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直接投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文章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章就此作了相关分析。

第一篇: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建立异质性企业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围绕企业一体化战略展开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结论认为围绕异质性企业最终产品生产展开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东道国市场容量、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已在东道国进行中间产品生产活动存在正相关性(负相关性),与东道国的固定成本负相关(正相关)。而中间产品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禀赋优势,企业生产效率、生产规模以及企业是否在东道国从事最终产品生产存在正相关性,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成本负相关。而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与中间产品的生产区位集中度负相关。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异质性企业;一体化战略

一、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逐渐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为垂直专业化的产品内分工,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在技术上甚至在制度上日趋分离,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更加迂回。从企业战略视角研究贸易与投资关系始于垂直一体化(Helpman,1984;Helpman & Krugman,1985)与水平一体化(Markusen,1984)理论。随后Markusen(1996,1997,2002)实现了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理论的首次融合,建立知识资本模型分析企业最优一体化战略的选择。Ekholm等(2003,2007)建立了一个三国、双寡头垄断的局部均衡模型,并首次提出“出口平台”型直接投资的概念。所谓出口平台型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目的是将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研究认为:东道国的成本优势以及建立海外分支机构较高的固定成本导致跨国公司选择出口平台型一体化战略。出口平台型一体化解释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同时伴生东道国与第三方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现实。

Yeaple(2003)在Ekholm等(2003)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南北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厂商更加丰富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与Ekholm(2003,2007)不同,模型假设中间产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装配活动均可以在国外进行,但需承担额外的固定成本。并首次提出复杂一体化战略。即南方国家生产劳动型中间产品,其它生产和装配活动在两个北方国家同时进行,最终产品当地销售。在复杂一体化战略下,中间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表现为相互引致的关系,而最终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呈现相互替代的关系。结论认为,当贸易成本较小时,如果南方国家要素禀赋优势较大,厂商选择垂直一体化战略,如果南方国家要素禀赋优势较小,则选择完全本国化战略;当运输成本较大时,厂商选择水平一体化战略;当运输成本居中并且南北方国家要素禀赋差异较大时,厂商选择复杂一体化战略。

随后Clerides等(1996,1998),Bernard和Jensen(1999)、Helpman等(2004),Bee-Yan等(2000),以及Baldwin和Gu(2003) 的实证研究引发了学术界对产业内部企业同质性假设的重新审视。Melitz (2003)建立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揭开了产业内部异质性企业的研究序幕,自此关于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深入到了异质性企业层面(Grossman et al.,2006)。本文拟建立三个国家的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围绕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

二、 模型基本框架

三、 围绕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关系

可见,围绕最终产品展开的异质性企业的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行为,不仅取决于目标市场容量,还受到企业自身生产效率、生产规模,运输成本、国家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中间产品生产区位的影响。目标市场容量,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运输成本,以及已在该国从事中间产品生产活动对企业在该市场进行最终产品的装配活动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围绕最终产品展开的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东道国市场容量正相关(负相关)、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正相关(负相关),并且与已在东道国进行中间产品生产呈正相关关系(负相关);而与在东道国从事装配活动的固定成本负相关(正相关)。

当中间产品的生产区位与最终产品的装配区位不同时,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便会产生,中间产品生产区位越集中且装配区位越分散;或者中间产品生产区位越分散且装配区位越集中,均会导致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前者对应的情形是目标市场较大、海外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装配的固定成本较低、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不大、企业自身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规模小,此时母国表现为中间产品的出口国和直接投资的流出国。后一种对应的情形是目标市场较小、海外生产的固定成本也较小但装配的固定成本较大、国家间要素禀赋优势差异较大、企业自身生产效率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此时母国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的进口国和最终产品的出口国,以及直接投资的流出国。中间产品生产区位越集中,最终产品装配区位越分散与中间产品贸易负相关。

四、 结论

本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异质性企业的一体化战略选择,从而得出围绕其战略展开的贸易和投资的关系。关于最终产品生产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围绕最终产品展开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市场容量正相关,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生产规模正相关,并且与已在东道国进行中间产品生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在东道国从事装配活动的固定成本负相关(正相关)。围绕最终产品展开的国际贸易与东道国市场容量,企业生产效率和已在目标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生产活动呈负相关关系。围绕中间产品展开的直接投资决策与东道国禀赋优势,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水平、生产规模以及企业是否在东道国从事最终产品生产活动存在直接正向关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成本负相关。而中间产品生产区位越集中,最终产品装配区位越分散与中间产品贸易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Antràs & Helpman, Global Sourcing, Journ- 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3):552-580.

2. Melitz, Marc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2003,71(6):1695-1725.

3. Yeaple, S.R.,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下转第117页)nal Economics,2003,(60):293-314.

4. 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问题,1999,(7).

5. 梁志诚.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型关系——对蒙代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的重新思考.经济评论,2001,(2).

6. 陈洁蓓,张二震.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03,(3).

7. 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福建论坛,2002,(1).

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号:B-6101-11-00605);华东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基金项目(项目号:BM518737)。

作者简介:刘杨,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刘杨

第二篇: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

摘要:文章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入手,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文章就此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动因;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起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的部门结构也经历了资源开发——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国际投资这种发展变化的是产业的国际转移。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从外在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本文主要讨论国际直接投资于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来实现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我们可称之为国际产业投资。

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通过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因此,两者之间在理论基础、经济动因、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共同特征,下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

一、共同的理论基础

战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其有关理论也在时间中不断演进,经历了从概念到理论体系,从静态演变到动态研究的完善过程。由于国际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因此,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也多借鉴国际投资理论,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共同理论基础。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而做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1.产品创新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前期高研发投入和高生产成本,产品生产也尚未标准化,消费群体主要为高收入群体,因此该阶段生产一般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并部分出口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

2.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需求增加,产品逐渐标准化,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削弱,价格因素在竞争中的作用增强。由于产品基本定型,仿制增加,加上发达国家市场扩大,要素价格低于原创新国,加之关税和运输成本的不利影响,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以就近占领当地市场并出口发展中国家。

3.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等都已经完全标准化,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因素更为重要,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凸显,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生产区域,其产品可供应本国和其他国家市场。

如果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跨国公司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当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对变化,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这样,随着发达国家供给优势的丧失,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边际产业理论和雁行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从宏观经济因素出发,考虑了国际分工原则,较好的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具体来说,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边际产业理论认为,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投资国充分利用了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了两国的贸易,而东道国亦从对外直接投资中接受了新的产业的国际转移,有力的促进了本国的产业升级。从实践上,该理论也有力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等为顺序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所谓的“雁行模式”。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首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邓宁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综合型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里的“通论”。它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且力图解释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创建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J.克莱格)。特别是区位优势因素的加入有助于解释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实现必须具备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它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一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对有价值资产(原材料、先进生产技术等)的拥有或独占;二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技术、信息、管理、营销、品牌、商誉等)。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结构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竞争壁垒、政府干预等)和自然性的市场不完全性(如知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交易成本等)。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会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丧失或无法发挥,企业通过内部化可以使其优势获得最大收益。区位优势是指生产地点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东道国的地理位置、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现实的与潜在的市场需求、运输与通信成本、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政府的调节与干预程度、优惠政策、文化差距,等等。当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就会从事国际生产。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不仅决定着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倾向,也决定着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当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类产业的区位优势凸显时,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密集涌入,必然带动了该产业的国际化转移。

从以上理论的分析介绍中,不难看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密切联系。虽然上述各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其最核心的理论基础都来自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由后人不断完善,从而成为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及国际产业转移的思想基础。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是国家间在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存在相对优势,这种相对优势决定了通过国际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各国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比封闭状态下更大的收益。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着动态变迁,所以,产业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进行发生着国际性的转移。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因为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决定了其成本不同部分的权重的变化由技术到价格到成本的转移,使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从发达国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比较优势的转移有力地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边际产业论的提出更是直接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只是在该理论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动态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但是,东亚产业转移的雏形模式本身就是动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与应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虽然似乎没有比较优势的影子,但是各国的市场结构、基础设施、政治法律体系完善的进程比较实际上也是比较优势的体现,正是这些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二、经济动因

虽然国际产业转移不完全由国际直接投资来带动,带有国际产业转移性质的直接投资也只是企业众多直接投资行为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在当代,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结果。所以,在经济动因上,二者亦有共同之处。

(一)从微观的经济学角度产业的国际转移实际是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根据理性人假设,企业会根据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理性的选择其产业组织方式。在外国市场的需求增加或要素供给发生有利于其增加利润的情况下,企业就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该产业也逐渐从比较劣势国家转移到比较优势国家。

(二)从宏观的供给条件、国家行为、经济发展水平、局部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因为技术的扩散等原因,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出现了重合产业。所谓的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重合产业及其技术构成的相似性,是由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国外技术设备、工艺及其扩散决定的。在相同的生产函数下,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成本或低资源供给成本就进一步诱发了整个产业的国际转移。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行业导向行为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投向特定行业,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经济动因。此外,东亚以雁形模式成功地完成了部分产业的国际转移也是同他们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的。此外,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和托拦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则从局部创新的角度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这些理论,较为成功的解释了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

三、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以上分析较为粗略的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两者又有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从微观的企业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密切联系在一起

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一些实力雄厚的巨型跨国公司战略结构随着价值链增值部分的变动和产业赢利空间的大小在不断调整。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总体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势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呈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跨国制造业公司纷纷将竞争重点从产品制造环节转向客户服务环节。另一方面,一些未转型的公司也将传统的制造业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将经营重点放在研发及售后服务环节。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加速了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布局的安排。遵循着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种跨国公司战略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促成了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此外,历史上,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带有线性推进的特征。多数企业都是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顺序开始其国际化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更多的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新的技术与新的市场进入方法,从而使产业转移出现跳跃性。

(二)从中观的产业层次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表现出转向趋势和产业转移跳跃性

一直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都是制造业的转移。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制造业的转移,跨国公司的投资开始出现技术创新导向型投资,发展中国家吸收的研究开发和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比例增加。例如,微软等大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世界著名银行,金融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海外子公司。

(三)从宏观的国家角度来看,国际产业转移也受到各国产业政策的影响

例如,行业导向型政策影响下出现的行业集聚,使该行业达到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这种内在比较优势吸引了跨国公司主动的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投资国。

此外,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对于作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来说,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应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和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根据价值链的定义,生产的含义不仅限于制造过程,而是广义的增值过程。在制造业领域,这种增值过程包括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服务业中,增值过程更是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部阶段。由于市场的全球化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可能,因此,跨国公司就会按照各国的特点和优势,在企业内国际分工的前提下,分别把各个环节转移到最能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国家。

四、中国如何应对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

对于迅猛发展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从其效应上考虑,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卢根鑫认为,就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表现在五个方面: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固有属性,国际产业转移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要素转移中的固有级差、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固有产业级差、就业结构变化中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固有级差、产业转移引起的价值盈余增长的非均衡倾向。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柄双刃剑,既具有提升产业结构、引起就业结构变化等正面效应,也会导致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产业等方面保持级差,以及污染和有害产业的扩散等负效应。但从总体上看,如果利用得当,将会大大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日本、东南亚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的历程,我国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及广州的迅速崛起,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范例。

参考文献

[1]逄增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演变[J].经济评论,2004,(1).

[2]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求索,1999,(1).

[3]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4).

[4]石东平,夏华龙.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J].亚太经济,1998,(10).

[5]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6).

[6]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7]郑燕伟.产业转移理论初探[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3).

作者简介:朱艳丽(1977-),女,安徽蚌埠人,滨州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朱艳丽

第三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前瞻分析

纵观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可将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时期,这些主流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70年代走向了理论繁荣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和中小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许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这类国际投资行为,从而突破了原有主流理论对优势的绝对性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优势的看法,出现了诸如不同于传统理论的新学说;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研究重点针对各类具体的直接投资行为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发展战略决策进行探讨,形成了对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诠释。

一、对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与评述

(一)西方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回顾

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流派:一是从微观角度,通过对产业组织和厂商行为的分析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流派以海默为代表。二是从宏观角度,基于国际贸易和产业区位变化、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周期分析来诠释国际投资的理论学派,可以称为动态优势理论流派或周期发展理论流派,主要有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三是用自然性市场不完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以巴克利、卡森和拉格曼为代表。四是融合各家之长,对国际投资进行综合分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代表人物是邓宁。

剖析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各种学说,可以看出各派理论学说均有其不足之处。垄断优势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开山之作,在理论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它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产物,虽然较好地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互相投资的现象,但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不具备垄断优势情况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造业对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但其理论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国际投资现象从实践角度已经推翻了该理论在区位选择上的结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从比较优势分析出发,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宏观的、合理的解释,但该理论相对来说忽视了作为真正投资主体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时的复杂动机、企业的特定优势和竞争过程,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缺乏说服力。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化与市场的矛盾原理出发,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内在经营动机和内部决策过程的分析考量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能较好地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直接投资与贸易障碍的关系以及各类跨国投资的动因。具有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这一理论只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而忽视了市场的积极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交易内部化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表现为跨国界的经营行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微观层次上的产业组织分析和宏观层次上的比较优势分析,构建了一般性的国际投资理论研究框架,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最有影响的国际投资理论,但实质上折衷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主线,基本上是对各种以前理论的简单归总,其较强的解释能力只是因为它包容了已有的各种投资理论。当然,虽然主流国际投资理论各有各的局限性,但也各具特色,且都形成了各自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框架,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因此这些理论大都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

(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并不具备发达国家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无论从规模、资本还是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按照传统的理论分析这些企业没有进行对外投资所必需的优势和实力。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大、中、小企业已经先后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甚至不少企业还将对外投资的触角延伸到了发达国家,并且也取得了成功。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学说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理论大多注重强调某种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影响,并据此说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和对外投资的动因。总的来看这类理论学说分析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理论分析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也就无法充分解释各式各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但它们却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主流国际投资理论的不足,如: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对主流理论有关垄断优势绝对化观点的补充;技术地方化理论说明了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不断累积培育优势,由此可以引发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简析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更新,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理论等一些新的投资理论和学术观点。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形成的。该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方需求、双方所具有的条件这一新的综合角度探讨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内的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主要作用,同时强调了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等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重要作用,做到了理论分析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富有创意的模型和论点,可以在许多方面解释不同形式的一体化国际投资行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学派理论学说的典型代表,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该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企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如何寻求、发挥优势和企业如何进行国际投资选择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强调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该理论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其在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对国际投资的认识更加贴近现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研发全球化、跨国并购和建立跨国战略联盟等投资行为(逢增辉,2004)。不过以上这些新理论和观点对国际投资的研究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发展框架,多数只是一些单一的观点和推论,但这些观点和认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是很有

帮助的。

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当然,所有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类或几类投资现象,虽然很多学者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由特殊推向一般,或是将别人的几种理论综合为一般性理论,但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新现象层出不穷,投资行为呈现多元化发展,使得这些努力或成为徒劳,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成果和理论缺陷的综合分析

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作出前瞻探讨时,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现有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并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各种理论均存在着片面性,这是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前提和动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过分夸大单一理论所研究的经济因素在对外投资中起的决定性作用,有的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是对外投资的全部动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二是将单一理论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不适当地加以推广用来解释各个国家的多种国际投资活动,视其为一般性的规律;三是大多数国际投资理论的优势思想,是静态的和利用型的,而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是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来获得优势,优势实际上具有动态性和流动性;四是绝大多数投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的其他要素均不能跨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讨论的,而现在高级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已越来越普遍,理论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五是对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缺乏全面把握,容易将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与国际贸易行为、国际间接投资行为、国际融资行为对立起来,孤立地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正是由于各种理论的片面性与不断涌现的国际投资新现象发生了不吻合或冲突,从而促使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各种理论的片面性,是实现理论综合的条件

单一理论对于某些经济因素的片面性研究和作出的理论结沦,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些因素在决定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是大有裨益的,也为今后理论研究向着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素材;而这些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的片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国际投资现象的多样性、多维度发展性和综合性,把握不同国家国际投资活动的时序变动,并从更大范围和更长周期探求全球投资发展变化的一般性规律、特征和趋势(朱廷瑁,2004)。如:对获得型优势和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能促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国际投资行为的动因;在人力资本要素可以流动的前提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将使得投资理论的研究更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现实背景;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将投资行为纳入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为主体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系统地理解投资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因此,只有全面考察不同时期、背景下,各国各类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才能为人们最终获取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认识奠定基础。

按照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在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理论并存,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和层面上深化着人们对同一研究对象的认识。随着知识的积累、新方法的运用和认知范围的拓展,人们将逐步认清各个理论的缺陷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将趋于成熟,综合性理论开始出现,以前各个相互独立的理论演变成一个统一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可能会被打破,各类理论的科学内容会分裂、融合并重新组合,形成更高级、更全面、更新的理论体系(刘则渊、方玉梅,200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理论发展演化规律,而对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方式的全面研究和在要素都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对国际投资的研究,势必将打破已有的国际投资理论体系。最近几年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理论融合的研究方兴未艾,可能代表了新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特点的归纳总结

国际投资的大多数理论研究,都是在借鉴吸收其他相关的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投资现象的特性分析展开理论探讨,从而实现一种或多种基础理论成果与国际投资理论的有效综合。例如:垄断优势理论是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企业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国际投资实践活动共同推动了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化。总的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研究方法各具特色

国际投资研究主要有微观与宏观研究方法、静态与动态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等,目前来看,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微观、静态分析方法是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而动态研究方法的运用应是今后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分析工具上来看,边际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而超边际分析法即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所倡导的非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国际投资研究中,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问题的有效分析工具。

(二)研究涉及因素逐步增多

对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因素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从企业内资源到企业外环境,从硬的方面到软的方面,从看得见的因素到看不见的因素,不一而足,理论研究的要素和变量越来越多,各种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的因素都被纳入到研究范围,于是对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认识,也由单要素决定论扩展到多要素决定论,这在客观上使得统一理论模型构建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三)研究侧重点有所转移

由注重资金流动转向重点考察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界定也出现了模糊化倾向。由于国际融资多元化和非股权性质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大量出现,资金流动已不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的流动似乎更能代表投资行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四)理论研究由单一分析转向综合分析

从对单一投资现象的孤立分析,发展到将投资置入国际分工、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国际经营行为的综合分析之中,从而将投资与所在国家和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国际贸易等联系起来,便于更系统地论证和把握投资行为,研究结论也更深刻和全面。

(五)研究前提有所拓宽

传统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其他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要素不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理论探讨的,现在有的理论已经注意到要素的流动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例如:在对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研究中,Fahy John(2002)提出:资源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竞争的核心和基础,资源不仅包括企业资源,也包括国别资源。国别资源可以分为基本国别资源(包括天赋的资源如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固定的资源和可以随时间改变的资源如劳动力成本、资本、汇率、税赋水平等)和高级国别资源(包括那些需要长期持续投资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和高级生产要素如国家的教育体系、技术与组织能力、通讯和基础设施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等)。高级国别资源基本不能流动且在国家间扩散缓慢,在跨国经营中它比基本国别资源更为重要,战略性国际投资决策应以获取高级国别资源和开发企业资源为目的;而有的基本国别资源因其流动性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为本国企业所利用。樊增强、尚涛(2006)提出:充裕的物质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先进的组织资本,不同于以往不可移动的比较优势(如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这三种资本是可以移动的,特别是组织资本往往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复制到发展中国家,并以跨国公司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我们也认为:相对高级人力资本而言,低级人力资本要素因其流动性差,对于特定产业来说更易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诱因,例如:中国近几年加工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丰富低廉的初级劳动力以及初级劳动力的不可转移性。

(六)研究目的趋于多元化

国际投资研究的目的从试图构建投资通论,演变为更多地关注局部、特定形态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使得投资理论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综合归纳和局部研究。由于理论的综合需要长期的研究积淀,归纳的难度也较大,理论综合的发展是一个断续性的过程,因此现在大多数研究越来越注重对特定形态投资现象的探讨,当然构建科学统一的投资通论仍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

(七)以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思想为研究发展的主线

不管是一般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是针对局部投资现象的投资理论,其对各类要素、资源、企业能力、自然或社会环境、各种禀赋的单一或综合分析,最终都归于内生的或外生的优势,有的优势是静态的和可以为投资所利用的,有的优势则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并依赖投资累积、培育优势,因此优势也是动态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就是优势培育的主体和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载体。

四、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前瞻分析

当今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呈现出跨国并购高潮迭起、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不断变迁、跨国投资区域集中化与全球化并存、国际投资后发国奋起直追的发展格局。如何认清并准确反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的发展潮流与特点,如何把握决定和影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力量,如何分析并全面解释日益增多的跨国战略联盟、日趋庞大的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化组织、日渐兴起的服务型和知识型跨国投资、日趋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今后理论研究可以沿着以下的发展思路和趋势展开探讨。

(一)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通论性质的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

我们认为:随着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认识从单一投资现象分析发展到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研究,以包括地区(国家)分工、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各层次国际分工为基础,构建由分工带来的地区、产业、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为分析内核的理论框架,较为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贸易、投资与各层次国际分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二)搭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分析平台

在这方面我们比较看好跨国公司这一研究平台。我们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行为,如果仅从这一行为出发来分析投资现象,可能会因为难以把握行为主体的主观多样性而陷入理论的迷茫之中,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行为方式更大的多样性和更多的选择性。考虑到现在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主要施行者,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理应建立在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应逐步融合于跨国公司的大的理论分析体系之中。

(三)探索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发展普遍规律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

传统的投资理论产生于全球经济的贸易导向型发展时期,这些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当今投资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所涌现的大规模、全方位国际投资现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建立包含能集中反映经济全球化中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诸多变量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尤其是既能反映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又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和中小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的综合理论模型,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作的努力和所采取的方法,还是很值得在今后理论研究中加以借鉴的。

(四)追随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能反映各类人力资本要素的影响、作用和流动变化特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充分利用各国不同的人力资本,而各类人力资本不同的流动性和其对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使得利用或获得人力资本成了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跨国公司越来越趋向于进入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知识产权得到严格保护的区域,进入拥有较多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区域,进入具有购买与使用知识产品消费偏好的区域;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又证明:发展中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国际投资流入的主要动因。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机构,而我国的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又在美国等发达地区组建研发和生产基地,这些都说明充分利用或获取各类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但如何选择投资方式和地点来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投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投资理论应该加强对后发性、获得型和内生优势的研究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国力、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要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内生优势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也为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总之,国际投资理论是伴随着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可以借鉴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新成果,追寻国际投资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丰富和完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目前来看理论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投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基础,应该说今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作者:胡 义

上一篇:数学专业导论论文下一篇:大学毕业数学论文