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少年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思想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他们不愿接受现成的真理,讨厌强制性的灌输,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渐进性的独特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篇:青少年教育论文范文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情感教育的影响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因之变化,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受其巨大影响。通过对行为主义理论的阐述,分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对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行为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受其影响,亟待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 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我们人类的行为大多都是通过后天的刺激——反应所形成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进一步认为,我们的言语行为、情感、态度、品德等都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因此,通过环境因素的多次强化刺激,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进一步巩固,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负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会因为强化刺激进一步发展,使得青少年产生消极的人生观,继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人生选择。

二、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教育者自身行为端正,受教育者就会跟着学;教育者自身行为不正,就是强令受教育者也不会行得端[2]。

1.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那我们父母为什么总是不赞扬呢?“棍棒之下出孝子”,那我们为什么不贯彻惩罚呢?其实,“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应该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长远目的出发,根据需要评价孩子的具体事实及年龄段对子女赞扬或是批评。父母赞扬子女方式不妥当,对子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父母赞扬的方法不当,极有可能会造成子女自大心理,甚至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后患。同理,父母不恰当的否定,则严重打击子女的自信心,使子女做事缩手缩脚,甚至进入社会适应不良状态。

2.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和观念对青少年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的婚姻關系会影响孩子的婚恋观与家庭观。家庭环境稳定、和睦、融洽,青少年的家庭态度与婚恋观就会向积极方向发展,这些青少年就会把父母的婚姻价值观念作为自己内在的婚姻观念来信仰。相反,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或是家庭遭到重大变故、父母中有一方情感行为方式极其异常等,这些家庭因素都会在孩子的身上有所展现。

3.父母的沟通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孩子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家长的身影。家长如何在夫妻之间沟通,孩子就如何处理自己和家长、别人的关系。教育孩子是门技术活,尤其在培养孩子人际交往与沟通上,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沟通方式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在人际交往时对待别人的态度与沟通方式,对孩子的人际沟通、气质修养的形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父母的学习模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社会常态之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学习新技能、接纳新现象的态度,会影响青少年对新知识、新形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父母通过学习提升自我,青少年就会成就学习型人生观。学习型的父母总会去关注青少年学习问题,去关注孩子自身的改变,尽到父母对青少年应有的的关爱和引导。从这种家庭出来的青少年,耳濡目染习得父母学习方面良好的习惯,他们就常常会以提升自我的方式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是父母,其他成员比如共同生活的祖辈及年长的姐姐、哥哥也对青少年有不小的影响,他们的婚姻态度、人际沟通、学习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父母。

三、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情感教育的应对策略

家庭环境中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青少年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父母来确立自己的行为习惯的,所以要改变青少年首先就应该从改变父母自身做起。我们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网瘾、厌学、人际关系障碍等的问题,大多是家庭的问题,孩子只是集中展现而已,父母改变了自己,孩子的问题才会有所转机。

首先,父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自我而不是故步自封,塑造良好的学习型父母形象。父母只有将自身打造成不固化、善于适应社会的形象,才会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其次,父母确立积极乐观、豁达的思想性情,内化青少年的行为准则。最后,父母对于青少年的良好思维倾向要及时强化。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无强化行为会引起消退行为,情感价值观念也会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淡漠,因此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强化的话,不足以形成一生的良好性情。

四、结语

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因素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是影响青少年的第一人。因此,父母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观念和思维方式,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可能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9.

[2]江雪.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 教书育人,2011(6):25-27.

注: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基于青少年情感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ZX YB078)。

编辑 乔彦鹏

作者:姚宝强

第二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思想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他们不愿接受现成的真理,讨厌强制性的灌输,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性、平等性、开放性和渐进性的独特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隐性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21世纪伟业的生力军,青少年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青少年思想情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的强制性灌输方式拓展到依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发展的一种趋势。更多地采用优化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等“软性教育”方式,即隐性教育,能够较好地达到互动增殖的效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青少年思想及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界、理论界的“禁区”不断地被打破,思想的解放与开放激活了青少年独立自主思维的能力。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伴随而至政治、思想、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青少年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之中。西方社会思潮、学术理论的大量引进,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呈现出了创造性、能动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相对于改革前思想的僵化、盲从、闭锁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受到错误东西的影响,思想道德出现混乱,有的甚至走向犯罪。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愿接受现成的真理,讨厌强制性灌输,喜欢通过自己的比较、分析思考来得出价值判断。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实行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是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起到指导、解惑社会现实的作用,从而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价值、作用产生疑问,否认其在社会结构中应有地位的一种现象。

二、隐性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进行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1]。隐性教育的以下独特的品性,恰恰适应了青少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隐性教育具有自然性,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心理学实验证明,劝导性的教育如果太明显或强度太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于是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优化设置一定的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育者通过直观的思维、兴趣注意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的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自然而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接受教育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这种教育主要以一种间接的和隐蔽的方式使教育意图逐渐不自觉地渗透到青少年思想中并影响他们的言行。由于其教育意图的隐蔽性,从而避免了叛反心理的产生,增强了教育的说服力。

2.隐性教育具有平等性,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其参与教育的热情,左右着教育的最终效果。[2]隐性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不再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是在尊重和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以向导身份或是同行者的身份和学生在一起,二者之间平等相处、互相信任、理解和接纳。师生之间而非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青少年学生真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时,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3.隐性教育具有开放性,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是要让青少年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而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是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教”与“学”而“速成”的,必须在生活中内化涵养而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使命要求其实现形式具有开放性。隐性教育的开放性一是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定,具有“全天候”的特点,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体现在内容和形式。进行什么内容的隐性教育一般没有硬性规定,只要教育的意向与有关精神相一致,教育者就可以把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渗透到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当中,不断帮助学生完成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

4.隐性教育具有渐进性,能够有效地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的外化。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知、行、信、意、行“渐次发展”的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且“思想上的疙瘩比肉体上的疾病更难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讲究“暴风骤雨”式的“立竿见影”,希望通过开一两次会、上几堂政治课便能解决实际问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树立了教育人、改变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的观点,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追求“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效应,由量变到质变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让人心悦诚服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青少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笔者认为,加强青少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物质环境。学校的建筑、设施、布局、绿化、文化布置、主题雕塑等资源应优化配置,不仅要符合美学、建筑学、卫生学的原理,还应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例如学校校址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国古代就有“远市而不喧,林深而宽阔”的说法。舒适幽静、空气清新的校园环境可以安定情绪、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教室内的设计也应从青少年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考虑,应当空气清晰、光线充足、环境幽雅美观;学校色彩的搭配也要遵循色彩学的原理。如果这些硬性环境搞好了会对人的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优化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文化为青少年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学校通过道德规范引导师生辨别善恶美丑;通过行政规范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通过纪律规范增强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规定、日常行为准则、宿舍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办法等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全、完善、合理、规范的制度文化,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活动中,促使受教育者“自律、自警、自尊、自爱”,最终变“他律”为“自律”。

3.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离不开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大众传媒是信息的载体,其提供的信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具有无形的牵引作用。大众传媒具有形象性、隐蔽性、权威性等特点,直接面向青少年,信息传播直接迅速,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应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塑造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抓住一些反面典型,组织舆论批评,让丑陋的行径暴光,为人们所不齿。通过强化舆论监督,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育人环境的优化。

4.优化文化环境。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应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氛围,即用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体师生;坚持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青少年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坚持严谨踏实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促使学生进取、合作,默默地把认知的、审美的、人际的、道德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及各种活动当中。例如通过绘画、演讲、辩论、舞蹈、演唱、体育比赛等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5.优化人际环境。学校的人际环境有教职工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领导的关系等,其中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尤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而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与学生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而且应当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信服。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能够温和的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理”[4]。因此教师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张扬理论本质的理性魅力时,还要注意外在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形成“光环效应”。

随着多元意识形态的出现和人的自主性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青少年思想工作的重要教育方法,其与显性教育一起将共同成为一种趋势,不断地推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学兵.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悉[J].中山大学学报,2005,(5).

[2]杨能三.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6,(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1.

[4]洛克.人类理智论教育漫画——魅力:名人名言(第四卷)[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3:148.

(责任编辑/彭巍)

作者:彭春梅 李艳波

第三篇:论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与法治知识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与法治意识,为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夯实根基。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多种途径,如学校法治教育、社区普法教育、送法下乡等活动。学校法治教育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而学校法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使学生在系统的课程学习中接受法治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通过法治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培育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相较而言,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更为重要,法治理念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的与归宿,而法治知识教育只是法治教育的手段与过程。

第一,青少年法治知识教育服务于法治理念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历练”。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法治教育要贯穿始终。在不同阶段,规定了相应的法治教育重点内容,如小学阶段重点是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初中阶段是权利意识与法治基本理念教育,高中阶段则是较高层次的法治意识教育等。不同阶段法治教育的内容都是为了培养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与法治理念,通过法治理论知识或法律法规的教育,使青少年能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尊法。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工程,通过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法治教育,使青少年能够认知法治之于国家的重要价值。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同于法学专业教育,两者不仅教育教学内容不同,而且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法学专业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一种专业教育;而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属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要注重法治理念、法治信仰的教育,尽管也要对青少年进行法治知识的教育,但法治知识教育只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法治知识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受教育者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是否养成。而法科学生不仅需要培养崇高的法治理念,还必须熟练了解和掌握法治基本知识。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核心指标(一级指标)应当是青少年法治理念的养成方面,如权利意识、权力意识、法治信仰、民主意识等。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内心养成一种法律信仰与信念,个人内心的法律信仰使其能对法律与法律价值认同与接受,法治理念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的价值观、法律精神层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从而影响或支配其个人行为,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治知识的教育属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要实现育人、化人的目的,仅有文化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则会变成一种纯功利性的教育。要將法治文化的教育融入法治知识教育之中,通过法治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法治的历史渊源与法治的发展,为其树立法治信仰夯实基础。

第二,法治理念教育影响青少年个人的行为选择。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法治理念教育是对青少年的思想与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法治观,才能选择正确的法律行为。对青少年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其目的在于使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达到一个较高层次,从而使其选择何种法律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是盲从的行动。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是深层次的教育,只有在思想意识层面发生了改变,其行为选择与具体方式才不会走偏。法治理念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教育。当青少年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时,其个人才会不自觉地遵从法律,从而从内心尊崇法律。许多违法者不是因为不懂法而违法,部分人本身是懂法、知法,甚至还是名校法学博士毕业生,但却知法犯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法治理念的缺失。青少年法治教育必须牢牢抓住法治理念教育这个“牛鼻子”,只有法治理念教育落实落地,受教育者才会从法治教育中真正受益。无论法律法规或相关法律制度如何变化,只要受教育者树立了正确的法治理念,其行为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要让青少年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知”就是让其了解法律、树立法治信念,“行”就是让其在法治信念支配下选择合法、合理的行为方式。

一个人的信仰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选择,青少年在年少时就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能够决定其今后的为人处世和依法依规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与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说:“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应当着眼于法治精神与法治信仰教育,也应当将其贯穿于法治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同时也要用青少年群体所选择的行为来评价法治教育的成效。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要以法治精神教育、法治信仰教育为启蒙教育,使青少年接受教育之初就萌生对宪法和法律的一种特别的信仰与情怀,从而能够正确了解和把握法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秩序、义务、守法、尊法等法治运行关键词的基本要义。法治精神与法治信仰教育是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贯穿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一条主线。不论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还是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都应当将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教育置于重中之重,教材中的法治知识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法治实践能力教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等都应当以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教育为统领。检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应当结合青少年个人行为选择是否与学校的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教育相吻合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要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个案剖析。

第三,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应把握关键点。法治理念教育是一个大而空的“口袋”,如果把握不准,法治教育就无法达至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开展必须把握好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而法治理念教育更是如此。针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和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现状,对青少年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当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总指导思想。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修正时,必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教材内容,并且以专门章节介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后的法治教育内容也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基本内容,让青少年懂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国路径。青少年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对法治中国的关键词——“法治中国”“人民中心”“党的领导”“宪法实施”“关键少数”等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不仅通过课堂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也要通过媒体、户外广告宣传、送法下乡、“双百活动”等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青少年群体中入脑、入心。

宪法理念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应当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宪法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过程。青少年宪法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宪法法律规范,更应该让学生树立崇高的宪法理念,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恪守宪法精神。宪法教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占有较大篇幅,其中八年级(下)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的专册。教师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时,要从宪法价值、宪法历史、宪法信仰、宪法实施、人权保障、国家机构、国家标志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同时,要明确区分中国宪法与西方国家宪法的不同,告知学生从中国实际出发了解我国宪法的实施。

权利意识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本体。权利是法治的根基,也是法治的基石。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权利意识教育为中心,不论是私法还是公法的学习,都应当以权利保障为主线。通过法治教育,不仅让青少年知道法律权利,而且必须使其懂得如何尊重权利、捍卫权利,同时,了解法律权利救济的具体途径与方式。权利除了法定权利外,还有道德权利、自然权利、习惯权利等。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仅要告知其法定权利,还要让其了解道德权利、自然权利、习惯权利等,使其养成完整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是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尊重权利、保护权利是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守法意识教育。守法意识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培养其守法的基本信念,要将为什么要守法、守什么法、谁守法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守法意识教育并非只是告诉青少年要遵守的具体法条,而是通过守法观念、守法价值等法治理念层面的教育,使青少年内心树立一种守法的行为自觉。守法意识教育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权力法定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部分青少年将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干部。要让青少年铭记:权力必须法定,行使国家權力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界限;不得超出法律规定范围行使公共权力,公权力要依法行使,也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面,守法不仅是法治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守法的动机有许多,对于公民而言,守法大多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守法,不仅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护其他人的法律权益,而且也保护守法人自身的正当权益。

【胡峻,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教授】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项目“农村中小学法治教育质量保障研究”(20A074)研究成果。

作者:胡峻

上一篇:应用题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精神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