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与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移动学习是伴随移动终端发展而来的新兴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使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最终实现学习的社会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移动学习与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移动学习与远程教育论文 篇1:

浅谈移动学习在非正式学习领域的主导作用

摘 要:移动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移动学习借助移动设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专业的学习资源。文章主要从三大方面论述移动学习的主导作用:从学习方式的分类角度讲,与正式学习相比移动学习更适用非正式学习领域;从非正式学习的主体角度讲,移动学习现已成为个体学习和企事业单位培训的重要手段;从实际应用角度讲,移动学习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非正式学习领域主导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学习者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人们进入网络数字化时代。新型移动设备的出现促使移动学习被多数人接受,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也备受人们关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数字化学习是科技发展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移动学习也备受学生的热捧和青睐,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概念的提出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更多可能。

一、移动学习简述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界定

对移动学习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借助移动设备进行实现教育的互动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第二,认为移动学习是教育机构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及无线设备,为人们的学习提供方便灵活的方式方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第三,指出移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移动设备要满足有效的展现学习内容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所谓移动学习首先理解为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都是移动的,必须满足形式上的灵活特性,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地学习。移动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教育者与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搭建互动平台,这种互动不受地域的限制,方便满足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专业性的需求。移动学习的知识载体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包括课程、电影、电子书、游戏等,只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达到学习目的都是可行的。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时间、固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交流学习。知识的传播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移动学习的灵活性特点与之不同,学生与教师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学生的学习时间是自由的,学生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零散时间来学习。移动学习教育模式的推行满足学习者对知识渴求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移动学习不是单方面的教学,移动设备的有效运用,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在互联网、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是技术进步的标志,移动学习的数字化特点紧跟时代步伐,是未来学习的重要模式。移动学习平台集学习、作业、考试和答疑等功能于一体,操作简单易学,突破了时空限制,满足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营造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远程教学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远程学习方式。

(二)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与模式

伴随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有500万的学生在新型大学(如国家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学院)注册学习。区别于传统大学的教学方式,新型大学建立了开放大学的移动平台,推行远程教育学习模式。平台集中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可以在线学习和线下辅导。同时移动学习也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学习者依据自身的学习愿望、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移动学习的新型模式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在转变。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接收信息资源。具体说来,移动学习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以信息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模式。在移动学习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短消息或者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如现在人们常用的聊天软件、微信、飞信、QQ等。教师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现代电子产品将学习资源共享到互联网服务区内,教学服务器会将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处理,后传送到学生手机。这种借助信息为载体的学习资源传送模式是移动学习特有的学习方式。

第二,在线共享的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可以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结合移动QQ、电子邮件、论坛、校园网、微博等工具,师生之间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视频、语音对话、图片、文本信息等多种方式进行。每个学员和每个教师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互相交流。

第三,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在线浏览信息,主动获得学习资源。学员们可以根据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不断地自我充电,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完成自主学习。

二、移动学习在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应用

(一)移动学习适用于非正式学习领域

按照学习的形式可将学习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也就是我们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培训等活动,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特点,实施主体为教育机构。非正式学习则是区别于正式教育的,学习过程可以随时发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正式学习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利用生活中的空闲时间或不确定的地点进行知识的学习、接受新事物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对于就读于学校接受正式教育的人来说,除了在学校接受学历教育之外,大部分时间需要在生活中继续学习。对于已经毕业的人来说,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教育形式,而是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取。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有针对地进行学习,不但有利于自身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非正式学习作为一种隐含式的学习方式,其中的暗示信息让人受益匪浅。人们学到的许多知识并不是从课堂上学到的,而是来自同伴和教师的一些暗示信息。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广泛性,其理论认为人们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与正式学习相比,非正式学习更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

移动学习自由、随意的特点与非正式学习不谋而合。二者具有共通之处。与正式学习相比,移动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对学习者的要求更高。正式学习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而移动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者必须是主动学习的。学习者要求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整合能力。移动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在理论上也是相通的。在学习目的、动机、学习过程上是一致的。学习过程是随意的,学习目的是具有特殊性的,相对于传统的正式学习而言,非正式学习不重视学习结果,个体间差异较大。

(二)移动学习在个体、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个体和企事业单位是非正式学习领域的主体,也是移动学习的主要应用领域。个体主要指学生或者在职人员,这一类群体喜欢新事物,乐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目前来看,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人们随时可以通过手机或ipad等移动设备接受新鲜事物。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使用移动设备学习的生活方式更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将个人的空闲时间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中员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培训是提高新老员工技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有效手段。在企业培训中传统的方式是集中授课,在非正式学习领域现代企业可以采用移动学习的培训方式。例如,企业可以讲培训软件装在员工手机里,让员工更加轻松的学习。一方面节省员工的学习时间,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大规模的集中授课带来的高额成本。

(三)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主要是以网络为依托的教学方式。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从城市向农村扩展,范围越来越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使用移动设备接收信息已经不再是奢望。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远程教育的学员更加自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使用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方式一是为学员节省更多时间;二是对学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员来说,缩短了听课的“路程”,方便的同时更节省成本;三是学员可以有针对的进行选择课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变被动为主动。

(四)移动学习在非正式学习领域的优越性

相对于正式学习来讲,非正式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移动学习也运用到非正式学习的领域中,而且还能推动非正式学习领域。

首先,移动学习能够更加有利于产生非正式学习,丰富了其学习形式和学习资源。对于学习本身而言,可以利用网络将资源整合,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学习。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人们不仅可以快速的获得学习资源,还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知识扩散速度的不断提升,在通过不同途径和平台上,移动学习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微课的全称是微型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相对整体而言,它是一个专题课程。这个课程是相对于某个重要单元设计出来的,有存储容量小、内容涉及广泛、目的性强的特点。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微课为基础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普及,微课也慢慢成为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载体和形式。在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下,在线教育不仅以电脑为知识的传播途径,摆脱互联网和PC的局限,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学习。

其次,在非正式学习中移动学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非正式学习不仅内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宽泛,而且基于网络等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习效率更加高效。

最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加,人们的流动性也不断加强,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移动学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移动学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侧面推动了非正式学习的实现。

三、移动学习在非正式学习领域主导作用的发挥

如何发挥移动学习在非正式学习领域的主导作用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在非正式学习情境下,结合移动学习移动性、个性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发挥移动学习的最大效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服务者应建立专业化的移动学习模式

非正式学习的主体范围非常广泛,许多学习者要求知识具有专业性。因此服务者需要整合专业知识,增加知识的专业强度后提供给学习者,以满足学习者专业化的需求。要根据学习者的反馈逐渐完善学习内容,丰富学习资源。

(二)移动学习应满足个性化的特点

学习者的需求不尽相同,在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上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制定学习产品时首先要虑学习者的特殊性。个体需求的不同,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培养。

(三)移动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体化的

所谓一体化是指整个服务过程服务者和学习者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习者的动态以及学习情况,把握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个体需求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对其实施教育后总结分析学习效果,吸纳学习者的意见。如果学习者对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不甚了解,教师需要帮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制定学习策略。

(四)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网络工具的便捷作用

借助移动设备开展微博、微信较为方便,服务者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开展知识服务。小组中有专家解答成员的疑惑,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在知识的传递和沟通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五)建立一个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咨询平台

平台采用交互式的专家问答形式,第一时间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问题。建设移动学习系统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在电子互动教学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可以利用系统实现结构化、标准化的电子学习方式加强知识的传递,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学习与移动通信相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从移动学习的适用领域来看,移动学习在正式学习领域中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而在非正式学习领域具有主导作用。移动学习的特点与非正式学习相适应,移动学习条件下更易产生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借助移动设备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使用过程的便利均推动着非正式学习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非正式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非正式学习领域,要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推动作用,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增值,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移动学习方式有着广阔的前景,对学习者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重要助力作用。但是,如果将移动学习方式作为主流学习模式还需要一定的过程,由于移动学习与互联网密切相关,受到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与通信手段的完美结合,未来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移动学习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刘建设,李青等.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2]祝智庭等.新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3]赵蒙成.“非正式学习”论纲[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4]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5]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

作者:鲁美秀 程森奇

移动学习与远程教育论文 篇2:

自主移动学习下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           要]  移动学习是伴随移动终端发展而来的新兴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使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最终实现学习的社会化。对自主移动学习下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总体设计框架。

[关    鍵   词]  自主移动学习;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社会迫切需要不断创新的全方位人才,移动技术发展能够满足各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用是在面对新形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的理性抉择。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人学习情况对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人开展移动学习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财富。

一、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资源概述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概念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机技术,以手机等无线设备为学习工具。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发展的,移动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前,而是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随时进行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具有数字化学习的一般特征,如多媒体化等,移动学习资源具有更强的个性化、情景智能与交互性等新特征。

移动学习资源是通过无线移动设备访问的学习材料[1]。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拥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不适合移动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失去信心。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主要应用网络教育辅助教学,方便学校与学生及时沟通,移动学习平台仅是电子阅读。手机功能强大,可以进行多媒体应用,可以达到多媒体互动学习效果,移动学习应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建设合适的移动学习资源。

(二)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学习者与教学者时空分离,但可以顺利地进行教学。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发展到新的领域,移动学习产生相应的资源,移动学习与网络学习同属数字化学习,相应地移动学习资源属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存在学习对象不同、学习内容承载量不同等特点。

网络学习资源是为使用网络访问学习资源的学习者服务的,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人们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移动学习资源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为学习者服务的,随着移动学习不断完善和发展,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学习资源通过PC机等设备进行学习,移动学习资源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学习,目前智能手机步入大屏时代,移动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受到移动终端设备的限制,呈现方式主要以文本、小视频为主,网络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多样,可根据学习者需求设计相应的呈现方式。

网络学习资源不能生硬地移植到移动学习平台,网络学习是在PC机上进行的,移动学习是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学习内容承载量不同。网络学习资源是完整的课程,学习内容承载量较大。移动学习环境复杂,导致移动学习不适合内容承载量大的资源。远程教育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时,应依据精细加工理论进行学习内容细化。

二、远程开放教育自主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电大远程教育方式主要采用网络教育平台,学员要在电脑前进入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学习。电大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不能方便没有上网条件的学员学习。参加电大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中外来务工人员比例上升,学员不能拥有个人电脑随时上网学习。

单纯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电大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只能利用分散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部分电大学员倾向于按需定制学习内容。千篇一律的网络教学不能满足电大学员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手机的普及率相比电脑更高,远程教育中实施以无线网为依托的学习模式更加有利于教育普及化,移动学习的出现使学习者方便随时进行自主学习。目前多家电大开展了移动教学服务,如何为电大移动学习设计实用的移动学习材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三、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一)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原则

移动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者不能像正式学习一样拥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详细分析学习内容。如果知识点过于庞大,单凭图形演示无法表达清楚教学内容,不适合开发为移动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容易描述学习内容适合开发为移动学习资源[2]。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应遵循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资料精练、注重学习者的差别等原则。没有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是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点,时间的零散造成多数人学习资源破损,移动学习内容以细致的课程知识点作为微型学习模块,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很多微小的知识单元。

移动学习知识模块应力求内容概括精练,重点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以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保持激发与维持学习者参与移动学习的兴趣。移动学习内容具有吸引力才会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要在内容难度、色彩使用等方面考虑不同学习者的习惯,使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总体设计

目前我国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主要集中于高校,多方部门参与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我国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部分资源内容未跟进成人学习特点设计。部分资源过于注重内容阐释,停留于最初的视听阶段,缺少多媒体元素,影响了成人学习效果。

面向成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缓解成人群体普遍存在的工学矛盾,资源设计可提供体现个性化特点的学习资源。界面设计简洁大方,操作便捷,为成人学习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三)远程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的物质保证,但多数是针对PC机的E-learning学习资源,有些资源可以直接被移动手机与便携式电脑访问,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处理,部分网络学习资源需要改造为移动学习资源。

电大现有网络学习平台包括电大在线系统、课程教学网站等,可以选取适合移动学习的知识点,设计移动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3]。

现有网络资源有些可以直接被移动设备访问,如中央电大提供的视频内容按照课本章节内容安排,内容较多,可将视频内容按照更细致的课程知识点为单位制作,依据ej4教学设计模型中的课件设计原则,移动学习课件时长在5分钟左右更为合理。从学习者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可接受的信息量等方面综合考虑。

中央电大历年课件大赛中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的小课件,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课程的某一教学环节等制作的小型多媒体课件,可以在网络小课件基础上利用移动学习开发工具,由于移动设备的屏幕持续不同,移动设备中的页面格式可能出现明显变形,是学习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远程教育自主移动学习资源应用研究

(一)自主移动学习资源应用方式

目前成人移动学习资源应用形式主要有手机报、微博与微信。手机报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如北京京华手机报等,结合了先进科技,突破传统纸质报刊媒体限制。手机报的产生为教育学习创造了新的途径。目前手机报的形式主要有SMS类型的手机彩信及WAP网站浏览信息的模式。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订阅WAP移动学习资源网站资源,手机报应用领域广阔,如企业在职培训等。

移动微博是通过移动终端发布短信的资源传递媒介,移动微博大多在移动设备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登录微博Wap网站,微博致力于移动设备的无缝连接。各大门户网站掀起微博热浪,微博内容与人们交流需求吻合,人们可以处于同一水平线在微博上发布交流信息。

微博是很好的移动学习资源应用平台,短小精悍的资源符合移动学习特点,移动微博占用内存小、闪电传播的优势,有效促进移动学习资源共享。微博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小觑,如质量低劣等问题不断出现,成人学习者需有选择性地接受相关学习。

(二)移动学习资源应用途径

远程教育是时空分离的教育模式,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处于第三发展阶段,实现分离状态的师生间双向交流,成人学习者学习需求各异,学习往往不能持续进行。自2000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来,部分开发商乘无线科技浪潮不断推出新的移动终端设备,人们只要拥有可实现无线通信的移动设备即可随时获取资源。移动技术为成人教育开辟了新的时代。

移动技术有效弥补了远程教育滞后性的缺陷,处于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可实现随时接入网络、参加学习讨论等。成人学习可根据远程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利用软件将学习内容下载到移动设备上,在线学习。移动学习资源与移动技术结合,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移动学习资源有一定的缺陷,如移动学习资源受部分移动终端设备限制,无法呈现表现形式的动态资源等,利用不当会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三)移动学习资源应用方法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成人移动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主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在学习氛围浓郁的社会中,主动式学习迎合成人学习者的學习风格。

成人学习者依据自身学习需求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自身监控规范学习行为完成学习任务,能满足成人学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自我导向学习是学习者进行的自我教学,强调学习的独立性,旨在培养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成人学习者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在工作中及时诊断学习需求,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与学习相关资源建立联系,在学习中不需教师等人员督促,可以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自我导向学习方式符合移动学习要求,促使成人学习者学会学习,能够自我导向进行移动学习。

无线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融合,为移动技术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让信息交换不受时空局限,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移动技术与教育融合催生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提供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学习者承担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移动学习资源开发重要的是教学设计创新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终端优势。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移动学习活动质量,只有开发优质的学习资源才能确保远程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矗.成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2.

[2]李焕亮.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李园园.成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编辑 原琳娜

作者:陈海燕

移动学习与远程教育论文 篇3:

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热点,但目前移动学习使用者涉及面仍然比较窄、成熟应用系统比较少、移动学习模式应用持久性较低。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任务模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框架设计理论、系统构架、系统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关键词:移动学习系统;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自适应

一、引 言

移动学习是伴随无线通信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普适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而形成的新型非正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开展学习,是未来远程学习和终身教育实施的主要形式,移动学习能帮助学习者适应当前服务个性化、学习情景化、需求多元化的教育新时代,通过创设符合学习者需要、兴趣和特点的学习环境。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学习媒体以及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研究热点。由于移动学习终端具有设备体积小、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的特点,适用于学生、在职人员学习以及企业员工移动式培训等领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移动学习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使得学习者在校园环境中能够自由享受到无线通信技术支持下移动学习所带来的便利性,随后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移动学习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就此展开。

2000年爱尔兰基更博士将移动学习概念引入中国后,促进国内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国内最早的移动学习项目始于2001年北京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高教司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对移动学习定义与本质、基础理论、资源建设、应用模式以及应用绩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北京大学承担的教育部移动教育实验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移动学习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等。近十年来所开展的移动学习实践应用领域涉及中小学领域、大学领域、职业培训、远程教育、大众教育等,如中国台湾开展户外移动学习实践项目,用于帮助学生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获取学习信息、诺亚舟“掌上思维英语”、广东增城地区“手机学堂”、甘肃“农民移动学习和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移动“农信通”、上海电视大学“移动校园”、中国台湾清华大学的“手机课程”、中国台湾博物馆的“基于移动学习的游客导航系统”等,取得了较多的实践成果,基本建立起移动学习研究及应用框架体系。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工作已经从早期的探索阶段,转入了如何使得移动学习进入人们主流学习方式、进而深刻影响人类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的阶段,重点关注如何使得移动学习能更便利、更广泛、更普适地支持学习。

在国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0年启动了“Mobile Education”项目,引发了全世界教育界与企业界对此的研究和实践:Standford大学教育学院于2007年与爱立信公司合作,为非洲数所大学提供远程移动学习服务;在澳大利亚,移动学习被用在职教领域开展对学习者的测评;在非洲,由南非Pretoria大学领导开展了非洲农村移动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在亚洲,新加坡MobiSKoolz项目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欧洲,启动了许多不同研究内容的移动学习项目,涉及英国、德国、挪威、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如英国学习技能发展处承担的M-leaminz项目、维也纳技术大学承担的Pocket-WI项目、德国大学承担的Campus-Mobil项目以及欧洲数个国家联合开展研究的“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From E-learning toM learning)和“MOBIIeam行动”的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等,英国伯明翰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爱立信、诺基亚等商业公司开展的移动学习研究,涉及移动学习中的交互技术、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与方法。

虽然移动学习研究在某些方面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目前移动学习使用者涉及面仍然比较窄、利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开展学习的成熟应用系统比较少:已有的移动学习模式应用持久性较低:此外,移动学习本身设备的局限性使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导致移动学习资源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当前实际能使用的移动学习资源并不多且难于跟踪学习效果,主要集中于英语和小语种等外语类内容。为了拓展移动学习应用领域,以IT产品以及化妆品等企业销售人员为主要应用对象,提供移动式实时培训,降低企业培训费用,提高产品销售效率,本文进行了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

 三、系统的整体设计

 1.基于任务模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框架设计理论应用

基于任务模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框架设计理论主要由六要素组成:主体(学习者)、目标(通过学习可获得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资源(把学习目的传递给学习者的媒介,它可以是一本书、教师、教学录像、E-learning学习平台或者是一种学习环境)、控制(人机交互、社会规则)、学习情景、交流(交流渠道和途径、会话和分工以及协作)。由于移动设备主要特征在于它的便携性,也就是说移动设备可以被带到一个情景之中,在这个情景中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移动情景下的学习更难控制学习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迷航,因此,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一种动态、灵活的方式来设计和处理控制的问题;再者,情境下的学习应该是要满足建构主义的基本要求(情景、协作、自主建构),因此学习者之间必须存在交流与协作。从图1可以知道,每一个要素都是与其他要素相关联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典型的动态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2.情景学习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用该模型来指导移动学习系统设计,将移动学习中情景分为四类:独立情景、正式情景、物理情景、社会化情景,针对不同的移动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可设计不同的情景学习:控制体现在学习指导者或者学习者在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实际移动学习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分别有针对性地设计包括完全由指导者控制、主要由指导者控制、指导者与学习者共同控制、主要由学习者控制、完全由学习者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学习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过程,它经常涉及到社会层面,学习过程经常受到与学习小组中其他学习者之间交互和交流的影响,如果学习情景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交互,那么更深层次的知识就能得到构建。因此,移动学习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互动交流功能设计,让学习者在互动交

流过程中获取新信息、构建新知识,图2给出了本系统框架设计思路。

3.系统的结构

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主要面向IT产品以及化妆品等企业销售人员,提供移动式培训服务,本系统以移动学习系统框架设计理论为指导,采用移动计算技术、移动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设计技术以及Mobile Agent技术等,结合相关教学设计和非正式学习理论,实现资源自适应传递、个性化学习、互动交流、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等功能,能为持有移动学习终端的学习者提供内容丰富、操作方便、学习情境化的新型移动学习系统。

如图3所示,整个开发系统有四大部分组成: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资源自适应传递子系统、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互动交流子系统、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子系统,并配合数据管理子系统来辅助实现整个系统功能。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资源自适应传递子系统利用客户端资源Agent具有对移动终端设备特征信息收集功能和服务器端资源Agent对终端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最终能使系统各类学习资源在不同特征移动终端上自适应展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情境化学习,拓展非正式学习模式:互动交流子系统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内容、经验、作品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功能,构建学习者新知识:片段式协作资源构建子系统是本系统研制的另一关键部分,通过以课程知识点为主题的分类标准来设计并实现片段式资源收集、评价以及整合,协作构建适合于移动学习系统的片段式、零碎式学习资源:数据管理子系统能为移动学习系统管理者提供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用户管理、功能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与统计等方面功能。

四、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充分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非正式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提供更符合移动学习特点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为了能实现具备上述功能的移动学习系统,需要重点解决的项目关键技术有以下三方面:

1.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技术

本系统应用对象定位于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客户端),因而在系统实现时,教学平台(服务器端)应能针对不同终端设备返回适合当前用户的系统界面:不同的移动终端间的消息应具有转换机制。可以相互传递,发布的学习资源能够适合不同的移动终端。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系统采用了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技术。

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技术如图4所示。由客户端资源Agent和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首次从服务器端下载终端应用软件时,自动下载并安装了客户端资源Agent,然后由客户端资源Agent负责检测移动学习终端的类型、内存、屏幕尺寸、操作系统、浏览器等特性,然后将移动终端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由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把设备信息存入设备信息库,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与客户端资源Agent信息交互后,根据客户端资源Agent所提供的客户端设备信息产生相适应的内容,根据相应的规则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不同形式的内容:同时驻留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资源Agent时刻等待着与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进行信息交互,更新服务器端设备信息库相应信息。

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所依赖的转换规则库包含不同的媒体转换规则,例如文本、图像、音频等。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取得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后能产生适合移动设备特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尽量适应移动终端设备。例如移动学习系统中有个图片(格式:JPEG,像素:200×200),如果服务器端资源管理Agent已经获得了该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图片的特性(如格式为PNG,像素:180×120),若移动学习系统将原始的JPEG图片文件发送给移动设备,图片将在移动设备上不能正常显示:应该将原始JPEG图片文件转换成为PNG文件,诸如此类转换规则将保存在资源转换规则库中:另外移动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的标记语言,如WML、XHTML等,为了显示学习内容,应该用适应的标记语言标记嵌入的对象。

2.移动学习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技术

移动学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使用的便捷性、学习环境的移动性、学习时间的片段性、学习过程的随意性、学习信息的有效性、学习交流的互动性等特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的干扰,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的被一连串的电话、电子邮件、访客、即时讯息等分割成一段一段。因此,学习资源设计成一系列较短的学习片段,才更有利于学习者的使用和理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将培训内容按照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片段资源,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的知识单元,以方便学习者随时进入,让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内容的学习。例如新型PDA销售、新款化妆品销售等。片段资源之间要呈现松散的知识关系,要模块化,封装性要好一个知识单元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能刚好容纳一个学习主题,让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独立时间里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要呈现出松散的知识关系,前后依赖关系不能过于紧密,但松散的背后要体现一定的知识关联,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连续的知识结构:片段资源要有鲜明的主题,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移动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处于“非固定”状态的、注意力高度分散,不能依赖学习者自身存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提供一个单一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以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能够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参与移动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移动学习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下开展某个主题内容的学习,相同的学习主题在不同情境下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因此,以学习主题为标准。收集、评价、整理不同情境下某个主题学习资料,来完成移动学习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由于移动学习资源受到移动终端硬件特性显示,因此协作构建学习资源库中,需要严格遵循《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中定义的标准,采用元数据规范可以更好地使资源应用者能够在资源库中便捷、快速、有效地检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源,为更加广泛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交互和共享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具体实现原理及过程如图5所示。

五、总 结

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研究基于任务模型的移动学习框架设计理论,应用于实际移动学习系统设计,完成了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中学习者、学习目标、学习资源、控制、情境、交流等因素分析与设计工作;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移动学习资源自适应技术理论,使得移动终端设备信息能及时反馈到服务器端设备信息库中,并根据资源转换规则库,资源将以最佳形式适应移动终端设备特性:提出了基于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协作构建理论。采用元数据规范和移动学习实际特征,详细阐述了移动学习片段式资源设计思想和协作构建方式。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移动学习系统组成要素,理顺移动学习系统组成结构,指导移动学习应用模式设计,构建和实现科学合理的移动学习系统,提高移动学习系统应用效率和学习效率,促进移动学习研究和应用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移动学习优势,支持户外学习,辅助课堂教学,为我国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提供支持,同时也为终身学习理念贯彻提供支撑:移动学习应用发展与普及,充分利用现阶段农村手机覆盖率高、使用方便等优势,开展移动学习可以促进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信息化进程差距。

作者:李晓 李浩君

上一篇:国外教学法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受教育者的农村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