理手段和方法理解不够深,使用不到位。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还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比如:应收账款不及时催收形成呆死账,预付款审查不到位,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三、应对资金风险的措施

针对上述加大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的因素,笔者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应主要从两方面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首先,企业应抓好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资金管理办法,详细规定母公司、子分公司的资金管理权限,包括资金支付审批权、银行票据转出或贴现审批、投资权、融资权等等。针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母公司应及时出具补充管理办法,确保资金管理办法有效执行。其次,企业应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应从授权审批、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方面入手,严格执行资金管理权限,通过内部审计或内部绩效考核等方式进行监管,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的情形,确保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执行到位。

2、完善资金管理模式。

集团式企业应在资金管理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根据自身情况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寻找平衡点,克服过分集权或过度分权给企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集权管理方面,通过建立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子、分公司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降低资金风险。对集团整体利益影响不大的资金运作,可以采取由子、分公司独立决策和运作,报母公司备案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子、分公司生产经营积极性。

3、细化资金管理内容

集团式企业应细化资金管理,主要做到:第一,积极推行资金预算管理,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通过预算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与需求,细化资金安排,增强企业现金保障能力。第二,应加强资金筹集及使用管理。资金管理人员要树立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理念,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分散筹资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在投资过程中,资金管理人员应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合理预计风险报酬,提高资金投资收益。积极开展存货和应收款项的清理,严格控制存货和应收款项规模与增长速度,加快存货及应收款项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

4、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素质与责任意识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资金管理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掌据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提升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资金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职业操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效用。

5、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一方面企业可以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集团式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对子、分公司资金运作监管,防范子、分公司资金管理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此外,集团式企业的母公司还应该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财务指标管理体系,根据各项指标对子、分公司进行对标管理,根据对标管理结果对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必要时作为子、分公司领导干部个人绩效考核与升职考核的一部分,促使子、分公司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在我国总体经济下滑的大形势下,集团式企业应加在资金风险管理,寻找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身资金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

参考文献:

[1] 李连华.中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阐释与应用.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 赵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8.

[3] 张艳秋 李越.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及常见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

[4] 邓长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4.

作者:陈燕

资金风险资金管理论文 篇3:

国有企业物资贸易的资金风险与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物资贸易活动也随之多样化、复杂化,无形中增大了企业资金风险。为了避免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企业必须强化资金管理,对贸易活动中的资金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与防控。本文对国有企业物资贸易的资金风险产生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资贸易;资金风险

一、国有企业物资贸易资金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有企业在物资贸易活动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产业政策调整、市场价格波动、贸易伙伴违约、合同管理不完善等,这些均会给企业带来贸易资金风险,增加了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物资贸易活动中,一些企业按照购销合同约定采取先款后货的支付方式,既要承担着较大资金支付压力,又要承担着货款回笼压力,一旦贸易伙伴出现违约行为,极易使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危机,甚至带来资金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企业在贸易活动中需要支付比例过大的预付款;实际支付货款比例与物资贸易进度不符;贸易伙伴更改支付账户,并否认已收到货款等,均会给企业带来巨大资金风险,威胁到企业贸易资金的安全性。

二、应对国有企业物资贸易资金风险的策略

1.設立物资贸易风险管理机构

国有企业要针对物资贸易活动设立风险管理机构,机构成员由党政干部、物资经营管理部、审计部、财务部、纪工委等人员组成。该机构的职责如下:优选贸易伙伴,确定贸易规模与形式,加强物资购销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表述严谨、完整;对物资贸易中存在的资金风险进行评估,为企业作出正确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物资贸易活动中,若贸易双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会对贸易活动产生严重影响,则必须及时对资金风险进行评估,并派考察小组对贸易对象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将资金风险将至最低。

2.加强客户情况调查

国有企业在物资贸易活动中要优选贸易伙伴,组建联合考察小组,对初步确定的客户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客户的资质情况,核实客户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等证件,了解客户的营业范围、经营状况、生产规模、商业信誉等情况,并对双方履约能力、资金风险、贸易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在物资贸易活动期间,要对贸易伙伴的履约情况进行监控,时刻关注贸易活动是否存在法定代表人变化、生产经营活动异常以及其他重大事件。

3.完善资金风险评估机制

国有企业要将资金风险评估贯穿于物资贸易活动的全过程中,包括贸易伙伴考察、购销业务洽谈、合同签订与履行等各个阶段,对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风险进行科学预测,预先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国有企业要监控贸易活动中贸易伙伴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识别潜在风险因素,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预付款比例进行款项支付,确保支付比例与物资供应进度相符,保障企业贸易资金安全,减少贸易伙伴拖延确认货款或拖延供应物资的风险。此外,若在物资贸易风险评估中发现资金风险较大,易使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经营困境,则要合理撤销该贸易业务。

4.完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要针对物资贸易活动构建起完善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遵循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高风险预警的实效性。首先,做好市场风险预警。企业要收集整理行业动态信息,把握国家经济政策变化,监控贸易伙伴的资金往来和经营状况,以便对市场风险程度作出科学预测。其次,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企业要对自身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通过获取企业资产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程度。

5.制定资金风险处置预案

在物资贸易活动中,企业要在科学预测和评估资金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其一,针对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制定风险预案。当国家产业政策发生宏观调整时,企业应当迅速对产业政策作出快速反应,与贸易伙伴协商调整物资购销合同,降低产业政策调整对贸易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二,针对市场价格波动制定风险预案。当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企业要与贸易伙伴协商调整贸易价格,重新约定付款时间或方式,从而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其三,针对贸易一方的违约行为制定风险预案。若贸易一方出现违约行为,企业可立停止预付货款,并采取追回货款的措施。

三、结论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结合物资贸易活动的特点,制定资金风险应对策略,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消除风险隐患,企业要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贸易伙伴的资质调查,并加强风险评估、风险预警以及风险预案的落实,从而保障企业物资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清安,韩奕萍.我国钢材贸易企业资金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52-54.

[2]刘萍.钢材贸易企业资金风险及防范探讨[J].经济师,2014(1):87-89.

[3]梁晟.大宗物资贸易支付风险与应对策略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11):120-122.

作者:彭佳威

上一篇: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