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要从对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课程学习成果、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行多元考核评价等几方面着手,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论文 篇1: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数字经济带来企业财务转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需要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面对数字经济对会计行业的冲击,高职会计专业应进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管理会计技能的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升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管理会计 教学改革

1 數字经济对会计行业的冲击

1.1 会计工作模式转型升级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企业广泛应用,会计行业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最初的人工会计过渡到会计电算化,最终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会计信息化。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重心已不单是核算业务,伴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重复、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将逐步被财务机器人取代,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分录替代手工录入凭证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会计核算完全可以做到自动化、智能化。会计工作的重心将向参与预测与决策、提供战略支持、创造价值的管理工作转移。

1.2 会计核算效率提高,基层从业人员过剩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将企业不同地点的会计业务集中处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中化集团已试水财务机器人流程,这标志着会计核算工作将进入新阶段。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简化了繁杂的会计核算流程,替代了高频、重复、耗时的手工会计操作,在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节省了人力,因而出现了基层会计核算人才过剩的局面。

1.3 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升级,注重管理会计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财务效率提高,重心转移,会计人员一手管钱一手管票的模式即将改变,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升级。未来的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在精通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建立业财融合的思维,加强企业管理能力的积累,能够运用财务数据为组织预算预测、风险管理、财务规划、绩效控制提供支持,即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管理会计的能力。

1.4 财政部从国家战略角度对会计行业提出新要求

2014年财政部相继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两部重要文件,文件对我国会计工作进行战略布局,提出“争取 3-5 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总目标。从这两个重要文件可以看出,会计工作的转型升级已成必然,现阶段是国家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上意识到我国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2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面临升级

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数字经济驱动财务转型的背景下,会计人才能力需求升级,为保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必须调整以培养“账目处理”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管理会计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加强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

2.2 高职会计教育对管理会计课程重视程度低

由于高职会计教育注重学生账目处理技能的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功底薄弱,开展管理会计教学有一定难度,所以管理会计课程常被作为选修课设置,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将管理会计课程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删掉。但是,从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看,社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效的管理会计课程学习不可或缺。

2.3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知识体系沿用十几年前的理论成果,与财政部日前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框架体系有很大差距,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升级,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合理选择。

2.4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较少,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很少配置相应的实训平台,缺乏有丰富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使高职会计教育紧跟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缓解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开展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尤为迫切。

3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能力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管理业务流程,培养学生业财融合意识,锻炼学生利用财务数据为企业提供预测、决策的能力。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和教师有危机意识,勇于迎接数字经济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在进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中,要从观念转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之具备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职业能力。

4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4.1 转变观念,提升重视,升级人才培养目标

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核算能力为主,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会计转型的挑战,整个高职会计专业将会受到冲击。高职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和会计专业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升级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传统会计”向培养复合型会计转变,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会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观念转变了,顶层设计定位准确了,高职管理会计改革才可能尽快推进。

4.2 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实施的依据,高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更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对企业的会计岗位进行调查研究,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管理会计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既能反映管理会计理论又适用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第二,结合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两部文件设计课程内容框架,因为这些文件是财政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从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和应用指引,参考这些文件对更新高职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有现实意义;第三,高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更新应与管理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参照职业管理会计师CCMA或CMA的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

4.3 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管理会计课程理论深、实践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课堂上,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理论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学习案例和锻炼管理会计实践能力,因而管理会计教学深度和广度有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管理会计的教学可以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延伸课堂外延,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由过去的单一课堂教学拓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授课教师先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案例提前录制视频放在线上课堂,课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在网络学习平台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完成课前任务;課上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平台学生课前任务的反馈,针对性地讲解重点和难点,然后发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答疑、解惑、案例的讨论和延伸学习;在课后教师仍然继续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微信、QQ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

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学理论,课上解决重难点,锻炼管理会计技能,课后拓展知识,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管理会计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4.4 加强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师资队伍

随着会计人员转型需求,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提高管理会计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师要“走出去”,让教师到企业体验管理会计的实际工作并积累实战经验;参加各类管理会计培训,考取管理会计职业资格证如CMA、CCMA等;另一方面将有管理会计经验的会计专家“请进来”,充实到教师团队中,定期为学生讲授管理会计案例或开展讲座,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促进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5 结束语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核算型会计人才过剩,管理会计人才稀缺,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保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会计教育要尽快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培养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Z].2016-1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6-10-27.

[3] 胡静林.管理会计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国际商务财会,2014(11):5-7.

[4] 刘浩博,梅祥娣.“互联网+”时代会计机构和人员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总会师,2016(7):84-85.

[5] 谌灿霞.建立基于企业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财务与会计,2015(18):10-11.

[6] 左占卫.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6(3):107-109.

[7] 熊磊.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J].财会月刊,2015.26(33).

[8] 张宝贤,唐建荣.“互联网+”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7(36):80-86.

[9] 刘颖.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145-147.

作者:郝茜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论文 篇2: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要从对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课程学习成果、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行多元考核评价等几方面着手,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关键词】   成果导向;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一、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概述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一种基于预期学习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198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斯派蒂(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认可,并已发展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主流教育改革理念。在這种全新的理念下,教学模式由多年来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使教学的重点聚焦于“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并以此来指导和组织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突出能力本位。OBE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期学习成果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起通往学习成果的发现平台。OBE的教学评价也主要聚焦在学习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每个学生的课程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帮助和引导学生改善不良学习状态,也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二、基于OBE的反向教学设计思路

OBE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由毕业要求决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再决定每门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与教学内容。

第一步,我们通过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对接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职业标准,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行业特色,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的毕业要求,包括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知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学习成果,即“专业预期学习成果”(Program Outcome,简称POC)。我们借鉴美国学历资格框架,将会计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分解为专业知识和技能(POC1,包含3个学业水平参照点)、拓展和融合知识(POC2,包含4个学业水平参照点)、职业能力和道德(POC3,包含6个学业水平参照点)、应用和团队合作(POC4,包含1个学业水平参照点)、公民与国际视野(POC5,包含2个学业水平参照点)、创业与创新思维(POC6,包含1个学业水平参照点)6个学习领域,共包含17个学业水平参照点。第三步,根据专业预期成果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对专业预期成果的达成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即通过各门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Subject Outcome,简称SOC)的完成来实现专业预期成果的达成。第四步,以SOC为依据,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方法等,并根据课程实施效果不断调整完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基于OBE的反向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三、明确课程学习成果,对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管理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当前财务职能由核算向管理转型的背景下,为适应“互联网+”新经济形态,满足企业成长和管理需要,急需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加工和运用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以及业绩考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文案写作和自主学习的职业素质。我们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毕业要求,按照本课程和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参考中小企业预算、计财主管、成本管控等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将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分解为6个SOC,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内容与专业预期成果及职业能力、素质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学习成果形式

根据管理会计课程目标,为使学生完成预期学习成果,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我们强调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割裂,课程组成员多次与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课程团队进行研讨交流,厘清管理会计课程与这些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交叉,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避免了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复或知识遗漏。我们依托我国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设置课程内容框架,参考管理会计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用的调研数据资料重构课程内容,同时融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技能项目和财务管理技能项目中的相关比赛内容,实现“课赛融合、以赛促教”。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预期成果形式,教、学、做相结合,并考虑了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特点,体现本课程在“管理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与预期成果形式如下页表2所示。

五、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为适应成果导向教育的要求,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第一是从封闭课程向开放课堂转变,实现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时间上从课堂内向课外延伸,空间上从普通多媒体课室向实习实训基地和网络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参考资料扩充;第二是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重点培养学生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业绩评价三大课程核心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方案写作、创业意识、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够全方位提升。OBE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达成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进行。

(一)任务驱动

教师根据课程预期成果和课程目标,按课程模块设计一个或几个来自于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案例的“任务”,强调任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对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等予以简单提示和说明,边学边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

课程组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同时深入行业企业,广泛收集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素材,结合课程知识点和预期成果要求进行加工整理,设置一系列情境和问题,形成教学案例,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选择恰当时机导入案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或撰写书面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课程组在在线学习平台上也建立了与理论知识点紧密结合的企业运营管理案例素材库,案例素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持續更新,以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拓展视野。

(三)合作学习

成果导向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的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管理会计课程在每个班级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每4人一组,模拟一个中型企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分别担任资金管理、营运管理、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岗位,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完成项目实训任务或综合大作业,教师有更多时间组织课堂、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和监控过程,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职业性。

(四)在线教学

管理会计课程已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资源丰富,包括微课视频、授课录像、电子课件、电子书刊、企业案例、拓展素材、作业库、试题库等,并实时完善和更新,还可以进行在线考勤、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问卷调查、在线直播、课堂抢答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提问,大大提高了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效率,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学习需要;教师不再受讲台的束缚,可以随时在线发布课程任务、讨论案例和网上交流答疑,师生互动交流更加顺畅,有效延伸了课程的内涵和空间。

六、多元考核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管理会计课程实施“三合一”考核评价模式,即课程成绩=平时考核+成果考核+能力测试,其中平时考核占20%,成果考核占60%,能力测试占20%。

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在线考勤、线上任务点完成情况、在线作业和单元测试、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开课前教师先在在线学习平台设置好考核项目权重,学期末可由课程平台自动计算得出分数。

成果考核重点测评课程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及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文案写作和自主学习等职业素质能力是否形成,由6个课程预期学习成果成绩构成,权重分别为SOC1占20%、SOC2占20%、SOC3占20%、SOC4占15%、SOC5占15%、SOC6占10%,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报告、综合大作业、案例分析报告、PPT及现场汇报等学习成果进行评分,部分学习成果考核如现场汇报演示也可邀请企业专家组成第三方考评小组。

能力测试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程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简答题等。

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也是OBE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课程考核结果,我们还需要对课程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短板,以便持续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章雨晨.基于DQP框架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设计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222-224.

[ 2 ] 孙海涛,陈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大纲开发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4). 156-157.

[ 3 ] 武永霞.《管理会计》课程改革实践——基于“导学—案例—实训”三维互动教学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6,(30):165-166.

[ 4 ] 彭宏超.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改进探讨——基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J].财会通讯,2017,(19):47-50.

[ 5 ] 王晓辉.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J].商业会计,2012,(9):125-126.

[ 6 ] 姚丽琼.《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四步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3):106-110.

作者:赵红英 章雨晨

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论文 篇3: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互联网+教育”新生态下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供数字化、媒体化的教学资源以及在线交互平台,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知识,从而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管理会计;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45

0 引 言

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云营销”“教育云”与“企业云”等各类“云”涌,各行各业都被席卷“云”中。“互联网+”的新生态下,我国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在改变。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POC、微课、云课堂等新教学形态的出现,使教育这个古老而崭新的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也成为了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1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可以用电脑、手机、Pad等上网,轻松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并在微信、微博、QQ群以及“云空间”等学习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习不再拘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只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干扰,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而学习效率低下。笔者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习者认知的主体地位,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适合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网络化的学习情境,给予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习者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从学习内容、时间、方法、交互、质量与效果等方面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引导、监控、评价和反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管理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下面以“本量利分析”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2.1 教学分析

2.1.1 学习目标分析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须紧跟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淡化理论学习,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从事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企业生产经营中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诸如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来确定本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掌握保本分析、保利分析、安全边际分析的方法,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技术为企业的经营预测、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根据教学对象的基础、经验与困难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2.1.2 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参加普通高考招录的,也有对口升学招录的,还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线交流互动等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2.2 教学实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选择一个便于学习交互的网站;创建立体化的空间课程;创建用于在线学习交流的教研室、微信群、QQ群;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用于学习过程中的自测与期末考试。学生需准备智能手机或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学习工具。

2.3 课外学习

教师提前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学习的任务单,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重点与难点及学习方法与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学习网站,在任务单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交互平台上讨论交流。教师可要求学生提交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成果的报告或安排在线小测试,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4 课堂教学

2.4.1 导入环节

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活动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播放一小段精心制作的微课,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熟悉的咖啡厅场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咖啡厅能保本吗?你想不想当老板?你打算进驻哪个行业开什么样的公司呢?”等开放式的问题,因此,往往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作为老板,你的公司每個月的业务量要达到多少才能保本?业务量达到多少才可以实现你的盈利目标?”通过这一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积极愉快地思考。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实现教学的目标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诸如精美的微课、幽默的故事、角色扮演、擂台挑战赛、冒险游戏等形式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工具,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2.4.2 布置任务环节

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提出学习任务,即确定模拟公司的具体业务;分析销售、利润、成本的关系,并发现规律;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目标利润分析。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具体的考评标准,怎样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让学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

2.4.3 任务实施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需要完成的任务展开思考:解决“咖啡厅一个月卖出多少杯咖啡才能保本”以及“为实现获利目标营业额需要达到多少”等这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方法?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如何找到所需的信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需要查找哪些资源?要进入哪个网站?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是不是相同?哪种方法更快?哪种方法更准确?学生通常先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然后通过QQ、微信或世界大学城教研室等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各团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4.4 成果汇报环节

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在课堂上讲授“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在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的多维交互来解决问题,锻炼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团队经过学习、探索、交流并达成共识,每个团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各自满意的成果,最后由各团队选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由于各个团队所创建的模拟公司不相同,要完成的任务也就不一样,因而最终提交的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要求学生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效果将会更好。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各个团队的异同点,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各团队的成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再次提高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学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收获,展现团队风采,另一方面相互交流学习,强化了知识与技能。

2.4.5 学习评价环节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开放式的,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对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评价,让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登录学习网站浏览教学资源会留下访问记录,在学习交流平台上主动请教问题的次数和浏览问题、解决问题的次数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习空间中参与研讨活动的情况能体现学生完成任务的参与度,学习成果的展示、在线自测以及学习总结情况等都可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必须是清晰的,必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者的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表现出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学习的能力展开全面评价。评价方法既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习的效果,又要让学生乐意实施,不感到压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目的。

3 结 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都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手段与工具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多维交流互动,优化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宿州學院学报,2011(6).

[2]朱再英.MOOC背景下的MI-WebQuest教学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

[3]朱再英.MI-WebQuest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12).

作者:朱再英

上一篇: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论文下一篇:职业资格考试土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