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学习已越发满足不了成人的发展要求。移动学习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针对移动学习活动的良好的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却并不多,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从第三代活动理论提出的分析人类活动模型理论维度出发,深入探讨移动学习设计的思想、组成要素、方法及其概念框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论文 篇1:

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但观察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其人才的培养质量远不能到达国家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其中,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阐述了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 高职生 学习动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设备越来越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主。与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方式较为自由,学生对学习内容、时间可以进行自由安排。此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多样性与个性化,学生不仅要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因为高职学校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制力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所以学习质量难于提高。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培养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此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与访谈方式结合进行。

一 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选取某市一所高职学校中的4个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维度,主要是学生拥有移动设备情况、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以及学生学习在移动学习环境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20份,问卷回收率为91.3%。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6~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岁。

1.学生拥有移动设备的情况

学生所拥有的移动设备结果显示,拥有电脑的高职学校学生为63%,并且均可以进行上网学习,说明部分高职学校学生拥有网上学习的条件。拥有移动上网设备的高职学校学生占总数的82%,说明部分高职学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

经调查显示,420名高职学校学生中,有82%的高职学校学生拥有可以上网的移动手机设备;有12%的高职学校学生配有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有4%的高职学校学生拥有可以上网的平板电脑。总体来说,手机在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

2.学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20名高职学校学生中,1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网上学习,以开阔眼界,使自身的知识面拓展,以满足自身对知识的需要。9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上网进行娱乐休闲,以放松自己。其中,4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玩游戏,3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聊天,30%的高职学校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看电影或听音乐等娱乐休闲项目。由于网络已经逐渐普及,价格下降,高职学校学生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付。通过对高职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调查,3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低于1小时,2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2小时之间,40%的高职学校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10%的高职学校学生没有时间上网。420名调查对象中,70%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网络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密切,并感觉到离不开网络。

3.移动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学生能否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的问题中,20%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自身可以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50%的高职学校学生需要他人进行提醒,30%的高职学校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需要他人对自身进行强制性管理。

在网络对学习质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中,75%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使用网络不会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但可以开阔眼界,使知识面相对增加。25%的高职学校学生表示使用网络会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并可以获得其他领域的知识。

在移动学习环境能否对自身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问题中,30%的高职学校学生认为学习兴趣的提高与移动学习环境没有太大关系,50%高职学校学生认为使用移动设备可以使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20%的高职学校学生不知如何回答该问题。

二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得出:(1)大部分高职学校学生已经拥有移动上网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2)部分高职学校学生主要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娱乐休闲或进行聊天,放松自身,并没有进行自我学习,只有10%的高职学校学生选择网上学习,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效率相对较低。所以,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并不能使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没有兴趣去学习,会出现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3)大部分高职学校学生不能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对自身进行约束,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上网时间不能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在他人的监督下对上网时间进行控制。

三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变。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移动设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倪坚.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激发[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黄家荣.移动学习环境下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责任编辑:肖薇〕

作者:王力维

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论文 篇2:

基于活动理论的成人移动学习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学习已越发满足不了成人的发展要求。移动学习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针对移动学习活动的良好的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却并不多,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从第三代活动理论提出的分析人类活动模型理论维度出发,深入探讨移动学习设计的思想、组成要素、方法及其概念框架。

【关键词】移动学习;活动理论;移动学习框架;成人学习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满足成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人们对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的依赖日渐增加。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的重要方式,它的出现不仅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身处异地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与传统有固定系统的正式学习对比而言,以手机、掌上电脑为代表的非正式移动学习是未经过组织的、不系统的,但同时又不是杂乱无章反系统的。[1]移动学习在生活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促进教育普遍化、大众化、公平化。总的来说,该学习方式将成为成人终身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以手机、掌上电脑为代表的移动学习的特征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但大部分研究者更认同移动学习是指使用手持科技设备和在无线网络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2]其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过程高度自我导向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全方位促进自身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移动学习是一种非正式的、无规定的、不受限制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或脱离教师进行完全独立的学习。概括来说,学习者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不受他人影响和支配,由自己的信念自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结果也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以移动学习资源为依托,凭借自身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意识和自我实现意识,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2.学习内容多样且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不断丰富起来,碎片化学习已成为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对成人学习者而言,有效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将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自主把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化。 在知识内容碎片化后,学习者利用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短时间有针对性的学习,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可以是一个动画、一篇短文、一段视频、甚至是一张图片等,学习者通过内在信念和总体需要自主研习碎片化的学习组块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学习者通过移动智能设备所学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而是取材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是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工作中的某种知识技巧、某种自然规律,甚至是工作生活的人际关系等等,都可以是学习内容的组成部分。

3.学习环境的可移动性

具有“移动思想”的成人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行驶的公交、地铁上,或者是电脑办公桌前都可进行阅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学生、研究人员也是随着需要而动态移动变化的。

二、活动理论的内涵概述

活动理论起源于维果斯基的中介行动模式,而首次将“活动”概念引入心理学的则是鲁宾斯坦在1922年提出“将人类活动作为心理分析的基本单元”的观点,后经维果斯基、列昂杰夫等人的研究发展起来。活动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代,第一代活动理论是整个活动理论体系的基础,其核心就是维果斯基的中介思想,他认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有一个中介X,该模型用三角模式表示就是:

在人类行为活动中,S表示行为主体,R表示行为客体,X表示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即工具。列昂杰夫在维果斯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二代活动理论,他开始关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社会的劳动分工是影响集体和个体活动有所区别的主要因素。而我们目前所提到的活动理论则指的是第三代活动理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得劳动分工更加明显,而为更好地分配这些产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第三代活动理论沿袭了第一代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式”,由六个要素(工具、主体、规则、共同体、劳动分工、客体),四个子系统(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组成。[3]主体是活动中的人员,客体是主体操作的对象,共同体由若干主体组成,工具是为人类活动支持的软硬件条件,规则是活动进行的有关规定,有效的规则能起到监督及管理的作用,劳动分工是对活动共同体进行具体的任务分配。[4]各要素之间关系如图2。

三、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模式对成人学习的发展意义 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学习软件和网络媒体技术,从而实现移动学习。與全日制的本科学习者相比,成人学习者大多是社会在职人员,学习时间少,学习范围广,学习需求大是这类学习者的主要特点,因此,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移动学习模式是适合成人教育发展的。

1.学习活动中的社交性作用得到加强

由于成人学习者多是社会在职人员,所以他们的社会交际比普通学生要多,现代活动理论认为,参与社会协商的过程就是意义形成的过程。在活动理论中,学习的主体按照活动交往的规则通过对学习的客体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意义建构获得知识。对成人学习者而言,任何职业或者工作都是处于社会这个体系当中,社会交往是其处理人际关系,获得观念,提升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者之间通过社会交往,其价值观和信念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习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在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活动环境下,学习者更容易获得意识观念。在移动学习活动中,成人学习者既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提供的便捷性进行个体知识建构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协作性意义建构。也就是说, 一方面,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原有的知识自己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成人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建构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交流、对话,锻炼思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2.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环境

许多成人高校在面临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为保持自己的招生来源盲目照搬普通高校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等,甚至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成人学习者的特殊情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实际发展需要。移动活动学习模式的出现为成人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通过多媒体移动设备和活动理论的教学思想,教师能根据成人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移动网络上开设相应的课程,制订适合的教学计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需要、时间安排在移动网络设备上选修或者必修某些课程,在空闲时间里自由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传播也使得成人教学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

3.节约学习时间,解决了成人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成人学习者大多都已是社会在职人员,甚至有些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只能在完成工作、照顾家庭之外才有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容易造成严重的工作、学习之间的矛盾。基于移动活动理论学习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傳统学习活动受时空限制的局限,学生可在自己任意的时空里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并与同时在线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在整个在线学习活动中,学习者都是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来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因而学习者只有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建构,才能真正地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跨时空的学习不仅解决了学生在工作、学习边缘徘徊的困扰,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教学效率。

四、活动理论支持下的成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活动理论为分析和理解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能较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不同要素的关系。当然,在移动活动学习设计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借助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活动理论下成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结构

在活动理论(六要素四个子系统)的指导下,成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构成(如图3)要素有:

主体:在整个学习系统中,成人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通常处于灵活状态,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安排自行学习,因此,成人学习者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

客体:移动学习的客体是主体所要学习的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成人学习者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诉求有选择性的对客体进行学习,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

工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学习工具有很多,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帮助学生认知的纸、笔、模型等,这些工具都能促进其意义建构。

规则: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内部规则、约定和标准,移动活动学习中制定良好的规则不仅能保证学习任务恰当有序的完成,也能方便教学者的管理和评价。

共同体:移动学习中与学习主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或同学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为主体提供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和帮助,在帮助主体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也促进自己的深度学习。

角色分工:在移动活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都会有所不同,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发展需要共同体之间进行有序的协作分工,只有在每个成员都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2.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框架

通过活动理论的指导和参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移动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前端分析、活动要素设计、活动媒介设计、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评价设计(图4)。

前端分析:移动学习属于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授课对象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背景都会存在差异,教师在前端分析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认知水平设计适合成人学生的移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移动学习活动要素设计:进行前端分析之后,紧接着是对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进行分析设计。主体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而移动学习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成人。因此,在对移动学习活动主体进行分析时应考虑成人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制订符合成人个性化学习的学习计划;客体是学习主体在活动中操作的对象和要实现的目标,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零散,学习需求较大,[5]因此,在对客体进行设计时应注重贴近生活和灵活多样;作为与主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其他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在协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扮演不同角色,小组学习是否能有效促进学习需要每一个成员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因此,只有当每个学习小组都属于同质的情况下,小组间才能形成竞争力,协作学习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移动学习活动媒介设计:活动理论强调主体的行为活动通过工具作用于客体,在移动学环境中,媒介工具的设计既包括硬件工具如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硬件设备的设计,也包括像活动规则、认知模型、活动分工、认知策略等支持性软件的设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的硬件设备已经足够满足成人学习者跨时空的学习。而一个强劲有力的活动规则、贴近实际的认知模型和清晰明确的活动分工却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移动学习活动过程设计:移动学习活动中最关键的是活动过程的设计,而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师生交互的过程。由于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是社会在职人员,因而教学设计者在设计活动过程时应充分结合学习者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既要确保每个学习者都能参与进来,也要确保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教学方法的设计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变化而有所改变,形成动态的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

移动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习评价可反映学习者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和学习状况,并使整个设计过程得到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移动学习活动的评价维度、评价方式、评价指标等方面应体现多元化,既要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也要有教师评价;既要有对作品完成情况的总结性评价,也要有学习活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小组内部协作情况的评价,也要有小组交流讨论情况的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更能全面的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方海光,刘敏,安素芳.移动学习的系统装备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2):22—27.

[2]邹颖佳,赖泽源.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成人教育模式转型[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28—30.

[3]胡海明,何超.活动理论框架下的社会操作系统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5):31—34.

[4]孟琦,丁琳琪.成人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与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2):78—81.

[5]程志,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26.

作者:李甦 皮赛奇 田玲芳

移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论文 篇3:

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增加,移动教学方式将会逐渐成为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但目前移动教学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科学引导其发挥教育价值,也就是说教育者还不知道在电大开放教育中如何应用移动学习设备进行更有效的教和更有效的学。文章结合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实践,分析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实施移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学什么”“怎么教”“如何学”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为基层电大有效开展移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教育;移动教学;问题;对策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技术与手段的运用上,更表现在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2012年,中国已经进入移动学习元年。开放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迎世界潮流而上,重视移动学习的发展,积极变革教学模式,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移动学习,我们积极探索,并成功开发“掌上电大”移动学习平台,但是,有了移动学习平台并不等于就可以顺利开展移动教学了,在“掌上电大”平台实际运用中,我们面临着移动学习背景下“学什么”“怎么教”“如何学”三大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积极研究应对策略。

一、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有了移动学习平台后,让师生用移动终端开展教学活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思考。

(一)移动学习资源匮乏

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什么”。尽管“掌上电大”平台与“电大在线”的所有教学资源初步实现了信息互通、信息同步,“掌上电大”移动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已经完整覆盖开放教育的所有学科和所有课程,但是,这些来源于“电大在线”的教学资源要想运用到移动学习中,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些教学资源是按照传统Elearning学习方式设计制作的,仅适用于学员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使用,并不是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移动学习所强调的随时随地学习需求。学习资源是移动教学的实体,缺少了符合要求的移动学习资源,往往使学习者对现有的学习环境失去信心而减少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为电大移动学习设计和建设实用的、并能被学员接受的移动学习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移动教学活动如何实施

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其次要解决的是“怎么教”。移动学习属于非在场传播,学习者和施教者存在空间的不一致性,这造成了移动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缺乏互动和情境。基于短消息推送、实时在线、在线资源浏览等三类交互方式也都还不能充分体现移动学习的巨大优势。移动学习的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手机的移动功能上,移动功能能将学习资源移动到学习者所在的位置上,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更能将课堂移动到虚拟的或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去。因此,应在移动学习中强调学习者与情境间的互动,通过手机的多媒体技术营造最佳的移动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置身其中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在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开放教育的“办公室管理”这门课,从事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学习者就可以在真实的办公室环境中借助移动设备学习课程内容。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掌上电大”平台的教学应用研究,运用“掌上电大”实施最佳教学活动是我们必须努力的。

(三)移动学习方式如何运用

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更要解决的是“如何学”。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虽然说移动学习是应学习者需求而产生的新型学习方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便于学习者学习。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者都能自然地适应从传统学习方式到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开放教育的学员。我们知道,开放教育学员年龄各异,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较大的学员来说,他们想要熟练掌握移动学习的技术,充分享受移动学习过程,还需要专门的学习技能。因此,如何使学习者形成“掌上电大”在学习活动中的优先观念及适应“掌上电大”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无固定时间、无固定场所、无固定程序”的学习活动中享受学习并使学习效果最优化是我们终极性的努力方向。

二、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的策略研究移动教学对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师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来说等都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以上移动教学创新实践中面临的“学什么” “怎么教” “如何学”三大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摸索出可能、可行及可靠的方法与对策,使移动学习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一)学什么:内外兼修,打造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

在开发“掌上电大”移动学习平台前,大家都觉得开展移动学习最大的障碍是移动通讯技术问题,担心平台响应速度会太慢,但当我们真正运用“掌上电大”平台时才发现,移动学习最大的瓶颈是学习资源匮乏。

移动学习资源是指可通过无线移动设备访问,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些专家认为,远程开放教育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主要缘于此类学校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传输方式。基层电大要开展移动教学,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及时提供适用的、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是重要前提。因此,我们积极研究,及早应对,将目前开发建设重点从网上资源逐渐转移到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上来,真正开发建设出“3A+3E”的学习资源,3A即随时、随地、随身(Anytime,Anywhere,Anyone ),3E即轻松、快乐、有效(Easy,Enjoy,Effective)。[1]

1整合现有网络平台的各种学习资源

目前,电大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是针对PC机的ELearning学习资源。这些Elearning资源中有些资源是可以直接被移动终端访问的,但都不够微型化,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处理,再作为移动学习资源使用。例如:把中央电大、省电大提供的视频内容按照更细致的课程知识点为基本单位来改造,并以动画或图片演示为主。

现有的电大在线、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学习平台几乎很少提供移动学习服务。我们应以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基础,选取适合移动学习的知识点,按照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开发并供学习者使用,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在线学习或是移动学习,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要求。

2新增基于SCORM标准的移动学习资源

SCORM强调的是学习资源应该可以通过采用统一的格式跨平台、可重复使用、追踪学习记录等标准模式来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在新建移动学习资源中遵循SCORM标准,有利于解决移动学习资源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移动学习资源的移植性差,与平台捆绑过紧;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差,无法对学习者学习数据进行跟踪记录;移动学习资源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等。也有利于促进移动学习资源的共享和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二)怎么教:扬长补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

移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活动产生了时空分离,许多人担心,移动学习不像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缺乏互动和情境,不能满足学习者的社会情感需求。譬如:学习者间能否有效地彼此表达课程带来的困惑、焦虑或失败情绪,或者分享由课程而来的成就感。但实际情况是,如果安排、设计得合理,通过“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扬长补短,实现移动学习环境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那么移动教学可以比面对面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从而保证和提高移动教学质量。

1加强情景式教学

在移动学习背景下,应如何构建仿真传统课堂的教学环境来开展情景式教学呢?

第一,开发适合移动学习的引导式教学资源,通过设置问题引导、上下位课程对接、思维导图等引导方式,让移动学习者可以借助这种人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达到虚拟教师引导课堂教学环境的效果。

第二,借助智能手机的强大网络功能,将有相同学习需求或相同兴趣爱好的移动学习者联合起来,形成学习伙伴,在日常移动学习中相互交流和促进,消除移动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增强移动学习的趣味性。

第三,利用智能手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为移动学习者营造一个类似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氛围,降低移动学习者所处环境带来的干扰,使学习者真正融入移动学习之中。

2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其实不是通过教师面对面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并利用一定的学习材料而获得的。但,交互不会自动发生,需要教师来引导学习者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交互活动。在交互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包括组织与设计、促进与阐述、指导与监督。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交互的次数和质量来评估学习效果。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学习者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创设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给学习者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导、激励、奖励学生。[2]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移动教学过程中交互活动的重要性,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和其它交互手段、交互技术不断增加与学习者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交互机会,为学习者的移动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通过创建适合移动学习的环境、内容和策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移动教学活动。[3]

(三)如何学:推陈出新,优化学习方法

移动学习背景下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移动教学形式的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变为知识和能力构建的主人。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和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指导。

1参加移动学习技能培训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在运用于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中之前,学习者必须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首先,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在“掌上电大”移动学习平台上使用学习资源的方法;其次,学习者要熟练掌握参与各种移动交互式教学活动的操作技巧,并积极参与交互活动;再次,学习者要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运用;最后,学习者要充分利用移动学习方式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在培训学习技能方面,学校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这门课中加入“‘掌上电大’使用指南”的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对入学的新学员进行全面的移动学习辅导,提升学员们移动学习技能和方法,并熟练掌握“掌上电大”平台的各种功能,再通过实践训练,使学习者对移动学习充满兴趣,达到能独立使用移动学习平台、顺利浏览学习资源和自主参与交互式学习等目的,使学习者充分享受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移动学习素养

移动学习平台为学习者学习知识提供了途径,学习者不再担心没有时间参加学习,或者学的一些知识对自己没有用处。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自由选择时间学习有用的内容,还可以进行不间断的学习而不担心错过精彩。随着移动学习的发展,使得学习更简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思辨,多考虑“我需要学什么,我在什么机会下学习什么内容对我帮助最大”等等一些问题,最终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够运用的东西。[4]

3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

在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开展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满足需求,学习者应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1)情境式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习得知识,它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情境中时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学习。[5]随着微型感知设备(如传感器、采集器等)的应用,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能力越来越强。首先利用微型感知设备获取环境信息,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而增强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因此,移动技术为情境认知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移动学习过程中,通过移动技术以自然的方式接触现实情境,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以及知识向生活的转化。

(2)合作式学习

基于移动通信的合作式学习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等技术来建立起合作学习的大环境,再通过小组等形式来组织学习者以及教师与学习者进行讨论、交流和学习,从而对所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它的特点是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或团队合作学习,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展和继续努力的方向,不受时间及地点的约束。依托智能手机强大的视频通话功能,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学习小组成员“面对面”地开展讨论交流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可依托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边观看伙伴的学习成果演示,边优化合作学习成果。

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趋势,能为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带来莫大帮助。虽然在实施移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感到恐慌或迷茫,而要顺应移动学习的发展并找准对策。

【参考文献】

[1]穆肃,闫振中.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移动学习材料设计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2):14—18.

[2]琚春华,彭建良.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7—110.

[3]沈翔.网络环境下交互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172—175.

[4]韩叶秀,杨成,何亚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移动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24—27.

[5]谢涛,刘革平.SecondLife中基于问题的情境式学习环境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0,(3):107—109.

【Key words】open education; mobile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编辑/樊霄鹏)

作者:盛建荣

上一篇:解除合同违约金调整探讨论文下一篇:中西医治疗小儿肾病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