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民增收分析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北地区农民增收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北地区农民增收分析论文 篇1: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仍未摆脱结构不合理、布局趋同、国有资产负债重、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困境。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在于思想观念保守、产业融合度低和制度环境不佳。需要突破某些认识误区、优化政策环境、发展替代和后续产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困境与出路

[作者简介] 邱振卓(1985 — ),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一、东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东北地区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国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速有所提高。但是,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些亟待突破的难点。

1. 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很快,客观造成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协调度差,这既不利于大量吸纳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不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也不利于东北地区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使得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受到抑制。以2013年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例,东北三省分别为49.6%、38.7%,而上海分别为37.2%、62.2%,广东分别为47.3%、47.8%。其次,从工业内部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发展更多还是依赖于传统产业。以黑龙江省为例,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为1869.8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只有13%。从全国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高新技术产出排名分别为第12位、19位、20位,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12位、20位、11位。这种局面导致工业内部结构相对单一,而重工业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的大规模投入作为发展基础,使得东北地区长期面临“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和低产出)的压力。

2. 产业布局存在趋同性。从东北地区的实际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比如,辽宁与吉林都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辽宁与黑龙江都将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吉林与黑龙江都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三省都重视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可见,东北三省在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的雷同。这种由政府驱动的产业趋同性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无法形成统一的区域性市场,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特色,生产要素不能发挥最大的产出效益。

3. 企业竞争力较弱。一是长期的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模式造成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少,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培育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以黑龙江为例,2013年全省建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6个百分点,全省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东北地区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相当一部分属于国有企业,由于常年给国家上缴多,为企业投入少,增加了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难度,企业无法培育和发展技术优势,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总体上看,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程度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沈阳为例,该市优势产业的生产设备处于先进水平的仅为1/3左右,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老旧设备还有70%在运转,这一状况不利于在新形势下培育地区产业发展优势。

4. 经济效益总体不高。一是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二是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单位资产产出率低,一些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亏损现象。三是资源型、消耗型产业较多,企业主要以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代价进行生产,是典型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企业发展呈现出粗放型特征,并且企业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水平较低,这在石油、煤炭、钢铁、汽车等产业表现得比较突出。东北地区的企业效益不高,会导致发展缺乏后劲,影响经营业绩,增加债务风险,不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制约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

针对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一定成效,但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很大。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但人们的思想还不够开放,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强。如东北地区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大量半失业状态的人员和下岗人员,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这部分人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性岗位。但是,不少人不愿意从事服务性行业,进而出现失业、隐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这既不利于企业职工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弱。东北地区的工农业关联程度不高,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缓慢。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从2007年到2013年,粮食产量增长了73.4%,年均增长9.6%,而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只增长了20%,年均增长3.1%。但目前黑龙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60.5%,与发达国家80%的农业粮食科技贡献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粮食加工率较低,粮食加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指标的综合排名相对靠后,与第一产粮大省的地位不符。这一状况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制约农民增收和扩大国内需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格局尚未形成。

3. 制度环境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大,集中表现在产权制度安排上。由于产权关系仍不明晰,造成政企关系难以真正分开,为了追求最大的地区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将投资重点集中到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和其它有关产业,重短期、轻长远,不重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成本代价由国家来负担,不可避免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低效,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4. 市场条件欠完善。一方面,地区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始终存在矛盾。各地区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能发挥生产要素的最大效益,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地区性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经济的影响,在封闭环境中追求自我发展,造成地区性市场的局限性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原材料价格不能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和环境补偿问题,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和人事劳动制度的制约,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总体看来,生产要素市场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

三、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该《意见》涉及11个方面共35项政策,特别是针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要激发市场活力、深化国企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一系列举措,为推进东北振兴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在深入落实该《意见》精神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

1.加快改革开放进程。要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形成沿海、沿线、沿边产业结构调整并进的格局;要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在进口资质、进出口权、进口产品配额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打破各地区之间的条块分割和市场分割,在不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前提下,建立统一的区域、部门性协调机制,确定实施重点项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合作与协调,实现产业结构的宏观布局和优化,避免恶性竞争,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为振兴东北,实现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2.激活国有经济发展活力。要加强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国有资本退出与流通机制,坚持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进有退”的原则,使國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向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关键性、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领域转移,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并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改制工作,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同时,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企业债务、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围绕振兴东北的总体目标,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建立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从明确政策实施细则、确立目标责任机制、设立相机性基金、建立动态支持制度等方面保证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在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重组的同时,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基础领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东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合作、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政府要肩负起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市场体系的职责,既要简政放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将一般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也要进一步健全商品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土地、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务。

(二)不断优化现有产业结构

1.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各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形成企业集团,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或者利用产业政策对那些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需求潜力不大、整体盈利能力不强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在关键性领域的大中型企业集中,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设备改造力度,采用重大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或者步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推动产业高级化。

2.大力培育先进核心技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创新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创新氛围,通过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同时要综合运用竞争、利润和规制等多种手段,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品,提高技术在产品附加值中的比重,拓宽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打造东北地区产业的技术优势。

3.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工业化进程的新特点。目前,信息这一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越来越大,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发挥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成本优势,加速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改进资源配置状况,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在产业发展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凸显信息技术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三)积极发展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

1.政府要重视产业规划。政府的产业政策要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及早规划、发展已经进入衰退期的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产业政策要因地制宜,通过政策引导,可采取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植入新兴产业、扶持潜力产业、挖掘朝阳产业等多种形式。重视资源型产业和原材料加工型产业的后续发展,着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初级产品、高级产品、延伸产品的生产,通过产业链条的延长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2.结合地区优势发展新兴产业。针对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的领域,要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针对性地扶持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积极打造特色新兴产业集群,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实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从业观念,努力营造“服务致富”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利用中长期产业规划和特殊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在市场准入、银行信贷、手续办理、税收优惠、土地出讓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有效需求、活跃地区经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主编.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83、199.

[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普查[DB/OL]. http://data.stats.gov.cn/,2014-10-28.

[3] 杨廷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EB/OL].2014-02-12.

[4] 刘昌年 张银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4):33.

[5] 徐充.比较与借鉴:长、珠三角洲发展模式及东北经济振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183.

[6] 中国产业调研网.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调研分析[EB/OL].2013-12-18.

[7] 丁声俊.中国粮食大省 “由大转强”正当时——基于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的调查和思考[J].农业展望,2013(6):31、33.

[8] NORTHD.C.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Problem[J].WIDER Annual Lectures,1997,(1):1-18.

作者:邱振卓

东北地区农民增收分析论文 篇2:

造成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因此,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主要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及其后果的考察,從东北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农村金融存贷差,土地征用与出让价格差,城乡居民就业差,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原因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不仅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表现,由于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偏重于城市及重工业的经济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转轨经济的一些重要制度特征,造成了我国当前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城乡关系。也可以说,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因此,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主要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及其后果的考察,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的制度和政策分析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当时落后的经济基础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工业城市的战略。相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而言,重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为了稳定城市社会和经济,我国相应地在农村建立起了人民公社制度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样的制度安排使我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现象。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三线”建设以及“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还出现了倒退。可以说,偏向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最大特点。

在东北地区,与工业化迅速发展形成对照的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偏向于重工业的工业结构无法为服务业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需求市场。2005年,我国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员的31.4%,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有很大差距。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美国75.9%,英国75.0%,日本65.6%,德国65.5%,韩国63.5%。相对于工业而言,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趋势,而我国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有很大关系。

城市化是缓解和消除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而我国历史上特殊的工业化政策对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到今天仍然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这些影响是造成我国东北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克服这些影响也成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最为棘手和紧迫的任务。

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而在当时国内积累不足,又无从获得国际援助和外国投资的情况下,我国只好从农业中获取资本积累,以换取重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一个是农业税收,一个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实际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本质也是一种农业税收,这种税收是通过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来实现的。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直接减少了农村的资本积累,而且也沉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害,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促成我国东北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原因。在现实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农业增产但不增收。因此,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存在,而且呈扩大态势。这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及东北城乡经济的协调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而又弱质的产业,农业在绝大多数国家中都得到了各种措施的保护,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发展工业和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保护措施在很长时期内都是空白,真正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在近几年才实施的,而这些措施还很不完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及东北城乡协调的预期目标还远未达到。

三、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

除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这个隐藏的税收以外,我国也通过正式的税收从农业中转移了大量剩余。改革开放后这种形式虽然有所好转,但农民的税务负担仍然沉重。我国的农业税直到2006年才被全面取消,而在此之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之一,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但是我国对于农业的税收过重,对农业的投入则过低。这种被长期实施的农业政策实际上仍是对农村多取少予的政策模式,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背道而驰,必然造成农民的经济困难和农村的相对落后,进而拉大了城乡差距。

财政税收政策对于东北农业的忽视除了表现在数量上的多取少予外,还表现为对于东北农业扶持政策的结构问题。一方面,财政对于东北农业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国财政对于东北农业的补贴政策结构与WTO规则不相适应。这些结构问题造成了财政支农的政策效率低下。在支农政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东北农业和农民的扶持效率又过于低下,必然造成东北地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金融存贷差

在国家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的同时,我国正规的金融服务系统在东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从1994年开始,农村金融出现了存贷差,并且差额呈逐年扩大趋势,大量农村资金被金融系统转移到了城市。东北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严重损害了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资本积累,使资本更为迅速的像城市集中。与此同时,东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面临着较为普遍的“贷款难”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这也是造成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巨大的金融缺口限制了东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

农村金融存贷差是东北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宏观表现,具体考察我国目前的东北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发现东北农村金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首现,东北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过于单一,阻碍了东北农村资本的形成。其次,東北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不合理。最后,东北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容乐观。造成我国东北农村金融巨额存贷差以及其严重结果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制度上考虑,主要的原因有:金融机构产权改革滞后,城乡金融改革进程分隔,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

五、土地征用与出让价格差

城乡土地市场的土地二元性导致土地“农转非”的过程中,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存在巨大差额,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异体现了城市对于农民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剥夺。此外,在土地产权制度模糊的同时,还缺乏与征地过程相适应的程序规定,补偿标准规定,转移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制度,申诉制度等相关制度措施,导致因征地而起得矛盾冲突日渐频繁。据一项对东北失地农民的调查,30岁以下的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达到了70%,30-50岁的比例达到了82.5%,50岁以上者更是有87%的农民对土地被征用怀有抵触情绪,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原因中,最为普遍的是土地被征后缺乏生活保障,以及补偿标准偏低。

六、 城乡居民就业差

在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县以下地区总体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缓慢,有可能在总体上降低农村地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城市化的发展会导致东北农村地区一部分就业能力相对较高的人口的流失,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担心东北城乡差距扩大的理由,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是消除东北农村隐形失业的根本途径。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造了障碍。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划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东北农民向城市迁移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制度性障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没有城市户口的打工者无法纳入城市正常的管理体系,因为无法得到应有的全力保障。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以“农民工”的身份在东北城乡之间流动,他们从客观和主观上都被认定是农民身份,虽然在东北城市劳动力中占有重要份额,但他们很难取得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权力,只能过着“候鸟”式的生活,给东北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挑战,也阻碍了东北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这才是我们担心当前的城乡居民就业差会促成东北城乡差距扩大了真正理由。

七、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

东北城乡居民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待遇差别,同作为国家公民却没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较为明显的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别,如果说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东北农村经济落后的“客观”条件决定的,那么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国民待遇差别则主要是由“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在此,主要分析制度和政策上存在的国民待遇差别,他们主要是由政府行为的失当及缺位造成的,与东北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权利相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却对东北城乡差距的拉大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首先,东北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地政府对“农民工”制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城市政府为了稳定本市就业率,出台了很多限制外来民工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

其次,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市带县”的行政体制造成乡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财政权利。东北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乡两级财政,东北地区有些县乡财政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学校运转费用,校舍建设等教育经费更是毫无保障,大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经费,普遍存在乱收费现象,“人民教育人民办”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口号,义务教育在很多乡村已经名不副实。不对等的财政权利必然会限制东北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拉大了东北城乡差距。

最后,东北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力上也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距。东北农民在政治权力上受到的非国民待遇使其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一种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也必然会放大东北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业已存在的种种差距。

参考文献

[1]刘易斯,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1989.

[2]梅健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农村 经济,2003,(5).

[3]韦廷柒.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转变城乡二 元经济结构[J].农业经济,2004,(11).

[4]闫瑞珍等.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发展[J].经济学动 态,2003,(9).

[责任编辑:刘 强]

作者:王冶

东北地区农民增收分析论文 篇3:

龙头企业成为东北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摘要:东北(含内蒙古)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效果明显,农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不仅是表面上“多与少”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的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依然比较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顺应市场需求,构建完整高效的玉米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将东北地区玉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与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龙头企业东北农业结构调整籽粒玉米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

王乐君,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

禤燕庆,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产业化处处长;

张照新,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斯烈,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农业产业化处干部。

为了解东北地区(含内蒙古)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特别是籽粒玉米调减情况,掌握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2017年笔者分赴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14家龙头企业、10个农民合作社和20多位农户,并对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400多家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的来看,东北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效果明显,农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更加清晰。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但我们也发现,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不仅是表面上“多与少”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的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增收、产业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依然比较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顺应市场需求,构建完整高效的玉米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将东北地区玉米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与农民增收的不竭动力。

一、东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效果与特点

2016年以来,东北四省区迅速行动、积极部署,大力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库存玉米消化,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明显成果;具有较强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的蔬菜、杂粮等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畜牧业迎来了高速扩张的黄金期,传统大豆、水稻等优势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呈现恢复性好转;更重要的是,借助去库存、调结构的各项政策,东北地区玉米精深加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产业布局实现了明显优化,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看,东北四省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优势更加明确。2016年,四省区累计调减籽粒玉米3000多万亩,都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2017年,四省区预计再调减1800万亩,基本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调减5000万亩的预期目标。总的来看,东北地区本轮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立足市场调结构。与以往更多依靠行政推动不同,本轮农业结构调整启动之初,四省区都明确提出,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主导,更多地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熟悉市场、信息灵敏的作用,由企业和市场唱主角,农民调结构也不再盯着政府,而是围着企业和市场转。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广受市场欢迎的肉羊、肉牛、羊绒等产品,采取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改进技术、打造品牌。目前,全区拥有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0件,伊利入选全球品牌500强,鄂尔多斯品牌价值达800多亿元。黑龙江省积极打造农业信息网,联通全国8大蔬菜批发市场,及时发布蔬菜市场价格和供需关系变化情况,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消费需求发展生产。

第二,抓住机遇调结构。这两年,受制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南方水网地区纷纷采取禁养限养措施,限制生猪规模养殖发展;海南等传统蔬菜供应地区夏季高温、病虫害多发频发,夏季蔬菜供应紧张。东北地区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和夏季蔬菜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东北四省区打环境容量牌,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提高过腹转化增值能力。据了解,仅2017年四省区预计生猪、肉牛和禽类出栏量将分别增加1063万头、63.7万头和6977.4万只。另一方面,打时空转换牌,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实施“北菜南销”战略。黑龙江在双城市建设全球雨润果蔬批发市场,作为北菜南运、南菜北运的枢纽。2016年,全省蔬菜总播种面积800多万亩,产值近500亿元,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第三,找准优势调结构。各地找准自身的资源、生态、产业等优势,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推进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吉林省在玉米优势区利用优质丰富的原料资源,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将普通玉米调整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玉米;在非优势区恢复杂粮杂豆、中药材、食用菌等传统优势产业,调结构、去库存进展迅速。内蒙古自治区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牧场资源,实施“稳粮优经扩饲”和“稳羊增牛扩猪禽”的战略,通过农牧结合、过腹转化,把青贮玉米、饲草料等转化为肉、蛋、奶、皮毛。黑龙江省紧紧抓住玉米价格市场化带来的契机,支持九三、北安谷神、嫩江四合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国产大豆产业,由大豆油向餐桌食品转型升级,2016年黑龙江省新增大豆面积1156万亩,比2015年增长1/3。同时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基地1170个,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30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占全国的1/5。

第四,优化机制调结构。地方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同志都反复强调,结构调整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市场需求变化情况传递给农户,带动农民找市场、调结构、增收入。可以说,没有龙头企业,结构调整难以取得这么明显的效果。内蒙古自治区将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摆在突出位置,探索推行了“养殖六统一”“羊联体”“粮食银行”“牧草银行”“奶牛学校”“牧场主大学”等联结模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更好地瞄准市场需求、提高生产能力、参与结构调整。吉林省发挥龙头企业熟悉市场、了解市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势,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方式带动农户发展鲜食玉米、杂粮杂豆、优质水稻、果蔬等产业,两年来新增订单基地面积达320万亩。黑龙江省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農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为承贷主体,提供3年和5年贴息贷款支持棚室和预冷库、保鲜库建设。2017年已经对109个生产基地完成贷款额度2.1亿元,支撑玉米种植向特色经济作物转变。

第五,着眼产业链调结构。四省区本轮结构调整不仅局限在农业生产环节,单纯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而是立足于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建设,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打通脱节链条、补齐产业短板、强化薄弱环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玉米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引导玉米精深加工投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种植业向产加销、贸工农深度融合发展。2016年,龙头企业投产玉米精深加工能力210万吨,2017年还有200万吨产能在建。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省玉米实际加工量同比增长87%。吉林省2015年以来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0亿元左右,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以玉米淀粉及衍生物、酒精系列产品为主的玉米精深加工,助推吉林从玉米生产大省向玉米产业强省转型。目前,全省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年加工转化能力1460万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针对产业链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短板,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精深加工、饲料生产企业,给予200~300元/吨的补贴,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玉米精深加工和仓储流通,引导龙头企业布局玉米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夯实了东北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龙头企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东北四省区玉米加工龙头企业直接调减自有基地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96万亩,带动订单基地调减726万亩;同时,非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又带动原籽粒玉米基地调转新增大豆、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近697万亩,各类龙头企业直接带动调减面积占四省区籽粒玉米调减总面积的52.9%。据吉林省资料,2017年龙头企业带动减少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超过70%;吉林白城、松原、延边等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大的地区,龙头企业带动籽粒玉米调减面积在85%以上。

(一)行动迅速,积极增加产能消化玉米库存

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回落后,东北地区从事玉米精深加工和饲料生产的大型龙头企业迅速行动,加大收储和加工转化力度。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估算,2015—2016年度东北四省区玉米实际消耗量约为4090万吨;而东北四省区参与问卷调查的100家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龙头企业,2016年的玉米收购量达到1741万吨,约占当年四省区玉米实际消耗量的42.6%。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累计拍卖库存玉米1728万吨,其中龙头企业拍卖达到1045万吨,占比超过60%。吉林省农委的同志说,2014—2015年度吉林省仅国有粮库就收储玉米550多亿斤,占全年玉米产量的85%。当时在产的15家大型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还不到60%,到了2017年上半年,这些龙头企业基本都达到了满负荷运行,月消耗量已达到20亿斤。按照这个速度,仅这15家龙头企业全年就可以消化玉米1200万吨,超过2016年全年吉林玉米总产量的40%。

市场回暖、利润回升进一步刺激了龙头企业扩大规模的积极性。据问卷调查,2017年从事玉米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平均预计产能将达到20.11万吨,比2015年提高了26%(见图1)。吉林嘉吉生化公司目前年处理玉米能力达到80万吨,2017年上半年已从农民手中购粮65万吨。嘉吉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再投资20亿元扩大精深加工生产规模,年处理玉米能力将达到200万吨。

(二)精准带动,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四省区同志普遍反映,东北自然条件好、耕地面积大,如果由农民自己调整,缺乏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很容易出现“种什么什么多、卖什么什么贱”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四省区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打造和市场培育方面的优势,支持龙头企业以订单等方式,带动种植玉米的农户改种既适宜本地资源禀赋,又具有市场潜力的“三品一标”农产品,通过绿色安全生态的理念实现优质优价,发挥了优势,补齐了短板,解决了农户找不到市场“不敢调”,缺技术“不会调、不能转”的难题。黑龙江省肇东市副市长闫德久说,从肇东情况看,调减玉米的方向很多,但无论往哪里调,背后一定得有龙头企业支撑,不然今年调下去了,明年还会调回来。

问卷调查显示,2015年以来从事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及牧草、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平均带动种植面积增长明显,增幅分别达到124.71%、70.85%、129.61%和63.89%(见图2),远高于同期东北地区这些品种的增长速度。

从事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其自建基地和带动基地平均新增“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和基地面积,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见表1)。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黑龙江全省有15个绿色有机食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有近200个绿色有机食品获得省著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11个,位居全国前列。

(三)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畜禽养殖产业持续发展。据问卷调查,2017年四省区预计生猪、肉牛和禽类出栏量将继续实现大幅增长:生猪出栏量增长1063万头,肉牛出栏量增长63.7万头,禽类出栏量增长6977.4万只,其中由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的比例分别达到37.6%、47.0%和67.7%(见图3)。养殖业的加速发展,也带来了饲料产能的迅速提升。2017年,四省区预计饲料产量增加98万吨,其中龙头企业占比达到80%。内蒙古作为全国草食畜牧业第一大省区,全区羊存栏超过1亿只,牛存栏接近900万头,每年需要青贮玉米4000万吨左右,对粮改饲和籽粒改青贮而言,依然具有极大的潜力。

与此同时,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是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共识。东北四省区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种养,作为引进和培育养殖龙头企业的前提。据问卷调查,东北四省区龙头企业新增畜禽养殖固定资产投资呈稳中上升趋势,其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所占的比重更是越来越高,从2015年的14.42%上升至2017年的28.24%(见表2)。松原科尔沁牛业公司采取流转和订单的方式,带动了周边2万多亩盐碱地种植牧草及青贮玉米,为6000头存栏肉牛提供饲草料。为了解决肉牛养殖的粪污问题,科尔沁公司投资建设了粪污资源化处理装置,收集处理公司和农户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免费交给牧草种植基地的农户使用。農户表示,自从与科尔沁公司合作,公司根据牧草生长周期,安排运输车辆将有机肥直接送到田间地头,种植饲草料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省事又省钱,10公顷土地每年仅化肥投入就能节约1万多元。

(四)创新模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玉米价格变化降低了东北地区土地流转费用及难度,客观上为各类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供了条件。据问卷调查,2015年以来,东北四省区龙头企业带动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见表3)。

这些龙头企业针对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新形势,创新组织模式和联结带动方式,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真正的参与者与受益者。雏鹰农牧公司在东北地区探索了“雏鹰农牧2.0”生猪合作养殖模式:公司提供猪舍建设标准、育肥养殖技术、保护价统一收购,并为合作社和农户进行贷款担保。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按照公司的标准建一个猪场要1800万,但自己投300万就够了,其余的都可以由公司担保、银行贷款。合作社负责场区的运营和管理,并作为出资人享受猪场利润分成,猪场每年扣除成本财物费用以后,纯收益超过10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平均年收益超过10万元,远高于周边农户的收入水平。黑龙江九三粮油公司带动基地大户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有效对接,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大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农民投保价格时,投保人可以获得保险资金补偿;保险公司再与期货公司签订再保险协议,通过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冲价格波动风险。这种模式使市场价格风险经由龙头企业引入金融产品后,由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分担,农户能够放心种,公司能够稳定购。

三、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临时收储政策的改革,激活了市场,调动了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东北结构调整效果超过预期。但也要看到,调减玉米面积、消化玉米库存只是当前缓解玉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最直接的举措;长期而言,更关键是如何健全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种植户增收保障机制,如何提升优势产区竞争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实现持续发展。

(一)要把调结构与健全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结合起来

东北农业调结构效果超预期,与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支持大豆生产、对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给予收购补贴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落实分不开。但也要看到,要实现农业结构“调得动、稳得住”,除了政府的支持政策,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尤其是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实现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形成将受到国内外供需、国际价格、期货市场、能源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形成一个合理有序价格,既关系到农民增收,更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农业部门反映,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多数地区由于缺乏价格参考标准和依据,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起伏较大。在很多地区,2016年玉米上市之初的10月份,价格为0.67元~0.69元/斤(按30%水分计算,下同);到12月份,则下跌到0.45元~0.50元/斤,相当比例的农民由于资金紧张不得不低价出售;2017年4月份,又上涨到0.67元/斤。价格过度波动,给玉米种植户带来很大的市场风险,更对农民种植决策带来困扰。未来如何充分利用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和期货市场,构建一个有效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既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也是保持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要把调结构与提升玉米优势产区竞争力结合起来

当前针对玉米产业供求失衡,主动引导农民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有助于缓解供求矛盾。但也要看到,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优势产区,也是世界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东北四省区玉米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比例超过40%,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玉米结构调整中不能过度调减,尤其是不能削弱优势区的玉米生产优势,而是要巩固强化玉米优势区。

同时还要看到,前期我国玉米供需失衡,既有供给过多的因素,更主要则是由于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国产玉米需求明显减少所造成。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价格回落,国产玉米需求将明显回升,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有很大缓解。另外,随着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畜禽规模养殖,对玉米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黑龙江省农委估算,2020年全省养殖业消耗玉米总量将由2016年的300亿斤增加到600亿斤,深加工转化能力增加到600亿斤,合计达到1200亿斤,已经远超过黑龙江当地玉米产量。问卷调查也显示,未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和养殖业消耗量都将大幅度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持续采取措施推动东北调减玉米,将可能再次带来东北地区玉米供不应求,市场出现失衡。在调研中,吉林德惠、黑龙江肇东等地也反映,作为玉米优势产区,种植其他作物,收益还不如玉米,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依然很高,结构调整也难以进行。

因此在玉米结构调整中,应着眼于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稳定发展的角度,加强分类指导。对于玉米非优势产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坚决调减调转。但在玉米优势产区,应是调优调强,提升玉米产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

(三)要把调结构与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

东北地区玉米供大于求,不仅与玉米生产过度扩张有关,更与当地玉米产业链条不长、加工转化能力不足有关。从调研情况来看,东北地区龙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玉米加工转化能力不足,尤其是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即使一些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如黑龙江肇东的中粮生化,也多以燃料乙醇为主要产品,深加工产品开发也较少,效益偏低,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后,得益于地方财政对玉米加工和饲料企业给予200~300元/吨的收购补贴,玉米加工收益明显改善,提高了企业收购和加工的积极性,才解决了东北产区玉米的销路问题,实现了玉米市场相对平稳的转变。

从长期看,龙头企业是玉米产后加工转化的主要力量,也是玉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承载体。只有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才能真正增强东北地区玉米产业竞争力,实现东北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因此,东北玉米结构调整中,既要采取财政补贴等过渡性政策安排,提高龙頭企业收购和加工的积极性,更要高度重视综合利用玉米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玉米产业体系的竞争力。

(四)要把调结构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结合起来

收储制度改革带来了玉米价格的明显下降。尽管国家在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时对种植户给予补贴,但从调研情况看,东北地区的农民收入仍然受到了较大影响。据黑龙江农委的同志估计,取消临储政策后,农民种植玉米每亩减收400元左右,即使加上补贴,亩均也要减收200元。按照当地人均5亩计算,农民人均减收1000元左右。对于结构调整后的农户而言,由于其他作物价格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收入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目前国家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只是自然灾害保险,而且保额很低。以玉米为例,现有的玉米保险每亩的保障只有200元,不仅难以覆盖亩均400元的物质费用投入,更难以顾及到农民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能否持续增收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东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把农民能否增收作为结构调整举措的重要目标和考量标准,不能造成农民收入的大起大落,要在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补贴和保险等各项政策,实现东北地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五)要把调结构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

以往长期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不仅带来了供求失衡问题,而且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长期单一种植玉米,导致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大幅下降。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调整生产方式,推行绿色发展。在玉米生产中,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便和秸秆养分还田,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化肥和农药利用率,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同时,积极推行大豆、玉米轮作,发展种养结合,逐步恢复土壤地力。

加快发展畜牧业,对于实现玉米过腹转化增值,保障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可能造成超过当地环境消纳量,从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要根据区域生态容量,合理谋划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促进种养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生态的有机统一。

四、几点建议

(一)大力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业竞争力

实施优势区与非优势区玉米产业差异化发展政策,加大对玉米优势产区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种植适宜加工转化的专用品种,优势产区调优调精,引导种植农户与从事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粮食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做好对接,实行专业化生产、分品种收购、储运,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玉米种植的收益水平。推动玉米产业化经营,做强玉米产业体系,在优势产区推动玉米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产后加工、物流,延伸产业链,围绕玉米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优势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真正把优势产区调优调强,在全球玉米产业发展中形成竞争优势。

(二)加快培育市场流通存储主体

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政策性收购退出玉米流通市场,需要新的主体承担玉米流通和储运的职能。因此应积极支持私营粮食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进入玉米流通市场。鉴于农产品属于季节性收购,全年销售,占用资金数量大,多数农产品购销和加工企业缺乏充足的流动资金,应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入市收购玉米给予贴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等支持,解决龙头企业在玉米收储中存在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保证其在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入市收购,避免玉米集中上市期间出现卖粮难问题。同时,支持在玉米产区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利用互联网发展网上粮店、粮食银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存储业务。

(三)着力构建玉米价格形成机制

构建有效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既是保持玉米产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当地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支持玉米流通企业、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适当参与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在玉米产区培育一批具有较好市场意识的农产品购销和加工企业,发挥其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形成合理有序的产品价格。鼓励玉米流通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盟,维护行业秩序,强化行业自律,避免价格过度波动。在玉米上市集中季节,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场供求、购销价格等相关信息,发挥对玉米市场的导向作用。

(四)巩固强化玉米加工转化能力

加工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东北地区应放松对玉米精深加工的限制,提高主产区玉米的加工转化能力,既能够消化玉米库存,还可以缓解主产区长期直接输出原粮带来的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巨大压力。鼓励和引导东北玉米产区发展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实施地方现有的玉米加工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拓展产品增值空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提升东北地区玉米产业在国际玉米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发主食产品,发展中央厨房,开展品牌创建,提升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领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完善玉米产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形成更加紧密和稳定的组织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各种主体协同协作,做大做强东北玉米产业。通过联合体带动,推动农业以生产导向转变为以需求导向,按照龙头企业加工需求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充分发挥东北地区自身资源优势,增强玉米产业竞争力。

(六)健全农民收入保障机制

借鉴九三集团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公司合作开展的“保险+期货”模式,探索对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产品开展收入保险政策,將现行的农业保险由自然灾害扩大到市场价格,并引入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沈家文

作者:王乐君 禤燕庆 张照新 王斯烈

上一篇:鞋靴设计纹样剪纸艺术论文下一篇:造价成本控制建筑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