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2024-05-04

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精选8篇)

篇1: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本文通过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反思当前常有的一些规划建设观念,并提出构建生态的城镇结构,注重乡土景观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城镇来说,以往的城镇建设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多,造成了很多问题。反思“唯GDP”,以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新思考道路体系,构建生态的城镇结构

在“大城市就是小城镇未来”的思想模式下,小城镇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仿效大城市。“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风格求洋、速度求快”,这种建设的结果打乱了小城镇传统的空间肌理,建设或者纷繁复杂,或者整齐单调,反而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

(一)对于道路结构,应当弱化道路分级,重视道路功能。小城镇的道路系统不象城市那样复杂,却是各种社会活动发生的空间。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与道路的功能密切联系。“马路经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通过设计步行街来解决。“前院需求”可以促进居民交往,通过忧化建筑设计和加强街道管理来解决。

(二)“以人为本”的小城镇结构,必定是采用非机动车为主的道路系统。从小城镇的规模大小,空间尺度,就业方式来说,非机动交通是能够满足需求的。从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促进社会安全和谐方面来说,应该鼓励非机动交通。

(三)从体现小城镇的生态考虑,采用“窄路密网”的道路构架是合适的。因为缩小道路宽度,增加路网密度是解决镇区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小城镇没有大中城市的规模,不需要宽阔的快速路进行远距离沟通。镇区内部的功能分区也较为简单,生活节奏缓慢,不会产生大量的快速交通。以道路通行速度作为路网设置标准是不合适的。并且,西方城市的实践证明,在道路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窄路密网”拥有更高的交通效率。如巴萨罗纳的路网被认为是欧洲规划最成功的范例,道路间距最大只有130米。

二、重视乡土景观环境,保护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常常忽视环绕四周的乡村景观在城镇环境中的重要价值,乡村景观被贴上“落后”的标签,片面追求城市形象。很多小城镇的建设中为了建设便利,任意开山取石,河道裁弯取直,夷平山体,填平湿地。盲目追求城市环境,大面积硬化地面,随意固化河流堤岸。小城镇中的坑塘沟渠,树林绿地,这些联接城乡的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破坏,失去了作为乡土生物栖息地和城镇中自然保护地的功能与价值。这样的建设方式割裂了城乡景观、破坏了传统空间,使得小城镇面貌“不乡不城”,千篇 一律,缺乏地方特色,使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一)小城镇应该树立新的历史观。虽然从行政建制上说,不少小城镇最多只有几十年的建设历史。但就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社会经历了几次社会转型,小城镇也经历的若干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应该说都能留下一些典型建筑物或环境,记录了生活和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的生存状态。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应该至少保留一些能够说明这个过程的重要建筑物或环境,让它们成为小城镇发展历史的记录。毫无疑问,有历史的地方才能让人们难以忘记,让本地居民和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才能热爱这个城镇。小城镇的发展,只有注入这些软的力量,才能更有动力。

(二)保护和利用好乡土景观环境,就要破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误区。在小城镇的绿地规划中,重视绿地率指标,忽视对现状植被的保护利用。我省很多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仍为农村聚落,缺乏公共绿地,现状绿地率几乎为零。但是,农民习惯于宅前屋后遍植树木,村落绿茵茂密,绿化覆盖率其实很高。规划中除了确定绿地率指标,布局公共绿地之外,缺乏对镇区村落植被提出有效的保护利用措施。

近些年,我省很多小城镇,在景观环境建设中出现了大量使用人工草坪、外来观赏植物等做法。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对城市建设的跟风,另一方面是规划工作者没有对地方环境做详细的研究。人工草坪虽然视野开阔,观赏性强,但也有很大的弊端。从生态角度考虑,草坪净化空气的环保效益低,涵养土壤水分的效益差。并且这些外来的植物种群缺乏与当地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联,人为的管理活动如除草、施肥、剪草、喷药等容易破坏本地的生态条件。

(三)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保护和利用乡土景观环境。乡土景观环境包括当地的自然山水,历史遗迹,农耕灌溉留下的坑塘沟渠、农田林网以及由水系、林带和建筑共同形成的特殊纹理,也包括生存于本地环境之中的花鸟鱼虫。乡土景观环境记录了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建设的过程,也能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传统。可以说小城镇的乡土景观环境,是小城镇地方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篇2: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摘要:根据滨湖镇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提出因地制宜,把滨湖镇构建成生态宜居的绿色小城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从生态居住,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结合地域文化,塑造出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生态宜居小城镇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城镇正承受着由过去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破坏之痛,必须要面对现实,毫不动摇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健康协调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因此,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将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健康永续利用。积极探索绿色小城镇发展之路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

二、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而绿色环保生态是城镇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昌吉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功能不断完善,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城镇的带动辐射功能也进一步增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城建成果的显现已经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全市以城带乡,城乡带村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产业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滨湖镇发展步伐较快。但目前,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问题。

建设绿色小城镇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三、推进方式与策略

1、建立生态工业:工业向园区集聚,集中建立清洁产业园

规划镇区的生产设施用地全部迁移至南部特色农副产业加工基地。工业区与生活区分离,有效降低了其对生活区的影响,沿工业区周围形成环状防护林网,工业区周边防护林带宽度设置为50米的生态林;在产业园区与培训服务区之间设置第一道200-300米宽幅绿化隔离带,将工业污染对城镇的影响减至最低,充分体现生态工业的理念。

城镇外围营造50米宽防风林,形成环绕于镇区的绿色环带,与农田防护林网相连为一体。在培训服务区与城镇中心区之间设置第二道150-250米宽幅生态绿化隔离带,结合水系,打造生态环境景观,既为滨湖镇提供了生态旅游的大环境,又为城镇创造了生态居住的前提条件。

2、推进生态农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生态城郊观光型生态农业

滨湖镇位于城市远郊区,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功能区内,是城乡居民菜、瓜果、禽、肉的主要生产基地。依托城郊的风貌以及周围区域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围绕林果业、花卉、苗圃等产业,大力开发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叠加融合与双赢。围绕发展空间领域,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塑造生态居住:人口集中居住,集中建设生态居住区

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镇的人居环境。生态宜居城镇建设中,政府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水、电、路、通讯畅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群众进入城镇的整体生活质量,使村镇的人居环境面貌有巨大改变。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

四、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本”的绿色示范小城镇的举措

(一)以科学规划确保小城镇高水平发展。

1、科学编制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以立足本乡镇主导产业、交通区位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定位,科学安排住宅、商贸、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充分把握自然要素赋予城镇的显著特色”为导向,编制完善绿色小城镇总体规划,把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强居住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作为主要任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

2、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依据总体规划,对镇区或镇区重点地段、重点设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规模、施工方案、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把规划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3、完善配套管理机构和政策措施,抓好示范带动。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重点发展中心镇区和中心村的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管理,进一步完善功能。

(二)突出绿色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发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造成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资源毁灭,环境污染等生态灾难,生态环境成为绿色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能力,开展绿色生态设施建设:

1、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每个村庄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垃圾池,做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统筹配置,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改善乡村容貌和人居环境。

2、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在镇区新建及改建项目中积极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等再生能源,整合使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

3、商贸流通设施,镇内道路,园林绿化及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实际,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建设小片绿地、小型公园和娱乐场所建设,形成园林化的小城镇,变成城区边缘的花园。保证镇区内街道规范、整齐。同时搞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镇区内要保留较大的河流、水渠,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流,并尊重自然,保持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在城镇内部结合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主要景观节点成楔状、片状、带状较为均匀地布置集中绿地,使居民能在15分钟以内到达有相应绿化环境和设施内容的公共绿地。如:镇中心公园绿地、居住组团中心绿地、河流两侧绿地、带状街头绿地等,其中较大规模绿地被开辟为城镇公园。

(三)探索建设模式,体现特色产业发展。

滨湖镇土地资源丰富,辖区面积为141.94平方公里,可耕地80平方公里(12万亩),耕地面积52平方公里(7.8万亩),规划按照“南工,中居,北农”的发展思路,将镇域分为三大经济分区。

1、南部以华电昌吉热电厂为依托,形成南部产业园区,以华电昌吉热电厂为中心,聚拢华电周边链条企业,建成华电产业园区,隶属于昌吉市,建立特色农副产业加工基地,重点发展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加工工业。同时利用华电的热能资源,发展花卉种植、养殖观光等相关项目,成为滨湖镇的门户景观。

2、中部以滨湖镇城镇中心区为依托,形成核心经济区,以生态居住为主题,是镇域城镇建设的重点区域。城镇周边以配套产业为主,重点发展商贸、餐饮服务业、特色农业观光等生态旅游业、农业体验区等第三产业。

3、北部以五十户村为中心,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突出“南蔬菜、中养殖、北粮棉”的结构布局,构建昌吉市内重要的以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绿色畜牧养殖基地和粮食供应基地。

结语

篇3: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1 铜鼓县现状资源分析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 修河上游, 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 形似鼓, 击之有声, 故名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 全县山林面积204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86.4%, 居全省之首, 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越, 年均气温16.2度,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 被誉为“天然氧吧”, 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目前县城绿地总面积171万平方米, 绿地率35.6%, 绿化覆盖率40.2%;公园绿地面积88.9万平方米,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平方米;铜鼓为赣西北客家人聚集中心, 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盛名已久。全县近15万人口中70%为客家人, 客家文化渊远流长, 颇具特色, 有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和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铜鼓排埠月形湾是毛泽东逃避白色政权追杀的化险福地;万寿宫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回师驻址;萧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初年, 曾是湘赣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的总指挥部;阅兵广场 (原铜鼓县城大沙洲) , 毛泽东率刚创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举行起义阅兵仪式 (见图1、图2) 。

综上, 铜鼓既有优越的自然生态优势, 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建设宜居城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铜鼓目前的经济水平较低, 建设差强人意、时序紊乱、布局不合理, 规划管理不到位、破坏山林生态严重, 未能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 从而城市形象塑造不明显, 城市宜居性不高。

2 宜居城镇的概念

宜居, 从字面理解主要有两层涵义:狭义的宜居即适宜居住, 主要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环境优美, 单指生活环境;广义的宜居即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 经济繁荣, 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氛围浓郁, 设施齐全, 适于人们居住、就业、休闲等的城市。因此, 宜居城镇的建设主要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方面着手, 不但要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 还要满足居民的精神要求。根据我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主要由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方面来考察城镇的宜居程度。综上所述, 宜居城镇是一个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负担低、生活便利、公共安全设施及制度完善的城镇, 也就是说宜居城镇具有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及持续性五大特性。

3 宜居城镇建设的理论及原则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作为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相互之间作用或对生物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性学科。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在经历了大树风、公园风、湿地风后, 人们反思发现:城市景观不是盲目的追捧, 而是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 遵循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生态结构才能打造出生态景观。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规划中, 注重将景观元素、自然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增加自然环境及城镇文化的再生性, 把生产、生活、生态结合起来。保护了生态环境、文化资源等, 才能保障城市的长久发展。

3.3 旅游心理学理论

旅游心理学是以影响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产生、旅游决策的制定、旅游心理效果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研究对象, 期望从根本上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因此,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 (居民) 即旅游行为主体的心理, 另外还要研究有关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学内容以及相关旅游服务心理方面的内容, 主要有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旅游动机、旅游态度、旅游中的情绪和情感等。

旅游心理学告诉我们, 不管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还是外来的游客, 都是以一个旅游行为主体来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 从而指导我们进行宜居城镇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及心理需求是宜居城镇建设的指示灯。

3.4 坚持突出特色、体现风情原则

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底蕴、乡风民情特色, 结合自然风光、农业及资源, 展现城镇的独特魅力, 散发出“超群脱俗”、“新奇夺目”的吸引力。

这种特色主要反映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娱乐活动等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各项目在突出自身个性的同时, 还要形成城镇整体氛围, 从建筑物、标志物、环境设施和环境品质上反映出来。规划设计要为市民或旅游者提供一个具有参与性、娱乐性、舒适性的新环境, 让人们充分领略自然风光的秀丽, 特色文化的情趣。

4 铜鼓宜居城镇建设的内容

4.1 自然生态保护及合理利用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优良程度,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气候、景观及居住。铜鼓县城四周及中心都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如凤凰山、万笏朝天、仙姑坛、天柱峰、大为山等自然山林, 蕴含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凤凰山就处于铜鼓县城区的中心, 被整个城区包围, 堪称铜鼓的城市绿肺。

“城在绿中, 绿在城中”是对铜鼓最贴切的形容。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绿, 就成为铜鼓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保护是开发的前提, 开发促进保护, 二者相辅相成。铜鼓只有设计好这张绿色名片, 打造成绿色之都, 才能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其次要精心策划, 科学规划;严格按铜鼓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实施, 并做好铜鼓县旅游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 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发展生态观光游、乡村旅游等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自然科普、休闲娱乐的旅游形式, 并形成铜鼓的绿色支柱产业——旅游产业。

另外, 在人工景观建设方面, 应充分调研每个地域周边生态环境, 不可恣意而为, 不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机理的前提下进行利用改造, 使各个景观斑块之间以及与大的自然生态基底形成一个良性的有机组成的生态结构。铜鼓处在山林地区, 切不可盲目追大、摆阔, 挖山平湖, 在田野里大面积开挖水域人工湖等, 不但破坏森林、湖泊、农田等生态系统, 更毁坏了铜鼓自身的环境特点。

同时要重视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弃物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防治, 城市环卫设施建设、环境监测等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 建设配套的服务跟踪体系;对于不符合国家排污标准以及不符合县环境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落地。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铜鼓现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有待进一步完善, 存在道路规模等级低、教育设施少、绿化质量不高, 公共设施不齐全, 停车场地缺乏等问题;随着昌铜高速、武吉高速的建成通车, 宜 (宜春) 铜 (铜鼓) 高速及蒙西铁路的规划确定并即将实施, 不断完善的外部交通, 使铜鼓县这颗藏匿在山林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 并给铜鼓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一客观形势下, 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铜鼓要建设宜居城镇, 首先得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

出行便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是人们体验城市的舒适性及宜居性的保障, 是建设宜居城镇的前提, 更是坚定的基石。

4.3 文化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创新

铜鼓有“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世界竹键盘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伟人化险之福地”、“世外桃花源之地”等称号, 是一个客家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丰富的山区城市, 盲目的学习外来城市建设理念是不符合铜鼓发展实际的, 也会将铜鼓本身的特色文化丢失, 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要将这些文化元素赋予到城市建筑之中, 如铜鼓的客家围屋、红豆杉、竹键盘、长寿文化、福地文化等。同时铜鼓根据自身的绿色和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相应的主题公园、广场建筑、城市结点景观等, 能体现铜鼓自身的特色所在。如利用毛泽东起义阅兵地改造建设的秋收起义阅兵广场, 选用特色树种 (如红豆杉) 作为城市主干道行道树, 加快推进红豆杉植物公园及客家文化一条街的建设等 (见图3、图4) 。

4.4 人性化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比乡村完善, 但不一定就是宜居, 乡村自然环境比城市优美, 也不一定就宜居。在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及全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上, 还要努力打造廉洁高效、勤政爱民的政务环境。以人为本, 全面创新行政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 加强民主监督及民众参政议政机制建设, 积极推动政务主动公开。如果政策不宜人, 管理不民主, 城市缺少人性化建设、缺少人与人、人与政府的沟通交流, 就谈不上真正的宜居城镇。

因此, 铜鼓在做好城市工程建设的同时, 更要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及人性化社会管理。如法治公平、管理民主、政务公开、道德教育、公共安全等建设, 使整个社会呈现详和安宁的氛围。

4.5 突出生态优势, 以优势打造品牌

铜鼓是一个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 在国内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优势, 也可能因为铜鼓发展较慢较晚才使这一优势保持至今。现今铜鼓的发展, 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 利用好自身这一优势来进行城镇建设。铜鼓现行规划的布局为:“一城、两河、三园、四区”, 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生态类区:生态居住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经济区。

大力建设生态居住区, 不断改变城乡面貌。目前, 人均绿地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 基本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的目标。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条件, 加快城区建筑立面改造, 以国道沿线集镇建设为重点, 提高城镇的生态环境, 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 改水、改厕、改路、改圈、改厨为抓手, 加快居住区生态性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区, 铜鼓已规划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万笏朝天公园、红豆杉植物公园等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 充分利用了铜鼓自身的自然生态优势,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为市民或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场所。加大了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区,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去年, 铜鼓县在城东郊区新建占地1.2平方公里的生态经济园, 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 大力鼓励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企业, 注重发展循环经济, 杜绝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的项目, 加快改造、淘汰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 并把老城区的工业逐步往城区外围或生态经济园区迁移, 不断推进生态工业迈上新台阶。

宜居是每一个城市的目标, 只有在改善环境或保护利用好环境的基础上, 加强宜居城市的宣传、建设以及发展, 才能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铜鼓只有在保护并利用好自身自然生态优势, 结合文化特色的同时, 进行城市建设、打造特色产业, 促进产业生态化, 创造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 才是铜鼓宜居城镇建设的出路, 也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铜鼓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世营, 王兴平, 藏漫丹.走出宜居城市研究的悖论:概念模型与路径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1) .

篇4: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近年来,托县按照市委提出的“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的城镇建设要求,围绕“一城三区、两头带中间”的城镇建设思路,着力打造首府一流卫星城镇。2014年,以自治区观摩会为契机,“提升游园广场建设和城镇管理服务水平”的城镇化改革之音愈加高亢,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作为维护城镇建设成果、创新城镇管理理念的根基,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美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立势谋局——拉开城镇建设框架

善弈者谋大局,善局者谋大势。面对城镇化进程在全国大肆铺开之势,托县县委、政府紧扣8337发展思路,瞄准打造“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县城”的目标,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重新修编了《托克托县城市总体规划》、《托克托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用地面积57.1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41.14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远期到2030年适宜居住人口30万。为了将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托县集中打造城镇建设的精品工程,2014年,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对托县新区13.8平方公里的中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重点对中心区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进行了具体的形象设计。

“两轴一带、四脉”,这是托县城新镇区建设的愿景,依托东胜大街和托克托大街打通与老城区联系,实现与老城对话的横向发展轴;兴托路东侧布置商务办公区,塑造城市门户形象的纵向拓展轴;兴托路西侧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点缀城市文化公建,凸显城市品味;以轴带片形成行政中心、商务服务区、文化会展区、生态社区,引导其各自功能纵深发展,与南部黄河风景区对接,贯通四条景观生态脉络。未来,新区将打造成为设施功能完备、交通出行便捷、公园广场林立,生态环境宜居的休闲园林式家园。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提速,公园、城市广场等建设也为市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托克托文化广场、东胜文化广场、云中文化休闲体验园、云中文化广场、玫瑰园文化广场等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园式广场花团锦簇,让建设更“亲民”,让城区更亮丽。

服务民生——完善生态城镇功能

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绿地是城市呼吸的中枢,是“城市之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呼吸新鲜空气的人也越来越多,“城市之肺”亦应随之扩大,保护、扩充“城市之肺”至关重要。托县向新型工业城镇转型的同时也凸显出城镇基础承载能力的薄弱,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绿地、广场等公共休闲设施捉襟见肘,常常只能带着老人孩子街边压马路。托县县委、政府近年来审时度势,瞄准建设生态城镇的目标,为人民办实事的想法,自2011年以来,大力展开游园绿地场所建设,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46万平米,共绿化面积约25万平米。

托克托文化广场位于托克托大街东段,总占地面积172000平方米。展现托县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雕塑,诉尽托县从历史名城到工业强县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成为一道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亮丽风景线,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打下良好基础。玫瑰园文化广场,占地面积39551平方米,300多丛玫瑰树竞相绽放为托克托城区涂上一抹亮色,设施完善布局合理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好去处。云中文化广场建立在原街心公园旧址,占地面积7215平方米,服务2万多周边居民,展现了托县良好的精神面貌。在人字路小公园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东胜文化广场,占地面积9986平方米,以仿古元素承载托县历史 ,为下一代打造了解历史的舞台。由托克托大街、东胜大街、通达路、兴托路合围的云中文化休闲体验园,占地24.7万平方米,其中大型旱地喷泉、大型模纹花坛、体育活动场、文化景墙、以及各类景观小品一应俱全,建成后将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备的市民活动休闲体验园,在丰富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品位。同时,以仿古元素承载托县历史的东胜文化广场,展现托县美好面貌的东胜游园、利源游园和平安游园风格各异,竞秀争辉,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游憩、交流、锻炼、纳凉及娱乐活动的场所。

为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该县在全市率先开工建设少年宫、文体活动中心,为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功能齐全的一站式政务中心的建成也服务了百姓。城区饮水工程、老年活动中心的相继完工,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管理升级——打造宜居城镇环境

城镇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光鲜亮丽的“面子”更要兼顾城镇管理的“里子”工程。今年以来,托县城镇管理中心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强化城镇管理队伍,将原来的市容执法的6个中队、环卫督查的2个中队和住建局执法大队人员重新整合,组成2个大队(设8个中队)。将县城区内35公里(127万平方米)道路分成8个责任区,8个中队各负责管区内市容、环卫、市政、广告初审、渣土审批处理、乱建乱搭、乱扔乱倒垃圾等事项的督查和监管,改变了过去市容、环卫等各干一行,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现状。同时,设立了内部督察员,对城区各路段、各股、各中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内部督查,做到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为呵护街面绿化成果,该中心对城区内树木和绿化带进行常态化巡查,结合日常修剪、清除杂草、浇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破坏绿化事件的发生,管护行道树1767棵,绿化带28.8万平方米,育花草12万株。

环卫监察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对违章行为严管重罚,對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环卫设施等工作情况等进行及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环卫清扫人员早上5:00前完成当日普扫,重点区域中午时段、晚上22:00以前合理安排保洁人员,彻底解决作业“空档期”;清运人员7:00以前完成第一次垃圾清运,晚上10:30完成第二次清运,垃圾日产日清;每条巷道每周集中清扫4- 5次并及时清运,清理率达90%。去年托县城镇管理中心为提高机械化清扫作业水平,投入260万元采购压缩车、扫路车、北奔自卸车,同时调回1辆湿路扫路车和1辆融雪撒布车,减少了环卫工作的作业量,还在各路段设立环卫工人饮水点20多处,极大地方便了工人的工作。

后记:

篇5:生态宜居城镇申报材料

壮大区域绿色经济

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南召县云阳镇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镇专题报告

一、云阳镇基本情况

南召县云阳镇位于南阳盆地北沿、伏牛山南麓,西距南召县城32公里,南距南阳市区、东距方城县城、北距鲁山县城均为60公里,是“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南召、鲁山、方城)、“七乡镇”(云阳、小店、皇后、太山庙、柳河、四里店、熊背)交界地带的区域性枢纽核心乡镇。境内交通便利,焦柳铁路、S331线、S231线重叠交叉穿镇而过,有县级火车站1个、汽车站1个。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3.7万亩。止2012年底,辖区社会人口10万人,其中镇区人口近6万人,是全县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

2011年以来,云阳镇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一五成就十佳名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阳市五星级城镇”、“南阳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云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围绕“突出两项重点(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实现两个突破(苗木花卉产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筑牢两条底线(信访稳定和计划生育工作),夯实两个保障(组织队伍建设和财政实力增强)”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镇情,务实重干,攻坚克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形成了重点工作跨越发展、整体工作统筹发展、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村通”工程,利用mmds系统为全镇住户发射电视信号。水电设施齐全。已建成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1个,镇区2万人已用上自来水。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30立方容量的蓄水工程11个,打机井近千个,建自来水管网18.5公里,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8000人以上,改水受益率提高到97%。境内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共4座;全镇农网改造完成,供电入户率100%。公共服务职能机构健全。镇直及驻镇单位众多,设有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公安分局、两个派出所、法庭、交警队、刑警队等职能单位28家;有中行(河南省仅有2个乡镇设有中行支行)、农行、村镇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网点10多个;建成液化气站1处;设有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负责全镇农技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疾病防治等。位于镇区的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直属省农业厅,是河南省唯一从事蚕业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省级蚕业科研机构之一,为全县乃至全省的蚕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完善的城镇服务机构,为云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小城镇建设,特色产业是支撑。云阳镇党委、政府在城镇发展中,结合镇域经济特点,对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经济、农业特色经济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工业经济

云阳工业企业基础坚实,镇区及周边有布局合理、资源配臵雄厚的红阳、向东、兵工三五五库、河南物资储备局三七八处、国家直属粮食储备库等国有企业和机构,有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驻军以及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和原南阳市云钢总厂(现为改制为天瑞集团云阳云铸有限公司)等。

一是大力发展汽配铸造业。全镇现有汽配铸造企业9家,年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三)农业特色经济

为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云阳镇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打造“河南云阳玉兰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辛夷、花卉苗木、品种桃三大特色农业经济,在资金帮扶、市场开拓、科技培训等方面搞好服务,助推产业规模急剧膨胀。

目前,全镇辛夷种植发展到15个村5.8万亩360多万株,年产辛夷在1500吨以上,已成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辛夷原产地”的核心区域;品种桃种植面积达到1.5多万亩,成为河南省“无公害品种桃基地”。以辛夷为基础的玉兰苗木产业蓬勃发展,以玉兰系列为主的苗木花卉发展到12个村3.1万亩,共有100多个品种,苗木存储量达8000多万株,产品俏销全国10多个省市,形成了“玉兰花香名天下,风景花木进京都”的发展景象,云阳已成为全市的苗木花卉中心乡镇、豫西南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苗木花卉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

2012年以来,云阳镇以辛夷产业为基础,以玉兰产业为主导,在生态经济建设上实施“三三工程”,着力兴建“三大园区”和“三大基地”。“三大园区”即玉兰生态观光园、玉兰生态物流园、生态碧桃采摘园。玉兰生态观光园借鉴“中国第一农家乐”--四川成都徐家大院的发展理念,由南阳锦天园林公司投资1.2亿元,以山头村为中心,建设总规模1万亩,分三期实施,整个项目建设包括玉兰园景观中心区、苗木花卉示范基地、150亩“七彩花海”田园、4.8万平方米的苗木花卉交易集散中心、500平方米的苗木花卉研发中心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等,将以玉兰产业为主线,建设集农业生产经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一体的现代农林生态示范园,把玉兰园打造成为全县苗木花卉产品的展示平台、全市知名的高效生态园。截至目前,玉兰生态园已完成投资3000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元,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镇区已形成了“四纵三横一环”的道路格局。

1、坚持高起点规划。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根据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要求,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十年属一流,二十年不落后”的原则,聘请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善了《2010年-2025年云阳镇总体规划》,把城市规划用地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扩展到12平方公里。在规划上,把镇域分为“四区”、“两轴”,“四区”即中部综合工业发展区、北部辛夷特色经济发展区、东部油桃特色经济发展区和南部苗木花卉特色经济发展区。“两轴”即由S331、S231过境公路两侧共同构成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从北部西花园村起到南部铁佛寺的二级发展轴。2012年,又邀请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实地考察,把云阳作为南召县次中心城市,高起点编制出云阳城镇的控制性规划及修建性详划,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高标准投入建设。通过财政投资、项目支撑、招商引资等措施,逐步推进“一心”(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两带”(即沿鸡河、鸭河的滨河景观带)、“三轴”(即人民路、建设路、鹿鸣路三条镇区主干道)、“四区”建设。

(1)围绕“两带、三轴”,加快骨干路网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滨河景观带规划总长度5公里,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5年内建设环滨河商业店铺3000间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25万平方米;新建2座跨河大桥和3座橡胶坝;环滨河周边建设高档商务酒店、休闲广场等,打造集生态、休闲、商贸、防洪为一体的新景观带。其中,鸡河东岸综合开发工程已硬化道路1500米,铺设彩砖7500平方米,道路绿化3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5盏,年底前基本完成商品房建设和配套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以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已封顶。黄金河岸小区计划总投资1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完成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500万元。天骄城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建成2栋17层电梯房3万多平方米。

(4)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①自来水厂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2800万,项目资金1400万,水厂及主管网和部分支管网已经建成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到年底镇区居民5万人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②污水管网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5010万元,目前已修建主管道8公里,为今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升城镇形象做好铺垫。

③天然气管网铺设项目。计划建输气站2处,年底前完成部分主干道管网铺设,争取使镇区500户以上居民用上天然气。

④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已完成了征地工作。⑤道路桥梁建设。目前已投资1500万,建成了鹿鸣大桥,修建镇区道路8长公里,修建广场3处、游乐场2个,完成主要街道的边沟修建、彩砖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

⑥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中央投入资金2200万元建教师周转房4000平方米、完成22所学校食堂建设、4个幼儿园建设及修缮教学楼共6000平方米。

通过“两带”、“三轴”、“四区”的逐步建设,使云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把云阳打造成一个白天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夜晚灯火辉煌的 “山城、水城、生态宜居城”。

(二)规范化的城镇管理

云阳镇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以统筹解决城镇、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动员、全民动手,规范靓化镇容镇貌。

1、坚持高规格组织。成立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人气不断提升。到“十二五末”,云阳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7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将超过8万人。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围绕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思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城镇发展体系,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支撑,打造精品”的工作理念,在全镇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5处,2012年已建成了占地45亩、可容纳110户的的兴云社区;并以苗木花卉产业为支撑,按照“规划高端、建设高档、绿化美化到位、文化氛围浓郁、生态和谐宜居”的标准,在山头村规划建设全镇第一个大型、新型农村社区-玉兰家园社区。该社区远景规划面积800亩,计划容纳1万人;近期规划占地216亩,容纳725户3000人,分三期实施完成。社区内幼儿园、超市、小学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俱全;社区借鉴徽派建筑风格,结合鸭河自然水系和云阳文化底蕴进行高规格设计,在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中排名第五。目前,玉兰家园社区一期工程已建成住房185套,打造20亩集防洪、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河游园;完成3000平方的主广场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社区位于玉兰生态观光园对面,生态环境宜人,社区居民可以到生态园工作,也可以依托生态园发展苗木花卉、搞“农家乐”旅游,实现生态致富。

四、节能减排和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近年来,云阳镇围绕“生态大镇”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提高生态承载力。

一是加强对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管理力度,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加大对矿区露天矿山边坡整治、复绿、景观修复和山体保护执法力度,狠抓水土恢复工程,积极推进小流域治理。现全镇林地面积达到1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

二是加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与管理力度,建立

南召县云阳镇申报生态宜居宜业城镇材料

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对垃圾、废弃物的管理,有效杀灭了蚁、蝇、蝉等害虫,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朱坪、东花园等4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

综上所述:云阳镇作为豫西南知名的历史古镇、人口大镇、交通要镇和经济重镇,作为南阳市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次中心城镇,在区位、能源、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具备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优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口聚集规模大、特色产业明晰、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能够代表一定区域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云阳镇正逐步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社会进步、投资环境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宛北名镇,云阳人民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同时,也拥有了美丽、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幸福家园。

特申报云阳镇为南阳市“生态宜居宜业城镇”。

篇6: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以**镇为例

摘要: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镇为例简单分析了小城镇生态建设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 生态环境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阶段小城镇的大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己经非常严重,对此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步伐。本文以**市西部港口重镇**镇为例对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以及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为乐清市“五市六城”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一、**镇现状概括

**镇是**市西部的港口重镇,南濒瓯江,西枕衡春山(亦名芝山),自古就居战略要地,史有“门户”、“名镇”之称。面积11.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公里,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有水田7652.5亩,山地230亩,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常住人口1.7万,外来人口1.3万。1997年,被评为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

**镇历史悠久,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东瓯先居即在这里繁衍生息。**镇又是著名的侨乡,华侨足迹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港水深条件良好,可建万吨级码头7座和500吨级码头5座,港口与温州市龙湾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位于**镇的温州电厂已投入运行,装机容量为252万千瓦;乐清市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优化支柱行业的前提下,加快了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服装加工为主,化工、纺织为副的产业格局,成了我国重要的西服生产基地,西服年生产能力达261万套。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鳗苗成为其出口创汇的特项产品,年产量300公斤,产值达336万元;芝湾蝤蛑也是**著名水产,被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鲜”;**特产灰鹅,曾为朝廷贡品。2016年1月恢复建制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文明、和谐、活力”宜居宜业临江小镇的奋斗目标。要以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要求和“一心两翼”中心城市布局,未来五年,**将积极融入到新城开发建设热潮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品位和现代化的水平也将显著提高,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大步前进。

因此分析研究**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乐清全市的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城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如下:

(一)、区域调整过于频繁,规划滞后

**镇2011年区域调整并入北白象镇,成为北白象镇**社区,取消了建制镇,造成了一定的规划滞后。2016年重新恢复建制镇后,虽然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引领重要,但是,从规划制定到实施到出成效,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二)存在重建设轻规划和管理。

目前我市共有8街道14镇3乡,共25个乡镇级别的区域,各镇规模参差不齐,而且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状况。前几年全市上下大搞城乡绿化建设,每年开建上千亩的城市绿化,但是这几年建好的绿化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了景观效果不佳,绿地被破坏严重等现象。**镇目前还存少专门绿地规划和生态规划,城镇总体规划还刚刚起步,详细性控规还没有制定。

(三)人口聚集规模较小,非农化程度较低,吸纳能力弱。

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应为 5 万人以上,镇区人口 2 — 3 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镇的总人口数也只有3万左右,聚集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镇区辐射半径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聚集二、三产业的能力不强。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对生态建设的统筹空间不足,使城镇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

(四)城镇建设偏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前几年对乡镇领导干部的考核主要看GDP发展,看经济发展成效,因此导致很多乡镇领导往往注重考虑自己任期内小城镇的发展,追求短期效益,却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比如**镇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超出了西部一些小县城,1-5月份完成投资3.61亿元,完成任务的28.46%。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8.39亿元,同比增加9.7%。完成限上批零住餐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9%。目前**镇也正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工作,开展河岸绿化,落实河道日常保洁长效机制。提高洁化、绿化、美化水平,加速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全镇垃圾的全覆盖收集、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置。推进河道沿岸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建成东社村河道沿岸绿化公园和沿河村河道沿岸绿化工程。统筹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启动“无违建”镇创建工作。

(五)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目前,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引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镇各村居的集体经济发展不佳,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六)小城镇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有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二是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三是多数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重视“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四是小城镇注重近期效益,引进企业门槛过低,在 产业筛选、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缺乏长期设想,甚至无条件地接纳大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镇的环境主要受到温州电厂、电镀行业、服装产业等影响。五是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七)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目前像**镇还没有正式建立城市管理机构,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力度和强度都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对策

(一)指导思想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建设标准,统一调配镇域内各种资源要素,按照现代化新型城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镇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五市六城”建设为总纲,瞄准标杆、补齐短板,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临江小镇的目标定位,优环境提实力,强特色提品味,惠民生提能力,净作风提成果,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二)建设原则

1、保护优先的原则

**镇地处瓯江沿岸,有长达7公里的海岸线,是沿江风景小镇,同时也是柳白平原上的重要的粮食功能区,保护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突出**镇在生态景观、乡村聚落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特色,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整体协调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镇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积极融入到柳白新城开发建设热潮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品位和现代化的水平也将显著提高,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大步前进。要对接温州瓯江口开放的大机遇,积极推进瓯江口开发的融合。

3、要素聚集、集约发展

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方面,在镇域范围内确保城镇空间布局紧凑,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下的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镇区适当集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

4、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镇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

(三)生态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生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在发展观念、相关体制以及政策上实现创新,从**镇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

1、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典型模式的有益经验。目前省内很多成功的小城镇建设比如乌镇、西塘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各种小城镇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城镇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都明确把小城镇定为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准城市社区单位加以规划和发展;二是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使居民能享受城市文明的生活居住区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三是小城镇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培育支柱产业,创出特色优势;四是小城镇财政必须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较大的投入,才能为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保证。

2、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是生产力,规划必须先行。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生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的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要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

3、打造特色小城镇,实现一镇一特色。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城镇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园式小镇则是城镇空间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发展小城镇必须强调特色建设、小镇规划、小城镇绿化,做到建筑有风格,街道有景致,小区有品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式小城镇,展现小城镇特有的民俗风情、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最佳适居地、旅游胜地。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为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

四、**镇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城镇之美,美在生态;城镇之胜,胜在人文。在城镇建设中,要摒短视观念,强化文化意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上形成以沿江大道和象石公路为支撑的主要交通框架。加快象石公路的拓宽延伸工程,积极主动对接沟通,建立和完善市、镇、村各级联动机制,推进工程顺利建设;积极谋划磐南村至芝湾村约5000米长的沿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成为集休闲、交通为一体的绿道式风景带。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基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新城、西社、东社3个村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启动**中心农贸市场(磐东)改造和第二农贸市场(油车)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河北、河南及陡门村截污纳管工程建设。

(二)狠抓城镇生态管理。以农贸市场周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清理整顿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完善城镇主干道路的交通管理和日常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城镇长效管理。全力打造珠城路商业文明示范街,进一步提升城镇形象。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落实镇、村级河长和水质监测点点长责任制,加大“水岸同治”力度,巩固地下暗河暗沟清淤疏浚成果,加大重石工业区内企业排污排查监管力度,努力改善磐东河、双油河等主干河流的水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西社村精品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油车、东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引导、推进西新城村旧村改造工程建设,加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工作力度,力争创成“无违建镇”,全面开展村庄和主要道路、河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新建违建管控措施,加强拆后土地利用,稳妥推进涉及宗教、民间信仰违法建筑处置。

(三)大力推进绿化建设。

篇7:立足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村镇

建设美丽村镇

**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居行动,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已完成生态林面积6500亩,通道绿化28公里,建设生态示范村33个,并努力在“生态、宜居、美丽”上作文章,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完善生态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总纲领,改善人居环境;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发展现状

**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不断优化,美丽村镇魅力四射。

(一)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基础

一是流转土地,提高效率。通过抓董桥村朴泥生态产业园扩建和冯庙村芡实种植项目,推动农田集中流转,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地力环境,促进生态环保提档升级,并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二是集中回收,发挥效益。通过抓中涢环保项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秸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处理,制造清洁能源及发电,极大地改善村镇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创新模式,协同发展。通过发展稻虾共养等新型农业项目,促进种养业绿色协同发展,激发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组面貌的进一步改观,形成一道靓丽的产业风景线,完善了美丽村镇生态产业基础。

(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全镇18座大小水库、2条市级河流、4条支流全面落实河库长责任,签订河道水库保洁协议69份,设立公示牌44块,河道界牌23块,强化日常巡查管护,彻底整治乱排放、乱倾倒、乱采挖等突出问题。二是全力配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开挖主管沟槽并安装污水管道,接入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多次接受省住建厅、孝感市建委的检查。三是加强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在夏收、秋收的重要时间节点,组建秸秆禁烧巡查宣传专班,不间断、全覆盖地进行宣传和巡查,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美丽村镇人居环境。

(三)村庄环境整治营造宜居环境。

一是推进村镇垃圾集中清运。农村垃圾治理一体化PPP项目已在**镇率先实施,启迪桑德公司已正式进驻**,集镇和主干道垃圾转运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每村有2人纳入公益性岗位作为公共卫生保洁员,全镇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二是推进畜禽粪肥综合利用。对全镇57家规模养殖场实施了粪肥资源综合利用,畜禽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使得粪肥变废为宝,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制定了《**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计划总投资528.8万元,完成3240座农村户厕、20座农村公厕建改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户厕1807座、集镇公厕2座、农村公厕10座的改建任务。通过这些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了村庄环境,营造了美丽村镇宜居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生态宜居环保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深层次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美丽村镇发展。一是宣传不足,参与不够积极。生态宜居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离不开宣传引导,群众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存在着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但是有的群众却漠不关心,对环保建设不支持。二是人员不足,经费保障缺乏。乡镇目前仍然是一无机构二无人员,“头重脚轻”的问题比较突出。乡镇环保工作事务繁重,但人手严重不足,而企业多如牛毛,对其监管的难度比较大,并且乡镇没有环保工作执法权,同时,部门配套服务比较欠缺。三是管护不足、机制尚未建立。生态环保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如:村庄环境整治后续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行维护等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后续管护不到位,成了一时的面子工程。

三、对策建议

要不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围绕生态宜居目标,努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注重深入研究,突出环保特色

要牢牢把握生态宜居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村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历史特点等因素,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历史遗存、乡村文化、产业特点等乡村元素,彰显乡镇地域特征和文化魅力,突出村庄生态环保特色。

(二)注重维护管理,健全环保机制

要注重对建设项目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厘清部门和村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专人,用好管好相关设施和装备,及时维修,达到经久耐用,发挥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三)注重共管共享,提高环保自觉

按照“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倡导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制订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群众主体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维护运行好村内环境卫生、村庄建设、污水治理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利用多种载体,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村庄事务管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提高群众生态环保自觉性。

(四)注重监督考核,加强环保管理

要把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美丽村镇建设管理等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纳入各部门和村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高部门、村工作积极性。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村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对工作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部门和村进行约谈,切实形成责任清晰、制度完善、运行高效的工作模式,加强环保管理能力。

(五)注重政策引导,发展环保产业

要紧紧围绕生态宜居主题定位,强化环保产业项目招商,推进环保产业化。首先,通过鼓励、引导各种经济形式参与环境保护,将环保产业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给予支持。同时,要利用财税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如投资优先、低税率、减免税收,以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其次,依靠市场力量,实现环保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美丽村镇。

篇8: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绿春县目前虽然尚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构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会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所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和抓住所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构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的目标是可行的。良好的自然环境:绿春县城区地处热带山区季风气候,海拔1700米左右,气候条件好,植被覆盖率高,雨量充足,人居自然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性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及国家继续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决定,同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力度;国家启动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国家和省加大对跨境而居少数民族及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云南大通道建设进程加快,红河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强统筹南北协调发展等等。

一、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

如何创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我国的先哲们主张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建设方式。绿春县城大兴镇地形地貌为山地,顺应其山水格局,与之和谐共生。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另外,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中列出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细则”,其中包括: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材料,避免能耗;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等等。

构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就要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即1.结合地域文化,塑造出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2.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结合地域文化,塑造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

城市风貌独特、鲜明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城市所共有的一种品质。我们在城镇风貌塑造时就要紧紧抓住本地所特有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特征,充分地诠释地域文化,恰如其分地反映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

那么,何为地域文化呢?地域文化指:各个地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体地讲,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地质、地形、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社会需求等等。就绿春县城大兴镇的地域文化而言,其地域文化的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性较其他山地小城镇更具独特性。

1. 绿春县城地域文化及特点

绿春县县城为大兴镇。这里四周青山环抱,气候雨热同季,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山水画廊”、“滇南春城”、“天然氧吧”之美称。“绿春”这个县名还是1958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根据大兴镇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亲自命名的。

县城座落于一东西走向长约8公里,南北宽一般100~500米的山梁上。山梁的海拔在1500-1656米之间。梁子的南面是松东河,北面是规洞河。梁子的东端背靠分水岭,西端为松东河和规洞河的汇合处。县城顺山梁东西向条带状展布,晋(晋宁)-普(普洱)公路穿城而过。现阶段街道长约五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从东至西分布着洛瓦、阿倮波头、牛洪、大寨……等十二个哈尼族寨子。城区东端的阿倮欧滨是哈尼人民向往的原始宗教文化圣地。同时被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阿卡人奉为圣山。这里是哈尼语标准语音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哈尼山乡”。

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大兴镇保持了哈尼族所特有的原始文明、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有崇拜自然、信奉万物有灵的理念。他们视森林为命根,村寨的背后一般都有繁茂的森林,称之为寨神林,寨神林是被赋予神性而得到保护和祭祀的;对高山箐沟的水源森林,认为是生命之源而加以保护和祭祀。大兴镇城区的十二个哈尼族寨子每年都要定期到县城东端的阿倮欧滨进行盛大的水源祭祀活动,其实也就是寻找哈尼族的精神家园。

哈尼族传统民居为土坯墙茅草顶,蘑菇似的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审美特征。

2. 结合地域文化,构建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

每个山地城镇的山水格局都具有惟一性,这一优势是一些平原小城镇不具备的。随着二级过境路的建设,北面的规洞河区域将是绿春县城大兴镇的新区。那么,这种老城依山就势,新区沿河而居,街道蜿蜒曲折的布局本身就很鲜明、很独特。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丰富厚重的人文传统资源为我们的城镇形象塑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元素。我们在街道、建筑物、广场等景观空间构造时要协调好这些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民族风俗。

近两届绿春县委、政府以及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们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创作的几件景观作品都很好地再现和延续了地域文化。

作品一,占地170多亩的阿倮欧滨民族风情园,设计上采取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园区内的中国哈尼族民俗博物馆、中国哈尼族民俗文化传习馆等建筑从外观造型到色彩等几乎保持了哈尼族传统民居文化;东仰民族体育馆建筑风格也设计为哈尼族民族特色;大型浮雕作品也是取材于哈尼族的吉祥物白鹇鸟。园区内的建筑或雕塑作品均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布局上高低错落,疏密有序,与四周的森林、山寨等自然环境十分协调,不失为一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已成为绿春县城大兴镇的标志。

作品二,即将实施的,投资近两个亿的诺玛阿美民族生态村是一集休闲、旅游、饮食、购物为一体的“世界哈尼文化第一村”,布局上采用了哈尼山寨的布局,建筑造型则取材于哈尼族的蘑菇房。均为二层,别墅式。“诺玛阿美”意为哈尼族怀念、向往的理想家园。诺玛阿美民族生态村从布局到建筑风格都融入了哈尼族民俗、信仰和审美,称得上一项优秀的规划设计作品。

作品三,现在绿春县正全力打造阿倮欧滨文化品牌,加快哈尼文化生态县步伐。把位于县城东端的阿倮欧滨规划为森林公园,这一景观作品建成后,山、水、林等自然要素与哈尼族原始宗教文化所形成的人文景观会构成和谐、生态优美的环境。

(二)创建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居住社区的综合环境,是居民赖以生活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交、与自然接触的空间;而广义的人居环境则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物理环境三个部份。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人居环境是指狭义的人居环境。

1.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创造安全的人居环境

一个生态宜居的小城镇必定具有安全的人居环境。这里所说的“安全”是指生态环境的安全而非指社会环境的安全。要具有安全的人居环境,就要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绿春县1958年建县时森林覆盖率很高,达到70%。当时的县城是一处山峦叠翠、绿林掩蔽、流水潺潺的世外桃园景象。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后来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及农业垦植的开发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极限,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乱砍滥伐、随意建房、随意排污等。从而导致地质环境恶化。滑坡、泥石流发育:2005年7月11日工人新村发生泥石流;7月19日卫生局发生滑坡;县农职中、大兴镇政府滑坡;东仰大酒店北东侧滑坡群等活动加剧。

大兴镇的地质灾害防治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就连年不断,防治措施仅做简单的排水、毛石挡墙拦挡或采取“挪窝式”的避让措施,防治特点是简单的、被动式的防护。要从根本上治理绿春县城的地质灾害,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是惟一的选择。

大兴镇的地质灾害问题现在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4月云南省委书记亲自视察了绿春县城区的部份滑坡地带,并就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与此同时,云南省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已完成了县职中等11个应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且成果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综合治理采取了生物工程和物理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生物工程:南、北两面坡实施退耕还林11000余亩;物理工程:在地质灾害较较严重的绿春一中、绿春职中、风情园南、北两面坡进行了减载取土和抗滑桩工程治理。

目前,对已批准的绿春一中、绿春职中一期滑坡治理工程正进行施工。计划从2007年开始,3年基本完成滑坡治理任务。

2.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舒适的人居环境基本条件是:周边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配套齐备,有大面积的绿地和公园等。

良好的居住条件,建筑物除要满足使用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自然,建筑密度越低,通风、采光越好。但我们不能无限制地降低建筑密度。低密度住宅(容积率1.1以下)浪费土地资源,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有违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们都倡导低层高密度或高层高密度(容积率为0.6~1.1之间)住宅。

当然,居住的舒适除要满足居住者的生理舒适外,还要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舒适。要达到使居住者心理舒适,城镇空间构造就要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因此,在城镇空间构造上还应做到三个协调:一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应协调;二是作为人居环境空间构成要素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等其比例尺度与城镇规模应协调;三是街道宽度与两旁建筑物高度应协调。

长期以来绿春县落后的经济状况导致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闭塞,无公园绿地,建筑密度过大,通风、采光条件差等。

2001年绿春县成为“兴边富民”试点县后,绿春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实现了乡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公路网已初具规模。即将实施的元(阳)绿(春)二级公路将极大缩短与内地的距离;公共设施在“老城减负,拓展新区”思想指导下,实施了绿春一中至风情园街道扩建工程,使街道长度由三公里增至五公里;兴建了东仰风情园、东仰街心园等休闲娱乐设施;结合城区滑坡治理,进行了南、北两面坡退耕林,营造出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人居环境。

现在,一个“功能合理、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哈尼山城已初步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对策

(一)存在的的问题

虽然绿春县城大兴镇通过近两届县委、政府及各族人民的努力,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要达到生态性与宜居性目标,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概括起来,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缺乏一种统一的模式来规范哈尼山乡的建设,无论单位还是个人,建房随心所欲,从而导致民居建筑杂乱无章,缺乏民族和地域特色。城区十二个哈尼族村寨的民居都普遍“汉化”或“欧化”了。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机器”,它还承载着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特别象大兴镇这种“国内外哈尼族共同传说和皈依的阿倮欧滨圣地”,本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更不应丢失;二是市民环保意识差,“防灾减灾”意识淡薄,乱垦、随意建房的行为依然存在。如果这种行为不遏制的话,旧的滑坡治理了,新的滑坡又会出现;三是民居建筑密度过大,从而导至通风、采光条件差;四是市民素质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习以为常。舒适的人居环境必定具有卫生的环境,而卫生的环境主要还是要靠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的。

上述问题的根源,其实也就是规划缺失,管理不到位。

(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 规范建设,加强管理

构建生态宜居的小城镇,首先应有一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蓝图,因为这是基础。规划蓝图除总体规划外,还应有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最重要的自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乡规划法》中被赋予了很重要的法律地位。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已完成大兴填的规划蓝图。该规划处于初步阶段,仅有大方向的、指导性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未有详细的规划工程及措施。等元(阳)绿(春)二级过境路实施完成后,还是应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兴镇的城镇建设。依据该规划,城市风貌应是:

绿春县城处于绿色群山的环抱之中,将自然和人工的景点与园林绿化建设相结合,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密切结合,体现地方风貌、民族特色,规划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县城周围的生态环境,建立群山环抱,建筑融于自然的山城格局。

当然,有了好的蓝图,如果不执行也就是“墙上挂挂”的废纸。规划蓝图的贯彻、实施应依靠职能部门即县(市)级建设局属下的规划管理处和城建监察大队。

任何单位或个人要在规划区内搞建设,都要到规划管理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无两证建设的,属违法。

办证程序首先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查符合规划后,就可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范围线、道路红线以及绿化率、容积率、对建筑设计的要求等都要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在1:500地形图上标示或用文字说明。

第二步建设单位或个人领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就可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报送的方案设计经审查符合规划要求后,就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步就是批后管理,从施工放线到工程竣工验收,负责办理两证的规划管理员都要参与。

任何单位和个人想无证搞建设,这几乎不可能。因为一出现苗头,城建监察大队和规划管理处就会及时进行制止,并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处理。

当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证并不仅仅限于永久性建设工程,象临时工程、门窗改造、广告牌等也要办理临时工程规划许可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规划管理部门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实施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有些县级市的规划管理部门已由建设局下属的处室升格为一级局——规划管理局。譬如个旧市。

绿春县目前对两证的办理还没形成制度化,办也可,不办也照样盖房子,没人来干涉。对一些违章建筑的执法也不严。负责规划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建设局下属的一个仅有两人的规划管理科。这样的人员编制远远适应不了现代规划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行政设置上最起码应由“科”升格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处”。人员编制专职规划管理人员最少也不应少于6人。还须健立、健全规划管理制度,两证的办理要形成制度,加强对违章建筑的执法力度,这样才能遏制随意建房的行为。

总之,我们要把规范建设、加强管理作为城镇健康发展的保证。

2. 结合整村推进项目,统一规划,分期重建老城区的十二个哈尼村寨

随着元(阳)绿(春)二级过境路的实施,北面的规洞河坝将是绿春县城的新区。在新区上搞建设并不困难,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难的是老城的改造,因为改造需要面对较多的城市建设现状与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老城改造的重点应放在民居建筑也就是十二个哈尼族村寨上,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筑风格要体现哈尼族特色。实施可结合整村推进项目,采取“统一规划,自拆自建,拆一还一,就地回迁”的办法,分期对城区的十二个哈尼族村寨进行重建。

三、结语

现在绿春县正全力打造阿倮欧滨文化品牌,加快哈尼文化生态县建设步伐。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适合人们生活居住的小城镇”很快就会出现在云南南部边陲。

参考文献

[1].何小娥阮雷虹.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中外建筑.2004/2

上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教案下一篇:邓论论文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