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海量快捷信息的使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网民中,青少年已经成为主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课题。本文从对学生教育引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思想教育基地和平台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网络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少年网络教育论文 篇1:

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必然性

摘 要: 本文认为,针对现存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的负面效应,教育者应该及时应对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教育 必然性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人才取决于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学计算机,上互联网的热潮正席卷广大中小学校。目前据统计显示,在网络用户中,学生比例为20.94%,广大青少年已成为中国网络中最主要的群体,其使用比例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建设,必将会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将网络融入日常生活中,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意识形态、身心健康、思想道德面貌等。因此,研究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应采取的科学教育措施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造成的不利影响

1.形成错误的政治观。

青少年特别热衷于通过上网来获取信息,主动查阅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但由于网络信息纷繁,网络垃圾已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造成污染。在国际舞台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利用在网络领域的优势,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网上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已经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观产生重大的影响。

2.身心健康的不良发展。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如果对网上的信息不加挑拣地全盘接受,大量的不良信息就会渗透到学生的成长当中,而这种负面成长必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是在上网中无意接触到黄色信息,而一旦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往往会产生一种好奇或心理冲突的心理,而去刻意寻找提供色情服务的网站,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达到犯罪的程度。此外,网络中的数字化迷宫和动感刺激的娱乐游戏,如果青少年过分地沉溺、迷恋于其中,就会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就可能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信任及欺诈心理,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

3.思想道德的逐渐弱化。

在网络上,个人的存在是以虚拟的、数字化的,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电子符号间的互动。在这里,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职业等一切有关真实的个人材料,在这里,可以塑造一个心中想象的人物,从数字化的外表到虚幻的内心世界。自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在缺少“他人在场”或“监督”的压力情况下,是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而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种无约束的状况下进行宣泄。网上聊天,整天整夜,除影响学业外,还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结果,如出走、诈骗等。青少年这种网上道德感的弱化极有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进行思想教育

1.贴近网络,武装自我。

在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他们无论在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处理,还是音频、视频主体处理,都要经过验证、分辨信息、拓展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善于运用数字式交互技术,在网上直接与青少年进行对话和沟通,并及时从网上反馈教育效果的信息,以便使青少年科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为更加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提供依据。江泽民同志在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科学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这就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增强了开展网上教育的责任感。在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要从网络教育开始,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和本事,成为新一代的网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

2.加强管理,提高素质。

面对汹涌的网络信息,只有广大青少年提高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对各种信息具有甄别能力,才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信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青少年能运用计算机技能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恪守信息时代所要求的伦理道德基本素养和能力。信息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了解基础的网络知识,以及如何使用网络;(2)学习判断网络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运用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网络发展自己;(5)熟悉并掌握网络“游戏规则”,学会同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

3.注重疏导,积极应对。

作为虚幻世界的网络正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这种作用程度还将不断加深。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将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时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必然给教育工作带来新影响、提出新要求。就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内容来说,重点是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就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形式来说,主要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式教育方法,将教育思想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青少年教育不断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只有学校教育工作者正视网络,不断研究新现象,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使命,才能做好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的工作。

作者:朱 俊 赵振东

青少年网络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教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海量快捷信息的使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网民中,青少年已经成为主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课题。本文从对学生教育引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思想教育基地和平台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网络教育

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里,“上网”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精彩的网络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虚拟世界的的问题也大多显露在这里。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据本人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当前,加强未成年人年的网络教育,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素质

首先,要给青少年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利用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筑起强大的“精神屏障”。尽量让他们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其次,要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网络德育就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德育活动就是在网络信息中增加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有益的内容,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开展教育。形式必须新颖、富有吸引力,这样才会见效。网络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天,我们一定要把网络德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今,青少年已经离不开网络了,让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把握方向、守住良知,引导他们做文明网民,树网络新风,可避免他们走向道德堕落。此外,还可举办一些有关网络教育的讲座、讨论和交流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让青少年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后,要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品味和高尚的情操。教师要利用课堂教育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是非自辨能力和自制能力,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力,最终达到明辨是非、分清良莠目的。

二、加强组织培训,充实教育队伍

在网络主导社会的今天,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育工作者务必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责任心,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过硬的网络技术。这样才能辨别网上鱼目混杂的思想潮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同错误的思想和各种文化垃圾作斗争。二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教育艺术和育人方法。要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说教方式,让“知识灌输”同“互动交流”相结合,尤其要结合网络的特点,研究适合网络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要掌握网络技术,利用网络治“网病”。三是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多与学生平等对话,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原则。四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作为现代教师,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崇高的信息道德,特别要善于将网络上最新的知识信息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鲜生动的信息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

三、抢占教育阵地,实施正面引导

政府和学校要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平台。正确引导学生安全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利用网上热线、留言板、博客等搭建起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民主平等的沟通平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此外,政府和学校还要特别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甚至杜绝负面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成长。

网络已与现代人结成了不解之缘,我们既要挖掘其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它对青少年扩大视野、增进知识、提高智力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网络教育,使他们在网络社会中健康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二中学)

作者:周小凯

青少年网络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教育

摘 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网络的影响;教育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过程中,对网络的利与弊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网络既具有正面影响也具有负面的效应,基于这种复杂性,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全面的认识网络,即进行网络垛介素养教育就显的极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

2.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门户网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3.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變电视节同的内容。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

4.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三、总结

网络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空间,但这种生存空间却是虚拟的,现实空间的坚强壁垒可以阻止不应进入的人的进入,但虚拟的无壁垒的空间满足人的自由出入的快感的同时,也打破了应设有的安全界限:网络媒介素养需要作为媒介素养单独的一部分被特别的重视,它独有的特点,特殊的受众群体,显而易见的两面性,无形中的不可控性,影响的广泛性。从以上的系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结合网络本身的特点“对症下药”,使网络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减少其带来的危害,使青少年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能够健康的成长。

作者:杨孝贤

上一篇:抽象式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