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求旺盛与实际就业不尽如人意的分析下,剖析了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与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国外高校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外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篇1:

“桂商企业+行业”视角下校企共建工商管理专业的模式探究

摘 要:校企合作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有效整合桂商企业和行业资源,推动地方产业转型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桂商企业与地方应用型高校构建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开设桂商工作坊和特色班等校企合作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桂商企业;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行业

本文索引:李晓芬,刘红红.“桂商企业+行业”视角下校企共建工商管理专业的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21(14):-178.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西经济格局、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桂商企业作为广西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对广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与广西经济紧密结合,应用性非常强,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会非常大。但是,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与桂商企业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如何让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满足桂商企业的要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因地制宜地进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1 校企合作的提出

校企合作教育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职业协会于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 (Cooperat1ve Education: A Manifesto, Freund and others, 1946)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work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外文献对校企合作的表述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不同的表述中可以发现关键词包括企业、行业、合作和教育,正好界定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涉及的关键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借助外部资源,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者范万剑(2015)提出,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民办高校本身人才培养模式及理念问题;二是保障校企合作正常运行的制度缺失;三是校企合作各方利益诉求取向差异制约;四是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性制约。理清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保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顺利进行。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办出特色,就必须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于新桂商企业,不断优化校企合作的形式,发挥校企双方的功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落实“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历史使命。

2 桂商企业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合作的现状

2.1 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科研能力薄弱、技术攻关能力不足,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咨询服务等问题,导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重大的科研立项及成果,进而使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的优势不明显;缺乏既有行业丰富实战经验又有丰富理论知识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等,最终导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够明显。

2.2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薄弱

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足,很难获得横向课题,导致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比较薄弱,其科研成果多停留在报告层面,成果大多无法应用于实践,直接导致了解决地方、桂商企业现实重大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进而导致无法获取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直接导致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能力薄弱,难以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2.3 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不足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职称评定机制中,绝大部分依然以科研、论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导致很多老师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的撰写和科研课题的申报上,对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激励机制明显不足,导致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

2.4 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邀请新桂商企业来校作报告或者学生进入新桂商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等形式,模式较为单一,产教融合不夠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质是通过桂商企业与地方应用型高校之间的合作,达到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匹配和整合,使桂商企业满意学生,学生满意桂商企业,最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当前的情况是校企双方尚未全面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且桂商企业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意向,觉得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会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需要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会增加人力成本;直接让新桂商特色班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前期培训费用很多,也会增加企业用人风险等。由于新桂商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导致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

2.5 校企合作保障体系不健全

一个完善的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在组织机构都健全的情况下,须有配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才能得以有效运行。当前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是存在重视度不够、开展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够、地方应用型高效职称评定依然重科研成果等问题;高校管理中关于校企合作的责任分配机制和合作教育利益等不完善;对于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间的沟通互动不足、缺乏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机制和评价机制。

3 桂商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

桂商的代表,其企业必然是行业的翘楚,老板也会是行业商协会的领导,拥有行业的各种资源,对行业有巨大的影响力。将桂商企业的行业背景嫁接过来使用,必然对校企合作产生巨大的价值。构建桂商企业与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互赢发展机制,该机制将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实训实习模式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和办法,使桂商企业及其行业资源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依托桂商所在行业在桂商企业与高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满意学生,学生满意企业,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3.1 开设桂商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在掌握工商管理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在大二的认知实习中桂商企业的特聘讲师团导入《职业化教育课程》;在大三的专业实习中导入《行业知识与技能》;在大四的毕业实习中桂商企业实操。学生的毕业论文需以桂商企业为主题,对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各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此环节中,在校内教师的理论指导下,以桂商企业为主导,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最终考评。通过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的开设提高新桂商企业的用人满意度;提高新商科学生入职半年内薪水的平均值;增强新商科学生入职半年期工作的稳定性;提高一年期(两年期)新商科学生的升职率等,最终提高新商科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可成为合格的职业者,提高其就业率,并获得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3.2 开设桂商工作坊

由地方应用型高校指导老师、桂商企业实务型导师和成员相对稳定的学生组成工作坊团队,为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赛教融合、职业资格考试等搭建平台。企业技术骨干以工作坊为平台,致力于为桂商企业解决在实际生产运作中产生的问题。桂商企业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的方式提供经费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训实习,从而获得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价值,桂商工作坊真正体现了产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功能。

3.3 开设桂商特色班

通过对桂商企业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桂商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桂商企业签订协议,建立“桂商特色班”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制订双方的职责和义务,以此推动此模式长期良性发展运行。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规范教学活动,对桂商特色班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并收集大量的过程性材料,对今后不断调整和提升桂商特色班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实现学校与行业、桂商企业合作,定向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人才。

4 桂商企业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合作的建议与对策

4.1 构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机制

工商管理专业应根据新桂商企业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现有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合理。实施“1+X”多证书制度,以专业证书为核心,辅以多个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就业面和核心竞争力,切合“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建课程,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限,共同制定建设机制,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输送到新桂商企业,助力企业的发展。

4.2 完善“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机制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建设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基础强、实践能力差的问题;而新桂商实战人才则存在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基础偏薄弱的问题。鉴于此,高校教师到新桂商企业挂职锻炼,提高高校教师的实战能力;企业实战人才到高校指导学生实训,构建“双师双能”师资建设机制,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充分利用桂商企业家的行业资源,将优质的桂商资源引进学校,不断扩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通过桂商总会、行业协会牵线搭桥,利用已合作的新桂商企业家的行业资源优势,使有合作意向的新桂商企业成为地方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良性循环,逐步扩大数量和质量,为新桂商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4.3 构建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能否深入进行取决于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涉及校企双方的责任分配制度、校企合作办学的评价机制及利益等因素。校企应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和教师三级组织管理协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的执行力度和组织能力。整合行业协会、新桂商企业、地方应用型高校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将原来以科研、论文来衡量科研成果的方法改成以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为衡量依据。鼓励高校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新桂商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为当地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解决新桂商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开展研究,认定其取得的横向课题和成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4.4 制定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規

自治区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使校企合作能够制度化,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人才培养校企各方的权利和职责,同时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统筹区域内相关新桂商企业与对口的地方高校合作,并给予新桂商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使新桂商企业与地方高校形成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新商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5 结语

将工商管理专业与桂商企业所属的行业固定下来,为固定的行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与行业的结合,师兄师弟的帮带教扶,对晚辈的帮助会很大;在一个行业里有众多的同门,形成校友优势,逐渐形成合力,便可以占据行业的有利位置,将来容易产生行业领袖;有优秀人物的出现,成为未来的新桂商,功成名就,反哺高校,更能成为标杆,让成功可以复制,以此推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地生根,同时也有利于桂商企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程龙,杨明厚,张强中,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优化产学研合作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7(07):80-8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新华社.北京,2010.

范万剑.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241-242.

张呈江.产教结合机制创新下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6):87-88.

李晓芬.桂商中小企业产业选择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8(05):94-97.

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8-9+21.

陈倩.地方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路径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0(02):77-79.

张泽,王数兰.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2(01):58-59.

景莉莉.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15):51.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Maj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 Industry" in Guangxi

School of Management, Nanning University

LI Xiaofen LIU Honghong

基金项目:南宁学院桂商研究专项:“桂商企业+行业”视角下校企共建工商管理專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南宁学院为例(2018GSZX06),主持人:李晓芬。

作者简介:李晓芬(1982-),女,硕士,湖北武汉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刘红红(1984-),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李晓芬 刘红红

国外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篇2: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困惑与途径分析

[摘 要]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求旺盛与实际就业不尽如人意的分析下,剖析了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就业;供给;需求

1 工商管理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大学开设不过十几年,但是发展极为迅速,该专业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专业,全国一般的院校,即使是一些师范类院校也都开办了这个专业。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来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从广义上讲,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每个专业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工商管理类专业下设的二级专业在每个高校都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2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的困惑分析

在中国经济从量向质的转变过程中,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为我国人才吸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据权威机构统计预测,我国对专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未来全国企业与政府对工商管理专业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210万人左右,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政府及其他行业需求约为80万人、80多万人、50万人。目前我国每年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约为9.5万人,其中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政府及其他机构需求分别为4万人、3万人、2.5万人。而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仅仅有5万人左右,每年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导致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面对中国现行存在的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全国高校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应该一片大好,但是从一些高校反映出的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为何呢?不得不让人产生了一些困惑。

3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专业大类之一的工商管理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除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外,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短板集中体现在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竞争力,不符合市场要求,产生了一些市场错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严重缺乏

现行的许多大学在该专业的教学上,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以应试教育方式为主,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记笔记,考试的时候背笔记应付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互动环节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不是很主动地提问、答问,倾向于被动的老师抽人的方式。在实践环节往往只流于形式,重“量”却不重“质”。从一些大学的实践环节教学目标和内容来看明确且丰富,实践课程也足够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大打折扣。或许由于扩招的原因,学校的场地、设备、设施、经费等大大受到了限制,在实践环节中,由于学生量大的原因,为了完成任务,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经历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思考的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学习不重视,同时很多在校的老师也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所有这些导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脱节,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3.2 缺乏核心竞争力与自身特色

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来看,宽泛但不集中,一般的高校都要学习财务、人力资源、会计、投资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在专业纵深上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导致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之间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当然所谓的特色也就无从谈起。很多学生虽然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学完规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感觉什么都知晓一点点,但是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非常迷茫,真正具体到某一部门、某一工作岗位就无所适从,自信心严重缺乏。从微观层面来说,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很多高校就业率低下的一个原因;从宏观的层面来讲,学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形式并无自身特色,这样所培养的学生也就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3.3 教学内容与结果不符合市场需求

首先是教学内容,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形式等做得再好,如果不符合市场的需求,那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国内现行的很多管理经济知识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当然在引进的过程中也在吸收,但国外最新信息、最新知识与理论真正要传播并被吸纳到中国,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或许和部分高校教师一般不看外文原著和外文文献造成的,无法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只能等国人吸纳并发表出来才有可能了解最新的知识。所以部分国内教材一般都是国外很陈旧且久远的东西。其次,依据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一般都是什么高级人才、实用型人才等,再看看每年学生就业的岗位与形势,就会发现培养的目标过于好高骛远,和所宣称的大相径庭,也就是说没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出来,也可以发现很多的计划都是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学生一毕业,似乎也就算完成了一桩很大的工作一样,但国内还很少有高校建立一种专业评价机制,对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学生素质进行评估,以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4 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分析

在这里,我们不谈具体的工作方案,如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等,而是从培育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特色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

(1)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可实现的培养目标。首先,一个专业的发展离开了市场需求,那么也就成了无水之源,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想要培养出社会受欢迎的工商管理人才,就应该清楚明白、知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每年都应该开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项调研,编制调研报告,特别是高校所处的城市用人单位的调查,这些都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其次,在了解社会需求后,工商管理专业应明确一个可实现、可考核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与目标。在进一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基础上,加大纵深的培养。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横向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未来需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在哪儿,适合什么专业方向,当然这个宽度的把握每个高校应有不同。而对纵向知识的培养,对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生自身特色的一个体现。

(2)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存在,再加上学生、教师本身的轻视,使课时量本来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管理是一种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在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时应改变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意识形态,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放在同等或更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在工作量上,不应该以课时量来计算;其次应该让学生“走出去”,不要拘泥于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去参观参观就算了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践,亲身去体会,在实践中学习管理,有目的地培养管理能力,熟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工作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

(3)加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培育。没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要想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当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课程中,一般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对管理理论的认识限于理论的理解,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应用型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培育,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加以改善。所谓“走出去”,一是鼓励在校的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让他们学习企业的运作模式、各部门的管理经验;二是鼓励在校教师创业,创业的过程也就是积累与学习经验的过程,实现从学术型教师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兼具的复合型教师转变。所谓“请进来”,就是将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邀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与管理经验,这样,对学生更具有激励性与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王淑荣.关于推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2]蒋天颖,程聪.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2008(10).

[收稿日期]2009-07-02

[作者简介]郭四代(1978—),四川达州人,在读博士,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作者:郭四代

国外高校工商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探讨

摘 要:创业教育是对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以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为例,系统阐述学科互融与资源整合、创业教育实践短板并存、发展机遇与实践挑战同在的创业教育实践环境,基于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与能力形成机制分析,围绕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形式、社会环境营造、教育主体质量提升、社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等有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路径;环境保障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理性

高校创业教育是对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素质的人的教育,其对象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属于人才培养教育的范畴。二是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才开拓性素质的教育,这些素质包括丰富的社会阅历填充、发展机会的敏锐感知和捕捉、知行合一的实践思想养成与能力锻炼等,是一种以现行高等教育基本素质培养为基础且又增添时代要求的主体超越性教育,并不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孤立,而是站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依托高校教育框架体系进行战略性思考和规划,以追求创业教育目标的发展和分步实现。三是审视创业教育的运行逻辑,其逻辑起点为高等教育受体的素质培养,以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的培养为终点,中间环节即是联结起点和终点的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现在和未来开创事业所必须的开拓性素质。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高等学校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现行高等教育框架体系下,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开展创业教育,相继设立了实验室、实训基地,强化学校与社会机构、企业的合作,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综观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成果与经验的取得,皆因教学与实践的协同运作。为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创业教育,应审慎选择发展路径,关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与资源整合,推进创业教育。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环境

创业教育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领域协作、多方面资源整合,为创业教育实施奠定基础。

(一)学科互融与资源整合

学科体系便于融合。创业教育是通过包括创业学、创造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教化与社会实践锻炼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体系,与工商管理专业存在学科重叠和交叉,比如管理学、社会经济学、财务管理、综合实验等学科,诸多交叉学科的设置与开展,利于提高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效率,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实体基础。

社会资源整合优势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紧密,加之该专业一般具有优越的资源优势: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提供的社会调研与实践机会、丰富的校友企业家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校企合作带动等,为实践创业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二)创业教育实践短板并存

“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很多教师未从事过创业实践,部分持有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也多是通过考试取得,且从事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师多由相关学科理论教学的教师兼任,教师群体知识背景受限、社会阅历粗浅与实践认知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创业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但并不代表集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实践》等几门创业课程即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当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系统性考虑,完整的创业教育教材短缺,使得“两张皮”现象经常出现,学生开拓性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影响。

创业教育实践不足。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处于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术教育阶段,理论教学时间充裕而实践机会短缺:工商管理实验室多处于借助软件虚拟实践水平、实训基地缺乏、创业园区建设不足、学生创业实践培养体系尚待健全、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等,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实现受到限制。

(三)发展机遇与实践挑战同在

面对当前亟需解决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创业比率较低、高校学生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综合考虑国际化发展需求、政府扶持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等发展环境的改善,各种“推-拉”因素围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对各种资源调整、优化和集聚,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契机。

实践创业教育,高校重视、提高教师水平固然重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企业帮扶和社会互助也不可或缺。当前,“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诸多领域工作尚需继续努力,比如学校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营造、全过程的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政府扶持创业教育和支持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的社会创业体系支撑和创业思想孵化基地建设等。另外,作为创业教育实施主体的高校应从创业教育本质和运行逻辑上加以区分并澄清认识,对创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将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技能培训与就业教育、违背创业教育开展初衷的“目的与手段倒置”等现象加以引导和纠正,以促进创业教育有序开展。

三、创业教育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与能力形成机制

基于素质结构组成视角,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均为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基于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空间的视角,善于学习、强烈的社会角色责任担当、有效的社会沟通与敏锐的机会洞察和掌控能力为创业型人才应具有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素质的培养和特征的重塑也就构成了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知识结构宽泛,联系实际紧密”的特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应着力依据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使学生认知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水平有所提升。认知性知识和部分管理技能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来培养,但是诸如社会适应性、公共关系维护、实体组织经营管理等属于意会性的知识或概念技能则难以通过以传递、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来完成,需要通过实训模拟、经营实战等方式培养。由此,创业教育背景的创业型人才能力形成机制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意识强化,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推动、榜样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其创业热情;二是基础知识传授,该环节既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键交叉点。一个人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知识结构越合理,创造能力就越强。三是实战拓展,教育主体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协调与政府、企业等组织的关系,为学生的创业设想实现提供实践条件,此环节是创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四是环境辅助,通过对创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形成合理、高效的创业教育运行管理体制,健全创业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创业教育下创业型人才素质需求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得到实现。

(二)丰富创业教育内容与完善教学形式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生产运营、市场运作等三个方向。在传统教学环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重点包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管理等内容,企业生产运营人才关注生产运作、流程优化、财务协同等内容,市场运作人才主要学习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管理沟通等知识。

按照创业教育实践开展思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创业教育还应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创业型课程:(1)一般性创业课程开发,即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业的相关知识讲授,比如创业学、创业融资等。(2)专业技术领域的创业课程开发,即在原有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增添操作实务性的信息,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市场调研等。(3)体验性课程开发,围绕课程设置,添置相关的实验设备或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锻炼其实战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与综合实验、实训模拟相结合,有效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

创业型课程教学应区别于课程讲授式教学,将创业知识融于一般理论、案例分析、综合实验与社会实践,倡导实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支持学生自主型课堂建设。通过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并有效利用机会的创业实践能力。

(三)创新课内实践方法与重构课外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创业教育的必要教学环节,旨在让教育对象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悉专业技能,优化心智模式,获取管理实战与创业能力。因此,教育主体在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中,应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课内实践教学方面,应依托课程教学改革,购置相关设备和培训软件,创建创业教育虚拟网络平台,开设创业教育实验操作类的课程,比如创业之星电子沙盘、企业管理决策模拟等课程。

课外实践教学方面,应结合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分层次设计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并且在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设计时,转变以往创业教育在学生毕业临近期间突击开展的做法,将创业教育实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与可利用资源情况,课外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1)建立实训基地,将教学过程与学生创业实践相互植入,课堂教学为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创业实践又可以在论证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转化能力。(2)组织和参与各类创业大赛,可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项目设计大赛,也可以是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如ERP沙盘模拟竞赛、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等,激发学生创业潜能,促进创业教育水平提高。(3)创新教学模式,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注重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和“工—学”教育模式实践,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组织三方合作的可持续与利益共享。(4)广泛开展拓展训练,使学生认识其能力,消减创业惰性,增强团队协作、管理沟通、问题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的环境保障

(一)推进创业型社会建设与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的顺利推进依赖于创业型社会的建设。创业型社会是能够催生创新、容忍失败、助力创业的社会,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活动成功率。为此,应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创业理念,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改变传统求稳怕争、失败可耻等落后观念束缚,弘扬终身学习、终身创业的主旋律,注重社会人文关怀教育,切实发挥社会导向的扶助作用。同时政府应完善社会创业服务体系,营造积极的社会创业氛围,为创业教育实践在全社会开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创业教育四化”建设提升教育主体质量

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开展的主体,担负着创业型人才培养责任,任重道远。为此,在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中应关注“四化”建设:全程化,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多样化,大力营造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员化,充分调动学生、教师、企业、校友等创业教育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提升师资水平,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支持和配合;层次化,围绕以开展创业教育推动创业活动这个中心,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相融合,对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实现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健全政策促进机制与强化创业教育研究

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对高校创业教育定位与过程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完善政策实施细则配套和健全创业教育促进机制,提高政策供应能力和执行效率。针对当前创业教育功利性强、仅限于较低层次的就业目标等问题,关注创业教育开展的原动力研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层次引导创业教育开展。

作者:郑瑞强 张春美 朱述斌

上一篇:景观设计水利水电论文下一篇:农家书屋服务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