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的发展演变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得到有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胶州市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探索出一套特有的发展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失业保险的发展演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失业保险的发展演变论文 篇1:

浅谈完善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现状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当前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就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得出完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而且具有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

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关系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不能太大。虽然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途径很多,但其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其宗旨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

因此,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完善既有可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可能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反过来,和谐社会建设得如何又会影响社会保障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但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的完善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上。

社会保障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社会保障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存在的首要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收入再分配机制。这是因为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通过转移支付保障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一定的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保证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公平,尤其是在经济收入水平上的公平。这样就可以消除有的民众由于贫困和社会不公平而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但社会保障的这种目标主要是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和保障广大民众基本生活水平来实现的,虽然任何一个国家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克服贫困问题,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保障的实施一定能缩小贫富差距。因为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有可能会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如果通过社会保障的实施,把高收入阶层甚至中等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阶层,从而缩小了贫富差距。但如果没有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是提高了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那么是扩大了贫富差距。而且,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将会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对另一部分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社会保障的实施,从获得利益的人手中征收一定的费用来弥补给受到损失的人,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所以,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增加社会和谐,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不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越完善社会就越和谐。如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会损害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社会保障的建设和改革是无法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许多欧洲国家的福利国家就是一个例证。

当社会保障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用于其它方面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单位不得不承担较重的社会保障费用,单位一方面不愿意扩大再生产和雇佣更多的职工,因为生产规模越大,社会保障费用负担就越重,挫伤他们的扩大投资和雇佣更多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较重的社会保障负担并没有挫伤他们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但由于负担了较重的社会保障费用,必然会减少他们的利润,降低他们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结果,整个国民经济就会进入萧条,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

同时,社会保障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个方面,它还具有一个重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往往被忽视,社会保障可以刺激个人消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消费水平。因为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和将来,人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人们无需担心未来无法应付的经济风险,可以放心地消费和投资,而消费可以扩大内需,投资能够使得有效投资供给增加,这些正好都是当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所必需的。所以,社会保障虽然是一个需要被大量投资的机制,但也是一个能够得到重大回报的制度;而人们往往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这就造成了国家财政没有更多的进入社会保障。

二、社会保障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来看,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在理念上彼此契合。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最基本的功能为:缓解社会的一些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民基本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保障建立的过程就是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社会保障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指出2020年要达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

(二)社会保障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它通过社会救助、失业保险等方式,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转移给缺乏收入获取能力的社会贫困人口,可以缩小社会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它通过养老保险等方式,从制度上实现收入的代际转移,弱化代际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代际冲突;它通过医疗、生育、工伤保险等制度,以互助共济的方式,满足劳动者的医疗需求,保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它通过社会福利的方式,在保障特殊社会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使社会成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和司法的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保障强调社会成员参与的机会公平性原则,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竞争失败及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社会不公平,起到维护社会成员发展过程公平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性,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的调节,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使这些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以消除一部分成员的不安全感,弥补市场的缺陷,促进社会公平,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四)社会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经济发展的高效率,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却是追求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公平,两者似乎天然对立;然而,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缺乏社会公平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社会保障也不可能在没有效率的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天然的统一性。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贫富悬殊和社会稳定等公平性问题,同时其结果在客观上也直接起到了维护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效果,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社会保障制度便被客观地演变成为市场经济内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社会保障及相关机制作为建立在社会公平基础之上并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特别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理念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立足现实,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收入差距很大,决定了社会保障不可能采取同一方式。对那些完全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应采取由国家提供基本生活费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方式;对那些收入较稳定的在职人员,可采取个人、单位投保,国家予以补助的办法;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个体人口,可采取个人高额保险、国家高额补贴的办法;在农村,仍可坚持家庭养老、邻里互助等传统保障方式,对于较富裕的农民,可采取商业保险措施;应对人口老年化趋势,在妥善解决历史债务、加快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制度、发育并健全资本市场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二)拓宽覆盖面,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所有符合保障条件的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要以国家必要的财政支出为前提,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新形式的城乡衔接;要尽快研究制定适合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做好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减少国家干部、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待遇差别,以创造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良好的经济基础;要积极研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共同保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解决好包括大病保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的保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遵循系统性原则,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所谓系统性原则,即从全体出发,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不同的机构权责明确、和谐统一。系统性原则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将各项社会保障职能统一起来,革除多头分管、条块分割、政事不分、推诿扯皮等弊端;同时,还须在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的前提下,进一步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另外,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加强立法建设,使社会保障有法可依。

(四)采取增收节支措施,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在增收方面,多渠道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开征社会保障税已是大势所趋;第二,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第三,进行营利性投资,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第四,继续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在节支方面,加强基金管理,杜绝挪用、浪费,减少不符合现代公共管理要求的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支出是刚性的,所以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根本的出路还是在增收上。

参考文献:

[1] 钟仁耀.社会保障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欣,钟仁耀,俞卫,李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和谐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张俊红

失业保险的发展演变论文 篇2:

胶州县域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得到有效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胶州市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上,探索出一套特有的发展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今后胶州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融资需求规模息息相关,所以文章通过对胶州未来10年的人口和经济进行预测,从而得出其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和相适应的融资规模。

关键词:县域经济;自然增长率;融资;经济预测

一、研究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也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县域经济在中央一系列优惠政策助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发展中仍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及根本性难题。从胶州市来看,在产业结构、技术、资金、人才、环保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和矛盾。本文通过对胶州县域的人口与经济进行预测,从而得出胶州县域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吸收融资的规模,因为县域的人口规模是测算融资需求规模的重要基础,胶州县域人口的数量、年龄结构直接反映劳动力人口的充足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县域未来的经济发展,对此衍生出的各种需求自然会影响整个经济实体的各个方面。今后胶州经济发展的走向更是与融资需求规模息息相关,通过对胶州经济的分析预测,可以预测融资需求的规模和方向。

二、胶州市人口与经济现状

(一)人口现状

近几年,胶州市人口稳定增长。2006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85258人(户籍人口),增长1%。全年出生人口9019人,出生率为11.5‰;死亡人口5336人,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城乡居民收支不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21元,增长18.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94元,增长9.5%。城市恩格尔系数34.1%;农民人均纯收入6544元,增长12.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52元,增长12.1%。农村恩格尔系数34.7%;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5947元,增长1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年末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5平方米。

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37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当年实现就业11719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67099人,增加2389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1155人,增加285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82134人,增加10737人。

(二)经济发展现状

2006年,胶州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社会繁荣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2007年以来,胶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运行。

在农业方面,胶州市的3大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畜牧生产向纵深发展,胶州市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6%,已建成3大规模养殖园;引资加盟,政策扶持,花木业实现历史性突破;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种植,蔬菜产业取得新突破,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基地示范县。

在工业方面,胶州市已形成机械制造、家电电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精细化工等5大支柱行业。近几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胶州市的房地产业对胶州市的经济总量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成为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之一,对房地产的投资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的幅度每年都大幅增长。

三、变动

(一)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变动

1、人口总数的变动。搜集从1978-2006年的人口总数(资料来源:胶州市各年的经济统计公报),可以粗略看出自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走向正规以后,胶州县域的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一个地区人口总量的变化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结果。人口变动的平衡公式:(t+1)年年末总人口=t年年末总人口+[(t+1)年出生人口-(t+1)年死亡人口]+t年净迁移人口。可见,人口增长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影响。人口的自然变动是指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人口通过这种自然变动以实现人口的世代更替,使人口不断地更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能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从199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并且1993年和2003年竟达到3‰以下;但总体来看其增长稳定在8‰以下。

3、人口机械变动。人口的机械增长率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总人口却在增加,主要是由于机械增长率高于自然增长率。分析胶州县域自1988-2007年人口机械变动情况来看,在自然增长率很高的年份,人口的机械变动也很大。在1990年以后,随着自然增长率的减小,胶州县域的人口迁出增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胶州县域出台的一系列的措施吸收资金和人才,会有更多的企业落户胶州,净迁移人数会逐渐增多。

(二)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和产业结构的变动

1、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在2003年开始发展迅速,至今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并且两者保持着相同的增长趋势(见图1)。

2、胶州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可以从3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行考察,参照自1978-2006年的统计年鉴可以得出,胶州市从1980年以来3大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一二三”(农业型)、“二一三”(半工业型)、“二三一”(工业型)3个阶段。目前,第3阶段仍在行进中,要最终进入“三二一”的最高形态——发达型,还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历程。1987年之前,胶州处于“一二三”的产业结构型,即农业型社会,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占经济总量的一半,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1988-1996年,胶州处于“二一三”产业结构型,即半工业化社会,主要特征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一,第一产业退居第二,第三产业最低。1997年开始,胶州便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处于“二三一”产业结构型,主要特征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占经济总量的一半,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二,第一产业最低。目前这一阶段仍在进行中,大约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才能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发达型社会)的转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胶州3大产业的比重将发生变化,第一产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必然要求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将会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近几年,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各个产业的增长率也同样显示出,二、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产业。

四、变动趋势

人口方面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5‰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提高到3000人以上。

经济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2010年(下同)达到714.6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3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60∶35,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五、预测

(一)人口预测

令rk表示胶州人口总量,t表示时间(1978年t=1)。由rkt与t的散点图可知,rkt与t之间具有近似线性关系(见图2)。

作序列rk的相关图和偏相关图,通过分析,初步认定rk是一个2阶或是3阶自回归过程,作回归,得估计结果如下:

rkt=65.0335+0.4639t+μt

μt=1.7728μt-1-1.3478μt-2+0.4600

μt-3 +εt

首先对模型进行邹氏稳定性检验,因为F值对应的概率为0.89,接受原假设,所以模型加入2005和2006年的样本值后,回归参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故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其次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不存在异方差。再对新的残差序列进行LM检验(p=2),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是有效的。整理后最终回归方程为:

rkt=7.6909+0.0533t+1.7728rkt-1-1.3478 tkt-2+0.46rkt-3+εt

利用Eviews软件,由上述模型回归方程可以得到胶州2007年人口总量的预测值为79.2145万人。我们已经知道胶州2007年实际人口总量为79.2241万人,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模型的预测误差为:

其误差是很小的,所以可以用该模型来预测胶州县域未来的人口数。

预测胶州县域未来10年的人口总数结果如表1所示:

可知,未来10年,胶州县域人口增长还是比较缓慢的,这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依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GDP与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所以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胶州县域未来10年的GDP作预测,利用2002-2006年数据,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得到预测数据如表2所示:

综上得到的预测人口总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未来10年的人均生产总值,预测结果显示:胶州县域未来5年后,生产总值将达到1491.1672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83485.6元左右;未来10年后,生产总值将达到5821.8002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696472.6元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9.8%,人均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9.1%。

《胶州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胶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更加繁荣,到“十一五”末,年均增长达20%以上。根据以上的预测可以看出,胶州未来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其中,徐胜为副教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徐 胜 刘明燕

失业保险的发展演变论文 篇3:

新中国60年失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分”的传统就业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待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们缓解失业风险、促进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失业救济;传统就业;待业保险;失业保险

向失去工作又暂时难以重新就业的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积极促进并不断扩大就业。为把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曾先后实行了失业救济制度、国有企业待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传统就业政策的形成阶段。(1949—1986年)和失业保险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

一、传统就业政策的形成阶段(1949—1986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问题,同时,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截至1949年9月底,城镇失业人员已达到472.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为了治理当时的城市失业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1950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劳动部颁发了《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失业救济的目的、范围、标准和方法以及救济金的来源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确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制度。此后,各大城市的劳动部门普遍建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和劳动介绍所。在解决失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除了抓好必要的救济外,还采取了以工代赈、生产自救、扩大生产、转岗培训、移民就业等措施增加就业,同时,对企业解雇行为进行约束,直至1953年8月,第一次明确了对失业人员要实行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相结合的方针。1954年以后,失业现象明显好转。1956年5月,劳动部、内务部联合发出通知,原由劳动部门管理的失业工人、失业知识分子救济工作移交民政部门管理,失业救济基金停止征收,纳入社会救济,此后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就业等事宜。至此,历时六年的失业救济制度画上了句号。

事实上,这一失业救济办法只是为了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不能被视为中国失业保险的先河。

(二)中国传统的就业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为稳定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国家采取了“统包统分、安置就业”的政策,对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和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的职工,除有重大历史问题的,全部包就业,对失业者采取积极的救济和安置措施。

1952年8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对企业招工与辞退、解雇职工做了严格的规定,开始实行国家统一调配劳动力的制度。1953年起,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政府提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全面就业的方针。1954年,首先在建筑行业实行建筑工人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此后,这个制度逐渐扩大到其他各个部门。1955年5月,劳动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提出劳动力调配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始建立了劳动力统一调配制度,各企业招工必须由劳动部门统一进行。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中固定工数量增多,政府又颁布了禁止辞退职工的规定,各单位用人便往往只能进不能出了。1957年,由于上年新增职工大大超过国家计划,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使用临时工的指标也需经中央主管部门或省、市和自治区政府批准。这样,用人招工权被进一步集中到政府劳动部门。这一时期,政府负责安排的人员范围不断扩大,从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复员转业军人开始,逐渐发展到城镇中需要就业的全部人员,最终形成了以政府统包统分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政策。

“一五”期间,我国较好地解决了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但由于“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失误,使劳动就业形势骤然逆转。1961年开始的3年经济调整时期,不得不精简职工2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被动员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经济建设收缩和企业精简职工,影响了工矿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到1963年年底,全国城镇尚有200万人未能安置,其中85%以上为青壮年劳动力。面对此种情况,政府对城镇求职者在实施统包统分政策的同时,采取比较灵活的安置办法。一方面,劳动部门通过组建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集体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继续执行统一配置劳动力的方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动员部分城镇青年上山下乡,提倡从事家庭副业和自谋职业,对未升学的青年进行文化补习或职业培训等,尽力减缓就业压力,从而使城镇闲散劳动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基本上得到了妥善安置。

文革的头三年,由于工矿企业停止招工,大中专院校停止招生,使400万初高中毕业生滞留在社会等待安排。当时的政策是,大量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1979年,由于调整了上山下乡政策,城镇新增劳动力不再推向农村,同时历年下乡的知识青年要返城,以及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就业者、自行回城者和其他待业者,等待政府安置的劳动力多达1500万人。政府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就业严峻形势,继续推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困难重重,所以,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失业保险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

(一)失业保险的初步创立阶段(1986—1993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其中心环节,国有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固定工制度。为此,国务院于1986年7月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同年12月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由此初步确立了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制度、新的用工制度、辞退职工制度和破产制度,不仅使劳动者有了一定的流动性,国家也不再实行无条件“包下来”的政策,一些长期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走向破产。于是,长期存在的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失业保险制度也应运而生了。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中国开始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初步确立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尽管1986年的“待业保险”制度在《暂行规定》中没有使用“失业”这一概念,在覆盖范围、缴费方式等方面也很不完善,而且实质上更像一种失业救济制度。但它毕竟在承认失业现象、保障失业工人权益方面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1992年7月,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大了落实国有企业经营和用人自主权的力度。10月上旬,待业保险制度实施6年之际,劳动部向国务院报送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截至1991年底,待业保险覆盖人数为7123万人,几年来累计向41.5万待业职工发放了救济金和医疗费,帮助28万人重新就业,并在治理整顿期间接济一批停工待工人员渡过了难关。@同时,促使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有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但从整体上看,待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过窄且待业职工人数没有预计的多,制度的作用打了折扣。因此,这一时期的失业保险更多的是一种制度象征意义而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二)失业保险的探索发展阶段(1993—1999年)

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取代了1986年的《暂行规定》。《规定》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保障的对象,同时对待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做了调整。到1998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了7928万人,全年有158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另有149万企业内职工享受了一次性救济。

但在已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该《规定》仍然局限于国有企业并继续沿用待业保险名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改革的不彻底。虽然《规定》在覆盖范围、保险水平、组织管理模式、资金筹集等几方面都作了调整,但并没有对原先的《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

由于《规定》是从失业救济的角度来设计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要求个人缴费,而作为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最多也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因此,导致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十分脆弱。于是,国家只能通过限制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失业保险机构只能通过严格失业保险的享受条件来控制领取失业保险救济的人数,致使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无法很好到位。1997年,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但作为配套措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不够健全,所以,再就业工程便成为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一项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1997年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会议,朱镕基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再就业工程,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199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我国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1998年年底,全国所有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均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610万下岗职工中的604万人进了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基于下岗职工的群体性、失业保险制度的脆弱性、就业市场的非成熟性和国有企业职工心理承受能力的局限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的保障机制。客观地说,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失业保险的改革阶段(1999—2005年)

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征缴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入了法制化发展轨道。2000年5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既强调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大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也指明要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和市场就业转变。200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到2005年年底,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实现了并轨的目标任务,全国先后有2300多万下岗职工顺利出中心,通过实现再就业、退休等多种渠道得到分流。

(四)失业保险的发展完善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并要求: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2006年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自2006年1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开展活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试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出;试点时间暂定为三年。随后各试点省市制定了具体政策和办法,试点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发挥了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失业保险基金适用范围,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既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又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更好地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12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了贯彻落实文件和实施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陆续接受困难企业的申报,审批后快速下拨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其他补贴等资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2009年4月底,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省所辖地市均已出台了贯彻实施文件,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政策,出台了困难企业申报认定办法和各项补贴支付办法,对困难企业认定条件、程序、审核机构、补贴标准、资金拨付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三、新中国60年失业保险发展的思考

(一)不同时期的失业保障制度及政策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时代的烙印,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及政策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政策将失业救济从一般社会救济中分离出来,设立了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显示了政府对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稳定政权、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应存在失业,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传统就业制度。这种传统就业政策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历史上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严重的缺陷与弊端。例如,进一步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严重制约与限制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等。由于长期存在的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1986年,失业保险制度也应运而生了。由最初的待业保险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再到现行失业保险条例的发布,这一失业保障制度、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每一时期的政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又促使了党和政府更客观地认知失业、认知失业保险。

(二)做好失业保险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全国的大局,而保就业是实现“三保”的关键。在保就业出台的新政策和工作安排中,又都对失业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全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新增就业减少,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二是部分行业停产半停产和企业岗位流失仍较严重,登记失业率继续上升;三是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不高,农村劳动力就业隐含新的矛盾,困难群体就业难度继续加大。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表明,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难的课题。失业保障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三)要处理好失业保险的“适度”问题

社会保障的“度”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水平、覆盖范围和项目内容这三个方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社会保障的“度”既要有一个底线,也要有一个上限。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应坚持广覆盖与低水平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使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跟上城镇就业面的扩大,使失业保险成为更多劳动者的保障后盾;另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待遇的低水平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帮助,也有利于促进失业人员积极寻找工作,尽快实现再就业。

(四)应重点强化其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

从单一的生活保障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拓展,既是国际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提出来的必然要求。

在促进就业方面,首先,要优化现有的各项传统就业服务活动,如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培训等。需要指出的是,优化服务并不等于政府的大包大揽,可以借鉴福利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非政府组织在就业领域与政府的合作。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适当的经济扶持,以委托或合同购买等方式,由非政府组织为主体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就业服务。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建立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动态跟踪系统,并提供失业保险及相关的政策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信息服务,同时这些动态信息必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在预防失业方面,支持企业预防、减少失业,是更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内在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有效做法,可考虑采取两方面的政策。一是工资性补贴。对参保缴费达到一定期限(如5年)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不景气时,通过缩短工时、降低工资等措施不裁员的,给予一定期限(最长6个月)的工资补贴。二是培训补贴或降低费率。对参保缴费达到一定期限且未大规模裁员的企业,给予培训补贴。或者,根据企业不裁员时间,逐年降低费率,规定低限,具体可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

【1】陈庆云.中国失业保障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107-110

【2】郭松山.中国失业保障制度与再就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翟志俊.中国失业保险历史回顾及其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4】郑功成.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5】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汤伟山】

作者:汪洁

上一篇:分层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