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2022-04-15

近几年来,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在我国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规模庞大、发展稳健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强的特点,纷纷成为了国内各家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但同时集团企业复杂的组织结构以及隐蔽的内部交易所隐藏的风险日益突显,而国内银行与之相配套的风险评估、信贷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仍缺乏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技术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1: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集团关联企业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该类企业的四个特点,即关联交易的频繁性、连锁性、隐蔽性和突发性;接着从政府、商业银行、集团关联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因;最后从规范法规制度、完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协作多方建立集团关联企业发现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给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集团关联企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一客户发展成为集团关联企业。集团关联企业凭借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雄厚的资金实力及抵抗市场风险的优势,已迅速发展成各大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他们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由于其自身交易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对外信息透明度大大降低,信贷风险逐年攀升,银广夏、蓝田集团、欧亚农业、南海华光、啤酒花、三九集团、德隆集团、科龙电器、华源集团等上市公司经济案件的相继爆发便是佐证。因此,如何防范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是摆在各大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集团关联企业的概念

根据银监会颁发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行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以致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尽责原则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

由上述集团关联企业的界定可见,既有因投资关系在股权或经营策略上具有直接或间接控制与被控制而形成的投资型关联(如母公司及各子公司),也有因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为主要投资人或担任关键管理人员而形成的关系人关联,还有因借贷或互保形成的债务型关联。集团客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可能是上述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体。

二、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特点

从广义上来看,信贷风险是指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经营目标与实际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看,信贷风险是指企业到期不能履行协议,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联交易的频繁性

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的从属关系,导致企业之间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一方面,关联企业的资产或者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被不正当转移,从而银行债权被架空;另一方面大量的关联交易成为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器,比如虚构关联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营业收入的目的,以非公允价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的转让、出售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等。

(二)连锁性

與一般客户相比,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连锁性更强。这是因为一般客户通常采用抵押或质押的方式贷款,而集团关联企业之间一般是采用担保的方式贷款。在集团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样使得任意一个借款主体出现经营困难,都将形成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最终造成整个集团公司或集团公司之间的整体风险。

(三)隐蔽性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方面,由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强大的资金调度能力,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经常通过拆分、整合等手段故意流转资金从而达到虚增资本或虚减资本的目的。财务报表的虚假性,给商业银行判断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核实真实资产带来了一定难度,从而延缓了信贷风险的暴露。另一方面,集团关联企业经营区域广、关联企业多,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信贷关系,以优质项目作为贷款的载体获取贷款后通过内部财务中心调配使用,脱离银行对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个别集团客户还存在异地贷款现象,从而导致多头贷款风险加大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四)突发性

由于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风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发现,但积聚到一定程度,若遇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将会导致风险的突发。而集团客户间关联交易频繁,风险发生的连锁性加剧了风险的突发性。

三、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因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层面的政策导向原因,也有商业银行层面的原因,如管理体制、、高素质人才缺失、信息不对称及同业竞争等,还有集团关联企业自身的原因,如盲目多元化扩张、过度融资、互相担保、道德风险等。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短期增长。他们不顾企业自身的实力,盲目要求企业"多元化"、"跨越式"发展,只关注企业为GDP贡献了多少百分点,为政府创造多少税收,而不考虑企业发展是否健康。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这种干预力度较之于西方社会将更大。比如在重大项目投资上,有些政府召开项目推介会,这些措施确实促进了银企合作,但同时带来了良莠不分、鞭打快牛等现象,有些政府甚至加大奖励力度,并利用资源权力,间接影响银行决策者加快加大投放力度。在政策引导下,许多行业出现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而引发银行信贷风险。

(二)商业银行层面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

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很难全面地了解集团客户的真实经营状况,银行获得的信息与企业的真实情况会有较大偏差。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集团关联企业大多由集团本部统一融资,再根据关联企业的资金需要统一分配,这就加大了银行对贷款资金的流向及真实用途的监控;其次,在信息披露方面,除分立、合并、重组等事项外,企业的投资、融资、股权变更等重大事项都无需向银行汇报;最后,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集团客户贷款大大超过其偿债能力,给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留下安全隐患。

2、内部管理不规范

首先,对集团关联企业认识不够,把集团关联企业等同与优质客户,导致对集团关联企业审查不严,在贷前调查、信贷决策、贷后管理等方面降低要求。其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贷前调查阶段没有将集团关联企业间的产权结构、投资关系、关联交易、相互担保作为贷前调查内容。贷款阶段,各分行间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没有将集团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授信,而是对每个关联企业分别授信,导致信贷风险集中。贷后管理阶段对资金的具体流向监管不严。

3、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缺失

集团关联企业涉及多个企业,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关联交易形式多样,有效识别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需要专业的財务知识、扎实的法律功底、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一部分银行信贷人员的知识结构还足以达到准确识别和有效防范集团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的要求。

4、同业竞争激烈

同业竞争激烈,很多银行为了保住优质资源,不敢或者不愿执行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这一方面导致不符合信贷要求的企业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助长了集团关联企业恶意逃避银行监督,致使信贷监督形同虚设。

(三)集团关联企业层面的原因

1、过度融资风险

集团关联企业利用自身复杂的关联性、雄厚的资金实力及银行同业间激烈的竞争,通过各种方式在多家商业银行间、同家商业银行的分行之间、异地银行间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最终导致多头贷款、交叉贷款,融资过度。

2、相互担保集聚风险

一方面,集团关联企业互相担保并不能缓释风险,这是因为集团关联企业一般处于相同行业或相关行业,如果债务人不能偿本付息,则担保人有很大的概率在经营上也出现问题,也就是说不能承担担保责任。 另一方面,集团关联企业间互相担保逐渐形成"担保圈系统",担保圈中的企业既影响别人也被别人影响,成了一根绳上的蚱蜢,一旦有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就会把这种风险依次传递给其他企业,从而导致整个集团关联企业崩盘。

3、盲目多元化投资

逐利是企业的天性。集团关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兼并、扩张及对外投资总是不可避免,但是无视自身实力,在缺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利用银行贷款盲目乐观陌生领域的发展前景,有的甚至涉足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本行业的优势和竞争力,最终由于扩张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银行信贷风险。

4、道德风险

集团关联企业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信贷调查阶段,集团关联企业往往通过合并财务报表装饰关键数据,或者通过关联交易虚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等,这些虚假的财务报表会误导信贷人员,最终形成信贷风险。其次,集团关联企业通过"分头融资,统一分配"的办法,违背信贷合同对资金用途的规定,更有甚者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项目。银行无法控制资金用途也就无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最后,无良企业通过资金转让、租赁等关联交易转移资金,使债务人成为空壳,银行贷款被悬空,造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四、防范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建议

(一) 规范法规制度

政府要规范相关法规,积极配合、支持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司法、执法部门要通过《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债务保全制度,防止借款人架空财务侵害债权人的行为,严惩借款人利用关联关系作假、逃债、赖债的行为。财会部门要加强财会监督,完善集团关联企业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通过《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详细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

(二)完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就是将关联企业视为一个授信主体进行统一管理。(2)对列入监控范围的集团关联企业,按照"统一管理、协同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确立监控主办行和协办行,分别落实评级、授信、贷前调查、审查、贷后管理责任。主办行负责对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工作,定期发布客户信息、授信使用和资产状态,对整个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负责;协办行在主办行指导下开展信贷活动,对所在集团成员企业的授信风险负责。(3)结合集团关联企业的信用状况、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经营风险、规模扩张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重点发展与政策支持、主营业务突出、关联关系稳定、经营稳健的生产型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关系;审慎介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发展、主营业务不突出、关联关系复杂的生产型集团关联企业;从严控制主要从事资本运作及关联关系是基于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为投资人或关键管理人员的集团关联企业融资业务。

(三)协作多方建立集团关联企业发现机制

首先,为避免银企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应建立集团信息发现制度,提高信贷信息的集约化和集成化。具体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1)建立集团关联企业信息系统,有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和录入。客户经理、信贷分析人员、各级审批人员根据不同的授权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上报信息管理人员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2)通过查询已有的信息咨询系统,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大额客户授信系统、申请人违约企业及其关联企业风险预警及融资系统,整合企业信用基础数据、企业工商信息、税务信息,以实现对贷前风险的整体把控。(3)聘请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审查和风险评估;与信息研究中心合作,通过行业研究报告加强对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从培训和激励两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为信贷人员设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一方面通过信贷业务熟悉信贷业务的流程,不断强化其财务分析、有效信息识别、撰写调查报告、熟悉与信贷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技能;另一方面,积极学习银行同业、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其次,通过建立个人工作绩效与收入、升迁相匹配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信贷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桂荣,郭慧洁.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10,(3).

[2]刘延军.现代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0,(4).

[3]陈朝平,冯文玲,戴海庆,任永生.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与防控[J].金融论坛,2007,(7).

[4]马晨明,杨德术,冯宗德.警惕贷款客户陷入资本运作"黑洞"[J]金融时报,2006-04-17.

[5]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Z].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3年第5号]、[2007第12号1].

作者简介:胡小燕(1985.2-),女,浙江杭州人, 2011级浙江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房地产与项目管理研究方向。

作者:胡小燕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2:

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

近几年来,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在我国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规模庞大、发展稳健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强的特点,纷纷成为了国内各家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但同时集团企业复杂的组织结构以及隐蔽的内部交易所隐藏的风险日益突显,而国内银行与之相配套的风险评估、信贷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仍缺乏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技术方法。本文通过对欧洲大银行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并结合我国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提出了相应信用评级方法和操作流程的建议。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特征表现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非产权关系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其自身不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与一般客户相比,集团客户更具有风险复杂性的特征。

集团客户界定不清晰,信贷风险增大

由于集团客户关联方式繁多,虽然银监会对集团客户比以往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但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口径难以统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的银行往往会有不同的认定结果。大多银行缺乏一套具体的、可量化的和可操作的办法来识别集团客户,如果集团客户不主动提供信息,银行很难掌握其全部关联企业,极易造成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或未纳入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

多元化经营,系统性风险较高

企业利用集团规模优势取得大量银行贷款,并利用控股地位调动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形成一条较长的资金链。然而这条以资本为纽带的资金链风险点较多,一旦某个成员企业经营不善、银行信用缺失,或其他确定不确定事件发生,都可能引发成员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多头贷款、多头授信使得监管难度增大

多头授信加剧了企业集团的信用膨胀,银行资金监督、信贷统筹难度加大,不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真实的盈利情况。同时,一些集团客户经营规模大、结构复杂,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其经营状况。一方面,集团客户普遍存在的跨行业经营现象,客观上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遭受行业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大部分集团从事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内外融资通盘运筹,使得银行贷款的承贷主体与实际用贷主体相分离,进一步增加了银行贷后监管的难度。

内部关联交易及集团成员企业连环担保普遍存在

由于集团客户内部进行关联交易,一方面便于整个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规避政策障碍和粉饰财务,有时甚至成为企业调整利润的常用手段。且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银行很难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采取措施,增加了贷款项目监控的困难和贷款回收风险。另外,集团成员企业通常采用相互担保形式申请银行贷款,使得贷款风险通过担保链条在集团企业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企业的风险相关性使得银行贷款实际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

集团客户风险高度集中

随着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大,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逐渐地向“效益好、信誉高”的优质客户转移,而集团客户中的这种“黄金”客户,自然就成了各行争夺和发展的焦点。由于银行的客户群体重叠趋同,对同一行业或同一客户的贷款比重较大,而一些集团企业效益并非源于其有效的经营管理,而主要是得益于良好的市场价格和国家政策让利,一旦这些贷款大户和行业经营状况发生逆转,则可能造成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

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

由于集团客户的风险相关性,使得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较复杂,国际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评级方法和模式。国际大银行的集团客户评级通常采用标准化的统计模型,在定性判断环节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特点的非标准化因素,并对模型的初始评级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现在假设针对集团客户的单个客户的评级方法已经确定,并能够计算违约概率,讨论如何在单个客户评级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集团客户的评级。

评级方式

集团客户整体评级

集团客户评级不仅要确定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成员单位范围,还要确定纳入集团客户评级管理的成员单位范围,识别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核心层企业,也称集团公司、集团母公司或集团总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部分。紧密层企业也称控股企业,是核心层企业直接控制的企业,核心层企业与紧密层企业是母子关系。半紧密层企业也称持股企业,是指核心层企业(集团公司)参股未达到控股或紧密层企业下属的全资、控股企业,这一层面由若干关联公司组成。松散层企业是为企业集团提供协作服务的企业,与核心层企业没有产权关系但有业务经营、交叉担保等契约关系。根据考察欧洲银行的先进经验,区分纳入授信管理和纳入评级管理范围,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可分为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根据关联程度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将集团中未纳入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与纳入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一起进行集团客户的评级(以下称纳入评级范围),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必须纳入集团客户的评级范围。对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办法分别进行初始评级,计算各成员单位的初始违约概率。然后,考虑规模、等级、关联程度等因素计算加权违约概率。同时,对确定好的纳入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编制纳入评级范围单位的合并报表,并视作一个公司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的评级方法对企业集团进行综合评级,计算企业集团的综合违约概率。最后取加权违约概率和企业集团综合违约概率中的较大值为整个企业集团的初始违约概率。

若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也是集团客户(以下称子集团),则先按照上述办法计算出子集团的初始违约概率,再将其作为整个集团的一个成员单位参与整个集团的评级。若确实无法取得应评级成员单位的评级信息和资料,则可以不纳入评级范围。但集团客户核心层和紧密层企业必须纳入评级范围,且能够评级的成员单位数量要达到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成员单位数量的80%。

客户经理对集团客户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此修正初始计算结果,得到调整后的集团违约概率,并根据映射方式确定其信用等级。集团客户的整体评级由管辖行组织,由牵头行负责对集团公司进行评级,由各成员行对集团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评级,然后由牵头行汇总作综合评级。最后,由专门的风险决策委员会审定或推翻上述集团客户的信用等级。集团客户评级一经正式确认,即可用于授信审批、限额分配、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配置等管理环节。

集团成员单位的信用评级

以集团客户所属成员为评级对象时,因均为独立的经济法人,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办法对集团所属评级企业分别进行初始评级,再根据评级企业与集团公司的关联程度将其置于企业集团整体资信和偿债能力之中,参考集团整体评级作适当修正,得到评级企业的最终信用等级。对此,欧洲有些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国际化银行还基于业务经验和信贷政策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例如,核心层企业的信用评级最多不超过集团整体评级1个等级,紧密层成员不超过1~2个等级,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成员不超过2~3个等级等。同时还规定,由牵头行负责对集团公司的整体评级,由各成员行根据牵头行的评级结果再对集团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评级。

集团客户评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和内部交易的复杂性,为了对其偿债能力做出正确评价,我们应根据企业集团客户的不同类别,考虑采取不同的客户评级标准或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建立识别集团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有效方法。首先,建立关联企业结构网络图,摸清集团客户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理顺集团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对关联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查核实,了解客户及重大关联方的注册资金、组成部分、股权分布、资金来源及各自占比的变更情况等;第三,深化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财务分析中应重点了解关联企业对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准确判断关联交易的合理性。根据以上情况将对集团企业的评价范围扩展到非控股子公司的关联企业。

集团公司评级结果不应适用于子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是对单个法人偿债能力的评价。集团内部子公司间的财务实力、经营情况、偿债能力各不同,因此,集团的评级结果并不能适用于下属子公司。如果子公司的贷款有集团公司担保,由于在连带责任担保情况下,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在偿债顺序上是并列的,这时应考虑集团公司的偿债能力,集团评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子公司的债务评级,但仍不适用于子公司的客户评级。

加强调查分析。银行提高集团客户信用评级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客户市场形势、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情况的调查分析,准确把握集团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研发能力;从品格、能力、资本、担保、环境、事业持续性等多角度对基本面进行深入考察。还要对客户所在行业的前景、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客户所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和经验、产品市场的地域范围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对其长期偿债能力做出评价。

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

完善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管理

建立统一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对集团企业最高风险限额进行监控,使其在可控范围内运行。同时,还要考虑风险集中度的控制要求,当集团客户贷款需求量比较大时,可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并根据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确定对单一品种、单一地区、单一产业贷款的比重和贷款期限,以降低信贷风险集中度。

确定集团客户的信贷准入与退出标准

商业银行应从行业、区域、客户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集团客户信贷准入、控制和退出标准。根据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确定优质客户目标,并予以重点支持;对于信用评级较低、关联企业交易不规范、企业内部结构不清晰的集团,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和风险监控的对象,建立并启动信贷退出机制。

实施差别化集团授信管理

在统一授信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侧重点。对于紧密型集团企业,可在整体授信基础上,将集团对成员企业的授权与银行授信相结合,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于松散型集团企业,银行应理清企业间关联关系,确定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较好的核心企业进行重点授信;对于民营经济为特征的集团企业,应认真核查其关联企业的数量及经营状况,对集团企业核心领导的个人信用也要认真评价和监控。

加强集团内部的连环担保控制

银行对集团客户贷款应重点防范集团客户的担保风险,严格控制关联企业之间的连环担保。对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要审查抵押物的权属,抵押人必须是对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企业,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对集团公司为其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要审查集团公司实际担保能力,防止夸大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的情况发生。

加快内部评级系统建设,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涉及体制、方法、标准、手段的全面更新,应以内部评级系统为依托,搭建集团企业客户经理网络和风险预警体系,掌握集团的整体经营和财务信息,及时反馈企业经营的异常变化,形成从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到风险预警的全程信息管理机制。

新资本协议指出,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保证,应得到合理配置,其配置原则是将资本数额与其风险水平直接挂钩。考察欧洲先进银行的做法,通常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指标做为风险控制的工具,将风险控制工作与银行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合。建设全面、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的关键环节。

(作者单位:上海浦发银行风险政策部)

作者:田立敏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评估论文 篇3:

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现状与制度成因的分析

摘要: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缘于个人操纵关联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转型期外部市场的不完善、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社会信用的缺失,在运营过程中,集团客户的控制性股东常会利用超市场的支配力量对关联交易做出安

排,使集团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大量存在,而商业银行相关监管制度的非效率性,又从根源上为集团客户利用这种非公允关联交易逃废债务、套取信贷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使贷出银行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制度

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是指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实行非法担保等情况,使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收回由于授信产生的贷款本金及利息、以及由此产生其他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尽管各商业银行提出了要调整经营战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和零售业务,但不可否认的是,集团客户仍然是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和重点营销对象,关联交易信用风险依然是集团客户信贷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下面即通过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制度的现状分析,探讨关联交易信用风险产生的制度根源。

一、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制度现状

为切实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针对集团客户已经爆发及潜存的信用风险问题,中国银监会于2003年10月23日发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指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加强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监管作用。首先,引导商业银行从人员、组织机构和业务运作上构建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其次,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加强集团客户有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同时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和商业银行与社会咨询机构之间的合作等。第三,促进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行为的监管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服务,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制度建设和信贷信息系统建设的监督检查。

针对银行不能了解和控制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导致风险过度集中、不良资产比例过高、银行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199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下达了《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的通知。按照《指引》的定义,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

各商业银行在人行与银监会的政策支持下,也逐步推行了统一授信管理,并建立起客户授信的统一管理机制,并针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以下内容见之于各商业银行内部资料:

1.在授信审查中要求明示关联关系。如有银行规定,客户向该行申请授信业务时必须披露其关联企业的以下情况: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在企业客户与该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客户应在合并报表中披露交易类型、金额及定价政策。另有银行则明确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查明关联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查清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即剔除关联交易后的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利润,尽可能分析关联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全面掌握集团关联企业的经营动态,保证企业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共享,以便能够对风险提前预警。

2.对关联企业设定统一的授信限额。如某股份制银行在授权授信管理办法中指出,“对由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公司客户,如该集团公司是紧密型的(集团内的资金调度统一安排、财务报表合并),则需确定一个对该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上限。对该集团各个法人设定的授信额度上限之和不得超过已对该集团客户所核定的总体授信额度上限。另一银行也将紧密型关联企业视同单一法人客户管理,采取向其集团公司、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统一授信方式,统一核定授信风险限额。对松散型关联企业可暂不实施统一授信,对其分别核定授信风险限额,但为了防止套取银行信用,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在授信业务调查和审查中应明示其关联关系,引起足够关注。还有银行为了严格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严肃授权,防范授信风险,要求分行应坚决杜绝内部多个营销团队对同一客户多头营销、多头授信的现象;禁止分行通过对集团关联企业分拆授信户头、分别授信,借此绕开总行审批权限规定、扩盘授信的做法。

3.建立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度。大多数银行规定,对列入监控范围的集团关联企业,按照“统一管理、协同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集团关联企业监控责任制度,确定监控主办行和协办行,分别落实评级、授信、贷前调查、审查和贷后管理责任。如某商业银行规定,主办行由集团关联企业集团本部或主要企业注册地分行担任,协办行由与其他企业有信贷关系的所在地分行担任。所有集团关联企业均在一级、直属分行辖内注册的,一级、直属分行须做好监控的协调组织工作,按照有利于业务发展和加强管理的原则确定主办行、协办行;集团关联企业不在同一一级(直属)分行辖内注册的,由总行或由总行委托的一级(直属)分行指定主办行和协办行,负责对监控工作进行协调管理。

4.制定分类管理的办法。如有的银行结合企业主要股东信用状况、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经营风险程度、规模扩张的途径和速度以及总行的行业信贷政策,区分不同情况,出台了集团关联企业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信贷政策。包括重点发展有产业支撑且主营业务突出、关联关系稳定明晰、无不良信用记录、经营稳健、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的生产型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关系;审慎介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扩张、经营领域多变且主营业务不突出、关联关系复杂的生产型集团关联企业;从严控制主要从事资本运作、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超过净资产50%的企业,并视具体情况,将其中风险较大企业列入高风险客户名单等。

5.实行大额报告制度。如有银行规定,各分行对于辖内的所有有关联的集团客户要进行全面整理,形成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台账,并向总行报备;对于关联企业,凡是授信总量超两亿元的,必须向总行报备。

二、监管制度缺陷与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产生

尽管各金融机构制订了比较全面的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制度体系,但是关联交易信用风险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说明以上监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作用。诺斯(1992)认为,制度由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为准则)和其执行特征所构成。以上法律只是诺斯所说的正式的制度,除此之外,对制度的执行,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任何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它就不具备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力,上述各项制度没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也就是缺乏诺斯所说的执行特征问题。

相关制度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商业银行内在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二是外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1.商业银行内在监管制度的缺陷。从各金融机构现有的监管制度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制度本身缺乏操作性。从银行的管理实践来看,尽管各银行针对关联交易信用风险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对策,但是却缺少操作平台,现有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关联交易相关因素的影响。以内部信用评级为例,它是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识别、衡量、控制和监督的主要手段,其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级系统本身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评级方法的科学、合理性。但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在对集团客户评级时,与一般客户评级过程、指标没有本质的区别,即使有少数银行做了区分,也只是考虑到它的规模、行业中的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对关联交易指标的量化分析几乎没有涉及。而传统的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在运用于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时,却存在其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包括财务信息的不完备性、财务信息的滞后性、财务信息失真(比如关联担保、盈余操纵)等,从而使相关的信贷制度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能还会误导银行的授信决策与管理行为,产生关联交易的授信决策风险、信用膨胀风险、信用转移风险等。

监管制度缺乏操作性的关键制约点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成本问题。由于监控成本,银行不可能去识别、评估集团客户的每笔关联交易是否会损害企业价值从而导致信用风险;其次,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使不考虑成本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使银行不可能有足够的信息得知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真正内幕,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源的最终流向。

而无论是监管的成本问题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都源于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隐形化。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隐形化是控制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达到其目的的惯用手段,它使外部投资者很难分辨公司关联交易过程中资源和资金走向。以下手段都能使关联交易隐形化:

(1)通过中间公司,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

(2)将关联方关系变成非关联关系,进而将关联交易变成非关联交易;

(3)将交易时间选择在成为关联方之前,与未来关联方发生现时非关联交易;

(4)互换交易,两家公司的关联方同时收购对方公司的资产,将两笔关联交易转换成两笔非关联交易;

(5)通过股权结构的设计,将股权的直接持有者控制在关联方认定范围之外,而实质上却仍然对公司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按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规定,对于持有少数股权而不再具有其他关系的公司不属于关联方,两者发生的交易也就不再属于关联交易。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2001)已经把关联交易作为“财务报告审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这是因为:第一,和关联方进行的一系列商业交易,从每笔交易来看,都属于不太重要的常规交易,因此也就不需要按重大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但是实际上,这些交易加总起来却构成了重大关联交易;第二,尽管运用到其他的程序,但审计时通常都依赖于公司管理层和主要股东来识别关联方和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的操纵往往就是这些主体在进行;第三,关联方交易仅仅从公司的内部组织控制体系很难寻踪到。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来说,企业集团的关联交易的隐形化及其监管问题更为严重。企业集团本身资本链接的错综复杂导致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使外部投资者很难探究到其中的相互关联性,导致集团内关联交易隐形化手段更加高明、方式更加隐蔽、牵涉面更加广泛。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对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信用风险进行监管确实困难重重。

2.外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内在制度的执行还有赖于外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但是由于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不完善,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内在制度的执行得不到外在制度的有力配合,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传统的公司法人制度问题。

集团内控制性股东能够滥用其控制权力或重大影响力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与现存的法人制度有着深刻的关系。法人作为独立主体的设计,包括责任上的独立和财产上的独立,即每个法人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投资股东的财产与法人财产相分离。这一法人制度实际上在投资人和所投资企业的债权人之间竖起了一堵有限责任之墙。在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性股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成员企业法人的独立性被企业间的控制与被控制的经济事实所推翻、法人人格独立性丧失,为其实施机会主义关联交易行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大开方便之门。而对外部的债权人,控制性股东又可利用法人独立人格,把自己的股东责任限于出资内,甚至推脱自己的债务责任以使自己的损失最小化。

可见在存在关联交易的情况下,公司法人制度面临被控制性股东滥用的可能性。对此,许多国家都从关联企业与法人独立人格的相关性着手来完善传统的法人制度,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美国法院在处理关联企业法律关系时通常运用三个原则: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深石原则和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原则。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又叫做公司人格否定,当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时,法院将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无视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而将其与该控制股东视为同一法律主体,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深石原则或称衡平居次原则,按照该原则,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从事了违背诚信义务而滥用控制权、实质上无视独立法人主体及资产混同等行为,导致子公司破产或无力清偿时,母公司不能与其债权人共同参加分配,或分配的顺序应后于其他债权人;这样子公司的债权人在子公司发生支付不能或宣告破产时,能获得较好的保障,亦能防止假债权的发生。控制性股东的诚信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义务;二是忠实义务:注意义务要求控制股东在经营时要与任何一个谨慎的人在同等情况下对其所经营的事项给予的注意一样;忠实义务禁止控制股东不讲信用和自我交易,这意味着控股股东应当以公司利益为优先考虑,不得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为自己或其他第三人谋取利益;对控股股东课以诚信义务是对控股股东权力施加某些衡平法上的限制,而使子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不受侵害的重要手段。目前,这三项原则在很多国家都得到推广运用。

此外,英国为了建立大股东对集团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律,通过了1986年支付不能者法和1989年的公司法。当子公司处于支付不能状态时,在多数情况下,母公司应当对子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母公司这种责任可能因协议产生,也可能由法律直接规定。这说明英国对于集团的各成员公司法人人格的处理非常灵活:每一个公司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的原则既可能由当事人的约定而排除其适用,也可能通过法律来加以回避,这种灵活的立法技巧对于处理集团公司内部的机会主义关联交易问题无疑是相当现实的,促使企业无法滥用法人独立人格,在关联企业利益和债权人利益、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平衡制约机制。在德国,关联企业法律规范已法典化,早在1965年《股份公司法》中就对关联企业进行了专门规定,并要求控制企业负有注意义务,不得在利用其影响力使从属公司做不利于从属企业的行为。

而我国在集团公司形态中,坚持集团的各成员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原则非常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尽管《深圳经济特区企业集团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地方性或行政性法规也就关联交易作了一些规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从国家立法层面,关联企业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尚属空白。立法上欠缺法人独立人格的利益平衡机制,为控制企业滥用独立法人人格抽逃资金、剥离资产、悬空债务、转移财产等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银行碍于法人人格独立原则,无法向转移资产的幕后关联方追索还款责任,使大量的贷款无法回收,蒙受了极大的损失。

可见,无论是从银行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制度还是外在的法律制度都不能给控制性股东实施机会主义的关联交易行为提供一个理性预期;换言之,就是监管制度的不力成了培育控制性股东关联交易的机会主义温床,从而导致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历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曾小玲,黄文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隐形化及治理对策.证券市场导报[J].2004,P:28-32

[3]AICPA,Accounting and auditing for related parties an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http://www.aicpa.org,August 6,2005

[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施天涛.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62-68,175-176,189

[6]汤玉枢.英国集团公司债务的大股东责任问题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J],2004:35-42

(责任编辑: 姜天鹰)

作者:付胜华 范建学

上一篇:行政法公务行为思考论文下一篇:水资源知识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