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评价论文

2022-04-23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对保障和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总结当前不同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基础上,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和高职教育质量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并围绕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的内外部条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等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评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评价论文 篇1:

适应与完善:教育评价改革中的 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

【摘 要】随着评价和治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置身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中的学校有必要通过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创新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诉诸这一语境,在积极适应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是不二选择。但当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如学校治理价值理念有待更新、内部治理组织结构有待优化、内部制度建设与创新有待加强等。为此,中小学校须明确价值引领,守持学校组织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平衡内部权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组织治理框架;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完善学校章程以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共治文化以发挥隐性治理功能。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立德树人;中小学校

【作者简介】吴颖,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同时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总体方案》作为一份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将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治理相联系,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评价和治理的密切联系。当教育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时,这种教育评价标准及其要素的变革必将给学校内部治理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从“治理”的意义上阐释学校改革新理念,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是当代中国教育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治理改革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正当性。[2]学校治理改革是教育治理改革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之于学校治理改革应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校治理改革就是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教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点任务之后,作为其实施机构的学校必然要率先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

所谓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即学校内部组织及其权责的关系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有效治校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当治理与评价之间的密切关系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时[3],深入探究學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系列问题对于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问题?学校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并主动适应、完善?本文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以期为中小学校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治理效能提供一些参考。

二、教育评价改革中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引发中小学校从内部治理体系的多个方面寻找存在问题。

1.学校治理的价值理念有待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评价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等片面办学行为,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下形成的学校管理理念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教育无法回归育人的“本真”。当学校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时,这种教育评价标准及要素的变革必将要求学校要对现有不合时宜的价值理念进行转化和更新,形成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念和理性治理精神。但当前首先要明晰什么样的学校治理价值理念能引领内部治理行动,并突破传统价值理念的路径依赖。

2.学校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有待优化。

作为一种多中心的治理体系,学校治理必须保持自主治理的权力[4]。也就是说,管理学视角下的自主治理权力行使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完善。虽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内部通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治理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由学校党政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的党政办公室或党政联席会议,其中主要决策者是校长,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应有的参与决策、审议和监督之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5]面对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快速推进、教育治理情境的复杂变动,传统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在自主办学和育人治校等方面难免显得治理能力不足,这意味着学校内部各种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原本存在的权力格局将会受到冲击。换言之,即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将面临新的调整乃至重构。

3.学校内部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有待加强。

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的具有权威性的规则系统,是维持个体自由及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内,推进中小学校内部治理变革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加强学校自身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实现内部组织结构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和良性运转。但长期以来,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致了不健全的学校内部制度,而这种不健全的制度安排反过来又固化了不科学评价的存在环境。正是如此,面对立德树人教育评价标准,面对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环境下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学校内部制度规则及其执行细则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滞后性。

三、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路径探寻

推进《总体方案》的落地、落实,必然要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路径与方式。

1.明确价值引领,守持学校组织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

改革创新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必须要有先于治理行动的理性指导思想亦即治理价值理念,否则,学校内部治理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瞎折腾”,终将成为“不良治理”而非“善治”。基于霍伊和米斯克尔对学校组织属性的理解,学校应是具有科层要素和专业要素双重属性特征的社会组织,前者主要担负行政管理职责,后者则更多负责教和学的技术过程。[6]可以认为,学校在本质上是以办学治校育人为核心价值的特殊社会组织,其特有的组织属性直接决定了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必须要遵循自身的教育与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出发,守持学校本质组织属性并按自身教育与管理规律办学治校育人可视为人们推进教育改革活动的普遍价值前提,能够为治理实践提供价值引领和行动动力。因此,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的学校内部治理也应当在这种核心价值的理性引领下进行,并逐步渗透到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全过程中。

2.平衡内部权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组织治理框架。

由于“一个组织的治理绩效是由组织内部的结构及其权力配置预先决定的”[7],而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其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组织内部结构和权力配置格局,通过合理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一个边界清晰、规则明确的组织及其权力配置的治理框架,以消弭多元治理主体权力及责任之间的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调研不同情境中身份各异的治理主体的特点、优势及需要的基础上,能够给予各主体合理的分权赋能和分责担当,从而建构趋于扁平化的学校内部治理框架。具体言之,首先,应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这是当代中国中小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学校治理体系的显著特征[8];另一方面,要注意协调好党组织与校内其他行政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应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干的行政管理架构。校长负责制不是说校长要大包大揽一切,更不是意指独断专制,而是在发挥负责作用的同时,能与其他主体平等参与决策并相互协作。最后,应注重强化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为此,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权力、以家长乃至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权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权力纳入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框架中,形成多元权力主体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内部权力格局。

3.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完善学校章程以规范权力运行。

章程作为现代学校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学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的“组织法”,能为学校的内部治理提供合法性依据。因此,学校在推动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章程的重要价值,通过健全完善章程以形成良性的权力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机制,为学校内部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细化章程的制定及实施细则。首先,在學校章程的制订环节,学校要进一步规范章程的立法程序,使章程本身趋于“完美”,同时注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以体现章程文本的合法性,并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来起草、修订和完善章程文本,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其次,在学校章程的执行环节,多方相关利益主体要落实学校民主管理的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重视并加强学校党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对学校章程执行的日常性监督,以充分发挥集体决策、审议和监督的具体作用。

4.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共治文化以发挥隐性治理功能。

在学校治理的实践建构中,除了价值治理和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治理外,还需要良好的文化发挥隐性治理作用。文化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内含“治理”意蕴,其实质是透过文化和以文化为场域达到治理的目的。[9]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学校文化能够体现师生对治理的理解,以及治理本身所蕴含着的价值追求真正为师生所吸收、内化,进而生成学校的内部治理文化。因此,培育共治文化就成了变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学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利益主体都能认可的学校治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凝聚成一种“能说话,想说话,敢说话,容错话”的文化共识,生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治理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可以是外显于校园建筑、景观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可以是内化于师生价值观念、精神陶冶和行为规则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不管是何种文化形态,都必须集中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追求,以最大限度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1-11-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杜明峰,范勇,史自词.学校治理的理论意图与实践进路[J].教育研究,2021,42(8):132-141.

[3]周作宇.论教育评价的治理功能及其自反性立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8):1-19.

[4]WILKINS A,COLLET-SAB?,JORDI, et al.Translations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a decentred approach to school governance in four OECD countries[J].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2019,17(2):147-160.

[5]范国睿.基于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4):27-36.

[6]霍伊,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M].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17.

[7]眭依凡.转向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紧要议程[J].教育研究,2020,41(12):67-85.

[8]司晓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内部治理体系[J].中小学管理,2021(6):1.

[9]吴理财.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58-68.

作者:吴颖

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评价论文 篇2: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及其提升路径探究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对保障和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总结当前不同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基础上,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和高职教育质量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并围绕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的内外部条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质量内涵 条件 路径

[作者简介]黄斌(1963- ),江苏启东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江苏南京 210048)

科学把握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正确认识、利用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是当前保障、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前提。

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含义

什么是质量?它是一个难以界定、难以测量的概念。《辞海》对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①。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质量同产品或服务相联系,尤其是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相联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对质量的界定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加深,质量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何谓高职教育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理论界对高职教育质量概念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其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对什么是高职教育质量,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质量“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只要满足了经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③也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应是:一是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求、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二是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三是要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④。这是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来界定高职教育质量内涵的。还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的质量观可概括为:精品质量观、发展质量观,服务质量观三种⑤。这是一种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另更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的质量观应包括复合性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多样性质量观⑥。这是一种针对传统质量观即知识质量观、能力质量观和素质质量观,从应用性角度出发提出的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更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的质量观应包括适应性质量观、能力本位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国际化质量观、特色化质量观⑦。这是一种相对全面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但缺乏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具有的自身的特色。上述研究开阔了我们研究高职教育质量内涵的视野,为我们科学把握高职教育质量的本质提供了思维启示,也为我们正确把握、理解高职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高职教育评价的标准与依据、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切入点提供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研究高职教育质量内涵,笔者认为必须弄清高职教育质量到底谁说了算,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事实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与学校内部的认识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讲,“质量应由与之有利害关系的人决定,不能仅由高等教育部门说了算”⑧。由于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实行的是国家、企业和个人成本分担机制(尽管学校没有从企业直接获得办学经费,但国家投入的办学经费则是从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取得的,其中当然也包括企业上缴的各种税收)。因此,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投资于高职教育,他们在高职教育的结果中都有相关利益所在,因此,他们都有权利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基于以上认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质量既具有高等教育质量的一般内涵、外延和特征,又具有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所赋予高职教育质量的特有内涵。为此,我们应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从高职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出发,可以将高职教育质量这一概念内涵概括为:高职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包括国家和企业)和个人发展双重需求的程度,是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特殊规律的体现和遵循程度。

二、完善并利用高职教育的外部条件,保障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一)正确识别利益相关方对高职教育质量的需求,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产品是课程及其教学服务⑨。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发的,通过教学活动向被服务者提供教学服务。学生之所以要与学校“交易”,用交学费的形式“购买”课程,是因为教学产品——课程具有相应的质量属性,能够给自己带来回报,即能够获得未来生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否则,学生就会拒绝“购买”。另一方面,如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及其教学服务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良好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即社会和企业不能从学校的服务对象中获益,那么,学校的课程将没有任何质量可言。所以,学生、国家和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对高职教育质量的需求,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外部条件。为此,学校应调查、识别并理解社会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及其变化,使教学教育目标与社会、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相融合。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活动,使校内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对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达成共识,努力从各自实际工作中满足这种需求,将学生和社会的最大受益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完善和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

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个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外部条件。如果学校提供的教学产品及其教学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使他胜任未来工作、甚至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就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政府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如国家可制定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质量管理、监督、审核和认证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贯彻到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整个教育规划和实施过程之中,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监控、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等方面。当前,教育部开展的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就是对高职院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平台,是规范高职教育办学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提升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些高职院校设施设备严重匮乏,学校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怎样向职业能力培养倾斜、向实践教学倾斜,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低质量的教学产品及其教学服务,使受教育者在通过学校教育后,不能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学生的就业压力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种来自于社会的质量压力,逼迫高职院校努力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特色,求生存,求发展。同时,来自同行的质量竞争则更为激烈,它不仅来自同类型、同层次、同区域院校的质量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劳动系统的高级技工学校的外在压力,这种同行之间质量竞争取胜的关键就是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学习、资源整合、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创新,所形成的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掌握进一步主动发展的整合能力”⑩。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高职院校来说,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在于确定自身竞争优势所在,在成就某一方面竞争实力的基础上,逐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铸就高职院校的品牌。

总之,利益相关方对高职教育质量的需求、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监督管理、同行的质量竞争与社会的质量压力是任何高职院校都要面临的外部条件。学校在面临这些要求越来越苛刻的外部条件时,关键是要结合对高职教育质量内涵的把握,正确认识、完善并善于利用好这些外部条件,以保障、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完善并利用高职教育的内部条件,保障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高职院校要真正保障、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完善和利用好自身的内部条件。

(一)建立、完善和运用有效的内部质量反映机制

有效的质量反映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快速反映机制,要面向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面向社会职业的分工,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必须随市场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和沟通,实现办学的转型,将高职教育“转向社会化的职业教育” ;二是以质量为中心的有效的校内运行机制,建立起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在人事分配、职称评定、工作量考核、业绩评估等方面都要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内部制度的设计和政策安排上实施根本性的调整;三是要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包括建立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信息体系、督导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估知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等。

(二)培育学院内部持续提升的质量能力

所谓质量能力,是指人们保证自己的工作顺利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能力。高职教育的质量能力包括教学、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能力。加强质量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它集中体现在建立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上。一是要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吸收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总结了世界各国多年来标准化、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一,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能否成功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将直接体现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管理高度和管理质量。二是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运行、考核、评价制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的工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如果没有质量运行制度和奖惩措施,势必会使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质量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明确日常教育教学行动的准则,从而为学生个人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产品和教学服务。三是要保证适宜、充分的硬件投入。任何质量建设工作仅有软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必要的硬件作为物质基础。一个实验实训场所不足、教学装备落后、工作条件缺失、人员配备不到位的高职院校,即使制度再完善、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再先进,都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每年应保证合理的、一定比例的硬件投入,这是质量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的必需条件。四是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软件、硬件都具备的高职院校不一定就能建立起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还必须要有持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变化是永恒的,高职教育的质量工作也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只有各方面不断地随着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质量工作策略,不断创新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理念,创新质量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才能使质量工作永葆长效机制。

(三)积极开展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

要真正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除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建立“显性”的质量保障体系外,还必须要紧紧依靠质量文化建设这个“隐性”的管理体系。它是一种质量建设的精神动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质量建设动因。 (1)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一是以教职工个体为本位,学校中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发挥每个教职院工的积极性,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主观性、能动性和积极性。(2)强化高职教育质量意识。一是要具备质量战略意识,即树立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事关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谋划和组织的思想观念;二是增强质量竞争意识,即把学校放置于社会和人才市场的竞争之中;三是培育质量全员参与意识,没有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学校的质量工作就无法落实,教育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3)营造质量规范文化。通过明确的制度、规定、条例等显性规范,约束人的质量行为;通过没有明确规定的准则和条文这个潜性规范文化,自发形成大家所认同的行为模式,并通过个人的内化机制迫使自己加以自觉遵守。(4)优化质量行为,包括质量行为方式和质量行为风气。良好的质量行为风气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经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规范人的行为,为有效开展质量活动提供充分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

[注释]

①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738.

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8.

③郭扬.监控与评价——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④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4-16.

⑤贾继海,杨百梅.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J].教育与职业,2005(35):34-35.

⑥周明星,陳豪好.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探析[J].职教通讯,2005(7):17-18.

⑦鲍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J].职教论坛,2004(36):26-27.

⑧伊万·韦特曼.OECD:给中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4-

10-15.

⑨程宜康.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3):54-56.

⑩张清霞,等.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6(4):81-84.

李小鲁.论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着力点[J].高教探索,2007(2):93-96.

刘邦奇.学校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什么文化观念[N].中国教育报,2004-

12-04.

作者:黄 斌

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评价论文 篇3:

论农村教师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农村教师是农村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又是农村学生的关注者、期望者和评价者,还是农村学校内部各种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给予学生不同的关注、期望和评价,在学生之间如何分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资源,都涉及到教育公平。因此,农村教师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农村教师;农村学生;教育资源;教育公平

文献标识码:A

自进入21世纪之后,教育公平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教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在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对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不多,而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则更少。下面就农村教师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一番分析。

一、农村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在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的差距。宏观层面所考察的教育资源,从其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师资队伍,物力资源是指教育设备、教育场地、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财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货币化表现。雄厚的财力资源要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才能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产生作用,而优质的物力资源必须和优质的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作用,所以,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其他的教育资源都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发挥作用。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众所周知,旷日持久的“择校热”实质上是“择师热”。有人专门作过学生家长教育公平观的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家长认为阻碍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是师资力量不均衡,缺乏优良的师资。

在我国广大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农村学校里,教育资源中的财力资源十分匮乏,物力资源相当短缺,所以,在中两部农村学校里,人力资源即师资队伍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里,中小学生不仅能从学校获得优质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同时还能从校外获得比较广泛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在我国城市里,有许多父母为子女聘请了家庭教师,不少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接受家教。还有许多学生在周末和假期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当然,还有许多文化素养较高的家长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资源。总之,城市学生所获得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在质量上要优于农村学生,在数量上也要多于农村学生。

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农村学校瞿,学生所拥有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只有学校里的教师,家教、补习班和培训班与农村学生都是无缘的。尤其是在一些人口比较稀少的山区,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住校,即便是一些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学生从初中起就要住读,对这些学生而青。他们能够获得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只有自己的教师,教师是这些学生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的这种教育状况,使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制约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凡是学生,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所谓向师性,是指学生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一般都有这样的角色意识,都感到自己是学生,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里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有一种崇敬、模仿和接近教师的心理倾向。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小学生的向师性比中学生强,而中学生的向师性比大学生强。在不同区域的学生中,农村学生的向师性比城市学生强。因为城市学生生活在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视野一般比农村学生开阔,见识比农村学生要广,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有较多的值得崇拜的偶像,所以城市学生的向师性不如农村学生。

在这种向师性的基础上。农村学生一般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心态:无论是上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一个优秀的任课教师;无论是分到哪一个班,都希望能遇上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农村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和心态,既为农村教师这种教育资源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农村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资源中三种资源的比较中,在城乡教师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的比较中。都可以看出农村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既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措施。

二、农村教师是农村学生的主要关注者和期望者

上个世纪美国学者罗森塔尔等人进行的“期望心理”实验,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的关注和殷切的期望是激励学生成长的心理因素。我国南京的一些教师进行的“教师关注效应”实验,其结果也显示了在受教师关注的“目标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实验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注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这种关注和期望,虽然不能像教师的知识与能力那样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但这种关注和期望能够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这种关注和期望实际上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而教师就是这种隐性教育资源的载体和支配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这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否在学生之间公平地分配这种隐性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在促进城乡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差别的,这种关注和期望对农村学生的成长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作用。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城市学生获得了较多的来自校内外各个方面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同时也从这些人力性教育资源那里获得了相应的关注和期望,所以,城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只是学生获得的多方面的关注和期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农村学生所获得的人力性教育资源只有学校中的教师,农村学生得到的关注和期望也只能来自教师,农村教师就是他们主要的关注者和期望者。对于农村中的那些留守儿童而言,教师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的关注者和期望者。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农村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城市教师。其次,教师的关注和期望之所以能够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隐性教育资源,是以学生的向师性为前提的。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向师性,教师的关注和期望是不能产生任何作用的。很显然,大学生的向师性不如中小学生,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所产生的作用远远不如中小学教师。同样,农村学生的向师性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所以。农村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又

增强了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在激励学生过程中的力量。

在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师良好的专业情感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期望和关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期望和关注下健康地成长。

三、农村教师是农村学生的主要评价者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行和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是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责。目前,在我国中小学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评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包括教师对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态度、行为、能力和业绩的评价。从大的方面看,包括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学生操行的评定、优秀生或三好生的评选等等;从小的方面看。包括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阅、课堂答问的评价等等。

教育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评价既具有诊断和改进学生学习的功能,也具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功能。当然,教育评价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别,无论哪种类型的教育评价,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作出了不公平不公正的评价,会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注在学生心理上所产生的刺激更为强烈。因为。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只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而教师的评价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资源,显性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自然要比隐性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引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对学生的评价比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公平意识。

城乡教师的教育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别。农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所产生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要超过城市教师的评价,其原因在于城市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能够接受多方面的评价。如一位城市学生和一位农村学生都在期末的语文考试中获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但那位城市学生又在最近的钢琴等级考试中考到了一个较高的等级,并在全市少年书法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这种情境中,全班第一的语文成绩对那位城市学生产生的激励功能会远远不如那位农村学生。由于农村学生所获得的评价一般只能来自学校,除了教师之外,很少有人对他们的成长和表现作出评价,所以,农村学生较之城市学生更加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很深刻,引起的情绪反应也很强烈,因为教师是他们的主要的评价者,甚至是唯一的评价者。

由于农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所产生的功能和影响要超过城市教师的评价,所以,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会更加关注教师评价的公平性。一位比较优秀的城市学生。由于班主任对他有偏见。在三好生的评选中落选了,但他在全市少年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因此,这位学生对三好生的落选就不太在意了。但是农村学生基本上没有从社会上获得积极评价的机会,因而他们十分关注学校内部的各种评价。从农村学生的这种心态出发,农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更要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具有更强的向师性,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都应该是公正无私的道德楷模,如果教师的教育评价缺乏公平性。这对他们纯洁的心灵将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公平意识,引导他们公平地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

四、农村教师是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

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来研究教育公平问题,都要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目前,一些研究者比较关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距,并专门作过相关的实证研究。0然而,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不公平问题,但对此予以关注的研究者却不多。实际上,当前学生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并不是宏观层面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而是学校内部和课堂上的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有人在对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最贴近的教育公平。是学校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公平。

在我国,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渠道-卜分有限。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在教育资源上的这种匮乏性和有限性,决定了农村教师能否公平地分配学校教育资源对农村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农村学校中的教育资源,必须把这种教育资源与宏观层面所考察的教育资源在表现形式上区别开来。农村学校中的教育资源,其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并不是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所能表达的。农村教师对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校中有形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有很多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全面的分配,只能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少数学生。如教师可能安排几个有一定的操作电脑经历的学生到学校仅有的几台电脑上去学习;教师可能把目前得到的几套新的学习资料发给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分配教育资源的结果,在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之间产生了矛盾。但在目前这种教育资源十分短缺的历史条件下又是很难避免的。

第二,对自身无形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师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情感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都属于可以分配的教育资源。如教师可能把某种重要的而且是本次考试必考的知识告诉学生甲,但不愿传授给学生乙:教师可能对学生丙充满期望和关注,但把学生丁视同路人。这种无形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第三,对教育机会的分配。担任学生干部可以获得很多的增长才干锻炼能力的机会,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与教师交往的机会,所以,学生干部的选拔,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分配。还有,教师在课外给一些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对一些特殊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等等,都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分配,而这种教育机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资源。

第四,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分配。课堂是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里的座位安排实质上是一种教学空间资源的分配。坐在前排的学生受到教师的监控比较多,因而听课注意力较集中,并且获得了较多的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的讲课听得清楚,教师的板书看得明白,这些优势都是后排学生很难得到的。所以,前排学生获得了优质的教学空间资源,而后排学生只能得到劣质的教学空间资源。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必须进行课堂互动,这种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提问和答问。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教学时间资源的分配。当某些受到教师积极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次回答问题时,这些学生自然获得了较多的时间资源。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而那些不能成为师生互动对象的处于问题情境之外的学生,他们获得的时间资源要少于经常成为互动对象的学生,因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很多是无效的。

总之,要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理想,必须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学校在人力性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同时,还要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使广大农村教师能够全面地关注和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能够公平合理地分配农村学校中的各种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作者:邓银城 徐楚桥

上一篇:我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论文下一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