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4-19

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走过25年历程,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xx区作为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市七个县区中的“老大哥”,其交通发达、物流通

畅、信息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因此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占具了有利地位。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瓶颈。下面结合xx个体、私营经济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一、xx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及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积极评价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系统阐述了非公制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而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又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生产力的力量来评价,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进一步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样,党和国家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理论条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不待我,不进则退。

近年来,区委、区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重工活贸、强农兴旅、城乡并举、富民兴区”的发展总思路,xx区个体、私营经济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从企业数量上讲,xx区个体、私营经济在全部企业中已占具了绝对多数。就其性质而言,xx区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主体,是普通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小康的基本形式;私营经济中的股份制经济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具有资本社会化的明显特征,也是我区私营经济发展的方向。总之,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民本经济”,已成为千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因此,大力鼓励和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经济目标,促进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重要措施。研究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影响因素,探讨加速我区个体、私营经济良性、快速发展的措施,对于实现我区经济腾飞,具有巨大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xx区个体、私营经济的特点

1、数量多,规模小

据调查,截止2005年底,我区缴纳国税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计4885户,占全区纳税总户数的83.23。其中个体工商户4626户,占纳税总户数的78.82,私营企业259户,占纳税总户数的4.41。虽然数量占具了绝对多数,但由于其中个体工商户又占大多数,企业相对较少,因此整个个体、私营经济的总量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得不高。以2005年“两税”收入为例,江阳区全年“两税”收入为9155万元,个体“两税”收入为766万元占8.37,私营企业“两税”收入为942万元占10.29,个体、私营企业加起来还不到“两税”收入的20。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税收一般都占整个收入总量的3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50,差距十分明显。被调查的个体、私营企业还普遍存在创建时间短,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方式单一,发展缓慢等问题,只有少部分注册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造血”机能发展壮大,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都由于先天不足,淘汰更新率高。

2、区域分布集中

xx区由于地域较广,所属十几个乡镇街道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总的说来市区(中心半岛)发展好,乡镇差;离市区近的乡镇发展好,较远的发展差。而在两次调增增值税起征点后,有的乡镇个体集贸税收就几乎没有了。从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来看,其中区本级的有140户占54.05,蓝田(包括茜草、邻玉两镇)有86户占33.21,其余的十几个乡镇总共才有33户仅占12.74。

3、产业结构较单一

xx经济历来主要有三大支柱:白酒、化工、机械制造。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根植性,xx区个体、私营经济主要由传统产业衍生而来,其企业主要由关键

企业带动而产生。加上xx区位处城区,流通业发达,商贸企业也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柱。以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为例,其中制造业160户占61.78,批发零售业72户占27.8,水、电、煤等资源企业3户占1.16,农林牧渔业4户占1.54,其他行业20户占7.72。制造、商贸企业占具了私营企业的近90。至2005年底,在4626户个体户

中,批发零售业3470户占75.01,制造业875户占18.92,商贸、制造业更是占具了近95。总体而言,个体、私营经济产业结构高度集中。

4、资本来源渠道单一

个体、私营经济的特点就是经营方式灵活,注重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确保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利润的最大占有,因此大部分私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都不愿与他人联营或向他人借贷。再加上现在银行对私营企业和个人贷款条件的种种制约,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较困难,造成其资本来源渠道单一。从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看,私营独资企业有205家占79.15,私营合伙企业13家占5.02,私营有限责任公司41家占15.83。其资本来源渠道绝大多数是利用自有资金,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也制约了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5、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

“十五”期间我区私营经济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低,经济贡献的绝对量仍不够大。2001年私营企业纳税共371万元,到2005年就达943万元,五年纳税共增长254.18,年均增长达50.84。但由于国家政策因素影响(两次提高个体税收的起征点,使纳税个体户锐减近70,说明我区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较小),个体经济所贡献的财力比重略有降低。2001年个体纳税达1696万元(包括个人利息所得税495万元),到2005年为1660万元(包括个人利息所得税894万元)。

三、xx区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私营企业大部分与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相距甚远。有限责任公司仅占六分之一,没有一家股份制企业,大部分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合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清楚,家族式管理普遍,家长式作风盛行,决策缺乏科学化。虽然规模较小的家庭式企业并不等于必须实行家长式管理。但由于创业者并不一定就是最佳的管理者,企业规模较小的优秀管理者并不一定能管好大型企业。因此,个体、私企要发展壮大必须从制度入手进行分清产权和责任,从管理入手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市场等基础性管理。

2、融资困难。

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当中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差别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难就成为私企融资的最直接的体现。二是民间资金缺少规范的融通渠道,而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也让很多私企望而却步。三是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四是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寻保难。五是部分个体、私企缺乏诚信,加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缺失,造成金融机构对其“惜贷”的现象。

3、产业升级困难较大。

由于我区多是规模小、档次低的中小私营企业,多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生产设备工艺落后,劳动生产力低下,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只能走仿制的路子,或生产低档产品,形不成名牌企业和拳头产品。特别是我区酒类企业十分明显,由于有“泸州老窖”这一大品牌,许多小酒厂都靠生产其下游低端产品“过日子”或摸仿老窖打“擦边球”,而一旦老窖打个“喷嚏”,许多企业就得倒闭。

4、政府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政府职能上还需进一步转变,从体制上改变监管过多服务过少的现象。政府部门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支撑上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还存在歧视性政策。在行业准人方面还存在对个体私企的诸多限制,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户籍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待遇。二是缺乏统一归口的宏观管理部门,对个体、私企存在多头管理,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统计口径不一。三是部分基层行政执法单位执法素质差、执法混乱,特别是对个体户、私营企业的诸多不合理收费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遏止。一些执法部门的基层站所,有名目繁多的收费或花样很多的摊派,不断翻新,什么换证费、检查费、报刊费、管理费、伸缩性很大的罚款以及各种“为难”行为等等,企业难以正常经营。

5、人才匮乏。

一是投资经营者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受投资经营者素质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我区私营独资企业占多数的情况下,投资经营者的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对所从事行业的熟悉程度等都决定了私营企业的经营好坏。但从调查情况看,我区个体、私营企业投资经营者的文化素质都不高,虽然大多都是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及资金、技术的限制,大多都是对我区传统产业的重复投资,对新兴产业、高科技、高技术产业涉及不多。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选人用人,但个人为了发展更要选择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所限,加上地处西南内地,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那些能“画龙点睛”的关键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

四、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所应采取的对策

1、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指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xx区经济建设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2005年,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缴纳国税收入共计1709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17。二是对繁荣市场、消除短缺经济的贡献。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基本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左右。三是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做贡献。个体、私营企业是吸纳城乡劳动力,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而且目前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大部分都在个体私营企业里工作。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离不开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总之,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在观念上高度重视,利用自身优势,在发展方向、目标、步骤、措施上制定出即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从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主要是在政策上扶持。表现在:首先,营造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现状,在坚持民营化、中小化、特色化的基础上加强规划,引导培育个体、私营企业集群化,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个体集市建设,使之成为个体私企的孵化器和都市工业的集聚地。政府还要大力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交通、能源、劳动力条件,使各种资源的流通更加通畅、便捷。其次,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适用于我区个体、私营企业的政策法规,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发放、原材料和能源采购方面体现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机会与条件,要制定合法、合理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并坚持政策前后的一致性和公平性,绝不能掺杂其他因素搞个别特殊化,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规范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

3、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提升

针对个体、私营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水平偏低、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先天性缺陷,积极引入先进的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国有、外资等多方面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争创名牌,促进产业升级,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为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创新创业,可以主要由政府出资成立科技发展创新基金会,从各行各业挑选专家级人员组成委员会,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负责审批资助一些创新项目或定期发布科技创新信息。这样可以为那些有“金点子”、有创研能力的个人提供发展机会,为那些有技术、有产品、有市场的私营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更可以成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4、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是制约个体私企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不论企业和项目如何,大多都因为防范风险而较少介入。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积极鼓励银行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和贷款审核体系,适当放宽低风险信贷品种的审批条件;要逐步消除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在企业上市、发债、兼并、收购等直接融资方面给民营企业以支持;要总结经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研究创立风险投资基金,开启股票二板市场,为私营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当地企业发展状况创新信贷业务,满足私营企业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5、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企业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服务与监管两手抓,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要加强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坚决打击无照经营、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政府要采取间接手段(通过行业协会等)加强对企业的社会监管,努力促进社会的稳定,除非违犯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不宜直接干预企业事务。此外,还要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政府还有一大重要责任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多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关键是政府要牵头,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多方筹资建立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企业服务网络系统,在招商引商、商品购销渠道、形象树立等方面打破企业发展的地域限制和信息限制,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协调服务、参谋咨询、桥梁纽带、资源整合和自律管理等[好范文-,找范文请到]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会计、律师、审计、银行信贷、海关报关、税务代理、海外市场代理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规范中介行为,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优质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要建立健全个体、私营企业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要扩大个体、私营企业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扶持一部分有能力、有前景、有希望的个体、私营企业,利用不同的场合宣传提高这些企业在行业市场上的知名度,造就我区个体、私营企业向规模型企业发展。还要加大民营企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定期举行人才招聘会,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引进人才在户籍、档案、评职评先、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而的问题。总之,政府可以整合各类经济管理部门,设立一个专职联络协调的企业管理中心或创业中心,通过各类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中介服务,建立完善培训中心、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等为中小企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体系。

篇2: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营经济走过25年历程,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区作为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市七个县区中的“老大哥”,其交通发达、物流通畅、信息和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因此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占具了有利地位。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遭遇了一些瓶颈。下面结合个体、私营经济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一、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及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积极评价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系统阐述了非公制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而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又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生产力的力量来评价,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进一步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样,党和国家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理论条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不待我,不进则退。

近年来,区委、区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重工活贸、强农兴旅、城乡并举、富民兴区”的发展总思路,区个体、私营经济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从企业数量上讲,区个体、私营经济在全部企业中已占具了绝对多数。就其性质而言,区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主体,是普通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小康的基本形式;私营经济中的股份制经济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具有资本社会化的明显特征,也是我区私营经济发

展的方向。总之,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民本经济”,已成为千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因此,大力鼓励和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经济目标,促进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重要措施。研究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影响因素,探讨加速我区个体、私营经济良性、快速发展的措施,对于实现我区经济腾飞,具有巨大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区个体、私营经济的特点

1、数量多,规模小

据调查,截止底,我区缴纳国税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共计4885户,占全区纳税总户数的%。其中个体工商户4626户,占纳税总户数的%,私营企业

259户,占纳税总户数的%。虽然数量占具了绝对多数,但由于其中个体工商户又占大多数,企业相对较少,因此整个个体、私营经济的总量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得不高。以“两税”收入为例,江阳区全年“两税”收入为9155万元,个体“两税”收入为766万元占%,私营企业“两税”收入为942万元占%,个体、私营企业加起来还不到“两税”收入的20%。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个体、私营企业税收一般都占整个收入总量的3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50%,差距十分明显。被调查的个体、私营企业还普遍存在创建时间短,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方式单一,发展缓慢等问题,只有少部分注册资金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造血”机能发展壮大,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都由于先天不足,淘汰更新率高。

2、区域分布集中

区由于地域较广,所属十几个乡镇街道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总的说来市区发展好,乡镇差;离市区近的乡镇发展好,较远的发展差。而在两次调增增值税起征点后,有的乡镇个体集贸税收就几乎没有了。从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来看,其中区本级的有140户占%,蓝田有86户占%,其余的十几个乡镇总共才有33户仅占%。

3、产业结构较单一

经济历来主要有三大支柱:白酒、化工、机械制造。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根植性,区个体、私营经济主要由传统产业衍生而来,其企业主要由关键企业带动而产生。加上区位处城区,流通业发达,商贸企业也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柱。以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为例,其中制造业160户占%,批发零售业72户占%,水、电、煤等资源企业3户占%,农林牧渔业4户占%,其他行业20户占%。制造、商贸企业占具了私营企业的近90%。至底,在4626户个体户中,批发零售业3470户占%,制造业875户

占%,商贸、制造业更是占具了近95%。总体而言,个体、私营经济产业结构高度集中。

4、资本来源渠道单一

个体、私营经济的特点就是经营方式灵活,注重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确保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利润的最大占有,因此大部分私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都不愿与他人联营或向他人借贷。再加上现在银行对私营企业和个人贷款条件的种种制约,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较困难,造成其资本来源渠道单一。从调查的259户私营企业看,私营独资企业有205家占%,私营合伙企业13家占%,私营有限责任公司41家占%。其资本来源渠道绝大多数是利用自有资金,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也制约了企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5、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贡献不明显

“十五”期间我区私营经济增长较

快,但由于基数低,经济贡献的绝对量仍不够大。私营企业纳税共371万元,到就达943万元,五年纳税共增长%,年均增长达%。但由于国家政策因素影响,个体经济所贡献的财力比重略有降低。个体纳税达1696万元,到为1660万元。

三、区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私营企业大部分与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相距甚远。有限责任公司仅占六分之一,没有一家股份制企业,大部分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合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清楚,家族式管理普遍,家长式作风盛行,决策缺乏科学化。虽然规模较小的家庭式企业并不等于必须实行家长式管理。但由于创业者并不一定就是最佳的管理者,企业规模较小的优秀管理者并不一定能管好大型企业。因此,个体、私企要发展壮大必须从制度入手进行分清产权和责任,从管理入手

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市场等基础性管理。

2、融资困难。

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当中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差别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难就成为私企融资的最直接的体现。二是民间资金缺少规范的融通渠道,而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也让很多私企望而却步。三是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致使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四是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寻保难。五是部分个体、私企缺乏诚信,加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缺失,造成金融机构对其“惜贷”的现象。

3、产业升级困难较大。

由于我区多是规模小、档次低的中小私营企业,多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

低,生产设备工艺落后,劳动生产力低下,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只能走仿制的路子,或生产低档产品,形不成名牌企业和拳头产品。特别是我区酒类企业十分明显,由于有“泸州老窖”这一大品牌,许多小酒厂都靠生产其下游低端产品“过日子”或摸仿老窖打“擦边球”,而一旦老窖打个“喷嚏”,许多企业就得倒闭。

4、政府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政府职能上还需进一步转变,从体制上改变监管过多服务过少的现象。政府部门在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支撑上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还存在歧视性政策。在行业准人方面还存在对个体私企的诸多限制,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户籍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待遇。二是缺乏统一归口的宏观管理部门,对个体、私企存在多头管理,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统计口径不一。三是部分基层行政执法单位执法素质差、执法混乱,特别是对个体户、私营企业 的诸多不合理收费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遏止。一些执法部门的基层站所,有名目繁多的收费或花样很多的摊派,不断翻新,什么换证费、检查费、报刊费、管理费、伸缩性很大的罚款以及各种“为难”行为等等,企业难以正常经营。

5、人才匮乏。

一是投资经营者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受投资经营者素质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我区私营独资企业占多数的情况下,投资经营者的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对所从事行业的熟悉程度等都决定了私营企业的经营好坏。但从调查情况看,我区个体、私营企业投资经营者的文化素质都不高,虽然大多都是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及资金、技术的限制,大多都是对我区传统产业的重复投资,对新兴产业、高科技、高技术产业涉及不多。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选人用人,但个人为

了发展更要选择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所限,加上地处西南内地,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那些能“画龙点睛”的关键人才难以引进和留住。

四、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所应采取的对策

1、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篇3:如何促进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研究发现, 在我国经济总量中, 民营经济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可以达到50%以上, 在东部沿海城市, 甚至占据了70%-80%。民营经济与国有制经济相比, 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 民营经济有多元化的产权, 更加明晰;一般来讲, 民营企业大多是个人投资、合伙投资或者外商投资, 有明晰的产权, 且共同分享与承担利益与风险。民营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接近, 在民营经济中, 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等。其次, 民营经济有更加精简的机构, 且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 人浮于事等问题很少出现于民营经济中, 结合需求来确定岗位与编制, 比较精简高效。民营企业员工利益会直接受到民营企业发展效益的影响, 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实施个人分配, 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 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因为具有这些优势,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对于人民物资需求的满足以及劳动就业机会的提供, 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如何促进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1. 营造公平自由的外部环境

首先, 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完善, 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要充分调查与研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将西方发达国家立法成功经验给借鉴过来, 对我国企业法律体系有机构建和完善, 从法律角度来保护民营经济。要充分保证企业产权, 此外, 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维护, 避免侵害到民营企业的私有财产。

其次, 对市场准入门槛适当降低, 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了促使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加快, 需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放款, 对市场准入门槛适当降低, 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行政性垄断问题有效解决掉。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部门需要一视同仁的看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 借助于税率、利率以及价格等手段, 合理调控市场, 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范围, 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国家安全以及国家垄断领域行业之外, 其他领域行业内允许民营经济进入, 且对于民间资本的各种投资形式, 如独资。合作、参股等, 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

然后, 对税负政策有机调整, 促使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展;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和创业资助等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 体现税负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 则需要结合民营经济的特点与类型, 对信贷制度大力完善健全, 对贷款审批程序合理优化, 促使审批环节得到减少, 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为了方便个体私营经济的直接融资, 需要对中小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及债券发行条件等适当放款, 对地区性股份合作银行及民营银行探索发展与完善, 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最后, 做好政府部门管理工作, 对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完善;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 对管理职能有机转变, 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部门要结合市场情况, 对产业政策科学制定, 将一系列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私营经济, 同时, 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大力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要从技术服务、业务培训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构建的信息服务体系, 需要面向全社会, 以便将相应的政策、技术及市场等信息提供给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商会与行业协会有机构建与完善, 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 民营企业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 完善与提升

首先, 对企业治理有机完善, 对企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现阶段, 个人业主制在我国民营企业中, 占据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比例, 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公司又占据了一部分, 只有很少民营企业采取的为股份公司。实践研究发现, 对于民营企业来讲, 最佳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委托代理经营模式, 高度分散股权, 董事会做相应决策, 经理阶层实施各项决策, 由传统的家族制管理发展为职业经理人制。

其次, 企业扩张应理性展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必然会进行企业扩张;在具体发展过程中, 企业需要对经营主业、核心产品以及竞争优势等大力明确, 将市场情况综合纳入考虑范围, 科学决策, 对扩张方式合理选择。不能够盲目开展, 或者急于求成, 否则进入一些不熟悉的领域, 企业原有的优势也会遭到丢失。此外, 还需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促使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升。目前诸多企业依然采取粗放经营模式, 生产单一的产品, 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 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那么就需要抓住国家转型升级的机遇, 优化产品结构, 发展核心技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期下, 国家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个体私营经济也需要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核心技术, 转变结构, 增强产品技术含量, 树立品牌, 增强竞争优势, 获得健康发展。

摘要:现阶段, 我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 其中, 重点内容为经济体制改革。国务院相关会议中明确指出, 小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的生力军,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促进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个体私营,发展措施,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胜毅, 冯攀.各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六条经验[J].产权导刊, 2015, 6 (10) :123-125.

[2]刘祥龙.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J].卷宗, 2014, 7 (18) :66-68.

篇4: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湘西自治州;发展对策

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发达地区。本文将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合这一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湘西自治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势头猛

湘西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具雏形,90年代才正式兴起。据1996年的湖南年鉴,1995年整个湘西自治州仅拥有个体工商户59884户,从业人员109610人;私营企业仅拥有373户,从业人员6715人,注册资金仅8754万元。到了2004年底,个体工商户31168户,从业人员59209人,与1995年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大约52%和54%,拥有资金数额达到70119万元;私营企业达到1506户,是1995年的4.04倍,投资者达到4238人,雇工人数达到27850万人,拥有注册资金288988万元,是1995年的33.01倍。2004年,湘西自治州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5亿元,而全州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就达到了75.3亿元,同比增长13.7%,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达到19.85亿元,同比增长17.1%。

(二)产业分布不平衡

湘西州的个体私营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家庭承包可视为集体所有私人经营,因此不属于本文所特指的私营经济)几乎没有。据湘西州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可知,2004年末,湘西自治州共有个体经营户90211户。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16061户,占整个个体经营户的17.8%;从事第三产业的74150户占整个个体经营户的82.2%。全州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33.59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0.27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3.32万人。在就业人员中,个体经营人员14.07万人,占41.9%。

(三)行业比较集中

个体经营户比较集中的五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2081户,占35.6%;交通运输业18788户,占20.8%;工业15819户,占17.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306户,占14.7%;住宿和餐饮业6399户,占7.1%。

(四)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较快

到2006年上半年,湘西自治州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8.2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0.4%。从经济类型分组情况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7313万元,下降10.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046万元,下降12.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3133万元,下降13.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3772万元,增长1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增加值314万元,下降31.7%,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05305万元,增长24.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7057万元,增长19.2%。

二、湘西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更新慢

一部分人对“个体私营所有制”观点持怀疑的态度。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对个体私营经济存在歧视或轻视,甚至一些下岗人员不愿当个体户,不愿到私营企业就业。一些大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依然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中就业。由于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和行业准入障碍

虽然国家在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行业许可证和审批制度时,规定除了资源开采、铁路运输、电力、药品、易燃易爆品、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外,其他行业一律对个体私营经济开放。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保证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份额,人为限制个体私营企业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湘西州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集中于流通服务领域,而在生产加工制造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小。

(三)个体私营经济融资难

到2005年底,全州拥有一百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企业461家,一千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企业才110家。一般来讲,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民间借贷三种。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比国营企业规模小,货款风险较高,所以银行一般不愿贷款给个体私营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由于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规模较小,配额制和对上市公司规模的种种规定以及创业二板市场的缺乏,实际上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上市的障碍。在民间借贷方面,虽然这是湘西州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期限较短,并且缺乏法律保障。

(四)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薄弱

个体私营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一般产品,技术含量普遍偏低,深加工产品少之又少。个体私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到2005底,整个湘西自治州个体私营企业中才有著名商标5个,驰名商标竟没有。

(五)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差

全州的个体工商户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整个个体工商户的2.5%,大专学历的占5.2%,中专学历的占13.4%,高中学历的占28.0%,初中学历的占28.9%,小学学历的占20.8%,文盲占1.2%;从全州私营企业负责人的文化程度来看,拥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所有私营企业负责人的9.7%,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9.7%,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6.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0.9%。由于湘西州是西部穷困地区,加上没有特别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所以,不仅无法吸引区外人才,而且区内人才也大量“孔雀东南飞”。

(六)内部管理水平大多较低

湘西州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仍处于家族式、粗放型和作坊式经营管理的低层次水平。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姐妹店,滚雪球式地滚动发展,小本经营、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由于对市场行情、产品信息把握不准,缺乏市场预测和可行性分析,投资带有盲目性,也使许多先富起来的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七)社会服务不完善,劳动保障不健全

在社会服务方面: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计量、环卫、城管、街道等部门,但管理往往政出多门,相互交叉,缺乏协调。同时,也缺乏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引导、政策扶持、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

在劳动保障方面:据湘西州个体劳动私营企业协会2005年统计年报表可知,个体劳动私营企业协会会员中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仅4236人,私协会员中的私营企业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的仅2229人。这从侧面反映了个体私营企业主拖欠职工劳动保险的现象很严重,甚至有些个体私营企业主为节省劳动保险费用,在试用期解聘试用人员,造成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三、发展湘西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以及协调引导

州政府在资源配置、产业政策、税收方面应给予个体私营企业与国企、集体企业同等的地位,甚至给予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应加大对市场、产业和信息等领域的引导和调控,以弥补市场失效,使个体私营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篇5: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1、个体私营企业快速增长。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2004年末,**镇有私营企业455家,比2003年增加143家,增长45.8。其中:工业企业287家;贸易业54家;住宿业1家;餐饮业8家;建筑业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家;服务业8家;交通运输业3家。

2004年末,**镇共有个体经营户2663户,比2003年增加908户,增长51.7。其中:工业个体户1221户,建筑业个体户23户,批发业个体户57户,零售业个体户802户,住宿业个体户16户,餐饮业个体户137户,交通、卫生、文化教育、居民服务等其他行业237户。

2、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根据普查显示,2004年末,**镇个体私营经济有从业人员12874人,其中:私营企业拥有职工人数3777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9097人;个体私营经济拥有资产11.1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拥有总资产8.76亿元,个体经济拥有固定资产原价2.4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3.35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个体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

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镇个体私营经济尽管整体上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各区域的发展又很不平衡。就各区域发展程度、水平来看,以白沙河为界,南部的发展程度相对较好、水平相对较高,呈快速增长势头。到2004年12月末,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总户数已达2572户,从业人数10879人,其发展数量、就业人数、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基本指标分别占全镇82.5、84.5、88.5、90.5。因而产生了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全镇一些较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几乎都在南部,其中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家,并有22家获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相对而言,北部的发展程度不高、水平较低,其发展势头从纵向自身比较是快了、增长了,从横向多方比较则是慢了、低了。

4、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镇个体私营经济从发展结构上,主要是石材加工行业,其它行业较少。据普查资料显示,到2004年末,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工业生产的共计1508户,从业人员5655人,其中石材行业有1298户,从业人员4607人,分别约占工业生产的86.1、81.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工业生产的共计210户,从业人员1048人,分别约占13.9、18.5。全镇个体经济从事其它行业的共计1610户,从业人员7219人。就结构趋同而言,**镇个体私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石材生产加工领域、商品流通领域,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从事相同的小本生意,少量的个人合伙经营结构不稳定,维持小打小闹状态,因而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性、稳定性较差,流动性、短期性较普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也处于维持生计现状之中,普遍处于的简单再生产状态。

5、从业者的文化层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据普查资料统计,到2004年末,全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的文化层次依次为:小学2557人,初中5829人,高中2389人,中专1982人,大专95人,本科以上22人。小学和初、高中占大多数,从业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意识,仅凭经验操作等,均面临着发展过程中主体自身层次较低的困难。较低层次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系统与结构趋同、规模较小的运营方式相适应,形成阻力,极大地障碍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个体私营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使**镇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实现税收、吸纳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业绩。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对个私经济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手发展,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规模,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经营方式。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到个私业主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发展原则,南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在提高上下功

夫,搞好管理和规范,为北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经验;北部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转移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按照**镇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的总体要求,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利用信贷、税收、利率等经济杠

杆,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形成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的不同所有制倾斜。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发展高科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二是引导私人资本的流向。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部分,鼓励其发展生产,扩大规模,实现由个体向私营的跨越,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经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在“硬环境”方面,要着力搞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实现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力、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以保证投资者“进得来”;在“软环境”方面,要搞好各种服务,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个体私营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一视同仁的政策待遇,不能厚此薄彼,使各类型企业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合法权益。在登记办证、土地征用、资金信贷、厂房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让其有一个好的开端,以保证投资者“留得住”,只有这样,才有可实现我镇经济的新跨越。

(四)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镇多数企业靠自然资源支撑,产业高度集中,发展结构单一。应在保持个体私营经济地方发展特色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仅靠个体私营经济目前生产经营状况、水平,并在现有发展结构内按常规运营,将无力获得快速发展,反而会被严重束缚。如果积极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力招商引资,包括国内招商引资和国际招商引资,必将会快速牵动全镇个体私营经济结构的调整,突破落后的家庭式治理结构,引发新的结构组合及优化,提高结构水平及活力,有力地增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实力、水平,使之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篇6: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大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上的差距,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差距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就大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大连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作 者:刘素斌 姜卉 作者单位:大连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13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4(1)分类号:F421.33关键词:大连市 个体私营组织 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7: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江苏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晚、发展快,其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私营商业零售销售额占40%左右.上半年一批规模型私营企业迅速崛起.全省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已达1 290户,同比增长96 3%,私营企业集团已达112户,同比增长89.9%.江苏个私经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作 者:吴群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刊 名:乡镇企业研究 PKU英文刊名:STUDIES ON TOWNSHIP ENTERPRISES年,卷(期):“”(2)分类号:F2关键词:

篇8: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了解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情况, 笔者于暑假期间对福华集团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和优势特色

福华集团创建于1997年, 占地300余亩。随着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崛起的日益重视, 出台各项有利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福华集团能够把握良好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特色及地理优势, 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高举新兴民族企业的旗帜, 秉承实业报国的远大理想, 迅速在京东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崛起。

1. 1狠抓优势产业发展, 不断增大市场份额

福华集团现有存栏规模上万头的大型育肥牛场, 年出栏肉牛两万余头。牛场地处良好的生态环境, 饲养包括鲁西黄牛、秦川牛等众多优良肉牛品种。牛场根据牛的年龄差异以及重量不同, 在充足的检测分析的基础上, 对牛类采取不同的饲料配方进行培育, 所用的饲料均为经过严格挑选的纯天然谷物, 再加上育肥牛的饲养条件舒适, 产出的牛肉也就非常的鲜嫩可口。福华育肥牛场是公司生产高质量牛肉的有力保障, 屠宰加工设备全部是由德国引进的世界一流水准设备。屠宰过程严格依照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各项要求, 年加工肉牛8万余头。胴体经过0℃ ~ 4℃ , 严格依照72小时排酸处理, 牛肉口感得到了极大改善, 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福华集团车间肉类加工工人均接受过专业培训, 可按消费者不同的饮食需求, 精确加工上百种牛肉产品。科学的肉牛培育技术, 世界领先的肉类加工技术, 使得福华肉类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也使福华集团成为国内集养牛和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相关企业领域的领导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产品畅销全国, 并荣获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牛肉供应商, 2010年广州亚运会牛肉供应商, 2008年奥运会牛肉供应商等至上荣誉。

1. 2依托优势产业强基, 着力发展边缘产业

福华集团依托其雄厚的肉类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福华集团下属的北京京福华餐饮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肥牛火锅连锁经营业务, 依靠其严格的肉类品质、独有的餐饮配方、优质的就餐环境、周到的餐饮服务, 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京福华公司在全国掀起了肥牛火锅的餐饮浪潮, 已经在北京、辽宁、河北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开设连锁店达到数百家, 发展成为国内肥牛火锅连锁机构的龙头产业。

1. 3整合优化企业结构, 不断开拓业务领域

福华集团不断优化企业结构与管理模式, 构筑了精简高效的福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组织框架。设有运营高效的财务部、行政部、销售部、工程部等众多部门, 并拥有一批精于业务、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员工, 这为公司保持持久的企业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福华集团始终秉承实业报国的远大理想, 处处遵循为民造福, 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 先后开发承建了包括福华庄园、福华公寓一期、二期工程以及夏垫温泉别墅等数十万平米的地产项目, 福华集团更是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从宜居性出发, 小区配备造型优美的绿化景观以及基础配套设施, 保证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便捷性。福华集团房地产公司还努力将福华地产项目打造成体现民族特色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性建筑, 打造兼具开创性和舒适性的住宅典范。

1. 4依托强基迅速崛起, 企业荣誉不胜枚举

福华集团始终秉承 “诚实守信, 为民造福”的经营理念, 并主持起草制订了中国首部肥牛标准, 经国务院等国家众多行政单位认定为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凭借突出的企业业绩和强有力的民族特色私营企业号召力, 福华集团被授予河北省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 河北省名牌产品等众多荣誉称号。

可见, 福华集团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全国少数民族私营企业中处于领跑地位, 但在前进过程中仍存在突出问题,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发展瓶颈和突出问题

2. 1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人才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福华集团目前最紧迫问题是内部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偏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 阻碍了企业发展进程。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多领域全方位的发展, 需要企业领导带头学习, 带领员工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水平, 争取为企业和社会多作贡献。

2. 2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核心技术。福华集团一直依靠国外引进, 不利于福华集团进一步的占领全国市场和走向世界。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 福华集团只有坚持对集团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经营方式等进行开发和创新, 充分利用本地优良的资源特色及地理优势,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才能更好地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行业竞争。

2. 3企业传统产业急需转型

福华集团应善于抓住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这个良好机遇, 率先推进企业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发展循环型结构转变。通过转型和创新, 不但要满足市场变化需求这个当前利益, 更应符合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进而, 彻底改变资源高消耗、利用率低、生产发展粗放型的现状。

3调查总结和讨论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我们小组通过对福华集团的实地调研, 结合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新的精神进行讨论, 基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特点, 对福华集团持续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3. 1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走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福华集团应把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转变企业资源利用方式,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切实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追求产品高效益的同时思考发展方向, 不断探索尝试, 提升产品价值链与附加值, 通过抓高质、高效赢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2依靠民族特色优势, 主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福华集团在把握其产品的民族特色优势的同时, 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力突破生产技术上的瓶颈, 彻底打破设备技术国外垄断进口的局面, 高度重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开发及运用, 实施技术、营销、管理创新,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 3巩固实体产业基础,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福华集团应在实体产业基础上适当开拓经营领域, 加快传统实体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着力加快促进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一方面利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 实现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形成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新形势下, 新兴民营企业为首的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融合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晓玲.进一步发展安宁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J].发展, 2010 (12) .

上一篇:上岗申请书格式下一篇:党在我心中--庆祝建党90周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