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只有鼓励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不同于以往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全过程教学模式即从学前、学中、学后三个环节,确定学生需求甄别、个性化教学内容定制、学生自我管理与和目标导向式学习、过程监督与引导、信息反馈与动态调整的五阶段互动反馈式经济学教育模式改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经济学教学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管理经济学教学设计论文 篇1:

“三全育人”视角下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摘  要:“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混合教学”模式融合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文章从课程思政整体构建融合障碍、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来源障碍以及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碍入手,从课程大纲重构、课程资源重组和教学模式创新三方面对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将混合式教学的“微主题”和“全过程”作为课程思政实践重点。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混合教学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在政策推动和实践探索中,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打造涉及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元利益主体的思政教育生态圈。

对课程思政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类研究成果:一是结合政策精神,从理论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的内涵、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二是从整体观出发,提出国家、学校、教师系统性构建“课程思政”的策略及评价机制等;三是从个体观入手,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具体教学内容的可行性路径;四是从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出发,提出了“微思政”“教学过程最优化”等概念和实现路径。本文从“三全育人”对课程思政提出的要求着手,提出课程思政探索混合式教学的“重构、重组、创新”实践路径,在混合式教育的背景下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三全育人释义及课程思政意蕴

“三全育人”释义中,“育”是核心,“全”是重心。专业课程教学要从“教”走向“育”,要求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科学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

(一)“全员育人” 要求思政教育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育人合力

全员育人是基础,通过人员的整合与合力的形成,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对思想和政治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大爱之心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要实现原来单一的思政课程主渠道向“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重的创造性转化,必须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网络运用和社会实践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只有充分发掘课程所具有的隐性思政资源,进行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全员育人的合力。

(二)“全过程育人”要求课程思政全过程实现路径融入

全过程育人是动力要素,是指向“过程”的实现与融入,循序推进,注重育人环节的衔接,以实现育人的连续性与科学性,为全员育人提供路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按照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一个点面结合、时空相连、立体完整的思政教育模式。在课程思政中,教育的重点在全过程,强调育人的过程。要将思想和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的前、中、后全过程,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

(三)“全方位育人”要求课程思政通过统一“育人和育才”实现教育的价值塑造

全方位育人是主责,要求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课程思政是“大思政”总体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是育人主体,课堂是育人主渠道,秉持“育”“教”结合的课程理念。课程应根据学科特色研究育人目标,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的传授,培养和塑造相融合的功能,结合学生需求深度提炼专业知识中的精神内涵,这是重要的课程教学理念。

二、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特点

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混合教学为课程思政带来新的思路,借助互联网掀起的学习革命,“课程思政”正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乐于开展、实施效果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一)混合式教学促进课程思政实践系统化

课程思政建设是系统工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如何“适时”“适量”“适度”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实践与发展的主要问题[2]。当前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出现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等倾向,存在较为普遍的供需、传授形式和内涵的脱嵌性现象。为提升“课程思政”的适应性、联结性和社会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应有机统一,与课堂的前、中、后相关教学设计应系统连接。

“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育相融合,通过重构学习过程,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3]。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老师提供的网络在线资源完成教学的“信息传递”;在课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互动进行“吸收内化”,包括学生讲、老师提问、小组活动等形式的课堂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特有的学习流程设计,使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课前课后的课程思政实践,为课程思政实践系统化提供了条件。

(二)混合式教学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多维化

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以及培养什么人是高校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与价值的融合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求,混合式教学对“全过程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部对课程思政的要求。

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社会的原住民,面对媒介技术所构建的网络拟态环境,不断接受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冲击。因此,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育人目的,必须创新多维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混合教学为革新多维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三、混合教学中课程思政遇到的困难

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实际困难,从课程思政的实践入手,研究互联网学习环境条件下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课程思政整体构建的融合障碍

目前,课程思政教育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向学生推送网络中的思政资源,这是优势,但是在推进中,专业课教师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因此如何解决思政内容构建与专业内容的融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融入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仍需实践探索。现有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重要文件和教材体系对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分类指导功能体现不够。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中,相关文件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理念提升中的主体性,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不够重视,造成教学过程存在随意性倾向。

(二)课程思政资源整合的来源障碍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00后”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原住民,出生即享受网络知识获取的便捷和网络社交的便利,更多时候他们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交中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和碎片化的信息交流。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学生熟悉和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课程思政规律把握的能力障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资源和课程思政资源,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将其结合并转化为教育资源。混合式教学对接了海量网络资源,这对专业教师有效挖掘网络资源、提炼相关的思政元素并转化为隐性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是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一大障碍。

四、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因素。发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对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能力[4]。以下将从课程大纲、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下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研究。

(一)课程大纲重构——提升“价值引导能力”

基于疫情以来广泛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总结针对经管类学科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变革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结构。从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入手,重视基本文件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塑造作用;针对混合式教学的特定环节,设定具体的思政内容。对社会科学学科而言,在教学内容中要吸收“马工程”系列教材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内容并写入课程大纲,在课程目标中增加对价值达成目标的描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三方面入手进行重构,提升专业课程的价值引导能力。

(二)课程资源重组——增强“互联网赋能”

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是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和SPOC课堂的重要支撑。和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资源目前还属于真空地带,构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MOOC,是“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其对优化思想政治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包括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也包括教材和教辅资源,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资源在学生课前预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教材资源要体系完整,观点明确,教辅材料要能追溯历史,融合时政。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接收的信息具有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特征,且经常以零散且不完整的方式呈现,通过对课程的线上线下资源、教材教辅资源进行系统化重组,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

(三)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内化于心”

教学中最难改变的是老师,混合式教学大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转变要从老师的教学模式创新入手。老师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以“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为思路,创新教学模式,使教育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运用“微主题”思想[5],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分解细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知识体系,从专业知识的教学迁移到思想政治的育人,实现教学、育人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合理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注重因材施教,以课后实践促进学生品德内化。

五、管理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沟通经济学与管理决策科学的桥梁。作者长期从事管理经济学教学,根据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大纲知识点,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点设计四大模块: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理解企业决策、市场运行及政府作用,结合行为经济学、博弈论、生产技术、供需定理与新政治经济学等内容,在企业发展与商业伦理、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微观发展与制度自信等方面切入思政主题,有效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

教学方案灵活采用视频、案例、专家讲座和自主教育形式,结合具体思政教育主体进行立体滴灌式教学设计。运用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前沿性、时代性和一定挑战难度的课程内容。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方案设计包括课程内容思政教学点的深挖、思政内容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主体情境认知设计、效果评估方案设计。

管理经济学课程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综合现有资源,融入自建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教室,让课程思政很好地在线下融入混合式教学,课堂讨论有时间、有基础、有效果,配合科学设计的过程性评价,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有效实现知识的思想内化,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按章节发放课前线上学习材料,可让学生报告网络资源、雨课堂内置慕课和爱课程上的两门课程“管理的认知与实践”和“经济学原理”与线下教学进度相关的章节。课堂上通过问卷、小组讨论、实践案例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紧密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确定每节课的思政主题,部分课堂采用翻轉形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

以绪论为例,采取“课前推送、问题讨论、案例讲授“等教学策略,首先通过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的动态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关键因素,用实例推送经济学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管理学产生和演变过程,链入效率理念,进而引入经济学的最优化决策思路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顺理成章地引入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区分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同时传递管理决策中的社会责任理念。

通过对张维迎老师的“企业家精神不是什么”三个课程公众号内容的学习,通过问题导入如何理解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如何理解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的区别,如何理解约束条件在企业决策中失灵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没有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家决策,这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矛盾,使学生了解管理决策和企业家决策的区别: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企业家决策不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企业家有梦想,赚钱不是唯一目标。

通过强化对创新精神在市场中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由来已久,其实质是要求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承担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减少企业生产经营的负外部性,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财务绩效的讨论,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有影响,大部分的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财务绩效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高宁,王喜忠. 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17-22.

[2] 罗仲尤,段丽,陈辉. 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3] 陈磊,沈扬,黄波.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51-53.

[4] 杨晓宏,郑新,梁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2):71-78.

[5] 张晋. 通过“微思政”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20(18):27-29.

〈荐稿人:孙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js2019032);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项目编号:YB2021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建、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项目“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丽红(1975—),女,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能源金融、教育管理。

作者:李丽红

管理经济学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学为主体”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只有鼓励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不同于以往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全过程教学模式即从学前、学中、学后三个环节,确定学生需求甄别、个性化教学内容定制、学生自我管理与和目标导向式学习、过程监督与引导、信息反馈与动态调整的五阶段互动反馈式经济学教育模式改革。这一研究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组织、评价体系和教学反馈调整作为一个动态整体,把学生作为这一动态学习过程主体,提出以学生目标定教学,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和动态调整都服务于这一核心。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教学模式学为主体

Key words:Teaching model reformin Economics,Learner-centered

1 引言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华社)。这样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凸显了教育的实用性、科学性,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的成果要通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加以体现,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不止在于教,更在于教会学生学。如果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无所得,则教育是无效和低效的。这是最先进和最根本的教学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要通过具体教学模式加以实现。目前教学模式尚没有严谨统一的概念界定。赫尔巴特(1806)提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虽因其机械化被质疑,却是第一次以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结构描述教学模式。基于这一模式,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信息反馈四个阶段。但国内一些学者将教学模式等同于课堂教学,将教学模式改革限定在教学方法改革[1-4],认为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尝试就是教学模式改革,提出通过案例教学、互動教学、仿真实践教学调动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研究局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不完整的教学体系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也有学者指出学习是能力培养过程,学习模式包括发生学习需求到持续学习行为等多个环节[1,5-6],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型教学或基于论文创作的研究型教学。这些教学模式改革的文献或提供了解决课堂低效问题的办法,或改善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但没能将学生需求与目标作为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仍服务于教师,教学模式仍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学习过程的客体而非主体。

对文献的综述,本文认为国内现有教学研究和实践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将教学模式狭义化,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忽视教学目标导向及教学反馈环节,教学过程不完整;二是教学管理时将学生排除在教学设计之外,作为被动管理的对象而非共同参与目标设定、接受结果反馈的教学合作者,导致教学模式基于教师视角去设计和管理,没能将学生作为主体共同参与。

2 “学为主体”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2.1 经济学教学现状

(1)经济学授课范围广,教学任务重。西方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部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课班级多,课时安排多,学分占比大。微观经济学多按周四开课,16教学周总课时64节;宏观经济学多为周三学时,16教学周总课时48节。一般为了在既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按高鸿业版教材安排,微观部分11章,宏观部分10章)传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同时由于模型多,具有计量要求,经济学课程兼具了学习难度大、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再加上教学班级多,班级内学生人数多(45-90人),教师难以与学生有充分的沟通,教学反馈和互动不及时。师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教,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經济学教学改革研究围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教学、分层教学等形式,尝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展示和讨论。这些改革往往侧重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等形式上的改变,而忽略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教学理念的体现:即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固然对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和改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但实施过程往往是教师安排教学讨论主题、安排分组,由学生展示和小组汇报,容易出现小组内分工不均匀,个别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机会,更多学生搭便车或以旁观者身份参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主体问题。

(3)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经济学教学评价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70%的方式评价学习效果,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与教学互动。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由于经济学课程理论难度大,学生普遍卷面成绩低,为了提高总评成绩通过率,本应反映教学参与程度的平时成绩往往成为补救成绩。平时成绩不能及时反馈,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反而从正向激励变成反向刺激,形成“学好分不高,学坏也能通过考试”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4)教学管理不能顺应发展需求,学生自学部分缺失严重。由于课程教学任务重,课堂互动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处于匿名、隐形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监管督促;而信息时代的信息量大,学生疲于流连各种社交软件和信息资源,能做好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的同学大大减少,很多学生反映事情太多没时间看书完成作业,但却有时间看微信、看小说甚至玩游戏,学习缺乏管理。另外,学生关心学习经济学如何利用,大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性进一步增强,考证类课程和实操性课程得到学生重视,而经济学这样的理论课程有什么用被学生反复提及,学习的浮躁情绪进一步增加。

上述问题导致课程学习中师生配合效果差,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部分不足,学生没能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是经济学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

2.2 学为主体的理论基础

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是实用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化和个性化的知识建设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7-9]。建构主义理论一方面说明学生不只是知识接受者,也是知识加工者,是主动的学习者。另一方面说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定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确定或接受的学习目标才能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来源。由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这种知识建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而把教师定义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从而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而非教师传授知识,不能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

实用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是效果”思想,即“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的教育科学化观念,也是时下流行的教学观念。实用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学活动具有实效性,改进学习状态,提高学生能力,同时能改善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各界。

结合上述理论,我们认为经济学学习只有将学生置于重要参与者位置,从学习目标设定到学习过程反馈都实现教学双方信息共享,经济学教学才能改变难教难学的现状。

3 学为主体教学模式设计与特征分析

3.1 学为主体的设定

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不确定将要学习的理论内容因而难以有效设定目标。以往由于师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理解和认识的信息不对称,教师自然而然是教学控制者,但现在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学生从多方面获得资讯的能力大大提高,导致被教学的学习效果变差。但是,学生仍不具有完整掌控学习过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的能力。此时,教师需要从掌控者转变为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需要转变为教学参与者,基于个人目标和需求主动参与教学。

如何去进行学为主体的转变,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学校通过采用大一學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学习目标预设、不同年级间学习经验交流、毕业生返校信息反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整的参考信息,来帮助学生预判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效果,从而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和教学管理主体提供基础。这些学校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但由于是个例经验没有被系统化和概念化。当这些思考与经济学教学结合,本文认为扩展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即向前延伸至新生入校教育,向后延伸至毕业生信息追踪反馈),基于学生职业规划和个体需求的目标导向式教学将比单纯重视课堂和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管理更有效。

3.2 学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经济学教学中,应把行为管理作为核心,需要激发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且行为结果能正向反馈激励下一轮行为的持续。因而学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动机的激发:包括学生学习需求的分类和甄别;学生教学目标的自我设定;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学习效果的正向反馈形成的链式动机形成过程。

(1) 扩展的经济学教学

课程教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过程。当下大学生的核心关注是社会需求与就业导向。课程教育也必须体现对学生需求的满足和服务,否则就与服务学生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经济学教学应提供典型的学生就业发展成功案例,促进学生思考发展方向,并将经济学教学的作用意义与学生自我发展密切联系。在入学之初和课程教学前进行学生学习意愿和发展规划调查,启发学生思考大学期间要完成的教育内容和自我规划,并将所需课程学习纳入自我发展中。

(2) 学生需求的激发与甄别

学生发展受个人禀赋和家庭环境影响,只有学生自我规划并形成经济学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才能持续激发学习行为。在学生学习需求的激发过程中应考虑甄别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问卷、座谈、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大体需求类型,将相似需求的同学组合,形成学习合作联盟。目前的教学改革尝试中按学生未来发展将学生需求分为创业组、实务组和研究组。创业组侧重市场实践;实务组侧重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组侧重计量分析和更高层次经济理论学习。

(3) 差异化教学的尝试

因材施教和学以致用是学习效果提高的保证。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顾及不同学生,但是一刀切的内容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也导致大量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基于需求分组后的教学尽可能的将差别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课下学生自学中。例如在案例讨论内容设置、教学内容按分组要求。

(4) 分组教学与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人數多、课程时间紧,将差别化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落在实处的关键是学生分组学习和学生组内学习与互评。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和组内学习,将隐形和匿名的课下学习实体化、署名化,通过组内互评(占30%)和组长评价(占70%)这两个环节将学生参与度反馈出来,并将这一成绩定期反馈给学生,实现正向激励作用。

(5) 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

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按学生课堂学习(教师评分20%)、课下自学(组内评分80%)(含完成作业(40%)和组内分工任务(40%)、参与组内讨论(20%)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学生参与评分,且评分定时公布。

(6) 教学管理信息的动态反馈

通过学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按学生要求调整和修正分组机制、评分机制,并动态完善教学过程。

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都服务于这个核心。基于学生需求甄别、个性化教学内容定制、学生自我管理与和目标导向式学习、过程监督与引导、信息反馈与动态调整的多阶段螺旋式经济学教育模式,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管理角色转变、教学评价体系重设、教学效果反馈和动态教学模式六个方面全方位进行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3.3 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特征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益丰,周卫民. 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 77-80.

[2] 程博. 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J]. 财会通讯, 2009, (9): 149-151.

[3] 李伯霞.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5): 156-157.

[4] 闻超群,熊高强. 技术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6): 10-12.

[5] 梅虎,徐向龙,辛东东,等.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6): 186-189.

[6] 王庆喜. 成果导向的区域经濟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3): 48-52.

[7] 李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究——评《西方经济学》[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 (9): 68.

[8] 周荣敏,王国贞,刘力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1): 133-134.

[9] 趙明仁,王倩. 东方和西方国家教师建构主义教学观念与实践比较研究:基于“教与学国际调查”数据的分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15, (9): 71-78.

作者:?关春玉 许启发

管理经济学教学设计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经济现象缺乏观察与了解,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又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较为抽象等特点,使得该课程的知识不易被学生领会和掌握,教学设计也就成为教师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针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实训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它涵盖了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详尽讲述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思维方法和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西方经济学可以培养和提高自身洞察和分析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走向社会后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学理论本身较为抽象,存在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又相对陈旧,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的经济类专业课程都在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唯独《西方经济学》课程由于本身具有的特点成了项目化改革的难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一方面需要透彻地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的公式、数学证明、图形图表以及经济理论的逻辑推导,由于高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数学基础偏差,所以很难接受其中的内容。另外,按照教学计划,在排课方面,《西方经济学》比较靠前,甚至与高等数学出现在同一学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就会增加其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难度,进一步制约了教师授课的广度和深度。

1.2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模式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进行教学,抛开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甚至学生的创造精神也会受到压抑,进而违背了我国当代培养人才的目标。

1.3 教材问题

在教材方面,目前高职院校选择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是简化的本科教材,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而编写的教材数量非常有限。

1.4 考核方式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考核还是以传统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为主,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考评学生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

2 《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理论观点各异,如果教师对其逐一介绍,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无法辨别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所以高职层次的经济学教学既要讲足基本理论,更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体现理论课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课程的设计理念应以经济学思维培养为核心,以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主线,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完美融合经济学原理与生活生产实例,运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扩充延展课堂,使理论课与创新实践环节结合,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为适应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配合课程模块化改革,笔者以实际生活生产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打破西方经济学的固有理论框架,通过七个学习领域勾勒现代经济学全貌:①走进经济学——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原理、发展历程等)

②生活经济学——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分析(从供求理论延伸到热点问题,如房价、股价)

③消费经济学——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效用论,消费者均衡,讨价还价的技巧)

④管理经济学——投入、产出、成本(生产函数,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成本的认识)

⑤营销经济学——抓住市场扩大效益(四种市场类型的认识)

⑥民生经济学——居民口袋&国家宏观调控(GDP,大学生就业失业讨论,经济周期)

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人民币升值讨论)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便于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本课程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训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社会调查、辩论赛等实训方式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有:

3.1 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在生活实践、调研过程中积累一手资料,如在“消费者剩余”环节中,可以将自己的购物体验、消费观念、身边亲友的经历等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素材。通过报刊、媒体评论、网络等方式,教师可以收集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将生活中的事实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结合相关理论,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

3.2 课堂讨论教学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教学,将讨论的问题交给小组,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启发学生对经济理论规律的认知,然后分组表达观点,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理论认知。课堂最后,由教师针对讨论过程做出总结精炼,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形成对经济理论的概括理解。通过此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引导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辩论赛形式。将全班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队,根据教师提供的辩题进行搜集资料,给予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将辩论的方案安排完整,可以邀请其他专业课教师参与评判。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以及对热门经济问题的深刻认识。

3.4 趣味游戏竞赛形式。在“边际效用”和“博弈论”等环节中,可以适当的开展丰富的游戏如:“喝饮料大奖赛”、“出牌游戏:不同状况下的博弈”,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5 对于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进一步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培养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触角、多层面地学习,同时了解先进的经验,掌握学术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创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运用授课技巧,降低高职学生畏惧《西方经济学》的心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议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苗艳平.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教学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0(11).

[3]苏颖宏.浅谈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6).

[4]李颜.浅析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法[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04).

作者:米海珍

上一篇:电商产业新媒体传播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