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急救中,采用纳络酮时对其症状改善时间和药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病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醒脑静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纳络酮进行治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酒精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酒精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论文 篇1:

酒精性低血糖昏迷病人的急救和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酒精性低血糖病人的急救和护理。方法:病例选择为2012年2月—2012年8月酒精性低血糖在本院治疗的10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快速诊断及积极治疗后,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恢复。结论:对酒精性低血糖病人应准确评估病情,给以快速的急救和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酒精性低血糖昏迷;急救;护理

酒后昏迷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本文所指酒后昏迷。是指饮酒后,在入睡之前神志清醒、精神正常的人,持续酣睡8小时以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发现昏迷的病人,因此积极的抢救及治疗极为关键。现将2012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急救的10例病人的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0—50岁6例,50—60岁2例,60—70岁2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长期嗜酒,饮酒量不详。

1.2 临床表现 病人均昏迷,体温不升,皮肤潮湿多汗,双侧瞳孔缩小均小于2mm,对光反射消失,血糖检验结果均低于2.8mmol/L。

1.3 方法 入院后作体检,做心电图,测血糖,建立静脉通道,给 50%葡萄糖40—60ml静推,并给10%葡萄糖静滴维持。

1.4 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所有病人均意识逐渐恢复,症状好转,血糖恢复到4.6—6.0mmol/L出院。

2 急救护理

2.1 及时正确评估病情 加强护士对酒精性低血糖昏迷的认识,对酒后昏迷的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并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指尖血糖,可第一时间明确低血糖的诊断。以便给以及时的治疗,严防漏诊,误诊。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窒息是昏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酒后的病人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而昏迷病人的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使呕吐物返流出现窒息。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让呕吐物流出,并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以2L—4L/min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以50%葡萄糖40—60ml静脉推注,持速静脉输注10%葡萄糖,动态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输液量及速度。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有无呕吐、呼吸困难、抽搐等情况发生。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心理护理 病人及家属因病情的发作而极易产生焦虑、恐惧、郁抑的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运动及饮食的注意事项,给以病人鼓励和支持,使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6 健康教育 告知病人及家属酗酒的危害,如长期饮酒可导致胃炎、肝硬化、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注意空腹和饥饿时饮酒不要过多和过快,同时教会病人及家属醒酒的一般知识及急救措施。

3 讨论

酒精中毒致低血糖的机制:由于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乙醇症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餐后酒精性低血糖症,发生于饮酒后3——4小时。由于乙醇刺激分泌增多,造成血糖下降;另一种为空腹大量饮酒,发生在饮酒后8——12小時[1],主要为乙醇阻碍能量代谢,抑制肝糖元异生,储存的糖元耗竭之后出现低血糖。葡萄糖是脑组织能量的主要来源,仅能维持数分钟。长时间低血糖可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点状缺血坏死及脱水鞘改变,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一般认为严重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脑细胞病变将不能逆转,患者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或不可逆的昏迷状态,甚至死亡。而在昏迷早期补充葡萄糖则不留后遗症[2]。

在临床工作中,酒后低血糖昏迷病人来说,第一时间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及时的急救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的不良预后。我们的体会是:对酒后昏迷的病人应检查指尖血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叶红英,俞茂华,酒精性低血糖[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1072

[2] 苏建玲,田英平,藿淑花,等、酒精性低血糖的诊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2):83

作者:马燕

酒精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论文 篇2:

纳络酮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急救中对症状改善时间及药学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急救中,采用纳络酮时对其症状改善时间和药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病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醒脑静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纳络酮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纳络酮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症状,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和痊愈,同时造成的负面反馈也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为优秀的临床推广作用。

【关键词】纳络酮;急性酒精中毒;症状改善时间;药学效果

酒精中毒便是临床医学中的乙醇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通常发生于患者单次饮酒过度,即酗酒。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原因不仅是酗酒人员增加,还有便是不法分子为谋求利益,利用工业酒精与水兑出假酒,并售于饮酒人群。工业酒精所引发的酒精中毒,相对于酗酒引发的症状来说,中毒人群更广、数量更多,且工业酒精中毒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更大,致残率和死亡率远高于酗酒[1]。酒精中毒后患者会出现昏迷,身体系统故障、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不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还需要医院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8.50±6.24)岁;饮酒量460~730ml,平均饮酒量(595.00±121.51)ml。观察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00±6.32)岁;饮酒量450~730ml,平均饮酒量(590.00±130.18)ml。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2000ml的葡萄糖补液,浓度为5%。在结束这一阶段后在25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中加入100U辅酶A,40mg三菱酸腺苷化钠,将药液进行摇匀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促进患者体内酒精的分解。在浓度为0.9%的250ml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0mg奥美拉唑,1g维生素B6进行静脉滴注,抑制患者胃酸,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洗胃和吸氧。两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250ml浓度5%葡萄糖与20ml醒脑静的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额外给予观察组患者静推0.4mg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再进行250ml浓度5%的葡萄糖与1.2mg盐酸纳洛酮混合液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以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变化的情况为主,接受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基本能够回答医护人员的问题,便称为治疗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则统计人数,治疗后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干呕或呕吐、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则计入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主要统计患者的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检验,(±s)形式为计量资料,(%)率形式为计数资料,两组涉及数据分别采取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从急救到苏醒和从急救到症状消失,这两个阶段所消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药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后的症状表现较为明显,且多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当患者饮入一定数量的酒液时,会出现极度兴奋,情绪奔放等情况,多以健谈、高歌、言行幼稚、情绪多变等为主要表现[2]。这一时期的患者会出现面部苍白或潮红等情况,其眼结膜会充血变红。第二个时期是共济失调期,患者这时会出现行动失衡,言语无序等情况。第三个时期是昏睡期,患者会出现不分场合和时间地陷入昏睡,昏睡期间患者皮肤出现明显的湿冷情况,其呼吸也会逐渐变慢,通常无法唤醒。患者在昏睡期间会发生呕吐、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症状,若没有给予及时的护理,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3]。若昏睡期的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根据患者酒精中毒程度,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工业酒精中度,轻度和中度酒精中毒并不需要送医就诊,只需要卧床休息并避免体温流失,多饮用浓茶和咖啡即可,浓茶和咖啡能够促进患者的酒精分解,当患者多次出现呕吐时应当及时进行清理。重度和工业酒精中毒必须送往医院处理,否則将会导致患者死亡。

酒精的脂溶性特性使其能够快速穿透大脑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从而破坏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出现言行不协调的问题。过度饮酒还会让患者肝脏负担加大,从而诱发肝毒性病变。酒精摄入过量还会让患者体内释放大量β-内啡肽,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并发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4]。醒脑静注射液中含有冰片、麝香等中药材,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受到酒精的刺激,从而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即便如此,醒脑静也存在一定的情况,例如半衰期较短,给药量过大,不良反馈较多等。纳络酮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降低机体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改善酒精所引起的系统抑制情况,提高前列腺素,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及茶酚胺释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细胞ATP代谢能力[5]。本次研究表明,采用纳络酮能够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且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纳络酮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症状,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和痊愈,同时造成的负面反馈也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为优秀的临床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意飞、马红、郭明、董世童、苗润丰、刘美玉.纳美芬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1):4.

[2]刘宇,杨菲,宋晶晶,等.纳洛酮联合葛花解酒汤灌肠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9,62(10):3.

[3]张洁,边华,翟佳,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纳洛酮促醒中的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46(1):3.

[4]刘岩,郭琰.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20,26(5):5.

[5]颜建辉,何鹤彬,王敏.纳洛酮联合舒血宁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SODGSHiNOS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6):5.

作者:蔡佳

酒精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论文 篇3:

急性酒精中毒致误吸的急救体会

【摘 要】目的:对24例急性酒精中毒致误吸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24例急性酒精中毒致誤吸患者采用粗吸引皮管在喉镜明视下清理呼吸道等措施进行紧急施救、病情观察、急救后护理等处理。结果:24例病人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要提高重视,对误吸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通畅气道和误吸物的彻底吸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指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严重者可抑制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衰竭【1】。酒精中毒病人由于咽部肌肉松弛,咽喉反射减弱或消失,呕吐时常发生误吸或食物团块滑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因此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处理应引起重视。现将本人在2012年里成功抢救24例急性酒精中毒致误吸病人的急救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12月我科紧急就诊的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7.6±7.3岁,血液乙醇浓度150-200mg∕dl患者14例,血液乙醇浓度大于200mg∕dl患者10例。

1.2 临床表现 就诊时患者表现为烦躁、呼吸急促,面色发绀;重度中毒者深昏迷、呼吸音低、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冰冷,颜面和末梢发绀,听诊肺部大量干、湿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65%~90%之间。

1.3 治疗及结果 所有患者给予纳洛酮等醒酒、利尿、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快速静脉补液及常规处理,床边心电监护,吸氧,间断气道吸引,重症者重复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22例患者均在4~10小时内清醒,无其他并发症发生,2~8天治愈出院。

2 急救和护理体会

2.1 误吸的急救 立即评估患者的气道及呕吐情况,酒醉者各种反射减弱,加上喝酒时常常吃大量食物,一旦出现气道梗阻或误吸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用粗吸引皮管直接抽吸,并利用喉镜做明视下气道吸引,确保气道通畅。常规治疗处理后呼吸困难无改善,血氧饱和度降至80%以下,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误吸严重者气管插管后再作气管内深部吸引,根据吸引物及呼吸音情况,用0.9%生理盐水5—10ml反复间断冲洗,边注边吸,直至彻底吸净肺内误吸物,并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必要时作间断正压呼吸,先用纯氧,如误吸时间较长,可作呼气末正压通气,使肺泡重张。重症中毒出现呼吸衰竭者可予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辅助呼吸。

2.2 确保呼吸道通畅,供氧充足。 酒精中毒患者由于中枢神经麻痹作用,对共济失调期烦躁病人应谨慎镇静剂的使用,防止引起呼吸抑制。呕吐频繁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让其呕吐物吐出,注意观察患者能否有效咳嗽,指导协助其咳嗽咳痰。昏迷病人可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将下颌上抬或压额抬后颈部,使头部伸直后仰,解除舌根后坠,确保气道通畅,预防误吸。予持续低流量吸氧,3~5l/min【2】 ,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因酒精的作用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慢有鼾声,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病情变化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末梢循环及尿量的变化及时予对症处理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送检各种标本了解中毒程度及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血乙醇浓度升至250mg∕dl患者进入昏迷期,遵医嘱快速补液同时要保证按时按量给予纳洛酮以保护大脑功能,促进清醒,严重中毒者可选用透析疗法【3】。

2.4 注意保暖,防止加重病情。 乙醇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及代谢功能失调【4】,重症患者可全身湿冷,出现低血糖、低血压和低体温,必须及时纠正低血糖,加快补液并注意保暖,尤其在寒冷状态下更为重要。可加盖衣被,冬季可用热水袋或电热毯保暖,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温。在快速补液和适当保暖后血压可逐渐恢复。

2.5 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大多数自制力下降,烦躁不安,激惹易怒,对谵妄兴奋期病人,派专人守护,防止跌倒、坠床、误吸、脱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给予保护措施。对昏迷患者,要严密观察,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病之一,在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不仅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护还要懂得自我保护,尽量减少与病人的冲突,防止病人的攻击行为。抢救误吸病人时分秒必争,但要防止呕吐物的喷溅,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后及时洗手以防院内感染。

2.6 心理护理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告知过量、长期饮酒对健康和家庭的危害,讲解酗酒成瘾、误吸的危险性,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各种压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酒精中毒和防止误吸的发生。同时,教会解酒的一般常识,防止过量饮酒,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通常“醉酒”被人们认为是小事,无需治疗,酒醉者常常是很严重时才会被送入医院。所以对急性酒精中毒者要提高重视,加强巡视。误吸是急性酒精中毒常见的致死原因,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思想和措施,对误吸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地清除误吸物,确保气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曹秉振,马壮. 实用内科危重症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88

[2] 付路易, 贾蕊. 22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6):11-12

[3][4] 王一鏜. 急诊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71~472

作者:黄小红 尤美珠

上一篇:科技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下一篇:探究式教学的初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