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章以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浅析当前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升级转型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困难和出路,为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刍论

摘 要:在全面推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根据青少年个性化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需求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文章分析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关键词:校外教育;素质教育;青少年;创新能力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其中学校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责任。但是学校教育也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全面落实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需求日益突出,其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一、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及发展个性特征

青少年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统一课程、教学规划及教学材料,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打基础的作用,它更多地强调共性发展,相对忽视学生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的发展,因此存在弊端。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它不会受到同一课程、教学规划及教学材料的束缚,可根据参与校外教育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设置教育内容,以尊重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为前提条件开展活动,此优势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校外教育更加侧重于研究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会确保各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如通常会开设绘画、美术、舞蹈、音乐或各种体育项目活动培训,在组织形式方面也以兴趣小组为基础单位,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聚集在同一区域,再以青少年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将教与学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出校外教育的价值。在整个校外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作为活动的调度者、组织者及参与者,通过倾听、启发、诱导与分析等形式,让青少年在兴趣中获得启发与知识,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校外教育会从因材施教及兴趣引导出发,广泛吸引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让青少年接受快乐教育,以达到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良好状态。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校外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主要以创新教育活动为载体,能够满足青少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需求。校外教育的所有活动都需要由青少年亲自实践完成,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进行引导,以增强青少年的实践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教育。校外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有很多是学生喜欢的,其在兴趣内驱力的作用下,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能感受到失败。在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会依托校外教育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当学生逐渐获取更多的知识时,其自信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校外教育活动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它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而不断改变。通过创新型校外活动,每一个青少年都会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的道路,他们也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及优势,并在各种活动中取得学校教育所拿不到的荣誉与成绩。基于此,青少年会从初始阶段的“我不行”,朝着“我可以”的方向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

当代青少年处于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他们会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途径,接受外界多元化的信息。虽然有些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娱乐的新渠道,但是也有些信息包含负面内容,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变化及新生事物的冲击,部分青少年难以抵挡,接触以后难以自拔,进而使自身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更不用谈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处于学校教育的首位,也是校外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借助校外教育,可让青少年远离不良诱惑,这些不仅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要求,也是家长的殷切渴望。校外教育主要在青少年校外时间开展,它会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技能培训及潜能挖掘等相关服务,有些艺术与体育项目对青少年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中,青少年可尽情玩耍、愉悦学习并专注探究所感兴趣的事物,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提升了综合素养。例如,参与校外志愿服务及社会的公益性活动,青少年能够在实践中发展道德素养,知情意行也能够协调统一。又如,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大型活动,能够将艺术与德育相结合,让青少年通过活动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感受。通过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青少年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培养责任、自信及合作等优秀品质,思想品德也会朝着社会化的方向积极发展。

二、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青少年素质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及家长的广泛重视。教师从现阶段青少年素质教育开展现状出发,通过优化校外教育,可极大地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效果。

1.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

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和认知发展特征,结合青少年素质教育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如文体和科技活动。校外教育活动应以增强学生体验感为主,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等参与类活动,渗透各领域教育知识。此外,校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及认知特点设计活动,如低年段的青少年以实践活动为主,高年段的学生以探究性活动为主,以确保校外教育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2.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

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虽然校外教育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但是应当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首先,校外教育应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各种活动主题应全面覆盖,并与青少年所接受的学科知识相联系,通过相互协同配合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其次,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素质发展方面要保持一致性。如在初一阶段,校外活动可提前渗透初中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认知,为物理教学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初二阶段,校外活动可渗透化学知识,以化学现象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化学现象的奥秘并产生深入探究学习欲望。最后,校外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进行人才选拔,再通过校外教育进行拓展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校外教育为载体,通过校内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校外教育的积极性。

3.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提高青少年素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无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校外教育的正确认知,错误地认为校外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什么作用。基于此,学校要让青少年和家长认识到校外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激发青少年参与校外教育的积极性。学校还要改变青少年对校外教育的错误看法,让他们对校外教育产生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个性化发展、兴趣需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化等。而校外教育在培养青少年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德润.校外教育社会性的当代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

[2]袁巧灵.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5(12).

[3]卓丽丽.浅论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作者:金淑梅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升级转型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难点和出路

摘 要:文章以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浅析当前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升级转型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困难和出路,为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历史现状;素质教育基地;思维转变;数字化;活动方式创新

儿童阅读在全民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称为“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各级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广阅读和行使社会服务职能方面也一直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进步,传统少年儿童图书馆相对单一的服务功能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少年儿童图书馆转型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呼声从90年代就开始盛行。各家省级中心少儿馆资源丰富、经费充足,加上政府支持,大都已经成功实现转型,其青少年综合教育服务职能得到较好的提升和展现,青少年教育基地已经成型并且走上正轨,但各家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升级转型青少年教育基地道路上大都不尽人意,馆际活动仍以传统的借还书为主要对外开放方式,数字化水平不高,普遍尚未实现馆际通借通还,并未形成系统、连贯性的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方式。本文以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探索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升级服务模式、创建青少年教育基地道路上的难点和出路。

一、历史和现状

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科级独立建制单位,建立于1987年,总编制18人,现有藏书40万册,开馆时期位于鼓楼区于山白塔寺,之后几经易址,2017年搬迁至德旺图书馆2层并使用至今。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正式完工。

福州市少儿图书馆目前使用面积总计约1400平,使用1995年独自设计的春芽借还书系统,公众号关注约2000人,目前馆内设置有借阅区、儿童绘本区、报刊阅览区、儿童讲座活动区。

二、福州市少兒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各项活动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欠缺,场馆限制明显,不具备同时举行多场活动或大型活动的场所设施条件

2017年以前,福州市少儿馆场馆均为国有老旧建筑改造,设施陈旧,使用面积紧张,馆内不具备开展各类现场素质教育活动的条件。2017年底搬迁至福州市图书馆新馆二层,现有场地使用面积总计1400平米,除去办公区域、对外开放书架和读者阅览区,勉强分隔出的讲座活动区仅30平,只能举办三四十人小型活动,参与人数只要超过这一数字就需要借用相邻单位场地。实际上少儿类公共场馆举办活动往往是家长携带儿童共同参与,动辄百人以上,场地限制成为目前福州市少儿馆举办规模活动最大的问题之一。同时,也因为场地面积的限制,导致福州市少儿馆完全无法开设科技体验区、残障儿童室、视听室、幼儿游戏室等一些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具备的功能性分区,大大影响了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2.工作人员紧缺、编制名额有限,缺乏素质教育专业岗位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主要依靠社会机构和公益群体

升级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专业性人才是重要一环,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共有编制18人,现有在编人员14人,公益性岗位5人,人员安排捉襟见肘,只能勉强满足对外开放功能基本需求,工作人员基本都身兼多职。加上少儿图书馆缺少幼儿素质教育相关专业人才,举办素质教育活动大都依靠社会机构、公益群体或个别专场聘请相关老师,缺乏独自长期运行优质素质教育相关活动的人才和运转能力,而依靠社会机构或公益群体举办的素质教育活动在系统性、连贯性和活动品质上往往又无法预见。例如,曾经有国学爱好者团体到少儿馆开展国学类幼儿教育活动,但因课程品质不佳,授课团员并非专业讲课老师,水平不高,仅开展两次就被叫停。而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机构追求商业后续效益,往往在授课过程、活动过程中主注重自身品牌宣传推广,商业气息较浓,并不完全适合在少儿图书馆这类公益性质的公共场馆举办。

3.技术设备落后,操作系统老旧,数字化水平低

福州市少儿馆截至目前仍在使用十几年前独自设计的借还书系统,在过去该系统为少儿馆日常使用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实际使用需求的升级和科技水平的大大提高,这套借还书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操作要求,各类使用问题层出不穷:无法实现数据传输共享,不能和各大馆所实现馆际通借通还,同时也因操作系统问题无法实现手机自助续借功能,导致微信公众号对读者而言并无实际使用需求、读者关注率低,网络宣传功能极为有限,线上活动基本无法开展,这就导致少儿读者参加素质教育活动往往只能到馆看、到馆内实体宣传才能参与,活动资讯传播能力弱,报名人数低,活动规模难以升级。数字化水平的陈旧落后,直接导致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无法升级科技型现代化图书馆。

4.管理者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转变,素质教育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上,在2017年之前,福州市少儿图书馆基本完全处于传统图书馆的范畴,日常借还书业务是少儿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最主要业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基本以碎片化流通点换书或聘请老师到流通点进行一次性讲课等象征意义类型为主。系统性、连贯性的素质教育活动从2017年搬迁至新馆后才逐渐开始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数量虽每年完成任务,但在质量和规模上差强人意,加上馆所、人员等多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举办大型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活动困难重重,导致管理者在思想上仍未把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上升到可以建立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的高度,依旧作为基础借阅业务之外的锦上添花来看待,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上,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升级转型素质教育基地过程中的各项阻力和困扰,是各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综合问题的一个缩影,大部分地市级少儿图书馆都会遇到诸如此类各项问题,部分地市甚至问题更加明显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市少儿图书馆仅作为成人馆的一个部门开展运作,多方面瓶颈问题限制了少儿图书馆发挥其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应有的社会职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个全国性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痛点。

三、应对措施

1.加强基础业务开展,在有限空间内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用实际市民需求反向推动市政府进行独立少儿馆场馆建设

实际上,少年儿童读者群体可以说是现阶段自我阅读的主力军,几乎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有着进行主动阅读的主观需求,从2016年起,少儿图书就已经跃升为中国图书市场最大的版块。大部分儿童及家长去过少儿图书馆之后就会将之当作一个固有的、多频次的活动场所选项,但是在广大市民群体中,尚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和儿童一次都没有进入过图书馆进行阅读体验。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精品化馆内设置,在流通点、校园、社区开展活动时习惯性进行场馆宣传,通过悬挂横幅等多种宣传方式,吸引大量读者到馆。虽使用面积仅占1400平方米,但2018年、2019年福州市少儿馆实际到馆人次达到35万人以上,日均到馆人次接近1000人。周末、节假日期间,在少儿馆区域借阅区两台借还书机前,读者排起两排二三十人以上长龙是常见情况。高峰期时二层少儿馆区域同时在馆人数超过500人,亲子活动区孩子排队参与,家长包围了整个活动区场地,借阅区大量读者因场馆座位有限不得不沿墙角、书架席地而坐。正是这一迫切的市民使用需求,推动了福州市政府加快建设新的少年儿童图书馆项目,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已从2019年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正式完工。可以说,激发庞大的少年儿童阅读群体实际使用需求的迫切性,让政府看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是推动扩大少儿馆面积或者新建场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各家地市少儿图书馆可以借鉴努力的方向。

2.申请人员经费,增加公益性岗位,招收素质教育类相关专业人才

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经营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其主要特点是图书馆员由文化工作者转向教育工作者转变,少儿图书馆应根据少儿服务实际需求,申请经费,招募人才。设置专门的辅导阅读、亲子活动引领服务岗位,招聘对应专业性岗位员工,长期持续性、连贯性举办各项有特色的素质教育少儿活动,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真正成为举办各项活动的中流砥柱。在此基础上,与院校、企业、社会专业性组织机构合作,有条件的筛选有特色、高质量的社会志愿者丰富图书馆少儿活动,这样才能真正让少儿图书馆的活动得到质量保证,同时具备持续性、连贯性,实现高质量素质教育活动的长期进行。

3.更新数字化手段,提升线上服务水平,提高读者线上关注度,便捷宣传推广

数字化技术是图书馆现阶段进步的最重要手段,新形势下深入贯彻“互联网+”国家战略,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从而建设书香社会,是我们图书馆人的共同目标。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体现着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实现馆际间通借通还、在线续借、在线查询书籍等线上功能的实现则是现阶段图书馆协同发展的具体手段,也是便捷市民借还书的重要渠道之一。福州省图、省少图以及市图系统近几年都已完成数字化系统更新换代,实现线上查询、续借等一众功能,公众号实用功能显著,公众号读者关注率高,从而使得线上宣传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活动咨询推广度高,读者参与人数众多,素质教育活动规模、影响力大,实现了很好的线上线下结合联动功能,这也是各家少儿图书馆学习和努力的一个重要借鉴。

4.精品化馆藏资源,丰富自身资源类型

不论什么类型图书馆,可供资源都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地基,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其他所有衍生服务的前提保障。少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品质直接决定了一个馆的综合实力和场馆服务质量。给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土壤,丰富电子资源配置,根据各年龄段少年儿童特点精品化筛选纸质图书,满足各年龄段中小读者的閱读需求,是提升图书馆综合品质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国家少年儿童图书馆出版的《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是很好的参考依据之一。

5.创新活动方式,结合时下热点,扩大少儿馆素质教育活动影响力

采用一些样式新颖,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低幼儿参与,提高家长鼓励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少儿图书馆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应该大胆创新,跟上时代热点潮流,选择适合文化类开展活动的富有趣味性的新方式。2019年,央视古典文学节目大热,全国掀起了古典文学学习热潮,结合当时情况,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曾经开展过一次诗词大赛活动,根据以往举办活动的报名人数,原本计划50组家庭参与比赛,但实际参与人数达到了两百多个家庭,不得不借用隔壁相邻较大公共场馆的场地,分两次进行比赛,热度大大超过了组织活动之前的预想。这证明在网络时代发达的今天,不仅是青年人喜爱追逐潮流,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对于文化时尚敏感度实际上也很强烈,围绕当下实时热点文化活动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在影响力和规模上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6.对馆外流通点业务拓展,定期开展活动盘活流通点运营,融入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增强社会影响力

在馆内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开展走出去的活动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拓展流通网点,走进社区、走进校园,扩大自身在全市各类区域范围的影响力,提升市民走进图书馆的主观意愿。定期协助流通网点个性化量身定制流通点活动,更大范围的帮助主馆附近区域以外的少年儿童进行阅读资源获取,为流通点开展活动的同时应坚持对主馆进行宣传,流通点毕竟规模有限,阅读资源相对较少,通过流通网点认识到少儿图书馆的读者倘若有更深层次的阅读需求,在流通点无法满足其阅读需求后也会提升到主馆的借阅频次。

四、结语

作为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实际情况即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地市级政府并未把少年儿童图书馆重视程度提升到成人馆一样的高度,大部分地区甚至并未将少儿图书馆单独列馆,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20家,其中独立建制少儿图书馆91家,仅相当于国际图联上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的11%。少儿图书馆得到的资源和政策扶持相当有限,场馆、人员、数字化技术水平、经费等多个方面均阻碍了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职能。但从少儿馆自身层面出发,倘若少儿图书馆立足根本、积极拓展,尽可能的开展各项综合素质教育,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少年儿童阅读需求被大范围开发,更多的家长愿意带领孩子进入图书馆,市民实际使用需要愈加强烈,政府层面也会根据实际需要提升对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安于现状和听天由命,少年儿童图书馆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的需要,有条件的针对性改变服务模式,创建真正有特色、有实际意义、有社会影响力的少儿服务职能机构,发挥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用社会实际效应反向影响政府政策倾斜和资源扶持,创新求变,这才是现阶段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自身的正确道路,也是真正创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基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冬梅:根的工程 花的事业[EB/OL].(2009-04-20)[2015-11-19].http:/home.51.com/sqchangsong/diary/item/10046122.html.

[2]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EB/OL].2019.1.8.http://finance.jrj.com.cn/2019/11/25072028445153.shtml

[3]程焕文.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4]李东来.城市图书馆十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5]蔡莉静.图书馆读者业务工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6]黄 洁,陈慧娜.我国少儿图书馆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作者:黄小平

青少年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情绪教育研究

摘 要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研究逐渐细化,情绪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引入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情绪教育因此和素质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充分认识青少年时期的群体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的现状,有利于人们理解情绪教育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教育 素质教育 普及

1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指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个体需要为中介,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心理活动。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前者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后者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得,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和情绪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情绪又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二者对生活和人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前者明显有助于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后者若不做恰当的处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损身心的健康。由上述可知,情绪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由此,学会恰当的处理个人情绪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交流的重要课题。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由于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模糊加之这一年龄阶段的怀疑和叛逆心理,对周围事物和行为的理解的探索使其情绪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变化多端,若不能正确的判断新生事物和正确处理自身的情绪,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进而情绪朝着更加不良的方向发展。

2 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约翰·怀特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去过有意义而且充实的生活,同时要让他们获得个人幸福并尽到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主要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意识的个体,这种道德意识既体现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活动中,也体现在个体作为社会的公民、民族国家的一份子乃至世界公民等更宽泛的层面上。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让儿童成为一个正派的人,关心他人和自身的福祉;教师和家长要公平地对待学生,关心孩子而不带来伤害,放手让他们去追求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试图控制他们,培养孩子们的慷慨、宽容、善良以及公平等美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仅仅依靠学校设置的课程是没法教授这些东西的,必须借助日常家庭生活与课堂的融合才能养成。扈中平认为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这具有终极性、普及性和丰富性。从以上两位学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并能愉快的生活的个体,但这却不抹杀个体的主体性,而是为了让个体能够更好的融入团体和社会并保持自我的独特性。

情绪教育和素质教育蕴含以上宗旨。人的情绪包含正负两个方面,情绪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驱使,引导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为了让人具备好的素质,不损害他人与社会,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见两种教育都是好的教育,这与社会大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从人的教育的角度来讲,两者都具备使人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功能,因此都属于理性的教育,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人充分利用理性认识和处理感性自我的能力。素质教育从大的方面确定了人的培养目标。情绪教育从人的心理的一个细节入手,探索情绪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个体行为是个体素质的外在呈现方式,从这一方面来说情绪教育与素质教育产生密切关联,关注和培养青少年理性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成为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3 青少年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情绪教育现状

3.1 青少年主要特点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西方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较为宽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除去文化方面差异,国内外青少年的总体特点基本相仿,大致表现为生理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主动性迅速发展,有明显的好奇心和虚荣心;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喜欢刺激和冒险;情感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感情容易冲动;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往往脱离实际;缺乏安全感,同伴群体的作用凸显。以上特点都表明青少年处于各方面的潜质迅速形成,但缺乏理性的认识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形象方面与成年人相仿,但不具备成年人的理性与持重,虽然具备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却由于缺乏经验和对事态的正确认识,其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可能转化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有具有成年的特征,但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感性直观的表现多于理性逻辑,因此在个人情绪上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情感方面形式表现多样,容易做决定时一时兴起,若有一定成效便更为自信,相反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这尤其表现在情感方面。习惯于向同龄人倾诉衷肠,认同与自己有共同兴趣与爱好的长辈,这两类人一则处于相同的身心阶段,认识与经验相仿,自由思考的推理和判断,即便在某些方面显得脱离实际,但容易达成共识,成为相互依赖的对象,二则后者虽然身心较为成熟,但语言和行动上能够使此阶段青少年感到被认可与理解,表现比较宽容,也能伺机给予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时期的人群之所以出现以上特点源自自身经验缺乏,容易幻想,情绪的呈现方式直截了当,其中饱满的生命热情同样蕴含负面的影响,情绪教育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特点,给出有目的性的引导,使其呈现正确的行为特征,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

3.2 当下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青少年问题大致可分为六类: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行为极端;性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与恋爱。影响青少年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针对青少年问题常用的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沟通关注,家校联合,外界支持,班级活动,处分惩罚和专业辅导。郭未,杨胜慧,郑晓瑛提供了关于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是婚前性行为,吸烟成瘾或沉迷于阅读色情读物。其中不同地区的城市青少年在问题存在方面也存在差异,东部发达城市问题较西部城市不那么明显;个体层面男性青少年较女性青少年问题明显、家庭层面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出现问题的几率要低,学校层面非在校生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在校生。主张“政府—学校—家庭”的多为关注引导青少年的行为回到健康的轨道。以上两个方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更深层次上来说,青少年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并由此带来心理、情绪和行为的不当,情绪的变化源自个体心理,但由个体心理变化引起的情绪变化能够主导其后的心理和行为,行为作为人的整体素质大外在呈现,最能体现青少年的个人素质。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情绪教育不仅能帮助青少年理性认识和调节自身情绪,在引导青少年的正确行为提升素质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青少年情绪教育现状

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无论家长或教师,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教育关注的重点已从仅仅强调学习转变为兼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城市至农村的教育者都具备全面发展青少年素质的意识并在实践中尝试。情绪教育也在其中之列,出现专门的情商培训机构与帮助父母提升孩子情商的电视栏目,比如安徽卫视《超级育儿师》已经成功帮助许多家长解决了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都强调培养孩子的情商。可见,中国的情绪教育已在个体与社会两方面发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力,并逐渐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但对于当下的青少年来说,情绪教育仍然是个很大的缺口。前述的例子主要针对儿童期的孩子。而青少年这一阶段的人群其情绪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情绪教育发轫的前奏,但他们同样处在情绪教育受到重视的社会舆论背景下,对其进行情绪教育提升素质仍然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重要一环。

4 当下青少年普及情绪教育的意义

我们国家当下教育的实际涵义已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但限于高考,教育的侧重点仍偏向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仍然是最能引起学子及家长的关注的焦点。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条件的宽裕使家长对教育有了新的要求,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由此得到提升。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逐渐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情绪必然成为其中之一。

情绪教育在青少年人群中虽未普及,但无时不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教育者提倡情绪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对情绪的关注系统化,理性化,提升各界人士对青少年情绪的关注,引起重视。使青少年群体意识到情绪关系自身的生活、学习与交流,在自身情绪得到应有关注的前提下,情绪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被重视,从而由被情绪左右转而意识到情绪的正负影响直到通过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后果,这对青少年理性认识和处理自身情绪有重要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情绪教育总体认识的提高对普及情绪教育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青少年一代情绪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显通.再谈教育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2] 施佳薇.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2(2)

[3] 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査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4(9).

[4] 杨福佳,邓稳根.147例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质性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2).

[5] 郭未,杨胜慧,郑晓瑛.中国城市青少年问题行为考察[J].城市问题,2013(2).

作者:薛培培

上一篇: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下一篇:公民课德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