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7

(庆阳二中,甘肃庆阳745000)〔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学校;家庭〔〔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启示

摘 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上的集中体现,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强调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培养自我实现的人。通过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借鉴,对青少年养成教育进行认知并得出启示,以期对当前的青少年养成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 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说之一,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学说。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发展,为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和专家所推崇。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对我国养成教育是否有所借鉴进行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与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其理论的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基本价值取向以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复归,而在教育实践上向人类情感世界的趋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和新取向,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起点。主张“非指导性教学”,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尊严以及价值,并把人的潜能的实现放在首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主要内容有: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学校课程脱离价值观,价值中立和无目标、无意义,主张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作用。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古人认为,“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是要经过人的努力的。养成教育所具有的早期性、长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是适合青少年时期的最佳教育方式,并将内化统一于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也把养成“道德的人”作为他的教育任务,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是人生的最崇高的品质。在西方,养成教育经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养成思想再到近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生活教育,再到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为最终养成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理论均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追求的是“全人教育”,其教育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全人”,一个“完整的人”,他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如果说养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那么对青少年个体而言,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养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深刻把握的结果。养成教育必须从尊重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唤醒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尊重青少年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为中心

青少年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充分调动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养成。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强化统一于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养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在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养成教育,主张认知与青少年自我的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与情绪发展相结合。在养成过程中,主张认知与情感互动,以促进青少年智慧的发展和人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和自我实现的人。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的主张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以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以青少年自身作为养成教育的主体和中心,主张认知与情感互动,以促进青少年智慧的发展和人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培养“完整的人”、“全人”和自我实现的人;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征,合理制定养成教育的层次。这些理念和原理对于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理念、过程和目标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养成教育就是需要以人为本,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注重体验和教育者的促进和引导,促进青少年的知行统一,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针对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与事实,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养成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和内在需求,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又不能忽视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发挥各自的能动性,才能真正搞好青少年养成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车文博.透视西方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96.

[2]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6:41.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作者:陈栋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主角”

(庆阳二中,甘肃庆阳745000)

〔关键词〕 青少年;养成教育;学校;家庭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切实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一、家庭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

1.父母要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从启蒙教育开始,在育人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小至吃饭睡觉、待人接物,大至前途理想、爱国奉献等,都需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有用的人。

2.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比起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有其特殊性、权威性、个体针对性和灵活性,这种教育优势对孩子的人格、习惯行为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直接影响子女的情绪、态度,甚至决定子女的行为。

3. 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耳濡目染的优势,营造一个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文明、勇敢、进取的性格和平等、宽容的意识。

4. 家庭教育要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当今的青少年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广泛,追求自我价值的取向日益明显,与父母无法沟通交流,有的甚至产生矛盾,发生悲剧。其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每位家长面对、研究和解决。笔者认为当今青少年大多是独立子女,与父辈儿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不同,家庭内缺乏同龄人那种朋友式、平等式、民主式、讨论式的关系,对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难以自我解决,因而更需要家长与其进行心灵对话,以朋友式的姿态疏通引导。

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1. 思想教育。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应下大力气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运作机制,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加强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并融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带动和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 营造氛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的全体员工要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要时时、处处、事事为人师表,以和谐的思想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细化管理。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引导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开展文明竞赛活动等,诱导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养成教育具体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之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紧密结合所在班级管理条例的内容,做到时提醒、日小结、周通报、月总结,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实行自主化管理下的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组建一支学生管理队伍,设立学生自主管理流动岗、文明哨等,做到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实行家校合作模式,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通过月评卡、家长通知书、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可能一劳永逸,习惯的养成是外部刺激通过个体内心作用的一个日积月累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改掉不良的习惯,不仅需要正确的引导,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5. 注重实践。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指导,又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实践体验是实现养成教育的最佳和最终途径。让学生在家庭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体验家长的艰辛;在社会中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体验公民的责任;在学校里做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小伙伴”,体验集体的力量;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体验劳动的快乐;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体验个人的魅力。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作者:慕政重

青少年养成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德性养成的要素分析与路径选择

摘 要

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和使命,在社会价值冲突和文化转型大背景下,德性养成教育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困境。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了学校、社会、家庭在德性养成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实践方向,指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德性 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 德育

人的德性养成是一个永恒的教育问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侧重。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这一变革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重建基本的德性规范和价值认同,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辨识力和抉择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发展动力,这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工作。德性养成教育是指基于个体的先天生理基础,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促进个体知识与实践的提升,从而使个体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1][2]。青少年这个阶段是迈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会经历很大的变化,他们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在社会规范、价值观、行动准则、人际态度、善恶判断等德性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直接因素

1.青少年个体因素

第一,个体内在发展因素。内心成人化、价值观功利化、行为个性化等特点导致青少年出现各种不道德行为。首先,青少年的内心发展趋于成熟,因此希望像成人那样独立解决问题,然而同时青少年又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社会阅历尚浅,若缺少成人的有效指导便容易出现道德问题。其次,青少年是发展中的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消极作用,突出表现为对幸福、金钱、人生、社会需要和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产生错误的认知。最后,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和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使得青少年追求思想和行为的个性化,甚至于将不道德行为理解为个性的同义词[3]。

第二,自我价值观因素。总体而言,当前的青少年能将孝敬、感恩等元素作为自我价值体系的主体。然而由于同辈群体对学生存在归属感、价值认同、群体支持等作用,处在群体中的青少年个体,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有时会忽略对群体规范好坏的价值判断,对于违背道德准则的群体规范也完全接受和遵从,比如打架行为、偷窃行为等。

第三,固有德性与外在德性的差异。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分离,即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但尚不能落实到自觉的行为中,如在填答有关调查问卷时,为了“讨好”或“掩饰”,对选择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而不是如实呈现。这一现象值得在德性养成教育中对知、情、意、行统一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反思。

2.家庭与学校因素

其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呈弱化趋势。家庭教育是人自出生以来接受的第一种形式的教育,也是贯穿人终生的一种教育,因此,在各种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基础。然而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一是部分父母未能客观正确的看待自己实施的家庭教育,太过于关注物质的奖励而严重忽视了对子女内心的引导与沟通;二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部分家长以物质的方法处理问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及对价值的判断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三是伴随物质条件的富足,家长毫无节制的溺爱、庇护子女,导致青少年在节俭自律、尊重他人方面的欠缺。家庭教育是人类接受最早教育的阶段,而养成教育也随着人类生命同时降临于世,在其作为家庭一员的同时开启。一个人如果在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到青年的时候可以自然减少许多成长中的问题[4]。

其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德性养成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教学重知识的学习而轻道德的培养,课堂教学成了程式教学,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和价值因素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理念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校规等方面。校规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制定校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5]。但是,当前有些校规的制定并不尽如人意,比较典型的如限制男女生交往、发型、衣服的校规。这些校规并没有有效对学生进行情感认识上的疏导,而是“想当然”、“一刀切”,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养成,更加激化学生的反叛情绪,他们会认为这样的规定是对他们尊严的污蔑和轻视。

二、影响青少年德性养成的间接因素

1.社会现实环境对青少年德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现实环境最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某种社会中,逐渐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因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从而形成多样的风俗习惯和多元的价值判断。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正向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青少年由于其辨识能力还处于发展中,消极的、负面的内容很容易对其德性养成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主要影响因素是大众媒体和民众行为,它们对青少年会产生潜意识影响,对青少年思维和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2.社会物质环境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在当下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不同阶层的群体间因利益冲突引发的对价值取向的较量,使价值观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青少年在道德认同、评价及日常道德行为中出现迷茫与困惑。第一,信息社会化大发展,违背人性道德良知的信息与知识的广泛传播,例如反社会反传统信息、虚假信息、暴力图像等,使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少年刻意或被迫模仿和实施。第二,物质社会中的民众潜意识地将人进行阶层化,明显的利益驱动下的物质刺激,使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弱、性情冷淡、缺乏目标和理想、没有同情心和爱心。第三,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造成青少年歪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性消费和互相攀比使青少年的德性养成受到冲击。

3.社会虚拟环境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产生误导

社会虚拟环境是相对于社会现实环境而言,其主要载体是新技术媒体。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少年普遍参与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认为在网络中可以释放学习压力,逃避学习负担,也能够在网络中实现感受、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调查显示,有61.4%的学生认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有45.9%的学生认为网络电视等媒体对他们的发展是弊大于利。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将网络作为游戏和聊天的工具,并没有将网络作为学习活动的媒体;而在大部分家长眼中,互联网就是游戏机,认为网络百害无一利,严格禁止孩子上网,却更加刺激了孩子对网络的痴迷。

三、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解决目前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针对青少年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

1.通过文化课程增强青少年对德性教育的认识与接受

一是学科课程要联系实际,内容与学生思想道德需求对接,提高青少年的德性认识水平。学科课程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引导功能渗透于文化课程中,使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促进德性养成发展[6]。这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另辟新径挖掘教学内容,在授课和交流互动中,向学生渗透符合其内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德性教育,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转变思想品德课程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要改变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划重点、读内容的局面,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生动性,增加案例分析,使学生真正思考起来,提高其课堂生活的意义感。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感,构建德性养成目标的实践活动体系;要转变德育课堂形态,营造生活气息,回归生活本身,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7];在思品课教学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性发展整体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与青少年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进行情景化、生活化和问题化教学。

2.注重德性实践,提高青少年的德性自觉与道德情感

情感主义创始人沙夫兹伯利主张道德起源于情感,认为道德的价值判断不是凭借理性的机能,也不是经验归纳的结果,而是来自人的具有识别善恶能力的内在感官,情感上的善恶决定了道德上的善恶。道德情感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生活中成长的结果,是人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情感,它影响着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及对内在德性的养成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遵循情感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德性情感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力量,是人们联系和道德关系的纽带[8]。德性是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的品质,也是培育青少年德性养成的核心。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情景来提升青少年的日常道德行为发展,可以从小处着手,定期举行“孝悌教育”,在全校组织“关爱身边人”、“家政行动”等一系列活动,把“孝悌教育”作为青少年德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平台。“孝悌”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育人思想。“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人性博爱,贯穿着人的行为始终。

3.构建家、校、社会共育机制

其一,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转变沟通方式。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行动反映着其家庭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首先要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因为其家长的思想观念、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及看法等都是该家庭道德素养的表现。要想提升青少年的德行素养,首先就要提升家长的道德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提升学生家长的道德素质。

其二,重视教师的德性养成。每一位教师都在教育教学过程担任一定的道德责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德性作为一种专业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角色品质,它首先表现为尊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尊重人作为主体的作用,以及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等。教师在向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达正向能量,还要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在学校管理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动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主动建立家校联合教育网络。家校联合制应以学生的内心和行为发展为核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情况而异。在走访的市区、县城、乡镇几所学校中,家校联合制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市区的学校要比县城的学校更形式多样,乡镇的学校形式单一、效果上最差。在家校联合制的执行中,要着重与家长的交流,改变传统家长会形式,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家校教育问题会商,平时通过QQ、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教育状况、交流信息,实现家长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有效对话和沟通。

其四,正确引导青少年在多元社会情境下进行审慎的道德判断。只有社会道德文明的不断提升,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才会随之逐步发生改变,促进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发展,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社会风尚、新闻媒体、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其德性养成实施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下对于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教育,不仅要将道德传输给他们,还要让他们掌握补偿、宣泄、自我激励等方法,使其在生活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总之,青少年的德性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国家、社会的未来,学校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现实环境,联合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积极行动,构建立体的青少年德性教育系统,为青少年的德性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陈鹤琴.训育的基本问题[J].基础教育,2008(5).

[3] 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4] 刘小枫.《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

[5] 贾宝金.中小学校规性质辨析[J].教育评论,2012(2).

[6] 张艳红.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7]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8] 黄济鳌.德性伦理学的情感主义路径——休谟伦理学析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作者:王凌霞(1976-),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王凌霞

上一篇:新闻价值观管理论文下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