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论文

2022-04-21

内容提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就此,本文认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自愿、民主、规范运作等原则,进行其发展定位、政府角色定位,并优化其外部环境、规范其内部环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论文 篇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用分析

摘要:在入世后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全面接轨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道必答题。该问题的解决程度,事关我国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经济有效性,可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经济有效性

作者简介: 赵鑫(1954—),男,辽宁岫岩人,经济学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李龙珠(1977—),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林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为实现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成立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对于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加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4万家,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实有入社农户约2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2%,入社农户数量也比上年翻了一番①。从经济有效性角度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因,有利于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科学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将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生产要素流动、抵抗风险、促农增收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有效性展开研究。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降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由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的、核心的范畴,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科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从市场收集信息,进行交易谈判,以及监督和约执行等活动而发生的费用。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将交易成本概括为:交易成本是人们从无知到无所不知的运输成本[1]。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言,其交易成本有以下几方面。

1. 信息成本。主要指农户进行市场调查,获取各类农产品、生产资料、农业技术等价格分布和质量,寻找买方、卖方,获得其行为的有关各种信息而付出的成本。在我国,农民散居于农村,加之农村信息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难度较大。

2. 谈判、订立合约成本。指农户为确定农产品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方式、地点及其他事项所进行的谈判及起草、讨论合约所花费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某些行政命令对农户生产经营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但大多数农户面向市场生产,加之存在订单农业,因此,签订合同时协议价格、商议确定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均需花费时间、精力和物质成本,确定交货时间、方式、地点及其他事项也需成本。农民若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利润,一定要付出谈判、订立合约成本,这对于法律知识并不十分丰富的农民来说,成本较高。

3. 监督执行合约成本。即通过监督来防止合同执行人任何可能违约行为的成本。在交易过程中,不排除某一方不遵守合约,利用交易对手的无知或轻信而给自己谋利益导致对方利益受损,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合约签订双方必须监督合约执行情况,需要付出相应成本。若一方违反合同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为了维权而进行“索赔”则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机会成本。

不难发现,交易成本彼此间存在交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活动较为繁杂,农户若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利,无法避免付出交易成本。在以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情况下,即使农业小规模经营生产成本可能低于大农场经营成本,但因交易成本高,农产品的总成本依然较高。在以机械耕种占主流的情况下,农业小规模经营不仅生产成本高于农场经营,且交易成本也远高于农场经营,农户经营规模越小,单位农产品分摊的交易成本就越高。据山西省社科院有关课题研究资料表明,43%左右的农民生产农产品所应得利益流失于加工和流通环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交易费用较高的活动卷入组织内部分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获取市场信息、销售农产品,可使多个农户到市场进行的多次交易变为一次,可有效降低外部交易成本。

假设有x个农户去y个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或销售某产品1次,则交易次数为:

T1=f1(x,y)= x·y

如果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x个农户交易x次后,再去y个市场上去交易y次,交易次数则为:T2= f1(x,y)=x+y

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率为F(x,y),则

F(x,y)= T2/ T1= x+ y/ x·y

由上式可见,当交易次数大于2次时,F(x,y)<1。x,y的值越大,F(x,y)就越小,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节约交易费用的成效越明显。由于交易费用与交易次数成正向关系,成员数量越多,交易市场越复杂,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节约交易费用的成效就越明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以低于市场价格或者赊购的方式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可为成员节约大量生产成本。调查显示,约50%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生产资料比市场价格低15%以上。由于合作组织提供的生产资料在价格和质量上有优势,因此会员愿意从合作组织购买生产资料,约50%的合作组织对成员的生产资料供应率都在80%以上。以成员最多(2万)的河北省宁晋县伍烈霍果品储销合作社为例,2004年为社员提供果袋包装160万套,优良梨果种芽100万个,优质农药10吨,优惠总额85.2万元①。

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可使分散的农民在保持产权独立的前提下组织起来,既可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又可形成与中间商和企业主谈判抗衡的力量,在交易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和谈判地位的提高。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实现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ale)指由于生产规模的适度扩大,使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达到平均成本的降低,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规模经济反映平均成本和单位成本随产量减小而增长的趋势。因此,合作社在一些平均成本曲线呈现下降趋势(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的产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Sexton,1986)。

很多学者认为,规模经济对于合作社来说至关重要,甚至是其发生的基本动因之一[3]。无论何种经营规模的农户,相对于交易对象而言均为独立个体,势单力薄。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状态是,数量较少但购买规模较大的买者或中间商购买数量较多但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高度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可较好地解决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问题,这对于实现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总成本由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部分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小与农业规模经营有关。规模经营很重要的一个前提为土地集中,而扩大土地规模、获得规模效率的结果,或是为农户因土地占有权受到侵犯而反对土地集中,或是为建立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基础上的日渐工业化。由此可见,规模经营较难实现,至少在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内较难实现,这与提高农业经济总体效率非常矛盾。若想提高农业经济总体效率,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来实现新的规模经济。组织内成员通过分享和使用大型农用生产资料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引入新品种、新技术的产品创新来增加其农产品经济附加值,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则为其成员谋划销路、开辟市场,单个农户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即可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销售其农产品,这使得流通成本节约成为可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可以通过集中买卖、集体谈判来改变其在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使获利成为可能。

东德、西德统一时,曾设想将原东德的农业组织形式规模变小,但6年实践下来,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具有一定生命力,保存了下来。如在柏林-汉诺威地区合作审计联合会,其下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年间从320个变为300个,仅减少20个,每个生产合作社平均规模为1700公顷。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大型的生产单位可更经济有效地使用现有的农机、大型设施等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如养奶牛规模要达到400头才可充分利用挤奶及运输设备)。二是农民自愿加入这些新的合作社,他们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股份资本、土地等)可以获取合理的收益[4]。

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决于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和加入后风险的评判[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来的规模效应一经被农户认可,则会吸引更多农户加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组织不断壮大与农户不断增收相互促进。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农业生产要素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科学技术。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活动的实质即为节约生产要素,其目的在于以较少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生产要素的聚合和优化配置,有的有劳动力缺乏信息,有的有信息缺乏资金,有的有技术缺乏土地,还有的善种养不善经营,这些潜在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往往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在我国,农村资本、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有的甚至还没有发育,使得农村的生产要素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以资本市场为例,据统计,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撤并了3万家以上的机构网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和信贷资源严重不足[6]。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12.6%的乡镇没有储蓄所,而在西部地区,20.1%的乡镇没有储蓄所。全国仅7.6%的乡镇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77%的乡镇没有农产品专业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的市场设施、交易工具很原始,路边、桥边、河边市场随处可见。

在当前市场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单个农户获利困难很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直接为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而且通过兴办经济实体、搭建平台、缩短市场链条等方式,既可对组织内及其能力辐射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同时也可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分享流通领域和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利润,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2008年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农超对接”作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衔接的重要举措。2009年农业部调查表明,“农超对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流通成本降低20%~30%,销售价格提高10%~20%,超市采购成本降低10%,消费者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更新鲜质优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双赢。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降低多种风险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设定相应的经济目标,并通过各种经济活动以实现既定目标。但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脚步不断加快,人类越来越将自身置于地震、山洪、海啸、冰冻等自然风险和经济危机全球化、禽流感暴发等风险社会中。在这一大背景下,农业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生物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使得农民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单兵作战很难实现既定收益目标,甚至根本就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农民急需通过联合来壮大实力以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可满足农民这一需求,通过组织与联合,可有效降低组织成员三方面的风险。

一可降低市场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联合起来共闯市场,可改变单干户因经营规模小、信息获取能力低、自身素质不高、谈判居于弱势的局面,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面与市场连接,农户按合作经济组织的分工进行生产加工,可发挥合作优势,有效降低盲目性,从而减少风险。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还可通过购置快捷的交通工具、信息处理设施、聘请专门管理人员等方式,来增强获取信息能力。

二可降低自然风险。农产品中的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均易腐烂,产品成熟或采摘后除去及时卖出部分,其余若无法科学储存或加工则会腐烂变质,而通过组织、联合,通过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线,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突出的特点即为合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组织内成员可通过各种方式的互助来恢复生产,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可降低技术风险。尽管农产品市场进入门槛较低,但加入WTO后对农业生产标准化要求日益增高的现实,使得农产品科技含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每项新技术的开发及采用均伴随着一定风险,研发资金的投入多少、新技术适用性的强弱、推广体系健全程度的高低及使用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均会对技术实施成功与否、成效如何产生影响。相对于政府农技推广部门技术推广中存在的推广成本高、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结合更为紧密,对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针对性更强、成本更低、更富有主动性,可有效提高技术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将技术失败的可能降到最低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带来的增产增效潜力。

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促进农民增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这种增长并非呈现快速、稳定、持续的状态,却显现出很大的波动性和阶段性。1949—1956年和1979—1984年,这两个阶段的农民收入增速均超过了7%,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为制度和组织创新主导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而其他阶段农民收入增速则较慢。

诺思认为,即使没有技术变革,通过制度和组织创新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实际上,这两个阶段的农民增收正得益于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1949—1956年,土地改革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摆脱了地主的剥削与控制,农民开始为自己劳动。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和生产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业分散生产的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以较高速度增长。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生产与劳动报酬之间的矛盾,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增长。

但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持续低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6年为3.28∶1,2007年为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业部的数据表明,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31∶1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由2008年的11 020元扩大到12 022元,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全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尽管农业单产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想方设法保证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收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更是党和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在整合资源、扩大实力的基础上,通过与交易方进行讨价还价来保护组织成员利益,使得购买者不能以低价格、压低等级来占有农民的生产剩余;通过开发名、优、特、新产品,来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拓展农业产业链,把生产环节向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将农产品加工、贮运、批发和其他服务环节所取得的农产品附加值返还给农民,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通过推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和制定保护价,维护农民利益;通过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释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这些均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农增收的有效渠道。

据农业部经管司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和周边农户代销农产品总量高达2亿多吨,代购化肥、农药、饲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近1亿吨,经营服务盈余187亿元,其中有19%的盈余约36亿元返还给了成员,26%的盈余近50亿元用于股金分红,平均每个成员获得盈余返还和股金分红收入364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50%[7]。

如果把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从事相同产品经营的农户进行比较,明显可以看出,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收入要明显高于未加入的农户。据统计,北京市加入农业行业协会的农户,户均增收达2413.9元。怀柔区虹鳟鱼协会以顺通虹鳟养殖中心为龙头,增强协会综合服务能力及对农户的带动作用,突出抓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带动了餐饮、旅游、交通等三产的发展,增加了山区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山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入会农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8]。

综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先富带动后富的有效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实现形式,尽管其生成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将交易费用较高的活动卷入组织内部分工来降低交易成本;可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来实现规模经济;可对组织内及其能力辐射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可通过组织联合后的实力壮大来抵御市场、自然和技术风险;可通过增加农民生产剩余、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产业链和释放农业劳动力来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这些经济有效性,可使农民获得其他组织无法提供的潜在利润,因而极具发展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政府可从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几方面的经济有效性入手,来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 考 文 献

[1]STIGLER,G. The Imperfection of Capital Market[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75,(3).

[2]雷海章. 现代农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为例[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张晓山. 德国合作社的几个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上)[J].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7,(5).

[5]STEVEN T. BUCCOLA. Abdelbagi Subaei Optimal Market Pools for AgriculturalCooperativ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5,(2).

[6]黄维健,王春播,屈霞. 对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政策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9,(8).

[7]刘倩,赵慧峰,苏红娟. 政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动因与职能分析[J]. 农村经济,2008,(3).

[8]李瑞芬,何美丽. 北京农业行业协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1).

[责任编辑国胜铁]

Analysis of Economic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Farmers’ Specialized Economic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ZHAO Xin,LI Long-zhu

(College of Economy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Key words: Farmers’ Specialized Economic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y of scale; economic effectiveness

作者:赵 鑫 李龙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论文 篇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环境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就此,本文认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自愿、民主、规范运作等原则,进行其发展定位、政府角色定位,并优化其外部环境、规范其内部环境。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现代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的产生和发展, 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 已成为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国家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会员农户2 365万,带动非会员农户3 245万,两类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其实质就是要让农民富裕、农业进步、农村发展, 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由于各方面认识不到位、财政及其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内部管理不规范及成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基于此,笔者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及类型

1.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涵义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业从业者为了谋求、维护和改进其共同利益, 按照自愿、公平、民主、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 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经济组织。即是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联合所有、成员民主控制和积极参与并受益的特殊的法人组织, 其所有权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归全体成员。

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性

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具有5大特征:①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不以营利而以为成员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增收为目的。②农民自愿加入, 自由退出。③成员间地位平等, 实行民主管理。④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体现全体成员的利益, 其盈余按成员与组织发生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成员返还。⑤可以突破农村社区界限, 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 弥补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为农服务方面受到的地域局限[1]。

1.3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类型

(1)龙头企业引领型。即“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 利用龙头企业作为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同时,利用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

(2)“大户”引领型。即以生产大户、技术精英为骨干带领农户成为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存在着明确的组织核心——生产大户、技术精英, 其与成员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形成农产品保护价格, 从而有利于保护农户利益。

(3)政府扶持型。政府扶持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常与龙头企业引领型和“大户”引领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相互融合, 是政府为了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优势农业而鼓励推动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 该组织不仅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资金扶持, 还可以得到有关职能部门在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上的帮助, 因而有着较好的发展优势。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但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内外部环境问题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2.1 外部环境问题

2.1.1 合作意识问题。一是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信任感,合作关系不紧密。在是否参加合作经济组织上, 农民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进行权衡。在当前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下, 由于很多选择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民在短期内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收益, 但却要付出成本、承担风险, 因而导致其他农民不愿意加入合作经济组织。还有一些合作经济组织在建立时存在着“拉郎配”现象, 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有的仅仅是一块牌子, 社员与协会之间的连接关系松散, 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 导致合作组织改组、解体过于频繁,缺乏稳定性,从而致使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信任感。 二是宣传不到位。在部分农村地区,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接受信息较慢, 再加上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宣传不到位, 国家的政策、市场的信息甚至是一些免费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农民接受起来都比较困难。三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外部合作, 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不相适应。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 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之间、企业集团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合作联系并不多, 一些合作经济组织对企业的依赖性较强, 难以真正体现合作的性质。

2.1.2 政府的政策不配套、不具体, 引导、支持不足。尽管政府为鼓励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措施, 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部门间相互牵制, 使政策出现真空或一些政策无法落实到位。一是政府服务职能体现不充分,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还缺乏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如对合作经济组织在信贷上提供优惠、在生产上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技术、在销售上提供准确的信息与渠道、在税费上推行免征或减半等配套措施都还没有落到实处。总之,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缺乏力度较大的改革措施。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业银行、民政、工商、科协等多个部门参与管理, 导致职责不清, 协调不畅, 有的甚至认为管理就是收取一定费用, 从而疏于指导和服务, 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一些政府官员思想滞后, 把合作经济组织等同于乡村集体组织, 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 强行要求成立,有时还强制联合搞合作。

2.1.3 资金运作困难,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反映的、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使得一些专业合作社规模无法扩大,基础设施无法完善,难以发挥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而仅仅靠自有的有限资金滚动,实现快速发展的难度非常大。

2.1.4 信息服务不到位。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指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工作的决策与管理中和农村市场主体(即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具体地讲,其内容应包括: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新品种、新技术、农业质量标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及其价格情况、农产品的供求及其价格情况;农村劳动力情况;农村金融情况;农村土地情况;农村经济宏观情况,国民经济宏观情况,世界经济宏观情况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消费、储藏等产业化各个环节的信息应及时传递给合作经济组织。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三级服务体系”,扩展电脑农业范围,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健康的发展平台和优质服务。

2.2 内部环境问题

2.2.1 社(会)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管理、专业人才。一是带头人难寻。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有限,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二是缺乏技术骨干。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看,不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上都是依靠上级部门派来的技术人员或从大专院校请来的专家来培训传授技术, 而具备一定技术力量, 能够指导会员农户的技术人员短缺。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农民自律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较弱, 当市场行情好时, 则会单方面撕毁合同, 自行销售农产品,造成合作经济组织难以运营。

2.2.2 规模效应不显著。一是规模小。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一般都在几十户到百户之间, 服务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本乡、本村范围内。 二是服务职能尚未充分发挥。服务内容大都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市场销售服务等较低层面上, 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产品的深加工、产后的市场连接和营销等功能上还尚未显现, 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的推广实施更是少之又少。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少数地区。

2.2.3 运作不够规范。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去,其成立方式、机构设置、运行模式、分配制度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进行规范化运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小农意识浓厚,市场观念淡薄,在这种群体中要想本着自愿原则搞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成一个团结协作、联系紧密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维持其规范有效运转,其难度可想而知。事实上,不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存在流于形式、合作关系不紧密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协会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大部分都未成立规范化运作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更没有建立规范的章程和财务、分配制度,因而导致其宗旨模糊、责任不清、产权不明、社员与协会之间的关系松散,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致使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依存度、信赖度降低,与组织共盈亏、与成员同甘苦的组织观念与合作理念不牢固。

3.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

3.1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

由于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长期坚持,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应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 确保产权关系明晰[2]。

3. 2 自愿、民主的原则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应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民办”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生命力所在。所以,应坚持以依法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农民为主体, 由农民自愿自主地参加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和资本合作。“民管”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凝聚力所在。因而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民受益”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吸引力所在。因此,应通过合作经营和服务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按照惠顾返还原则, 增加成员收入,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忌违背农民意愿, 搞强迫命令和行政干预[3]。

3.3积极发展和规范运作的原则

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 应按照合作制的要求规范运作, 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同时,还应坚持对内服务和对外盈利的原则。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己任;对外则必须按市场规律行事, 讲求盈利, 而且要想方设法多盈利。不仅如此,还应根据自身实力, 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拓展服务领域, 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服务; 并以市场为导向, 以增收为目的, 扩大市场半径, 参与市场竞争,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优质安全度和经济效益。此外,合作经济组织也应实行按交易量返还为主的分配原则, 这既是国际合作社的一条通行原则, 也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根本要求。

3.4 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

要尊重群众的创造, 鼓励多种形式的发展, 积极引导社员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 也可以采取入会形式进行松散或半松散的合作[4]。既可以开展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 也可以兴办加工、流通实体, 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 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 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要积极发挥农村能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基层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服务部门和推广服务人员等在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鼓励支持他们发起或参与兴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把加快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使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尽相同, 在其创建和发展过程中, 不宜强求统一的模式或简单地照搬外国经验, 而应该因时和因地制宜, 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鼓励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 积极扶持其发展壮大。同时,按照“边发展、边引导、边规范”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引导。

3.5 示范引导的原则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 其发展有一个过程, 因此,应充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尊重农民意愿, 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应把功夫下在指导和帮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上, 但不能依靠行政手段, 强行推进。应通过试点示范, 不断增强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正确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4.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4.1.1 政府要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供给。政府应该鼓励形成一大批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等, 将原本就不该由政府参与的职能分离和还原给这些农业产业的主体, 包括企业、农户、基地及市场。要采取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支持和协调的方式, 重点在于发挥政策的引导和协调功能,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

4.1.2 政府要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起引导的作用,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各级财政应安排相当数量的专项发展资金, 采取直接投入、借给周转或对银行贷款贴息等形式给予支持; 二是制定税收、信贷及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三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等投资计划及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业发展的比重, 加大对农业的全面投入, 农户的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才能增强其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政府应在政策方面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各主体利益的共赢, 尤其能够实现对弱势农户其利益的保护[5] 。

4.2 优化外部环境

4.2.1 提高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她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把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联结, 成为农户、企业、政府、市场的桥梁与纽带, 而且解决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 解决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 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来认识,将合作组织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统一安排部署, 加强领导, 积极引导, 放手发展。

4.2.2 出台有关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需要各方面帮助扶持, 才能茁壮成长。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确立扶持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观念。一是登记发照支持。工商等职能部门对场地、资金、活动范围条件作适当放宽,只要合法, 就准予登记发照。二是加强信贷支持。通过政策性信贷、财政贴息、保险等金融手段, 解决农民合作组织资金投入不足和发展风险问题。允许合作组织以自有资产抵押或成员以自有的设施, 桑园、果园等资源性资产办理贷款, 解决生产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实施农业用电价等优惠政策。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应参照种养业生产的用电、用水给予扶持。

4.2.3 支持农业项目,为合作组织发展注入活力。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 形成全方位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入户等农业财政扶持的项目建设。对取得法人资格、具备申报相应项目基本条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在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技术转让和技术改造等项目时, 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一视同仁。

4.3规范内部环境

4.3.1 加强引导,规范运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 农民群众的合作意识还不强,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不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专业协会, 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为此, 应在以下三方面强化和努力:第一,建立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机制,处理好服务与营利的关系; 第二,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沾; 第三,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会员的权利、义务和议事规则, 真正做到“民办、民营、民管、民享”。

4.3.2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专业大户为骨干,逐步形成规模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必须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大户, 把同一专业经营分散、规模细小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 逐步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

4.3.3 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力普遍比较薄弱, 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涉及加工、储藏、运输、保鲜等环节功能不多, 产品的联合销售、市场开拓也刚刚起步。要围绕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一体化经营, 大力开发特色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重点开发的“名、特、优、新”支柱产品, 使优质产品取得专用产品取得专用标志。改善产品收购地、冷藏设施、加工场地、办公设施、培训场所等硬件设施, 增强统一服务功能, 不断增强和提高为社员的服务水平。同时,要引导更多的农民介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追求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 从农业生产一线游离出来, 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效益。

4.3.4 理顺关系, 创新机制, 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样化发展。由于各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同, 产业、产品存在差异,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要因地制宜, 逐步发展。在服务内容上, 可以是单项的, 也可以是多项的。可以根据实力逐步扩大服务领域,举办服务和经营实体。在发展模式上, 可以是合作经济组织办龙头企业, 也可以是龙头企业办合作组织, 或者是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6]。此外,合作经济组织还应理顺与乡村合作社、供销社以及其他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编号:06XJY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张志英。

参考文献:

[1] 徐清照.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理论学刊, 2007,(02).

[2] 张宝华, 何启生, 刘友洪.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务[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寇平君, 卢凤君. 制约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八大因素[J]. 农业经济, 2004,(02) .

[4] 彭杰.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层探讨[N]. 中华合作时报, 2006- 06- 22.

[5] 王杰. 政府制度供求角色的转换与农业产业化——以山东寿光发展蔬菜产业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 2003,(01).

[6] 琚再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选组织模式: 合作经济组织[J]. 中国供销合作通讯,2005,(08).

[作者简介]张丽亚(1955-),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剧编审,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收稿日期]2008-08-19(责任编辑:罗哲)

作者:张丽亚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论文 篇3:

迁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系统思考

截止2009年底,迁安市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61个,总资产48000万元,成员19000人,带动农户近50%,人均受益300元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62元,迁安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七年居河北首强。

一、迁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

(一)强化领导,制定规划,落实责任

为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迁安市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常委农工委书记为组长、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涉农部门参加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规划,确定每年发展较有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不少于10个,每个乡镇至少抓2个示范典型。将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工作考核,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多措并举,推动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有线广播等媒体,召开村民座谈会、建橱窗、书写墙体标语,利用农口部门联席会、乡镇分管领导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政策法规,做到宣传到村、到户、到人。

二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对各村镇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进行调研,结合迁安市主导产业,制定了围绕畜牧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规划。

三是提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本着“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对已经登记的进行监督,要求其按章程规定进行民主管理。对内部制度不健全、活动松散的予以规范。对个别不发挥作用、名存实亡的撤消登记。对所有合作经济组织建档立卷,输入微机管理。

四是抓好培训,提高素质。聘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专家对合作经济组织理事进行一年三次的定期培训。

(三)加大扶持,创造环境

2007年迁安市政府出台规定,凡新建固定资产20万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财政补助1万元;年销售额在200万元的奖励3万元;农家餐馆、旅游成立自律协会的,奖励村班子5万元;创省级、国家级名牌的分别奖励30万元、50万元,取得绿色食品标识的补助2万元。要求农口各部门根据职责对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相应支持。税务部门对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新建协会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免收登记费和公告费。这些措施构成了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迁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资金不足。资料显示,迁安市合作经济组织投资最少的为1.46万元,最多的也只有120万元。组织追加投资一般是靠自身积累,从金融机构贷款或社会融资极为困难,再投资无力。

二是人才缺乏。目前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知识、技术水平,还是在市场意识、管理能力方面,都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人才支撑乏力。

三是观念误区。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合作经济组织同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类似,会毒害农民,因此抵制参加。也有些人认为这不是一般人能搞得了的,弄不好会全部赔进去,不敢组建。还有人认为它可有可无,搞不出名堂,成不了气候,不愿组建。

(二)管理问题突出

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和谐。一些合作经济组织聘请了一些从事过企业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却忽略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在农村、由本地农民组成所带来的“乡里情结”较浓、易于排外的特点,一些社员对管理层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组织的发展。

二是对社员的教育缺失。一些农户只算自己的小账,不算组织的大账,有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组织利益。这与尚未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关,但也表明管理者对成员合作精神的教育还不到位。

三是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目前迁安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型或半紧密型,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较少,缺乏一套成熟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导致一些社员只顾眼前利益,遇好则和,遇险则散,组织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三)经营与服务内容单一

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多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少。在被迁安市畜牧水产局认定的10个典型组织中,纯服务的1个,综合服务的1个,其余全部为种、养方面的。经营内容单一造成了产业发展不平衡和组织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四)科技总体水平较低

一是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偏低。目前在农村真正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不多,至于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家中存有的农业生产技术书籍更少得可怜,现代科技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应用极为有限,绝大多数还是只凭经验按传统方式进行生产,效益不佳,发展无力。

二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迁安市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经济组织只有两个:玉米专业合作社和春良合作社。前者有大型拖拉机 10台、旋耕机 6台、播种机5台、植保机器 110台;后者拥有拖拉机7台、农用三轮3台、电动喷雾器20台、沼液车1辆。其他组织则没有属于自己的农机,只在农忙时临时租用,严重制约着组织的发展。

三是科技知识应用少。首先是缺乏科技带头人。因为从事技术指导的不是对技术比较生疏的官员,就是年长的只是有一定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即使是专门技术人员,也很少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真正的农业科技知识。其次,很多从事种养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只是单纯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很少利用技术进行深加工,形不成高附加值,农民仍未根本改变产业链条中的弱者地位。

(五)规模小,品牌效应差,竞争能力低,带动作用不强

迁安市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基本限于本村、本乡镇,尚未有突破区域的联合体,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即使比较成规模的,也极少拥有自己的产品品牌,目前只注册了“富满川”和“春良”两个。此外,组织的生产基地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迁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方面

一是总体思路。按照“统一指导、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围绕畜牧、蔬菜、果品和农产品加工四个优势及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基本原则。首先,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工作。政府既不袖手旁观,更不强迫命令,要“掌舵”,但不“划桨”。其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各乡镇在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方式、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发展,使合作经济组织各具特色。再次,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把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点真正培育、壮大起来,抓出成效,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产生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保障措施。第一,组织保障。充分发挥迁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根据发展需要设若干专职岗位,使各项相关政策、规划及具体服务工作有人落实,真正落实。第二,思想保障。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多种手段,消除组织创新的心理障碍,引导农民摆脱依赖心理,激发自主、自立、自强、合作意识,培育契约精神和大局观念,摒弃机会主义,奠定组织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第三,人才保障。注意把那些植根于乡村社会关系中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知识的“农村精英”们培育成能够带动合作经济组织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合作企业家。结合“大学生村官”工程,通过一定的机制把这些具有市场意识、懂得合作的大学生培养成推动组织发展的骨干。第四,财政资金保障。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管,避免其被挤占、截留、挪用,增强使用的透明度。继续完善已有的各项奖励政策,同时更要雪中送炭,在组织发展陷入困境时给予财政资金扶持。第五,信贷保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金融组织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低息贷款、贴息贷款、长期贷款等优惠贷款,以保障有足够的发展资金。第六,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利用电视、网络、通讯及农合联会刊等,传递政策、科技、供求等信息,搭建组织发展的信息平台。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交流会、洽谈会等,搭建合作平台。

(二)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方面

一是优化组织运行机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期采取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型有其必然性,但发展趋势必然是以产权(土地、资本、技术等)为纽带的紧密型。紧密型才能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机会主义,使组织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组织治理上,一要建立健全治理机构,包括完善社员大会制度,健全理事会与监事会,经营管理人员既要有管理水平,也要有“乡土情结”,便于与农民社员沟通。二要建章立制,使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利益分配等诸多环节均有章可循、规范统一。

二是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作用,并抓好各乡镇分会的组建工作,使各乡镇均有负责管理、引导、发展和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机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也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或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发展能力;或实现功能互补和专业化;或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发挥合作效益与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首先,要聘请和培养科技带头人。一方面可以聘请专门的科技人员做科技顾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走出去接受培训的方式培养属于自己的留得住、用得起的科技人才。

其次,利用科技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利用技术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升营利能力。

四是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要在产品品质上多做文章,生产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商品形象建设,特别要重视把由本地独特资源所生产的产品打造成过硬的品牌,获得立足市场的资本。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公共事业与法律系)

作者:张永翊 杨凌丰

上一篇:会计治理链接价值创造论文下一篇: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