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校教育教学应重视利用“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优化“四史”知识和理论内容的系统学习,更好地达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促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结合我们党走过的路、总结形成的经验,加强应用实践,并灵活融合日常具体教学中,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移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移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与趋势

摘 要:作者分析了促成我国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理念转变的主要因素及二者不同诉求,探讨了新技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最后,介绍了以案例驱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传播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新技术;融合;教师发展;案例驱动

一、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接入和使用互联网,各类信息终端逐渐普及;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实践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传播。但是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深度及其对教育变革性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理念,以引领、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进程。

从领域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2001年伴随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进程中提出来的,经过十多年的推进,凝练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这一实践概念,两者的发展诉求、发展方向是相同的,但其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作用程度的诉求是不同的,并由此而影响这一程度系统化相关要素建设与配套支撑要求是不同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从“整合”走向“融合”,反映出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作用方式的诉求不同。从词义理解来看,“整”是两个相互独立事物的联接、集成,是“外力”干预下的目标诉求,“融”是构成两个事物的要素从“基因”层次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创生出新的生态元素、新的生命结构,是“内因”驱动生长出的原发性诉求,也就是说,“融合”更追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作用的双向性影响,更追求教育教学业务流程精细化分析基础上,实现各类元素的数字化迁移和信息化表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内容呈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升级、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评价系统化、教与学关系重构等诸多方面。这样的诉求反映在教育教学系统实施主体——学校及其广大一线教师层面上,就期望信息技术能够成为学校办学理念张扬、办学特色发展的载体,就期望常态化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自发的、内在的、有效的、无痕的。同样的,这一诉求反映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迁上,就是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新思考信息化、知识型社会环境下符合时代特点的人才培养诉求,推动教育系统的时代变革。

第二,从“课程”聚焦“教学”,反映出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出实际成效的诉求不同。从字面上来看,“课程”是上位概念、“教学”是下位概念,是指对课程的“实施”。这不是“窄化”教育信息化的影响范围,而是对信息化教育应用中产生实际行为的呼唤与期待,重心下移了,更聚焦了、更期待切实成效了,期望教育信息化的作用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在常态化教学应用实践中产生切实有效的影响,在教学核心业务环节中,备课、上课、评价与反思中能够将信息技术切实、有效、常态的融入进来。更进一步的来看,这里对“教学”的理解可以分拆为“教与学”,是对教与学关系重构基础上,“教”指向“学”、教为了学的发展而服务的思想,换一句话说,在教学活动开展上要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发展方向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帮助者方向转化,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所倡导的是整合教育教学的“内核”,影响教师常态化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

第三,这一变化反映出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开展的系统化相关要素发展诉求的不同。由于更有效聚焦于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了,更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层面的绩效产出,由此所带来的就是为教师的这一实践方向相关要素的贯通、协同,从教师的视角、从教与学关系重构视角来观照教育信息化推进体系、服务和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机制建设,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推进研、培、用的一体化;在推动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应用方面,搭建持久化的、实践反思性的创新扩散平台;在教与学的关系转化方面,要推动高可用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及在线学习环境建设等,要整合来自教育研究机构、高校专家、教研队伍、行政力量协同化支持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在实践中推动其思想观念的变更;在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方面,要更加突出用户群体(尤其是教师)的话语权,倾听各类教育信息系统目标用户的需求,以打造出更加可用、易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系统和平台,建构出围绕教学、服务于教学的环境。

促成上述实践概念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投入绩效的关注、来自于社会发展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变革诉求、来自于新型信息技术的驱动、来自于教育开放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来源于人们对现代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有效开展的整体把握。下面对此做一些阐述:

一是对教育信息化投入绩效的关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落实到常态化教学实践方面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还停留在观摩、示范的层次上,整合观念总体特征及其呈现的整体教学行为表现还停留在面向传统教学的视角,停留在知识呈现和展示层面上。各类系统、各种资源都深深的带有“教”的烙印,服务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系统及环境还整体上欠缺。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果在这两个基本环节上不能发挥出基础性作用,其建设成效就值得人们怀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主课堂、服务主课程,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组织差异化教学多元发展,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常态化应用;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学习与支持服务,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方便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有效开展;推动教与学方式创新,等等,这些体现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与成效的诉求日益强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概念的实践将加速上述方面的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成效。

二是社会发展及其教育教学改革的诉求。当前,伴随宽带、泛在接入及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内容、终端、服务一体化信息化应用环境来临,社会计算使得人类智能与计算智能有效复合,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正加速发展,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催生出了强大的创新性,推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来临。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育学习者二十一世纪技能,教育系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以革新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所建构的现有教育系统,创生知识型社会所需要的新型教育系统。就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国家经济发展也正从注重扩大规模的粗放型经济逐步转变为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建设上来,经济发展进入了发展转型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这一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这一主导性概念,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三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加速了教育系统变革及其教与学方式创新的实践动力,给“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带来了强大驱动力。自2001年以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MIT OCW为表征,从2001年至现在,MIT在互联网上共开放了2200门课程资源,免费让任何人从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取用,这些网络资源大都以教案、演讲笔记、考试题、课后作业等形式提供;第二阶段,以苹果iTunes U为表征,2007年,苹果在Apple Store上发布了iTunes U,以iTunes U格式把大学课程开放出来免费供用户下载,涉及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一流大学在内的1200多所大学课程,以视频、音频等形式提供内容免费分发服务,iTunes U初步展现了教育过程的动态性特征;第三个阶段,即当前的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运动,以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家为代表的MOOCs平台及其应用表现掀起了开放教育运动的新高潮,MOOCs不同于MIT OCW,更注重教学互动,体现了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转移;具有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是一种动态生成式的课程。目前,MOOCs在高校领域正产生深刻的影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展示了互联网对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强大驱动力,推动了教与学创新实践的传播,展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生成与发展的现实前景,对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深刻的影响。从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诉求也受到了教育开放运动发展的推动。

四是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加速了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能力,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概念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移动计算、云计算、富媒体技术、社会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形态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带来了更为强大的支撑力。以富媒体技术发展为基础,驱动了数字化教材的生成与发展,带来了设计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形态、知识扩展与前瞻性、互动与反馈、学习体验等多方面的变化。以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学习终端支持了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实施的可能性,使知识获取精准便捷、课堂教学互动多元、教学活动组织灵活轻便、时空延展经济高效,使正式学习形态和非正式学习形态的开展得以无缝交融。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应用和服务环境正改变着IT应用的模式和使用方式,打造出能精细化服务教学融合需求的应用生态,提供高可用性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更为教育教学提供多元化、精细化学科性软件,显著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深度与水平。以社会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形态将人与人的协作与及时交流能力延伸到教育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并使得资源共享、服务的使用、知识获得更具人性化、个性化、趣味化的特征。上述技术形态相互交叠、相互渗透,为教与学的创新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3D打印、学习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融合的支撑能力,促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发生根本性变化,带来了教育体系中教与学“双重革命”实现的可能性,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突破点与发展思路

从当前发展情势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潮。从国家层面来看,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国家规划将教育信息化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紧密相联,给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战略定位,并通过国家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各类学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诉求及其发展方向给出明确的计划,并落实到重大工程项目中,如在“十二五”期间以“三通两平台”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开展全国性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企业参与的深度和规模,如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单位合作推动网络接入、教师培训、应用模式创新实践等工作。从区域层面来看,北京在基础教育领域以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项目和北京数字学校建设为基本架构,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实验打造百所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系统化应用的学校,通过凝聚和共享跨区县、跨学校的优质资源,推动首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的变迁,推动教育均衡,加速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实践;广东省以实施“粤教云”项目为依托,推动云端结合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运行和服务体系的建构,推动云端课堂、交互式课堂的试点,为教师提供“名师伴我行”和网络化研修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基于交互式数字教材(由人教社数字公司出版)的自主学习服务;上海市以虹口、闵行等区县为代表,推动电子书包项目的探索实践。这些区域性的实践都带有将信息技术更高层次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的特征诉求。因此,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态势非常好,且由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出台,这一态势将具有持续发展的保障性。

但与此同时,从近两年的实践进程来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之路并不平坦,能够看得见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案例和形态想推广起来并不容易,让一线教师自发地开展融合信息技术的创新实践活动仍然比较困难,“理想”和“现实”碰撞激发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首先,从大的层面来看,有效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还没有能充分发挥作用,整合融通和个性化创新实践双重诉求的有效协调还没有能切实开展,推动融合实践的协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次,由于基层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评聘与编制,在一线学校缺乏稳定、较好素质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学校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出能力不足,有效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科学实施路径的人才较为缺乏;再次,教师有效驾驭技术环境开展具有上述融合特征的教学实践能力也还不足,在一线学校校长、广大学科教师职务行为表现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实诉求动力不强,考评体系、评价体系与这一发展需求的关联性不够;最后,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践的社会服务、高可用技术系统的研发、精准有效的优质数字资源提供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先导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的“现实成本”还比较高,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综合来看,信息社会发展及其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作用的战略定位使我们对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具有充分的信心,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对这一系统性工程中各个构成要素给予合理化组合推进,应该顶层规划与分步实施结合,集约建设与个性发展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服务结合,均衡发展与分层分类推进结合,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进程科学、理性的发展。

在新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带来了突破的可能,首先,信息技术发展为服务主课堂、面向主课程的融合实践带来了现实前景,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实践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地带,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开始进入常态化;其次,服务于学生学习环境的生成正日益呈现,以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教育应用为介质,提供个性化、适应性的学习服务(如提供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课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实践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三,以社会计算为形态的技术环境能够显著加速教育创新实践的传播,打造基于网络的教育创新扩散平台,提升广大一线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在这一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具有了可行的突破点,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突破点。养成教师信息化教学习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开展有效融合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使教师关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逐渐迁移到发展学生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和激励者,努力使自己成为“教”为“学”而服务的实践者。从学生来看,逐步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自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网络环境下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适应数字化学习方式,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发展终身化学习的能力。上述两个方面的突破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

面对上述实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融合可行性,需要有发展的思路,首先,要从机制层面上进行创新实践探索,要形成服务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实践的系统化环境,如研、培、用一体化的环境,教研、教学协作共生的环境,教研、行政、技术、教学、现代教学理念、服务等各类要素整合的环境;其次,要从根本上改进面向“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的培训方式,变技术培训、理念培训为基于案例驱动的培训,变专家培训为教师的自我培训;再次,打造服务于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有效环境,在学习资源、在线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及其混合学习方式的开展等方面开展持续的努力。促进上述思路的实现,就要为教师搭建教学实践的创新扩散平台,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和协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牵线搭桥;要整合各类要素,实现智慧协同,充分利用各种技术优势,实现技术辅助下教与学的高水平、高层次和高效率的发展,推动教与学方式创新;要推动技术服务部门(各级信息技术中心、电教部分、商业服务公司等)为教师提供更为细致、更为深入的服务,向学科延伸,向新型教学方式延伸,向现代教学理念实践延伸,使教师能更有效率、更专注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更快速的成为我们常态化教学实践。

三、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发展得越迅速,我们越是需要能有效使用和主动应用这些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过程的关键因素。然而,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环境呈现出能够部分担当教师职责的特征,特别在结构良好的知识传递方面,另一方面,在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技术辅助下的教与学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因此,教师面临着来自技术发展的压力、来自能驾驭技术环境老师竞争的压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国家已经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这是第三次教师职业内涵的大发展,要将教学内容(学科品质)、教学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受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思想和观念综合作用而驱动教学实践智慧)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实践,在这一进程中,教师需要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 基本的技术应用技能。教师要能够主动接触、应用各种新的技术,并在接触、应用过程中提升个体驾驭新技术的能力,特别在富媒体资源的制作与应用、信息的高效查询和整理、技术环境下的高效协作与交流、教室环境下各类装备的熟悉与使用等方面。

第二, 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能够依据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特征、技术环境的现有装备条件、自身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现代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观照下,主动汲取来自实践的智慧,开展有效融合技术、服务师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设计,并在这一进程中提升教师个体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

第三,持续的行动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实践的必然途径,应结合教师教学岗位、教学任务开展持续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感悟新技术所能够带动的教与学方式创新,积极主动探索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创新实践,感悟技术发展在教与学两方面应用的驱动力,建构适应学科特征的有效教学模式,逐渐养成自己开展教学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教育研究能力,使自己成为扎根实践的研究型教师。

第四,反思与改进的能力。将学科、教学法和技术三者有效融合是一件非线性复杂度的工作,具有教育目标、教学模式、课堂观察、有效教学、教育观念等多视角综合交叉性,对个体教师来讲需要有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螺旋上升的职业发展历程,特别是当教学追求学生高级思维品质发展、关注“教”向“学”的转化、关注个体学习与协作学习协调开展、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我发展等特征时,给教学评价带来复杂、多元的内在特性,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持续改进个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四、案例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传播

近期,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立项,成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携手百度公益教育基金会,依托百度文库平台搭建平台,为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创建创新扩散平台。

如前面所述,这一工作时机已经成熟,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一直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注的重要实践命题,自2009年,与百度文库合作开展“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案设计大赛来,就从机制创新、融合实践创新等不同层面推动着这一领域的实践,全国累计有数十万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2012年底,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立项的中国教育协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与互动策略的研究”启动,笔者也是这一课题开展的研究专家组负责人,该课题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及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结合新课改发展方向,协同来自一线学校、教研单位、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管理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力量,依托网络环境,通过基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等业务要素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跨区域、跨学校边界的一体化应用实践,重点以网络环境下跨区域协同的教师职业发展、学生数字化学习体验及多样化学习方式应用为抓手,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带动教育均衡发展。

自2012年底启动以来,全国共11个区域参与课题活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吉林、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总课题组组织了线上活动十二次、线下活动十余次。采用区域协作、校际协作等模式,结合线上、线下送教送培等形式,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为核心,涉及平板电脑类终端教学创新应用、微阅读资源生成与有效应用、翻转课堂实践、信息技术与跨学科融合、有效课堂提问等实践命题,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建了全国校际协作发展论坛。取得了一系列应用研究成果:第一,以课题为纽带,形成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深入发展核心价值模型—“五位一体”,即教学、教研、技术、行政、专家五位一体,创建机制,为教师融合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协同助力;第二,初步形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认识,以区域内跨部门(教研、师训、一线学校、技术部门)协作为有效机制,以教育信息化培训体系(涉及校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网管教师等)建构为支撑,以云平台搭建区域教育信息化服务环境,以数字校园建设为纽带推进学校系统化应用,以教与学方式创新为试点探索,以持续的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有效推动区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的发展;第三,初步探索了区域间合作的模式和方式,通过送培送教、网络教研、远程观摩、学校结对(校长、教师)等形式,加强区域间融合网络的交流和协作的成效;第四,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践,带动了一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案例生成,提升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融合实践能力的教师;第五,示范了新一代技术驱动下的教学实践创新,特别在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微课支持的教学创新、3D媒体的教学应用;第六,课题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及网络教研,形成了基于案例驱动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能力发展模型,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深刻的认识;第七,生成了一大批课例、论文,并开始进行汇聚和分享传播。这些研究成果背后都有一系列的案例支撑,如北京朝阳区域信息化整体推进模式、基于Teacher8的区域网络化教研发展新模式,北京市朝阳区和吉林省通榆县的区域协作,北京丰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成都7中等学校的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成功案例,清华附小的微阅读等,这些案例将在后续的宣传中有更加深入的报道,同时,将依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搭建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整理、汇聚、分享和传播。

基于以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立项,确立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的开展,我们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取得了深刻的认识,结合国情初步探索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的关键途径,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发展、评价方式优化等多个层面上进行联合推动。在课题推进层面上,我们侧重在了机制探索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机制和“学科信息化教学专家”的概念,一方面提升大家对多要素协同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机制的认识,另一方面,更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发展落实到教师层面,从专家引领、技术推动转变为教师实践引领、应用拉动,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学科化、综合化、案例化,通过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视频、教学反思、专家教学评价等多要素整合的案例驱动,将现代教学思想和观念、高品质的学科教学、新型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驱动能力示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并进行汇聚、传播和带动。

作者:李玉顺

移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论文 篇2:

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讨

摘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校教育教学应重视利用“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优化“四史”知识和理论内容的系统学习,更好地达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促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结合我们党走过的路、总结形成的经验,加强应用实践,并灵活融合日常具体教学中,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文章联系党校教学实际,通过分析“四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融合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努力探索应用有效的实践路径,促进党校教学与“四史”学习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整体教学效益。

关键词:党校教学;“四史”学习教育;融合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党校是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部门,是研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创建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阵地。随着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和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党校教育教学的主题、要求和重点也将发生变化,并且党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现实问题。党校教育教学积极融合“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既有助于为党校党员和领导干部搭建学习教育的新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实理论知识框架,又有助于创新发掘教育和培训的新视角。近两年,围绕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已经呈现国家领导人讲话、党政报刊报道、社科期刊发表、专家学者编著撰文、学习教育活动普遍展开的良好局面。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党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四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史”即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史”学习教育,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要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史”学习教育并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四史”教育内容各有侧重,通过学习中共党史,明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通过学习新中国史,明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明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明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四史”教育的主线,集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

二、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四史”学习教育涵盖着的內容丰富深刻,不仅是党校党的理论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校培育党员和干部人才的重要资源。在新时代党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合“四史”学习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引领功能。

(一)丰富党校教学内容

“四史”内容是实施历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新时代,结合党校教育教学实践,推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为党校教学增添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将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能极大改善党校教育培训素材方面的不足。所以,党校应该充分发掘利用“四史”学习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和整合“四史”教学资源,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生动教材,引领党员干部深入探索学习“四史”,深刻理解“四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性。

(二)提升党校教学实效

推进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能更好地提升党校教育教学的实效,助力党员干部培育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四史”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着我国各阶段的发展历程,许多先进的改革经验和理论创新内容能为党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对促进党员干部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现实和工作环境已发生急剧变化,党员干部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少数党员干部由于意志和信念不坚定而堕落。因此,融合“四史”学习教育,能促进党员干部积极立足于本职,坚持实事求是,主动学习、继承优良革命历史传统,增强“四个”意识,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夯实党员干部培育

党校教学实践融合“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引导党员干部工作、提升能力和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党校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实践中,应始终将党史教育置于突出的位置,坚持利用“四史”学习教育,学会科学梳理党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能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将“四史”学习教育内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强化政治思想和实践行动的自觉性。同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能更深入了解我们党经历过的峥嵘岁月,领悟党和国家在创建、发展、改革和创新等历程中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好地促进具体工作实践,提高工作实效性。

(四)落实党校教学目标

党校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先进思想和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员干部。推进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加强以“四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能将“四史”教育内涵不断内化成党员干部不断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艰辛历程,认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发展历史历程,认识改革开放的宏伟历程,认识我们党选择马克思主义、走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激励党员干部在勤于学习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增进政治认同,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认清局势,从而顺利实现党校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融合“四史”学理论,把握教学政治性

新时代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党校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四史”历来都是党校教育教学宝贵的财富,融合“四史”学习教育内容,作为党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指引党员干部融入理论学习、合理把握党校教学政治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成熟的、完善的政党必须是善于学习、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政党。所以,在党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指引,让党员干部理解、领会“四史”学习教育的政治功能,引导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更好地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

优化党校“四史”教育教学,必须创新党校思政教育课堂,着重强调正确的政治方向,展开切实有效的政治教育,端正党员干部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杜绝歪曲历史、不尊重历史事实等不良现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定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经典原著等相关的“四史”理论学习,通过开展著作理论研习、交流、座谈等活动,占据理论制高点,让“四史”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入脑入心。同时,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善于利用辩论赛、读书会等有益形式,共同解决“四史”学习教育中的认知疑难问题,更好地促进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融合“四史”设主题,增强教学时代性

融合“四史”学习教育,党校要紧扣教学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注重从理论引导、实践培育、守正创新等多角度,强化“四史”学习教育在党的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比重,积极通过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纠正他们在党史理论学习活动中的理解不透、不深和认知偏差等突出问题,激励他们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融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

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可以采取多样丰富、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例如,利用宣传报道形式,引发党员干部参与学习活动的的兴趣;通过举办党员干部普及“四史”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四史”内容深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开设“四史”线上讲座、网上直播、图文展览、诗词朗诵等活动,利用线上优势,搭建在线党建教育学习平台,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四史”提供持续保障,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和学员参加观看和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根据不同教育内容,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亲临革命历史实践学习基地,引领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故居、革命遗址遗迹等,实施“四史”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助力“四史”学习教育。

(三)融合“四史”创媒体,增添教学趣味性

融合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党校还要积极寻求教育教学新路径,努力创新理论学习和运用,拓宽“四史”学习教育范围,提升“四史”学习教育的趣味性。

首先,在党校教学实践中,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开设网上课堂、微信课堂、直播课堂、VR课堂,开展在线“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营造开放式学习生活,努力创建学习教育品牌。党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中关于“四史”专栏和专题内容,整合丰富学习资源,坚持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递“四史”故事。其次,要加强线下、线上融合教学,完善线上线下互动学习机制,创设“四史”主题教育教学,推行微党课教学,有效开展“四史”教育,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四史”,逐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党校教学要创新应用现代时兴的移动新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四史微课堂”等微信公众号,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让党员干部和学员借助微课堂更有效地学好“四史”,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革命精神,增强学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最后,党校教学要善于借助各种线上媒体的便捷优势,适时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展示活动,通过视频展播、故事讲解、感悟分享,向广大党员干部分享“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案例,丰富网络学习生活,体验网络化“四史”学习教育的乐趣。

(四)融合“四史”重实践,增进教学实效性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的优良学风,融合“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所以,融合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党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引领党员干部通过参与实践学习行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在“四史”学习教育进程中,党员干部和学员要将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可以通过自查学习、理论思考、分享教育等灵活形式,或鼓励党员干部和学员深入社区和乡村,积极参与节日纪念、文艺汇演、志愿慰问等活动,不断锻造学“四史”、解疑难的工作能力;或积极利用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送党课下乡等有利时机,开发和推广“四史”学习教育系列课程,定期组织读“四史”、谈初心、悟使命等活动,全力推进创建“四史”学习教育的坚固阵地,打造富有理想信念的新学堂;或引领开展红色印记探访活动,挖掘乡土革命历史故事、典型革命英雄人物等,深入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瞻仰红色场馆,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深度体验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进基层,让“四史”学习教育充盈着真情真意真感受,获得充实真切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党员教育的主阵地,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托多样丰富的实践学习活动,捕捉历史的重要节点,把握政治教育关键要求,在学习教育行动过程中不断深化学习教育成效,让“四史”学习教育成为助推党校教育教学的新动力。

四、结语

在“四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优化实施党校教学,融合“四史”学习教育,重构党史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格局,成为党校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要求。党校应坚持融合“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创新“四史”理论教学,融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利用新兴学习媒体,持续深入引领实践学习活动,激励党员干部能坚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切实做到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知史担责,不断促进党校教学和“四史”学习教育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新时代如何加强“四史”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7-01(005).

[2]徐磊祥,李晓娴.从三个维度推进“四史”学习教育[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23(06):4-7.

[3]杨澜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读好“真经”[J].北京教育(高教),2021,{4}(07):49-50.

[4]李言.党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践途径[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4}(09):62-64.

[5]南方.从“四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智慧[J].大连干部学刊,2021,37(06):1.

[6]吴碧英.学习“四史” 坚定“四个自信”[J].福州党校学报,2021,{4}(02):23-24.

[7]王浩.“四史”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的着力点[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04):18-20.

[8]王華.“四史”教育在党校教学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探讨[J].决策探索(下),2021(06):27-28.

作者简介:谢岩福(1964.12-),男,汉族,福建寿宁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党史、执政党建设、法学等研究。

作者:谢岩福

移动网络学习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大学生使命意识、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在运用网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网络育人平台不健全、网络育人主体能力缺乏、网络育人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高校通过优化网络育人平台,拓宽党史学习教育传播空间;夯实网络育人队伍,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推动网络文化创作,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加强网络育人意识,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参与;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突出党史学习教育行动转化等途径来加以改进。

[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时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栽培好大学生,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现代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和渗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互联网使大学生接触到容量巨大的信息,而当前大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史缺乏亲身感受和直观体验,这些信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厘清当代中国发展脉络,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向何处,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民族认同和历史认同;使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明白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历史、分析历史,自觉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准确把握历史过程、現象和事件等,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获得启迪和力量,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自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意识,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斗。

(三)有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各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输送的价值观对我国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各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之风,网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局势,使高校在网络工作中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史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消除干扰困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站稳正确立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意识层面影响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各高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大学生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显著增强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平台不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新时代大学生喜欢从网络上获取快捷的信息,但部分高校仍然不重视对新兴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开发、建设和使用,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意识,对如何运用慕课、易班、校园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够重视,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内容,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如只是简单地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推送条目,既缺乏平台推送技巧和覆盖技巧,也未结合大学生习惯和不同媒体平台特点形成推送规律。

(二)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能力缺乏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包括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和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等。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须立足于最前沿的网络技术,善用网络语言,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融媒体技术,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主体专业素质有所欠缺,对党史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还不到位;部分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新的网络技术运用还不够娴熟,对网络舆论引导不够敏感和准确,只是聚焦于传统网络技术以及基于传统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今网络的智能化、大数据化等特点。

(三)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资源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内容不够生动丰富,形式较单一,学习的资源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然后在官方媒体推送和宣传,缺少鲜活事例的论证,依然在讲空洞和生硬的理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同时,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内容未能跟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话语体系不接地气,不注重用网络话语和学生交流,只是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些抽象化、程式化的内容既枯燥又单调,难以让学生接受,达不到解决学生价值困惑的效果。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20 年4 月22 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丰富性、平等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关注,网络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媒体,以“互联网+学生需求”思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网络育人平台,拓宽党史学习教育传播空间

新形势下高校要遵循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各种网络媒体资源,构建立体多样、辐射力强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络育人平台。一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纳入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新媒体,设置党史学习教育板块,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播力度;二是利用慕课平台、易班、学习强国App等软件设备的网络学习资源开展线上党史学习教育,如利用易班开展党史学习知识竞赛、党史学习打卡活动,用党史学习教育涵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三是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老师深刻讲述党的历史和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深刻了解党的百年历史;四是活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借鉴网络短视频的传播规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挖掘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制作党史学习相关的短视频,传递正能量,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二)夯实网络育人队伍,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

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坚强保障,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网络思政队伍全面掌握党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首先,网络思政工作队伍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当好党史学习的排头兵,全面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推进党史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其次,网络思政工作队伍要提升网络技术能力,掌握各个网络平台的使用,加强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能结合网络舆情,快速做好分析、研判和应对,及时更新网络信息和资源;最后,网络思政工作队伍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在全面掌握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情况的基础上,能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活用网络沟通技巧,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在网络媒体传播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推动网络文化创作,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

高校网络文化创作是高校师生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以高校文化生活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文化作品,形式包括动漫、短视频、网文、音频、微电影、微剧本、H5创新作品等。一方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文化节活动,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推选优秀作品参与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推广展示一批党史学习教育优秀“网络文化名篇名作”进行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文化创作学习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授课、在线交流等形式,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文化作品审美和形式优化、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技术等主题,对大学生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将党史学习教育枯燥的理论用音乐、短视频、动画等灵活生动的形式在网络上呈现出来,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

(四)加强网络育人意识,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参与

高校要增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新局面。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研究通过网络如何把党史学习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善于利用新技术把学生吸引住,让党史知识传播变得更加生动、有效,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其次,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心的话题利用好网络平台,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政引领;再次,专业课教师要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参与党史学习教育,运用网络平台,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寻找学科、专业发展在历史中的闪光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的育人模式;最后,学生干部队伍要参与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进一步提升政治敏锐度和业务能力,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有针对性,充分激活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活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参与新局面。

(五)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突出党史学习教育行动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习党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深入挖掘党史中生动的教育资源和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行动。第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演讲比赛、话剧大赛、歌咏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深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在润物无声中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党的百年辉煌历史;第二,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遗址、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在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坚定大学生继承革命先辈伟大事业的理想信念;第三,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社会实践,通过深入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运用走访、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体验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帮助大学生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依托网络新技术和平台,进一步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优化网络育人平台,丰富网络育人内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让大学生析今知明,领悟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自觉践行中国精神,筑牢中国自信,结合专业实际,不断修正奋斗目标,锤炼过硬本领,以乐学好学、扎实奋进的作风争做新时代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A].2020-05-1.

[2]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

[5]李叶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2021(8).

[6]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①基金项目:2021年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史党建专题研究项目“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jdsdj202113,主持人:田晓媛);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育人路徑研究”(项目编号:cjky202244,主持人:田晓媛)。

作者:田晓媛 李伟娣

上一篇:社会保险缴费效率研究论文下一篇:公司财务治理对策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