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未建立起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仍然面临着企业治理不完善、经营绩效下滑和杠杆率高企等问题。政策性债转股为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过历史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 篇1:

基于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国企改革成绩突出,不断纵深发展,越是进入深水区,越要强调依法合规。本文从当前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出发,分析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对促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法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

作者简介:曲畅(1985-),女,汉族,北京人,法律硕士,任职于中交京津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投资管理。

国有企业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国有企业必须要走持续深化改革之路,才能有效破除现行机制体制中束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出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发展动力和内生活力,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看到其在变革中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内部监管体制还有缺位,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国有资本运行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法治手段,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防范风险,守住底线。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發展处在关键阶段和攻坚时期,应着力加强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法律管理系统,推动国有资本的有效运转,促使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转,顺利实施。
一、当前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改革文件的出台以及一批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配置、企业党的建设这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5.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6.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任务重、挑战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纷繁复杂,对依法治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法治建设水平,筑牢法律风险管控的防火墙,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二、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穿透力

改革意味着对原有机制和利益分配的重构,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甚至会遭遇阻力而陷入僵局。如何让国家所制定的改革目标和行动纲领有效落地,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差,必须要依靠法治手段,找到合法合规且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促进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将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与改革进程全面系统的融合,做好事前的法律风险防范与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穿透力,促使改革方案平稳实施。

(二)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机制,让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经营,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所以作为国有企业对内就要坚持依法治理,对外更要依法经营,尤其是在践行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问题上,对法律规则的遵守与维护,不仅关乎到企业品牌的形象,甚至关乎到国家的形象。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法律素养,或是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绝对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提高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水平就是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有效维护国家的资产安全

国企改革要求强监管,落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这就要求必须将一切经营、决策活动都纳入法治轨道,履行法定程序,杜绝违规操作,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或受损。所以全面加强企业的法治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加强法律部门与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会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合规管理,防止权力滥用,有效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四)全面保障国有企业的依法合规经营

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必须要面对市场,接受市场化竞争的考验,也许还要面临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所接触的法律环境是复杂的,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可能今天的方案并不能解决明天所遇到的问题,在操作层面,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是不存在的。所以必须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的法治建设,延伸法律管理的触角,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应急能力和适应能力,保证法律风险管理的全覆盖,让法律管理跟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为国有企业的依法合规经营和改革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三、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有效举措

(一)大力培育国有企业的法治文化

培育法治文化就是要努力让企业每个人的头脑中都能有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让法治成为国有企业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国企改革中,问题会不断的出现,也会不断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提升企业职工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的大好时期。通过切实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剖析,及时为企业职工在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答疑解惑,增强普法培训的现实教育意义;要注重普法教育的全覆盖,从纵向上,做到高层、中层、基层人员全覆盖;从横向上看,更是要涵盖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业务领域;同时普法教育还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失灵活性,不拘泥于某一次培训或会议,而是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和日常经营的有效环节,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二)加强法治组织队伍的建设

国企改革中涉及到战略重组、投资并购、薪酬分配、劳动用工、员工持股等实际问题,对法律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法律实务的操作技能,又要对所在企业改革的内外部环境、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改革的背景下要着力构建复合型、多元化、高素质的法律顾问队伍。首先要保证企业法律顾问的数量,能够形成专门的法律团队来统筹管理企业改革的有关事项。同时还要加大培训培养力度,搭建人才的激励计划,提升企业法律顾问的能力和素质,鼓励企业内部骨干员工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充实到企业法治组织队伍中来,完善法律顾问的履职机制,在国企改革中切实发挥作用,不断贡献价值创造。

(三)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包括对重大决策、规章制度、经济合同的审核以及纠纷案件管理、普法培训等内容。为顺应国企改革的形势,法律风险管理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强化全程服务,切实提升投资并购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水平;坚持联动共享,树立国际化经营法律合规工作先行的理念;着力延伸拓展,配合做好党委规范性文件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向公司治理延伸,提升股权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四)提升法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做好法律风险管理所需要收集和识别的信息量巨大,从外部来讲,需要及时收集、全面更新最新的国内外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有关变化,相关合作方或利益共同体的信息动态;从内部来讲,需要了解识别每个部门的职责职能、操作流程、规章制度、风险控制等内容。以最快的速度辨识有用信息,并要经过严谨的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从而形成准确的法律意见,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功能齐备的法律事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使法务工作模式达成高度的统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很多法律事务跟进周期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繁多,可能会涉及多个部門和单位,这就需要形成各类法律事务的在线动态管理,保证法律团队人员在协同配合时,能够准确调取现有资料,实时查看事务进展,完成法律风险防范的落地操作。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可以进行法律风险管理应用系统或软件的自主研发,打造符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流程的法律事务整合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法律风险管理节点,创建法律预警机制,落实法律风险的实时监控,提升管理效率。
四、结语

加强法治建设在国企改革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适时规避法律风险,还能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企业以饱满的姿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促使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向前发展。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把控,在找准路径的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把法治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肖亚庆.扎实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支部建设,2018(12).

[2]黄淑和.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中打造“法治央企”[J].先锋队,2015(1).

[3]徐重成.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打造“法治央企”[J].现代国企研究,2017(2).

作者:曲畅

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 篇2:

国有企业改革视角下的债转股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未建立起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仍然面临着企业治理不完善、经营绩效下滑和杠杆率高企等问题。政策性债转股为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挥过历史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有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的大背景下,债转股,尤其是市场化债转股,可通过多条途径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国企改革;债转股;混合所有制;国企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1.国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运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抓大放小、政策性债转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等改革,逐步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但总体上,尚未建立完善和合理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等。

从改革的逻辑和诉求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运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具有完善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和合理有效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形成权责明晰、有效制衡。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包括股东之间的权利关系、股东与董事会见的权利关系、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间的权利关系三个层次。其中股东之间的权利关系是公司内部最基本的关系。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核心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成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出资人保障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混合所有制和分类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主要途径。

一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是不同所有制的资本在同一企业内部的混合,是性质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互相贯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企业产权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由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构成,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纵观3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一个基本的逻辑主线是通过不断扩充所有制类型、增加企业产权主体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企业组织结构看,混合所有制是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关键:而从所有制角度看,混合所有制是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关键。通过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在不增加国有企业债务规模的情况下,扩大国有资产规模,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相比于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具有较高的投资管理能力,引入社会资本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是以企业功能为依据进行分类改革。分类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看,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多数国家均是根据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将国有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担特殊社会职能的公益性国有企业或垄断性国有企业;一类是竞争性、市场化的国有企业。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

一方面,国有企业,尤其是非金融国有企业负债高企,杠杆率居高不下。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国有企业总负债为79万亿元,占全国非金融企业总负债的比例为74.8%,占当年GDP的比例为116.7%;2016年末,国有企业总负债规模超过8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117.6%。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一方面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大量不良债务,带来银行不良资产增加。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杠杆率的分化逐渐增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私人部门,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去杠杆,杠杆率从2008年的60%下降到2016年的51.2%。在2008年-2010年宽松的货币和信贷背景下,得益于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自身预算软约束以及承担稳增长的任务,国有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2014年以后,由于中央逐渐引导去产能,国有工业企业杠杆率才缓慢下降,但下降速度远低于民营企业。2015年末,国有企业杠杆率仍高于民营企业月10个百分点。

2.所有者缺位,治理結构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指支配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股东、债权人、管理者、职工等——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为减少代理成本,保证出资者(股东、债权人)的收益而设计的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委托代理的问题致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无法形成具有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缺乏制衡、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全民所有制导致的股东缺位、经营权侵害所有权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股东大会有名无实、董事会不规范,监事会效率低、经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间存在过多关联交易、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的法治环境不健全等。而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国有企业高债务、高杠杆率的内在原因。

3.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有所下降。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调整,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了自主經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经营困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但当前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有所下降,主要经营指标均出现同比下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54704亿元,同比下降5,4%:利润总额23028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中央企业利润总额16149亿元,同比下降5.6%,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879亿元,同比下降9.1%。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和应交税金同比增幅也逐渐下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下降意味着国有企业偿债能力的减弱。数据显示,2017年3约,全部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利息保障倍数为2.0,相比1998年的1.67和2001年的1.83,偿债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三、债转股的历史实践

1999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信贷资产。此次债转股主要由国家主导,通过行政方式推行,因此称之为“政策性债转股”。此次,实施政策性债转股的企业共580家,转股总金额为4051亿元,占总剥离不良贷款13939亿元的29%。580户协议债转股企业中,国有企业287家,国有独资公司162家,国有控股公司55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218家,占国家重点企业总数的42%。

1.政策性债转股的背景。

一是经济增速不断下滑,通货紧缩压力增大。1996年-1999年,GDP增速连续4年下降,而1998年、1999年CPI分别为-0.8%、-1.8%。二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加剧。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困难,超过70%的国有企业陷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债务负担加剧。199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不断攀升,1997年亏损总额为831亿元,是1990年的2.4倍。同时,资产负债率也不多上升,1995年一度高达85%。经营不善和高负债加剧了债务负担。三是商业银行不良率高企。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国有企业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1995年,国有企业贷款占银行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为58,73%。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和债务增多致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不良率高企,当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率最高达50%。

2.政策性债转股的过程。对于实施方式。国家经贸委(已于2003年撤销)审查各省经贸委上报的候选企业后,推荐给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独立评审,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拟定实施名单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对于实施主体。主要实施主体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具体参与主体还包括债转股企业、商业银行、相关政府部门。

对于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部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注册资金、由财政部担保的央行贷款及向四大行和国开行发行的金融债券。

对于退出方式。有企业回购、股权转让和上市退出三种方式,其中主要为企业回购,90%的债转股协议将企业回购作为退出的主要方式。

3,政策性债转股的效果。从实施效果看,1999年实施的政策性债转股减轻了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了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善企业绩效,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效果不明显,也没有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激励不相容、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固有的问题。

一是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帮助国有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在债转股过程中,得益于停止支付转股债务利息剥离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和非经营资产、重组优质资产、政府注资等各种措施,有效减轻了债转股企业财务负担,帮助企业摆脱了财务困境。实施一年后,企业账面平均资产负债率由73%下降到50%以下,下降约23个百分点:80%的企业扭亏为盈,有效抵扭转了国有企业利润下滑的势头。

二是优化企业负债结构,提升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由于债转股企业财务负担的减少,负债结构得到改善,企业信用等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这体现在: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拓宽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债转股企业可通过上市或发债获得直接融资。

三是化解不良资产,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等多种处置方式,提高了不良资产回收率,化解存量金融风险,改善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4,政策性债转股的启示。虽然,政策性债转股并未解决国有企业固有的问题,但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是债转股应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减少行政干预。政策性债转股期间,政府在债转股企业选择、转股价格确定、退出方式等方面干预过多,导致债转股企业鱼龙混杂、转股价格不合理、后期退出困难等问题。

二是应制定系统性配套措施。债转股不是简单的将债权转为股权,而是应通过债转股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经营能力。这就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债转股的顺利进行,需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以方便股权的顺利退出,需要完善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以方便筹集债转股所需资金。

四、债转股助力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

1.利用市场化债转股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结构,以达到企业效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化债转股可通过引入多元化出资主体,完善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建立健全权责对等、有效制衡的决策机制。市场化债转股能够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逻辑在于,债权转为股权后改变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增加了股权融资比例,带来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最终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产生影响。

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转股企業须改制为公司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并引入来自原债权人的董事参与公司治理和经营。原债权人所持股份与一般的股份有很大不同,其利益取向和行为导向与一般股东也有较大区别,从而引起转股企业利益机制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剩余索取权的所有者真正成为企业风险承担者,是企业治理结构有效率的前提假设。因此,债转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治理机构的改善取决于原债权人获得转股股权后,能否真正参与企业治理,获得剩余索取权。

2.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去杠杆增效益。市场化债转股通过直接减少企业债务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减少债务负担,增加经营效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可由实施主体自主协商转股对象、转股债权以及转股价格和条件。不同于政策性债转股要求转股的债权必须为银行不良债权,市场化债转股中转股债权可以是不良债权,也可以是关注类,甚至是正常类贷款,这无疑会减少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有利于国有企业去杠杆、增效益。

3.通过多元化出资主体助力混合所有制。市场化债转股通过多元化出资主体,建立有效竞争的债转股市场结构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实施机构和出资主体参与到市场化债转股,形成国有银行及其债转股子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多主体债转股市场,促进有效竞争。同时,出资主体多元化能够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着所有者与经营者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是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下,国家、集体和个人均可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不同性质的产权主体组成的股权结构可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打破企业内部原有利益格局,防止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有助于形成“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4.通过差异化债转股方式助力分类改革。市场化债转股通过明确适用企业,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转股、退出方式助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市场化债转明确规定了转股对象企业,并明确禁止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

对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将有相当一批企业不满足市场化债转股的条件。对于此类经营不善、债务负担重、杠杆率高企的国有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破产等方式进行整合或退出。对于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中符合市场化债转股条件的一些国有企业,可以在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非国有资本参股。对于公益类国有企业,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作者:赵立昌

国有企业改革投资管理论文 篇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剖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目标需要政策支撑。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发〔2015〕22号文”)公布以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遵循,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操作细则基本具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以推进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为基础,聚焦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1 推进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这一论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然要求国有资本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这也是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最大区别,国有企业的国有属性要求其承担着特殊的功能。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就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015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研究〔2015〕170号)。文件包括划分类别、分类施策、组织实施等三部分,要求对国有企业分类推进改革、分类促进发展、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

为加强和改进对中央企业的分类考核,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2016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国资发综合〔2016〕252号),明确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按照企业的功能和业务特点确定了差异化的考核导向和内容。

2016年,地方国资委普遍以分类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入点,并出台了实施办法。各地在落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时基本在商业类和公益类两个类别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而略有不同。例如,上海、北京、甘肃、湖北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三种。有的省份则在两类的基础上细分,如山东、黑龙江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公益类,其中商业类又再分为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省市都出台了配套的改革方案和管理办法。

2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改革国有企业,要最终使之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真正建立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为此,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濟制度。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发〔2015〕22号文明确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界定了混合所有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国有企业改革方式,国有企业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体。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中发〔2015〕22号文的第一个配套文件,是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该文件包括八个部分,分别为总体要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建立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营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环境、组织实施等。

员工持股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途径之一。为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中发〔2015〕22号文要求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2016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文件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试点原则、试点企业条件、企业员工入股、企业员工股权管理、试点工作实施、组织领导等。文件要求,参与持股人员应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实施员工持股后,应保证国有股东控股地位,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34%;实施员工持股,应设定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

2016年,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6家中央企业被列入首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个由国有资本控制的领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务院国资委已确定10家中央企业子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北京、上海、陕西、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等近20个省市也明确要推进地方国企员工持股试点,北京、上海已相继出台了关于员工持股的实施办法和方案。浙江省确定的首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共有5家,类型包含省属国企、地方国企、上市公司等。

2.2 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基础。尽管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国有企业仍承担着大量非企业职能。2016年7月,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视频会议提供的信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其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具体指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管理机构约4900个,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相当于2015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的6%,这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国发〔2016〕19号)。文件提出,力争到2020 年基本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体包括五方面工作: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剥离国有企业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集中解决少数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问题。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文件要求,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17年,5个城市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并要取得重点突破,“三供一业”完成分离移交或签订正式协议、框架协议的要达到70%,企业办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和消防机构分类处理要基本完成,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要取得积极进展。

3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本效率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的重要举措。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3号)。该文件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总体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等。文件要求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责定位,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监管重点,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明确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关系,界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关系;建立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机制,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等。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6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对于中央企业,要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为了实现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制订了职能转变方案,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突出聚焦管好资本投向、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大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10家中央企业先后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各省完成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52家。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宝钢与武钢等5对10家中央企业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减少到102家,企业内部业务整合和专业化重组力度加大,成立了中国航发集团。中央企业压减法人单位2730户,减亏43.9亿元,减少管理费用49.1亿元,专项处置、治理“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398户。

2017年1月,为推动中央企业规范投资管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更好地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第34号令);为加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推动中央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第35号令)。

4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國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文件包括六部分,分别为总体要求、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切实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强化国有资产损失和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加强监督制度和能力建设。文件要求,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与国办发〔2015〕79号文相配套,2016年6月,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财政部第32号令);201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6〕63号);2017年1月,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16〕315号);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都旨在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新设3个监督局,打造监督工作的领导决策、协调处置、监督报告“三个平台”。大部分省级国资委建立了内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监督协同切实加强,监督合力逐步形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1+N”政策体系的落地生根,必将显著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为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尚启君

上一篇: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分析论文下一篇:会计金融工具准则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