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论文

2022-04-21

摘要:财政税收是各级政府和中央财政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更是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财政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关键词: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自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政府对全范围领域开展深化全面的改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论文 篇1: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构建分析

摘 要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财政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财政预算理念不符合科学理财要求,财政支出效率亟待提高,“财政悖论”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预算管理办法不符合预算绩效要求,绩效评价机制有待于全面完善。因此,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要从用“整体设计、流程再造、分步实施”推进思路,进一步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财政的支出进行流程再造,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总体框架,改革和完善与科学理财理念相配套的其他制度。

关键词 财政预算 绩效管理 制度构建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财政职能得以顺利发挥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绩效管理成效更是直接影响着财政政策成效的重要途径,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一、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特别是在扩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面、评价报告质量提高、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做出深入探讨,“花钱不能跟着感觉走”、“使用财政资金要进行追踪问效”绩效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但是,也存在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相对完善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与其相配套的机制尚未形成、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配套机制还不完善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中国以后,很快便成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会计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可能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导致利益既得者对此项政策的实施持有“抗拒”心理,绩效管理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仍然是处于相对萌芽状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转变,必须要重视对绩效管理理念文化氛围的重视,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管理方法的一次创新,更是政府治理理念的一次革命再造。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相对完善的系统,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强化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和追踪问效,要尽可能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但是,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仍然缺乏相应配套制度建立,特别是在绩效预算、问责制度、绩效审计、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还缺乏完整的配套制度,阻碍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前提性工作。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总体结构是否科学,都将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由预算目标、财政投入支出指标、产出和结果指标三个部分构成的。但是,在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设计过程中,未能结合我国部门财政预算实际工作需要,参考国际经验,只是采用了以财务指标为主要指标、效果指标为辅助指标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

二、我国财政预算里管理制度构建措施

(一)要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要对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要继续深化我国现行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等相应制度改革和完善,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规范管理。第二,要以绩效管理为核心,把绩效理念贯穿到预算管理全过程,对我国财政预算现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特别是在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中提交相应的绩效目标,在对预算进行执行过程中始终以目标为导向,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的年度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改进重要依据。第三,要以绩效为依据,全面推行中期预算管理,滚动编制政府预算。财政部门要根据各预算单位制定的事业发展规划和部门战略规划来对中期预算进行编制,特别是要结合年度预算,从而使预算单位的战略发展规划、年度预算、年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对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进行深入探索。第四,要引入权责发生制管理理念。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中推广权责发生制,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对财政资金进行配置以及对财政资源进行管理,不断加强政府业绩考核和预算成本计量,确保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可以全面、真实、完整对政府活动成本和绩效进行反映,对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断提升。第五,要建立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财政预算评价来源渠道广泛、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信息量较大。因此,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一定要结合“金财工程”,将项目绩效信息融入其中,建立统一、完整、规范的绩效管理基础资料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完整、准确、及时收集和整理财政信息,对政府活动成本准确核算、完整反映,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成效。

(二)改进和完善政府公共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基本都建立了以政策目标为基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条住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资金支出控制政策一个分支的思维。对于我国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必须要根据我国财政工作实际,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要能够对于所有部门都适用的公共指标了,主要是从绩效目标完成程度、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产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相关方面进行评价;对于不同部门所适应的个性指标,主要是结合项目管理目标和部门职能,针对项目实际、部门行业特点,按照规范程序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和制定评价指标。另外,对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指标体系,可以参照企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三、总结

总之,在对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进行制定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听取社会公众和各方面专家意见,避免绩效评价指标对被评估者产生逆向激励效应。财政部门一定 要充分调动各预算单位开展绩效管理,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绩效管理文化。要能够通过实践和试点实际,以大量有效样本为基础,按照科学计量方法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和衡量,不断加快财政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燕,王宇龙.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约束.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6).

[2]马骏.新绩效预算.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

[3]张维平.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当代财经.2005(2).

[4]韩洁.论超越预算对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5).

[5]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马蔡琛,童晓晴.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广东社会科学.2006(2).

作者:张开来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论文 篇2:

关于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 要:财政税收是各级政府和中央财政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更是维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财政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证了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财政税收;制度;改革

自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政府对全范围领域开展深化全面的改革。在众多的领域中,改革财政税收制度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要求。 财政税收是国民经济得以稳定发展的保证,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效的实现了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发展社会收入的分配关系。本文针对财政税收制度在改革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健全

如今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并不够完善健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几个。首先,财政收入的分配过于向上集中,使分税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而地方财政不合理的划分,也影响到了中央的宏观调控力度。另外,有些比较重要的税收种类并没有纳入征收范围,例如以环境与资源为代表的税收,致使税收不能够有效调节社会的分配能力。最后,国有资产收入、资源、环境等非税收收入,也没有纳入到政府的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内。

(二)转移支付没有规范管理

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分税制度的基础上,中央财政的集中程度较高,由中央通过财政支出来改善地方经济上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现今阶段我国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力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与体制互补三种。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长期的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资金的使用效率比较低,或是官员存在严重腐败现象。造成转移支付没有规范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来对转移制度工作来进行监督管理,使中央向地方支出的过程之中会出现一些财务模糊、截留漏损等糊涂账,而这些现象又难以查证。其次由于转移支付类型的构成不是很合理,税收返还和体制互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的经济利益,导致占比很大,而一般性转移支付相比则低很多,这也就导致了经济发达的地区税收返还很大程度的超过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而是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变的越来越大,使财政支出失去了均等化的原则,也就很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目标。

(三)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中存在不足之处

我国在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体制覆盖不全面的不足之处。对于财政税收制度的分配制度来说,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延期。政府的财政收支工作不能够完全的涵盖财政预算。并且因为相关监管制度和管理制度的不全面,缺乏内部的制衡和约束,财政预算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监管,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四)财政的管理监管不到位

财政税收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使一些政府机关采取了精简编制、收缩结构等措施来实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标。在这些措施中,一些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专业财政人员被合并或裁减,有的甚至整个税收部门被撤掉,这使财政的管理队伍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也难以开展财政管理和监管工作。其次,财政税收的管理正处在逐步转型和深化改革的时期,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良莠不齐,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现象,致使财政税收的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建立合理的分权分级体系

应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基础国情,来建立统筹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和发展,使之合理平衡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首先要合理的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合理的提高中央财政的收入比例,并以此为基础来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以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二)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支付体系,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可靠。首先要合理的搭配一般性的转移支付和专项的转移支付之间的比例,可以适当的将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其次需要将转移支付的分配模式进行改革,使资金分配制度合理、科学。其次要深化改革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使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稳定。

(三)完整现有税负结构,使税收制度合理化

将现有的税负结构完善,建立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首先要改革税收体系,现有的税收体系以间接税为主要部分,应适当的提高直接税的占比,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直接税与间接税同样比例的税收体系。其次应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使政府收入规划化,预算管理范围扩大化,将体制之外的收入取消掉,并且一定程度的提高税负水平。另外要加快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分类扣除和综合申报相结合的制度,有效的降低工薪层的税收负担,推进环境、资源等税收体制的改革。最后要根据统筹地域发展和国家建设发展,开展税收的优惠制度改革。

(四)进一步改革预算制度

国家的中长期财政预算应该与中长期的发展相一致,进一步的将财政预算制度深化改革。扩大国家的预算管理范围,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包括资本性预算、一般性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将政府所管理的财政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的管理之中。

三、结语

健全和发展财政税收管理制度,可以影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司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因此应立足于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对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并且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速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税收体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忠毅.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2]廖玮.对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

作者:朱小杨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论文 篇3:

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运行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公共政务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政府机关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并全面完善,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得到有效优化,政府部门的财务更为透明合理。公务卡制度随着国内金融卡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得到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的发展为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健全带来十分有利的条件和途径,但与此同时公务卡制度本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本文将重点放在对公务卡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讨上,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公务卡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公务卡;运行问题;对策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公共政务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并全面完善,财政资金的运用途径得到有效优化,政府部门的财务更为透明合理。公务卡制度随着国内金融卡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得到全面推行。公务卡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单位发行给其单位工作人员用于与日常工作有关的经济支出和进行财务报销的银行贷记卡。

公务卡拥有同普通民众所持有的银行卡同样的消费属性,不仅可以利用公务卡进行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办公用品管理费等支付办理,而且在提取现金时免收利息。除此之外,公务卡还具有政务财政财管的属性,能满足相关政务财政管理的要求,能对财政预算单位的公费支出动态进行有效监测。这种同时能满足银行卡消费属性及财政管理属性的独特优势,使得公务卡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政务财政管理的手段及工具。

但是,由于公务卡制度在国内推行时间较短,实施范围尚不够全面,对于公务卡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小的问题和阻力,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使用群体较窄,推行范围不够全面,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对公务卡的认识还不足。公务卡制度的形成比较晚,直到2007年国家才开始在上海等地进行试点推行。因此,全国各地还尚有部分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未参与到公务卡制度的改革中来。部分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的推行也还尚限于少数员工或者中高层管理者之间。而这些已经使用公务卡的工作人员对公务卡的使用性能认识尚处于消费阶段,未将其与财务预算管理这一独特性能结合,使得公务卡的使用效率偏低,管理功能被“埋没”。

二、公务卡外部使用环境与公务卡的使用性能不匹配。公务卡的使用要求各金融机构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受理环境,包括受理条件的建立、刷卡网点的设置等环境的匹配。但是就目前公务卡消费的环境来看,全国各地因经济发展情况的迥异,导致金融机构在各地设置网点消费功能发展不平衡。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地方没有设置公务卡的业务受理环境,也没效应的刷卡网点,这就让持有公务卡的预算单位人员无法通过公务卡进行支付办理,从而也无法通过公务卡的消费状况了解财务预算的执行成果。更有甚者,有些地方虽然设置了公务卡的消费网点,但是这些消费网点离持卡人的日常公务相差甚远。为了在公务卡中体现对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这些持卡人只好进入一些高级会所,星级场所进行消费,更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等不正之风的出现。

三、会计核算系统不够完善,对于公务卡结算业务无相关规范、细则进行管理,公务卡结算比较混乱。由于公务卡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国家现在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卡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公务卡的结算业务不具有全面成熟的会计系统、无法运用电算化会计进行核算。在对其进行核算时,消耗的人力物力比较大,耗时长,结果准确度差。现阶段也缺乏对于公务卡结算业务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这些原因都使得财务预算制度下的公务卡核算业务比较混乱。

四、公务卡持有人的信用意识薄弱,无法区分日常公务支出和个人日常生活消费这两个方面,导致公务卡的信用度过低。很多持卡人对于公务卡的支付结算范围区分比较混淆。经常出现个人生活用度和公务支付交叉使用,共同结算的情况。这就对其的结算带来很大的弊端。此外,持卡人在进行公务调职、退休离职以及个人原因离开单位时,有可能尚未结算其持有的公务卡的业务支出。这样一来,一旦出现持卡人因个人消费尚未完成支付办理的情况,实行公务卡预算制度的单位也将难辞其咎,深陷信用危机中。对国家政务单位的形象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五、公务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缺乏执行力度。因为公务卡受理环境受到的限制,以及公务卡结算业务的片面性,导致公务卡中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办公用品管理费的报销流程较为复杂,相对于现金报账方式的简便快捷,公务卡的结算方式渐渐流于形式。而持卡单位的监督制度力度不够,无法真正监测到公务卡消费的动态,对于通过公务卡的使用进行预算决算的管理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公务卡制度的推行是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预算制度改善的必然趋势。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公务卡制度推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拓宽公务卡制度的推行范围,增强持卡人对公务卡使用方法和范围的认识。对此,相关部门应首先加大对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力度,利用现在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过电视、网站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公务卡制度的优势。同时,在预算单位内部,应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单位员工进行知识培训,增强单位员工对公务卡的认识,方便公务卡预算制度的推行和使用。

其次,优化公务卡使用环境,严格监督公务卡使用途径。金融机构应及时推出与公务卡使用途径相匹配的受理环境,创造公务卡支付办理条件,增设公务卡刷卡网点。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建立严格的反腐机制,对于利用公费进行个人消费、违规违纪的行为,一经查出应立即作出相应惩处。从根源上掌握公务卡消费的途径,真正做到利用公务卡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再者,建立完善的公务卡结算制度,加强公务卡结算业务的管理,培养相应的公务卡结算业务专业人才。相关部门应抓紧建立对公务卡制度的管理机制,将会计核算制度与公务卡结算业务进行有效结合,必要时可优化电算化会计,将其进行改革以适用于公务卡制度的结算中去。专业化的核算人员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中,其对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加强公务卡制度的执行力度,培养持卡人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谨防持卡人公费私用情况的发生。对持卡人积极进行意识培养,让其在根本上了解公务卡的使用范围、方式及结算流程。为预算单位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最后,各财政预算单位及预算单位内部各部门应建立合作机制,彼此之间相互监督。通过公务卡制度涉及单位、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建立一条完整的公务卡制度,该制度包括从公务卡的推出、消费方式的建立、对账过程的管理以及后期尾款的追偿等,真正达到公费消费的合理化,公共财政的公开画和透明化。让老百姓对政府充满信心,从而加强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

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是提高公共政务财务预算管理透明度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对实行公费“阳关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公务卡制度也将是未来国家公费预算制度改革的必然之路,是控制公费“三高”等不良现象的有利途径。因此,加强公务卡制度的推行,不仅在于财政预算单位,也应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并入这个改革体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单独核算的公务卡制度,腐败、贪污等行为将受到极大的遏制和打击。同时,这种利用信用信念进行消费的方式也是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培养居民信用机制的有效方式。因此,优化和健全公务卡制度是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工作不可懈怠。(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1]杨敏.《公务卡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0(11);

[2]李滢.《实施公务卡改革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9(40);

[3]和世均.龙素英.《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11);

作者:范春莲

上一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论文下一篇: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