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的价值论文

2022-04-28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自身如果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那么它必须得具有自身的理论合理性。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不过,如果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则主要具有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与同类文化价值意识这两个理论依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的价值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的价值论文 篇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摘要:绿色技术创新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政策法律的激励、引导和保障。政府应通过建立完善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了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人类不得不合理地解决困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等难题时,必须深刻地反恩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便产生了生态文明这一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因此,笔者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技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它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既有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即绿色技术创新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企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言之,绿色技术创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人生态学观念,追求的是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最佳、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绿色技术创新主张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追求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技术创新视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与“生态制度文明”四个方面。其中,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们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实践过程。它作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摆脱生态危机的总体对策,指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文明观指引下的技术创新。一般说来。任何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的引导。传统技术创新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绿色技术创新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技术创新中。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所追求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它把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充分衡量,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从单纯追求市场价值转向追求包括经济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效益,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绿色技术创新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在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应时时处处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改变传统的容易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研究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技术。

二、完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制度环境形成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而影响人们的技术创新活动。绿色技术创新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其具有投资大、见效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绿色技术创新不能由纯粹的市场机制去激励,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制度保障。绿色技术创新需要生态制度文明护航。生态制度文明作为生态文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保障绿色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基础。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制度文明具有引导和约束的功能,通过制度安排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约束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生态制度的激励、引导和约束。因此,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规划、监督、服务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财政政策体系主要是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目前,我国财政拨款预算制度还不规范,支出结构尚不合理。因此,必须对预算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保证资金确实应用到绿色技术创新上,使财政拨款用得其所。政府采购已经成为政府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财政手段。政府在采购时可以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支付额外的费用,或者对企业实施采购补贴。我国要在政府采购中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工作。财政贴息是政府财政为鼓励非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给予的贷款支持,对其贷款利息给予财政补贴。财政贴息既是国家财政支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帮助他们承担市场风险的一种形式,又符合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盈利要求,是一种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银行贷款的间接资助方式。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政策引导间接实现的。税收政策是财政收入政策的最主要形式,并且被各国普遍应用。政府应从税收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给予政策优惠。激励性税收优惠更适合政府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它能合理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设计出有效的税收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其次,政府要通过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通过市场而起作用,其对企业绿色技术

创新的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很低,以致有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收费低,大大削弱了对企业的制约作用。应调整有关政策,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系统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淘汰;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那些生产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厂家无利可图,迫使其开展绿色技术创新。

2,建立完善支持~-,3k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护和约束。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保护力度不够,对污染环境企业的惩罚程度不足,不能全面引导企业走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推行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支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整合了环境法、科技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不同部门的法律内容。结合我国国情,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明确绿色技术创新立法的原则和内容。在立法上应该围绕绿色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并强化现有各项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在制定和修订环境法律时,要进一步强化污染者的法律责任,增强环境法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力度,对污染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条款做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增加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立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第二,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中不适应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进行全面或部分修改,废止不利于绿色技术创新长远发展的部分法律法规制度,为推进绿色技术创新预留法律创设空间,使环境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第三,建立科学的执法监督制度,依法监督管理涉及绿色技术创新的司法活动。要切实做到严格依法执法;要提高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素质,提高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加强环境执法队伍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加强环境监察执法机关的硬件建设,对重点污染企业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实现在线远程定量化监控。要依法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产业文明。而要发展生态产业,就是要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生态化转向,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企业作为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主体,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以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理念迅速渗透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过树立企业的绿色理念,加大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的创新开发,实施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等方式,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树立生态文明观。企业领导者树立生态文明观,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才能自觉地带领企业员工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所以,企业领导者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己任,自觉以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行为,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环境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使全体员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掌握绿色技术和绿色知识,自觉地按照环保标准进行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第二,建立完善企业创新体制,使企业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企业应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同步进行,实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并举,并把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企业创新体制,使企业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三,企业必须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企业应积极建立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筹措系统,通过大力推行资本经营、开拓证券投融资渠道、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手段,保证对绿色技术创新各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企业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所需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明确绿色技术创新方向,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绿色技术等。

第四,企业要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激发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应尽早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在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中增设环境成本账户,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并将其计入生产成本。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会使成品成本提高,影响其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下,就会产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改造现行的工艺技术,采取环境措施降低环保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总成本。

第五,企业要积极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在企业产品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资源最优利用、能量消耗最少、“零污染”、“零损害”、技术先进、生态效益最佳。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时,要选择并合理使用绿色资源,选用对环境和人类无毒无害、容易分解和再循环使用的材料;企业要积极采用绿色技术、设备,尽量节省能源和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整个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过程中都应该是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及先进的绿色技术,减少生产中废物的排放。废弃物循环利用要求通过绿色技术提高对废弃物回收并进行商业再利用。

第六,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进程。在我国,由于企业大都技术力量薄弱,研究开发能力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其绿色技术创新大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开发的技术。所以,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能够加快绿色技术创新进程。应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通过产学研的最佳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快速绿色技术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实现。

第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企业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绿色技术,是我国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有选择性地引进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并在吸收和消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再创新与后续开发。绿色技术的引进要以增强自主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八。加快对传统企业的技术生态化改造,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绿色技术。我国很多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废料产出环节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在治污和防污问题上还主要依靠“末端治理”。因此,要超越传统工业化的思路,加快对原有工业的技术生态化改造,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绿色技术,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企业,坚持走绿色技术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秦书生

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的价值论文 篇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文化价值依据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自身如果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那么它必须得具有自身的理论合理性。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不过,如果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则主要具有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与同类文化价值意识这两个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价值;依据

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要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同,便必须得呈现出人们接受它的理由,便必须得证明这些理由的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由及其证明,显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具有其提出的历史过程与社会背景,有其独特的涵义、内容、结构、特质,更具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多个角度来研究这些理论依据,在此,我们主要是从文化价值向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文化价值概念的科学涵义

当我们以文化价值的向度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依据的时候,首先对文化价值及其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文化与价值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价值、创造价值、整合价值、精神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等诸多方面,二者合起来可称之谓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指事物对于人和社会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即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一定的价值观念反映人的一定思想立场、信念、信仰和理想,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便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行为态度、行为方式和行为状态,所以,人的价值观念是文化人格的一个根本内容。”…简言之,文化价值是指“文化作为客体,它对于人的文化本性和需求的意义。”

就文化价值所涉及到的文化概念而言,它指的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产品总和,它是社会发展中的灵魂部分。而所谓的价值,“就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是否相一致或相接近。”也就是说,“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一种客观关系”。根据主体需要不同,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根据所满足的需要在主体生存发展中的整体性质和地位,价值可以分为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与价值相联的“价值意识”,“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全部反映中有关价值内容的心理、思维、精神活动的总抽象、总概括。”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作为价值意识的自觉化和理性化的发达形态,价值观念是价值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观念形态的价值意识,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观念系统,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价值观念不是以理论或学说来定义的,而是强调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或态度情感,它包括主体意识、规范意识、实践意识以及理想和信念。价值观念的基本功能是,它在人们内心深处构成了价值评价系统。“价值观”属于世界观、人生观领域,是由一些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构成的,而“价值论”则是全部关于价值问题的理论体系,也可称其为价值学,其中的哲学部分则是所谓的价值哲学或哲学价值论。

文化价值必然具有自身的价值指向,这主要体现在文化与人的发展、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这两个维度上。

就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而言,在任何一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其发展和进步都直接与这个社会所拥有的文化模式紧密相连。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最终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结果,都无处不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包含着对社会价值的基本立足点和评判原则。”“文化背景对一种时代精神来说,不仅决定着社会价值的基本取向,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价值始终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种客观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问题的时候,既要看到这种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社会功能,更要注重构建这一体系所依据的中国传统价值模式的方方面面,注重如何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模式,并思考其如何实现现代性的转换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就文化与人的发展而言,“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和全部历史运动所环绕的价值核心。人类历史就是人的生存活动的不断展开的过程。人格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人格是个性的扩大,是社会群体的个性,它是由文化所提供的符号系统内化于人心的结果,对社会个体而言就是适应文化的结果,即所谓‘德化’或‘文化化’的结果。”社会文化因为直接影响着人的人格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成和发展,往往与这个社会成员的人格形成是同步进行的。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文化发展的状况、水平、程度、质量也往往直接制约着人的发展状况、水平、程度、质量。一个社会每一次重要的文化转型,都表征着社会,成员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水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塑造的功能。

通过对文化价值概念的分析,笔者认为,价值观即那些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价值的核心,而核心价值体系便是一个由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所构成的文化价值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了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些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合理价值观念的体系,它成为社会和谐的灵魂。因为,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价值观又是和谐文化的关键。

总而言之,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社会功能,必然要求一个社会要建构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科学的、大众的、民主的、合理的文化价值系统,要建构一种能够实现功利与公正、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相统一的文化价值系统。依据上文有关文化价值概念的分析,笔者接下来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以及社会成员同类文化价值意识形成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依据

伴随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当代中国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符合中国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从根源上讲,它离不开中国社会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模式。体现了文化结构性特质的文化模式,是因人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和积累而生成的。由于不同地域的民族,其自然的、社会的环境不同,由此造成了人们为了生存而利用环境的办法便有了差异,这最终决定

了中西文化模式的结构及其价值体系有明显的不同,当然也深深影响了生存于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他们的价值心理与观念也出现了差异。因此,在某一文化模式中去发现和建构那些典型的观念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那些比较普遍的观念和价值中会有关于人、自然和超自然的特征和内在关系的广泛见解;关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见解;关于行为和道德的通常原则,特别是当人们考虑人际酬酢时,考虑普遍的美学原理等等问题的见解。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文化的基本或基础观念和价值。”这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基本态度或基本动向,它们在一个人或一种文化中是行为的最普遍的方面,是最大数量的具体行动中的共同因素和共同品性。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在其中公民被一种单一的正统或者一套共享的价值联合起来,他们相信这套共享价值优于任何其他文化的共享价值。”可见,正是不同的观念和价值系统,才为文化间的模式差异提供了最终的基础。正是在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领域中,我们从地方共同群体的文化中才发现了最广泛的同一性,在不同群体的文化之间才发现了最尖锐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在关于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怀中,西方文化传统铸就了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法律为主要结构的文化模式,它进一步决定了西方公民采取的是宗教的、自然的、物质的、法律的价值取向,其背后突显出来的是个体自由精神与个体价值建构。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便存在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直存在着为社会和个人所需的一套典型的观念和价值系统。与此不同,中国具有与希腊文明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国文化传统铸就了以个体农业、宗法等级、家国天下为主要结构的文化模式,它进一步决定了中国百姓采取的是非宗教的、社会的、精神的、伦理的价值取向,其背后突显出来的则是个体道德精神与社会价值的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轻神、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利民富民,施仁政、顺民意、得民心,始终是其思想关注的一个中心。中国文化模式的核心是儒家的修身、道德和礼教的价值取向,它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建构。与西方社会长期以宗教这种终极价值系统来保证公共道德秩序合理性不同,中国思想家更强调道德的自律性和社会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后,充分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中的种种优良精神,爱国主义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像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等观点,都无时不闪烁着灼灼灿烂的光华,这些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基本观念、情感、思想和态度。除了爱国主义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也铸就了如下一些优良的民族文化精神传统。

和谐精神。受和谐思维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始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和状态,它强调的是要在“天道”与“人道”之间保持一致,这充分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扬。这种精神在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思想中均有直接的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也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的“和为贵”精神,也推崇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圣外王”境界。这些和谐的精神,对于当前我国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诚信友爱的新型社会、实现人生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本精神。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者,十分重视以德治国的王道之治,于是君王统治的成败总是以民本即百姓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种重民、亲民、爱民、抚民、恤民、利民、惠民、富民的民本精神,在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贾谊的“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中也都有集中的体现。

仁爱精神。儒家学者始终将人的道德生成作为思想研究的一个出发点,成贤成圣必然要求一个人必须得具有仁爱的精神。仁者爱人,仁者要成己成人成物,要达仁于天下。即使是君王,他的王道之治也首先得要求其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仁爱与民本精神,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协调一致的。

求善精神。在儒家学者看来,至真与至善、知识与德性是合二而一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求善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荣辱之别。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知荣明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非人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不知荣辱之分。早在《周易》当中就强调了君子的言行与荣辱的关系,“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论行动,是作为君子的关键。关键一发动,便成为荣或辱的主宰。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更是直接将荣辱与德性紧密联系起来。孟子就曾将荣辱与道德上的仁与不仁结合起来,“仁则荣,不仁则辱”。实行仁政才会有荣耀,而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苟子则以道德上的义利来谈荣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背后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谐、民本、仁爱、求善等优良的民族精神,直接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们对于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强化人们的规范认同、凝聚转型时期的道德共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基础性的价值资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同类文化价值意识依据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依据众多基本的原则而建构起来的不断进行协调的复合体。在文化领域,这些基本原则体现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或核心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由个体组成的任何一个社会整体,都需要使这一整体维系下去的普遍得到认同的价值意识,即同类价值意识,它属于一种群体或社会的共同意识。“共同意识是一整个阶级、一整个人民集体、一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共有的不假思索的判断。”[13’共同意识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其中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一个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而言,也取决于社会成员在价值意识上的普遍认同,“任何社会制度的最终支撑,是人们对一个道德上合法的权威的认可”。

进一步讲,一个现实的人,他的社会化历程主要是体现在他不断以同类的集体价值意识来指引他的行为,这一点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得到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类价值意识群体参与的结果,也是群体或社会参与的基础。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行动过程中,形成了使交往和行动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的价值观

念系统,这一价值观念系统虽然会随着人们交往和行动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出现价值观念系统的不断生成过程,但是,在任何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期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某种价值观念系统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每一社会成员的社会化历程及其现实生活的参与。

可见,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它通过一定的社会化形式来获得现实性的存在,从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准则,以达到有序的生存并赋予我们以充满希望的生活。对于一个社会中的任何成员而言,价值观念尤其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指明究竟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才是没有价值的;什么是个人的价值取向,什么是社会的价值导向。由价值观念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的价值规范,是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社会化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它决定了自身的价值选择与行为走向。但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个体性、主观性、任意性、私人性、片面性、为我性等特征,具有如此特征的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的价值导向的引导下,才能达到个人的价值利益诉求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价值观念体系,它实现了个人价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法律为主要结构的西方文化模式影响下,西方文化中的同类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等基本的价值观念。西方人正是借助于对这些同类价值的意识,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当代中国社会一直坚守着自身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它强调的是集体的、国家的、奉献的、爱国的、道德的等基本价值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价值评判标准、价值整合力量。当代中国社会所提出和建构的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中国社会成员群体或社会价值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是当代中国人进行群体或社会参与的思想价值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可以转化为人们自觉的精神价值追求,并且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一个当代中国人,他自身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接关涉到他能否名副其实地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只有拥有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同类价值意识,一个人才可以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以社会价值为尺度来协调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利益之间的发展。

具体讲来,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形成了构成中华民族时代价值观的众多丰富多彩的同类文化价值意识:比如,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同类文化价值。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的精神传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同类文化价值。这包括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精神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同类文化价值。改革开放后既形成了“六十四字创业建设”、“1998年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击“汶川地震”精神,也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诚信科学、民主法治、共同富裕、文明进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逐步树立起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自立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民生意识等众多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形成了“与时俱进”、“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等重要的价值理论。这些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需要并产生了崇高的精神,而崇高的精神也必然会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明泉.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1998(4):91.

[2][7][8][9]万光侠.文化价值的人学阐释[J].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2003(3):7,9.

[3][5]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177.

[4][6]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199.

[10]周春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价值[J].理论学刊,

2008(9):17.

[11][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3.

[12][加]德鲁里·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M].刘华等译.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3.

[13][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87.

[1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北京:人

民出版社,2010:81.

作者:刘爱军 董芳芳

科学发展观经济法的价值论文 篇3:

经济法的价值与理念探析

摘 要:经济法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理念范畴和价值范畴。法的基本精神、法的指导思想以及法的立法宗旨即为法的理念;法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客体对主体即法对人的正确引导即为法的价值。在经济法学界的理论研究中理念和价值一直是重中之重,准确地认识经济法的理念及其价值范畴,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系统的形成及其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价值范畴

在经济法学界,经济法的价值、理念解释一直以来都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法理念与价值范畴的成熟与提炼,是经济法理论科学化及其体系形成的基础。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对于“理念”一词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哲学中的理念,是指一种精神性的、永恒的、理想的普通观念;而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则指一种信念、观念、思想,以及追求和认定的某种方法、原则、目标等。西方学者强调理念的实质,而中国学者则强调的是理念作用或外在形式的阐述。笔者综合两种见解,认为理念应当解释为原则或理念,也就是处理事务时应秉持的原则或信念,以及为达到某种目标所持有的希望。

一、经济法的理念范畴

(一)理念的特性

理念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理念的主观性主要是由于个人的知识水平与社会经历等影响,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文化、经济、历史条件下,也会对同一理念产生不同的看法、认知,使理念具有个体差异性、地域性和年代性,表现出其主观性。理念的客观性是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经济、历史等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人们对理念的理解定义也就不同,体现出理念的客观性。哲学思想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會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条件下,就要对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经济法的理念范畴

经济法的理念是指“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立法宗旨,是对经济法起长效作用的文化内涵”。

第一,“以消费者为本”是经济法理念的核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者,经济法是为了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发展,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产生的。经济法的制度就是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核心而进行设计、构建的,与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理念相符合。经济法贯彻实施经济民主,经济民主强调通过达成共识来解决经济纠纷或经济冲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与个人社会需求。

第二,“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理念的标志性要素。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而我国的专家学者认为:“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经济法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本,那就要求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与人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文化、经济、历史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第三,“社会责任本位”是经济法理念的强制性要素。经济法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本,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那么也就产生了责任与义务。而且经济法中的经济民主原则,不仅强调消费者的权利以及经营者的自由,也要求政府以及管理者对经济主体的自主权进行尊重。另外,经济法的管理手段兼具制度化与规范化、人性化与弹性化,因此对于经济法的法定社会责任与义务,必须强制性的要求贯彻实施好。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要想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首先要对经济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如果对经济法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在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忽略或错误认识经济法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只有准确认识经济法的价值,才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经济法,并且处理好经济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不仅仅具有一般法的价值,同时还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法学研究中,对经济法价值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所以,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但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有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如“总体价值论”、“和谐价值论”和“二元价值论”等等。笔者基于这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论述如下观点。

(一)经济法的基本价值

法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客体对主体即法对人的正确引导即为法的价值。在当代,对于人们的价值而言,法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多方面的。有价值的即为能满足人们一定的需要,能够实现人们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对人们有利的,在立法者的肯定之后便成为了法的价值。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的理想状态为社会和谐,这也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目标。所以,应该使其成为法的价值,使法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形式价值和目的价值构成了法的价值体系,而体现了社会目的和法的本质的是目的价值,它是价值体系的基本,社会和谐则是一种法的目的价值,同时也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

(二)经济法的经济秩序价值

我们常说社会秩序,那么,何为社会秩序呢?社会秩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不混乱并且有条理的社会状态。经济法中的经济秩序价值是一种工具性价值,是法的一个基本价值。经济法的经济秩序价值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如果没有在经济上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加以管理和规范以及对各类主体职责的规定,那么必然会造成经济秩序的失控和混亂;如果没有在经济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没有价格法、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市场规制法制度,那么生产和交换将会及其任意而不具有稳定性;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竞争法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维护,那么就会出现无序竞争的情况,这不利于自由竞争,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宏观调控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各经济部门的比例,引导健康有序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三)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

可以说,任何法的基本价值都包括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经济法也不例外,同样具有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并且要不断的维护和实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法律部门之中,经济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经济法中,公平价值相比于效率价值是优先的地位。

三、结束语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必须有法律的控制与促进,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范畴不仅与国家以人为本的思想相符合,也具有规范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正确分析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范畴,有助于国家对经济体制与精神文明的界定,有助于我国经济法律条款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吴萌琼.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93.

[2]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2011(01):96-102.

作者:阎永亮

上一篇:外国个人所得税特点分析论文下一篇:经济法与民法分界点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